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求学路上

求学路上

时间:2023-05-30 09:03:23

求学路上范文1

杨 伊

写在前面

古人云“学不可以已”,学习伴随我们一生,是人生至关重要的过程。在学习中我们收获快乐和满足,也经历过困顿与烦恼。青年人,特别是我们中学生,现阶段的任务就是好好学习,迎接未来的挑战。下面是三则当代名人的求学故事,希望在新学期来临之际,给同学们带来一些新的启发。让我们在求学路上共勉!

赖斯:从黑人女孩到美国国务卿

康多莉扎・赖斯1954年11月14日出生在种族隔离制盛行的阿拉巴马州伯明翰,小名康迪。和那里的很多黑人儿童的悲惨命运不同,赖斯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在家人的保护下顺利长大,并凭借个人的努力获得了成功。

天才儿童 黑人骄傲

赖斯相信这样一条严峻的真理:黑人的孩子只有做得比白人孩子优秀两倍,他们才能平等;优秀三倍,才能超过对方。父母告诉康迪,在伯明翰以外有更多的机会,如果她勤奋学习,力争上游,就会得到回报。“你可能在餐馆里买不到一个汉堡包,但也有可能当上总统。”

进入学校后,康迪学习十分出色,一年级和七年级都跳级了。回忆起自己童年的经历时,赖斯说:“伯明翰光怪陆离,种族隔离无以复加,但黑人社区建立了自己的世界。我上过芭蕾舞课,学过法语,还上过礼仪课。”

幼学钢琴 迷恋体育

康迪的母亲是一位钢琴教师,因此康迪从幼年时起就开始接受母亲孜孜不倦的音乐教育。4岁时,她掌握了一些曲子,开了第一个独奏会。 16岁那年她进入父亲所在的丹佛大学拉蒙特音乐学院学习钢琴演奏,之后还获得美国青少年钢琴大赛第一名。

除了钢琴,康迪在运动方面也很有天赋,网球和花样滑冰玩得都很出色,还受过多年专业花样滑冰训练。儿时的她受父亲影响,甚至对美式橄榄球也十分着迷。

偶然机遇 改变人生

赖斯15岁进丹佛大学学习英国文学和美国政治学。19岁那年,赖斯大学毕业,获政治学学士学位,26岁获国际关系博士学位,精通四门语言的她随后成为斯坦福大学的助教,专攻苏联的军事事务。

在大学里,一场主题为“斯大林时代与政治”的讲座改变了她的命运。那堂课的主讲者是约瑟夫・克贝尔,这位著名的苏联和东欧问题专家,为赖斯打开了另一扇门。

求学路上范文2

跟从师者,超越师者

我们就北京四中的科技教育情况采访了教学处副主任李雪梅老师。采访中,记者深切感受到了北京四中“以人育人、共同发展”的理念融入到学生科技教育之中。

知力:本次青少年创新大赛北京四中有7位同学参赛,学校是怎样支持学生进行科技活动的?

李老师:北京四中在进行科技活动方面有完备而系统的体系和明确的目的,无论是参加北京市人才培养计划、学校培养学生的方式还是引导学生科学利用课余时间发展兴趣爱好的理念,都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发展个性特长的选择需求。我校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与个人兴趣相关的学科和科技竞赛,在学习和竞争中培养能力、陶冶情操,提高自我综合素质。学校还会定期组织专家讲座和外出考察等活动,请知名学者为学生开拓视野、增长知识。在学校良好的科技学习氛围中,我们的同学非常热衷于课外学习、开拓创新。

受到众多同学喜爱的机器人比赛是四中的传统优势项目

知力:如此丰富的课外科技教育活动对学生的学业有影响吗?

李老师:2005年,刘长铭校长提出多层次培养创新型人才,其中的科技能力培养也是分层次的。这个层次主要包括全校普及性科学教育、课余自主科学学习以及拔尖人才创新培养。我们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在课余时间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相关项目进行深入研究,而如果学生对某个专业的喜爱达到痴迷的程度,我们就会用拔尖人才的标准和方案培养他。我们没有太多担心学生的课内学业,实际上参加科技活动的学生大部分都是“全优+特长”,也就是他们都是在课内成绩全优的基础上继续进行兴趣扩展,或者说,对于我们的科技特长生来说,学业并非负担。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研究所实验师赵显峰给学生们做辅导

知力:您提到的学校的办学理念是什么?

李老师:我校的办学理念是“以人育人,共同发展”,力图用教师的魅力和能力来影响学生,实现学生与老师一起成长。北京四中全校师生都处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学生在学习方法和深度上都有了很大突破。比如在某些方面,我们的同学可能会在老师的指导和带领下前进,到最后比老师挖掘得更加深入。这正体现了刘长铭校长倡导的办学理念,学生在老师的影响下学会学习、学会做学问。

创新之路:随处都有闪光

采访当天,参加创新大赛的同学,向记者介绍了参赛项目和参赛过程中的感想。交流中,我们深深感到这些同学目光之敏锐和思想之开阔,他们准确地抓住了那些日常生活中有待开发的领域、方向,或是为最细小的角落增添科学的光芒。

高一年级 刘梦琪

我参加这次北京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项目是《老年人家庭健康服务需求分析及智能化产品设计》。这个项目受到了很多专家、嘉宾、老师和同学的肯定,认为我的项目出发点比较新奇,有创意。这些肯定让我很高兴很感激。我选择了社会养老这样一个热点话题,如果能够让更多的人来关心这个方面,我就会觉得我的付出有意义。

高三年级 周紫睿

这次比赛我的作品是《论北京地铁的拥堵现状及解决方案》。参加这次比赛,在与专家和参赛选手还有公众的交流中我收获了很多,例如我提出的解决方案,有很多专家、老师和同台竞赛的选手都给出了更好的发展建议,帮助我完善了早期的设计。与专家的交流拓宽了我的理念和思路,一开始我的研究是围绕着地铁站台的改造和设计展开的,然而专家的建议令我朝更高的层面和更广阔的方向来思考。可以说,这次参赛的每一天都让我获益良多。

高二年级 童梓轩

我选择了一个生物化学方面的题目作为研究对象,名字叫《兔腿肌制备高纯度诊断用乳酸脱氢酶方法的探究及优化》。我觉得我参加比赛的收获非常单纯,就是获得了用科学思维思考的经验,或者说是锻炼了运用科学思维的方法,在科学研究中学会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也保证实验的正确性和准确性。我在高一的时候参加了北京市“翱翔计划”,这个计划为我们提供了非常好的平台来做研究性学习。我喜欢生物化学方面的知识,所以选择了这个题目展开研究,今后我也会继续我的课题研究,还可能会在生化领域展开我今后的学业和事业。

比赛进行到第三天时,北京四中的施则威同学已经奔赴国外参加其他科学比赛,因此我们很遗憾没有采访到他。图为施则威正在仔细聆听专家对他“自动玄关帘”项目的点评

初三年级 张桓瑜

我和其他两所学校的两名同学共同进行一个行为与社会科学方面的课题,题目是《中学生科学自主选择零食理念的提出及实现》。我们观察到每天下午同学们都会一窝蜂地去买零食,在选择零食上也非常随意,这可能会导致同学们身体健康出现问题,所以我们提出对中学生选择零食进行科学统计,并希望在此基础上向同学们提出选择零食的建议。最后我们团队编写出一款专门针对中学生喜爱零食的APP程序,能够告诉同学们摄入的营养、能量是否适合自己,是否超标。现在我们已经把程序涵盖的零食种类拓展到了50多种,也让越来越多的同学使用我们的软件,这些成果让我们更有信心继续前进。

高一年级 贾思然

我的项目标题是《稀性富铁空心微珠及其反射降温吸波涂层应用研究》,这是一个物理方面的选题。由于北京四中参加了北京市“中学生英才计划”,所以有的学生有机会直接进入大学,与教授讨论一些科学问题,参与他们的研究课题,甚至可以在教授的指导下亲自实施实验项目。我参与了这个计划,跟随北京大学的一位教授学习,他管理着一个稀土实验室,因此在经过讨论之后,我选择了现在这个课题进行深入学习。由于我们的研究过程基本靠自主自理,没有太多学校老师的帮助,所以我的自学能力、自理能力等方面都得到了很大提高。

求学路上范文3

我到北京十多年了,今年是行知小学成立第十六年。

我现在的身份是一所民办学校的校长,但是却从来没有脱离过农民工这个群体。因为身处在农民工集散和流动的“城中村”中,与农民工朝夕相处,使我更深切地了解他们所面临的处境,也深感改善农民工子女教育的紧迫和势在必行。

随着城市化的兴起,农民工务工潮成为大趋势。但是在城市和农村的进退之间,农民工子女的去留也成为一个新问题。因为户籍制度的限制,农民工虽然进城,相应的户籍和福利保障却没有跟随迁移。4000万农民工子女中有一半选择留守农村,另外一半则跟在父母身边。流动儿童的上学问题则促成了行知小学的创办。

在过去的五年中,行知小学经历了条件的巨大改善,也有过低谷,但是在社会和政府的关心下渡过了难关,成长并蜕变着。

得益于政策的宽松,行知小学从一所不被认可的非法学校逐渐合法化,并寻找到办学出路。这种宽松首先来自于进城农民工有了合法地位,外出务工得到政府的肯定,务工收入得到提高,合法利益得到保障。行知小学经海淀区教委批准审核冠名为“北京市海淀区行知实验学校”。身份的合法化使得师生的心理得到解放;在办学场地等问题上,可以同相关部门进行更为合理的协调;就学儿童的学业也得到保证。

这期间,政府对农民工子女倾注了更多的关怀,对农民工子女教育的扶持力度逐步加大。2007年开始,免除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费和杂费,有助于一部分随农民工进城的农民工子女回乡免费就读。

同年,《北京市实施办法》施行,意味着行知小学可以与公办学校享有同等的法律地位。这使学校的经济背景增强,腰杆硬了,遇到难题,可以向北京海淀区政府和区教委寻求帮助。

因为政策上的肯定,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得到社会的持续关注。大学生志愿者自发来到行知小学做助教,越来越多的爱心人士解囊相助。农民工子女享受到和城里孩子一样的教学设施,有了多媒体、图书馆。这种帮扶也切实地体现在政府每年的财政上。比如,北京政府设立了500万元流动子女就学专项补助经费;从教育附加费中拿出6500万元用于补充接受流动人口子女的公立学校。

前不久还有一件有实质意义的破冰之举,就是今年新颁布的《教育规划纲要》指明农民工子女学校的学生在升学考试中享有“同城待遇”。今后更多的农民工子女不必返乡升学,而可以参加当地公立学校的升学考试。

但是我也认识到,作为社会的一员,不能只等政府伸出橄榄枝,而应该自觉加强自身硬件软件改革。现在,行知小学的老师都努力取得教师资格证,农民工子女勤于学业,很多走进了大学校门。

面对即将到来的“十二五”,我很欣喜地看到,在北京,已有60多所打工子弟学校得到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审批,获得合法办学资格。不过,这与北京40多万的农民工子女仍然不成正比。

在“十二五”规划建议中,我注意到对“促进教育公平”有明确的指示。教育公平需要政府、社会人士和办学方共同努力。在一些城市,已经有了先行的试验改革,比如将农民工子女纳入公立学校教育,或由政府缴纳农民工子女保险。目前,农民工子女在就学问题上还不能实现与本地学生的完全平等。比如,进入公立学校就读需要缴纳借读费,根于“城乡二元制”的户籍歧视阻碍了他们更好地融入学校和社会。当农民工子女自身感觉并意识到这种差距,会对他们今后的成长不利;另外农民工子女学校的教师工资低,福利少,不能进修和参加职称评审,没有编制,流动性很大。农民工子女教育的这些问题将长期存在,需要得到社会的更多关注。农民工在城市化的进程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他们的权利需要得到保障,他们的子女也应该接受更好的教育。

求学路上范文4

关键词:化学课堂、有效提问、策略

一、课堂提问存在的误区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学就是不断引导学生生疑、释疑的过程。美国教学法专家斯特林曾提出:“问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西方学者德加默曾提出这样一个观点:“提问得好即教得好。”这充分说明提问是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在课堂上了解学生、增进师生交流、提高课堂效益的重要一环。课堂提问常见的几个误区有:(1)整堂课教师只管讲,从不提问或极少提问,缺少互动性,自己提出问题,自己做出回答。(2)什么都要问,低级的、重复的、漫无边际的问题;有些教师上课时只问“对不对”等类似的问题,学生也是简单地回答“对”、“不对”等。(3)所提问题偏离主题或与课堂教学的重难点距离较远,提问没有层次性,难易问题无阶梯,给学生思考、讨论的时间、空间不足。(4)对学生的回答不置可否,对学生的提问不理不睬。只接受所期待的答案等。

二、实施有效提问的策略

1.通过教材内容提出有效问题

在设计问题时应当引导学生从教材中去挖掘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进行实验、讨论问题,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当鼓励学生敢于质疑,不管是教材上的结论还是实验过程中所出现的现象。例如:学生对淀粉的水解程度的检验不太容易搞清楚,在实际教学中将淀粉的水解的检验设计成以下几个问题:①当淀粉完全水解,用什么试剂检验?②当淀粉部分水解,用什么试剂检验?③当淀粉未水解,用什么试剂检验?在设置问题时要抓住教材的重点、难点,一环扣一环,由浅入深,叩开学生思维的大门,使学生感到新颖,活跃课堂气氛,有效地调动每个学生的思维积极性,这样可以收到预想不到的效果。

2.通过化学实验提出有效问题

化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化学实验又是化学的魅力所在。新奇有趣的实验场景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会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趣味盎然地学习,因此教师应在教材中已有的实验之外,再设计一些效果明显、有利于调动学生思维的演示实验或随堂实验。

例如:在金属钠与水反应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以下问题让学生思考:①钠为什么浮在水面上?②为什么熔成小球并向四周游动?③为什么有嘶嘶的声音?④水溶液滴加酚酞为什么会变红?当学生全面了解金属钠与水反应的有关知识后,可以先做“铁与硫酸铜”反应的实验,让学生分析思考并写出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然后让学生先推测金属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学生大都认为金属钠能将铜置换出来,之后补做了金属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实验,而实验事实证明,金属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并无金属铜置换出来,这“出乎意料”的实验现象让学生感到无比惊讶,他们迫切地希望找出答案,这种由知识的实际应用提出的问题,最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3.通过化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提出有效问题

在日常生活、生产实际中,化学现象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我们必须细心观察,留意分析,从现象中揭示本质,从现象中探求规律,从而提炼出有关问题。例如在讲到油脂、蛋白质的性质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衣服上的油污、血渍怎么很容易地除去?在学习浓硫酸的相关性质时,可以介绍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听到相关的一些新闻报道,向某人泼浓硫酸,会毁容,那浓硫酸到底有什么性质呢?这样联系生产、生活实际的教学活动,将会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三、在化学课堂上有效提问的建议

1.要面向全体学生,提出问题后,要给学生留有思考的时间

有效的课堂提问应分层次地面向全体学生。提问后要留有适当的思考时间,使更多的学生参与到问题的思考之中,特别是对成绩不太好的学生来说,如果没有足够的思考时间,很难有效回答问题,可能会失去信心,不再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2.把握适度原则

教学内容有难有易,问题的难度要适宜,太肤浅的问题会使学生觉得没兴趣,激发不起学习的积极性,而难度过大的问题又会使学生一时无从回答,势必导致思维“卡壳”和“课堂冷场”,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智能的发挥,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有目的地根据教材精心设计一系列有效的问题,引导学生在思考和实践中,发挥他们的创造力。另外,提出的问题要具体,表述要清晰、准确。

3.对学生的回答必须作出评价

求学路上范文5

关键词:戴维南定理、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目标

中图分类号:G6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15-0149-02

在“电路分析基础”的教学过程中,大多学生认为“戴维南定理”抽象、难懂,不容易理解,不容易掌握。但该定理又是电路分析中非常重要的定理之一,是简化复杂电路的重要方法,非常适用于求复杂电路中某一支路中电流、电压或功率的情况,是计算和分析复杂电路的法宝。因此,如何做好戴维南定理的教学设计,使学生扎实掌握该定理,并能够熟练应用显得尤为重要。

1 戴维南定理的内容简介

戴维南定理是由法国电气工程师戴维南于1883 年提出的,其具体内容是:一个线性有源二端网络,对于外部电路而言,可以用一个电压源和一个电阻的串联等效代替,此电压源的电压等于该二端网络的开路电压,电阻等于该二端网络的全部独立电源置零后的输入电阻。

2 戴维南定理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

戴维南定理的教学目标包括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两个方面。知识目标有以下四点:一是了解二端网络、有源网络、线性网络、线性有源二端网络的概念;二是理解戴维南定理的内涵及其实质;三是掌握线性有源二端网络开路电压、入端等效电阻的计算方法;四是能够应用戴维南定理分析、计算复杂电路。能力目标有两点:一是培养学生分析复杂电路时,利用戴维南定理化简电路的能力;二是通过戴维南定理仿真实验,引出multisim仿真软件,培养学生利用工具软件验证计算结果正确与否的能力。

教学重点有两点:一是戴维南定理的内容及其应用;二是应用戴维南定理如何将复杂线性有源二端网络简化成一个电压源和一个电阻串联的形式。教学难点主要有三点。一是戴维南定理的引出;二是含有受控源的线性有源二端网络的开路电压和输入电阻的计算;三是如何使学生熟练掌握利用戴维南定理进行解题的方法和步骤。

3 戴维南定理的教学方法

在戴维南定理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以下三种方法进行教学:一是启发式教学法。在讲述戴维南定理之前,通过例题引导学生思考复杂电路的简化问题,在此基础上引出戴维南定理,加深学生对戴维南定理实质的理解和掌握;二是实验演示法。通过仿真实验,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又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判断实验结果正确与否的能力;三是快速记忆法。针对如何使学生更轻松的理解并利用戴维南定理,本次教学活动设计了教师自编的顺口溜,利用这种方式便于学生快速理解、记忆、运用戴维南定理。

4 戴维南定理的教学过程设计

戴维南定理的教学过程设计可分为以下5个步骤进行。

4.1 复习提问与引入新课

在讲述戴维南定理之前,先通过一道例题,提出求解电路中某一条支路上电流的方法有哪些。通过多媒体课件,带领学生快速复习网孔电流法、节点电压法的求解步骤和方法,并分析它们在求解复杂电路中某条支路上电流时的不足。最后,以假设的方式,引出戴维南定理。

4.2 定理讲述及求解方法

戴维南定理的内容是,对于任何一个线性有源二端网络(含独立电源、线性电阻和线性受控源),对外电路而言,均可以用一个电压源和电阻串联的形式来等效替换。电压源的电压等于外电路断开时端口处的开路电压;电阻等于二端网络中全部独立电源置零后的入端等效电阻。上述“电压源和电阻的串联组合”称为戴维南等效电路。

从戴维南定理的内容,可以看出要想画出戴维南等效电路,就必须求出开路电压和入端等效电阻这两个量。开路电压即断口两端断开时的电压,其求解方法很多,网孔电流法、节点电压法、叠加定理等都可以使用。在求解入端等效电阻时首先将电路中所有独立源置零(电压源短路、电流源开路)。然后分两种情况:一是对于不含受控源的电路,可以直接用电阻串、并联关系和―Y转换得到;二是对于含有受控源的电路,可以用端口加电压求电流,或端口加电流求电压的方法,最后求得其比值,即等效电阻。

4.3 例题分析与讲解

电路如图1所示,求: Rx分别为1.2欧、5.2欧时的电流I。

首先,我们来分析断开待求支路后的电路网络是否为线性有源二端网络。把Rx所在的支路拉出来后的电路图2所示,网络中只包括电阻和电压源,因此是线性有源二端网,可以利用戴维南定理,将其等效成图3所示电路。

求解可分三步进行:第一步断开待求支路,求开路电压(图4)。Uoc = U1+ U2 = -104/(4+6)+10 6/(4+6)= -4+6=2V。第二步求入端等效电阻(图5)。Ri=4//6+6//4=4.8 。第三步画出戴维南等效电路,接上待求支路,求出待求量(图6)。Rx =1.2时,I= Uoc /(Ri+ Rx) =0.333A =333mA;Rx =5.2时,I= Uoc /(Ri+ Rx) =0.2A=200mA。

4.4 通过实验验证计算结果

通过multisim软件进行仿真实验,借助安培表,可测得Rx所在支路的电流。通过测量得出,当Rx=1.2时,电流表的读数如图7所示;当Rx=5.2时,电流表的读数如图8所示。可见与采用戴维南等效求解电路时的计算结果一致。

4.5 自编顺口溜加强理解和记忆

利用顺口溜的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快速理解、记忆、运用戴维南定理。

要想利用戴维南,记住电阻电压源;

线性有源二端网,对外等效串这两。

断开待求支路点,可得开路电压源。

独立电源来置零,求解电阻就可行。

网络若含受控源,就在端口解谜团;

可以加流求电压,也可加压求电流;

电压电流来相除,等效电阻就有数。

戴维南定理是简化复杂电路的重要方法,特别适用于求复杂电路某一支路中电流的情况。同时,该定理也会在后续其它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中经常用到。因此做好给定理的教学设计,有助于学生牢固掌握戴维南定理及其解题方法,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

参考文献:

[1]孙大为.简谈如何用戴维南定理分析复杂电路[J].读与写杂,2012,2(1).

[2]朱枉桦.电路分析基础中的难点戴维南定理的教学过程处理[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9).

[3] 赵红,等.浅谈电路分析实验的教学改革[J].高等教育,2012(3).

求学路上范文6

Abstract: "Circuit Analysis" is a basic course for electrical majors. Apart from teaching students to analyze relevant problems with basic theorems, the course should also improve the students' ability to verify problems so as to develop a good self-learning mode for students.

关键词: 电路分析;仿真软件;自主学习

Key words: circuit analysis;simulation software;self-learning

中图分类号:G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08-0229-02

0引言

“电路分析”课程是电类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掌握电路的基本理论及分析方法。此外,除了教授学生用基本的定理分析相关问题外,还应培养学生应用仿真软件验证问题的能力,从而为学生建立起一种良好的自我学习模式。

该门课程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相应的基础,且其具有内容广、学生学习难度大的特点。以往的教学中我们比较重视定理的应用及相关公式的推导,课堂中多以计算、推导的方式来求解题目,课堂效果一般,且学生学习兴趣不高。若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教授学生使用仿真技术,不仅结果直观,且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并为学生建立起一种良好的自我学习模式。

1应用实例

1.1 戴维南定理的相关应用对于任意线性有源二端网络,对外电路作用时都可以用一个理想电压源和电阻串联的电源模型来等效,其中电压源的电压等于该二端网络的开路电压UOC,电阻RO等于有源二端网络除去电源(理想电压源短路,理想电流源开路)后所得无源二端网络的等效电阻。

在实际应用中,戴维南定理常用来分析和计算复杂电路中某一支路的电流(或电压)。方法是:先将待求支路断开,则待求支路以外的部分就可以等效成一个有源二端网络,应用戴维南定理求出开路电压UOC和电阻RO,然后接入待求支路,即可求出待求量。

图1所示电路中,应用戴维南定理求电阻R5上消耗的功率[1]。

这是一个应用戴维南定理求解支路电流,进而求功率的问题。按照戴维南定理的分析过程,具体分析步骤如下:

解:(1)先从负载电阻RL两端断开,求出开路电压UOC,

设电路中各支路电流分别为I1、I2、I3和I,由图知端口电流I=0

对节点A:2-I1-I3=0

对节点B:I1-I2-I=0且I=0

UOC=3×2+3I1+17

UOC=3×2+4I3-2I2

解得I1=I2=-1A

I3=3A

UOC=20V

(2)求出戴维南等效电阻RO,

解得RO=5Ω

(3)画出戴维南等效电路,并求出支路电流,

解得IL=2A P=20W

1.2 运用仿真技术进行验证的具体过程首先用Multisim2001构建仿真电路,然后设置各元件的参数。具体过程如下:先分别从元件库中选取所需电源及电阻,双击元件符号,在属性对话框中对其参数进行设置,并连接电路。其次,选择相应的测量仪表接于适当位置。最后,打开仿真开关进行仿真,观察结果。

在图2中(R5所在支路)接入万用表,并将其设置为电流档,测得流过该支路的电流为2A,且经过计算可以得知电阻R5上消耗的功率为20W。为了直接得到该题目的结果,学生们可以直接在R5所在支路上接入瓦特表,即图3所示。在图3中,将瓦特表的电压线圈并联在电阻R5两端,电流线圈串联在R5所在支路中,打开仿真开关后观察结果,发现电阻R5上消耗的功率为20W,由此可以直接得到题目所求结果。为了能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戴维南定理,学会正确使用仿真软件进行题目的验证,可向学生做如图4-6中的演示。首先测量出开路电压UOC,即图4所示。先将R5所在支路断开,接入万用表并将其置为电压档,测得开路电压UOC=20V。其次测量出戴维南等效电阻(如图5所示),即在电路中将电压源短路、电流源开路处理后,接入万用表并将其置为欧姆档,测得戴维南等效电阻RO=5Ω。最后建立戴维南等效电路(如图6所示),测量出电阻R5上消耗的功率为20W。

2启示

电路分析这门课程是理论性很强的一门课程,比较抽象且不易理解。若在教学过程中适当的运用仿真技术,更新原有的教学模式,可使学生更加直观的了解电路问题。这样不仅能更加深刻的理解所学内容,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求学路上范文7

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着力提高公路通行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处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委及交通局党委(组)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部署要求,统一思想认识,明确目标要求,明确方法步骤,明确工作要求,扎实推进全处学习实践活动深入开展,为加快我市公路实现新的跨越式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我处党总支对学习实践活动高度重视,超前谋划,精心准备。在今年的2、3月份,我们就按照上级学习实践活动的工作要求,对学习实践活动进行了研究和准备,购买了理论学习书籍和学习用品。4月3日市交通局召开动动员大会后,我们就立即连续两次召开了专项工作会议,研究部署全处学习实践活动的安排。根据市局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的要求,我们成立了公路处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和领导小组办公室,研究制定了既符合市交通局党委要求,又体现公路特色的学习实践活动《实施方案》。今天这个动员大会,标志着我处学习实践活动全面启动。我们要认真按照上级党委的指示精神,高举旗帜、紧扣主题,加强组织领导,抓住关键环节,努力使我们公路处的学习实践活动富有特色、富有成效,力争走在全市的前列。

下面,我代表处党总支对搞好学习实践活动讲4点意见。

一、深刻认识开展深入学习实践活动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推动科学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的重大举措,是深入推进改革开放、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迫切需要,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市公路事业正处在一个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对推动公路各项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推进科学发展的现实需要。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关于发展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党的十七大对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实质和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阐述,使之更加理论化、系统化、科学化。这一理论创新,对于我们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努力实现科学发展、文明发展、和谐发展,具有纲领性的指导意义。

近年来,全市公路系统各级党组织始终坚持一手抓公路发展、一手抓队伍建设,不断加强理论武装和能力建设,广大党员干部职工的政策水平和工作能力有了明显提高,有力地促进了公路工作的全面开展。具体表现在,公路养护水平有了新提高,公路整体环境有了新气象,各项管理工作有了新进展,广大干部职工也有了新活力。但同时也要看到,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一些党员干部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还不够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还不高,仍然存在不适应现代公路事业发展的思想观念;推进公路“三个服务”的能力不强,科学发展的思路不宽,发展方式还相对落后、发展手段比较单一、发展质量不高,科学发展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不解决好这些问题,我们就很难肩负起加快公路科学发展,全面做好“三个服务”的重任。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为我们切实提高广大干部职工的综合素质,增强发展的能力提供了重大契机,对此,我们要深刻认识,准确把握,使科学发展观真正成为指导公路系统推进科学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

第二,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是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必然要求。党员干部的能力和素质如何,队伍建设状况如何,对走科学发展之路、推动公路工作又好又快发展、实现新的历史性跨越,具有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我市公路各级党组织、党员干部队伍思想观念和精神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整体素质明显提高,加快发展的紧迫感不断增强,改革发展的意识不断增强,促进发展的工作能力不断增强。不论是在公路建设、养护和管理,还是在抢险保通工作中,广大党员、干部身先士卒、奋勇拼搏,得到了上级主管部门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赞誉,树立了良好的公路形象。

与此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面对党长期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考验,我们一些党员干部,在保持党的先进性、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等方面还不同程度地存在与科学发展观不完全适应、不完全符合的问题。在工作中,暴露出一些组织思想建设不到位、干部教育管理不到位、基层组织和党员作用发挥不完全到位等现象,这些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公 路事业的跨越式发展。

全处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要着力解决好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问题;着力解决好班子的领导执政能力和全体党员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问题;着力解决好党组织战斗力不强的问题,切实加强党组织建设,履行和担当起团结带领广大公路职工加快公路事业科学发展的职责和历史重任。

第三,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是实现公路跨越式发展,努力提高“三个服务”能力和水平的内在要求。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明确了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党中央、国务院明确提出:要全面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步伐。这一总体要求充分体现了国家在公路事业发展政策上的倾斜,既为我们公路事业的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也同时给我们带来新的任务和挑战。乘着这个“东风”,全市农村公路建设连续3年建设总量和规模稳居全省首位,获得社会各界充分认可。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由于历史欠账多,以及在公路发展过程中积累的深层矛盾和问题还没取得根本性的突破。如何适应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发挥公路交通行业的保障、先行作用;如何转变服务理念、做好“三个服务”,满足全市人民对公路出行的多层次、个性化、高标准的需求;如何提高干部职工尤其是领导干部的服务意识、工作理念、创新能力,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等,都促使我们必须对实现怎样发展、如何发展这一系列重大问题和实践问题进行深入思考,作出正确回答。

为此,我们要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部署,通过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不断深化对公路工作实践和规律的认识,增强改革意识和创新意识,研究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进一步完善公路服务功能,提高服务水平,提升保障能力,坚持质量与速度、效益并重,协调推进公路建设和养护管理,提高公路通行能力和效率,全面做好“三个服务”。广大党员、干部一定要从大局和战略高度,从应对新形势新挑战的高度,深刻认识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不断加深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全面、系统、准确地理解和掌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自觉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发展实践,推动公路事业科学发展。

二、全面把握学习实践活动的总体要求,扎实开展好学习实践活动

开展学习实践活动,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上级党委的总体要求,深刻理解、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紧紧围绕“推进科学发展,做好三个服务”主题,切实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公路建设养护管理工作中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以及党员干部党性党风党纪方面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着力构建完善有利于科学发展的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使各项工作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为推动公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更好地服务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大局、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

第一,树立公路科学发展意识。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新要求、加快公路发展的新形势,进一步加深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对科学发展观思想内涵、精神实质、根本要求的理解和把握,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增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坚定性;进一步解放思想,着力转变和破除那些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思想观念,破除片面强调公路建设养护管理任务,忽视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党的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的思想,牢固树立统筹兼顾、全面协调发展的观念;转变重管理轻服务的思想,牢固树立服务至上、效率至上的观念;克服急于求成、只重短期效益的思想,牢固树立注重基础、着眼长远、推进各项工作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摒弃忽视群众利益的思想,牢固树立以人为本、以民为先的观念。切实增强责任意识、忧患意识、创新意识,使广大党员干部职工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树立科学发展意识,在科学发展的重大问题上统一思想、形成共识。

第二,破解公路科学发展难题。一是解决发展思路不清、发展信心不足、发展方式落后、发展手段单一、发展质量不高、发展后劲不足的问题,努力提高“三个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二是要解决好加快农村公路建设与加强公路养护管理的关系,破解新建农村公路养护责任主体不清的问题;三是要解决人才队伍建设薄弱、科技创新力度不够、公路养护科技含量不高的问题;

第三,加强公路体制机制创新。要把解决现实问题、落实具体措施与强化制度建设、建立长效机制紧密结合起来,针对我处现有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中与科学发展不适应的方面,对现有制度、规定进行全面梳理和检查,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做好废、改、立工作,积极稳妥地推进体制机制创新。重点加强科学决策机制、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公路养护管理机制,同时要完善落实制度的工作机制和配套措施,加强相关制度的协调衔接。要把完善体制机制作为衡量学习实践活动取得实效的重要标志。

第四,务求学习实践活动的实效性。要坚持把务求实效作为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通过这次学习实践活动,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转化为推进公路科学发展的坚强意志、谋划公路科学发展的正确思路。要通过学习实践活动推动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提高科学决策、科学管理的能力,坚持理论指导实践、学习创新、创造性开展工作的能力,解决复杂矛盾和突出问题的能力,团结带领职工群众开创工作新局面的能力;推动广大党员不断提高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能力,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要把学习实践活动作为提升科学发展水平的重要机遇和推动各项工作的巨大动力,努力实现在解放思想上迈出新步伐,在推动科学发展上取得新突破,在加强党的建设上取得新进展,促进公路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三、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工作实践,推动公路各项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经过多年来几代公路人的艰苦努力,我市公路事业得到快速发展,取得显著成就。国省干线公路基础设施规模不断扩大,公路路况和服务水平明显提高,安全保障能力显著增强,公路瓶颈制约得到有效缓解;特别是近几年,我市农村公路建设迅猛发展,有效改善了全市人民的出行条件,为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做出了重要贡献。与此同时,随着社会消费结构升级,汽车时代的加速到来,公众对公路出行的多层次、个性化、高标准的需求不断增强。这就要求我们坚持推进科学发展,提高公路服务能力,提供更舒适、更安全、更便捷、更高效的通行条件,在改善民生方面做出更大的贡献。

第一,全力以赴做好公路建设的各项配合工作。作为公路主管部门,公路建设是我们一项责无旁贷的工作,我们一定要树立大局意识、长远意识,积极参与各项公路建设任务。在全市各层面公路建设项目上,无论是领导力量还是工程技术人员、施工技术,只要有要求,我们都要一如既往地做好配合。今年,随着我市农村公路建设的全面启动,加之两条高速公路开工建设在即,标志着全市新一轮公路建设大幕已经拉开。在这个时代背景下,我们公路人要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动力,抓住这个契机,充分展现我们的聪明才智,共同促进全市公路实现新的跨越。

第二,以全面养护为中心,不断提高路网整体服务能力。牢固树立“建设是发展,养护管理也是发展,而且是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更加注重公路养护管理,促进内涵式发展,强化公路养护的基础性地位,严格执行养护标准。要通过加强公路预防性养护,强化公路管理,改善路网技术状况,最大限度地延长现有公路使用寿命,发挥公路存量的最佳效能,充分提高公路网的通行潜力。

要把提高养护生产效率和养护质量作为公路养护事业发展的核心,更加注重好中求快,促进科学发展,将科学、创新贯穿于公路发展的全过程,推进科技创新和信息化建设,建立和完善各种管理系统,为公路的养护和管理提供决策依据;不断改进公路养护方式,提高公路养护的科技含量,推广再生利用等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实现养护质量和管理效率的持续提高。

第三,强化路政管理,加强超限超载的治理,增强公路服务能力。要进一步提高创新意识、工作效率、服务质量和执法水平,建设“责任型路政、法制型路政、服务型路政”。切实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加强业务培训,规范执法行为,提高路政执法水平。要进一步加大公路巡查力度,严肃查处路政案件。加强控制区管理,规范审批许可的审查和办理。加大对违法建筑的查处力度,认真清理不符合规定的平交道口和公路用地范围内的非公路标志。

要以省厅开展的春融期治超专项行动为契机,从维护公路建设和养护成果的高度,继续深入持久地开展车辆超限超载治理。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手段,加大综合整治力度,继续保持高压态势,从路面执法延伸到源头监管,从阶段性治超向建立长效机制转变。发挥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科学有效维护路产路权,切实增强公路的整体服务能力。

第四,加强收费窗口建设,展示交通行业新形象。收费站是公路行业的对外“窗口”,是建设交通文明工程的“前哨站”,更是传播文明、展示公路行业形象的“主阵地”。在没有接到明确要求下,收费站的管理绝不能松懈,要不断加强收费站自身建设,提高文明服务水平,健全服务项目,创新服务方式,展现良好的服务风貌。在收费工作中,要牢固树立“重服务,抓效率,出亮点,树形象”的工作思路,以实现优质服务为目标,以学创树为载体,内抓管理、外树形象。

四、强化组织领导,推动学习实践活动扎实深入开展

这次学习实践活动,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全处上下一定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周密部署,确保学习实践活动扎实有效地开展。

一要坚持领导带头,严格落实责任。为加强对学习实践活动的领导,处党总支成立了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由我任组长,江哲同志任副组长,成员由各位副处长及绥庆段李君臣同志担任。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李本群同志任办公室主任,韩光磊同志任副主任,负责日常工作。

二要坚持调查研究,务求活动取得实效。我们要严格按照活动的方法步骤进行,突出重点,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确保不走过场。党政班子成员要结合分管的工作,开展调查研究,认真查找差距和不足,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举措,找准工作重点和努力方向,切实增强学习实践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真正让群众切身感受到学习实践活动带来的变化和得到实惠。

三要坚持创新载体,突出公路特色。在坚持学习实践活动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围绕公路特色主题,积极创新探索,认真开展好“深入解放思想、推动科学发展”大讨论,举办专题活动,在不折不扣完成好“规定动作”的同时,开展好富有特色的“自选动作”,努力创出公路学习实践活动的新亮点。

四要坚持正确引导,营造良好氛围。宣传引导是保持学习实践活动在良好的氛围中开展并取得实效的重要途径。着重用好典型引路,发挥好典型示范、教育、引导作用。开展公路实践科学发展观典型事例的征集和评选活动,用公路发展的生动实践诠释科学发展。积极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扩大学习实践活动的社会效应。

五要坚持统筹兼顾,确保相互促进。开展学习实践活动,最终要体现到促进公路发展、推动各项工作上来。特别是在当前国际经济形势急剧变化、公路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形势下,我们一定要统筹兼顾,科学安排,把学习实践活动的成果转化为应对挑战、加快发展的强大动力,用解决突出问题、促进各项工作的实际成效来衡量和检验活动成果,真正做到学习实践活动和当前工作“两不误、两促进、两提高”。

求学路上范文8

关键词 电路课程;横拓展;纵延伸;一阶全响应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10-0011-03

1 前言

电路课程是高等院校电子信息类学科专业和其他相关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平台课。该课程的设置历史久远,意义重大,许多理论内容已相当成熟。但由于电子信息类学科及行业的迅猛发展,本课程仍需进行必要的革新。虽然多年来,国内高校电路课程的建设取得许多重要成果,教学水平不断提升[1-2],然而事实证明,对该课程的进一步发展和改革的方向还不明确。

河南大学物理学院的物理学、通信工程和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等专业均开设本课程,而本课程的知识内容繁多,理论性、结构性比较强,定理多,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知识,前后知识点联系紧密。因此,学生在理解知识点时易出现理解不透彻、分析不到位、解题不顺利等诸多窘态。本文以电子信息学科专业为例,讨论运用横拓展和纵延伸立体衔接教学模式,在教学电路课程一阶全响应这一节内容时的施教方法和过程。

2 电路课程横拓展和纵延伸教学模式介绍

电路应用内容的横拓展 电路课程除了经典理论的讲解,在一阶电路全响应的教学过程中应适当引入横向知识的介绍,尤其一阶电路中的动态元件电容C和电感L,存在充放电的物理过程。

如汽车的一些“泊车辅助装置”――倒车雷达装备中,在通过超声波感应情况下,当汽车尾部离后面障碍物达到1.2 m时,可采用一阶RC充放电,再通过电压比较器来实施报警效应效果。其中还涉及时间常数τ的大小来决定报警声音的急促性。

再有在实际测试设备和实验仪器中,常用方波作为测试信号,如何能将迟滞比较器的高低电平连续输出,且占空比等于0.5?这时可以利用一阶RC电路的全响应来完成,通过电容C的充电、放电交替进行来实现;如果知道了全响应的三要素,即可得出宽窄不一的矩形波。

基础知识的纵向延伸 电路课程本身是一门源于物理的学科,其中所含的定理和结论以严格的数学作为依据,利用物理和数学工具来描述和解决工程化的问题。因此,在电路课程学习之前,会涉及大量的先修课程,如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线性代数、图论、信号与系统等知识。一些学生对这些先修课程掌握得不理想,必然会影响本课程的学习。在对河南大学物理与电子学院10多年的教学研究中发现,上述先修知识要求是学生在学习中觉得困难的首要原因。这要求教师在先修课程的相关内容上进行基础知识和方法的引入。此外,在讲授未接触过的知识之前,可以考虑从实际应用的例子出发,引导学生对电路基本原理的思考和简单分析。如一阶RC电路三要素中的f(∞)值,在开关断开或闭合后的无穷时刻,判别电容C最终电压Uc(∞)。

因此,要使学生提高对于教材中知识点的理解和把握能力,使拓展法有的放矢,达到预期的效果,首先要找准重难点的突破口和切入点[3];其次,对知识点内容的选择和讲解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拓展,作为学生思维活动的一种扩展,着眼于训练学生的思考能力,不搞“一言堂”教学模式;另外还可通过教学引导和习题训练应用相结合,最终达到能活跃学生思维、增强解决问题能力的目的。

3 电路课程横拓展和纵延伸衔接的教学模式运用

挖掘知识点内涵,充分理解知识点运用条件 在理论教学课堂中,对所要讲授的知识点应正确引导和强调,让学生深刻理解其潜在的含义和应用条件。如对一阶电路全响应的描述:“当一个非零初始状态(动态元件的初始储能不为零)的一阶受到外施激励时,电路的响应称为全响应。”通过对一阶电路全响应的描述来分析重难点后,对学生分析如下问题。

1)动态元件的初始储能,在此为电压或电流到底多大?是需要求解还是一眼可看出来?

2)在此描述的外施激励是线性的独立源,还是线性的受控源?

3)求解动态元件上的电流电压响应时,该元件以外的端口在哪里?

4)如何将电路简化为仅含一个动态元件、一个独立电源和一个等效电阻的三个元件组成的电路?(适当引导学生回忆第四章的戴维南等效定理来解决该问题。)

5)对RC一阶电路τ=R×C,对RL一阶电路τ=L/R,时间常数τ如何求解?

6)外施独立电源的个数给定了吗?如何化为一个独立电源?

围绕这些问题开展教学,既可以让学生积极思考,又可以很好地进行纵向和横向知识的展开,做到目标明确;同时可以将相关知识由点及线、由线到面,达到融会贯通的目标。

一阶电路全响应的横拓展和纵延伸 在直流电源激励下,由于一阶全响应电路在分析时需要求解三个要素:初始值f(0+)、t∞时刻的稳态值f(∞)、时间常数τ,后代入公式f(t)=f(∞)+[f(0+)-f(∞)]eCt/τ求解响应。而这三个要素的求法,尤其要熟练地能将动态元件以外的一端口化为戴维南等效才可以,求出等效电阻Req和开路电压Uoc。而对一阶全响应电路知识点的分析,本文采用横拓展和纵延伸的立体衔接教学模式来说明一端口线性等效,如图1框图所示。

从图1框图可知,对一阶电路全响应的知识内容,采用横向拓展方法和纵向延伸的教学策略和模式,能正确地让学生领会如何去分析全响应电路,能清晰了解在求解三要素时要求具备的基础知识。

4 知识点横拓展和纵延伸的施教

在上述基础上,仍以一阶电路全响应为例,对知识点如何进行横拓展和纵延伸的施教加以说明。

横拓展的施教法 由上可知一阶电路全响应求解,关键在于如何求解动态元件以外端口的戴维南等效。围绕开路电压和戴维南等效电阻的计算,可同时进行知识点的横拓展。其中的开路电压可以采用电路课程中的基尔霍夫电压定理(KVL、KCL)、网孔电流、回路电流、结点电压、电压叠加定理等方法来分析计算。假设一阶动态元件电容C以外是一个包含受控源的含源一端口,其等效电阻的计算有两种常用方法:去除独立电源后的端口外加电压/电流比值法、开路电压与短路电流比值法。如包含受控源的含源一端口戴维南等效电阻问题,可采用如图2所示方法来计算。

对于含有独立源的一端口等效电阻Req求解,图2(a)保留了独立电源Us。在独立电源Us作用下,分别求出端口开路电压Uoc和短路后的短路电流isc,Req=Uoc/isc。图2(b)去除独立源Us后,在参考方向尽量不变的情况下,在端口处人为加上一个电压源U后,求出产生的端口电流I,建立U与I的线性关系,可得Req=U/I。

从图2可看出,在课堂讲授过程中,要着重引导和培养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横拓展思维[4],进一步找出其中的区别和联系,只有充分理解电路定理的使用条件,才能在面对问题时胸有成竹,进而正确解决电路问题。

纵延伸的施教法 纵延伸施教主要将该知识点的前后相关内容大致贯穿起来[5-6],以期达到温故而知新的功效。比如一阶电路全响应关键求出动态元件以外端口的戴维南等效,对于没有独立电源的一端口电路,常分为仅由线性电阻构成和仅由线性电阻、受控源构成的一端口。对于仅含线性电阻构成的一端口,总可以采用串联、并联或星形三角形变换等方法来求解等效Req。对于仅含线性电阻和受控源构成的一端口,当一端口内受控源的控制支路在该一端口电路内时,由于无独立源存在,该支路的电压U和电流I均为零,则受控源得不到激励,一端口的开路电压Uoc=0。由电路齐性定理得知,此一端口外加一个独立电压源后,端口电压与端口电流成线性关系,可求出等效电阻Req。因此,其对应的戴维南定理也蜕变为一等效电阻。

再如一阶全响应电路涉及受控源如何处理,控制量支路是哪个,如何分析可采用前面章节的KCL、KVL等定律的相关内容来解决。无论一阶电路哪种响应,时间常数τ的求解也很关键,这也涉及一阶动态电路的基础内容。另外,在一阶电路全响应分析过程中,发现它是一阶零输入响应和一阶零状态响应共同作用的结果,如图3所示(以一阶RC电路为例),也是稳态分量和瞬时分量共同作用的结果。

(a)一阶全响应电路可分解为图3(b)的一阶零状态电路和图3(c)的一阶零输入响应电路两部分的组合。利用前面知识可以求出电容C在时间t=0时,开关合上后的电压uc(t)表达,在此不予详述。解决好一阶电路全响应问题,可以正确分析和解决实际电路中C的充放电过程和最终仪器仪表的显示结果。

通过纵延伸的施教,让学生能将前后知识很好地贯穿融合起来。如此实施的横拓展知识点回顾和纵延伸知识点贯穿的教学模式,能使学生正确理解电路内容,并灵活运用。

5 结语

通过对一阶电路全响应的横拓展和纵延伸教学模式的施教论述和演示,诠释了在一些电路知识点的讲授过程中,注意采用横拓展和纵延伸衔接的教学模式进行内容讲解,使学生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将已学过的知识复习巩固多次,并进一步加深了学生知识连贯性,更好地锻炼了学生利用已学的电路知识来分析新知识点引发的新问题,同时采用一些分析方法来高效地解决新问题。教师在讲授时,学生也无形地掌握了知识点的横拓展和纵延伸的重要性,从而活跃了电子信息类专业学生的思维,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了学生对问题求解时的应变能力[7-8]。因此,在电路课程教学中,教师应当努力创造条件,采用各种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来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素养,为今后生活和工作获取新知识、新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冉莉莉.高职《电路分析基础》课程教学研究与改革[J].职业教育研究,2007(6):94-95.

[2]张海瑞,包兰.浅析电路分析课程教学新模式[J].高教学刊,2015(7):30-31.

[3]徐红林,过榴晓,沈莞蔷.“信息科学基础”纵向关联与横向拓展教学研究[J].科教文汇,2012(8):82-83.

[4]芦逸云,党巧红.浅谈纵横双向拓展教学法在电路课程中的应用[J].洛阳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6):

82-85.

[5]李永亭.《电路》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探索与实践[J].现代计算机,2012(3):30-31.

[6]杨菊英.横向沟通纵向衔接立体模式方式融合[J].教育论丛,2012(3):59.

求学路上范文9

关键词:对口高考技能考题 求新 求活 求变

2008年江苏省对口高考首次出现了技能考试,此次考题的题目为时间继电器、行程开关控制的接触器联锁控制电路(图1),该电路新颖、独特,对接触器、时间继电器、行程开关三个主要电气元件进行了有机整合,打破了中学电力拖动训练中采用的常规项目教学套路――接触器联锁、接触器与按钮双重联锁、自动往返、带点动的自动往返、时间继电器控制Y-降压启动电路等,给我们中学的电工实训教学提供了新的教学思路。下面笔者针对今年的对口单招技能考题从求新、求活、求变三角度来作一粗浅的探讨。

01

一、求新

在考题公布之前,大家都没有底,只是按照考纲及各自平时常规训练的项目来进行训练,直到3月28日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考点网上公布了电路板上元件(图2)之后,最多猜想不同场次考的电路不过为接触器按钮双重联锁控制电路、时间继电器控制的自动Y-控制电路等常规内容,即使设计的时间继电器控制顺序电路(图3)也仅采用时间继电器这一主要控制元件,而带点动的自动往返控制电路(图4)也只不过用了按钮及行程开关来对电路加以控制,同时采用时间继电器、行程开关两主要电气控制元件来控制的电路在中学实训阶段还没有遇到过,就是平时与劳动局联办的考工也没有遇到过。这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思考,那就是我们在教学时不能墨守成规,应在平时的项目教学中多给学生渗透创新思维的火花,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更有助于适应未来的社会需要。

此题的求新还体现在我们可对电拖板上的元件可以进行适当的组合搭配,来进行多种电路的安装。如我们不用时间继电器、行程开关,就可以做较多的接触器联锁、接触器与按钮双重联锁控制电路;若用行程开关,就可以做自动往返、带点动的自动往返控制电路;用到时间继电器,就可以做自动Y-、时间继电器控制的顺序控制电路等。其实这种做法、思想在我们平时的训练中也经常用到,看来我们应该继续保持下去,以适应今后技能考试的需要!

二、求活

4月8日下午4点左右,网上(无锡考点)正式公布电工电子类电工专业技能考试参考电气原理图(图5,交流接触器和时间继电器线圈电压为~380v),从图中可以看出此样题具有很大的灵活性,主要表现为主电路与控制电路采用“貌似”分离的形式,及图中没有对电路中的各电器元件加以编码、编号,这样就给电路设计带来很大的空间。

首先从主电路上看,由于图中没有标出电源U、V、W的相序,这样就可以出现UV、UW、VW进行换相的可能性,此外接触器KM1、KM2的顺序也没有确定,这样组成的主电路试题就存在着多种变数。从我们平时的训练中来看,有部分学生可能不会太注意试题上元件符号、编码,从而可能导致出现思维定势(朝着平时一贯对正反转的接法上靠)的局面,这样虽然也能实现电动机正反转的功能,但没有照图施工,从而违背了题意。记得在自动Y-控制电路接线中,我们对KM 、KM 的主触头上的换相规定、热继电器的位置进行了修改后再让学生做,结果学生依旧用其原来接线的老办法进行,等等。其次对控制电路而言,由于元件没有编号,如行程开关SQ1(SQ2)位置及按钮SB1(SB2、SB3)标注的不确定性,这样就会出现学生实际接线的多种可能性,而这完全是符合考纲要求的,同一套试题不同的元件编号(图6),虽然会导致学生操作的稍许差异,但该电路的工作原理确是完全一致的。所有这些都要求我们实训教师在平时的训练中多采用变式教学,不断提高学生操作中的应变能力。

三、求变

此电路为时间继电器、行程开关控制的接触器联锁控制电路,虽然考试时由于元件的位置固定,但由于时间继电器、接触器上触点的选择差异,导致学生对同一个电路试题接线时的差异,从而有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图7、图8(仅供参考)为学生对图1电路的两种不同接法。

此外,如果江苏信息职教集团考点采用的时间继电器不是晶体管(如JS14A)系列的,而是用淮安职业信息技术学院提供的电子式(如JSZ3A系列)的时间继电器,那么由于该两种时间继电器底座管脚位置的差异性,就会导致学生另外一种控制电路走线(图9,仅供参考)。如果时间继电器的位置放在离热继电器较近的位置,那么则可走成图10的情形。

当学生对电路完成接线后需通电测试,将按照考官的指令要求进行相关的操作,而这需要我们的学生必须对此电路的工作原理有一定的理解,不然将会在占试题总分1/3比重(即100分)的操作中丢失宝贵的操作分数。从图1来看,此电路可实现以下功能(图11):

电动机M得电正转(按下电动机正转启动按钮SB2)行车前移,挡板1碰至行程开关SQ2按钮(限位位置)KT延时,电动机M反转行车后移,挡板2碰至行程开关SQ1按钮(限位位置)电动机M正转……(不断重复)电动机M失电停转(按下停止按钮SB1)

电动机M反转(按下电机反转启动按钮SB3)电动机M正转(按下行程开关SQ1按钮)电动机M失电停转(按下停止按钮SB1)

从以上功能中,我们可以发现不同的操作按钮SB1(SB2、SB3)、SQ1(SQ2)执行不同的功能,这就需要我们学生在操作前一定要看清此电路的工作原理及相关的动作按钮,因为相关的动作按钮位置变换后将会有不同的操作,从而实现另外的功能。如把图1电路中电机反转启动按钮SB3的位置与行程开关SQ2的常开按钮进行交换(图12),我们可以发现,原来需要KT延时才能实现电动机反转的现在可直接进行电机正反转的切换,原来按下电机反转启动按钮SB3时实现电机反转、正转的功能转变为KT延时电动机反转、正转的功能。

虽然首次对口单招技能考试已经过去,但它留给我们许多思考,它提示我们教师要不断地钻研教法、学生的学法,在平时技能训练中多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从简单的做起,不断夯实学生的基础,使其操作技能不断螺旋上升,最终达到“游刃有余”的最高境界!

求学路上范文10

关键词:实事求是;党的思想路线;现状;展望

中图分类号:B27;D2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194(2009)06―0189―04

近15年来,国内学者依托所在学科基础理论的最新成果把“实事求是”的研究推向了罕见高度,同时也存在着诸多不足。本文拟就国内学界在这方面研究的现状作一梳理,并针对这一领域特别是党的思想路线研究领域存在的不足对今后的研究进行展望。

一、回顾

第一,关于“实事求是”的多重含义。

首先,国内学者从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或党的思想路线发展史角度研究实事求是的含义。有的认为,“实事求是”在不同的哲学视野中有不同的意蕴,在直观唯物主义视野中,“实事求是”对实事与人、认识与实践、规律与目的的关系仅仅作了直观的、二元分立式的回答,表面上强调客观性、力戒主观性,但由于所强调的客观外在于人,人反而对它一无所知而难逃主观主义泥潭;在实践唯物主义的视野中,“实事求是”则是主体的自觉能动活动,对诸如实事与人、认识与实践、规律与目的的关系问题作了统一的理解,既看到客观性一面,又看到主体性一面,被赋予了新内容。有的则从党的思想路线范畴研究了“实事求是”的历时性内容,认为从“党的思想路线”的确立、重新确立、丰富发展的历史与逻辑看,“实事求是”实际上相继包含了三个命题:马克思主义必须同各国实际相结合才能成功地指导实践、马克思主义真理性必须在不断实践检验中确立、必须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其次,从整个中国思想文化史角度研究“实事求是”的含义。有学者认为,“实事求是”是一个多层次的理论系统:一是日常语义层次,如生活中要“尊重事实”、“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二是学风层次,最初是指一种务求“真是”的学风,基本含义是以实证材料或科学实验为根据,以归纳为基本方法,以演绎为辅助手段,力求得出经得起实践检验的科学结论;三是哲学层次,主要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这种哲学层次上的实事求是从政治角度看就是“党的思想路线”,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实际上也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路线或思想路线。有学者还具体考证了“实事求是”的出典,认为“实事求是”始出班固《汉书》的《河问献王传》,之后仅《四库全书》和《四部丛刊》4千种书中就出现过65次,“实事求是”经、邓小平新解后成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中国化的概括。还有学者对“实事求是”的“来龙去脉”作了追溯:“实事求是”乃是先秦儒家中庸观念的贯彻,而中庸之道的历史源头是“弓矢文化”,其积极意义是从物象之实出发展开中华民族的思想,其消极意义就在于这种象征文化又引导我们不是走向形式主义、教条主义,就是走向实用主义。其近代形态是“实学文化”。伴随着近代“开眼看世界”之风的兴起,“实事求是”思想被注入了向西方学习的元素。

一些学者还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理论层面对“实事求是”的当代意义作了探析。有学者认为,“实事求是”的科学性集中体现在它蕴含了认识的客观性原则和实践性原则:前者要求从客观实际出发,后者要求以实践为基础,因而同“实践标准”统一起来。同时,实事求是原则作为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方法的结晶具有价值性即“求善”的特点,且以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最高价值标准。这种当代意义的“实事求是”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如“超越日常意识”、强调事实对各种理论的优先地位、所求之“是”既真且善,是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统一,是科学真理观和价值观的统一。以此为基础,一些学者进一步探析了邓小平与“实事求是”观的得失。有的认为,邓小平的实事求是非常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并以主体的能动性活动构建了主一客体统一的关系。实事求是最终是“为人的”,主体在“实事”基础上所“求”之“是”是为了让“是”成为“我们行动的向导”即为现实的人的实践服务。因此,实事求是中的主客体关系本质上是一种价值关系。邓小平的实事求是理论重心放在人们实践的实际功效一面,具有丰富的价值内蕴。有的还分析了实事求是理论中这么一个现象:古语“实事”、“求是”是两个动宾结构重叠,原意是强调探究事实的真相,却把第一个动宾结构“实事”改成了形容词名词结构。这个语式既可以理解为要原察事实、研究规律,又可以理解为从存在的事物中研究规律。差别是后者带有注重研究规律,多少忽视原察事物本相的倾向。这或许是自20世纪50、60年代始没有坚持好实事求是的部分原因。

第二,关于作为思想路线的“实事求是”的阶段性和连续性。

有学者从党的思想路线丰富发展的角度研究了“实事求是”所指在不同历史阶段的侧重点或具体形式。他们认为关于主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的观点同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的辩证关系原理是“实事求是”的两大理论支点、本质所在。但实事求是在时代毕竟只是被当作一种观点、原则、方法和学风,从未把它提到马克思主义精髓的高度,甚至也未达到“党的思想路线”的高度,邓小平才是把实事求是提升为马克思主义精髓的第一人。从总体上看,是把矛盾观点看作马克思主义灵魂的。“实事求是”作为党的思想路线经历了由、邓小平、所代表的三个阶段,首先明确地提出了这一路线,并使之转化为中国共产党人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邓小平对于实事求是理念本身作出了重大的推进,如提出了解放思想的重要意义、突出了发展生产力这一中心、立足于自身的特色;通过“三个代表”和“与时俱进”两大原则全面地把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具体化和现代化。还有学者认为探索实事求是观自身的发展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内在关联,是我们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前提。

另一些学者则从党的思想路线丰富发展的死度研究了“实事求是”作为党的思想路线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之间的“连续性”或一致性。他们认为实事求是原则本身就是马克思主义的一条最重要的基本原理,坚持实事求是原则与坚持马克思主义是统一的,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精髓都是“实事求是”,要旨都在创新即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中央几代领导集体一以贯之的思想路线就是“实事求是”,只是他们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探索 各有侧重:主张“有的放矢”,邓小平强调“解放思想”,注重“与时俱进”,则突出“求真务实”,都体现着思想路线上的一脉相承和与时俱进。学者们一致肯定了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的辩证关系,认为中国党的领导人没有离开过实事求是语境来谈论解放思想,提出“求真务实”与“实事求是”在本质上是完全一致的。还有学者认为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征。这些成果细化了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研究。

第三,关于“实事求是”实践“难”。

20世纪50年代末,就指出了“实事求是”讲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的问题,并提出要造成“实事求是”的空气、环境。邓小平在20世纪70、80年代之际进一步破解了这个问题,提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条件是要真正实行无产阶级的民主集中制,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学界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大量探索,一些学者提出要增强实事求是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要有组织路线的保证、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要不断加强民主法制建设,深化政治体制改革,为实事求是或解放思想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造成一种鼓励说真话、说实活的环境和风气,要确立社会监控、评价和纠错机制以降低社会犯错成本。有的主张在我们制度、规则、体系、程序当中切实贯彻实践标准,注意形成系统的理论成果及其实践机制,要从内在机制上使经常性、普遍化、常规化和常态化的“解放思想”真正成为社会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和不竭的动力源泉,其中要高度关注形成“解放思想”的文化创新机制。

第四,关于“实事求是”与西方哲学的比较。

关于实事求是与现象学。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贺麟先生就明确指出:现象学“用中国哲学的术语来说,这就是‘由用求体’的方法。‘用’指现象,‘体’指本质。中国哲学著作中有所谓‘格物穷理’,‘物’是现象,‘理’是本质,‘格物穷理’就有由现象穷究本质的现象学的素朴意义。同样,‘实事求是’也是这个道理,‘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的事物,即现象,‘是’就是客观事物内部联系及规律性,即本质,实事求是就是从客观存在的事物的现象出发,进而达到事物的本质。”我国学者自新世纪来甚至明确提出“现象学方法就是实事求是”,认为“现象学还原”把一切具有预设前提或假定的论断还原为对事物本身的“描述”,在一定意义上也是一种思想解放的方式,与“实事求是”的原则存在互补的可能性。但现象学的“朝向事物本身”与“实事求是”表面上相似而存在实质上的区别。以往对“实事求是”的解说仅仅限于认识论层面而缺乏存在论,“实事求是”作为对实践范畴的中国式表述也是人自身的存在论事实。

学者们对“实事求是”与实用主义之间的“瓜葛”也作了多方面的研究。有的侧重于剖析实事求是与实用主义之间的本质区别,认为实用主义所说的经验、“实在”和马克思主义讲的“实事”、客观实际分属于意识和物质两个不同的领域,实用主义方法论的特点是折中、调和、不讲原则,没有严格的标准,这与“实事求是”态度无共同之处;有的侧重于分析了实事求是与实用主义之间的异中之“同”特别是实事求是的求实精神与实用主义的实用原则之“同”。

有的进而把实事求是与整个西方哲学传统相比较,认为实事求是里的“求是、求真”是西方哲学(形而上学)最核心的本质,“求是”二字最接近古希腊哲学家的“爱智”。但西方哲学有“为知识而知识”的重知传统,中国哲学则求那种可以解决实际问题的实用知识,具有重行的传统。中共领导人则把中国哲学中的“实事求是”提升到马克思主义哲学高度,提升到党的思想路线的高度。

二、展望

其一,在规整“实事求是”多重含义的基础上突出其当代涵义。

“实事求是”的当代含义是什么?这种当代含义与其现代含义、近代含义、原初含义之间的差异何在?现有这方面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同时,由于“实事求是”在当代中国的主流文化里属于“党的思想路线”范畴或“党的思想路线”的“符号”,这方面的问题值得进一步探讨。

同样,现有的研究把实事求是的当代内涵归结为科学性与价值性\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求是与求善的统一,是深刻而系统的。只是这些结论驻足于一般的哲学理论推导或演绎,比如说,实事求是的“求是”之“形而上”境界、“求善”之价值境界究竟如何?由于没有结合党的思想路线的历史发展及其与其他方面之间的内在联系予以实证分析,显得过于“抽象”。同时,这些研究对实事求是中的“实践性”与“价值性”之间的界定还存在一定的模糊之处。其实,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意义上的“实践性”本身就蕴含着“价值性”,“价值性”归根结底要通过“实践”得以“显现”,否则就落入“抽象”。因此,今后在“实事求是”研究方面不仅要继续其“科学性与价值性”或“求是与求善”的关系问题研究,而且要着力厘清“实事求是”中的“实践性”与“价值性”之间的关系。

其二,系统阐明“实事求是”所指之阶段性与连续性的关系。

由于学界没有“自觉”将“实事求是”所指之阶段性(历史侧重点)与连续性(抽象形式)二者联系起来作出系统研究,并且仅限于“实事求是”的“科学性”方面或方法论侧面而未涉及其“价值性”方面,现有这些研究成果对于党在新世纪新阶段丰富发展“思想路线”的独到贡献、对实事求是当代所指的把握还未真正入“味”,对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究竟在哪些环节、哪些侧面凸现或深化了党的思想路线有点让人“眼花缭乱”,对于新世纪新阶段思想路线上的“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与党的建设侧重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社会和谐”之间的关系,对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与党的先进性建设之间的关系甚至于显得“若明若暗”。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在于解决了四个“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其中之一就是“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依托实事求是基础理论研究成果加深研究党在新世纪新阶段丰富发展作为党的思想路线范畴“实事求是”的独到贡献,对“实事求是”所指之阶段性与连续性的关系作出系统的阐明,将成为本论域的一大“亮点”。

其三,将“实事求是”实践“难”的问题转向哲学的“公共性”或标准化问题研究。

实事求是“机制”方面的研究是近十五年国内“实事求是”研究的一大关注点。只是现有的研究同我国宪法、等法规条文的研究具体地结合起来还相对不足,真正为解决实践中“实事求是”(解放思想)“难”提供操作性强的法理支撑还不够。其实,“实事求是”中的“求是”具有“形而上”性或崇高性,“实事求是”已成为中国当代主流哲学的核心范畴、党的思想路线“符号”。“实事求是”命题在哲学、政治学等学科上这些“礼遇”都要求我们把这方面的研究转向“公共性”或标准化问题研究,否则,就难免会使“实事求是”研究或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驻足于“烦琐哲学”或“解释世界”档次,回落于传统哲学的窠臼。

求学路上范文11

关键词 剩余交通需求,交通预测,城市轨道交通,交通供给

目前已有的城市轨道交通规划方法,对轨道交通网络和常规交通网络是否能共同承受城市交通需求的研究已十分成熟,然而在规划设计中对城市轨道交通资源是否能被充分利用、运营效益是否良好等问题还缺乏很好的解决方法。城市轨道交通的规划设计,理应做到项目建成后其资源能充分被利用,以达到既缓解城市交通拥挤又不给政府和社会带来严重的财政负担的目的。在经济还不发达的中国,城市交通规划和建设都遵循以城市轨道交通为骨架,以城市常规交通为主体的原则。这个原则要求城市交通规划时要尽量利用常规交通,作为缓解交通拥挤的手段,城市轨道交通是在常规交通不能满足居民出行需求的基础上产生的。为此城市轨道交通规划设计的步骤应是:首先分析全市居民的交通需求总量,计算规划的城市常规道路的交通供给;在此基础上,用城市总交通需求减去常规道路交通供给即得剩余交通需求;依据剩余交通需求进行城市轨道交通规划,最后对整个城市交通网络进行调整。这种规划方法将交通供给与需求的平衡关系通过客流量的分析表现出来,认为常规交通和城市轨道交通都是无差别的交通供给者,而将它们作为整个城市交通体系的构成部分紧密联系起来。

1 城市总交通需求预测

城市总交通需求预测包括交通生成预测与交通分布预测。交通生成预测包括城市居民的交通生成预测、流动人口的交通生成预测、对外及过境客运交通生成预测、货运交通生成预测等4方面。交通分布预测即根据交通生成预测和道路交通阻抗采取一定的数学模型进行计算分析,求出各交通区之间的O-D(起点-终点)分布量。

1.1城市居民和流动人口的交通生成预测

城市居民和流动人口的交通生成预测包括出行产生预测和出行吸引预测。各大城市均有成熟的数学模型公式,这里不再赘述。老城区居民出行吸引的预测按下述公式计算:

式中:Ai为某种目的、交通区i的出行吸引量;yi为某种目的、交通区i的基本吸引权;Ki位为某种目的、交通区i的区位系数;K i特为某种目的、交通区i的特性系数;为为某种目的的居民出行产生量。

新建城区居民出行发生预测模型可采用原单位法,即以老城区各种出行目的的平均出行率预测数学模型计算值为原单位,通过下式计算确定:

式中:Gi为交通区i的出行发生量;an为目的为n的出行发生原单位;lin为交通区i内的人口数(根据城市预测方法的不同,有的交通区i内出行目的为n的人口数)。

新城区居民出行的吸引预测可采用与老城区相同方法。流动人口出行产生预测可以采用较为简单的办法,如生成率法,出行分布预测可以采用与居民出行吸引相同的方法进行。

当所求的出行发生量或者吸引量之和与城市出行产生或吸引总量不一致时,需要进行修正。修正如下(设修正后的结果为Gi′和Aj′):

式中:P为总的出行产生量或吸引量;其余同前。

1.2 对外及过境交通客运交通生成预测

按出行目的如城市居民旅游度假或探亲、公务出差、学生往返学校、流动人口往返等进行分类,分别统计,并考察对外交通场站如火车站、中长途客运汽车站的规划布局、吞吐量大小,进行交通生成和吸引预测,并汇总至各交通区。

1.3 货运交通生成预测

货运交通生成预测方法,适用的预测数学模型为灰色模型[1]。首先根据城市发展战略确定,对产业结构进行分类,产业结构主要是指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比例关系。其中第一产业中货运交通需求量大的行业,可以单独进行货运交通量预测,再在各交通区内汇总。行业划分可以根据交通生成量的大小粗分或细分。更简单的预测方法是,根据交通统计资料,按每个行业的预测生产总量和现在生产总量(以吨或产值为单位,前者为佳)的比例关系确定交通产生量与吸引量。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交通生成量,以及诸如生活所需的其它货运生成量可根据城市经济发展水平采用简单数学模型如生成率模型确定。

1.4 交通分布预测

交通分布预测可分为城市客运交通分布预测和货运交通分布预测。其中客运交通分布预测按市内交通分布和对外及过境交通分布预测。前者一般采用美国公路局单约束重力模型,后者可采用较为简单的增长系数模型或福来特模型[2]。货运交通分布预测用美国公路局单约束重力模型[3]进行O-D分布量预测方法如下:

式中:Xij为交通区i与交通区j之间的客(货)流分布量;Ti为交通区i的发生客(货)流量;Uj为交通区j的吸引客(货)流量;f(tij)为道路交通阻抗参数,有tij-α、e-βtij等形式,常用前者;Kij为交通调整系数。

模型中所有的参数确定后,即可进行O-D分布量的计算。

2 城市常规道路交通网络交通供给预测

城市常规道路交通网络是指除轨道交通之外的城市道路交通网络,一般为路面是水泥混凝土或沥青混凝土结构的道路交通网络。城市各类常规道路交通路网密度、道路宽度和机动车道的条数按照《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1995年1月)的要求确定。根据城市发展战略,有了初步的常规道路交通网络的规划设计后,即可进行供给预测。

城市常规道路交通网络的交通供给预测,即预测当城市常规交通网络达到设计通行能力时每一路段上人的流量(客流量)。在交通供给预测的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两个前提:

首先,各交通区之间的阻抗恒定不变。城市道路规划的目的是为了在高峰小时交通量达到设计通行能力时,道路所能容纳的交通量处于不产生拥堵的理想状态。其余的交通需求则由城市轨道交通网络承担。即交通规划的目标是以城市交通供给是否达到城市道路交通需求为界限的。所以,各交通区之间的阻抗可以不采用容量限制的模式,而直接以城市道路达到C级或者D级服务水平时的行车速度为计算依据,根据各路段的长度和设计行车速度, 求出交通区之间的平均出行时间为路阻函数。

此外,各条道路交通量必须扣除货运交通量再预测交通供给。因为城市轨道交通分担的是客运交通量,所以必须将货运交通量全都归为常规交通量。货运交通量在城市常规道路交通网络中的分担,可以根据货运O-D分布先求出每对交通区之间货运交通所需的车道数,然后根据交通需要,遵循货运交通服从客运交通的原则,决定货运路线及其交通量在城市道路上的分配。再将这种交通量折算成标准车型的交通量从城市道路网达到C级或者D级服务水平时的交通量中扣除出来。

货运交通所需的车道数n按下述公式确定[4]:

式中:D为车辆饱和度,达到最高为100%;L需为货运车辆需要占用车道的长度;L供为交通干道为货运车辆可能提供的长度;W为城市所需货运车辆总数;l间为平均车头间隔长度,可以根据行车视距确定;L干为为货运车辆提供服务的交通干道的长度,根据规划资料确定;K交为干道网的空间利用率,根据道路交通条件和交通组织确定。

扣除货运交通量后,就可以计算每一路段客流量。这需要预测各种常规交通客运车辆分担客流量的比例,通过设计规范查出各种车型对标准车型的交通量折算系数。交通方式的预测各城市均有成熟的模型,这里不展开讨论。下面讨论如何将城市道路上车流量转化为客流量的问题。根据“四阶段预测法”中交通方式的分担所述的数学模型与方法进行计算分析,预测的某路段上第j种交通方式分担的客流量的比例设为Pj,并假设该路段上的客流量为Y(待求),则这种交通方式分担客流量的大小为(Pj·Y);设第j种交通方式一辆车的平均载客量为Hj,则需在这段路上运行的该种交通方式的交通量为(Pj·Y/Hj),再设这种交通方式对标准车型的交通量换算系数为Kj,而相应该路段上扣除货运交通量剩余的交通量为Q,则得下式:

由(7)式可求出这段路段上所能分配的相应客流量Y。并可预测每段路段i上的客流量yi。

3 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与调整

3.1 城市轨道交通规划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一般与常规交通线路平行设计,这样布局有利于乘客换乘。因此,可先按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平行于常规交通线路的方法完成轨道交通初步规划,然后根据城市用地特点和景观要求,再进行完善。因为城市交通规划达到的理想状态是规划的城市道路最终达到C级或者D级服务水平。按照这个设想,可以采用“四阶段预测法”中交通量分配步骤中的多路径分配法计算,先将城市总交通需求全部分配到网络上面。因为最终按照“四阶段预测法”对交通量在城市道路网络(包括轨道交通)上的分配结果是,城市各条道路上分配得到的交通流量的大小正好使城市道路最终达到C级或者D级服务水平,在这种情况下采用多路径分配方法已经具有很高的准确性。然后计算各路段上的剩余交通流量,再进行城市轨道交通规划。

1)求算各路段客流量

通过城市常规交通网络的交通供给预测,求得各路段能够分配的客流量为:

Y=(y1,y2,…,yn)T(8)

假设常规交通路线上的客流容量可以无限大,交通阻抗按C级服务水平时每一路段的长度除以设计车速计算,求出城市总交通需求在各路段上的分配。计算式如下:

式中:Xj为第j对起讫点之间预测的O-D分布量;pij为第j对起讫点之间的Xj在路段i上的分配率,由“四阶段预测法”中交通量分配步骤中的多路径分配法计算获得;yi′为按假设条件城市总交通需求需要路段i上分配的客流量。

由式(19),可以得到按假设求出的城市总交通需求在各路段上分配的客流量为:

Y′=(y1′ y2′ … yn′)T(10)

2)求算剩余客流量和布置轨道交通线

式(10)与式(8)相减,便得到需要轨道交通分配的剩余客流量YG:

YG=(yG1,yG2,…,YGn)T=

(y1′-y1,y2′-y2,…,yn′-yn)T

(11)

YG就是剩余交通需求。据此作为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初步布置。从YG中找出大于或等于单条轨道交通线(主要为轻轨和地铁)输送乘客能力的所有项。如果yGi满足要求,那么在路段i上布置符合相应输送能力的轨道交通线。

为分配率矩阵是按照上述假设进行计算的,所以城市总交通需求在常规交通网络某路段i上的分配与每一路段上的交通阻抗有关。但是,在路段i上布置轨道交通线,因轨道交通线上的阻抗比常规交通要低得多,路段i上的交通阻抗将会下降很多,所以路段i上分配的客流量要比YGi大一些,也即轨道交通线的布置会引起客流量的重新分布。故在决定某条常规交通路段上是否布置轨道交通线时,可对yGi的要求有所降低。例如,当路段i上yGi大于或者等于轨道交通线输送乘客能力的90%时,即可布置轨道交通线。

3) 轨道交通网络的初步规划

完成轨道交通线的初步布置后,再将其连成为初步的网络。如果轨道交通线在某些位置是不连续的,则根据常规交通路段上剩余客流量的大小和城市规划布局的特点进行连接,使之成为完整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这种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即可作为初步的规划设计成果。

3.2 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的调整

城市轨道交通对城市用地规划具有导向作用[6]。当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形成后,应调整城市土地利用规划,根据相应的计算方法调整城市轨道交通沿线土地开发强度。因城市土地利用规划调整后产生的城市交通需求的变化,可通过较为简单的预测模型和方法,反映在城市各条道路上。

由于轨道交通的布置,将引起客流量的重分配,使与轨道交通相连接的某些常规交通路段的交通流量增大,可能又存在剩余交通需求大于或者等于轨道交通供给的路段。这就需要在某些路段上重新布置轨道交通线,以完善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下面讨论客流量重分配后轨道交通规划的完善方法。

将初步完成的城市轨道交通规划路网布置在城市交通网络图中,根据这个交通网络图重新计算分配率矩阵P′

分配率矩阵中m代表一共有m段路段。但当将轨道交通路段作为单独的路段考虑时,m值的大小可以变化,即增大至所有轨道交通路段与常规交通路段的数量之和。

由于轨道交通对城市用地规划的导向作用产生的客流量的变化可以直接加入到式(10)中,再将各路段上轨道交通单线输送乘客能力的大小加入式(8)中作为新的交通供给Y新。以新的分配率矩阵代替原分配率矩阵,以各路段新的交通供给水平代替原交通供给水平,按式(8)~(11)重新计算,并按上述方法完善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反复进行上述完善工作,直到最后一次计算得到所有条常规交通路段上剩余交通需求小于轨道交通供给为止。

最后,进行整个城市用地规划和道路交通网络的调整。如果最后一次计算的所有路段上的剩余交通需求正好都为0,则为理想状态。实际上,在完成轨道交通规划后即达到这种理想状态是不可能的,各路段上剩余交通需求(包括轨道交通在内)有正有负,但都不是很大。剩余交通需求为正,说明本路段交通供给仍然小于交通需求;为负,说明交通供给大于交通需求。这可以通过局部路段城市道路级别的改变或车道数的增减、道路交通网络接点的局部调整完成。此外,需要充分考虑轨道交通和常规交通以及和城市对外交通枢纽的换乘问题,合理布置各种车站,尽量做到零换乘。

参考文献

[1]江黎明,吴瑞麟.用灰色模型分行业对新建城镇进行货运需求预测[M].华中科技大学报(城市科学版),2003(1):65.

[2]易汉文.城市分析与交通预测[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186.

[3]王炜,徐吉谦,杨涛,等.城市交通规划[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66.

[4]吴瑞麟,沈建武.道路规划与勘测设计[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53.

求学路上范文12

关键词:一带一路 职业学校 旅游专业 人才培养。

一、背景分析

1.“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提出

“一带一路”(英文:The Belt and Road,缩写B&R)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最早由国家主席在2013年9月访问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作演讲时提出。这一连接古今、融合中外的伟大构想,顺应了和平、发展的时代潮流,秉承了合作、共赢的时代要求。

一方面,中国经济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一带一路”建设将为全面深化改革和持续发展创造前提条件,在区域合作新格局中寻找未来发展的着力点和突破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另一方面,“一带一路”的建设,发端于中国,贯通中亚、东南亚、南亚、西亚直至欧洲,东牵亚太经济圈,西系欧洲经济圈。沿线国家总人口约44亿,经济总量约21万亿美元,分别约占全球的63%和29%。“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发展将大大推动世界经济的成长,造福全球,实现“世界梦”与“中国梦”的无缝对接,共创美好未来。

2.“一带一路”与旅游行业的关系

旅游合作是“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互联互通中共识最多、分歧最小和基础最扎实的领域。中国国家旅游局预测,“十三五”期间,中国将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输送1.5亿人次中国旅游者,直接旅游消费超过2000亿美元。同时,我国海外旅游投资同样强劲增长,2015年完成投资额10 072亿元,同比增长42%,首次突破万亿大关。2015年也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美丽中国――丝绸之路旅游年”。“一带一路”战略成为推动中国旅游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机遇,也是深化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旅游合作的重要途径。

二、“一带一路”国家战略背景下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

在“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推动下,旅游业跨越性发展,客观上对旅游从业人员的数量、服务质量、文化素养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职业学校旅游专业需要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加强涉外语言人才的培养,加大旅游酒店、海外领队、旅游交通、旅游会展等方向的人才培养,适应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旅游专业人才的需求。

1.重建课程体系,符合旅游专业国际化需求

为满足“一带一路”政策对旅游专业学生的新要求,必须在课程设置中加入《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的要求,最大限度地满足旅游企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同时,根据旅游专业新的培养目标、工作岗位及工作任务,界定核心能力、核心课程。课程结构、专业核心课程必须与旅游专业岗位群的国际化需求相呼应。这就需要打破原有的课程体系,将专业理论、专业知识融于岗位实务中,设计专业实训方案;打破传统的按照学科知识体系进行教材编写的模式,融入“一带一路”战略下全新的专业要求,开发与实际应用密切联系的综合性和案例性课程和教材。按照旅游酒店企业各工作岗位,如国际领队、酒店前台、餐厅客房工作人员的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和工作情境的实际需求组织课程,形成围绕工作需求的新型教学项目。

2.创新教学模式,将旅游职业资格证书培训融入职业课程

在“一带一路”政策的引领下,创新教学模式,吸纳企业培训机构的成功经验,将职业资格证书培训完全融入职业学校课程计划中,尤其是国际通用的旅游酒店行业资格证书,例如调酒师、咖啡师、茶艺师、酒店管理师等。在日常教学中,即以行业标准和行业规范要求学生,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通过全新的课程教学,帮助学生顺利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增强其就业的竞争力。

3.加强与国际化旅游企业合作,实现“四个嵌入”的人才培养模式。

“四个嵌入”即将企业和教育培训机构的职业培训体系嵌入学校教育体系,将职业资格认证体系嵌入课程体系,将行业标准嵌入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将企业文化嵌入校内教育环境。“四个嵌入”的核心是深入校企合作,学校选择积极参与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国际化旅游企业,如各类国际酒店集团合作,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明确学习的目的和方向。另外,为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旅游专业的学生可采取“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实现学校和企业的“双赢”。在专业课程的开发过程中邀请旅游企业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担任专业教学的校外指导教师,最大限度地依托企业和行业的力量完善人才培养模式。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丰富专业教师的实践经验

目前,旅游专业教师的“双师型”比例虽然不低,但专业教师的实践经验却不够丰富,专业知识也稍显滞后,这将严重影响最终的教学效果,导致教学目标无法实现,制约教学质量。要解决以上问题,就必须加强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加大专业教师的专业技能培训,通过合作企业给专业教师提供短期学习进修的机会,让专业教师有机会“走出去”,掌握在“一带一路”背景下行业的新动向、新要求,从而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教师。另外,也可通过从企业聘请旅游业从业人员担任兼职教师来扩充专业教师队伍,提升师资力量。比如,“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语言教育、风俗信仰教育等。

5.完善专业实训配置,加强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实训基地建设

旅游业是服务性行业,大多蹈谖欢季哂兄惫坌裕举手投足都是在顾客的注视中进行,它要求学生具备极其熟练扎实的专业技能。要做到这点,就必须与时俱进,不断改进旅游专业实训条件,如建设具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风情的餐厅、客房,让学生多做、多练,提高专业实训在教学中的比例。因此,进一步完善专业实训配置,加强旅游专业的实训基地建设是必然要求。

6.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共同培养旅游专业人才

旅游业在“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中具有先联先通的独特优势,职业学校旅游专业应当主动作为,先动先行,努力实现“互联互通,旅游先通”。随着中国旅游者和中国旅游企业走出去的步伐不断加快,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旅游合作日益深化,这将有效拉动我国与有关国家对旅游专业人才的需求。而沿线如菲律宾、柬埔寨、老挝等部分国家,旅游资源丰富但职业教育较薄弱,教育基础设施落后,产教融合程度不高,对高质量旅游专业教育有着旺盛的需求。职业旅游专业可结合自身办学特色与走出去的中国旅游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国内境外实习、就业的机会,拓展国际视野,培养适应境外工作需要的、综合素质高的旅游专业人才。另一方面,可通过共同设立旅游技能培训中心,对接当地旅游教育需求,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培养新一代旅游专业人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