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关于教训的作文

关于教训的作文

时间:2023-05-29 18:04:04

关于教训的作文

关于教训的作文范文1

关键词: 概括能力 三种文体 做题方法

概括提炼能力是指从所给的文字材料中提取符合题干要求的内容,并把相关文字材料的共同点归结在一起,用简明扼要的语言表达出来的能力。概括能力是学生整体把握文章的能力,具有很强的综合性。概括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近几年来,各地中考试卷中都加大了对学生概括能力的考察力度。为了更好地指导学生做好这一类型的题目,本文围绕三种文体,归纳几点做题方法。

一、记叙文

1.写人记事的记叙文

做好这一文体应注意记叙的对象,干什么,什么事,结果怎样,即可分三步走:

A.先抓住叙述的“主人公”(人或物)

B.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做什么事

C.结果怎样

如果是概括某段的段意,只要“时间+人物+事件”就可以了。

如《风筝》第4自然段可概括为:有一天,我粗涉弟弟做风筝。

如果是概括中心,则后面还应多加上:赞扬了(或揭露了、歌颂了、说明了、表达了、表现了)……的精神(或思想、品质、道理、感情性格、实质),抒发了作者……的感情。

如《我的老师》一文的中心:通过记叙老师教导我的几件事情,表达了老师对学生的爱和学生对老师的感激。

2.写景的记叙文

写景的文章一般都托物言志,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物”的部分,一是议论抒情的部分,只要分别找出这两部分,综合起来就可以了,即:通过描写了……抒发了……(思想感情)。如:《白杨礼赞》一文的中心:通过描写白杨树的生长环境、外部形态和内在气质的美,抒发了作者对白杨树的崇敬与赞美之情。

3.散文

概括散文的主题,可以通过把握作者思想感情的途径来完成。记叙文中常常出现议论或议论兼抒情的文字,这些文字往往起着画龙点睛、解释或升华作品主题的作用,因此只要认真品读这些句子,就很容易把握住中心。如《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每叙述完一个故事后,就有一段议论抒情的句子,只要认真分析每一个典型事例后面的议论抒情性句子,就能把握文章的中心。即本文通过记叙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中的三个典型事例,歌颂了战士们的英雄主义、爱国主义、国际主义精神,深刻地告诉人们志愿军战士是最可爱的人。

4.小说

小说的主题是作品通过对现实生活的描绘和艺术形象的塑造所表现出来的中心思想,是小说的题旨和思想内容的集中体现。小说的人物、情节和环境无一不是为主题服务的。所以,分析小说的主题,首先要从人物、情节、环境出发进行综合考察,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看人物自下而上的环境,看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行动。尤其重要的是通过对主要人物的性格的分析,对其遭际的了解等来分析概括。如课文《孔乙己》便是如此。通过对孔乙己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等的描写,塑造了一个受封建科举制度摧残致毁灭的旧知识分子的典型,揭示并控诉了封建制度人吃人的罪恶本质。

二、议论文

1.找出或概括论点

阅读议论文最主要的是要找准论点,概括论点可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

(1)从文章的结构入手,理清作者思路。

具体的方法是:找紧紧围绕论题、表达看法、主张的比较完整的判断性语句。同属这一类的句子,要找那些概括性强的。可先看标题和开头,再看结尾和文中总结过渡性的句子。因为论点在题目或文章开头出现的概率最大。如《为人民服务》题目本身就是论点,还有《谈骨气》第一段就明确提出论点: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2)通过阅读理解文章内容来归纳论点。

方法是:从归纳段意、层意入手,尤其要深入研究文章主体部分的内容,然后归纳出论点,最后用恰当的语言表述论点。表述时应注意论点的语言形式,它应该是一个完整的判断性的句子,不能是一个词或一个短语,也不能用问句。如《谈语言》一文,通过对每个自然段的概括,以及对作者原话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本文的中心论点:书面语应当是口语的规范化。

(3)通过论据判断论点。

如果不能快而准地判断文章的中心论点,我们就可以从论据切入作出解答。因为论据唯一的作用就是支撑论点,分析论据,把握论据的思想内核,是确定论点的好方法,既简便又准确。如《懒惰的智慧》,通过对所列举的论据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作者的观点:懒惰激励了发明,促进了人类的进步。

(4)根据分论点归纳中心论点。

有的议论文,作者没有直接提出中心论点,文章的主旨是通过对问题多方面的论述揭示的,这种情况,可以通过把握分论点(每一部分的核心)的方法来把握中心论点。故概括各小论点,就能确定中心。比如《给青年们的一封信》,设有三个小论点:①要循序渐进。②要虚心。③要有热情。概括了这三个小论点,就可推出中心:巴甫洛夫对青年的希望。

(5)通过批驳的错误观点推导出作者的论点。

这种情况是针对驳论文说的。驳论文的特点是点出批驳的观点,然后展开批驳。在分析、批驳错误观点的同时,正确的见解与观点也就凸显出来了,于是我们就把握了作者的观点。如《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2.议论文中段落的概括

概括议论文中某一段的段意,我们一般可以用:通过什么典型事例或讲述什么道理论证了本段的什么论点。如《怀疑与学问》一文中,通过举戴震幼时读书好疑一事,论证了“许多大学问家、大哲学家都是从怀疑中锻炼出来的”这一论点。

3.对事实论据的概括

做好这一类题目,可简单地概括为:什么人做什么事。要注意它比记叙文的概括要求更简洁,说清楚就行,不必太详细。如《谈骨气》中的三个事实论据:①文天祥拒绝降元;②穷人不食嗟来之食;③闻一多横眉怒对的手枪。

三、说明文

概括说明文的主要内容,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依据事物特征

一般来说,说明文总要抓住特征来说明。故依据事物特征,就能概括中心。比如《苏州园林》依次说明了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近景远景的局次,门窗的布置,等等,都着眼于图画美。依据这一特征,中心可概括为:本文介绍了苏州园林图画美的特征,显示了设计者、匠师们的智慧和我国园林艺术的高超。

2.理清说明顺序

说明顺序是为了说明中心服务的。故理清说明顺序,就能找出中心。比如《爆玉米花》,按时间顺序,依次写了“16世纪初”、“1621年”、“一百年前”、“本世纪四十年代”、“五十年代”五个阶段。据此,可归纳出中心:本文说明了爆玉米花的演变历史。

3.注意说明文段中承上启下的过渡句或段

关于教训的作文范文2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背景

1.国际社会确定了一个雄心勃勃的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该议程要求对发展采取一种综合方式,这种方式承认下述方面是相互依存的:消除一切形式和层面的贫穷;消除国家内部和国家之间的不平等;保护地球;实现包容和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所有男女获得充分的生产性就业和体面工作以及确保充分的性别平等以及促进社会包容。

2.教育与培训对实现2030年议程至关重要。《仁川宣言:2030年教育》的愿景充分体现在可持续发展目标之四――“确保包容和公平的优质教育,让全民终身享有学习机会”中。“2030年教育”高度注重职业技术技能的培养,尤其是在获得负担得起的优质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TVET);获得就业、体面工作和创业所需职业技术技能;消除性别差距以及确保弱者的机会等方面。在这一背景下,人们希望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通过帮助年轻人和成年人培养就业、体面工作和创业所需的技能、促进平等、包容和可持续的经济增长以及支持向绿色经济和环境可持续性转变来满足经济、社会和环境方面的多种需求。

3.过去6年里,教科文组织实施了《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战略(2010-2015 年)》①,其目的在于加大对会员国的支持,以改进其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政策和体系。2012年第三届国际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大会上通过的《上海共识》②为将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体系分析与预期发展成果相联系提出了一个构想,并且为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体系改革和政策制定提出了重要建议。

4.《上海共识》的构想和政策领域有助于启发《关于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建议书》(2015年)的修订和起草工作,该建议书是通过与新近修订的《关于成人学习与教育的建议书》(2015年)密切协调和配合制定的。这两项建议书为终身学习领域的工作提供了动力,对于帮助实施“2030年教育”至关重要。

5.2014-2015年期间对《战略》进行了一次评估③,评估发现教科文组织的工作受到广泛赞赏。教科文组织在提供政策建议、能力建设和开展政策审查方面的专门知识在国家一级受到重视,而其概念性和准则性工作构成一种特殊的附加值,有助于会员国制定和改进其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政策和体系。评估还强调了教科文组织在将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定位为促进公平、社会正义、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一条学习途径方面的全球领导作用。评估还认识到由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机构组成的教科文组织国际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中心(UNESCO-UNEVOC)全球网络④的独特性,以及教科文组织在团结那些活跃于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领域的国际组织方面的号召力。评估还表明,教科文组织在国家一级开展的活动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方面也面临若干挑战,包括缺乏一种长期的战略方式。尽管自2010年以来通过改进教科文组织国际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中心网络取得了公认的进展,但评估结论显示,该网络的潜力需得到更加充分的实现。

6. 这一新的《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战略》的制定考虑了2030年议程、《2030年教育行动框架》、《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战略(2010-2015年)》评估、《关于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建议书》(2015年)、教科文组织对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领域全球趋势的分析⑤以及各种磋商,例如教科文组织国际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中心组织的一次关于新《战略》的虚拟会议以及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机构间工作组关于2030年议程中技能的会议。磋商和起草工作是与《2030年教育行动框架》(FFA)的制定协调进行的,其目的是确保《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战略》和《行动框架》的实施以相辅相成的方式解决关键的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政策问题,尤其是青年就业、体面工作、创业和终身学习等问题。

目标和优先领域

7.《战略》在《中期战略》(37 C/4)框架内确定了2016至2021年期间的关键政策领域和行动。《战略》有助于实现教科文组织的战略目标、本组织的总体优先事项――性别平等和非洲、《全球可持续发展教育行动计划》以及《青年业务战略》。

8.在这一背景下,《战略》与可持续发展目标之四――“确保包容和公平的优质教育,让全民终身享有学习机会”完全一致,旨在支持会员国加强其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体系的相关性以及让所有青年和成年人掌握就业、体面工作、创业和终身学习所需技能的努力,并为整个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实施作出贡献。

9.《战略》有三个优先领域:促进青年就业和创业;促进公平和性别平等;促进向绿色经济和可持续社会转变。

促进青年就业和创业

10. 增加青年就业是当今世界各个经济体和社会面临的最重大问题之一,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是如此。为了吸收目前失业的7 300万年轻人以及每年新进入劳动力市场的4 000万人,未来10年里需创造至少4.75亿个新的工作岗位⑥。与此同时,经合组织的调查⑦显示,不论是雇主还是青年都认为许多毕业生对工作领域准备不足。获得体面工作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在许多国家,非正规部门和传统的农业部门仍是一个重要的工作来源。就业不稳定的工人目前在全世界有14.4亿之多⑧。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和南亚的工人占该数字的一半以上,这些地区有3/4的工人处于不稳定就业状态。

11. 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能够让年轻人掌握进入工作领域所需的技能,包括自营职业的技能。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还能够提高满足公司和社区不断变化的技能需求的能力,提高生产率,提高薪资水平。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能够减少进入工作领域的障碍,例如通过基于工作的学习,确保所获得的技能得到承认和认证。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还能够为就业不充分或失业的低技能人员、失学青年以及失学、失业、没有接受培训的人提供技能发展机会。

12. 教科文组织将继续为国家一级的干预行动提供基于证据和注重影响的建议,并在适当的情况下利用地区和全球倡议的方式。在国家一级,教科文组织将支持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政策审查和政策制定以及对具体优先领域的深入分析,包括供资。此外,教科文组织将支持国家决策者和负责培训教学人员和管理者的机构的能力建设倡议。在地区一级,教科文组织将支持地区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议程的出现、同伴学习和知识共享。在全球一级,教科文组织将鼓励和支持在全世界促进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转型和增强吸引力以促进青年就业、获得体面工作和创业的多边举措和合作活动。

支持政策审查和政策制定

13. 教科文组织将倡导对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转型采取一种全政府的办法,促进青年就业以及更好地连接和匹配相关政策领域,包括但不限于教育、就业、工业和经济发展、农业和农村发展、健康以及社会政策。干预行动将以需求为导向,并且将完全按照受益国的发展背景和政策优先事项来进行规划、设计、实施和评估。

14. 对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政策审查和政策制定的支持将以《关于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建议书》(2015年)所述重要政策方针为依据,其中包括机构安排、治理和监管框架、供资、公平和准入(尤其是对边缘化群体和妇女而言)、质量和相关性、课程改革、资格框架和质量保障、教学人员的职业发展以及对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战略和计划的监测和评估等。

15. 教科文组织将支持会员国通过将创业课程纳入正规课程和认证、支持小企业提供工作场所培训以及鼓励与私营部门和社区一起制定指标和合作项目等战略,确保其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政策促进创业技能的发展。

16. 教科文组织将通过正常计划预算向全世界30个国家提供政策审查和支持。这些国家的挑选将根据具体援助申请并以需求为依据,同时适当关注教科文组织的优先事项和地域分配。受益国家数目的增加将取决于预算外供资和伙伴关系。

17. 为确保可以获得用于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稳定的和可持续的资源,教科文组织的工作预计将支持会员国设计有效和高效的供资战略以及在对个人、企业和整个社会而言具有成本效益的项目和计划中以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方面的投资为目标。这将包括查明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供资机制的设计、治理和管理方面的良好做法以及为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扩大、公平和质量提供资金的可选方法。

18. 教科文组织将通过正常计划预算向全世界约10个国家提供支持,以便制定一个包括私营部门捐款的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供资战略。本组织将为增加受益国家的数量寻求伙伴关系和预算外资源。

促进协作方式和能力建设

19. 制定了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政策和战略的国家在实施方面并不都是成功的。对许多国家来说,缺乏能力和伙伴关系是一个大问题。为了支持实施工作,教科文组织将关注如何在政府之间以及在国家和地方级别参与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机构之间创建有效的体系和伙伴关系。教科文组织将通过专门的预算外举措加大对会员国的支持。

20. 教科文组织还将重点支持对部委、机构和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院校中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领导的培养。为此,教科文组织将通过教科文组织国际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中心为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机构领导和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师资培训机构负责人的能力建设启动一个《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领导能力计划》。《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领导能力计划》将使全世界大约100个教科文组织国际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中心受益。

2. 促进公平和性别平等

21. 尽管技术在进步,经济在增长,但不平等和贫困在世界许多地方仍然存在。平均而言,对有可用数据的国家来说,最富有的10%的人赚取了30%~40%的国家总收入。相反,最贫困的10%的人仅赚取总收入的2%左右⑨。有太多的人,尤其是妇女,缺乏获得技能发展和体面工作的机会。总的说来,妇女仍然有着更高的失业率,参与劳动力的可能性更小,面临的不稳定就业风险更高,例如自营职业或充当家庭帮工。2014年,全球的妇女失业率为6.4%(而男子为5.7%),全球的妇女劳动力参与率为68.7%(而男子为81.7%)⑩。

关于教训的作文范文3

关键词:农村教师;培训团队;倦怠;人才培养;制度;课程

中图分类号:G650;G451.2;G4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05-0028-02

人才培养靠教师,教师教育离不开专职培训。广东省以2012――2016为年限,制订《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实施“强师工程”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的意见》。提高教师专业素质涵养,成了广东省各级政府、各学校热议的话题。湛江市麻章区教育局制订了《麻章区农村中小学教师轮训方案》,自己成了小学语文学科一名培训指导老师,主要负责“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实践”这门课程培训工作。通过对第一批学员培训,发现部分学员对教师培训倦怠的表现尤为突出,引起对农村教师培训的思考。

一、学员在培训中的表现

1. 思想不重视

目前的教师培训活动随处可见这样一些现象:参训教师在聆听培训者授课后忙于“拷贝课件”而忽略了和培训者的积极对话;参训教师在实地考察、观摩学习中忙于拍照、复制课例而忽略了对自我教育教学环境的思考;培训返岗后急于照搬模仿而不能切合实际变革课堂教学。这种现状延续多年,参训者酿成了根深蒂固的被动学习思想,表现为培训时出现迟到或早退现象,个别老师或者坐着无所事事,或者交头接耳,不能做到“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这些现象集中反映了目前的教师培训活动过于关注“拿来即用”而忽略活学活用、过于重视培训现场而轻视后续效果跟踪、过于注重理念转变而轻视教师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升。求学分,评职称,完成培训任务为主要目的的培训,由于缺失压力而使受训教师思想松动,没能达到培训的目的和学习效果。

2. 学习不认真

学习不认真较为突出的表现是在作业方面。全班39名学员来自7所学校(含校区)。针对“培训感悟”一项作业统计发现,六礼校区3名教师参训,有2人作业雷同,1人作业有部分雷同;塘东校区4名教师参训,有2人作业雷同,1人不写作业;良村校区6名教师参训,有2组各2人作业雷同。另外,还有部分老师写作业的做法是拆你的东墙补我的西墙。老师在培训时学习不认真由此可见一斑。

3. 活动不积极

根据课程设置,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实践主要围绕观课、议课(小组根据议课主题,把“一个亮点”“一个困惑”“一个建议”设计于卡纸上)、教学设计、集体备课等内容开展培训。在小组议课并设计卡纸时,有些教师的表现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特别是在教学设计这一环节,参训老师表现更被动。已经在前一次培训时明确了教学设计相关要求,还把要求、表格内容保存在公共平台,培训时依然有大部分教师没有带来新课程标准、语文课本和教学参考资料等备课必备资料,学员“船到桥头自然直”的思想普遍存在。

二、对教师培训的思考

教师培训时的倦怠表现,既与培训者有关,也与参训者有关;既与管理有关,也与制度有关;既与培训环境有关,也与培训内容有关。通过全方位、多角度调整培训工作,希望能消除教师培训时倦怠的表现,使教师培训工作向着顺畅、高效的方向发展。

1. 要锻造过硬培训团队

《教育部关于深化中小学教师培训模式改革全面提升培训质量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要建立一支专兼职结合的优秀培训团队,遴选一线优秀教师所占比例不少于50%。打铁先得自身硬。培训团队,特别是来自一线教师的兼职培训者,心中没有掌握培训“秘诀”,要创造条件为其“修炼”提供保障,使其培训专业水平和思想意识得到提高,才能为高效率开展培训工作提供正能量。推进大学与中小学合作伙伴关系建设,建立教师间日常观摩文化,这是美国促进教育理念“下沉”,持续加力中小学教师培训的重要改革创举之一。在美国,马萨诸塞州克拉克大学与大学公园示范学校(Campus School)的合作取得了公认的成功,揭开了大学――中小学合作伙伴关系建设的新篇章。其采取的成功举措之一就是为受训教师聘请多名合作导师或助理教师,通过观课、课例研究、指导教学设计等多种方式让受训教师得到多维度的专业指导。由于参训教师数量之多,校本层面的培训成为更合理、有效、科学的教师培训形态。可把培训团队先“下沉”到大学、“下沉”到培训基地“深造”提升涵养,是值得借鉴和尝试的做法。

2. 要完善管理制度建设

第一,建立教师激励制度。参训积极性是世界教师培训制度的软肋,引入多样化举措来攻克这一难题是世界各国的现实选择。在美国,国家致力于建立有利于教师有效培训的制度环境,鼓励学区奖励、挽留、提高有效教师培训的举措,激励教师参训的积极性,确保每一位学生能够享有有效教学服务。不可否认,以往通过一个文件、招来一批学员、请来一个教师、举行一个讲座的“你讲我听”传统培训模式,缺乏对教师学习实践性特点的关注,忽视了教师作为成人学习的规律,让一些教师形成了培训即应付完成任务、而无用武之地的思想。转变这一局面,与时俱进建立健全教师培训积极性激励制度迫在眉睫,还因为只有教师学而不厌,才能诲人不倦。

第二,建立与一线教师联系机制。为了提高教师培训内容的针对性,逐步形成调研先行、勇于探索、大胆实践的机制,培训内容务必接一线教师之地气。通过实地调查与问卷调查等多种渠道了解农村教师自身的实际和工作的实际,可以让受教育者对自我能力、工作状况等方面进行评价,以及对教师授课方法提出建议。通过课前调研,能比较准确地了解农村教师自身的实际以及他们的关注点、困惑点和期望点,为教学贴近农村教学实际提供重要依据。长期深入一线教师队伍,才能了解教师所急、所需,才能更科学地制定出一套符合农村教师发展的培训方案体系。

第三,建立培训跟踪机制。现在的培训,更多体现在一下课,培训就意味着结束,难于寻觅教师培训后的迹象。对于培训专家来说,很多都是匆匆讲授完自己的一天半天的课程,就又急匆匆地离去,根本没有时间、更不可能去看这些反馈进而对其进行指导。跟进的目的不仅仅是对学员的检测和评价,更重要的是通过反馈来进行下一步的指导,利用反馈完善长期的培训实效评测体系。培训的目的是教师专业发展,所以培训要关注教师行为和态度的改变,关注教师的进步,关注学生各方面的变化和进步,关注这些受培训教师对其他教师、对学校的影响,关注培训的长期实际的效果。每一批学员每一期的培训,相关部门要全面关注各方面的情况与变化,然后反过来总结培训内容、形式等方面的得失。可见,培训跟踪机制的建立,有利于学员、培训机构互利双赢,不容小视。

第四,健全评价考核机制。教师培训的评价应该是全方位多主体的评价体系。全方位,不仅仅应对培训机构进行评价考核,还应对接受培训教师的长期效果进行跟踪评价考核,最后就是对培训专家的评价。对接受培训教师的评价,应该注重返校后的实践评价,延迟结业证书的颁发,督促教师继续学习。对专家的评价,应该制订专门的培训专家遴选机制,部级的、地方和县级的教师培训师等等,对培训专家库进行淘汰、更新。多主体,就是多方参与综合每一个群体评价的全面评价,学员、专家和第三方要评价培训机构,培训机构自身评审自己,对学员和专家的评价也是如此。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评价考核机制,是促进培训工作和教师发展的一种工具和手段,能行之有效地激发参与人员的动力。

3. 要优化培训课程内容

只靠理论本身不能使人成为一个出色的教师或教育家。经验和思考、理论和实践、天资和有目的的培养,只有把这些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培养出出色的教师和教育家。为了培养当代卓越教师,优化教师培训课程值得潜心研究。

第一,经历与经验分享。在大学,有些教授有着“不到长城非好汉”的雄心壮志,其历程激励人心。如岭南师范大学的曾茂林教授,他从幼儿园到小学,到中学,到教育厅,到大学的工作经历,细细听之无不催人奋进。中小学一线教师当中,也有很多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思考,某方面工作成绩傲人。知识渊博的大学教授和身怀特技的一线教师都可聘请为讲师,为学员分享其经历、经验,既有文雅之味,又带有浓浓草根味,能给人启迪,能激人励志,易受人模仿。

第二,专题与观摩研讨。要把专题论坛、专题报告与观摩研讨活动融会贯通于一体,是理论与实践熔于一炉的体现。培训课程若“专题”与“观摩”各自为政,专题则缺少活动的论证,观摩活动则缺少理论理念的支撑,皆不完美。以专题理论为舵,展开多种形式的观摩活动,然后由学员研讨、专家点评、专家答疑,既能让学员明确教育教学必须以理论为基础,亦会进一步明确实践是如何用理论当向导的。

第三,取长补短设置完美课程。世界各国都重视对教师的培训,重视教师培训必定离不开对培训课程的研究。研究国外对教师培训开设的课程,有助于我们开阔视野,受到启迪,更有助于取别人之长,补自己之短,达到优化我们对教师设置培训课程的目的。国外教师培训涉及内容相当广泛,既有职业发展的宏观议题,也有对具体教学技术方法与技能的微观观照;既有教学问题的训练,也有教师的交流技能、家长训练技能方面的培训。更重要的是,国外教师培训领域重视基于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而设计培训内容。譬如,职业发展、交流技能训练、教职工发展、学生家长培训等。围绕着“经验和思考、理论和实践、天资和有目的的培养”主题,攫取国外前沿的培训内容,取其精华为我所用,相信会开发出更出彩、教师更欣然接纳的培训课程,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更好地促进人才培养工作。

参考文献:

[1]郝德贤.第斯多惠的教师学习思想对教师培训的启示[J].教学与管理,2015(06).

[2]龙宝新.迈向高效的教师培训改革[J].苏州大学学报,2015(03).

[3]李瑾瑜.有效教师培训须多方关注务实操作[N].中国教育报,2010-04-

09.

[4]李芙蓉.农村教师在职短期培训中的主体性教学探析[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11(03).

[5]宋岭,汪燕玲.对教师培训跟进指导的思考[J].继续教育,2015(11).

关于教训的作文范文4

[关键词]高职模块教学应用写作研究综述

[作者简介]詹燕(1964- ),女,广东湛江人,广东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职语文教学。(广东广州510663)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3年广东省体育局体育软科学课题研究项目“应用文写作模块教学在体育行业技能培训中的开发与应用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YT12009)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4)17-0122-02

一、模块教学研究现状

模块教学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起源于国外,我国于20世纪90年代引进并应用到教学模式中。模块教学最初作为一种职业技术培训模式应用于企业培训上,后逐渐运用到学校教学中。

1.模块教学的起源和内涵。学者们对于模块教学的起源和内涵作了积极探索,并形成了多种研究成果。刘桂芝指出,“模块”来源于英语中的module一词,原意为建筑施工中使用的标准砌块。赵有生认为,模块教学汲取了源于工业生产时代的模块化思想。丁芳林、肖小明、王洪生指出,“模块教学”是指由若干个不同但互相联系的功能部件组成的动态教学过程,是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手段,采用相应的考核方式组织的教学。王洪生、童燕顺、余秀丰认为,模块教学法的基本结构应包括模块教学计划、模块教学教材、模块教学的四字法则、模块教学教案、模块教学流程五部分的内容。刘登高和李海玲指出,模块教学法(MES)是20世纪50年代初由国际劳工组织研究开发出来的以现场教学为主、以技能培训为核心的一种教学模式。罗邑生认为,模块式技能培训是当今国际上普遍使用的一种职业培训模式。詹苏杭指出,模块教学以CBE和MES两种理论为代表,前者以岗位任务为依据确定教学模块,后者以从事某种职业应当具备的能力为依据确定教学模块。

2.模块教学的特点和优势。关于模块教学的特点和优势的研究,大部分研究者基于与传统培训模式的比较上。刘登高、罗邑生、于红、孙光中和瓮学清、梁万年、郭爱民认为,模块教学是以学员为中心、以技能训练为核心、以学员自学为主、以现场教学为主,充分体现能力本位的现代教育思想和观念。无论在学制、专业设置上,还是在教学手段等方面都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实用性和灵活性,便于培训的组织与实施;要求教师是既能教授专业理论,又能指导实习操作的“双师型”教师;受过培训的学员动手能力强,具有较高的技术素质,较容易融入业界。职业标准模块化的发展,将有利于岗位培训、技能鉴定、规模培训等社会管理需求。王洪生、童燕顺、余秀丰和安燕则从学校教学的角度出发,在指出模块教学特点优势的基础上,特别强调模块教学和学分制管理能迅速提高职业技术教育的教学质量,增加办学效益;改革职业教育陈旧的教学模式、推行模块教学是提高学生职业技能、实现培养目标的根本出路。

3.模块教学的应用和实施。模块教学应用于职业培训和高职教育的研究受到越来越多学者关注。罗邑生以农民工“维修电工”培训为例,把培训模块分为理论模块、基本技能模块和行业技能模块,进行了模块化教学展示。于红、孙光中以“安全管理”为例进行了模块式教学培训的展示:把安全管理视为一个大的一级模块,安全管理原理、安全管理方法及安全管理手段作为二级模块,以此划分开来,一级一级模块来讲解分析。刘登高介绍了将MES应用于神东公司的技术工人培训中取得的成效。瓮学清、梁万年、郭爱民等指出,在“中英城市社区卫生与贫困救助项目(UHPP)” 的培训项目中把培训的核心内容分为“一理论四技能”,即按五个模块组织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研究普遍认为,在职业技能培训中,引入模块教学即以模块为教学单元、以技能训练为核心、以能力培养为本位的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培训效果,特别是提高职业技能培训效果。这种模块式培训缩短了培训与就业的距离,突破了传统的以学科为系统的培训模式,建立起以职业岗位需求为体系的培训新模式,使培训更加贴近生产、贴近实际。罗邑生从以下六个方面谈了如何实施模块教学:制订合理的培训模块;规定基本课时;编制适合的教材;教学组织实施;现代教学手段的应用;考核评估要求。郑浩、陶虎、王晓辉以山东经济学院工商管理学院的模块化教学改革为例,阐述了模块化教学模式的设计思路,提出模块化教学模式按教学内容划分为通用性模块(包括公共基础、学科基础和专业基础三个子模块)、个性化模块(包括学科公共选修课程和专业的选修课程两个子模块)和实践性模块(包括基础实践能力、专业实践能力、科研创新能力三个子模块)的设计思路。杨俊峰强调,进行模块化课程设置必须处理好技师的职业能力与课程开发的关系,必须体现技师课程实施模块化设置的依据、关键点、教材开发、技术更新内容等四个要求,必须以实际应用为出发点加强职业能力的培训。卢莹根据大学语文教学模式现状和课程特点,把教学内容整合出主题式、文体式和文史式三大模块;把课堂结构整合出理论讲解、能力培养和文学鉴赏三大模块。

从以上学者的观点可以看出,研究者们对模块教学的起源和内涵认识基本是一致的,并且是由表及里、逐步深入的。另外,从文献梳理中也可以发现,目前国内对模块教学的理论研究较少,较多的研究则是借鉴模块教学运用于职业岗位培训中,特别集中在具体学院教学或学科教学的具体开发与应用中。

二、应用写作模块教学研究现状

现有对应用写作模块教学的研究并不多见,而此方面的研究中,大部分是把应用写作作为大学语文教学体系中的一个模块来谈,又或是从文章结构的四个部分去谈(严格意义上说,这只能是一种作文的方法,并不是一种写作教学的方法)。真正把应用写作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并应用模块教学于其中的研究目前甚至可以说是少之又少。

1.从教学体系的角度谈模块。龙溪虎、金鑫、周行从模块化教学体系的角度谈及语文课程由三大模块构成:普通话模块构建;应用文写作模块构建;审美鉴赏模块构建。

2.从文体的角度谈模块。龙溪虎、金鑫、周行在应用文写作模块构建中,提出了根据学校专业设置,把应用文分为财经应用文、行政公文、日常事务类文体三大块教学。张立莉、张倩从“何为模块教学”“如何实施模块教学”“何以尽善尽美”三个方面介绍了模块教学在应用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情况,更多地考虑到高职教学中不同专业不同学科的培养要求,将整个应用写作教学的内容分成了七大模块,分别为应用写作概述、行政公文、事务文书、社交礼仪文书、司法文书、经济文书、学业文书。

3.从文章结构的角度谈模块。艾美华就应用文发展现状,针对应用文体使用广泛、频率高且趋向标准化的趋势提出了提高写作技能、快速行文的方法,即模块组合作文法。将文章的写作结构分成四个“框”,即标题、开头、主体 、结尾四个模块。

4.从项目导向的角度谈模块。傅云辉认为可以通过引入模块式教学理论来改革应用文写作教学,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注重“模块化”,打破应用文课程固有的知识体系,以项目为导向,重组课程内容,做到“基础知识模块、通用技能模块、具体岗位所需技能模块”三者有机结合。

5.从语文能力培养的角度谈模块。詹苏杭认为高职语文的模块可以从语文的听、说、读、写四大能力衍生出来。而高职语文的任务是培养学生面向职场的语文应用能力,因此这三大模块又可以衍变为沟通能力训练模块、阅读能力训练模块、写作能力训练模块。

现有对应用写作模块教学的研究较分散和零乱,更多的是局限于对教学内容进行模块划分,缺乏系统和深入。

经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我们发现现有对模块教学的研究大多是借鉴其模式用于工业、农业等行业的培训,用于高职应用写作课程的屈指可数,而对应用写作模块教学在职业技能培训中应用的系统研究还未见。其研究具有“几多几少”的特点:介绍国内模块教学的较多,国外的相对较少;模块教学用于技能培训中的较多,用于课程教学中的相对较少;用于工科教学中的较多,用于文科教学中的相对较少,用于应用写作课程中的则更少。综上,国内关于应用写作模块教学的研究仅处于起步阶段,研究成果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待进一步提升。

三、应用写作模块教学研究展望

1.明确研究方向。高等职业教育应该发挥其服务社会的功能,使其课程安排和教授方法都能符合行业、企业的岗位需求,并被学生接受。应用文写作课内容实用但是文种繁多,我们应运用新的分析视角,通过借鉴模块教学方式来进行应用文写作职业技能培训,并进一步寻求与高职课程教学的对接,完成应用文写作教学为社会服务的功能,这是今后的研究方向之一。

2.界定研究内容。针对应用写作教学模块的含义没有具体界定的情况,为更好研究模块教学对高职应用写作教学的作用,首先必须对应用写作教学中的模块进行界定,更加确切地说是就教学内容而言,应如何划分模块。高职应用文教学模块应把教材模块与行业需求结合来设置,最好是以行业、企业各岗位所需的应用写作能力进行界定和划分。

3.开展系统研究。目前关于应用写作模块教学的研究,一般集中在教学模块的界定和划分上,缺少对模块教学中教学设计等其他方面的研究。张立莉从高职学生分析、教学目标的确立、组织教学资源、教学策略的选用及教学评价的设计五个方面对应用写作模块教学的教学设计进行了初步探究。在后续研究中,可在初步探究的基础上,对模块教学的教学设计涉及的五个方面的内容开展系统深入的研究。

4.多样研究方法。实验法是目前关于应用写作模块教学研究的主要方法。在今后的研究中,应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综合方法,运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和比较法等,一是寻得理论的支撑;二是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了解行业、企业的应用文写作岗位能力需求;三是加强与高职其他学科的模块教学之间的横向比较,从而对应用写作模块教学进行综合研究。

[参考文献]

[1]丁芳林,肖小明.高职院校“模块课研讨式”教学模式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4(5).

[2]李海玲.高职数学课程模块化教学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0(12).

[3]刘登高.模块教学模式在神东公司技术工人培训中的实践[J].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3).

[4]刘桂芝.岗位培训中“模块教学法”的应用[J].成人教育,2001(10).

[5]卢莹.大学语文模块化教学模式探索[J].现代教育科学,2009(3).

[6]罗邑生.模块化教学在农民工技能培训中的应用――以维修电工培训为例[J].广西教育,2011(10).

[7]瓮学清,梁万年,郭爱民等.以需求为导向的全科医师师资培训方法探索――模块教学的应用[J].中国全科医学,2004(12).

[8]杨俊峰.试论技师培训的模块化课程设置[J].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2007(1).

[9]于红,孙光中.模块式教学在煤矿安全培训中的应用[J].职业与培训,2011(3).

[10]詹苏杭.高职语文的模块化教学[J].安徽语文,2012(9).

关于教训的作文范文5

关键词:农村幼儿骨干教师;培训现状;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g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9-0344-02

一、研究缘起

“中小学教师部级培训计划”,简称“国培计划”,由教育部、财政部于2010年开始全面实施,是提高中小学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重要举措。《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发展改革的重要保障措施,提出了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的战略任务。因此教师专业发展是时代进步的必然要求。教师培训作为教师可持续发展重要途径和手段的教师教育备受关注。

在此基础上,2010年教育部、财政部启动实施了中小学教师部级培训计划。“国培计划”是《纲要》确定的重大项目,也是第一个落实出台的项目,对于落实《纲要》关于教师队伍建设的总体部署具有重要意义。“幼师国培”作为“国培计划”中的一个子项目。

《纲要》、《关于当前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等文件对新时期推动学前教育事业科学发展进行了战略部署,特别提出了“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要求加大幼儿教师的培训力度,农村幼儿教师队伍建设是我国农村教育事业发展中的薄弱环节,加强幼儿教师的培训是教师队伍建设中很关键的一个举措。目前这项部级的幼儿教师培训已经进入了中级阶段,农村幼儿骨干教师作为幼儿教师的主心骨,具有重要的培训价值和研究意义。它对促进农村学前教育发展和改革具有重大意义,对提升整个农村幼儿教师队伍水平具有突出贡献,为学前教育的全面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核心概念界定

(一)农村幼儿骨干教师

需要明确的是“骨干教师”分为国家、省级、县级骨干教师。本文所指的农村幼儿骨干教师是指工作在乡镇和村幼儿园(不包括幼儿园园长及其他管理人员)参加了部级培训的45岁以下的中青年,有培养潜质的农村幼儿骨干教师。

(二)教师培训

培训是一种有组织的知识传递、技能传递、信息传递、信念传递、管理训诫行为。国内现在比较习惯于用“教师继续教育”取代“教师培训”。本文把当前农村幼儿骨干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作为教师培训的一部分,它包括农村幼儿园中青年骨干教师置换脱产研修培训、农村幼儿园中青年骨干教师短期集中培训。

(三)部级教师培训

所谓“部级教师培训”,就是由中央财政提供专项经费支持,由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直接统筹规划,通过任务委托、招投标等形式遴选符合部级培训资质的院校组织实施的,主要面向中小学骨干教师开展的培训。旨在示范引领、雪中送炭、促进改革,推动中小学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三、文献综述

(一)国外关于法律、法规和政策等方面的研究

世界上许多国家非常重视学前教育师资培训,已经开始出台相关特殊保障措施,以提高农村贫困地区的教师队伍质量整体素质,并且取得了很多成功的经验,借鉴这些经验给我国农村幼儿教师培训和可持续性发展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法国对母育学校教师的职后培训相当重视,规定:每个初等教育教师从工作到五年起至退休前五年止,有权带薪接受累计一年的继续教育。英国的教育《白皮书》中规定新任教师有1/5的时间进修,正式教师每七年轮流脱产进修一次,力求在任何时间内有3%的教师能够带薪进修。美国政府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来保障并促进幼儿教师的师资培养,如《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高等教育机会法》,要求确保和加强不同阶段不同程度的幼儿教育师资培养的有效实施。针对教师培训,发达国家制定的法规和重要文件,使教师培训有法可依,从而保证了教师培训工作的顺利有效地开展。同时,在相关政策保障措施方面,美国实行“农村教育成就项目”,通过对州和学区的差异性教

育经费资助,改善农村地区的教育教学环境,推进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在墨西哥,对于农村边远贫困地区的教师实施“农村及贫困地区教师教育项目”,帮助贫困地区的教师进行学习,加强专业知识掌握,促进专业技能运用。

(二)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1.有关法律法规方面的研究

《关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第18条要求:制定幼儿教师培养、培训机构的建设。要按照教育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的要求,将幼儿教师的培训纳入当地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划。《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实施建议:开展幼儿园教师教育的院校要将《专业标准》作为幼儿园教师培养培训的主要依据。完善幼儿园教师培养培训方案,加强从事幼儿园教师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建立科学的质量评价制度。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深化教师教育改革的意见》,要求实行五年一周期不少于360学时的教师全员培训制度,推动教师专业发展常态化。香港地区政府为了保障幼儿教师培训制定并实施“学券计划”,面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专项津贴,把一部分“学券”投放到幼儿园教师岗位培训和专业发展上。

我国基本是从宏观的角度提出了对教师教育的培训,然而,从微观方面更是没有切实可行的法律条款做出明确规定幼儿教师培训,加强幼儿教师培训法规建设需要政府社会等相关部门进一步落到实处。

提起国内农村幼儿教师培训,首屈一指的当属目前正在实施过程中的“农村幼儿骨干教师部级培训”。笔者分别以“幼儿教师培训”、“幼儿骨干教师培训”、“农村幼儿教师培训”、“农村幼儿骨干教师培训”四个主题对知网(1991年一2013年)的资料文献进行了专业检索,统计结果发现,从2001年以来,学者们和幼教工作者对幼师培训的关注和研究显著提高。 2.有关幼儿教师培训内容的研究

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是目前幼儿教师培训中存在一个突出问题。有研究者指出培训内容实用性、可操作性不强,培训缺少有针对性的分层,还有研究者认为传统农村幼儿教师培训过于注重专家教授的理论讲座。教师普遍表示对于理论的培训讲座,难易接受,脱离实际,对一线幼儿教师的帮助不大。作为一名幼儿教师,要同时具备专业的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幼儿发展知识、领域教育知识、保教知识、通识知识)和专业能力(对于幼儿的观察与评估,集体活动的设计与组织、园所班级环境的创设与利用、游戏活动的支持与指导、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以及教育教学研究探讨)。目前,《“国培计划”课程标准(试行)》已经,有力了规定了各项培训内容,同时作为项目评审、绩效评估等的重要依据。

3.有关幼儿教师培训方式的研究

培训形式是培训内容实施的途径方式。研究发现集体培训是最主要的培训方式,如专家讲座、外出观摩、园所交流、教研讨论等。参训学员普遍认为:针对个体培训的形式开展较少,如专家/名师具体指导、案例研究、师徒带教等。参训教师主体参与度相对较高的形式欠缺,如参与式培训、案例研究、主题情景式培训。交流的形式居多,指导的形式不足,自主研究的形式需要进一步加强。相对于“专家讲座”的培训形式,参训学员更倾向于专家/名师具体指导,幼儿教师渴望在日常教学活动中遇到的问题能够及时得到解答,并且得到学前教育方面专家名师的指点。

4.有关幼儿教师培训中存在问题的研究

我国对于幼儿教师培训需求的研究起步较晚,研究相对欠缺,而且多是针对中小学教师培训需求的研究,对于幼儿教师培训,更多是针对教师在职培训的现状以及问题做出的经验探讨,还有研究者从农村幼儿教师生存现状、继续教育现状和问题、专业发展和途径以及课程资源开发探索等方面进行分析。

研究表明,我国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农村幼儿教师在职培训课程方面主要存在课程内容偏重理论,脱离实际、课程传播途径单一;幼儿教师成长途径单一,成长环境狭窄,农村幼儿教师自我教育缺乏;没有适合我国农村国情的幼儿师资培训体制、内容和模式;民办教师生存状况堪忧,专业发展被忽视;外出接受继续教育的农村幼儿教师数量少、比例低,继续教育渠道不畅通;农村幼儿园内教研活动普遍偏少等。研究还显。同时培训团队教师的构成情况是影响培训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培训师资组建不够多元和开放等问题。

针对农村幼儿教师已有培训

所存在的问题,有学者通过分析农村幼儿教师现状的特殊性入手,提出挖掘与利用存在于农村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民间游戏以及作为培训课程物质,建构多形式、多层次的培训途径,如脱产培训、园本培训、巡回辅导、通讯联系、自我成长等来扩大、丰富和完善农村幼儿教师培训的课程与形式,从而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通过对相关研究分析,发现已有研究大多集中于对农村幼儿教师培训的问题研究,对农村幼儿教师培训需求的现状研究很缺少。同时偏向于中北部省市的农村个案研究,没有对西部地区的农村状况进行研究。虽然个案研究能反应我国农村幼儿教师培训的部分现状,但代表性推广性弱。同时,针对农村幼儿教师培训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案方面,主要集中于保障外部环境上,很少从教师发展需求探讨。

因此以我国西部省市具有代表性的农村为研究对象,从农村幼儿教师实际出发,探讨有效的农村幼儿教师培训对策,将有利于建构更为有效的、适合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培训体系,促进幼儿教师专业发展。

参考文献:

关于教训的作文范文6

关键词:术语学教育,术语学培训,术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H083;G6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3-8578.2016.03.003

Abstract: Terminology education and training in Chinas universities will involve a number of macro level factors, such as the theoretical aspect of the terminology teaching and training, the practical aspect, the technological aspect, the aspect of vocational and specialized development, the state macro terminology policy, teaching syllabus and curriculum design as well as the promotions at various levels. This paper aims at describing the problems of terminology education and training from the macro perspective with the goal of taking these macro factors into consideration when initiating the college terminology education and when making preparations for the smooth implementation of the teaching plan.

Keywords: terminology education, terminology training, terminology teaching

引 言

在中国开展术语学教育与培训是个知识系统工程,会涉及诸多层面的因素,例如,术语教学与培训的理论层面、实践层面、技术层面、职业与专业发展层面、国家宏观的术语政策、教学的规划设计及各个层次的宣传推动等因素。由于国家在大学教育领域中的术语学教育,还没有达到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的要求,术语学培训也还没有满足分类分层分岗的需要,所以术语教育工作者必须具备系统的思维能力,科学设计教学的能力以及付诸实践的能力。本文旨在从宏观层面来描述术语学教育与培训的问题,目的是在中国大学开展术语学教育时能够考虑这些因素,为顺利实施术语学教学计划做好必要的准备。

一 术语学教育的影响因素

首先,从教学与培训设计的层面来看,它会涉及一系列的问题,诸如应该由何种资质的人从事教学工作?教哪些内容? 怎样教?教学与培训的目标人群在哪里?通过什么样的课程计划才能确保目标的实现?采用何种教学模式才能够适合中国的学习者?回答这类问题自然会涉及术语学的教学大纲、课程设置、教学材料、培训对象、评价体系,乃至国家的术语发展战略等相互关联的要素。因此,在开展术语学的教育之前,特别是在大学层次,应预先进行科学的系统设计、规划与论证。在准备充分的基础之上,才能在训前、训中、训后的各个环节做到有效地管理,确保教学的质量与效果,达到术语人才的培养目标。

其次,从术语学的跨学科属性与应用层面来看,它会涉及各个专业领域与行业,会涉及跨行业、跨领域与跨专业的不同术语,会涉及从事跨学科跨领域研究的术语工作者和不同行业领域的人员。术语学宽领域、广角度与应用性强的特征更加凸显了术语学教育与培训的繁杂程度。另外,当今术语库或者术语知识库的新发展与应用的新成果,也需要术语学的教学与培训在其理论与实践的框架中得以体现,即在术语学概论为基础的条件下,能够针对不同专业领域人员的需求或者特定的需求,量身定制教学与培训的内容,达到学以致用、提高人们术语的应用能力和术语管理能力的目标。因此,术语学教育与培训需要考虑术语学科的跨学科属性,广泛的应用性与重技术手段等特征要素。

再次,从术语学的历时发展与共时状况来看,在中国开展术语教学与培训,中文术语的历时演变与共时特征,如中文术语的形成与发展变化、术语与中国科技文化的传承关系等,都应该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然而术语教育者面临的问题是:迄今还没有完善配套的以中文术语特点为中心内容、为学习基础的术语学教材,也没有指导教学与培训的大纲,更无多少先例与成功经验可遵循、借鉴。由此,如何把中文术语内容融入教学与培训体系中,自然会成为中国特色术语学教育亟须解决的问题。若从另一个层面来看,中国与国外的术语教学情况一样,从古到今,特别是近代以后,术语在各个专业领域中的广泛应用早已默认了术语学的地位。中国也不缺术语教学,虽然术语学科的教育不是以一种显性的方式予以确立。实际上,在中国各类的教育中,例如在大学层次的医学、法学、物理学、化学等学科的课程教学中,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事实上已经把学生获取专业词汇的内容与方法自然渗透并融入了各自的教学领域,包括考试、考核的评估环节,这是一种依托专业内容的“隐性”术语教学模式。客观来说,术语学作为一门科目,在中国的大学教育中,多年来都是以不同的“程度”和不同的“方式”,即大多以“隐性”的方式来组织学科领域的术语教学及考评。虽说显性、系统化的术语学教育有缺失,也没有像国外大学那样正式而规范,但是我们的“隐性”式术语教学则由来已久。

最后,中国的术语学教育与发展势必要融入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中,融入国际术语学教育的发展大潮中。中国术语学教育的国际化要求我们能够以国际的视野看待术语学教育,要求我们能够尽快在大学或研究生教育的层面开展术语学的教学与培训,国内多位学者曾撰文论述术语学教育的必要性[1-6]。中国也应该与世界许多国家的大学课程设置一样,让术语学课程堂而皇之地进入课堂,成为大学的一门通识课,成为一些专业的主干课程或者一些学位课程教学计划的自然组成部分,如翻译学、应用语言学、传播学等,真正让术语学成为大学的显性学科,让术语教学内容能够在不同的专业领域得以应用,让术语学发挥其应有的价值。这些年来,中国开展术语学教育的大学与机构有:黑龙江大学和同济大学分别在俄语与德语专业中培养了数十名博士与硕士层次的研究生,南京大学也在培养硕士以上层次的面向翻译的术语研究人才,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已经就“出版物规范应用科技名词”专题举办了若干期培训班,专门面向新闻媒体与出版界的术语规范统一培训研讨[7]。不少学科已经培养了术语学方向的博士,如语言学、计算机、中药、科技史等侧重中文术语研究的博士人才。

在培养高素质的术语学专门人才的同时,中国高校积累了一些教学经验,做出了有益的探索,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由于术语学科和术语学教育仍在发展与完善之中,所以长期以来,经典的术语学文献资料对于教学与教学法的关注不充分,系统性论述术语学教育与方法的书籍与文章不多,研究术语教学的队伍不强,学界关于术语教学与培训经验的交流缺乏。这或许是因为术语学还是一门相对年轻的学科,术语教学与培训的历史也较为短暂的缘故。在研究中国的术语学教育与培训的问题时,由于我们的术语学教育还没有系统到或者成熟到有足够多的好经验可以归纳总结,有完备的文献资料可以参考与借鉴,所以会遇到不少的挑战。

本文着重描述术语学教育与培训的概念问题,因为理清这些概念才可以更好地开展术语教学。

二 术语学教育与培训的概念

由于人们对术语学教育与培训的认识还不够清晰,对于术语学教育与术语学培训的异同,对于术语学教育与术语教育,术语教学和术语培训之间的关系仍然混淆不清,所以我们先从概念上界定这几个术语学教育的名词。

1. 术语学教育与培训

术语学教育与术语学培训的区别在于前者侧重术语学作为理论与应用学科的系统性、理论性、完整性及长期性,后者侧重术语学作为术语工作或术语管理工作的应用性、可操作性、针对性及短期的时效性。术语学教育,特别是大学层次的教育,应该是“有教无类”,而术语学培训,特别是职业教育层面的培训,应该是“分类施教”、因人而异。教育的目的是“知其然”,培训的目的是“知其行”。术语学培训是帮助人们提高技能、提升在职人员实际的术语工作能力与术语管理能力而实施的有组织、有计划、形式多样的教育与学习行为。两者既有内在本质上的联系又有外在形式上的区分,目标虽然不尽相同,各有侧重,但是相互兼容成为一个统一体。

在术语学教育与培训中,首先要区分两大类别的目标群体,即职业化的术语工作者与非职业化的术语工作者。两个群体都是术语工作者,区别就在于是否把术语工作视为专职的行业或者全职的工作。因此,培养专职的术语工作者,包括术语学家、术语学教师等这类以术语工作为职业的术语研究人员与术语管理人员,应有别于在各自专业领域中从事术语工作或者部分从事术语工作且有着该领域或者行业内“专家身份”的术语工作者――这类以各自专业技术背景为依托的“兼职”术语工作人员。前者以术语工作为职业,具体从事系统化的术语学研究与术语的管理工作,他们有组织、有系统、有目的地组织、协调与审定单语、双语或者多语的术语条目工作,撰写术语定义,分析术语相关的概念定义,建立学科领域的概念体系、术语集或者术语数据库。针对这类术语工作者的培养目标是:让他们了解术语工作的范围与职责。比如术语审定的方法与程序是什么?如何开展系统化的术语工作?术语管理的原则与流程有哪些?如何才能完成特定而具体的术语任务与术语课题?如何来监管其他领域兼职的术语工作者的术语项目等。后者是指有着专业领域背景与根基的专家或者行家身份,但是在研究工作中或者在术语工作中的某一个时间段或某一个特定的时期介入到术语项目与术语活动中,他们是非专职化的术语工作者,主要是翻译人员、文献工作者及各行业领域的专家等。针对这类术语工作者的培训目标则是侧重于术语处理与术语管理工作的应用层面,需要针对他们的特定需求、各自的专业领域来特别设置教学与培训的计划、内容与目标。

根据人们的术语需求与组别,可以把后一类目标人群再细分为以下几类的“专家”:①翻译工作者,包括翻译家、口笔译人员、翻译研究学者和翻译教师等;②科技工作者,包括各学科门类的科学家、技术专家、工程师、科学研究与开发的人员;③文献工作者,主要指信息专家与文献文本专家,包括文本的创作者与编写者、文献的著录人员、图书馆的研究人员和知识内容的管理人员等;④传播工作者,包括传媒工作者、科技报道的作者、各类媒体的记者、从事科技传播与交流的工作人员等;⑤语言规划工作者,包括标准化工作者、词典编纂者、从事自然语言处理的人员以及人工智能方面的计算机专家等。

对以上5类术语工作者的教育与培训要分门别类、量身定制,突出个性化、针对性与实效性。

对专职术语工作者的教育与培训要突出系统性与理论性。术语学的理论教学以概论为基础,教学计划要围绕术语学理论与实践的普遍性与通用性方面,即术语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的理论原则、基本的方法与应用。系统的课程设计除了术语学的基本原则与方法论课程之外,还要涵盖语言学,如词汇学、词典学、语义学、语用学等分支,还应包括信息技术、认知科学、传播学、逻辑与分类理论、知识管理等学科的内容。

术语学教育与培训的宗旨是:培养合格的、能够独立从事系统的术语管理工作的人员或者兼职的术语工作者,它涵盖专职的人员与非专职的各领域的专家这两个大类。目的是培养他们具备从事术语工作所需的术语学理论与实践的能力,具备系统化的术语收集、描述、处理、记录、存储、呈现与查询的能力,具备术语工作所需的知识、态度与术语能力,能够胜任术语的知识组织与管理工作。

术语学教育与培训的关键在于能够区分这两个大类的术语工作者,在于区分把术语作为交流工具与把术语作为本职工作或者研究目标的不同工作属性。术语学教育与术语学培训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是课程设置通识部分与突显专业个性化之间的平衡关系,是长期的、系统化的术语管理工作与短期的、暂时的零散性术语管理工作之间的关系。

术语工作者的需求各有不同,而针对不同需求的术语学教育则需要基于广泛而扎实的学科基础和不同领域的背景,基于术语学跨学科的属性特征,这样才能够让术语工作者不断反思自己的工作并且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通过量身定制的专业化术语训练,术语工作者才可以在各自不同的专业领域及研究领域中发挥作用,才能够获得个人生活与工作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才能具备了解与认识世界及组织术语知识体系的本领。

2. 术语学教育与术语教育

术语学教育是传播术语学理论的行为,重知识体系与理论建设,属于理论和学科教育;术语教育是传播术语知识的行为,重在知识与运用,属于应用教育[8]。术语学教育与术语教育的不同在于前者把“术语”视为一门学科体系的教育或者说是术语科学的教育,这如同我们讲法学教育、医学教育、语言学教育一样,是从宏观的角度来看待学科的体系与架构,它包括了术语学在理论、原则、方法与应用等方面的教学与培训以及术语教育的意涵;后者术语教育则把术语视为是更为具体的、涉及某个学科领域或者行业的教育,即“以术语学基本理论为依据,以具备某一专业背景知识的高等学校学生及社会有关行业人员为基本对象,以培养术语意识为中心目标的、普及性的教学培训活动”[9]。术语学教育与术语教育或术语教学的关系无疑是一种广义与狭义、一般与具体、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从术语教学的层面来看,术语学的课程设置可大致分为初、中、高三个级别。初级阶段侧重术语学入门的基础知识;中级阶段侧重一些必要的术语学理论知识与实践的应用;高级阶段侧重术语学的理论学说、派别与术语管理技术、理论等方面,也是硕士、博士研究生与术语研究者理应达到的层次。术语教学不能脱离术语工作者所在的社会环境,是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决定着术语教学的状况,包括术语教学需要考虑未来术语工作者的工作环境等。

3. 教育与培训

教育与培训这两个词常常联系在一起并且可以互换使用。在谈到中国的术语学教育与培训时,“教育”与“培训”本身在概念定义上并没有必要做严格的区分,因为这两个词都可以用于课堂教学、实践、技能提升和其他教学活动。教育与培训的区别不只是涉及语义学或者概念上的差异,更是指它对于一些具体情景来说是必需的。比如就术语教学的需要来说,理清概念间的差异即是术语教育。而培训解决如何将事情做得更为专业、做正确、做得好上加好,它是改变行为的过程,因为训练注重比较专门、特殊的知识和技能的获得。

人们对教育和培训的普遍理解是:教育往往指的是学历教育,周期长,重点在于知识的学习积累,它侧重理论、抽象的知识体系与概念体系,重教导、引导与培育;而培训则是非学历教育,周期较短(指通过专业教程学习并且按照规定的方法完成,教程结束,培训也完成),实用性强,它重点在于实用性知识或特定技能的学习与提升,培训侧重于在真实的生活场景与应用情景中专业发展和实践性技能的培养、训练,侧重于技巧方法,尤为重视知识与实际应用之间的对等转化关系。培训有针对技能的考核,包括可量化的测评标准,重视理解与互动沟通。教育活动的主角是教师,而培训讲究培训者和学员的互动沟通,在活动中承担着既是培训者又是学员的角色;从过程来说,教育的过程主要是讲授、演示,而培训除了讲授之外还有实践的演练、引导与启发。教育的要素是考试、作业、教师,其中考试是衡量教育水平的一个最主要的手段;培训的要素是训练,它是与实际应用紧密相连的。人们常说,教育是把自己知道的和不知道的统统讲给受教育者,培训则是把自己知道但别人不知道的告诉给参加培训的人。术语学的基本技能培训也可以在基础的学科教育中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开展。

无论教育与培训,都应该允许学习者自己选择需要具备与发展的技能,包括学习内容。如果课程侧重术语学理论、概念、原则、方法等通用知识,它属于术语学教育范畴;如果课程提出具体而特定的学习目标,专业技能的训练也清晰明确,如术语管理的技术技能,那么它属于术语学的培训范畴。术语学教育是“知道为什么”,而术语学培训则是“知道怎样”,知晓术语学知识的来龙去脉与方法不可或缺,两者是既可分离又相互联系的关系。

教育、培训与教学本身就是个连续体。从一体化的角度来看,培训是教与学的一种手段,教学是教育的一种方式,而教育又是培训的一种形式,反之,没有培训,也就构不成完整意义上的教育。在术语学教育中,究竟是侧重培训还是教育?应该由教育者和培训者自己来判断并且根据术语学课程的属性来组织教学与课堂活动。鉴于术语学科的跨学科属性以及术语学教育是个系统工程,术语学的教育既包含实用为主的内容,也包括纯粹的学术研究元素,教育者具体如何把握与操作,取决于诸多的影响因素,如课程的目标群体、课程的类型、社会文化环境、对教育与培训的概念认识等。

三 结 语

术语学教育是个涉及面广的知识系统工程,教育者应该用系统的思维观来看待教师、教材、教学法、课程内容设置、教学目标、教学评价、国家的术语政策与规划、术语的社会文化背景等因素,这些要素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形成环环相扣、不容缺失的系统,这样才能够确保术语教学与培训的质量。

国外的术语学教育是在20世纪70年代逐渐成形进入到大学的课堂中,至今不到50年的历史,真正进入国外大学教育的历史更是短暂,也就40年的历史。术语学科与术语学教育已经从原来的“隐性”走向“显性”,从不被人重视到引发社会的广泛关注,从出生、成长到发展壮大,一路走来,其中术语学的教育与培训功不可没。现今术语学教育的环境与几十年前的情况相比有了很大的不同。术语学在过去几十年间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变化的主要标志是从传统的术语学理论转向了多元的术语学理论,术语学的应用成果拓宽了它在多种不同的专业领域的应用范围与价值,术语管理在知识组织、翻译、内容管理、立法、产品、市场销售、商业等领域已经成为经济要素并具有附加值。因此,术语教学与培训也要适应新的变化与发展。

展望未来,一定要把中国的术语学教育放在全球化的背景中加以审视,即从国内与国际两个视角来看待我们的术语学教育与培训。从国际的眼光看中国的术语学教育,会发现我们的术语学教育与培训还是个正在发展的领域,也是个大有可为的领域,我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与条件,可以直接或者间接地通过合作的方式引入国外大学与培训机构成熟的术语教学与培训模式,包括引进网络化术语学课程或者合作开发适合于中国术语工作者的电子教科书,实现国际、国内术语教学资源与术语资源的共享,为术语学进入大学教育或者向公众推广术语知识做好各方面的准备。从中国眼光看世界,要求术语工作者能够清醒地认识现状、认识自身的优势与不足。优势在于中国是术语资源大国,科技术语丰富,可供利用的术语教学资源充足,也不难发掘,比如术语的用法差异即是教学的独特资源,比如汉语术语与多民族语言术语对比也是教学的好素材。此外,中华文化与科技的悠久历史、中文术语标准化的历史与审定的经验,都极具特色。在术语教学中要不断总结我们宝贵的名词审定经验与做法,不断总结与提炼中文术语的特性,认识科技概念与术语构成的特点,同时把术语产品与成果尽快应用到术语学教育中,适时采用新的教学模式,为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能够进行专业领域交流与跨文化交流的双语或者多语术语工作者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 李健民.面向翻译的术语教育[J].中国科技术语,2010(4):24-31.

[2] 梁爱林.关于我国翻译教学中术语学培训体系的建设问题[J].科技术语研究,2006(3):24-27.

[3] 刘青.在大学开设术语学课程的探讨[J].中国科技术语,2008(6):5-7.

[4] 潘书祥.关于加强我国术语学建设的几点思考[J]. 科技术语研究,2005(1):4-9.

[5] 张金忠.对中国开展术语学教育的思考[J].中国科技术语,2010(2):27-30.

[6] 郑述谱.发展我国的术语学研究――应在高等学校开设术语学课程[J] .科技术语研究,2003(2):25-27.

[7] 代晓明.谈术语应用教育[J]. 中国科技术语,2009(6):30-34.

关于教训的作文范文7

以“核心素养”作为培养目标的新一轮高中化学课程改革的推进和实施,需要高中化学教师对“核心素养”有深刻的理解和认同。中小学教师培训机构有必要基于“核心素养”理解开展高中化学教师培训。阐述了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构建了基于“核心素养”理解的“课题研究”培训模式,并以案例的形式剖析了该培训模式的应用,最后对基于“核心素养”理解的高中化学教师培训进行反思。

[关键词]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课题研究;培训模式

随着高中化学课程改革和高考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下文简称“核心素养”)成为这两年来新闻媒体和教育报刊上出现频率最高的词。广大化学教育研究者和一线高中化学教师不管对“核心素养”了解多少、研究多少,未来“核心素养”都将成为指导高中化学课程改革的方向。作为中小学教师培训机构教师,面对“核心素养”,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一是“核心素养”是什么;二是广大高中化学教师对“核心素养”的理解程度如何;三是广大高中化学教师自身的“核心素养”水平怎么样;四是广大高中化学教师如何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这四个问题的基础就是“核心素养”是什么,广大高中化学教师对“核心素养”是否理解。因此,在以“核心素养”培养作为目标的高中化学课程改革正式推开之前,作为中小学教师培训机构教师,我们认为有必要提前通过培训的方式促进高中化学教师认识、理解和认同“核心素养”,在此基础上评价自身“核心素养”水平的高低,并探寻实践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路径。

一、基于“核心素养”理解的高中化学教师培训模式构建

(一)对于“核心素养”的理解

本文的“核心素养”涉及两个概念,即“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的总目标,要实现这一总目标有赖于各个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子目标的落实。2016年9月13日,教育部委托北京师范大学林崇德教授牵头,联合国内高校近百位专家,历时3年完成《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指的是所有学生为适应未来的工作和生活所必须拥有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指向的是培养什么样的未来公民的问题。“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有机整合。“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包括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大的方面,细化为文化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六大素养又可以用18个基本要点加以分解。高中化学学科教育教学所形成的体现化学学科特质的素养就称为“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教育部组织专家对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进行了研制,专家们提出用“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五个维度来概括和表述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1]简单来说,“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回答的是一个公民有没有学过化学对于他未来的工作和生活有什么区别,化学学科具有什么样的学科特质和学科价值的问题。

(二)高中化学教师培训模式构建

为了促进高中化学教师对“核心素养”的理解,我们采用近几年一直在研究和实践并取得较好成效的“课题研究”培训模式[2][3],并对这种模式在该培训项目中进行改进和创新,构建出基于“核心素养”理解的“课题研究”培训模式。基于“核心素养”理解的“课题研究”培训模式以“文献阅读”作为培训环节的起点,并围绕“文献阅读”延伸出“反思教学”“整理、汇编文献”“当堂讨论,专家引领”“在岗实践”,而“当堂讨论,专家引领”“整理、汇编文献”的结果也进一步引领参训教师“反思教学”。围绕“文献阅读”对“核心素养”有了一定的了解以后,参训教师返回各自工作岗位,开展“在岗实践”,在“在岗实践”中把集中培训期间所学习、认识和理解的“核心素养”在高中化学课堂中进行实践,并探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如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经过若干个月的在岗实践和研究,通过网络研修平台,并组织参训教师进行集中汇报,主要采取“学员展示,专家点评”的方式进行,参训教师将自己之前所学的“核心素养”相关文献结合自己的实践研究,展示自己对“核心素养”的理解,专家进行点评、纠偏。在此基础上,参训教师把前期文献阅读、班级研讨、教学反思、在岗实践、学员展示等环节形成的认识和思考撰写成论文,并向期刊投稿发表,把自己对“核心素养”的理解和其他同行分享,并将形成的成果进一步应用于自己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中。

二、基于“核心素养”理解的高中化学教师培训实践案例剖析

下面以我们承办的教育部、财政部“国培计划”综合改革示范项目——“国培计划(2016)”跨年度递进式培训项目高中化学骨干教师能力提升高端研修班为例,探讨在该项目中如何实施基于“核心素养”理解的“课题研究”培训模式。该培训项目采取跨年度、分阶段、混合式的形式开展,在第一年的集中培训和网络培训中,本项目的定位在于通过“课题研究”促进高中化学骨干教师认识、理解和认同“核心素养”,并形成有关“核心素养”的研究成果在核心期刊或主流期刊上发表,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

(一)文献阅读→反思教学

在本项目第一年度第一次集中培训前,项目团队在QQ群共享文件中提供了一系列有关“学生发展核心素养”“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已公开发表的论文和相关的宣传报道文章。要求每一位参训教师都要在培训前认真阅读项目团队所提供的文献。通过在班级QQ群里与参训教师进行交流,发现绝大部分教师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并不熟悉,对此有系列学习和深入认识及理解的教师屈指可数。在文献阅读的基础上,参训教师在培训前就可以开始反思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与基于“三维目标”培养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究竟有什么样的差别与联系。很多参训教师在阅读文献以后,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认识和理解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原来的陌生、困惑甚至抵触转变为初步认识和逐渐接受。他们认识到核心素养其实就是三维目标的有机整合,并不是完全的另起炉灶、推倒重来。

(二)文献阅读→整理、汇编文献→反思教学

培训班开班以后,为了帮助参训教师更为自主地收集有关“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最新文献进行阅读和学习,项目团队安排专家开设了《文献检索与应用》相关课程,帮助参训教师掌握文献检索的一般方法和文献阅读、分析的一般思路。为了促进参训教师形成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项目团队还邀请中国知网讲师为参训教师介绍中国知网“大成编客”平台的使用方法。项目团队要求每一位参训教师要围绕“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整理、汇编一本关于“核心素养”的文献集。让参训教师利用“大成编客”整理、汇编文献集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任务驱动的方式,促使参训教师应用所学文献检索的技术,阅读、下载相关的文献,并在阅读、梳理的基础上对文献进行归纳、分类。比如:有参训教师将文献分为国外有关核心素养的研究和国内有关核心素养的研究;有参训教师将文献分为国外有关核心素养的研究、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和高中各学科核心素养研究;还有参训教师将文献分为核心素养的概念研究、核心素养的内涵研究和核心素养的培养途径研究;等等。在整理、汇编文献的基础上,参训教师自然而然地会结合自己平时的教学实践进行反思,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是否是立足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自己是否能够胜任“核心素养”的培养任务,自己在未来的教学中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

(三)文献阅读→当堂讨论,专家引领→反思教学

培训前的文献阅读材料主要由项目团队提供,培训开始后的文献整理、汇编文献阅读材料主要由参训教师利用中文数据库根据自己的需要和理解下载。这个环节中的文献阅读主要采用的是文献精读和文献共读的方式。项目团队对培训课程内容和形式做了一个创新。通过与授课专家进行商量,改变过去专家“传经送道”式的专题讲座形式,采用文献阅读、当堂讨论、专家引领的方式进行。在该课程开始前两天,印发了三篇最新发表的有关核心素养的研究论文给全体的参训教师。这三篇论文分别是教育部课程改革专家、华东师范大学杨向东教授撰写的《核心素养与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关系》[4],原国家督学、著名教育专家成尚荣先生撰写的《核心素养的中国表达》[5],以及教育部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修订组核心成员、特级教师王云生老师撰写的《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学科教育的灵魂》[6]。要求全体参训教师认真研读这三篇论文,并在自己有感悟的地方做标注、写体会,在自己读不懂的地方做标注、提出自己的困惑。班级研讨由教育部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修订组核心成员、特级教师王云生老师主持。主持专家围绕三篇论文提出了以下问题作为参训教师当堂讨论的方向:“21世纪的中国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怎样理解‘核心素养’是个体在社会中生存与生活,有能力为社会发展和人民幸福做贡献的最基本、最重要、最必需的素养?我国的基础教育要为我国未来的公民奠定怎样的基础?怎样理解《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各个学科的学科核心素养以及各个学科的课程标准是什么关系?怎样理解和评价我国提出的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为什么说,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课堂转型?化学学科的课堂转型,要转变什么,该怎样转变?”为了使整个班级研讨氛围更加热烈,项目团队在研讨开始就将班级按照“世界咖啡”的形式,将桌椅按10个人一圆桌的形式进行了重新布置,全班共分为5个小组。得益于组织形式的改变以及参训教师大多课前就认真反复地阅读和学习了三篇论文,加上主持专家列出了相当明确的研讨问题,整个班级研讨相当热烈,参训教师们围绕提出的问题,参考三篇论文,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畅所欲言,既谈看法、观点,也谈自己的困惑以及对未来教学的思考。针对参训教师的发言,主持专家做了深入的点评,针对参训教师的困惑和提问,主持专家明确地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四)文献阅读→在岗实践→学员展示,专家点评

在多种形式深入阅读文献的基础上,在第一次集中培训结束后,进入了第一年度第一次集中培训和第二次集中培训间的在岗实践研修期,该阶段有若干个月的时间。在岗实践研修期间,项目团队要求参训教师要积极地将第一次集中培训期间对“核心素养”的认识和理解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进行实践和反思。在岗研修期间,参训教师可以进一步完成“大成编客”的文献整理、汇编任务。也可以通过项目团队建立的“国培计划”专题网络研修平台有关“核心素养”的在岗研修心得体会,其他参训教师可以通过网络研修平台对心得体会进行回复和点评,项目团队聘请的专家也可以对心得体会进行点评、纠偏。在第二次集中培训期间,项目团队将以“学员展示,专家点评”的形式为主开展总结提升活动,收集汇编参训教师关于“核心素养”的研修成果,并印发给全体参训教师。安排时间让参训教师互相交流研讨在岗研修成果,同时遴选出若干参训教师作为代表,请他们在全班进行展示汇报,并请专家对参训教师的研修成果进行有针对性的点评,既肯定参训教师认识和理解到位的地方,也指出参训教师认识和理解上的误区,起到固化成果和认识纠偏的作用。

(五)文献阅读、班级研讨、反思教学、在岗实践→成果发表,总结提升

在文献阅读、班级研讨、反思教学、在岗实践、学员展示、专家点评等的基础上,参训教师对于“核心素养”应该有了一个“多维立体”的认识和理解。这说明,参训教师关于“核心素养”的课题研究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这个时候,相当关键的是要及时地督促参训教师将自己的阅读、反思、实践和研究的成果撰写成论文,并指导参训教师对论文进行反复修改,在此基础上向国内核心期刊或主流期刊投稿,并争取发表。论文的发表本身并不是课题研究的目的,而是为了及时总结提升研究的成果,为了使思考和研究更加系统和深入。以后,可以通过班级QQ群和网络研修平台论文成果,让其他参训教师也可以共享研究的成果,增进对“核心素养”的认识、理解和认同。同时,要将研究成果进一步应用于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在实践中进一步加深对“核心素养”的理解。

三、基于“核心素养”理解的高中化学教师培训反思

我们构建了基于“核心素养”的“课题研究”培训模式,并就此进行了实践探索,我们认为要取得较好的成效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文献阅读在“核心素养”理解中具有重要作用

文献阅读对于课题研究具有突出重要的作用。文献阅读是课题研究的起点,也是在课题研究过程中遇到疑难问题时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基于“核心素养”理解的“课题研究”培训模式中,文献阅读是整个培训模式的起点,通过文献阅读,可以引发参训教师反思教学;可以布置整理、汇编文献集的任务供参训教师检索、下载、阅读、梳理、分类、归纳文献;也可以对指定的文献进行精读,针对具体问题进行深入研讨;还可以在文献阅读的基础上进行在岗实践。当然,在岗实践研修过程中,遇到相关疑难问题也可以进一步查阅文献,解决疑难问题。因此,文献阅读在“核心素养”理解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参训教师在“核心素养”理解中要发挥主动性

在整个教师培训过程中,参训教师是培训的主体,作为主体,要激活自身参与培训的动力和积极性,全身心地投入到培训中来,通过文献阅读、反思教学、整理和汇编文献、班级研讨、学员展示、专家引领等多种形式,不断提升自己对“核心素养”的理解。同时,作为培训主体,不能对“核心素养”的学习持排斥的态度,而要积极主动地接纳“核心素养”;并积极地反思“核心素养”与“三维目标”的关系,主动地在实践中探寻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路径。当然,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首先应该具有较高水平的“核心素养”,教师应该积极主动地对照“核心素养”的相关要求,通过自学、培训、实践、反思等方式查缺补漏,提升自身“核心素养”水平。

(三)参训教师对“核心素养”的理解是动态发展的

在阅读国内教育专家对“核心素养”的相关研究论文的时候,很多参训教师都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很多专家对“核心素养”的认识、理解和阐述在发生着变化。这其实也很正常,“核心素养”对于国内教育专家和一线教师来说,都是新生事物。不管是专家还是一线教师对于“核心素养”的理解都是动态发展的,而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培训过程中,我们也发现参训教师对“核心素养”的理解一直在动态发展着。很多参训教师由原来对“核心素养”的陌生、困惑甚至排斥,通过不断的学习和研究,他们开始转变自己对“核心素养”的认识和理解,认识到“核心素养”确实为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从教书走向育人指明了践行的方向,他们也更加积极主动地、自觉地进一步研究和实践“核心素养”培养目标。

作者:张贤金 吴新建 叶燕珠 汪阿恋 单位:福建教育学院化学教育研究所

参考文献:

[1]王云生.基础教育阶段学科核心素养及其确定——以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为例[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6(2):7-9.

[2]张贤金,吴新建,叶燕珠,等.基于课题研究发展高中化学骨干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的探索[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6(5):13-16.

[3]张贤金,吴新建,叶燕珠,等.基于“课题研究”模式的化学教师培训改革[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5(10):15-18.

[4]杨向东.核心素养与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关系[J].人民教育,2016(19):19-22.

关于教训的作文范文8

【关键词】高校教师;岗前培训

高校教师岗前培训是新教师入职的一门必修课,是新教师文化认同、情感归属、知识补充、能力提升、角色转换的必经之道,也是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自上世纪90年代《教师资格条例》、《高等学校教师培训工作规程》等颁布实施以来,我国的教师培训工作进入一个法制化的新时期,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取得了阶段性的战略成果。随着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深入,高校教师岗前培训工作也出现和面临着新的问题和困惑:走过场、完成任务、敷衍了事的情况层出不穷,举办方、授课方、受训方在认识上、行为上都有消极应付的趋势。尽管学校不惜投入大量的精力和经费,但收效甚微,隔靴搔痒的窘态时有发生,传统的新教师岗前培训模式面临着新的困惑和挑战。党的十召开后,国家进一步强调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教师队伍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探索科学的、切实有效的高校教师岗前培训新模式和培训新体系势在必行。

一、传统高校教师岗前培训工作面临的困惑

在现有传统的培训机制下,高校教师岗前培训工作面临着在政策上指令性较强,要求上硬性规定较多,实践上程序化操作成分过重的局面,举办方、授课方、受训新教师都存在自主性、参与性、创造性不够,培训应有的文化浸润、精神激励、价值遵从和知识补充的功能没有充分体现出来。在高校教师岗前培训工作中面临的困惑有如下几个方面:

1.思想认识上。随着我国教师法和相关的管理条例的深入落实,各高校都根据国家的要求对新教师岗前培训制定了一系列的培训制度、培训计划、培训内容和考核标准,并下发了相关执行文件。但部分高校对新教师岗前培训的真正意义、培训应有功能和培训的远景影响的认识还不够,实际培训工作演变成了“组织培训—安排考核— 发放证书” 的程序化、机械化的操作过程,把新教师岗前培训当成了完成新教师“转正、定级、晋升”的前期“发证”工作,岗前培训工作的目的变成了应付上级的检查和考核。受训教师对培训目的理解也出现偏差,参加培训只是迫于学校的制度要求和“拿证”需要而无奈应付参加。新教师的岗前培训工作陷入了“为发证书而举办培训为拿证书而参加培训为培训而发放证书”的怪圈,举办方、授课方、受训方的自主性、参与性、创造性没有激发出来。

2.培训方式和途径上。在培训方式和途径上,各高校基本上都是根据国家对教师培训的要求和自己学校制定的新教师岗前培训制度来执行。培训的方式和培训途径简单单一,基本上是培训授课教师依据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将不同学科、不同背景、不同岗位、不同需求的新教师“大会堂”式的“一勺烩”,短时间内“高效率”地根据相关资料,概要式的强行“灌输”,至于理不理解、需不需要、适不适用全然顾不上,机械性操作表现比较突出,灵活性、针对性、实效性不够,甚至让部分受训教师产生消极态度甚至抵触情绪,培训应有的效果大打折扣。

3.培训内容上。在教学内容上,多年来各高校基本上是以国家教育部规定的《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法规概论》、《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这四门课程为主,虽有部分高校在此基础上做了一些整合和修订,但任然没有改变以这四门课为主的纯理论授课和考试的既定模式,教材内容一成不变,授课内容针对性、实践性和实用性不够,对教学内容的实际做法是“老师课堂重点讲、受训教师重点记、课后重点背、考试重点考”的模式,培训真正效果难以实现。

二、文化浸润的培训模式在高校教师岗前培训中应用的必然性

文化浸润的培训模式是指在高校新教师岗前培训过程中,通过学校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知识文化和物质文化等文化体系的浸染和熏陶,以润物细无声的形式,将学校共同的价值观念、共同的理想和共同的社会责任内化成新教师自己的精神和心理需求,内驱和引导着新教师自己的行为准则,从而自觉地、自发的地、愉悦地、积极地接受和参与到知识探索和知识传递活动中来,将新教师岗前培训变成承担社会责任、追求人生理想、实现人生价值的内在需求,积极地完成文化认同和心理归属的角色转变,完善知识和技能结构,掌握教学和科研规律,提升教学和科研能力,贮备教师应有的品德修养、心理素质、知识能力,为新教师上岗做好基本准备。

高校新教师大多来自于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培养的博士生及少数硕士生以上人才,是社会中的高知群体,是高层次的专业精英,他们拥有丰富的知识,活跃的思想,开阔的视野。他们的教学和科研活动是以浓厚的兴趣、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与自我价值实现的激情为基础去开拓和钻研的,对他们的培训虽然需要基本培训制度作为基础和保障,但传统硬性和强制性的制度性培训已经成为绑缚新教师自身的钢性束缚,难以达到预期效果,他们更多的是需要文化浸润的方式来激发参与的激情与求知的内发力。

文化浸润的培训模式对新教师岗前培训的作用效果表现为自觉树立远大的职业理想,培养宽厚的职业胸怀和高度的时代使命感,满怀职业热情和成就期望愉快地追求真知和卓越,实现自己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文化浸润的培训模式对新教师岗前培训的作用效果表现出与传统培训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作用过程是渐进的、缓慢的,作用方式是无形的,作用影响是显著的、长远的、根本的。文化浸润的培训模式优于制度性培训,是达到新教师培训效果的利器,文化浸润的培训模式是高校新教师岗前培训的必然趋势。

三、文化浸润的培训模式在高校教师岗前培训中的作用

机理

1.文化浸润的培训模式能深层次内化学校的共同价值观念、共同理想和共同努力方向,深层次影响新教师的理想、信念、意志、情感和行为。学校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知识文化和物质文化等文化体系是学校发展历史的传承和厚重文化的积淀,是长期逐步被社会认可的价值取向、文化成果和社会意识,是学校存在意义、生存价值的体现和发展战略的价值判断,是学校全体成员为之追求的集体意识。学校文化支配着学校集体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和行为习惯,通过浸润内化的作用方式,能深层次影响新教师的理想、信念、意志、情感和行为,能引导新教师共同的价值判断,提高新教师的精神激励和价值遵从,体现了文化浸润的培训模式在新教师岗前培训中的导向功能和凝聚功能。

2.文化浸润的培训模式能深层次内化法律法规、管理制度和行为规范,深层次影响和规范新教师的职业行为,并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学校的制度文化包括法律法规、校纪校规、为人师表的风范、行为准则、教学和学术规范、享有的权利及应承担的义务及岗位要求等文化体系。制度文化体系决定职业行为,职业行为决定职业习惯,职业习惯凝聚成为职业文化,文化一旦深入内心,就会变成一种强大的力量,指导、激励、约束和控制自己的行为,体现了体现了文化浸润的培训模式在新教师岗前培训中的行为约束功能。

3.文化浸润的培训模式能深层次内化与融合自然科学知识、社会科学知识、教学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为新教师的综合素质。通过文化浸润能将科学知识和教学技能、文化传承和实践经验、教学科研规律和教学科研规范深度融合成为教师的综合素质并根植于新教师的心理,全面提升新教师的思想意识、知识素养、教学规范、实践能力、技能水平等综合素质。

四、文化浸润的培训模式在高校教师岗前培训中的应用

思路

1.强化学校文化体系建设,建立完整的学校文化浸润理论体系。文化体系的建设在新教师浸润式岗前培训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文化浸润式培训的前提工作和首要任务。文化体系的建设包括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知识文化和物质文化等文化体系的建立。精神文化体系的建立包括学校核心的价值观念、办学理念、行为规范、社会责任、职业理想、学校成果积淀、学校的近期目标及远景规划等理论体系的梳理和完善;制度文化的建立是指将学校精神文化贯穿到制度文化建设中去,制定全面的法律法规、管理制度和行为规范等制度体系;知识文化体系的建立是指针对不同学科、不同背景、不同层次、不同要求,制定完整的教学方法、教学技能和应具备的专业知识结构体系;物质文化体系的建立是指梳理和完善学校历史的、现代的有形物质文化体系,将学校的发展历史、社会成就、历史贡献、治学风范、科学大家、学术名师、成功人士的奋斗成长史、优秀学生的典型事迹、历史建筑、校园环境等集结成册,形成学校物质文化理论体系。

2.建立学校文化浸润培训模式的推行组织,保障文化浸润培训模式在新教师岗前培训中的应用和理论的提升。建立学校的文化体系,成立专业的学校文化浸润理论体系建设委员会,组建学校文化浸润培训模式的推行小组,是学校文化浸润培训模式在新教师岗前培训中应用和推行的组织保障和理论提升的源泉。这不仅可以将学校文化体系通过岗前培训的形式为新教师感受文化浸润提供组织保障,取得应有的培训效果,同时还可以将实践的经验和新成果上升到理论体系的层面,创造性的补充、修正和完善学校文化浸润理论,并通过理论的高度加以体系化,并逐渐形成新的学校岗前培训文化,动态的、创造性的建设学校文化浸润理论体系。

3.转变思维,建立多形式的文化浸润培训方式,营造全身心的感受和浸润学校文化氛围。学校文化通过浸润式的教师岗前培训,让受训教师全身心的沉浸到学校文化中去,单一“大会堂”式的讲授培训很难取得应有的效果,需要我们转变思维,建立多形式的培训方式,营造全身心的感受和浸润学校文化氛围。首先,可以通过参观校园、校舍、图书馆,通过学校史迹、实物、图片、优秀人才事迹等,亲身经历和体验学校有形的文化积淀、校史、校情、学情和价值观念、办学理念、办学特点、办学优势;其次,可以通过座谈、联谊、集餐等形式与大师近距离接触,交流教学体会,成长经历,感悟作为教师应有的教师职业规范、治学风范和为人师表的精神;第三,可以提供场所、创造机会与教学名师交友,使新教师长期受到正确的教育思想观念、端正教学态度感染和成功的教学方法和学校技能的影响,使名师思想和技能潜移默化的根植于教师的心中;第四,集中开设关于法律法规和制度规范的大课堂培训,让新教师熟知国家的法律法规、学校的管理制度和教师的行为规范;第五,还可以定期开设开放式选修专题讲座,请有经验的专业教师讲授“教学思维、语言表达、讲课技巧,板书构图、教学手段、教学工具、仪表仪态”等关于教学方法和技巧课程,让有需求的新教师针对性的自愿选修,提高新教师的教学技能。

参 考 文 献

[1]王邦虎.校园文化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2]张理中,杨倩.高校青年教师培养途径探析[J].中国高校师资研究.

2007

[3]陈久青,王安华.高等学校教师岗前培训新论[M].湖北人民出版社,

2004

[4]江潭瑜.大学人文精神与和谐校园的构[J].深圳大学学报.2007

关于教训的作文范文9

[关键词]公安院校在职培训应用写作教学设计

[作者简介]辜静波(1965-),女,江西南昌人,江西警察学院基础部,教授,研究方向为现当代文学、应用写作;杨瑞清(1966-),男,江西南昌人,江西警察学院治安系,教授,研究方向为公安学、治安学。(江西南昌330103)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17-0118-02

公安应用写作能力是公安民警重要的职业能力之一,也是全国在职公安民警培训计划中的必训课程。由于我国的民警培训工作尚处于“全员岗位培训、全方位知识培训”的阶段,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理论脱离实际,忽视实战技能训练,教育培训的质量不高,效果不佳。①因此目前在职民警“公安应用写作”培训课程的培训效果并不理想,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学设计缺乏科学性。

教育是一项具有明确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职业教育与学历教育是两种内涵不同的教育活动,二者在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上都存在着明显的区别。要有效提高在职民警公安应用写作培训课程的教学效果,必须对课程进行科学设计。

一、在职民警“公安应用写作”课程教学设计中应把握的三个要素

1.强调对在职民警学习需要的分析。在职民警的学习需要是指在职民警培训前的学习、能力状况与所期望达到的能力、水平状况之间的差距。对在职民警学习需要的分析,有助于形成课程总的教学目标。通过对学习需要的分析,可以了解和掌握培训民警在公安应用写作学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以利于在“公安应用写作”培训课程教学设计中确定解决该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分析现有的教学资源以及约束条件,以论证解决该问题的可能性;分析问题的重要性,以确定优先解决的教学设计课题。只有准确、充分地分析了各层次、各警种民警的学习需要,才能准确定位在职民警“公安应用写作”培训课程的教学目标。总之,通过对在职民警“公安应用写作”培训课程学习需要的分析,可以有效提高课程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避免人、物、财资源的浪费,确保培训质量及目标的实现。

2.注重对“公安应用写作”学习内容的分析。教学系统方法要求根据实际学习需要选择教学内容,为达到教学最优化而保证内容效度。在组织实施培训之前,教师应对各层次、各警种民警的岗位职责、终点能力(即通过教学以后形成的能力和培养的态度),对学习者起点能力(即原有的知识与技能、认识与态度)转化为终点能力所需要的从属知识、技能或能力及其上下左右的关系进行详细剖析,以确定“公安应用写作”培训课程学习内容的广度与深度,揭示学习内容中各项知识与技能的相互关系,为教学顺序的安排奠定基础。美国当代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加涅认为,设计教学的最佳途径是根据所期望的目标来安排教学工作。确定学习内容范围的最关键因素是课程目标和学习结果,这两个要素决定了学习内容分析的结果。各层次、各警种民警因其岗位职责和能力的差异,期望通过培训达到的目标各有侧重,因此,应对在职民警“公安应用写作”培训课程的学习对象进行分类培训,教学内容可按工作岗位、工作任务和技能进行分层,以确保学习内容确为受训者所需。

3.强化对受训对象的分析。对受训对象的分析是公安应用写作培训课程设计前期的一项基础性工作,目的是了解在职民警的学习准备情况及其学习风格,为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组织、学习目标的编写、教学活动的设计、教学方法与媒体的选择和运用等提供依据。

对受训对象进行分析,要求教师完全从受训学员的现实需要和具体情况出发来确立教学目标及学习内容,科学选择教学策略和教学方式,有效突出受训学员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分析工作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一是分析受训民警进行应用写作培训之初已经具备的有关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以及对学习公安应用写作的认识水平、态度;二是分析对受训民警在公安应用写作学习训练时产生影响的社会心理特点,包括年龄、认知成熟度、学习动机、个人对学习的期望、工作经历、生活经验、文化背景等;三是分析受训民警在学习公安应用写作时感知不同刺激并对此做出反应这两方面产生影响的所有心理特性,包括焦虑、习性、对视觉或听觉学习的偏爱等;四是分析受训民警的岗位和职级。

二、在职民警“公安应用写作”培训课程的教学设计

1.科学的教学目标是实现培训目标,准确评价教学效果的保障与依据。根据美国教育界知名学者布卢森对认知领域教学目标的层次分类,一般课程的教学目标应包含以下六个层次:知道、领会、应用、分析、综合、评价。

与公安院校统招生教学目标不同的是,在职民警“公安应用写作”培训课程的教学目标应定位为认知领域较高层次能力的掌握,包括应用、分析、综合、评价能力的获得。对在职民警的教育培训应着眼于专业技能也就是说技能培训重于知识传授。②在设计总的教学目标和单元教学目标时,应充分考虑在职民警的先行知识储备,科学定位通过培训所要达到的应用写作能力。在编写教学目标时应切实关注课堂教学中的生成性目标,其特点是:(1)必须与学生的认知前提相衔接的、需要学生通过新的学习才能掌握的教学目标;(2)必须置于学生最近发展区之内的新的教学目标。③能力要求过低,培训就会成为形式;能力要求过高,民警会因为目标难以实现而放弃努力。笔者认为,仅仅知道与领会公安应用写作的相关理论即是过低的目标,要求所有受训民警熟练掌握公安工作中所有应用文的写作也是不可达到的过高要求。编写教学目标时应注明学习或写作行为的条件以及评定培训民警写作能力、写作水平是否合格的标准,以便于教师或受训学员都能够较为准确地评价教学效果。

2.在职民警“公安应用写作”培训课程教学策略设计。教学策略是指建立在一定的理论基础上,为实现某种教学目标而制定的教学实施总体方案。④主要包括合理安排及选择教学活动序列、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等。

在教学策略的设计方面,应依从总的教学目标和子目标以及从属目标来确定,要符合在职民警先行知识积累、心理特征、岗位职责要求、职级层次、学习时间长短、教学设备等条件来进行。利用学前测试的方法摸清学员的先行知识积累,为制定教学策略奠定基础。通过学员现身说法或工作案例充分展现公安应用写作能力在公安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以调动受训学员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增进其学习欲望,增加学习行为内驱力。

在教学组织的设计方面,需认真思考教学内容的呈现顺序。例如,“例文呈现—评价优劣—知识要点—写作素材展示—练习—讨论—评价”与“知识要点—例文示范—写作练习—评价”就是两种不同教学内容的组织形式,适合不同学习条件下的应用写作教学。在职民警“公安应用写作”培训课程教学组织策略,应以自主学习、问题探究为主要教学模式,突出受训学员的学习主体地位;教师引导学员进行学习训练和相关问题的处理,并随着教学内容的深入和学员远迁移能力的增强,逐渐减少直至停止指导,达到教学目标。

在教学程序的设计方面,对公安院校统招生的应用写作教学,赫尔巴特学派的“五段教学法”比较常用,而对在职民警“公安应用写作”培训课程教学来说,由于受训学员已经具备一定的先行经验储备,因而布鲁纳、杜威等人提出的“问题教学法”更为适合。“问题教学法”,即问题—假设—推理—验证—结论,更加注重培养学员的创新思维能力,其教学难点在于需要教师根据已掌握的受训学员的学习现状创设一个认识上的困难情境而不是仅仅呈现经过处理后的简单文字材料,使受训学员在诱发性的假设中激发学习兴趣,产生解决问题的愿望,并提出各种写作思路,形成殊途同归的应用文,并在验证、结论阶段获得认可和感悟。当然,教学程序的设计应服从教学目标的完成,没有一种教学程序可以最有效地达到所有的教学目标,因此应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条件选择恰当的教学程序。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在教学方法的设计方面,在职民警“公安应用写作”培训课程可供选择的常见教学方法有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实习练习法等。由于在职民警个体的知识储备差异较大,适当讲授学科理论知识、讲解写作思路等是必要的,“度”的把握是关键,“够用”即可。试图通过一个讲座就能显著提高在职民警应用写作能力的想法是不切实际的;基于在职民警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应用写作素养,讨论法可作为在职民警“公安应用写作”培训课程的主要教学方法,应用于真实的案例分析点评、写作提纲的拟定、习作的评价等;练习法是应用写作课程最有效的教学方法,可利用多媒体提供多种形式的写作素材,亦可结合情境教学法,根据受训学员工作和生活实际,把要解决的问题显现在情境中,让学员在模拟的情境中按虚拟身份设计应用写作提纲,完成写作内容。重复训练非常适合时间有限的在职民警培训,这种重点突破而不是贪大求多的方法有利于促进受训学员的记忆和迁移能力,切实提高受训学员的应用写作能力。对在职民警的应用文习作应杜绝铸模式的学习评价,充分调动受训学员参与评价的积极性,要特别尊重在职民警的情感特征、个体体验,高度评价受训学员的创造性思维,通过拓展写作思路,实现教学相长,力争教师和每一位培训民警都能有所得。有条件的情况下,也可运用实习练习法,待培训学员培训结束回本单位后,根据工作实际,完成一个“自主选择式”习作再回寄,以获得该课程学习效果的终结性评价。

3.在职民警“公安应用写作”培训课程教学媒体设计。恰当使用媒体辅助教学是提高在职民警“公安应用写作”培训效果的重要手段。然而,各种媒体都有自身的劣势与不足。教学时应根据不同的教学情境选择不同的媒体,“使用不当的媒体辅助教学往往比不用媒体辅助教学的情况更糟”④。

公安应用写作教学常用的媒体主要有板书、纸质材料、图片、幻灯片、网络、影像资料、影碟、多媒体等。教科书、卡片、报刊、黑板等主要作用于人的视觉器官的媒体,收录机等听音设备主要作用于人的听觉器官的媒体,DVD、大屏幕、投影仪、PPT、影视资料等主要作用于人的视听觉器官的媒体,在培训时应依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各种媒体的特性和功能教学条件以及培训时间的长短加以慎重选择,不可将媒体的重要功能简单图解为电子板书,应充分发挥媒体在提供事实性材料、创设困难情境、典范示例、引导受训学员拓展思维空间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当然,媒体的选择关键在于教师对媒体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深刻领会和基于对受训学员学习状况的深入了解,也受制于教师对各种媒体的运用能力,更需要公安应用写作教师加强这方面的职业素养。

[注释]

①孙洪波.警察职业教育培训的创新与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08(12):94.

②王桂胜.公安院校对在职民警教育培训的几点思考[J].教育论丛,2007(4):64.

关于教训的作文范文10

关键词:教师培训;成果应用;影响因素;对策

中图分类号:G6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05-0128-04

作者简介:金业文,男,博士,教授,研究方向为教师教育。

一、问题的提出

培训迁移,又称培训成果转化,是指“受训者将培训中学到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等持续有效地应用到实际工作中的过程。”[1]它对培训实效性的实现与提高至关重要,培训在多大程度上发生实际效用直接关系到培训的效益。所以,有论者强调“关注培训,必须同时关注学习和工作(应用)两个情境。”[2]

但是在我国教师培训领域,人们更多关注的是培训输入或培训实施过程,而对培训结束后成果的应用转化问题,则较少有人关注甚至无人问津。现实的情况则是,许多中小学教师“尽管在培训中学习了先进的思想和理念,但并没有在教学实践中体现出来,教学实践没有任何变化,似乎培训与不培训一个样。”[3]显然,这是对培训资源和培训成果的极大浪费,应当引起我们的注意。

上述情况同时也表明,培训迁移不会自然而然地发生,它会受到众多主客观条件或因素的制约和影响。需要分析研究这些影响因素,采取相应的措施,支持和促进培训迁移的发生,以最大程度地发挥教师培训的实际效用。

二、培训迁移的影响因素

影响培训成果转化或迁移的因素很多,Holton于1996年提出的培训迁移影响因素模型,[4]将这些因素归结为三个主要变量:迁移动机(个人因素)、迁移设计(培训设计因素)和迁移气氛(环境因素)。国内学者王鹏等人在一项以教师为被试的研究中,发现这三个变量也是影响教师培训迁移的重要原因。[5]

迁移动机、迁移设计和迁移气氛实际上涉及到培训迁移的三个根本问题:①学员是否有应用培训所学新知识、新技能的愿望;②通过什么样的培训活动可以使学员成功地应用培训所学;③当他们在工作中应用培训所学时,需要怎样的组织环境。Holton的模型强调,只有当上述三种影响因素均处于适当水平时,培训中学到的新的东西才会被学员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改变他的工作绩效,进而导致组织绩效的变化。

1.迁移动机

目前得到实验证实的影响培训迁移效果的个人因素主要有:自我效能、动机和个人灵活性等,它们分别涉及到学员进行培训迁移的信心、动力和能力问题。其中,迁移动机被认为是一个能够显著影响培训迁移的因素。

根据Vroom的期望理论,个体行为动机的强度取决于“效价”与“期望值”的乘积,其中“效价”是指所要达到的目标对满足个人需要的意义和价值,而“期望值”则是个体认为通过努力可以达到某种目标的可能性的大小。Baldwin和Ford指出,期望理论为理解培训迁移的动机问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理论框架。[1]将这一理论运用到培训迁移中,如果学员相信培训所学能够被应用于实际工作中;应用培训所学能够提高自己的工作绩效;绩效的提高能够带来有价值的回报,那么他们培训迁移的动机就比较强烈。

2.迁移设计

迁移设计是指有利于迁移运用的培训活动的设计,它为培训迁移的发生奠定知识和能力基础。Ellis指出,[6]培训内容的实用性与培训迁移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具体来说,培训机构所设计和提供的培训内容越是切合学员的学习需求,越是贴近学员的工作实际,越是阐明了知识的应用范围和运用程序,那么学员就越有可能把培训所学推广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

此外,还有研究表明,实施培训教学时运用如下方法有利于培训迁移最大化:学习情境与工作情境尽量相似;提供足够的练习机会;讲解概念时引用大量不同的例子。

总之,有利于迁移的培训设计的基本特征是,所教的知识能用得上并且注意使个体有能力运用这些知识。

3.迁移气氛

培训迁移发生与否,不仅在于培训设计本身,还在于培训迁移气氛。所谓培训迁移气氛,是指“阻碍或促进组织成员将在培训中的所学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的组织环境。”Rouillier和Goldstein鉴定了培训迁移气氛的要素,将其划分为情境线索和结果线索两类。[7]

其中,情境线索包括:①目标线索,即上级是否设置目标明确要求受训者应用培训所学;②社会线索,即上级和同事对受训者应用培训所学的态度;③任务线索,即受训者运用新技能时,是否能得到设备、资金和时间等的支持;④自我控制线索,即专业自如何。结果线索是指应用培训所学后得到的各种反馈,包括正反馈(应用培训所学会得到表扬和奖励)、惩罚(上级公开反对受训者应用培训所学)和无反馈(上级既不支持也不反对受训者应用培训所学)。积极的迁移气氛能够促进受训者迁移行为的发生和巩固。

另外,还有研究者指出,具有“持续学习文化”的工作环境,更有利于学员迁移运用培训所学。[8]

三、促进教师培训迁移的策略

从上述可知,只有诸多影响因素均处于适当水平时,培训迁移才会发生和持续。因此,促进教师积极迁移运用培训所学,需要以下几个方面的协同作用:

1.激发培训迁移的愿望

首先要“按需施训”,加强培训课程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根据期望理论,培训内容满足个人需求的价值越大,那么教师运用培训所学的积极性就越高。在实践中,我们也发现,当教师感到培训所学恰好是自己所需要的那些知识和技能时,他们的学习会很投入,并且迁移运用的愿望也很强烈,这说明通过培训学到有用的知识,可以激发教师进行培训迁移的内在动机。因此,教师培训的首要工作是要做好培训需求调查与分析,全面了解参训教师的学习愿望,然后有针对性地选择培训内容,使之在帮助教师改善教学行为方面切实有用,切忌闭门造车、“所教”与“所需”脱节。

其次,要增强参训教师培训迁移的信心。个体行为动力与自我效能(个人对实现目标的信心)密切相关。从学习到应用,并非易事,需要激发学员的自信心。要做到这一点,在培训的过程中,不能只是坐而论道,还要给予学员更多的应用练习机会,让他们亲身体验到运用新知识带来的良好效果,获得成就感,以增强他们在日后的工作中成功应用培训所学的希望和信心。

其三,结果激励。参训教师返回工作岗位后,对于他们在教学行为、教学态度等方面发生的积极转变,以及教学效果的提升,学校管理层都要及时予以肯定和激励,或是物质上的奖励,或是精神上的表扬,以激发他们持续迁移培训所学的积极性。

2.培养培训迁移的能力

培训活动本身也是影响迁移的重要因素,在这一过程中,除了上述要确保学员习得真正需要的知识外,还得注重迁移能力――即将培训所学付诸实践的应用能力――的培养,因为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如果参训教师学到了知识却不会应用,那么知识的价值就无从转化为现实的工作绩效。所以,应用能力应当成为教师培训活动关注的重点。

第一,要教给参训教师运用知识的方法。教师培训以学习教学知识为主,而教学知识在本质上是一种实践性知识,它主要关涉的是“此时――此地――应该――怎样教?”这样的行动性问题,具有很强的境遇性。这就要求培训者不仅要紧密联系学员的工作实际,把知识讲清、讲透,更要讲明知识的适用情境、应用程序和运用策略,使学员习得灵活运用知识的方法。

第二,强化应用能力的训练。采用案例教学的方式让参训教师运用所学的知识去分析和解决特定情境中的教学问题;通过真实的或者模拟的教育场景让参训教师亲身实践和体验所学知识和技能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方法及其效果;集体诊断参训教师在演练新知识、新技能时出现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诸如此类,都有利于参训教师积累培训迁移的成功经验。这样,他们返回工作岗位后,就更有能力、更有信心把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工作中,改进自己的教学行为。

3.营造支持培训迁移的环境

培训内容的迁移不仅需要强烈的迁移动机和过硬的迁移能力,还需要支持性的工作环境或组织氛围。具体到一所学校,以参训教师为基点,围绕他周围的社会环境就是他所在学校的领导和同事,以及由他们所共同形成的文化氛围。所谓支持培训迁移的工作环境,就是指领导的支持、同事的支持以及浓郁的持续学习文化。

(1)学校领导的支持。学校领导的支持是促进培训迁移的关键因素,“培训迁移的其它环境因素有利与否,如能否得到同事的有力支持,能否获得运用所学技能的机会等,都与学校领导是否支持以及支持的程度密切相关”。[9]为促进培训迁移的发生,学校领导应当积极倡导和鼓励参训教师将培训所学应用于实际工作中,尽可能提供培训成果应用所需要的时间、机会、设备和资源;给予教师适度的专业自,对教师在转化应用过程中出现的失误,不轻易惩罚和公开责难。

除此而外,学校领导还应当对参训教师的培训迁移工作提出明确的要求,与他们一起探讨如何将培训所学应用到工作中,并制订出具体的目标和行动计划,使参训教师在目标的驱动和指引下积极应用培训成果;另外,还应对那些积极进行培训迁移的教师给予表扬和奖励,以利于他们迁移行为的延续和扩展。

(2)同事的支持。教师的教学生活总是依存于教师群体中,同伴互助也是培训迁移不可或缺的支持力量。几个同事经常在一起交流和分享运用培训所学新知识、新技能的心得体会和经验,研讨工作中的难题,共同克服转化应用中的困难,能给参训教师极大的勇气和力量,能促使参训教师积极主动地进行培训迁移。为促进这种活动的制度化和经常化,可将参训教师的培训迁移工作列入所在教研组的活动计划,让参训教师定期汇报培训成果转化的进展、收获和困惑,其经验供大家分享,其问题由大家共同想办法解决。在定期讨论中,可邀请教育专家参与,由他们进行专业指导,发挥专家的专业引领作用。同事和专家的参与,一方面可以提升培训迁移的效果和水平,另一方面还可以增加培训成果的受益面积。

(3)构建持续学习文化。除了领导和同事的支持这些显性的因素外,作为隐形环境因素的“持续学习文化”,也与培训后学员的行为密切相关。在具有浓郁持续学习文化氛围的组织中,全体成员都有终身学习、持续发展的意识,有合作、共享的思想,乐于接受新鲜事物,这样的组织文化可以为培训迁移创造良好的软环境,也是对它的最好的支持。打造持续学习文化,意味着为教师的培训迁移营造这样一种良好风尚,即任何能够使个人和团队得到发展的行为都会得到支持和鼓励,参加培训和运用培训所学也易于被领导和组织成员接受,整个学校洋溢着支持教师不断学习、不断进步的氛围。

4.反馈培训迁移的效果

由Vroom的期望理论可知,人们之所以会将培训内容运用于实际工作中,是因为他们预期这种行为能够给他们带来工作绩效的提高,以及有价值的回报或者某种利益的满足。所以,需要建立起培训迁移与绩效及组织回报之间的联系,要建立这种联系就必须对参训教师迁移行为的结果进行测评和反馈。一是对照预先设置的目标和计划对迁移工作的结果进行测评,主要内容包括:培训内容有多大比例得到应用、应用的效果如何、产生的直接或间接的教学效益有多大、还存在哪些问题,等等;二是对所取得的成绩给予适当的奖赏,如前文所述,这样可以激发教师持续学习和应用新知识的愿望;当然,也要反馈存在的问题,以利于教师改进自己的迁移行为。

近几年来,我国教师培训成果丰硕,但成果转化率低下却是一个毋庸讳言的事实,真诚希望本文所提出的策略能对这一问题的解决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Baldwin,T.T.&Ford,J.K.Transfer of training:A review and direc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Personnel [J].Psychology,1988,(1).

[2]吴怡,尤立荣.培训迁移影响因素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进展,2006,(5).

[3]吴晓红.教师培训何以回潮[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9).

[4]Holton,E.F.The flawed four-level evaluation mode,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Quarterly,1996,(1).

[5]王鹏,杨化冬.时勘.培训迁移效果影响因素的初步研究[J].心理科学,2002,(1).

[6]Ellis,H.The transfer of learning. New York: The Macmillan Company,1965.

[7]Goldstein,I.L.Rouiller,J.Z.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rganizational transfer climate and positive transfer of training.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Quarterly,1993,(4).

关于教训的作文范文11

 

一、强化领导,明确责任

为组织实施好本次培训,我县成立了项目领导组和项目管理办公室。县教育局局长担任领导组组长,县教育局分管师训的党委副书记和进修学校校长、副校长担任领导组副组长,成员为县教育局师训、电教、教研室负责人和进修学校有关处室负责人。项目管理办公室分管理组、业务组、技术组,具体负责培训期间的组织管理、业务指导和技术支持服务等工作。

全县各培训点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实行“一把手”为培训点第一责任人制度。各培训班的班主任由各培训点在乡镇中心小学、初中的分管校长、教导主任、教研组长和骨干教师等中确定。绝大多数培训点的负责人和中小学校长,人在现场,既是管理者,又是参训者,有力地保障了培训的组织管理和业务指导。

 

二、准备充分,保障有力

在接到省教育厅通知之后,县教育局和教师进修学校快速行动起来。首先,按省教育厅教师范函【2010】16号文件要求对“农远工程”设备进行了抽检。县教育局刘春生副书记带领电教馆人员不顾天气炎热,奔赴各培训点进行“农远工程”设备大检查,发现问题立即拿出维修方案。县教师进修学校为了做好培训课程资源下载,添置了一套卫星接受设备,并专程至合肥购置“九州”卫星接收卡和高频头,提供给高频头损坏的培训点。

同时,县教育局精心谋划及时印发了《关于组织参加2010年暑期教育部中西部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部级远程培训的通知》(无教职成【2010】481号)、《2010年暑期中西部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部级远程培训有关工作的通知》(无教职成【2010】506号)两个文件,指导全县各培训点的规范运作各项培训工作。

暑假期间,我县供电紧张,为应对设备故障、停电等原因导致无法收看教育电视台课程的问题,教师进修学校一方面提前下载课程并刻录成光盘供应非“农远工程”学校的培训点,一方面通过“无为教师教育网”的专题培训平台提供课程下载。此举得到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心的肯定。

各培训点因地制宜,充分做好后勤服务工作。无城的杏花泉小学、北城小学等学校将培训地点设在空调教室,并提供矿泉水等。赫店中心校、土桥中心校等培训点为本次培训特地添置了立柜式空调。

 

三、加强管理,保证效果

本次培训,我县参训教师人数多、培训点多、培训班多,唯有加强管理,才能保证培训效果。为此,县项目管理办公室于培训开始前,印发了《无为县2010年暑期中西部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部级远程培训检查指导工作计划》,明确了检查指导的主要内容。7月25日——30日,县项目领导组分成两组,冒酷暑、战高温,每天早出晚归,牺牲休息时间,赴全县40多个培训点进行巡回检查。实地查看,座谈,问卷调查,发现问题及时给予指导。

培训期间,我们根据省教育厅《关于认真做好教育部2010年暑期中西部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部级远程培训工作的通知》(教师范函【2010】18号)要求,印发了《无为县2010年暑期中西部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部级远程培训后期工作的通知》,从培训考核、成绩上报、工作总结和档案建设等方面提出要求。各培训点按照《通知》要求,严格执行省定考核标准,认真组织培训考核,并按时完成了合格教师名单和工作总结上报工作等。

由于天气炎热,为了保证培训效果,各培训点合理安排培训时间,一些培训点增加集中学习地点,将观看课程视频、光盘的时间提前到上午7时。人数多的无城、白茆、泥汊等中心校,采用分校集中学习的方式。

 

四、有效引导,确保质量

引导参训教师突破地域限制,通过网络参与跨地域的研讨交流,确保培训质量。一方面,我们引导教师在“项目网站”注册、自主学习、发表文章、互动交流等。另一方面,无为县教师进修学校在 “无为教师教育网”(wwjx.org)开辟“2010中西部部级远程培训”(wwjx.org/?action-goods)专题研讨区,分设“快讯”“简报”“课程”“视频”“交流”五个栏目,提供教育部、省、县有关文件,报道各培训点培训情况,提供课程下载等。尽管时值假期,又是集中活动,教师使用学校计算机机会少。但是,到培训结束时,共“快讯”25条,“简报”19篇,“交流”文章157个主题,5000人次参与交流,点击数超万次。

襄川小学培训点,210名小学教师参加培训,他们克服高温路远、农活缠身等困难,积极踊跃参加活动,聚精会神听报告,边听边看边做笔记,撰写反思报告,提交作业,在研讨会上积极发表意见,发言踊跃,气氛热烈。

【1】 小编推荐与 暑期教师部级远程培训工作总结 关联的文章:

【返回 栏目列表】

土桥中心小学的黄光汉老师虽然年近花甲,即将退休,但他仍然坚持每天到校参加培训,认真做笔记,积极参与研讨。

参训教师在交流中写道:“远程培训我爱你,就像老鼠爱大米”“听了专家们的示范课和报告,受益匪浅”“深有启发。牢固树立了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理论水平业务水平有了大大的提高。感谢‘培训’”。

参训教师,尤其是老教师的学习状态,参训教师的感言,都充分说明了本次培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但是,我们通过巡回检查指导和培训点上报的总结发现,本次培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培训课程内容适应性不强,不符合农村学校(特别是村小)的实际;专家引领、跟进指导不足,针对性、实效性不高;集中在天气炎热的假期,影响教师的休息和其他学习需求(如,学历进修)的实现,等等。

无为县项目管理办公室

二??八年八月十二日

【2】

小编推荐与 暑期教师部级远程培训工作总结 关联的文章:

高中新课程体育与健康学科培训总结

2010年区小学班主任培训工作总结

暑期班主任培训总结:花开阳光,惬意浓

教师技能培训总结有感

企业培训及拓展训练活动总结

晨报营销实战培训总结

教师远程继续教育培训培训点总结

关于教训的作文范文12

[关键词]质量 实践 探索 员工培训

中图分类号:F27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5-0253-01

职工培训是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基础性工作,也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企业应对市场竞争的一个战略性措施。特别是在当前煤炭市场形势日益严峻的情况下,提高培训质量,打造一支高素质的职工队伍,已经成为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保持企业长盛不衰的一个重要手段。如何切实提高员工培训质量,是当前煤炭企业面临的一个非常紧迫的重要课题。据此,本文结合陈家沟煤矿日常培训管理工作,来探讨提高员工培训质量的有效途径。

一、目前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培训师资工教矛盾严重

通过多年的努力,我矿的兼职培训教师队伍已初具规模,他们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及丰富的教学经验,基本能满足职工培训工作的需要,但是这些兼职教师同时也是各生产科室及区队的主要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日常工作很繁忙,没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全身心投入培训教学。而且,由于他们从事培训工作属于兼职,培训效果的好坏不会直接影响自己的薪酬、晋升等切身利益。因此,矿井的培训师资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工教矛盾,这种矛盾直接影响了培训工作质量。

(二)培训方式违背成人学习规律

一是近年来,针对煤矿职工的培训项目逐渐增多,除了常规的新工人培训、转岗培训、岗位员工技能培训、安全与技能等各种专项培训外,还有上级规定的各类培训和本矿根据生产需要开展的自选培训,在各类培训过程中接受培训的员工差异大、时间紧、任务重,给教学管理工作带来了诸多难题。

二是成人学员无论从生理状况、家庭环境、社会背景来看都有其特殊性。例如:他们有一定的实践经验,但理论知识缺乏;年龄较大的员工有一定的分析能力,但学习能力较弱;学员普遍要求尊重,但又缺乏上进心;有些员工确实想学习知识提升自我,但由于工作和生活压力大而无法静心学习。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培训质量的降低。

三是由于基层区队职工年龄与文化程度参差不齐,对参加培训的人员都采用同一教学模式时,在培训过程中就要相互兼顾,否则就会有一部分年龄偏大和文化程度较低的学员掉队,而大多数培训员工是来自于生产一线,虽然有一定的生产知识和操作技能,但由于各自工种不同,岗位不同,每个人只熟悉其工作范围内的工艺和操作流程,对其他岗位一概不知,技能知识缺乏系统性,培训时涉及自己熟悉的岗位知识接受较快,对其他知识理解难度较大。所以培训对象的种种个体差异,也给培训工作带来不小的难度,使培训质量受到一定的制约。

二、针对问题,采取有效办法,提高培训质量

(一)增强教师服务意识,转变培训教学主体,逐步解决工教矛盾。

一是增强培训教师服务意识。思路决定出路,不同的思维方式,会产生不同的行为,导致不同的结果。要想提高培训质量,不能只转变领导者的培训观念,关键是要转变授课教师的培训观念,一靠教育,二靠激励。通过思想教育让教师真正意识到职工培训对于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再加上相应的激励机制,我们的兼职教师就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培训中来,而不是被动接受指派或敷衍了事。

二是逐渐转变培训教学主体。由于形势的发展需要,师资不足的矛盾也逐渐显现,这也是造成工教矛盾的原因之一。鉴于此,我们就要实现将教学主体逐渐下放至技术高超,安全意识强,实践经验多的老工人、老师傅身上,为了把老工人和老师傅队伍建设成一支实践经验丰富、懂专业的培训主力军,老师傅有五年以上的现场工作经历,熟练掌握本工种的理论和实践操作知识,而且技术全面,能够解决生产过程中的突发问题,具有较好的综合能力。这样他们培养出来的“高徒”又能够以“导师带徒”梯次培养模式来培养其他年轻职工。

三是注重教师队伍考核,增强师德师风建设。各基层党支部要切实加强对有过硬技术的老工人、老师傅的思想政治工作,从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方面入手,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修养。

(二)创新培训方式,逐步建设实训基地,努力适应成人学习规律。

1.推行细化管理。一是控制培训数量。在同等条件下(一定的师资,一定的设备),理论上讲,培训人数少,培训质量相应高。培训人数增多,培训质量则会下降。就是说,要想提高培训质量,培训数量必须限定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如果既要培训数量,又要培训质量,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改变前提条件,包括增加师资力量,补充学习和实习硬软件设施并保证充足的学习时间等。如果我们忽略或是违背了这一点,从大的方面讲是不符合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的教学规律,从小的方面讲就是敷衍了事、自欺欺人。就现有的条件而言,我们能够做到的就是严把数量关,进行少而精的针对性培训。二是分岗位培训。在培训过程中,除了讲授煤矿安全生产的理论专业知识外,还应该帮助员工提高安全操作能力,了解工作流程与规程要求。帮助员工明确自己工作的职责、程序、标准,进而提高操作技能。三是分层次培训。一个人的知识结构、文化程度决定着他对新生事物的接受和感知能力,多年的培训经验显示,文化程度高的学员理解能力、分析能力、综合应用能力、操作能力、学习能力都优于文化程度较低的学员。对于年龄、文化层次差异大的培训,在培训前做好调查分析工作尤为重要,按文化程度分班有利于因材施教。对于文化程度高的学员,可以深讲专业理论、扩大知识面、进行系统培训;对于文化程度低的学员可以强化应知应会知识学习,以实用性为主兼顾系统知识。

2.大力建设实践培训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