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抒情文字

抒情文字

时间:2023-05-29 17:59:15

抒情文字

第1篇

吴派的兴起,逐渐取代了宫廷绘画和浙派的地位,在文人士大夫中广为盛行,历时150多年,对后期的文人画起着深远的影响。江西省博物馆珍藏了“吴门四家”领军人物—沈周、文徵明等人的书画作品,现介绍与读者共赏。

沈周《竹窗图》 绢本 纵124厘米 横74.5厘米

画面高山绵亘,修竹泉溪,一亭隐于繁茂树林中,老者观水而思,山道上一叟款款而来。高山、溪流、修竹、亭阁,一派恬静闲适的隐士生活,这正是文人所向往的。山石作披麻、折带皴,整幅画粗简雄健,清新疏朗。空白处有七行题诗,但已残缺不完整。

沈周(1427-1509年),字启南,号石田,晚号白石翁,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出身于收藏、书画世家,终身不仕。其山水少承家法,兼师杜琼、陈宽等名家,绘画上主要继承宋元文人画的衣钵,在此基础上,又有自己的创造,发展了文人水墨写意山水、花鸟画的表现技法,成为吴门画派的领袖。所绘作品气势雄健、笔丰墨健,沉着深厚,以粗笔为主。

文徵明《溪亭消夏图》 绢本 纵172厘米 横48厘米

画面上,高山流水,古树虬枝。密林中亭阁数间,水榭上茅亭里两老者对坐乘凉交谈,另一老者沿桥而来。绿荫遮掩,山泉自上而下,好一处消夏之地。远处作者以淡墨染山,山石用披麻皴,浓淡墨点叶。近景山石突兀用浓墨勾勒转折,淡墨渲染,以突出山石的质感和光影。作者所用粗笔,也正属文徵明画风中“粗文”一路的代表作品。

自书行书七绝诗一首“高树阴阴翠盖长,雨馀新水涨回塘,何人得似山中叟,共领溪亭五月凉”。款署“徵明”。下压“文徽明印”白文方印。右下角有一枚朱文收藏方印。

文徵明(1470-1559年),初名壁,字徵仲,号衡山居士,长洲人,与沈周同乡,并师从沈周。他出身于官宦之家,中年被推荐至翰林待诏,三年辞归。工书,追二王,大字仿黄庭坚。以创作字画为生,学画于沈周,擅山水,有笔细绵密者,称“细文”;有粗放苍润者,称“粗文”。晚年粗细兼备,悟入吴镇遗意,其得意之笔,以工致胜。亦善花卉、兰竹、人物,名重一时。书法学李应桢,他和祝允明、唐寅、徐祯卿合称“吴中四才子”,真行草隶诸体皆精,尤以小楷、行书成就最高。

明末,继吴派之后,在上海地区涌现了一支以重视笔墨表现与文人修养的文人山水画派,以“华亭派”董其昌为首领。此派虽活动地区在松江,但实际上是吴派的延续,将文人画的创作推向高峰。

董其昌《仿李营丘秋山图》 绢本 纵106厘米 横59厘米

远景高山以披麻皴、苔点皴绘树林;近处浓墨山坡,湿墨近树,茅屋几间,水面如镜,烟波袅袅,好一幅水墨山水画面。作者以多样画法,墨色干湿浓淡,柔中有骨力,拙中带秀,清秀平淡。李营丘即李成,北宋山水画家。右上角题“孙玺卿示余李营丘山图漫仿其意为此”。款署“玄宰”。钤“昌”、“太史氏”朱文方印。左右下角钤诸多收藏印“民鉴赏”白文长方印、“烟客鉴赏”白文方印、“太原玉逊之氏收藏图书”朱文长方印、“陆军第二……古物之章”朱文方印(模糊不清)。

董其昌(1555-1636年),字玄宰,号思白,松江华亭(今上海市松江)人,官至礼部尚书。精鉴赏,富收藏,尤长书法,致力于山水画,集书画为一家。他师法古人的传统技法,在笔、墨的运用上,变幻多样,既摹古又独辟蹊径,自成风格。他的“南北宗论”画论在当时产生了巨大影响,在明末清初的画坛上视为正宗。董其昌书法以行楷擅长,综合了晋唐宋元各家的书风,自成一体,笔法圆劲秀逸,平淡古朴。他的书法影响深远,直至清中期,康熙、乾隆都以董书为宗法。

清代的绘画艺术,继续沿袭元明之势,文人画日益占据画坛主流,以“正统派”的“四王”影响整个清代。然而,在江南的扬州,由于地处要冲,交通便利、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经康、雍、乾三朝发展,成为我国东南沿海一大都会和全国的重要贸易中心,富商大贾云集扬州,为满足对物质、精神生活需求,大肆求购书画,悬之室中,以示风雅。在这天时、地利条件下,一支画史上最集中的一个文人画派—“扬州八怪”登上了历史舞台,即以郑燮、金农、汪士慎、黄慎、高翔、李、李方膺、罗聘为代表的画家。他们有人做过官,但终身布衣。还有不少人出身贫寒,靠个人奋斗成为文人画家。他们以卖画为生,个个都学富五车,精通诗文,擅长书画、印章,形成诗书画综合艺术的整体。他们在承接宋元明的传统上,摆脱保守派遵循的清规戒律,高度发挥了即景写生,即景抒情,以学识、经历、艺术修养、深厚的功底和立意创新的艺术追求表现其鲜明的个性及清新狂放的艺术格调,把传统写意绘画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

郑燮《墨竹图》 纸本 纵115厘米 横69厘米

中锋写出两三枝竹杆,瘦劲挺拔,侧锋写出几片粗细不等的竹叶,或似“个”字、或似“介”字、或似“分”字。竹杆左下自题七言诗一首“东坡与可太颠狂,画竹千枝又万行,袖里灵珑还有石,拈来压倒米元章”。款署“板桥郑燮”。钤“板桥”朱文长方印、“郑燮”白文方印、“七品官耳”白文方印。他将诗句用书法的形式,真草隶篆融为一体,大大小小,东倒西歪,犹如“乱石铺路”,很好地将书法和画揉合在一起。郑板桥的作品具有个性、创新,有着无限的生命力。

郑燮(1693-1765年),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曾任山东范县、潍县知县,因开仓赈灾,得罪地方豪绅大吏,遭罢官,后在扬州卖画为生。他善兰、竹、石,尤精墨竹。一生画竹最多,在创作方法上提出“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三阶段论。书法上自创“六分半书”,以书绘画,潇洒自然,是“扬州八怪”的主要代表,以“诗、书、画”三绝闻名于世。

《金农、王宸山水隶书合装》轴 纸本 画纵31厘米 横24厘米 字纵29.5厘米 横20.5厘米

金农题:“乙丑十月至丙寅二月拙诗并寄 西塘先生转呈 谷半查两先生旧好教正,重游安隐寺独坐泉上,归从旧时松径,宿于舟中。晓起,开行临平,山色历历在目作长歌纪之。十年前曾泉上坐,松毛,松盖大阴交翠,扑六月寒热,痱全消无一个。今年重游泉上亭,长松拱手如相迎,可怜我老松不老,我发也白松乃青,寺门砖塔影矗,抚松美泉,与僧熟临平山下,晚泊船又共汀鸥沙鹭宿,侵晓迂柔橹行,夜来雨止变作晴,数峰有意露圭角,要试先生双眼明。

金农(1687-1764年),字寿门,号冬心,又号稽留山民、曲江外史、昔耶居士等,浙江仁和(今杭州)人。博学多才,精篆刻、鉴定,能书善画,崇尚“北碑”,以“漆书”著称,被称为“八怪”之首,在当时声望很高。

金农的书法是融楷隶于一体的变体书法,金农统称为“漆书”。这种新书体书写时需将毛笔的笔锋截去,使之起笔方正,如扁刷刷成,转角处方硬如棱角,横划粗重而竖划纤细,墨色乌黑光亮,犹如漆成。金农笔法生拙而清秀,个性突显。

王宸(1720-1797年),字子凝,号柳东居士等,江苏太仓人,王原祁曾孙,山水承家学,以元四家为宗,与王昱、王愫、王玖合称“小四王”。

画面二岸一水式。用枯笔重墨绘高山,干笔皴擦,横墨点树,渔夫泛舟于江中,悠然自得。画题“意境平平尚有江南余韵写家山”。款署“柳东王宸”。钤“王宸”白文方印、“柳东”朱文方印。

黄慎《铭砚图》 纸本 纵159厘米 横65.5厘米

用笔迅疾,衣纹顿挫转折,线条硬折虬结,尤如草书,墨色浓淡相宜,人物面部刻画精细,略施淡赭色。画面左上角跋五行题词。款署“黄慎写”。钤印“黄慎印”白文方印、“恭寿”朱文方印。右下角一收藏印。黄慎擅草书,书法学“二王”,更有怀素笔意,从章草脱化而出,其遒劲运笔于绘画中,画面多干枯、飞白、迅疾之迹。他的草书点画纷披,散而有序,纵横排列,气象雄伟。

黄慎(1687-约1770年),初名盛,字恭寿、公懋,号瘿瓢子,福建宁化人。自幼家贫,一生布衣。从小作画谋生,以人物画为最,题材多为神仙佛道和历史人物,也有一些现实生活中的形象。

高翔《弹指阁图》 纸本 纵51厘米 横28厘米

此图所绘的是清代扬州天宁寺西边的弹指阁,为文思和尚居址。用枯笔淡墨描绘竹栏小院,杂树绿荫楼阁小景,院内二人站立对言,屋内一人扶案读书,用笔洗练,风格清秀简静。画面上有汪士慎“弹指阁一律”和高翔七言诗一首。诗题与画意,浑然一体,耐人寻味。高翔款识“莲界慈云共仰扳,秋风篱落扣禅关。登楼清听市声远,倚槛潜窥鸟梦闲。疏透天光明似水,密遮树色冷如山。东偏更羡行庵地,酒诗尚日往还。弹指阁落成并图请巢林六兄先生和正。西唐愚弟高翔”。钤“高生老”朱文方印。汪士慎和诗一首“空阶老树盘根起,四面烟林绕阁寒,满月客前香影暗,长明灯外鸟声欢,别问幽迳连吟社,定有文禅斛更观,半日游踪得遣兴,夕阳多处更凭栏。题弹指阁一律 士慎”。钤“近人氏”白文方印。

高翔(1688-1753年),字凤冈,号西唐,扬州人,终身布衣。晚年右手残疾,常以左手作画,在“八家”之中,以画山水著称,取法弘仁和石涛。也兼善墨梅,与金农、汪士慎、罗聘并称“画梅圣手”。

汪士慎(1686-1759,一作约1762年),字近人,号巢林,又号溪东外史,安徽歙县人,居扬州卖画为生。善诗,工花卉,尤擅画梅,常到扬州城外赏梅、画梅。五十四岁时左眼病盲,六十七岁时双目失明,但艺术志趣不减当年。著有《巢林诗集》。

李《岁寒三友图》轴 纸本 纵167厘米 横91厘米

淡浓墨勾勒岩石嶙峋,浓墨绘古柏参天矗立,竹枝冒风雪昂首挺立,双圈梅花傲然争艳。笔墨纵横,放笔写意,不拘法度,纵横驰骋,但不失传统,把“三友”坚韧不拔的气节在他挥洒淋漓的笔墨中表现出来。自题“鼎足此三者,良朋恒在新,人生首遭际,不待岁寒知。乾隆二十二年春月夏堂懊道人李”。钤“印”白文方印,“宗扬”朱文方印。

李 (1686-1762年),字宗扬,号复堂,又号懊道人等,江苏兴化人。康熙五十年(1711年)举人,曾供奉内廷,后出任山东滕县知县,因触犯权贵而罢归,至扬州卖画为生。供奉内廷时,曾随蒋廷锡学画,画法工致;后向指画画家高其佩求教,崇尚写意。在扬州从石涛学法中得到启发,风格大变,形成了自己任意挥洒之风格。

罗聘《钟进士役鬼图》轴 纸本 纵91厘米 横41.5厘米

图绘降鬼神钟馗,姿态魁伟,神情威严,虎目圆睁,枯笔绘衣物,线条简洁粗放。一小鬼温顺抱书立于旁,一只蝙蝠自远处而来,画面大量的留白,简洁而意喻深刻。作者以奇异怪迷的鬼怪世界借以讽喻社会现实。画面自题“五月五日祓不祥,何须按剑髯怒张,毕竟终南钟进士,能教鬼服列文章。罗聘戏墨”。钤“罗两峰印”朱文方印,右下角钤“青霞馆珍藏印”朱文方印,左下角钤“宋灿之印”、“颐情馆印”白文方印,“上元余氏珍藏金石书画之印”朱文方印。

第2篇

这是一种直接抒情的方法,它往往是通过作者或作品中的人物将情感直接表达出来,其特点 是感情袒露、气势奔放、热烈。如:

?

《人生组曲》

?

别人艳羡的目光、啧啧的赞叹,仿佛是人生舞台上的红牡丹,一个耀眼的角色,万人倾慕,闪亮的星呀!眼前似乎是平坦的高速公路,却隐匿着会刺人的荆棘呢?也许是真的聪明而又快乐吧!可是美丽的外表却也掩藏不住--一颗虚浮的心,就如高音喇叭吹奏得尖锐 ,却欠缺一份平和!?

当“平凡”的中音平稳地缓缓奏出时,坠落红尘的心也逐渐清静澄平,并不是规律呆板,而 是人生另一层境界,与世无争,超脱而不走异端,也许当历经了高亢的尖峰才能领略出平凡的美;虽只是一条普通的柏油路,却依然能尽责地担当人生的重任;“平凡出于自然”,假 如能好好地思索,更能悟出真正的人生!?

不论是多明亮的艳阳天,也会有乌天突罩的可能,世上没有永远风平浪静的海,人生也有颓丧消沉的时刻。遭遇挫折时的心境就如令人闻之会莫名感伤的低音号--低沉,低沉!仿佛正走着崎岖不平的羊肠小径,颠仆跌踬,使人气馁,但这是真正的转折点,能坚持到底便是成功,否则就要失败;但最撼人的人生却常于此际产生,雄伟浑宏的低音能使人起最大震荡 !?

一首歌必定是由许多高高低低的音符组成,我们的生命之歌不也如此吗?有艰苦才显得幸福 的可贵,有平凡才烘托出灿烂的日出。其实只要你好好把握,人生必会有意义,何必埋怨上 天呢??(孙伟)?

在这篇习作中,抒发作者人生如歌的感悟,希望人们好好把握人生,使人生有意义。

第3篇

“抒情漫画是诸多漫画种类中的一种,画家通过漫画直接或间接地抒发自己内心地思想感情。抒情漫画又是一中机幅诗意地艺术形式。虽然它不应人发笑,但值得人深思。”??欧文大词典之“抒情漫画”

《喂鸟》谭丽云作(获1990年十一届日本读卖国际漫画大奖赛金奖)。

作品表现了一位妇女喂鸟地故事。为了让幼鸟享受世间地母爱,她特意给自己地手带上雌鸟面具,一口一口地给小鸟喂食。此情此景实在令我们读者感动,对这位母亲肃然起敬。

《草草杯盘供语笑,昏昏灯火话平生》,丰子凯作。

这幅画发表于抗日战争胜利之后。在抗日战争期间,人们受尽了骨肉朋友离散之苦。终于有一天,朋友亲人终于可以诉说离别之情了。桌上几碟小菜,一瓶老酒,昏暗的灯火……思念的话语,真是说也说不尽呀。

这则丰先生的抒情漫画,画出了一场可怕苦难的抗日战争之后,人们悲喜交集的情景。比“草草杯盘供笑语,昏昏灯火话平生”这句诗,更能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又如《生命力》,前苏联漫画作家??斯米尔夫作,无情的利斧砍倒了一棵大树,斧刃深深地剁在了那可怜的残留的树桩上。这不屈服的生命,竟然把生命的顽强延伸到了自己的仇人??斧把上??长出了一只小小的绿芽。

这幅抒情漫画,既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也没有人物形象,只是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这种抒情可以是个人的,也可以是社会的。

现在的抒情漫画更是大有作为,我期望有更多、更好的作品问世。

第4篇

我的行为方式有些特别,我喜欢用文字来梳理零乱的心情。别人说我太傻,可我却相信古老的方式能够很彻底清除伤口。

在一个未知的世界中,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行为方式。谁也没权利让别人和自己一样。我喜欢吸收自由的阳光,享受微风的荡漾。但不是谁都能够幸运的找到自己的

船,船上的风也可能会在你的逆时针方向,努力地追逐爱的翅膀,用爱飞翔。

喜欢快乐,喜欢忧伤,其实这两者并不矛盾,只是现实中的人将它想的太复杂。

快乐和忧伤没有界限,就像这世界总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有时会突然担心自己是否能适应这世界的步伐,有些乱,又有些无奈,但没办法,世界总要走,他不会为你一人而停留。

世界有时候真的孤单的可怕,但我不怕。

笑着对世界说我要超越你。

第5篇

到底,是怎样一种缘分将四个风格迥异的女生联系在一起?到底,是怎样一种情愫将四个天性活泼的女生牵绊在一起?到底,是怎样一种友谊将四个古灵精怪的女生撮合在一起?没有轰轰烈烈的舍生为人的电视剧情,但却有冥冥之中欢乐和睦的愉快氛围;没有跌宕起伏的情感波折,但却有平平静静的舒适轻松;没有款款动人的深情对白,但却有着打打闹闹的温馨场面。我们没有动人心弦的海誓山盟,但我们心中永远珍藏着一个不变的诺言,三年后,五年后,十年后……我们四人还要相聚一起,不离不弃。三年,能够忘记很多人,但也能够记起很多人。我一直相信,在我们最美好的花样年华里,曾经的我们是最要好的朋友,是最贴心的闺蜜,是最搞怪的孩子,这份短暂的三年有轻重的点点滴滴回忆都将变成无价之宝,蔓延在心底不断不断延续下去。那些年,我们或许错过了很多,曾经的小学同窗,更好的学校,更优秀的老师,但我们无悔,因为我们没有错过彼此,没有错过这珍贵的三年。我们爱奔跑,爱唱歌,爱大笑……和许多同龄少女一样,永远有着出乎意料的想法和令人史料未及的行为举止。我们总爱亲热的换对方一声”姊妹“;我们总爱毫不掩饰的放声大笑;我们总爱一场搞怪的制造笑料;我们总爱……三年,就这么过去了,似短暂,似漫长,时光年轮中,有我们一起走过的印痕,深深浅浅,一直伸向未来,在慢慢推磨中,我们逐渐成长,却始终心心相惜。未来的路还很长,但却不会忘了你们,忘了韶华中的那段情。

高一:比萨斜塔的钻钻

第6篇

到底,是怎样一种缘分将四个风格迥异的女生联系在一起?到底,是怎样一种情愫将四个天性活泼的女生牵绊在一起?到底,是怎样一种友谊将四个古灵精怪的女生撮合在一起?没有轰轰烈烈的舍生为人的电视剧情,但却有冥冥之中欢乐和睦的愉快氛围;没有跌宕起伏的情感波折,但却有平平静静的舒适轻松;没有款款动人的深情对白,但却有着打打闹闹的温馨场面。我们没有动人心弦的海誓山盟,但我们心中永远珍藏着一个不变的诺言,三年后,五年后,十年后……我们四人还要相聚一起,不离不弃。三年,能够忘记很多人,但也能够记起很多人。我一直相信,在我们最美好的花样年华里,曾经的我们是最要好的朋友,是最贴心的闺蜜,是最搞怪的孩子,这份短暂的三年有轻重的点点滴滴回忆都将变成无价之宝,蔓延在心底不断不断延续下去。那些年,我们或许错过了很多,曾经的小学同窗,更好的学校,更优秀的老师,但我们无悔,因为我们没有错过彼此,没有错过这珍贵的三年。我们爱奔跑,爱唱歌,爱大笑……和许多同龄少女一样,永远有着出乎意料的想法和令人史料未及的行为举止。我们总爱亲热的换对方一声”姊妹“;我们总爱毫不掩饰的放声大笑;我们总爱一场搞怪的制造笑料;我们总爱……三年,就这么过去了,似短暂,似漫长,时光年轮中,有我们一起走过的印痕,深深浅浅,一直伸向未来,在慢慢推磨中,我们逐渐成长,却始终心心相惜。未来的路还很长,但却不会忘了你们,忘了韶华中的那段情。

高一:比萨斜塔的钻钻

第7篇

实验中学 张卫江

怎样才能拥有一双善于捕捉“动情点”的慧眼呢?

首先可以通过研读范文来提炼典型情景。所谓范文,可以是课内的经典名篇,也可以是课外自己喜欢的美文。通过研读范文,可以提炼出一些典型的生活情景,并在自己的创作中加以借鉴。

其次要勤于用思,注意提升自己的敏锐意识。注意观察日常生活中引发自己心灵震动的瞬间,并及时将这种情感的火花记录下来。很多人并不缺少“动情”的体验,只是因为司空见惯而忽略了它们,让它们在不经意间从自己的身边滑走。比如一次温馨的晚餐,你还能描述当时的氛围吗?和父母的一次冲突,你还记得起原因吗?有心人应该学会留住这些稍纵即逝的瞬间,不断积累,使之成为自己写作的源头活水,自然也就不会文思枯竭了。

另外,还要关注细节,丰富自己的人生体验。“动情点”不只是一些煽情的故事情节,它还包括个人独特的人生体验。

发现“动情点”,捕捉“动情点”都是为了形成自己独特的情感素材库,使写作时情感的流淌更加真实自然,从而更好地与读者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在写作过程中,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更好地凸显“动情点”,增强文章的力度。

1.精心剪裁,巧设高潮,凸显“动情点”。

“动情点”决定着全文的高潮,牵动着全文的结构,所以在写作运思的过程中既可以通过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来使情感厚重感人;也可以通过调动各种不同的叙述顺序,加强细节描写等方式来“浓缩”文章的结构,使情感更加集中、动人。例如《父亲的布底鞋》讲述了一个寓意非常深刻的小故事,“父亲当年大学毕业后毅然放弃优厚的待遇回到村里,带领大伙儿开办企业”,致富以后,成了“响当当的大人物”,但他“一直都穿着一双布底鞋”,其目的就是不忘根本,“不能只图自己过得好,还要多替别人想想”。作者在安排全文结构时不是平铺直叙,而是围绕“布底鞋”这一线索,采取倒叙思路,先交代父亲是“大人物”,却“一直都穿着一双布底鞋,白底黑帮,宽宽大大,在大街上来来往往的人群中显得格外刺眼,格外落伍”,然后再追述原因,讲明父亲小的时候由于家里很穷,虽然以全县第一名的好成绩考入了县重点学校,却因为交不起学费而面临失学,是全村人凑出学费帮他完成的学业,而当时家里同样困难的四奶奶送来的就是这样一双布底鞋,把村里人在生活都很困难的情况下仍然主动帮助父亲完成学业这一“动情点”,在高潮中自然而然地推出,最后才点出“人不能光活自己”的主题。这样处理,不仅在文章开头就引发了读者的好奇心,而且脉络清晰,主旨明确,饱含深意。

2.集中渲染,画龙点睛,凸显“动情点”。

人的七情六欲是相通的,能令你动情的内容,往往也能使别人动情。然而令人动情的,不一定是事物或物件的整体或整个过程,往往是事物的某个部位或事件的某一细节。因此作文不能只写事物的轮廓,而应抓住最让人动情的内容渲染之、凸现之,从而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使自己的文章更有力量。例如施冠祯同学的《瞬间》一文:

那年的腊八,老天隐隐地皱着眉,没有留给太阳一点空隙。

饭后,母亲去盛腊八粥,她端了一碗走到已经拿起包要去上班的父亲面前,抬起头微笑着看着父亲的眼。父亲放下包,会意地接过碗喝了一口,然后露出孩子般甜甜的笑。母亲拿起父亲的包送父亲出了门。

雪花悠悠地降下来,停在父亲已经开始苍白的发梢上。母亲忽然意识到了什么,转身快步回来,拿起放在门厅的伞又急步追了过去。

母亲赶上了父亲,撑起伞遮住了父亲头顶上的那一片天,父亲停下步子回过头,一丝稍纵即逝的惊讶幻化成双眼清澈的光,带着不易察觉的温柔,像是深邃的湖,浸过千年岁月久久地沉淀成柔和的凝视。

我心中那块最柔软的地方就像被轻轻揉过的软纸,留下一片片细小的褶皱。

这篇文章以“瞬间”为题,仿佛只是抓住了父母日常生活中的一个细节,然而所写的内容却突破时间阈限,刻画出两人深沉而默契的感情世界。

3.细化情景,虚实相生,凸显“动情点”。

第8篇

[关键词]中国美学/抒情传统/华人学者

中国古典文学艺术的独特品格被许多学者有意无意地体认为一种与主体表现相联系的抒情特性。在海外汉学界,已有一些学者对中国艺术的抒情特性从大美学的角度进行了历时态的研寻和共时态的把捉,并逐步形成了一个有所承袭的学术传统。按照学者萧驰先生对抒情传统所作的“谱系研寻”,陈世骧所开创的这条学术思路上承宗白华“研寻中国艺术之意境的特构”的学术追求,往下又为诸多海外学者所有意沿袭:先有高友工建构起涵盖多个艺术门类的中国抒情美学理论架构;又有孙康仪、林顺夫分别从断代史的角度,蔡英俊、吕正惠、余宝琳分别从传统诗学的概念发展,刻画了中国抒情传统的形成与演变;再有张淑香对抒情传统的本体意识作了思辨性的考察。倘再加上宇文所安、浦安迪对此一领域研究成果的广泛拓展,中国美学的抒情传统研究无疑已渐成体系。[1] 在这样一条雄阔而又不乏深刻的学术进路的影响推动下,学界完全有可能对中国古典美学作出全新的评价与定位。

旅美华人学者陈世骧乃是此一学术传统的开创者,他在《中国的抒情传统》[2] 一文中最先从比较文学的视角提出,相对于西方文学而言,中国文学的道统就整体而论是一种抒情的道统。与滥觞于荷马史诗和希腊悲喜剧的西方文学不同,中国的文学传统始于以音乐为其要髓的《诗经》和《楚辞》。《诗经》“弥漫着个人弦音,含有人类日常的挂虑和切身的某种哀求”,《楚辞》是“文学家切身地反映的自我影像”和“用韵文写成的激昂慷慨的自我倾诉”,因此都是抒情诗歌的典范。《诗经》和《楚辞》把“以字的音乐做组织”和“内心自白做意旨”这抒情诗的两大要素结合起来,从形式和内容上确定了中国文学创作的主流。紧接而来的汉代的乐府和赋在此文学道统中继续光大并推进了抒情的趋势。自此以还,抒情传统“风靡六朝,绵延过唐朝以及以后的世代”,甚至“当小说和戏剧的叙事技巧最后以迟来的面目出现时,抒情体仍旧声势逼人,各路渗透”。与此相对应,中国古代美学和文学批评也以抒情诗为主要关注对象,如孔子就认为诗的目的在于“言志”,也就是情的流露。这导致中西正派批评显示了“滔滔的雄辩对简明的点悟法,法庭上所用的分析对经验感应的回响”这样不同的分野。

在对中国文学的整体性质作出此番评价之后,陈世骧在《中国诗字之原始观念试论》和《原兴:兼论中国文学特质》[3] 两篇文章中从字源学的角度考察了中国抒情文学的源头活水。《中国诗字之原始观念试论》一文考证了“诗”字的源起及其原始意义,认为中国“诗”字虽然从公元前八九世纪才见使用,但从原始上就有一个明确的意象,即“蕴止于心,发之于言,而还带有与舞蹈歌永同源同气的节奏的艺术”。由于中国较早地出现了这样一个具有此明确意象的“诗”字,因此中国的诗学长久以来一直以抒情言志并韵律为其基本特点。《原兴:兼论中国文学特质》一文从《诗经》的形成入手探索中国文学抒情特质的起源,发现“兴”和抒情入乐诗歌的萌现是密切联系的,而这些抒情入乐作品被称为“诗”则是晚期发展变化的结果。“兴”最初是指原始初民合群游戏时“上举欢舞”所发出的声音,带着神采飞逸的气氛;当脱颖而出的领唱者把握当下的情绪,贯注他特具的才份,便能唱出有节奏有表情的章句,成为《诗经》中诸多民歌作品的创作根本。袭自古代的音乐辞藻和“上举欢舞”所特有的自然节奏构成了《诗经》中“兴”的本质,“兴”是这些诗歌形成一种抒情文类的灵魂,也是中国文学抒情特质的最初由来。后世的文学创作尽管是个人才具的直接后果,但却始终脱不开根源于“兴”之气氛的民间传统。

此外,陈世骧还在《姿与gesture》一文中探讨了由人的“基本情意生成而支配”的“姿”在抒情传统下中国文艺批评中的特殊意义;在《时间和律度在中国诗中之示意作用》一文中通过实例展示了时间和律度这两大要素在抒情诗抒情表意方面的特殊功用;在《中国诗歌中的自然》一文中提出中国诗人常常不肯以客观的态度描写自然,而是以自然象征人事,使自然与人生交织交融的观点,以此说明了中国诗人假借自然来抒发个人情感的创作取向。另外在《中国诗学与禅学》一文中陈世骧还提出,宋代的诗学在与禅学的相互交流与影响下发动了一场不动声色的标举“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美学运动,导致中国传统诗学在两个方面得到了强化:“一是将自然作为某种直接的个人体验,二是充满暗示的诗歌的抒情性。”由此陈世骧将中国古代抒情诗的本质归结为“一种升华为非个人化的意境的情感,一种在得到生动描写的自然对象中具体化的情感,中国人由此达到特殊与一般,自我与宇宙的契合无间。”[4]

陈世骧的功绩在于,从整体文学的层面提出了抒情传统是中国文学的道统,并探讨了中国抒情文学的源起及其后展的特征,为中国美学抒情传统的研寻开辟了道路。

普林斯顿大学教授高友工对抒情传统的发明用功甚巨,他将抒情传统的视界从古典文学拓展至包括音乐、文学、诗歌、书法、绘画等诸多艺术品类在内的广阔的美学领域,以结构主义的方法论建构起一个中国抒情美学的宏大体系。相对于陈世骧对中国抒情传统所做的现象描述,高友工的抒情美学建构无疑带有更多的本体论意味。

《中国抒情美学》[5] 一文是高友工实现其抒情美学体系建构的代表论文。在此论文中,高友工一方面为抒情美学奠立了一般的理论基础,一方面在追寻五大艺术门类之发展历程的过程中发掘其“特定的质朴而潜在的美学”,以及由此而形成的“一整套艺术标准和技术规则”,从而建构起一个理论严密、材料翔实的抒情美学体系。

高友工把抒情美学的理论焦点集中在创造性体验的两个方面,即创作行为和创作媒介。从创作行为方面来看,向心性体验构成了中国传统中文化表达的主要因素。由于最典型的审美体验可以满足感官愉悦、构成性实现和生命直觉的观念,并且在后者亦即“抒情美学”的意义上,反思的审美体验将包含生命的和理解的因素,因此通过对审美形式的敏锐感知来激活体验,将使人们直觉性地无限接近于意义,从而解决体验交流中意义的完整性和语言表达之间的深刻两难。这就引出了关于创造媒介——语言的深入探讨。高友工的语言理论强调了语言不仅具有交流的功能,还必须被看作是一种具有存储功能的工具,正是存储功能使得主体对审美体验的反省成为可能。因此书面语言和其他有助于记忆的媒介一样都应该是“抒情美学”各艺术品类的有效媒介。高友工还区分了语言的外延和内涵(语言的内涵指可引导人们进行内在反思的语词意义),并指出在向心的诠释中语符的内在解释凭想象设想语词的内涵,而内涵的模式则使对人类体验的反思成为一种更丰富的内在行为。

基于上述讨论,高友工提出,抒情艺术家的创造力表现在“他们用符号构成表现了其内在的精神状态”。抒情艺术的创作以内在化始,以符号化终。内在化是对外在材料的并合过程,符号化则是指将符号用作艺术表现。在内化过程中,精神样式将不同的思想之流与一个统一的基质强有力地整合在了一起,由此设定的创作行为的内在基调形成了抒情风格的第一个特征。在符号化过程中,外在物质对象与内在精神状态在符号系统框架中互相汇聚交融,解释者根据概念在系统中的性质来解释世界,这就规定了抒情风格的创作方式的性质。

在探讨了抒情艺术的基本程式之后,高友工开始深入追寻中国古典音乐、文学、诗歌、书法、绘画的发展历程,辨认它们作为抒情艺术的身份特征和兴衰变化。

在高友工看来,音乐是抒情美学关注的重心,先秦音乐理论为抒情美学此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先秦思想家已经认识到音乐的本质并不在单纯的感官享受而在于某种超越性的精神情态,而正是情与志由内而外持续转变的形式化过程构成了音乐所寻求的抒情特性。同时音乐所追求的内在的生命力量和最终的和谐正是中国抒情美学的中心观点。

汉魏六朝时期,独立的文学理论兴起,抒情美学的基本问题得到了拓展和更成熟的表述。先是由陆机在其《文赋》中关注了主体的创作行为,接着,刘勰在《文心雕龙》中集中探讨了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语言问题。高友工认为《文心雕龙》的美学框架即由“神思”和“情文”构成,“神思”作为一种认识、想象、诠释和表现的精神过程,与所谓的内在化行为最为接近;而刘勰关于“情文”的论述则可以看做是他的符号理论。刘勰借此强调了文学的情感表现功能,并把文学标举为最卓越的内在性艺术。

公元7世纪,随着书法被确认为主导性的艺术形式,以及律诗成为官方承认的韵文形式,高友工心目中的抒情美学时代到来了。律诗和书法的创造观都集中体现在文字作为一种符号媒介上,它们一者强化了修辞规则,一者强化了字词的物质形式,充分发挥了语言的表现性形式的作用。这两种以内在化和符号化来表现艺术家精神状态的艺术样式最终导致了“境”的空间范式和“气”的时间节律的生成。“意境”作为诗歌所代表的最高理想,在审美观念所代表的精神空间中实现,而“气势”作为书法所追求的主要目标,则代表了一种与线条的演进相联系的生命的韵律。

公元9世纪,转变为抒情艺术的绘画集中汇聚了其他艺术品类的美学理想,标志了抒情美学鼎盛时期的来临。山水画和文人画在其各自复杂的发展历程中,一方面使山水成为艺术家内在性的一部分,一方面使抽象的笔墨形式脱离现实语境而具有了独立的意义,最终成为符合内在化与符号化程式的理想的抒情艺术。当诗与书法通过题署的方式与绘画结合在一起时,艺术家内在的“气”与他本人交融在了一起,艺术家的审美观念又使“境”保持了应有的韵味,从而在“气”与“境”的结合中实现了古代艺术家最高的精神追求。

至此,高友工把中国古代的五大艺术品类都纳入到了内在化、符号化的结构程式中,从而建构起一个具有坚实理论基础的中国抒情美学体系。

在完成了《中国抒情美学》的体系建构之后,高友工又对中国各类古典艺术进行了更为细致深入的挖掘,以此充实完善他的抒情美学体系。他在《律诗美学》[6] 一文中进一步探讨了律诗格律规则的发展演变,从中发掘潜藏在规则之下的“隐含的美学”,并在此过程中体认抒情诗歌所展现的个体生命的精神空间;在《小令在诗传统中的地位》[7] 一文中追溯了词的形式由小令到长调的变化过程,凸显了小令在扩大抒情传统的时空构架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在《中国叙事传统中的抒情境界:〈红楼梦〉与〈儒林外史〉读法》[8] 一文中,以《红楼梦》和《儒林外史》为例,探讨了中国诗传统中“抒情境界”的演变,及其对文言或白话叙事文学的影响,等等。

纵观高友工的学术研究,其优长在于以形式结构的系统概括来提炼艺术史及其规律,其结果是简洁明了地凸现了抒情传统及其历史地位。

高友工之后,诸多海外学者主动沿袭这一来自于陈世骧的学术思路,在各个方面进一步完善抒情传统的建构。孙康宜和林顺夫的研究集中于断代史,他们分别从各自的研究领域细察抒情传统的转折与变化,其中前者的研究以六朝诗歌和唐宋词为主,后者的学术兴趣则更多地集中在宋词一块。吕正惠、蔡英俊将目光聚焦在比兴、物色、缘情、情景交融等诗学概念上,从传统诗学的概念发展中透视抒情传统的历变。张淑香对抒情传统的本体作了深入的哲学思辨,并在《抒情传统的本体意识——从理论的“演出”解读〈兰亭集序〉》[9] 一文中提出“中国抒情传统是源自本身文化中一种强固的集体共同存在的感通意识”。

另外,新加坡国立大学萧驰先生是颇为特殊的一位。他的《中国抒情传统》一书所集结的论文虽然可以看做是与此学术传统的对话,但这些论文在写作之时作者“却并未自觉到与此一学术传统的关联”;并且近年来萧驰的学术进路发生了转向,开始渐渐地从抒情传统中脱离出来。不过萧驰先生的《中国抒情传统》一书对抒情传统研究还是有着许多特殊的意义。

在悠久漫长的中国艺术文化史中,确切存在着一条绵延不断支脉密布的抒情传统之流,它与艺术文化的其他传统和现象一起,构成了中国古典文化的独特景观。对这一传统进行美学观照,将有助于我们更为深入地触及到中国文化的本根。这一工作,朱自清先生的《诗言志辨》可算是大力拓荒,以后国内学者对“诗言志”和“诗缘情”两大概念进行了研究,成果累累。遗憾的是,超越朱先生很难,大量的工作未能尽人意,更何况,我们似乎对来自海外的声音缺乏关注,一不留神,就落后了。本文之撰作,即是希望国内学者对主要由海外华人学者所揭示的抒情传统及其研究方法和成果予以更多的了解,加大交流的力度,急起直追,共臻学术。

【参考文献】

[1]萧驰. 中国抒情传统[m]. 台北:允晨文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1999. 1.

[2][3][4]陈世骧. 陈世骧文存[m]. 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5][6]乐黛云,陈珏. 北美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名家十年文选[c].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

第9篇

古诗词鉴赏是文学作品欣赏的内容之一,是新课程理念的体现,成为中考常见的一种题型。这类题目的一般特点为:一是所选古诗词以课本所学的为主,侧重于七言绝句的送别诗、咏物咏史诗;二是考查的内容较多是常识记忆、内容感知,就情感把握、技巧分析、语言品味等做一些理解分析;三是题型以选择题居多,不少已由客观题开始转向了主观题,多了一些鼓励创新、弘扬个性的开放题,复习时应加强有效训练。

(一)鉴赏字词

1.动词:在鉴赏诗歌时,我们要重点注意动词,特别是具有“多重含义”的动词。例: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溅”、“惊”二字,不仅用字新鲜,而且增添了诗人感时恨别的内心痛苦。

2.修饰语:大部分为形容词,它在诗词鉴赏中也是关注的重点对象。例: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一个“孤”字,写尽环境之孤苦,由此可达人心。

3.特殊词:在诗文中,有一些词本身与众不同,读者能很快找到它们:

(1)叠词:叠词作用不外两种: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其一》刘禹锡)

(2)表颜色的词:颜色一般表现心情,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欣赏时,或抓住能表现色彩组合的字眼,体会诗歌的浓郁的画意与鲜明的节奏:“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黄、翠、白、青四种颜色,点缀得错落有致,而且由点到线,向着无限的空间延伸,画面静中有动,富有鲜明的立体节奏感。

(3)虚词:在古典诗词中,虚词的锤炼恰到好处时,可以获得疏通文气,开合呼应,悠扬委曲,活跃情韵,化板滞为流动等美学效果。

(二)品鉴思想情感

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思想情感有:

忧国伤时:如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反映离乱的痛苦;同情人民的疾苦;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

建功报国:如建功立业的渴望;保家卫国的决心;报国无门的悲伤;山河沦丧的痛苦;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

思乡怀人:羁旅愁思;思亲念友;边关思乡;闺中怀人。

生活杂感: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昔胜今衰的感慨;借古讽今的情怀;青春易逝的伤感;仕途失意的苦闷;告慰平生的喜悦。

(三)赏析表达技巧

1.表达方式:诗词中主要运用叙述、描述、议论、抒情四种表达方式,这其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描写方式有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的不同;抒情方式主要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方式,具体地说,就是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情景相生、情因景生、以景衬情、融情入景、一切景语皆情语等。

2.结构形式:诗歌的结构形式,常见的首尾照应,开门见山、层层深入,先总后分,先景后情、卒章显志,过渡、铺垫、伏笔等。

第10篇

记叙文是以记叙和描写为主要形式的一种文体,而没有情感的记叙和描写是缺乏生命力的。通常情况下,记叙文要将作者眼中的世界展现在读者面前,所以作者常常用饱含感情的语言,把自己内心的情感表达出来。换句话说,在记叙中恰当地使用一定的抒情语句,可引起读者的联想,并激起读者在思想情感上的共鸣。

抒情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间接抒情,这种抒情形式主要借助其他表达方式抒发感情,或在叙述中抒情,寓“情”于叙事之中;或在描写中抒情,寄“情”于描写之中。一种是直接抒情,这种抒情形式就是当作者随着文章情节的发展,感情达到高潮;间接抒情已不能满足表达需要时,便直截了当地把内心强烈的感情抒发、倾吐出来,又称为“直抒胸臆”。

【即学即练】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此人不用抒情

南在南方

我唠唠叨叨地写过许多母亲的文章,但很少写父亲,分明有那么多故事,但喜欢收着藏着,一如父亲本身的内敛。

小时候我调皮捣蛋,没少让父亲修理。他基本上不用树条,亲自动手。常常是一手拉着我的手,一手抽我屁股。抽得我肚子一挺一挺的,扯起嗓子嚎,父亲就歇下来。事隔多年,我已经忘记痛了,但是屁股忽然而来的热乎劲儿一直记得。

他教过一阵子小学,因为成分不好不让教了。他本来就是农民,这个落差立刻被填平了,太多事情要做,去修襄渝铁路。他会打铁,会码石墙,这两样都算是技术活儿。“我是铁匠!”他多少有些自豪。他还是石匠,据说当地有上好的青石,是做辣子窝的好料。逢上雨天,他叮叮当当地钻,时不时飞些火花。他还是木匠,还是篾匠,我喜欢他的刨子贴在木板上推过去,总有薄薄的刨花吐出来,很好看。他编竹器,我最喜欢那些篾白在他怀里跳跃,有经有纬,他编织自如。父亲热爱手艺,有一次他从大柿子树掉下来,落在松软的柴禾上,捡回一条命,可肩膀脱臼了,用布带子挂着。他闲不住,去几十里外的镇上学油漆,他想当漆匠!

他不光是个手艺人,他还喜欢文艺,当年偷偷摸摸地抄过《第二次握手》。这个手抄本我小时候看过,并不觉得动人。他叹息说,小娃子只晓得认字,知道个啥?他看了琼瑶的《一颗红豆》说,写得好。他快七十岁时看汪曾祺的小说集,看得哈哈大笑说,这个老汉好玩得很。他喜欢那篇《受戒》,觉得和尚在庙里杀猪像是看戏。

他六十岁生日时,我打电话祝愿他万寿无疆,一元复始。他说,前面一句就算了,后面一句如同数数字,多数几年也好。

有一年他病了,卫生所的医生每天来给打针。有天医生忙没来,他让我做这事。可这事我没做过,他说了动作要领,化了药水吸在针管里递给我。他解下裤带露出屁股,我用手按了酒精球,按他说的别扎在骨头上就行了,猛地一针扎下去,扎得他肚子一挺!这个情节与小时候他抽我屁股多么相似,一种快乐油然而生。我一忍再忍,没能忍住,笑啦!

打此之后,他就不像从前那么高高在上,变得家常起来。我们管他叫老掌柜,我立刻升到大掌柜,弟弟升到小掌柜,家里有什么事,我们坐在一起,那个感觉像开会。

我跟父亲说,我在网上搜到你的名字。他问:是不是我啊。我说是啊,那是我写出来的啊。他乐了,说,那不会错的。

有时候,我想父亲不是用来抒情的,很多时候,父亲是用来叙事的。这样想时,我觉得这句非常抒情。

(选自《在有限的人生彼此相依》,有删改)

【专项训练】

1.任选一个角度,对第三段中的画线部分进行赏析,要分析此句反映了作者对父亲怎样的感情。

解题思路:理解文章重要语句时,要抓住关键词,比如动词、形容词等;还要注意修辞方法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分析时,要联系上下文语境,思考话语背后的含义。

【拓展练习】

2.年老的父亲发生了哪些变化?

解题思路:回答此类题目时,同学们应在有限的材料中找出相应的部分进行理解,从而找到有关父亲以前的样子、什么样的事情使他思想上发生了变化、变成了什么样子的词句。

第11篇

一.

《周易》第45簡:“井 ,亡咎。”濮茅佐先生注:“‘ ’,從鼠,膚聲,讀為‘扶’。《說文·手部》:‘扶,左也。’《方言》:‘護也。’《釋名》:‘扶,傅也,傅近之,將救護之也。’‘井 ’,得到了整修、保護。”2

今按:“井扶”一語,不見於典籍,殊難索解。疑“ ”字爲一雙聲字,鼠、膚皆聲,當讀為“抒(斜)”。《睡虎地秦墓竹簡》“鼠”字多用爲“給予”義,整理者以爲即“予”字之借。如《日書乙種》:“可取不可鼠(予)。”3膚字本從盧聲。《說文·肉部》:“臚,皮也。从肉,盧聲。膚,籀文臚。”而盧聲古音與予聲亦相通。《史記·司馬相如列傳》:“攄之無窮。”《集解》:“徐廣曰:攄,一作臚。”《方言》卷十三:“攎,張也。”《廣雅·釋詁》:“攄,舒也。”王念孫《疏證》:“攄舒聲相近。” 《說文·予部》:“舒,伸也。从舍,从予,予亦聲。”舍字本從余得聲,余予古音相同,舒實際上也是一個雙聲字。《淮南子·脩務》:“攄書明指以示之。”注:“攄,抒也。”《後漢書》:“斯賈生之所以排於絳灌,屈子之所以攄其幽憤者也。”《舊唐書·王武俊傳》“上以攎祖宗之宿憤,下以致黎庶之阜康。” 《廣雅·釋詁》:“攎,引也。”《漢書》:“一抒愚意,退就農畝,死無所恨。” 師古曰:“抒謂引而泄之也。”以上“攄(攎)”字的意義可以概括爲兩種,一是“舒張、舒展”之義,“攄之無窮”、 “攄書”中“攄”取此義;二是“抒瀉”(引而泄之)之義,凡古書中言“攄憤”、“攄情”者皆取此義。但歸根結底,二者又是有聯系的。故在這兩個意義上,攄(攎)抒都可以通用。

“ ”字的兩個構件均可看作聲符,且均與予声、余聲相通,則在本簡中可讀爲“抒”或“斜”(两字同词)。《說文·手部》:“抒,挹也。从手,予聲。”又《斗部》:“斜,抒也。从斗,余聲。”段注:“凡以物挹出之謂之斜。”简文意为:井淘治干净了,不会有凶咎。

二. ( )

《周易》第五十四簡:“ …… 其居…… 其躬…… 其群。”濮茅佐先生注:“‘ ’,爰聲。下或作 ,可讀爲渙。”4

今按:“ ”字讀“渙”,毫無疑義,但其構形當分析爲廾, 聲。而“ ”字爲一雙聲符字,睿爰皆聲。睿聲字一般認爲在文部,而按之載籍,則常與元部之字發生關係。今本《周易》:“浚恒,貞凶,无攸利。” 上博竹書《周易》第二十八簡:“ 恒,貞凶,无攸利。”(174頁)馬王堆漢墓帛書《周易》:“夐恒,貞凶,无攸利。”5《說文·玉部》:“赤玉也。从玉,敻聲。”臣鉉等曰:“今與璿同。”《左傳·僖公二十八年》:“楚子玉自爲瓊弁玉纓。”《說文·玉部》:“美玉也。从玉,睿聲。《春秋傳》曰:璿弁玉纓。”《說文·目部》:“夐,營求也。从 ,从人在穴上。《商書》曰:高宗夢得說,使百工夐求,得之傅巖。巖,穴也。” 又《廾部》:“奐,取奐也。一曰大也。从廾,夐省。”小徐本作“夐省聲”,段注從之,並說:“鉉本去聲字而爲之說,不知古音故也。”實際上奐夐上部所从爲同一構件,二者有可能皆从之得聲。《說文》將該構件分析爲 “从人在穴上”,並附會殷高宗得傅說之事爲說,實不足信。然則 (睿亦聲)之於渙,猶璿之於瓊, 之於夐也。

注釋:

1如陳偉武:《双声符字综论》,《中国古文字研究》第一辑,第328—339页,吉林大学出版社,1999年;黃麗娟:《戰國多聲字研究》,《新出土文獻與古代文明研究》,第174—184頁,上海大學出版社,2004年。

2馬承源主編:《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三),第197—198頁,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3年。

3睡虎地秦墓竹簡整理小組:《睡虎地秦墓竹簡》,第234頁,文物出版社,1990年。

第12篇

诵读诗歌滥觞于劳动(随着劳动的节奏产生),孕育于吟唱(和着劳动的韵律歌咏),诗歌教学当然离也不开诵读。诵读是诗歌教学的纲;纲举目张,抓住了这个纲,诗歌教学的质量式微的谜团也就迎刃而解了。怎样指导学生诵读?一要读出声韵,二要读出重音。

先说读出声韵。声韵,这里指的是声调和韵律。读出声调,就是要读准字音,显出抑扬;读出韵律,就是要读出顿挫,显出乐感。如引导学生诵读王安石《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读准字音是基础。这首诗的六个多音字(“泊”“一”“间”“数”“绿”“还”)首先要读准;当然,读准字音,还包括要读准声调。读准了字音,读出了声调,诵读就有了高低,就有了抑扬。但我们仅仅读准字音、读出声调还不够,还要读出顿错。顿,就是停顿;错,就是错落。例如绝句律诗,根据句意和词语的组合方式一般应是“两字或一字为一顿”。《泊船瓜洲》是一首七言绝句,诵读时每句应有四次停顿,为“二、二、二、一”的停顿方式。读出了停顿,词语与词语、诗句与诗句之间就有了长短错落之美。读准了字音,读出了顿挫,诗句就具有了抑扬徐缓、铿锵和谐之美。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我们能循声依韵引领学生击掌而歌,其声韵之美自不待言,其阅读之趣也自不待言。

再说读出重音。重音有两种,一为逻辑重音,一为强调重音。逻辑重音就是语言在静态环境下的阅读重音,也叫自然重音。在一般情况下,一个诗句,其阅读重音首先应落在动词上,其次是应落在形容词或副词上。如诵读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加点词为逻辑阅读重音):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读出逻辑重音,基本上就读出了诗歌的情感。例如“如聚”“如怒”。“如聚”,既展现了峰峦之繁密,又写出了峰峦攒聚的动感,逼真传神,生动形象。“如怒”,既再现了波涛汹涌之势,又蕴藉着百姓愤懑之情,意在言外,耐人寻味。它们为下文的叙事和议论铺下了浓浓的感情基调。强调重音,是根据诗文内容情感或因作者对诗文内容情感的理解而着意强化阅读的语句。如《山坡羊・潼关怀古》,除“如聚”“如怒”等动词或其他形容词、副词要重读外,“潼关路”“兴”“亡”等词语也要重读。“潼关路”何以要重读?因为“潼关”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潼关路”曾躺卧着无数征战将士的尸首,曾浸润着千万百姓流离的血泪,它暗示了无论国家是兴是亡,沦于社会最底层的百姓都难以走出艰难苦恨的惨境。“兴”“亡”何以要重读?因为“兴”“亡”对举,强调了朝代“兴”“亡”,就凸显了“曲词”的主旨,强化了百姓兴亡皆苦的悲剧命运。因此,我们引导学生阅读诗歌,还要把握好阅读重音;把握好了阅读重音,诗歌的内容与情感也就洒播出来了。

品鉴读诗如品茶,需要慢慢地咀嚼,细细地品味。品鉴诗歌,主要是品鉴诗歌的意蕴与写法。

品鉴意蕴。品鉴意蕴应从意象入手。何为意象?简言之,就是诗人用来兴寄思想感情的景物人事。例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其中“花”“鸟”就是意象。花儿不会“感时”以“溅泪”,鸟儿也不会“恨别”而“惊心”,是作者把伤时、惜别的情感移注到花态、鸟声中了。此所谓“以我观物,物皆著我之色彩”。意象创设意境。何为意境?意境是意象与诗人情感相融相亲所营造的一种境界。例如“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王实甫《西厢记・长亭送别》)这段曲子有五个意象:“碧云悠悠的天”“落满黄花的地”“萧萧瑟瑟的西风”“徘徊南飞的雁阵”“寒霜染红的枫林”。这五个意象,营造的是一种凄凉冷寂的意境;这种凄凉冷寂的意境,浸淫的是离别的凄苦和忧伤。意象、意境与思想感情创设了诗歌的意蕴。意蕴是意象、意境与思想情感的融合渗透,是意象、意境与思想情感所创设出的一种氛围与情境。在诗歌教学中,如果能引导学生因象生境,循境入韵,就可以说教会了学生读诗。读诗如品茶,诗歌的意蕴,只有通过反复品读才能体味出来。

品鉴写法。品鉴写法,要注意从不同角度去理解和把握诗歌。就表达方式而言,诗歌的写法有叙事、描写、议论、抒情和说明,其中最为常用的是描写和抒情。就描写方式而言,诗歌常用的写法有景物描写、情态描写和细节描写,其中最为常用的是景物描写。就抒情方式而言,诗歌常用的写法是间接抒情,尤其是借景抒情、借物抒情和化用典故。品鉴方法,还要掌握诗作的类别。诗作的类别,就内容而言大致可分为六类:写景诗、咏物诗、怀古诗、边塞诗、送别诗和思乡诗。了解诗作的类别,可以使学生较为容易地辨别写法或主旨。例如“写景诗”。写景诗的主要写法是借景抒情,或借哀景抒哀情、借乐景抒乐情,或借哀景抒乐情、借乐景抒哀情。然后再根据诗作的具体叙事确立作者所要抒发的情感――或抒发游子思乡之情,或抒发人生苦短之情,或抒发志士失意之情,等等。又例如“怀古诗”。“怀古诗”所要表现的主旨有三种指向:一是评价历史事件或人物,二是借古抒怀,三是借古喻今。其写法主要有“化用典故”“古今对比”“借景抒情”三种。品鉴诗歌的意象与写法,是引领学生走进诗歌的重要途径。

感悟感悟是一种升华,是诗歌阅读的最高境界。感悟什么?一是要感悟生活,二是要感悟人生。

感悟生活。面对纷繁的大千世界,人的经历总是有限的,尤其对中学生而言。中学生对生活的体验大都不是直接来自于生活,而是来自于听闻,来自于阅读,当然,也包括诗歌的阅读。诵读屈原,我们可以引领学生踏上战国时期的荆楚大地,体验屈原“信而见疑,忠而被谤”的痛苦,可以引领学生从鄂渚到汨罗,寻觅屈原辗转流放“曼曼修远”的足迹,可以引领学生“行吟泽畔”与渔父对话,探究屈原“上下求索”的历程。诵读李白,我们可以引领学生追随作者攀缘艰难凶险的蜀道,可以引领学生一览作者“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风采,可以引领学生体验作者“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傲骨。诵读苏轼,我们可以引领学生游历黄州、惠州、儋州,从中窥见作者的泥泞与坎坷;可以引领学生造访徐州、杭州、扬州,从中窥见作者的爱心与责任;可以引领学生点击“乌台诗案”“王安石变法”“司马光废除新法”的委曲,从中窥见作者的刚正与执着。诵读诗歌,窥探并感悟诗人的生活和人生,有助于丰富并砥砺学生的学行与品格。

感悟人生。生活是打磨人生的砺石,是淘滤人生的浪涛。从屈原“上下求索”的生活历程中,我们可以使学生感悟到屈原“狐死首丘”“九死未悔”的宗教般的爱国情怀,感悟到爱国精神的伟大与崇高;从李白流离漂泊的生活历程中,我们可以使学生感悟到大自然的神奇美丽,感悟到人世间的酷暑严冬;从苏轼荣辱沉浮的生活历程中,我们可以使学生感悟到面对挫折应有“吟笑徐行”“烟雨平生”的自然恬淡,感悟到面对进退宠辱不惊的品格操守。诵读感悟诗歌,是促使学生精神发育的催化剂,可促使学生更为健康地成长,更为健全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