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青少年逆反心理

青少年逆反心理

时间:2023-05-29 17:51:24

青少年逆反心理

第1篇

逆反心理,是人们对待事物的一种特殊态度,是指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因自身固有时思维模式和传统的观念定式与特定的教育情景下产生的认知信息相对立、与一般常态教育要求相背离的对立情绪和行为意向。

二、逆反心理的形成是一系列的心理活动过程的结果。

其心理机制的过程是:首先,是教育的内容及相关的信息在特定的教育情景中,引起受教育者的注意;其次,是受教育者接触并理解教育的内容(信息),并将所理解的信息及所形成的观点和态度与自己原有的以知结构(包括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知识修养)和态度观念加以比较;最后,经过比较、分析作出接受或抵制的态度反应。如果受教育者经过比较分析之后,确认与原有的认知相悖就产生抵制,进而产生逆反心理,可见,逆反心理的实质是一种特殊的反对态度,是青少年在社会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稳定的逆向心理倾向。

三、逆反心理的心理构成

逆反心理作为一种特殊的反对态度,主要是由认知、情感和行为意向三大要素构成的。其中,认知是受教育者态度的基础,在对态度的作用中,认知主要是对逆反心理起准备和导向作用,这是因为,无论什么人(不包括思维不健全者)怎样认识某一现象或问题,在其心理上都具有一定的较为稳定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这些稳定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所构成的认知,支配人们对某一现象或问题将要采取怎样的做法,即是拥护、支持、顺从态度,还是怠慢、反对、逆行的态度。情感是逆反心理的第二个构成要素,指人们在心理上对认知信息内容的一种情绪体验,即喜悦(愉快)或烦忧、反感。它在逆反心理中起决定的作用或是直接的动力。具体地说就是青少年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当理解掌握了某一信息或观念,一般会感到一种满足、充实和愉悦;而对不理解的信息和观点,一般会感到疑惑、焦虑和烦忧。将这些对新观念、信息的情绪感受与原有的认知结构中所存储的知识内容、态度加以比较,当原有的不良情绪不能有效地克服和剔除时,不良情绪就会愈加强烈,从而导致产生去抵制有关教育管理的内容和信息的行为意向。当这种意向倾向越来越多时,逆反心理就会逐渐转化为一种逆反行为。为此,作为逆反心理的第三个构成要素的行为意向,在逆反心理中的作用也就显而易见,即它是逆反心理转化为逆反行为的准备,它直接受逆反情感的作用和影响。充分认清逆反心理的构成及其作用。不但能加深我们对逆反心理实质的以识,而且对我们寻找解决对策,并有效地预防青少年逆反心理的产生有很大的意义。

四、青少年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

影响青少年逆反心理产生的因素,概括起来确以下几方面:

第一,主观因素。青少年逆反心理的产生首先是和青少年时期特殊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紧密连在一起的。

1、青少年时期由于大脑的发育成熟并趋于健全,脑机能越来越发达,思维的判断、分析作用越来越明显,思维范围越来越广泛和丰富。特别是思维方式、思维视角已越出童年期简单和单一化的正向思维,向着逆向思维、多向思维或发散思维等方面发展。尤其是在接触社会文化和教育过程中青少年渐渐学会并掌握了逆向思维等方法。正是青少年思维的发展和逆向思维的形成、掌握,为逆反心理的产生提供了心理基础和可能。

2、青少年时期青少年在性方面的发育逐渐成熟,由此而引发的性征越发明显和突出,随之性别意识、性意识便逐渐强化和建立。由于性的发育而导致的性别意识、性意识又进一步在心理上产生断乳,进而形成渐趋强烈的个性意识、独立意识、成人意识。正是这些意识的形成,使他们认为自己已长成大人,理应自己管理自己,决定自己。面对老师的教育,家长的指教,有意无意的回避、反感甚至背离。教师诲人不倦的施教、家长苦口婆心的相劝等等,早已被强烈的独立意识和成人感意向驱散了。

3、青少年时期尽管生理和心理的发展有了极大的飞跃,但其生理和心理的发展又是不平衡甚至是矛盾的。这种矛盾和不平衡主要表现在生理上的成熟和心理上的不成熟,具体来说青少年在心理学认知发展中,由于阅历和经验的不足,造成其认识的不坚定性和易动摇性;他们的思维虽然具有独立性、批判性,但他们认知事物和看问题时的偏差太大,从而出现认识上的片面、偏激、固执和极端化。对老师的正常教育往往从对立面去,思考,把老师的劝说、要求,批评肥家长的指点、提醒、督促等看成是“管”、“卡”、“压”,是和自己过不去,是对自己自尊心的伤害,进而把自己放在施教者的对立面上。

第二,客观因素。青少年逆反心理形成的客观因素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家庭不良因素的影响。家庭是青少年成长的根本环境,它是人生中最先接受教化的地方。家庭中不同的教育方式会培养出孩子不同的心理品质和个性。一些家庭中不良的教育方式,直接影响着青少年逆反心理的形成。例如家长教育方式的简单粗暴或命令式、专断式等惯用的教育方法,以及在生活、学习等方面期望值过高,要求过严等,这些都无形的在孩子心理上造成一种压力,当这种压力不断积蓄、沉淀,青少年又找不到良策排解时,便在情感上对我们所进行的一系列教育、说教、劝说产生抵触,在情绪上不满,进而产生逆反心理。

2、学校不良因素的影响。学校是青少年成长和社会化的主要环境,学校不良因素的作用也是青少年逆反心理形成的又一因素,而且是主要因素。学校不良因素对青少年学生逆反心理产生影响主要表现在:一是教师教育指导思想的偏离和方法上的不当。具体来说一些教师在教育指导思想上存在着为完成施教任务而完成施教任务等应付差事的想法。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教师不认真探索教育的最佳、最有效的途径和方法,教育从内容到形式的照本宣科、呆板乏味,使学生对教育产生反感或心理上的逆反。二是教师在施教过程中,不尊重青少年学生,不顾及他们的心理感受与体验,当他们出现问题时,不是站在青少年的角度分析问题,而是一味地强调师道尊严,导致他们因对教育者本身的排斥,进而对我们的教育产生逆反心理。三是一些教师在对待学生的性格、能力、成绩等方面不能客观评价,过于注重分数,对学生的一点小错就揪着不放,使学生产生“老师对自己失去信心”的想法,在情感上与老师对立、背离甚至反其道而行之。此外,我们施教的内容老化及教育上的灌输和填鸭方式也是造成青少年逆反心理的因素之一。

3、同辈群体不良因素的影响。同辈群体是指同龄或相近年龄组成的群体。在众多同辈群体中,青少年受同辈群体的影响最突出对同辈群体的依赖最明显。这是因为在青少年同辈中,青少年们不仅有共同的心理感受和需求,而且都有相近的爱好、兴趣和共同的行为倾向,它们之间相互容易认同,最能达到或造成相互转化与感染。其中青少年同辈群体中积极的价值观念及行匀倾向与家庭、学校、社会的教育目的大体一致,置身其中的个体青少年的心理就较为正常、合理;而青少年同辈群体中不良的价值观和行为倾向则对置身其中的一些青少年心理产生不良影响。比如在青少年学生中存在的不良英雄观、出风头、唱反调筝就使一些本来正常的青少年心理上被潜移默化了,再加上青少年自身心理的不稳定和模仿性容易使其逆反心理形成。为此,在青少年逆反心理的形成中同辈群体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4、大众传播及社会文化的影响。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及大众传播事业的发展,大众传播媒体对青少年的影响日益扩大,不仅给青少年提供了学习、求知和受教育的新途径,而上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大众传播媒介在信息选择、制作上因着力大众,而忽视了对青少年受众群体的关照,使一些成人文化中不良的、世俗的因素或因揭示某种现象或因制作节目的连贯性,本来用来警示人们和青少年的内容,却被青少年负面地接受了:另外,由于大众传播还强调新奇性,介绍一些国内外的时尚新奇现象,如朋克、嬉皮士和具有反判精神的摇滚文化等。也影响并辐射着我国青少年的反文化心态和反文化意识的形成。

五、青少年逆反心理的调适

通过前面对青少年逆反心理实质、活动和机制以及原因的分析,我们认为青少年逆反心理的调适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

1、加强教育者指导思想的转变,充分尊重被教育者。从形式上看,教育和被教育者之间是一对矛盾性的存在,实质上这两者是一致的。这是因为我们教育的目的或目标都是有利于被教育者健康的成长和发展,这和被教育者的愿望是一致的。并且教育和被教育者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被教育者需要我们的指导,教育者教育指导的作用又具体在被教育者的有效社会化和不断提高健康发展能力方面实现。正确解决这一关系及在指导思想上树立热爱教育工作特别是热爱思想教育工作的意识,就会在我们的教育内容、形式和方法上做到积极探索,敬业工作尊重青少年。进而才会减少青少年的心理反感,削弱和消除逆反心理。

2、加强感情投入,密切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关系。无论是心理学理论还是大量的社会现实都在说明,感情是一只无形的手,推动着人们的行为倾向和一些做法。有些事情并非顺理成章,并非符合科学要求,但由于感情的因素,无形地左右着人们的某些行为,这就是情感魅力。对于生理、生理均不成熟的青少年来说,在其行为意向和决策中,受感情因素影响很大,他们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好感与否、直接影响着他们的行为。有经验的教育工作者们都有体会,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很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喜欢某个老师的结果。如果我们教育者在感情上与被教育者多些相容、多些亲近,相信在青少年心理上就不会再有那种厌恶、背离、逆反心理自然就会淡化或消除了。

3、加强同辈群体的指导。任何群体都会对个体产生一种心理压力,这种压力或者说是一种生存、生长环境对人的压力作用。积极的群体对个体的正常心理产生的则是一种动摇力量。为此,加强对同辈群体的正确指导。及时发现不良风气并做到尽早扭转是防范逆反心理和不良习气滋生、扩大有效手段。特别是对同辈群体中“领袖人物”者有效控制和指导,则更是必要的。

第2篇

论文关键词:青春期;逆反心理

逆反心理是指.人们彼此之间为了维护自尊,而对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青春期中的孩子常会发现个别人中就是“不受教”、“不听话”,常与教育者“顶牛”、“对着干”。这种与常理背道而驰,以反常的心理状态来显示自己的“高明”、“非凡”的行为:往往来自于“逆反心型”。这种逆反心理.在进入青春期的青少年身上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作为教育工作者,既要根据实际情况给予及时矫正和指导,也要正确对待,积极引导,把逆反心理和行为化为青少年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所谓“不听话”的学生背后往往隐含新奇的想法。假如给予正确的引导和科学开发,必将出现许多新的发明创造。

一、青春期逆反心理的表现及特点

少男少女青春期中逆反心理的表现是多种多样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对学校管理制度约束的逆反;对班主任教育管理的逆反;对班级管理规定和对班级多数人的排斥;对学科教师的逆反;对家长短时期教育行为的逆反;对成绩优秀者产生无以名状的逆反妒忌…。比如:有的教师在课堂上讲课时谈起某种现象,他们马上表现出你还没做到怎么能要求我做到,有的同学家长管教孩子学习,孩子却说:你是那个学校毕业的啊!你还没有我学的好呢!有的同学成绩不好,他却认为自己身后还有比着的呢?有的对理想、确立目标及政治教育不感兴趣,一听就反感,还有的就是当前社会父母离异后再婚的孩子反叛心理就更加严重,难以说教。如些等等。

纵观青春期中的逆反表现,可以看出逆反心理有如下几个特点。

1.盲从性:在些事情,不管是否正确.都盲目跟从或抵制,或反其道而行之;凡事,无论是可行的还是不可行的,只要我想干,就干,随心所欲,不考虑后果。由于感情用事的多,理性分析、思考的少,理智被感情所支配,所以,逆反心理的人常常表现出很大的跟从性。

2.抵触性:即任何逆反心理,都与社会某些行为规范、道德要求,带有一定程度的不相容性。

3.放纵性:由于盲目跟从,不知该做什么与不该做什么,具有逆反心理的人往往是听不进别人的忠告、劝阻、批评,我行我素。

4.从众性:看到人家那样做,他也跟着去做。如人家有文曲星、MP3,他也要有文曲星和MP3,甚至是有了这些后还不够,还想拥有kIP4或更好的,用不用是另外一回事。这一从众性逆反心理在独生子女家庭表现尤为突出。

5.极端性:逆反心理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一种极端性的表露。你止、我这么干,我偏那样干,干吗非听你的。就是不听能怎么样?不撞到“头破血流”是绝不回头的,如有些父母离异后再婚中的家庭矛盾多数是因为孩子的叛逆造成的。

从上面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逆反心理是一种不健康的反常心理。假如不加消除而任其发展,那么就会导致种种逆反行为,带来很大的危害性。

二、青春期产生逆反心理的根源

这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分析,即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一是正处于未成年与成年的过渡期,其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希望能摆脱成人的监护和束缚。他们反对成人把自己看作小孩,要求以成人自居,为了表现自己的非凡,就对任何事情倾向于批判态度。当他们感到或担心外界无视自己的独立存在、自我表现欲望受到妨碍时,他们就会产生逆反心理并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来确立自我与外界对立的情感。二是社会因素,家长对子女的溺爱或要求过高,方法简单粗暴,会导致子女过重的心理压力,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学校教育也是影响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的一个主要因素。这主要表现在教师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上。

第3篇

论文摘要:在对青少年的施教中,教师、家长及专职青少年教育的工作者们,普遍感到当代青少年存在比较严重的逆反心理现象,同时又表现出无计可施、无可奈何的状态。因此,逆反心理正在使很多教育者的热情和积极性受到打击和动摇。鉴此,揭开逆反心理的神秘面纱,了解其实质、形成的原因、寻求解决它的良策的问题便撂在我们面前,而且,学校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

1、青少年逆反心理的心理机制

所谓逆反心理,是人们对待事物的一种特殊态度,是指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因自身固有的思维模式和传统的观念定式与特定的教育情景下产生的认知信息相对立、与一般常态教育要求相背离的对立情绪和行为意向。

逆反心理并不是无缘无故就会诞生的,它的形成是一系列的心理活动过程演变的结果。其心理机制的演变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点:首先,是教育的内容及相关的信息在特定的教育情景中,引起受教育者的注意;其次,是受教育者接触并理解教育的内容(信息),并将所理解的信息及所形成的观点和态度与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包括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知识修养)和态度观念加以比较;最后,经过比较、分析,作出接受或抵制的态度反应。如果受教育者经过比较分析之后,确认与原有的认知相悖就产生抵制,进而产生逆反心理。可见,逆反心理的实质是一种特殊的反对态度,是青少年在社会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较为稳定的逆向心理倾向。

2、青少年逆反心理的心理构成

逆反心理作为一种特殊的反对态度,主要是由认知、情感和行为意向三大要素构成的。其中,认知是受教育者态度的基础,在对态度的作用中,认知主要是对逆反心理起准备和导向作用。这是因为,无论什么人(不包括思维不健全者)怎样认识某一现象或问题,在其心理上都具有一定的较为稳定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这些稳定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所构成的认知,支配人们对某一现象或问题将要采取怎样的做法,即是拥护、支持、顺从态度,还是怠慢、反对、逆行的态度。

情感是逆反心理的第二个构成要素,主要是指人们在心理上对认知信息内容的一种情绪体验,即喜悦(愉快)或烦忧、反感。它在逆反心理中起决定的作用或是直接的动力。具体地说就是青少年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当理解掌握了某一信息或观念,一般会感到一种满足、充实和愉悦;而对不理解的信息和观点,一般会感到疑惑、焦虑和烦忧。将这些对新观念、信息的情绪感受与原有的认知结构中所存储的知识内容、态度加以比较,当原有的不良情绪不能有效地克服和剔除时,不良情绪就会愈加强烈,从而导致产生去抵制有关教育管理的内容和信息的行为意向。当这种意向倾向越来越多时,逆反心理就会逐渐转化为一种逆反行为。

行为意向是逆反心理的第三个构成要素,在逆反心理中是显而易见的,它是逆反心理转化为逆反行为的准备,它直接受逆反情感的作用和影响。充分认清逆反心理的构成及其作用,不但能加深我们对逆反心理实质的认识,而且对我们寻找解决对策,并有效地预防青少年逆反心理的产生有很大的意义。

3、青少年逆反心理的一般原因

影响青少年逆反心理产生的因素有很多,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3、1主观因素。青少年逆反心理的产生首先是和青少年时期特殊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紧密连在一起的。

3、1、1青少年时期由于大脑的发育成熟并趋于健全,脑机能越来越发达,思维的判断、分析作用越来越明显,思维范围越来越广泛和丰富。特别是思维方式、思维视角已越出童年期简单和单一化的正向思维,向着逆向思维、多向思维或发散思维等方面发展。尤其是在接触社会文化和教育过程中青少年渐渐学会并掌握了逆向思维等方法。正是青少年思维的发展和逆向思维的形成、掌握,为逆反心理的产生提供了心理基础和可能。

3、1、2青少年时期青少年在性方面的发育逐渐成熟,由此而引发的性征越发明显和突出,随之性别意识、性意识便逐渐强化和建立。由于性的发育而导致的性别意识、性意识又进一步在心理上产生断乳,进而形成渐趋强烈的个性意识、独立意识、成人意识。正是这些意识的形成,使他们认为自己已长成大人,理应自己管理自己,决定自已。面对老师的教育,家长的指教,有意无意的回避、反感甚至背离。教师诲人不倦的施教、家长苦口婆心的相劝等等,早已被强烈的独立意识和成人感意向驱散了。

3、1、3青少年时期尽管生理和心理的发展有了极大的飞跃,但其生理和心理的发展又还是不平衡的,甚至是矛盾的。这种矛盾和不平衡主要表现在生理上的成熟和心理上的不成熟。具体来说青少年在心理学认知发展中,由于阅历和经验的不足,造成其认识的不坚定性和易动摇性;他们的思维虽然具有独立性、批判性,但他们认知事物和看问题时的偏差太大,从而出现认识上的片面、偏激、固执和极端化。对老师的正常教育往往从对立面去思考,把老师的劝说、要求、批评和家长的指点、提醒、督促等看成是“管”、“卡”、“压”,是和自己过不去,是对自己自尊心的伤害,进而把自己放在施教者的对立面上。

3、2客观因素。青少年逆反心理形成除了主观因素外,还有诸多客观因素,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3、2、1家庭不良因素的影响。家庭是青少年成长的根本环境,它是人生中最先接受教化的地方。家庭中不同的教育方式会培养出孩子不同的心理品质和个性。一些家庭中不良的教育方式,直接影响着青少年逆反心理的形成。一是家长教育方式的简单粗暴或命令式、专断式等惯用的教育方法,以及在生活、学习等方面期望值过高,要求过严等,这些都无形的在孩子心理上造成一种压力,当这种压力不断的积蓄、沉淀,在青少年找不到良策排解时,便在情感上对家长所进行的一系列教育、说教、劝说产生抵触,在情绪上不满,进而产生逆反心理。二是某些家长在教育孩子时,使用的方式往往有些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把孩子看成是自己的附属品或者是把孩子当成孩子,很大程度上没有给与孩子尊重,导致孩子自尊心匮乏、孝心沦丧,最终“被迫”走上逆反的道路,甚至陷入违法犯罪的深潭。

3、2、2学校不良因素的影响。学校是青少年成长和社会化的主要环境,学校不良因素的作用也是青少年逆反心理形成的又一因素,而且是主要因素。学校不良因素对青少年学生逆反心理产生影响主要表现在:一是教师教育指导思想的偏离和方法上的不当。具体来说,一些教师在教育指导思想上存在着为完成施教任务而完成施教任务等应付差事的想法。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教师不认真探索教育的最佳、最有效的途径和方法,总是把教育从内容到形式的照本宣科、呆板乏味,这样就会使学生对教育产生反感或心理上的逆反。二是教师在施教过程中,不尊重青少年学生,不顾及他们的心理感受与体验,当他们出现问题时,不是站在青少年的角度分析问题,而是一味地强调师道尊严,导致他们因对教育者本身的排斥,进而对教师的教育产生逆反心理。三是一些教师在对待学生的性格、能力、成绩等方面不能客观评价,过于注重分数,对学生的一点小错就揪着不放,使学生产生“老师对自己失去信心”的想法,在情感上与老师对立、背离甚至反其道而行之。此外,教师施教的内容老化及教育上的灌输和填鸭方式也是造成青少年逆反心理的因素之一。

3、2、3同辈群体不良因素的影晌。同辈群体是指同龄或相近年龄组成的群体。在众多同辈群体中,青少年受同辈群体的影响最突出对同辈群体的依赖最明显。这是因为在青少年同辈中,青少年们不仅有共同的心理感受和需求,而且都有相近的爱好、兴趣和共同的行为倾向,它们之间相互容易认同,最能达到或造成相互转化与感染。其中青少年同辈群体中积极的价值观念及行为倾向与家庭、学校、社会的教育目的大体一致,置身其中的个体青少年的心理就较为正常、合理;而青少年同辈群体中不良的价值观和行为倾向则对置身其中的一些青少年心理产生不良影响。比如在青少年学生中存在的不良英雄观、出风头、唱反调等就使一些本来正常的青少年心理上被潜移默化了,再加上青少年自身心理的不稳定和模仿性,容易使其逆反心理形成。为此,在青少年逆反心理的形成中同辈群体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3、2、4大众传播及社会文化的影响。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及大众传播事业的发展,大众传播媒体对青少年的影响日益扩大,不仅给青少年提供了学习、求知和受教育的新途径,而且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大众传播媒介在信息选择、制作上因着力大众,而忽视了对青少年受众群体的关照,使一些化中不良的、世俗的因素或因揭示某种现象或因制作节目的连贯性,本来用来警示人们和青少年的内容,却被青少年负面地接受了;另外,由于大众传播还强调新奇性,介绍一些国内外的时尚新奇现象,如朋克、嬉皮士和具有反判精神的摇滚文化等,也影响并辐射着我国青少年的反文化心态和反文化意识的形成。此外,互联网给青少年的心理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不良的网络文化很容易把个性日趋独立,但又无法完全认识事物本来面目的是是非非的青少年误入歧途,而不能自拔,现在网恋给青少年带来的悲剧已经屡见不鲜。

4、青少年逆反心理的调适方法

通过前面对青少年逆反心理实质、活动和机制以及原因的分析,我们认为青少年逆反心理的调适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

4、1加强教育者指导思想的转变,充分尊重被教育者。从形式上看,教育和被教育者之间是一对矛盾性的存在,实质上这两者是一致的。这是因为我们教育的目的或目标都是有利于被教育者健康的成长和发展,这和被教育者的愿望是一致的。并且教育和被教育者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被教育者需要我们的指导,教育者教育指导的作用又具体在被教育者的有效社会化和不断提高健康发展能力方面实现。正确解决这一关系及在指导思想上树立热爱教育工作特别是热爱思想教育工作的意识,就会在我们的教育内容、形式和方法上做到积极探索,敬业工作,尊重青少年。进而就会减少青少年的心理反感,削弱和消除逆反心理。

4、2加强感情投入,密切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关系。无论是心理学理论还是大量的社会现实都在说明,感情是一只无形的手,推动着人们的行为倾向和一些做法。有些事情并非顺理成章,并非符合科学要求,但由于感情的因素,无形地左右着人们的某些行为,这就是情感魅力。对于生理、心理均不成熟的青少年来说,在其行为意向和决策中,受感情因素影响很大,他们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好感与否、直接影响着他们的行为。有经验的教育工作者们都有体会,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很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喜欢某个老师的结果。如果教育者能在感情上与被教育者多些相容、多些亲近,相信在青少年心理上就不会再有那种厌恶和背离,那么,逆反心理自然就会淡化或消除了。

4、3加强同辈群体的指导。任何群体都会对个体产生一种心理压力,这种压力可以说是一种生存、生长环境对人的压力作用。积极的群体对个体的正常心理产生的则是一种动摇力量。为此,加强对同辈群体的正确指导。及时发现不良风气并做到尽早扭转是防范逆反心理和不良习气滋生、扩大的有效手段。特别是对同辈群体中“领袖人物”者有效控制和指导,则更是必要的。

4、4加强对社会文化现象的分析和导向。面对社会错综复杂的文化现象和社会问题,青少年往往还未具备正确的认知能力,常常是因为好奇心驱使进行模仿,难以辨清其实质或其中蕴含着的积极、合理因素。这就需要我们教育者及时、有效、准确地把握这些现象和问题,把它提出来置于被教育者面前,深刻分析其实质和其中的合理成份,帮助青少年建构正确的认知,避免盲目的追随,起到预防、消除逆反心理的作用。

4、5积极、鼓励代替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常言道: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可社会心理学家和成功学家却认为:在人们的心灵深入,最渴望他人的赞美。他们认为:赞美是一种鼓励,它在人们心屡深处植入的是信心和力量,播种的是奋进向上的种子;它是一种兴奋剂,让人更加充满活力和精神;赞美还是一种认可,一种肯定,能使人们坚定发展的方向。

笔者认为,青少年的逆反心理是装载成功之船的海水,而“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可能性则是极有可能的,也就是说,对于青少年逆反心理处理得当,则会把青少年从罪恶的鸿沟中拉回来,反之,则会是青少年坠入犯罪的深渊。我国著名的教育家、“知心姐姐”卢勤建议:多一种鼓励,就少一个背离者;多一句赞美,就有可以把摇摆不定的青少年拉入我们期望的行列。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批评虽然可以帮助受教育者认识错误,但其心理是不悦的,即使表面顺从了,但是,逆反心理的祸根将扎得更深;那么,粗暴的批评,更是一种适得其反的做法。

为此,我呼吁!学校的教育模式和教育方式应该由枯燥的应试教育转化为妙趣横生的互动教育!学校对教育工作者的综合素质考核是不容小觑的!同时,加强对青少年的情商教育也是当务之急,加快青少年逆反心理教育的步伐更是势在必行!

重要参考文献:

(1)赵雪波黄凤英:做自己的心理医生-现代人的心理困惑与自我调适之道,海潮出版社,2004.6

(2)岳珍:青少年心理医生,中国商业出版社,2002.6

(3)刘翔平:学校心理学-学生心理教育评估与干预,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6.6

(4)朱宗顺:现代学校教育导论,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8

(5)卢家楣魏安庆李其维:心理学基础理论及其教育应用,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11

(6)宿春礼:自己是最好的心理医生,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9

(7)卢勤:告诉孩子,你真棒!长江文艺出版社2004.5

(8)宋晓明:犯罪心理学,人民公安出版社,2005.4

(9)王向阳: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思考,黄河科技大学学报,第7卷第2期,2005年6月

(10)谢伟:当前预防青少年犯罪的"着力点",青少年犯罪问题2003年第1期.

(11)王斌:家庭与青少年犯罪,辽宁警专学报2005年5月第3期.

(12)邹光全:青少年犯罪原因及其对策,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第20卷第3期.

(13)曹文慧:构建和谐社会与青少年犯罪预防,武警学院学报第21卷第4期,2005年8月.

第4篇

论文摘要:青少年的逆反心理是一个较普遍的问题,造成青少年逆反心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青少年时期生理、心理的迅速发展以及两者的不平衡性是产生逆反心理的内部原因,也是主要原因;青少年所处的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会环境则是产生逆反心理的外部原因。针对逆反心理产生的各种原因,在德育工作中,如何有效地克服青少年的逆反心理是德育工作者不容回避的问题。

“逆反心理是一种心理现象。心理学家普遍认为,逆反心理是客观环境与主体需要不相符合时产生的一种心理活动,具有强烈的情绪色彩。它的出现,存在着明显的年龄特征,在青少年期较为突出。”逆反心理在青少年时期比较普遍,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会对青少年的学习、生活等产生消极影响,严重的还可能导致过激行为,甚至会危害家庭、学校及其社会。

1青少年逆反心理的表现

青少年在l4岁左右的时候,容易表现出感情用事、渴望独立的情况。这一时期的青少年具有较强的逆反倾向,主要表现为情绪偏激、语言顶撞、行为越轨、消极冷漠,甚至以“敌对”的态度对待学习和生活等。这种抵触、不顺从的心理状态就是“逆反心理”。逆反心理的基本特征就是“对着干”。逆反心理还表现为对于先进人物和榜样同样采取不屑一顾的态度,而对于不良倾向却持情感认同。青少年时期,“正是由于他们感到或担心外界无视自己的存在,才产生了用各种方法来确立‘自我’与外界对立的情感。”笔者曾经碰到一位学生在他的周记中这样写道:“那些只会死读书,老老实实,什么都听老师的家伙全都是欠揍的坯子。”这些学生把那些敢于同老师作对、经常欺负小同学的那帮学生当作偶像“崇拜”、“追随”。对于社会上发生的事情,他们也往往采取偏激的态度,可能反而倾向于阴暗面,而看不到光明的一面。

2青少年逆反心理的成因分析

青少年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内部原因。也有外部原因。从哲学上看,内部原因是一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青少年逆反心理的根源在于其自身生理、心理的发展。所以,要分析青少年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应该首先从青少年自身着手。

2.1逆反心理产生的内部原因

2.1.1逆反心理产生的生理基础

青少年时期生理发展非常迅速。这个时期,脑的重量接近成人脑重水平,脑电波变化出现新的飞跃,脑机能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兴奋和抑制过程趋于平衡等。但由于青春期体内的内分泌腺相当活跃,甲状腺、肾上腺素水平较高。这些激素促使全身组织迅速发育,促进了脑和神经系统的兴奋。随着脑与神经系统逐步走向成熟,思维越来越发达,思维范围也越来越广。他们的思维方向由正向思维向逆向思维、由单向思维向多向、发散性思维发展,这为他们逆反心理的产生提供了生理基础。

2.1.2逆反心理产生的心理因素

青少年时期,身体的迅速发育,激素水平的不断增加,对青少年的心理机能和行为表现产生了直接的影响。随着青少年第二特征的日趋成熟,他们的认知能力显著增强,已能够系统地思考自己的未来,他们的心理上产生了一个“断乳期”。由于生理、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使这一时期的青少年在心理上充满着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与幼稚性,好奇性与批判性等多种错综复杂的矛盾和斗争。这一时期,他们强烈的个性意识、独立意识逐步形成,喜欢表现自己,遇事总想发表独特的见解,做出不同于他人的举动,以引起他人注意;他们的成人意识也逐步萌发并迅速发展。他们积极追求成人的社会地位,并渴望得到成人的尊重和理解。他们认为自己已“长大”,“……事事处处希望被当成‘大人’看待,渴望自己作为独立的社会成员立身处世,不任人摆布”,不再需要老师、家长的“唠叨”,面对老师、家长的教育,他们会感到反感,有意无意地回避。但由于生活经验的缺乏、认知的局限,这一时期的青少年遇事心理承受能力较差,冲动、易怒,情绪变化反复无常,经受不起挫折和打击。当这种独立的试探遭到否定,他们在心理上就会觉得蒙受了屈辱,自尊心受到了伤害。这种反差往往使他们以理想化或自身的标准来判断外部事物,把客观环境推向自己的对立面。同时,这一时期青少年在认识上容易出现片面、偏激、固执和极端化,这样就产生了对家长、老师的话一概不听的逆反心理和行为。

2.2逆反心理产生的外部因素

2.2.1家庭因素

家长的素质修养和对子女的期望水平与逆反心理的产生有很大关系。素质修养较差的家长往往对子女的教育方法比较简单、粗暴。他们往往力图通过自己的生活感受和价值观来要求子女。他们总会这样说道:“我(们)像你这个年龄时,就能怎样怎样了”。而当他们一旦遇到子女做错了事或学习不好,要么唠叨,要么对子女大骂。他们对于子女缺乏必要的宽容和理解,试问这种“三斧头”的教育方式怎能使子女不逆反?另外,家长对子女的学习与就业期望值过高,也会使子女逆反。家长对子女的学习期望值过高,为了达到目标,他们往往不顾子女的兴趣和疲劳,给他们过重负担和压力,这就大大降低了子女对学习的兴趣,导致逆反心理的产生。

2.2.2学校因素

学校也是会引发青少年逆反心理的一个重要因素。包括:①教育者对学生的需要不重视,某些做法挫伤了学生的自尊心;②教育者教育指导思想偏离、素质偏低、教育理念落后,教育观念转变缓慢;③教育者教育方法陈旧、单一,缺乏艺术性、创新性;④教育者自身言行不一,起不到应有的榜样作用;⑤教育者缺乏耐心和诚意,没有掌握好教育分寸:⑥教育学生要么三言两语,要么讲一大堆空洞的大道理,无法以理服人;⑦教育者缺乏对孩子必要的理解、宽容;教育者在情感上缺乏与孩子必要的沟通和交流,没有在情感上得到青少年的认同和接纳等等。

2.2.3社会因素

社会因素是青少年逆反心理产生所不容忽视的又一因素。我们对青少年长期进行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的传统教育与当前转型社会中人们生活方式、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多元化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折射在学生心理上,使处于成长期的青少年产生了逆反心理

3青少年逆反心理的疏导和调适

3.1注重家庭疏导,营造和谐家庭

家庭是爱的港湾,孩子的心理是否健康与家庭有密切联系。因此,作为家长要特别注意在家庭中对孩子逆反心理的疏导和调适。一是,对于子女的进步要及时肯定,多表扬,逐步培养孩子的自尊心和荣誉感;在他们承受挫折和失败时应多鼓励,多支持,多安慰。二是,对于子女所犯的错误,要及时与他们沟通,了解其原因,分析利弊,因势利导,而不能采用打、骂的方法。因为犯错的孩子在其心理上可能已很内疚、自责,需要安慰和帮助,而家长的痛骂和毒打可能使孩子走向反面,产生逆反。三是,家长要给孩子足够的发展空间,充分信任他们,切莫把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强加给孩子。四是,家长要给予孩子必要的宽容和理解,设身处地多替孩子着想,要尽量站在孩子的角度,用孩子的思维去思考问题,如遇到分歧,要多自省,将心比心。五是,家长要以身作则,要有勇气承认自己的错误,不能为了“面子”把错的强说成对的。以上几点如果我们家长都能做到,那么,我们就能营造出民主、融洽、健康、和谐的家庭氛围,也就能有效地疏导和调适孩子的逆反心理。

3.2提高教师素养.坚持“以人为本”

学校作为青少年学习的主要场所,担负着传授青少年学生知识,培养其高尚的品德和健康的心理等重任。那么,学校又应怎样疏导和调适青少年的逆反心理呢?

(1)教育者要不断改进教育方法。如果教师的教育方法单一,长期以往也必然引起青少年学生的逆反。反之,同一问题若试着改变单一的方法,就可能收到完全不同的效果。这样做可以让他们敞开思想,逆向思维,学会从多方面了解社会。久而久之,就能大大提高他们对各种现象的认识和鉴别能力,提高他们的“免疫力”。

(2)教师与学生要多接触、多沟通、多交流,试图与学生建立起深厚的感情,要有耐心、恒心和爱心,尊重和爱护每一位学生。教师要多关注学生的心理特征、个性体验和情感需求,多了解他们的心态及其变化,多发掘学生的“闪光点”,要多鼓励、多表扬学生。经常被某教师批评的学生,对这位教师肯定会有逆反心理。

(3)学校要建立心理教育咨询机构,构建以心理咨询室、班主任和任课教师为主的心理教育体系,对学生进行专门的心理疏导和调试。

第5篇

一、青少年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

目前,青少年的逆反心理表现极为明显,究其原因,不外乎自身因素(主观)和外在因素(客观)。教育工作者应该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及其形成根源,对症下药,因人施教,从而使其健康成长。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1、逆反心理与学生所处特殊时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密切相关

青春期的学生在接触社会文化和教育过程中渐渐学会并掌握了逆向思维等方法,为逆反心理的产生提供了心理基础和可能。年龄与生理条件决定学生生理发育而导致的性别意识、性意识形成渐趋强烈的个性意识、独立意识和成人意识。生理上的成熟和心理上的不成熟严重失衡。这个时期的学生对老师的正常教育往往从对立面去思考,把老师的劝说、要求、批评,把家长的指点、提醒、督促等看成是和自己过不去,是对自己自尊心的伤害,进而把自己放在施教者的对立面上。

2、有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面的原因

一是学校教育工作中的失误。首先是教育者的要求脱离了学生原有的个人需要,这势必为他们接受教师的要求造成困难。其次是教育者提出要求时,采取了强制的或触犯学生个性的方式。其三是由于教育者处理问题不当,挫伤了学生的自尊心。其四是教育者教育教学方法的生硬、呆板,从而使学生降低或丧失学习信心,消极情绪逐渐占上风,与教师的敌对情绪也就形成了。其五是教育者自身言行不一。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不仅仅局限在学校范围内,社会、家庭中的许多不良因素也容易造成学生的逆反心理。如学生在家庭中得不到应有的温暖和鼓励,容易形成孤僻的性格、自卑的逆反心理;家长对子女要求过高,教育方法简单粗暴,会导致子女过大的心理压力,也容易出现逆反心理。社会影响较普遍的是社会舆论、社会风气和人们的社会逆反心态。如社会上的不正之风,不良媒体等,都可能对学生的思想认识造成危害,腐蚀他们的心灵,导致极端的逆反心态的产生。

二、青少年逆反心理的具体表现

青少年历来都受到心理学家、教育学家及家长的特殊关注。从十二、三岁到十七、八岁,是儿童生理上基本成熟,认识和情感有了飞速的发展,理想、信念、世界观开始形成的重要时期。在这个阶段,由于生理成熟与心理成熟的不平衡性,受自我意识觉醒等因素的影响,青少年心理发展呈现错综复杂、矛盾重重的局面,逆反心理的表现十分突出。具体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对正面宣传作反面思考。第二,对榜样及先进人物的无端否定。第三,对不良倾向产生情感认同。第四,对思想教育、遵章守纪要求的消极抵抗。有逆反心理的青少年,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十分冷淡,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大而空、形式化,不符合青少年的现实生活。因此,对思想政治教育采取应付、抵制、消极对抗的态度。

三、对青少年逆反心理进行教育及纠正的对策

通过上述对青少年逆反心理的实质、活动和机制以及原因的分析,我们认为青少年逆反心理的调适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

1、着重转变教育者的指导思想,充分尊重被教育者

从形式上看,教育和被教育者之间是一对矛盾性的存在,实质上这两者是一致的。这是因为我们教育的目的或目标都是有利于被教育者健康的成长和发展,这和被教育者的愿望是一致的。并且教育和被教育者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被教育者需要我们的指导,教育者教育指导的作用又具体在被教育者的有效社会化和不断提高健康发展能力方面实现。正确解决这一关系及在指导思想上树立热爱教育工作特别是热爱思想教育工作的意识,就会在我们的教育内容、形式和方法上做到积极探索,敬业工作,尊重青少年。进而就会减少青少年的心理反感,削弱和消除逆反心理。

2、教育者要加大感情投入,密切与被教育者的关系

无论是心理学理论还是大量的社会现实都说明,感情是一只无形的手,推动着人们的行为倾向和一些做法。有些事情并非顺理成章,并非符合科学要求,但由于感情的因素,无形地左右着人们的某些行为,这就是情感魅力。对于生理、心理均不成熟的青少年来说,在其行为意向和决策中,受感情因素影响很大,他们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好感与否、直接影响着他们的行为。有经验的教育工作者们都有体会,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很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喜欢某个老师的结果。如果教育者能在感情上与被教育者多些相容、多些亲近,相信在青少年心理上就不会再有那种厌恶和背离,那么,逆反心理自然就会淡化或消除了。

3、重视发挥同辈群体的帮助作用

任何群体都会对个体产生一种心理压力,这种压力可以说是一种生存、生长环境对人的压力作用。积极的群体对个体的正常心理产生的则是一种动摇力量。为此,加强对同辈群体的正确指导,及时发现不良风气并做到尽早扭转是防范逆反心理和不良习气滋生、扩大的有效手段。特别是对同辈群体中“领袖人物”者有效控制和指导,则更是必要的。

4、加强对社会文化现象的分析和引导

面对社会错综复杂的文化现象和社会问题,青少年往往还未具备正确的认知能力,常常是因为好奇心驱使进行模仿,难以辨清其实质或其中蕴含着的积极、合理因素。这就需要我们教育者及时、有效、准确地把握这些现象和问题,把它提出来置于被教育者面前,深刻分析其实质和其中的合理成份,帮助青少年建构正确的认知,避免盲目的追随,起到预防、消除逆反心理的作用。

5、教师要努力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

教师应善于采用组织手段,在班内组织起有一定层次的正式关系的网络,为学生日益扩展交往范围、建立多样的生活联系、形成丰富的责任依从关系提供充分的条件,从而使他们逐步深入到人际关系的各个方面去,使他们的精神世界变得更为充实和美好。针对存在逆反心理的学生特点,教师可以组织帮教小组,给他们在学习上、生活上、行为习惯等方面予以特别的关心和帮助,使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同学的善意,他们会逐渐消除对立情绪,乐于接受大家,乐于参加集体活动并从中得到教益。

第6篇

现在青少年中普遍存在“不服教”、“不听话”,常与家长或老师“顶牛”、“对着干”的现象。这种反常的心理状态及行为,往往来自于逆反心理。这种心理使老师、家长及很多教育者的热情和积极性受到打击和动摇,甚至使教育者无计可施,无可奈何。但逆反心理很强的学生往往内心很孤独,无助的他们在家里和学校无法实现自尊的满足,他们被老师遗忘,被同学无视,被父母不理解,这对他们的学习成绩及健康成长影响很大。为此,学校在常规教育教学中,应重视探究学生逆反心理形成的原因,并寻求解决的良策。

一、逆反心理形成的原因

主观因素 逆反心理在人生的各个时期都可能产生,但青少年时期逆反心理是最严重的。当人进入青春期后,各种生理机能基本发育成熟,而心理上正处于“断乳期”,其生理上的成熟和心理上的不成熟是不平衡甚至是矛盾的。正处于“过渡期” 的青少年,他们的思维虽然具有独立性、批判性,但他们认知事物和看问题时的偏差太大,从而出现认识上的片面、偏激、固执和极端化。随着成人感的产生,其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迫切希望摆脱成人的监护。他们认为自己已长成大人,理应自己管理自己,决定自已,要求成年人把他们当大人看待,理解他们、尊重他们。而许多家长、教师仍把他们当成孩子看待,对于青少年的烦恼及要求不能充分地理解和给予积极引导。这样,青少年为了表现自己的“非凡”,就对任何事物倾向于持逆反、批判态度,对老师的教育、家长的指教,往往从对立面去思考,老师的指点、要求、批评,家长的劝说、提醒、督促等,在他们看来是“管”、“ 卡”、“ 压”,是对自己自尊心的伤害。于是,青少年因心理需要不能得到满足,出现了在口头上顶撞,在行动上反其道而行之的逆反心理。

客观因素 青少年逆反心理形成的客观因素表现在家庭、学校及社会文化等不良因素的影响方面。

家庭不良因素的影响。家庭是青少年成长的根本环境,一些家庭中不良的教育方式,直接影响着青少年逆反心理的形成。诸如家长教育方式的简单粗暴、专断;家长在生活、学习等方面对孩子要求过严;有的家庭不和,父母离异等等,都无形对孩子造成心理压力,并且这种压力会不断积蓄沉淀,当孩子们找不到良策排解时,便在情感上对家长、老师所进行的要求、说教、指点、提醒、督促等教育产生抵触,在情绪上不满,进而产生逆反心理。

学校不良因素的影响。学校是青少年成长的主要环境,学校教育指导思想的偏离、教师教育方法上的不当等,是青少年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的重要方面。一方面,不适时宜的教育方式容易引发青少年的逆反心理。当代青少年的思想观念、心理素质、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发生了明显变化。如生活意向呈多维性,愿意接受提供思考、提供选择的非程式化、非单一结论的观点;强调自我的存在,追求自由的人格;用怀疑的目光看待世界,不喜欢人云亦云,强调自身的价值等等。而长期以来学校思想教育中忽视学生的性格、能力、兴趣、特长、对待学习的态度等,唯学习成绩为标准评价学生。在这种片面评价观影响下,学校教育工作者不认真探索教育的最佳、最有效的途径和方法,使学生产生“老师、学校对自己失去信心”的想法,在情感上与老师、学校对立、背离,继而引发逆反心理。另一方面,有些教师在施教过程中,不顾及学生的心理感受与体验,当学生出现问题时,不是站在青少年的角度分析问题,而是一味地强调师道尊严,对学生的一点小错就揪着不放,导致学生因对教育者本身的排斥,进而产生逆反心理。

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信息的开放,在给青少年提供学习、求知的新途径的同时,也给他们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如一些影视作品在信息选择和制作上着力于大众,而忽视对青少年的关照,使一些化中不良的因素以及一些用来警示人们而揭示某种社会现象的内容,被青少年仿效,负面地接受了;再譬如青少年通过大众传播媒体会接受西方文明、民主、自由等思潮,受其影响,其思想、行为与长辈容易发生抵触、冲突;还有像青少年学生在玩游戏、看影视等时,好奇心驱使他们模仿不良“英雄”观,出风头、唱反调,会使一些本来正常的青少年心理上被潜移默化了,容易形成逆反心理。

二、青少年逆反心理的预防及调适

1、加强感情投入。对于生理、心理均不成熟的青少年来说,其行为受感情因素影响很大,所以,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要多和他们沟通、交流,在感情上要与孩子多些相容、多些亲近,尤其是正确引导、帮助孩子顺利度过青春期,让孩子时时体会到自己的成长有父母的关爱,有学校大家庭的温暖,这样青少年就不会有那种厌恶、背离心理,逆反心理自然就会淡化并消除。

2、转变教育方式。批评虽然可以帮助受教育者认识错误,但经常“挨批”其心理是不愉快的,粗暴的批评更是一种适得其反的做法。为此,对青少年的教育,家长、学校都应采用少些批评多些鼓励、少些训斥多些赞美的办法。要相信多一种鼓励,就少一个背离者;多一句赞美,就有可能把摇摆不定的青少年拉入我们期望的行列。

3、加强对社会文化现象的分析和导向。一方面,学校、家长要及时、有效、准确地把握错综复杂的文化现象和比较突出的的社会问题,并向青少年开诚布公地、深刻地分析其实质和其中的合理成份,帮助他们建构正确的认知,避免盲目的追随。另一方面,加强对青少年群体中“领袖人物”者的正确指导和有效控制,及时发现不良风气,并做到尽早扭转,从而有效遏制不良习气的滋生、扩大,预防、消除青少年逆反心理。

第7篇

目前全社会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升学的压力,离异家庭的增多,独生子女、单亲家庭子女的教育问题等,使当代青少年心理问题比以往更为突出。诸如厌学、心理脆弱、性格不合群、独立能力差、亲子冲突呈增加趋势等。其中,青少年逆反的形象越来越凸显,这对他们的成长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

案例1:小阳是一位高一的学生,在班上,和同学老师说话时总喜欢抬杠,总是说出与别人相反的观点。在家里,小阳也不服父母管教。小阳对老师、家长的这种态度,在心理学上被称为“逆反心理”。

其实逆反心理不仅仅是孩子的专利,大人也一样,可以说这是人类心理另一面的一种表现。逆反心理过重或自己不善于处理和自我调节,会给学生带来心理压力,会使学生的情绪波动大,心情郁闷、烦躁,脾气变大,破坏性心理强烈。如果不及时调整,就会形成偏质性的性格。经过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我认为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青春期生理与心理的影响

逆反心理是各年龄段的人都会出现的心理,但有两个阶段的人表现的尤其明显。一种是三岁左右的幼儿,另一种是刚进入青少年阶段的人,分别称为第一和第二反抗期。青少年对家庭、学校、社会都会批评和反抗,也叫做“自我的觉醒”。由于青春期孩子的生理发育特别快,体内会大量分泌出各种激素,比如生长激素、甲状腺技术、肾上腺皮质激素、性激素等。由于这些激素分泌过快,使得这个时期的孩子发生很大的变化,因而他们成人感的意识增强,对异性产生好奇,思维也由童年的形象思维变成了抽象思维。

二、家庭教育的不合适使得孩子产生逆反心理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导师,因而父母的行为、教育方式都会使孩子的心理发生很大的变化,由于青春期孩子自身的特点,他们的自我意识增强,他们对家长的言行和教导会有自己的看法,他们渴望独立,他们对父母之言不再“唯命是从”了。父母不知道尊重孩子的人格,随意的对孩子进行讽刺、挖苦、辱骂,甚至殴打,结果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

案例2:我之前带过的一位学生,在小学四五年级时,独自外出,一出门就是几个小时,家长打过孩子几次,但后来到了初中,发展到一出去就是一天不回家。家长教训一顿,就能好一些,但没多久又出现这种情况,而且孩子在学校上课时不听讲,作业也不做,你跟他讲什么他好像都听不进去,一副麻木、视死如归的表情。

这孩子出现了典型的逆反心理。有的家长对孩子提出要求的方式是居高临下、粗暴简单、命令式的,不容许孩子申辩、解释,从而使孩子产生逆反、抵触。同时还有一些家庭教育的不合谐。父母爱争吵,互不相让,互相埋怨,教育思想不统一。或是父母离异,对孩子关心不够,使孩子产生内心严重焦虑不安,矛盾多疑,心神不宁或神经质,心理变态。有的家长过分关注孩子,孩子的一举一动都要在他们的监控之下,使得孩子没有安全感,没有心理自由,也容易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

三、学校教育不当会引发学生的逆反心理

有些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如果施教方法简单、态度粗暴、言行过激,就容易挫伤学生的自尊心,造成师生关系不融洽,甚至对立,导致逆反心理的产生,当学生出现一些错误、缺点时,老师经常会给家长“告状”,学生就会遭到家长的职责或打骂,从而产生于老师的对立。同时老师对学生的猜疑、不信任,态度冷漠,也容易引起逆反。

案例3:小安的同学,成绩中等,有一天,三个同学迟到了,结果老师就让两个学习好的学生进去了,但没有让他进去,老师说他没有资格,因为他学校成绩差。当时小安很生气,觉得伤了自尊。从那以后,这个孩子上课睡觉,不交作业,有时还跟老师顶嘴,本来学的还不错,但那以后就没心思学习了,成绩一落千丈。

对待逆反心理无论是家长、教师还是学生本人,都应予以高度重视。教师及家长有责任帮助孩子走出逆反的误区,为他们的健康成长铺平道路。为此,我认为教师或家长不防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些努力:

(一)调整期望值,作为教师、家长对孩子寄予过高的期望则是不明智的,故此,为人师者,尽可能多的鼓励、表扬,尽可能少的批评、指责。

(二)耐心说明事理,有些家长或老师习惯向孩子“禁令”,这种简单的教育方式通常不是很奏效,反而会诱发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不妨试试。而是要通过多次的沟通,告诉孩子,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他们是长辈,学识和经验都比较丰富,而且他们都是从良好的心愿出发,目的是教育、关心和帮助青少年,而不是故意找茬。

第8篇

关键词:青少年 逆反心理 产生 原因 研究 对策

青少年时期是人生发展中的一个极其重要而又充满危机的时期。由于生理和心理发展的内在需要与其实际能力、心理状态及个人地位等方面存在矛盾,易出现挫折、悲观等心理不平衡现象。这种心理冲突和心理危机是青少年时期必然存在的,是青少年的某种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研究和探讨青少年逆反心理的特点、表现形式,分析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从而进行针对性的教育,以便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

一、青少年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

1.家庭不良因素的影响。家庭破裂可能会给子女造成心理创伤和失落感。青少年学生在家庭中得不到应有的温暖和鼓励,容易形成孤僻、自卑的逆反心理。家长对子女要求过高,教育方法简单粗暴,会导致子女出现逆反心理。

2.学校教育工作的失误。教育者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征,提出的一些要求不切合实际,学生难以达到;教育者处理问题不当,挫伤了学生的自尊心,导致逆反心理的产生;教育者的教学方法不合理;教育者言行不一,自己说的是一套,做的又是另一套。

3.社会的一些不良风气社会影响因素广泛复杂,内容、形态、渠道也多种多样,导致逆反心理的产生。

二、青少年逆反心理的危害

逆反心理过重,自己不善于处理和自我调节,会给青少年带来心理压力,重者引起心理障碍。产生一些行为,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伤害。逆反心理容易造成感情失控,与长辈、老师感情疏远,关系僵化,甚至对立。这些孩子不听正确的教育和劝导,影响自己成长,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过错。所以,家长和教师有必要了解青春期逆反心理产生的具体原因。科学、有效地引导青少年在产生逆反心理时,适当自我控制,学会调节,健康成长,塑造健全的人格。

三、逆反心理的解决对策

逆反心理的产生不是偶然的,它是青少年在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中,在家庭、学校以及社会大背景的影响下逐渐形成的。对于逆反心理没有立竿见影的良药,只有慢慢调理,从而祛除病根,引导青少年生活成长步入正轨。

作为家长,应该认识到逆反心理的产生是青少年成长所必须经历的一个重要阶段,家长应对其进行“适时适地”的引导。首先,家长应该意识到青少年逆反心理的产生,是青少年自身心理发展的不成熟所致。其次,给予青少年适当的自由,不要把他们装在思想行为约束的牢笼中,不要像教科书那样教育下一代,毕竟社会在变化,环境在变化,当初的“老一套”不一定适应当今的环境。最后,对具有敌对倾向的青少年,虽然外表看来满不在乎,但他们内心却充满了痛苦和不安。家长总以为“打压青少年的嚣张气焰”可以使他们不再反抗,变相的顺从,殊不知这样会使青少年心理变得更加逆反。家长要从青少年心理上进行对等沟通,要注意以理服人,分清是非,使“敌对”的青少年在平和的状态下看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这种认识上的转变对于克服敌对倾向有重要意义,切忌使用武力。

学校教育便是治疗青少年“逆反心理创伤”的外伤药。清除逆反心理,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调整人际关系。为了尽可能防止逆反心理在集体成员心理气氛中扩大影响,对班级成员的人际关系进行必要的调整,是一种可行的手段。青少年要求并不高,他们就是想要获得老师同学们的认可,获得他人的尊重,从而获得自身应有的地位。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应该认识到,还有部分学校在搞应试教育。这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阻碍了他们开拓思维以及创新能力的发展。作为老师,对学生不应该有三六九等之分,应该一视同仁,老师没有偏见,才会使青少年无低人一等的感觉,才会有前进的动力,才不至于产生自卑心理。同时,老师应该从多种渠道做好同学们的思想工作,如让学生信赖的亲戚、朋友来做思想工作,加强学生与家长、学生与老师的沟通,对消除误解,改变或防止对立性的逆反心理是非常有益的。另外,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应该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向学生介绍有关心理方面的知识,让学生认识到自身心理变化和特点,调节好心理状态,使他们心理品格有所升华,使青少年自察、自治,净化健康人生,培养学生的抗挫折能力,让他们坚信自己有巨大的潜能,事事要抱有“我能行”的自信心。

第9篇

[摘要]青少年的逆反心理是一个较普遍的问题,造成青少年逆反心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青少年时期生理、心理的迅速发展以及两者的不平衡性是产生逆反心理的内部原因,也是主要原因;青少年所处的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会环境则是产生逆反心理的外部原因。针对逆反心理产生的各种原因,在教育工作中,如何有效地克服青少年的逆反心理是教育工作者不容回避的问题。逆反心理在初高中生中是普遍存在的。如果没有处理好,它对我们的教育管理存在着很大的阻力。所以我们对于它的一系列问题都应有所了解,并做深入思考。才能帮助教育工作者、家长正确认识和理解这一现象,才能掌握一些很好的方法去正确引导孩子克服这种不健康的心理因素,让其健康快乐的成长。

[关键词]青少年 逆反心理 原因及对策

一、青少年逆反心理的表现

青少年在14岁左右的时候,容易表现出感情用事、渴望独立的情况。这一时期的青少年具有较强的逆反倾向,主要表现为情绪偏激、语言顶撞、行为越轨、消极冷漠,甚至以“敌对”的态度对待学习和生活等。这种抵触、不顺从的心理状态就是“逆反心理”。逆反心理的基本特征就是“对着干”。逆反心理还表现为对于先进人物和榜样同样采取不屑一顾的态度,而对于不良倾向却持情感认同。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1 否定性

对学校、教师的教育和学校制度,表现出一种不认同、不信任的反向思考和无端的否定。

1、2 评判性

青少年已不是处于对老师崇拜的小学阶段,他们有自己的思想,会评判老师,对于自己不喜欢的老师嗤之以鼻。

1、3 对抗性

由于生理和心里各方面的成熟,青少年期的孩子独立意识越来越强,有一种强烈的成人感。而父母总觉得自己永远是长辈,孩子永远是孩子,以一种长辈的姿态自居。青少年抗击父母的强势和约束。

1、4 闭锁性

由于与周围人的格格不入,青春期的初高中生,渐渐的将自己内心封闭起来,他们的内心生活丰富了,但表露于外的东西却少了。初高中生写日记是很常见的现象,他们往往买那种带密码的笔记本,也会把日记本放在安全的地方。

二、青少年逆反心理的成因分析

青少年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内部原因,也有外部原因。

2、1、逆反心理产生的内部原因

2、1、1、好奇心的驱使

青少年多数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他们喜欢新事物和新知识。好奇心过强能形成一种特殊的心理需要,正是他们好奇心的具体表现。我们有些老师、家长禁止青少年做某事,却又不说明为什么不能做的理由,结果适得其反,使“不要吸烟”、“不要早恋”之类禁令达不到应有的预期效果:对于被禁止、批判的电影、文学作品、理论文章却怀着极大兴趣去观看、查阅。好奇心驱使青少年有时甘冒受惩罚的风险去尝也许并不甜的“禁果”。

2、1、2、思维品质的发展不够成熟

在认知发展的过程中,青少年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等品质虽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但还很不成熟。加之社会经验不足,不懂得用历史的和辩证的眼光看问题,认识上容易产生片面性。这些青少年往往自尊心、虚荣心很强,但却不能正确地维护自己的尊严,而把教育者的劝说、批评、告诫看成是对自己自尊心的损伤。因而把自己放在教育者的对立面上,出现了在口头上加以回驳,在行动上反其道而行之的逆反心理。

2、2、逆反心理产生的外部因素

2、2、1、家庭因素

很多家长对孩子百般溺爱,过度宽容,有求必应,这样导致孩子以自我为中心,听不得半点批评和劝告,受不得一点委屈,容易形成自负型逆反心理;相反,另外一部分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是专制的、命令式的,甚至使孩子屈服于自己的暴力行为之下,这样使孩子对父母的教育方式产生反感,甚至产生抵制情绪;还有一些家长对孩子期望值过高,超过了孩子力所能及的范围,导致孩子心理压力过大,容易产生“受挫型”逆反心理;此外,如果家庭关系不和睦,父母之间经常争吵,忽视孩子的存在,甚至殃及孩子,也会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

2、2、2、学校因素以及老师的教学方法、教育手段

教育是一门艺术,需要教育者具有高度的智慧和创造能力。如果教师在施教过程中,不尊重学生,不顾及他们的心理感受与体验,不是站在学生的角度分析问题,只是一味地强调师道尊严,就会导致学生对教育者本身产生排斥,进而对教育产生逆反心理;或者一些教师在对待学生的性格、能力、成绩等方面不能做出客观评价,过于注重分数,稍微犯点错误就一棒子打死,使学生产生‘‘老师已经放弃我了”的想法,在情感上与老师对立、背离甚至反其道而行之。此外,如果我们的教育教学方法呆板,不能让学生参与其中,不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容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

2、2、3、大众传播及社会文化的影响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及大众传播事业的发展,大众传播媒体对青少年的影响日益扩大。大众传播媒介在信息选择、制作上因着力大众,而忽视对青少年群体的关照,使一些成人文化中不良的、世俗的因素或因揭示某种现象及制作节目的连贯性,使本来用来警示人们和青少年的内容,而被青少年负面地接受了。由于大众传播还强调新奇性,有意识介绍一些国内外的但并不应适合中国价值观的信息。

三、青少年逆反心理的疏导和调适

3、1、注重家庭疏导,营造和谐家庭氛围

家庭是爱的港湾,孩子的心理是否健康与家庭有密切联系。因此,作为家长要特别注意在家庭中对孩子逆反心理的疏导和调适。一、对于子女的进步要及时肯定,多表扬,逐步培养孩子的自尊心和荣誉感;在他们承受挫折和失败时应多鼓励,多支持,多安慰;二、对于子女所犯的错误,要及时与他们沟通,了解其原因,分析利弊,因势利导,而不能采用打、骂的方法。因为犯错的孩子在其心理上可能已很内疚、自责,需要安慰和帮助,而家长的痛骂和毒打可能使孩子走向反面,产生逆反;三、家长要给孩子足够的发展空间,充分信任他们,切莫把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强加给孩子;四、家长要给予孩子必要的宽容和理解,设身处地多替孩子着想,要尽量站在孩子的角度,用孩子的思维去思考问题,如遇到分歧,要多自省,将心比心;五、家长要以身作则,要有勇气承认自己的错误,不能为了“面子”把错的强说成对的。以上几点如果我们家长都能做到,那么,我们就能营造出民主、融洽、健康、和谐的家庭氛围,也就能有效地疏导和调适孩子的逆反心理。

3、2、提高教师素养,优化教育手段,讲究教育艺术

教师应由积极的鼓励代替简单粗暴的指责。在人们的心灵深处,最渴望他人的赞美。多一种鼓励,就少一个背离者;多一种赞美,就可以把摇摆不定的学生拉入我们期望的行列。批评和指责有时虽然可以帮助受教育者认识错误,但其心里是不悦的。至于粗暴的指责更是一种适得其反的做法。为此对逆反心理的调适要少些批评,多些鼓励;少些批评,多些赞美。为了做到多鼓励少批评,教师不但要以自身的人格魅力来影响学生、感染学生,还要注重加强师生沟通,营造轻松的教育氛围。教师要学会深入细致地了解学 生,要学会倾听,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让学生把他们的所思所想,敞开心扉告诉老师,他们关心什么、想什么、对老师有什么要求,教师都要了解清楚,这样才能针对中学生的特点进行有效教育,帮助学生树立信心、规划人生,让学生充分理解教师的工作意图,使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感到幸福和快乐,自觉接受教师的批评和建议。

学校作为青少年学习的主要场所,担负着传授青少年学生知识,培养其高尚的品德和健康的心理等重任。那么,学校又应怎样疏导和调适青少年的逆反心理呢?

(1)学校要建立心理教育咨询机构,构建以心理咨询室、班主任和任课教师为主的心理教育体系,对学生进行专门的心理疏导和调试。

(2)学校应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在课堂教学中各学科要根据各自的特点,对学生进行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教育和中国革命传统教育、中国历史特别是近现代史教育,引导广大中学生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和传统,了解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和中国人民进行的英勇斗争,从小树立远大的理想信念,培养崇高的爱国情操和优良的思想品质。同时结合每年的弘扬民族精神月进行专题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爱国情操。

(3)进行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开设法制课,聘请优秀政法干警为法律顾问、法制宣传员,对学生进行法律、法制宣传教育,使广大青少年学生从小学法、懂法、守法、用法,增强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举办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开设心理咨询,办好心理健康专栏,有针对性地对青少年进行青春期生理教育和性知识教育,根据学生个性差异帮助他们排解心理障碍,引导学生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解除不健康心理对其学习、生活的影响。

(4)积极创设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面向全体学生,实施发展性和预防性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多种途径,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加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材、教法的研究并将心理健康教育贯穿于各学科教学之中。积极创设条件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或选修课。

3、3、引导学生通过自我教育克服逆反心理

克服逆反心理的最好办法是自我教育。教师要教育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不断完善自己,培养他们对自我心态进行调节的能力,并使他们学会正确归因和自我疏导。比如:用心理换位法理解他人的心情;减少对他人的责难和埋怨;用自我激励法来振奋精神,克服自卑,树立自信;用情境和心理转移法、归因客观投射法和自我宽容法来减轻过重的心理压力、痛苦和自责。总之,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使他们学会自我调控,既善于自我解脱,又善于自我振奋,这无疑是避免产生逆反心理的又一有效途径。

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和明天,消除他们的逆反心理,化解他们的对抗情绪,促进他们健康成长,不但他们自己需要努力,同时也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3、4、优化社会环境,更多接触社会

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离不开优良的社会环境。教育者要疏导和调适青少年消极的逆反心理和行为,就不能把他们局限于学校、家庭,而应该把他们置身于社会。只有让他们更多地接触社会,才能使他们更快地社会化,更好地适应社会,提高他们的心理适应能力。只有这样,

才能更好地疏导和调适青少年消极的逆反心理。为此,就必须优化社会环境,严厉打击违法犯罪,加强社会治安,大力整治社会文化环境,减少和消除社会阴暗面和社会不良风气对青少年的侵害,阻断产生不良思想的源头,消除滋生逆反心理的温床。同时,应多建设一些内容健康丰富、形式活泼多样、有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学习、活动场所;多开展一些符合青少年年龄特点、心理特点、生活经验的文体活动和社会公益活动。在开展这些活动时要注意渗透理想教育、价值教育、创新教育等,将其逆反心理转变成探索创新和不断进取的强大动力。

总之,在青少年自我意识形成过程中,逆反心理是十分常见的现象,它对青少年心理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当前教育实践特别是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中对如何处理青少年逆反心理问题也日益显得重要。由于青少年逆反心理成因的多样性,范围的普遍性,要消除逆反心理并非易事,关键在于教育者要正确对待青少年中的逆反心理,抓住有利时机进行全面、细致的教育,就一定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朱智贤,心理学大辞典[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2]刘野,中学生逆反心理的表现及疏导[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2007,9(22)

[3]刘孜杰,中学生逆反心理的分析与对策[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6,12

[4]杨嘉民,张彤,陈颖.试论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11(1)

[5]高红霞,中学生逆反心理的成因及对策[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0(1)

[6]何莉,甘金贤.浅谈中学生逆反心理与调适[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6,5

[7]王云霞,强普霞.略谈学生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及对策[J]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2(19)

[8]苏碧霞,黄艳明.浅谈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教书育人,2007,2.

第10篇

论文摘要:逆反心理作为一种心理现象,有其独特的诱因、发生机制、心理特征。逆反心理对思想政治教育存在消极和积极两个方面教育者弓l导好“逆反心理”向着良性一端发展是增强教育实效的重要一环,同时也为我国中小学教育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逆反心理是一种复杂的社会心理现象,也是当前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症结”所在。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认清逆反心理的心理机制及成因,并在此基础上采取相应的对策,是改变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这种“症结”状态,增强教育效果的重要途径。

一、逆反心理的含义及其特征

逆反心理,学术界对此众说纷纭,尚未有统一的界定,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心理现象,对概念本身的界定是进一步分析的前提。

逆反一词,来源于英文negativism,《英汉辞海》解释为:“l、否定的态度,怀疑主义,一种心理状态,特点为对几乎一切别人肯定的事物照例持否定、怀疑的态度;习惯性的怀疑主义。2、违拗病、抗拒性,一种拒绝做所要求的事,按所要求的反面去做,或任意做某件与所要求的事不同的倾向”。1lJ此处的界定把逆反心理既归结为心理状态,又归结为行为。国内多数学者也持同样的观点。如有学者认为,逆反心理,是指个人受到社会群体或其他个人的压力后,对其价值取向不予批判而表现出来的不满或反感,甚至不考虑原因后果而采取的对抗行为。还有的学者则把逆反心理看作一种特殊的固有反对态度,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对人对事对思想等社会现实的一种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

以上种种界定,均有其合理因素,在某种程度上都阐述了逆反心理的某些特征,但又失之偏颇。“逆反心理作为一种态度反应,有特定的形成机制和心理构成,是一系列心理活动过程的结果。首先是教育内容(外部信息)在特定的情景中,引起受教育者的注意:其次是受教育者理解相关的信息,并将所接受到的信息及其所带来的观点和态度与受教育者原有的认知结构(包括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观点)相比较:最后,经过比较分析做出新的态度反应。如果受教育者经过分析比较之后与原有的认知相悖,就会产生抵制或抗拒,长此以往,进而产生逆反心理”。l2就心理构成而言,逆反心理属于个性倾向性的心理范畴,是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大要素构成,其中对信息的情绪体验,是逆反心理的内驱力,即现实乍活中理通情不通的现象。所以说,情感因素在逆反心理的心理构成中占据主导地位。受教育者对逆反对象的认知上,尤其在情绪体验的基础上,会表现出一定的行为倾向。只有逆反的行为倾向堆积到一定程度时,这种倾向才会转化成逆反行为。也就是说,逆反心理仅限于心理状态,并不是既包括心理又包括行为的现象,尽管包含了一定的行为倾向,但并不是包含着行为本身。此外,逆反心理并非只指固有的态度对抗,也指突发性非常规的态度对抗。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逆反心理是指由于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和方法及教育情境等因素产生的与教育目的、方向相反或抵抗的一种反应态度。它具有如下特征:

1、反向性:逆反心理是一种独立的心理活动,逆反对于逆反的人物、事件、宣传的内容等逆反对象来说,心理活动的方向是相反的,态度是对立的,具有明显的反向性。

2、二重性:逆反心理的_二重性是逆反卡体的态度呈现出的两种倾向。一种是主动逆反,另一种是被动逆反。前者指逆反心理主体做出与情境、内容的刺激相反的倾向,后者是逆反主体对外界的信息不作任何反应,保持沉默。逆反心理的二重性,也指其结果既带来消极的一面,不利于教育者教育活动的开展:又可带来积极的一面,有利于教育者教育方式和方法的改进,合理设置教育情境,以利于增强教育效果。

3、盲目性:所谓盲目性,是指逆反主体在外界刺激一出现,还未仔细考虑,就做出肯定或否定一切的心理活动。这种盲目性往往并不考虑事情的后果与价值而一概反对。在逆反心理达到一定程度后,盲目性和缺乏理智控制表现更为突出。日常生活中常说的“一听(见)就烦”就是盲目性的反映。

4、突出自我性:逆反其实质是表现个性、突出自我。t5理学界将逆反心理称为“心理上的抗拒”,指个体自觉不自觉地感受到某些方面的自由被剥夺时而自发地激发出来的一种抗拒心理,一般情况下,逆反的目的并不是为了与人作对,而是为了表现自我,保护自我或突出自我,并在内心筑起一道“防感染层”。独立意识逐渐增强的青少年,突出自我性更为明显。

二、思想政治教育中逆反心理的成因

按照态度理论的观点,逆反心理可能是由教育者信度引起的信度逆反,也可能是由于教育内容、方法引起的“禁果逆反”和教育情境引起的情境逆反。总的来说,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逆反心理的成因主要有:

1、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反弹原因

思想政治教育曾经是我们党战胜敌人,克服困难的一大法宝。然而,新的历史条件下,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却表现出前所未有的淡漠,许多人甚至产生了逆反心理。这在很大程度上与我们党历史上曾一度出现“左”的工作形式有关。

中国人民曾有过用政治冲击经济,用自己的左手打自己的右手的荒唐岁月。在极“左”路线盛行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在形式上达到顶峰,盲目趋势渐渐凸显,思想的统一达到了空前的程度,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果,但同时也留下了隐患。尽管通过拔乱反正,新思想代替旧思想,但极“左”教育形式在人们心目中常与极“左”路线联系在一起,深深地打上了那个时代的烙印,形成一定的心理定势。当代青少年,虽没有经历十年动乱岁月,但却受到这种心理定势的严重影响,另外,现实生活当中“批斗式”、“训斥式”己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代名词,从而使其增强厌烦情绪乃至否定的砝码进而产生逆反心理。

2、社会环境因素

我国正处于深刻的社会变革和体制转型时期,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生活方式、文化需求日趋多样化。这种多元化的格局对整个社会都产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影响。社会所需求的主流意识的一元化与非主流意识的多元化相混杂,社会评价标准进一步丰富,不再把政治作为唯一的标准,社会价值取向的一元化同个体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形成了矛盾。社会环境影响的广泛性和深刻性,消极因素与积极因素相斗争,此起彼伏,造成了人们心理的不稳定,不平衡。处在人生“第二次断乳期”的青少年,独立意识日趋增强,为了表现自我,一反传统束缚,表现出强烈的逆反意识。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思想观念滋生,深刻地冲击着人们的精神世界。反映到现实社会之中,有些地方和部门,党风不正,政风不洁,民风不纯等丑恶现象在短时间内不可能完全得到遏止,社会生活中存在着的不良现象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形成鲜明对比,人们进而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效应失去信任而产生逆反心理。特别是个别领导同志,其身不工L,言行不~的现象,致使人们顿生厌恶之感,非但不愿接受其内容,而且会使人们将注意力指向教育者自身的不良行为,以示心中的不满,以泄腹中之怒,从而使受教育者对教育者形成习惯性的信度逆反。

3、受教育者的心理特征因素

青少年的社会地位是比较特殊的。生理成熟和心理成熟出现“异时性”,处于向成人过渡的所谓“边缘人”的不稳定状态,这种生理发展成熟与社会地位延迟稳定的“异时性”,造成了青少年复杂的矛盾心理,这种心理特征正是逆反心理产生的内在根据。青少年自我意识开始觉醒,对成人感、自尊心愈来愈强烈,渴望被社会承认,希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尊重,是青少年心理的一个重要特点。在自尊心受挫的情况卜,他们的行为往往会出人意料,反抗或我行我素倾向急剧增加。如果教育者忽视情感投入,就会进一步使受教育者疏远他人,拒绝他人,最终沉积在心底而形成习惯性的逆反心理。此外,青少年心理过程各要素存在着矛盾,认知过程的认知、情感、意志发展不平衡,充满好奇心,这是青少年心理另一个重要特点。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只讲一面理,或没有说明理由或说明理由不充分的禁止性说教,导致“禁果分外甜”效应,这是形成逆反心理又一重要原因。

4、思想政治教育的缺陷囚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走进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新时代,整个社会从贫穷走向富裕,从封闭走向开放,从沉闷走向生动活泼,可以说,这一时期是建国以来经济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也是思想文化领域最为活跃的时期。时代的急剧变化对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难题,也向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现实社会之中思想政治教育一直落后于社会发展,具有“滞后性”,总存在着种种不足和缺陷。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内容、理论内容、环境内容、方式方法都没有改变陈旧的体系,还是传统模式。尽管有关部门曾做出了创新和努力,例如近期教育部要求加强在校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等,但落实到基层,这种“口号式鼓动”教育收效甚微。思想政治教育自身的“滞后性”是逆反心理产生的直接诱因。

思想政治教育的滞后性,首先,在内容上:内容与实际脱离,忽视了教育对象的合理需要,教育内容与实际生活形成强烈的反差,教育内容的编排上具有重复性,不科学性,忽视了层次性,因人施教原则,使教育对象产生厌烦情绪,进而形成“思想逆反”。此外,“德育内容的泛政治化”也是形成思想逆反的一个重要因素。其次,方式方法上:把灌输教育原则片面理解为“满堂灌”、“填鸭式”,搞强迫命令,硬性限制,采取单向灌输,形式单一,照搬方法。最后,教育评价上:过分注重定性分析,忽视定量分析,忽视教育效果的长期性和模糊性,用考试分数来评判个人的政治及道德水平的高低。这种评价标准导致了现实生活中的“有才无德”、道德与知识相分离的“偏才”。

三、引导逆反心理的对策

逆反心理存在于现实生活中的事实不容回避。令人遗憾的是,目前很多学者对逆反心理持简单的否定态度,只看到消极一面,而没有看到积极的一方面。对有逆反心理的受教育者的评价,常以“桀骜不驯”、“牢骚满腹”、“感情用事”、“崮执己见”这些词语来代替。事实上,逆反心理不仅一方面可能会成为受教育者创新思维的前奏,而且另方面又可能成为帮助我们教育者反思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环境的最佳角度。因此,我们对逆反心理的评价应持辩证的观点,应当积极引导,不是彻底地矫正,更不是不分青红皂白地“清除”。在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中,为了减少逆反心理带来的负面影响,我们应该采取相应的对策:

l、转变教育观念。思想政治教育是‘种于段,而非目的。目前,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和乍产:力是我国最大的政治,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有很强的主观色彩,脱离具体业务而空谈思想,谈政治。为此,思想政治教育应从“批判型”转向“建设型”,由“行政型”转向“服务型”,一切要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教育者的出发点要从过去追求“同一‘律”向“同一律”和“个性化”相结合的观念转变。长期以来,思想政治教育习惯于从社会需求出发,比较重视共同的价值观念、共同的行为准则和集体意识的关注和培养,忽视了个性品质、独立意识、批判精神在提高人的素质,特别是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方面的意义和作用。不可否认,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中的指导作用和相应的道德体系是巩固社会主义制度,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根本原则。但是,社会生活是丰富多彩的,社会给人们提供了广‘阔的活动舞台,市场经济体制的建极大的激发了人们的创造力,拓展了社会成员的个性发展空间。那种过分强烈按统一的思维模式或发展轨迹的公式来培养人才,只会导致单一、沉闷、僵化的育人氛围,很难解决人们复杂多样的思想矛盾,反而激起人们对思想教育的逆反。因此,教育者在教育观念上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元化的前提下,应尊重青少年个性的发展,实现“社会化”与“个性化”的统,这也是素质教育的应有之义。

2、加强情感因素投入。逆反心理的构成因素中,情感是逆反心理的直接推动力。情感投入的深度与逆反心理程度成反正,情感投入越深,逆反心理的逆反程度就越小。列宁曾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没有也不可能有对真理的追求。”心灵的呼唤,离不开情感做媒介,思想的共鸣,也需要情感去撞击。纯粹的“以理教化”难免使受教育者存在“抗药性”。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者不应是“法官”、“牧师”,而应是情感的传递者、沟通者。唯有如此,才能克服理通情不通的逆反心理。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做过试验,如果教师对受教育者给予一定的情感投入,并为之创造健康向上的外部环境,其结果会达到一种常规教育无法达到的积极效果。这就是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马利翁效应)。思想政治教育者只有以饱满的情绪和真挚的感情,才能激发受教育者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使受教育者乐于接受教育内容,即“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育过程中,教育者要投入积极的情感,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同情人之间的统一,增强教育的感染力,克服消极逆反心理的产生。

3、创新教育方式、方法。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对外改革开放领域的不断扩大,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各组成要素也都产生了全面而又深刻的变化。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只有随着时展而发展,不断创造,在新的挑战中求生存、求发展,才能保持其旺盛的生命力,才能更好地起到沟通主客体的桥梁作用。

首先,方法上,从单向灌输型向双向交流互动型转变。双方交流互动型有利于体现双方民主的意识、平等的地位和信息的双向反馈,克服那种“我说你听”、“我打你通”的工作方法所带来的逆反心理。其次,方式上,从显性型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向显性和隐性相结合的方式转变。在教育活动中,教育者通过对学习、工作环境的设计,心理环境和文化氛围的精t5营造,达到寓教于文,寓教于理,尽量避免教育对象的逆反情绪。再次,方向上,从“防堵型”向“疏导型”转变。今天是一个信息高度发达的时代,信息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交错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巨联网的发展使信息流动更为畅通,习惯上用防堵的方法去控制信息的消极影响已不再成为可能。因此,教育者在知识的传授中,讲清“两面理”,针砭利弊,坚持疏导,而不是简单禁止,以利于减少“禁果效应”(禁果分外甜)逆反的发生。

第11篇

论文摘要:逆反心理主要由认知、情感和行为意象三要素构成,家长、学校和社会因素共同影响逆反心理的产生。因此,有必要共同对青少年的逆反心理加以引导和调适,使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

青少年逆反是一个为不同的社会文化研究领域所广泛涉及的话题。在教育与心理学领域,逆反侧重的是反抗的情绪性。因此,“逆反心理是人们对待事物的一种特殊态度,是指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过程中,因自身固有的思想模式和传统观念模式的教育背景下产生的认知信息相对立,以一般常态要求相背离的对立情绪和行为意向。逆反心理的实质是一种特殊的反对态度,是青少年在社会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稳定的逆向心理倾向。”

1逆反心理的心理构成

逆反心理作为一种特殊的反对态度,主要是由认知、情感和行为意向三大要素构成。首先,认知是受教育者态度的基础,在对态度的作用中,认知主要对逆反心理起准备和导向作用。其次,情感指的是个体在心理上对认知信息的一种情绪体验,即喜悦愉快或烦忧反感。行为意向是逆反心理转化为逆反行为的准备,直接受逆反情感的作用和影响。

2逆反心理的成因

1、青春期生理和心理特点决定了逆反心理的产生

青春期大脑发育成熟,思维方式和视角已不再单一化化,思维的逆反性和独立性得到发展,为逆反心理的产生提供了可能。另外,青少年的性别意识逐渐强化,进而形成渐趋强烈的个性意识和独立意识。对老师的教育和家长的指教,有意无意回避、反感甚至背离,形成逆反心态。

青少年认知水平的偏差度较大,认识容易片面性,看问题容易偏激和极端,固执己见。调查表明,36.5%的中学生遭受挫折和失败后显得意志薄弱,自暴自弃,对老师的教育置若罔闻,继而产生逆反心理。

2、不正当的家庭教育加速了逆反心理的形成

家庭中不同的教育方式会培养出孩子不同的心理品质和个性。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如对孩子期望值过高、要求过严,都会无形中在孩子心理上造成压力,当这些压力不断积蓄、沉淀,便在情感上对教育、批评和劝说产生抵触情绪,进而形成逆反心理。如果青少年在家庭中得不到应有的关怀,也易形成孤僻、自卑的逆反心理。

3、学校教育的错位是加剧青少年逆反心理的重要要素

教育方式的不当和教育者自身形象的缺失导致青少年逆反心理的形成。由于教育者不尊重青少年的心理感受与体验,导致对教育者本身的排斥,对教育产生逆反心理;教师在教育学生中要言传身教,使学生对一些正面教育产生逆反心理。

青少年“社会角色”意识的失落也会影响其健康心理的形成。班级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小社会,个体在班级中寻找自己满意的地位,若这种欲望经常得不到满足,就会产生社会与个性的对立,青少年逆反心理的产生也就不可避免了。

4、大众传播及社会文化的影响

大众传播媒介在信息选择、制作上因着力大众,而忽视了对青少年受众群体的关照,使一些化中不良的、世俗的因素因接受某种现象或因制作某种节目的连贯性,本来用来警世人们的内容,被青少年负面接受了;另外,由于大众传播还强调新奇性,介绍一些国内外时尚新奇现象,也影响并辐射着我国青少年的反文化心态和反文化意识的形成。

3逆反心理的调适

积极预防和消除青少年逆反心理的产生,需要恰当的教育关怀,促进青少年的真正成长和人格的真正独立。

1、倾听与理解:了解青少年的内心之声

对青少年的了解离不开和她们的真正对话。“这种对话不是一方思想对另一方的强加和储存,而是以他人看待他人;也不是简单的思想交换,而是一个创造的行动。对话中双方相互平等,互相尊重。这就是孩子们说的‘问我,理解我,但不要判我’。”教育者和家长要经常从青少年的行动情绪反应来理解其心态变化,发觉闪光点和积极因素,把握教育契机。“在养育之路上要变得更有一种心灵智力,对我们处于一种关爱关系中的人,我们必须持一种更为开放的态度。我们必须学会以我们真正的自我去接受和好好倾听。我们必须愿意去开放,去敞开,去面对他人打开自我的危险。”只有通过这种打开,我们才能了解孩子内心。

第12篇

关键词:社会学 心理学 青少年 叛逆

青少年期是人从年幼儿童向成熟个体的过渡时期,逆反是青少年在心理发展过程中的普遍现象。这种问题出现的时期,在青少年人生发展过程中是具有过渡意义的非常时期。叛逆期阶段能否成功的完成过渡影响着他们以后的成长发展。青春期对青少年来说是人生中发展的转折时期,他们中的大部分会对外部环境非常敏感,容易受到周围的影响。因此,必须从家庭、学校、社会入手找出原因,家庭教育联合学校教育以及社会关注积极帮助青少年渡过这一时期。

一、青少年叛逆的概述

“叛逆心理是少年期儿童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特征,它表现为对一切外在强加的力量和父母的控制予以排斥的意识和行为倾向”。青少年进入青春期以后,身体迅速发展逐渐成熟,心理的发展追不上身体的发展步伐,导致他们心理出现不平衡感。这些身体上的矛盾感和不平衡感让青少年觉得到不适应,促使他们开始关注自身的发展和变化。

二、青少年叛逆的原因分析

(一)主观自身因素

艾里克森认为人格发展贯穿于人从出生到死亡的全过程,个体从出生后就会不断与社会环境进行互动,在这其中既有自我成长的需要,而环境又会不断满足他们的需要,但是又必须受到社会的要求与限制,这是一个持续发展的存在。

青少年在人格发展方面,显示出三个明显的变化,第一是伴随着生理的发展产生了 “成人感”,迫切希望摆脱家长的控制,实现独立自主。第二是 “自我中心”,把人际关系和社会性关注作为焦点,觉得自己的关注就能代表他人的关注,把自己当作大家关注的中心,;第三是对成人的教育在某些方面表现出对抗。

“艾里克森把整个心理发展过程分为八个阶段:

1.婴儿期(0~1岁):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冲突;

2.儿童期(1~3岁):自主与害羞和怀疑的冲突;

3.学龄初期(3~6岁):主动对内疚的冲突;

4.学龄期(6~11岁):勤奋对自卑的冲突;

5.青春期(11~20岁):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

6.成年早期(20~24岁):亲密对孤独的冲突;

7.成年期(25~65岁):生育对自我专注的冲突;

8.成熟期(65岁以上):自我调整与绝望期的冲突”。

青少年时期处于青春期(11~20岁),正处于“过渡”期,聚焦于自主意识的增强、向控制方要求独立自。处在青春期的孩子产生了“成人感”,不想别人把他们当做孩子,幻想自己是成人的角色,也就是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

(二)社会环境因素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大众传播事业的发展也风生水起,青少年心理的发展受外部环境的影响越来越明显,新媒体在一定程度上给青少年提供了获得信息的新途径,但同时也带来了很多的不利影响。许多不良商家只为了一味地迎合大众的需求而对传播内容缺少监控放任自流,使青少年被动地接触到了一些化中有害的、低俗的内容;另外,由于“大众传播还强调新奇性,介绍一些国内外的时尚新奇现象,如朋克、嬉皮士和具有反判精神的摇滚文化等,也影响着我国青少年的反文化心态和反文化意识的形成”。

(三)家庭环境因素

1.家长思想不能与时俱进,仍然存在封建思想

许多家长在家庭教育中不能摆正自己的位置,在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上缺乏民主意识,实行家长专制的教育方法从而忽略了孩子内心的想法,依然存在“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才”等想法,觉得孩子还小必须要绝对服从自己,许多孩子无权发表自己的看法。因此,许多青少年觉得自己在家庭中没有存在感,导致青少年叛逆。

2.家长的教育方式不正确

家长在培养教育子女的时候,往往会产生两种错误的心理:一是认为子女必须听从管教,父母在孩子面前具有绝对权威;二是家长会把孩子当成自我理想实现的副本,把自己没有完成的愿望强行加在子女身上。因此,父母不管子女的内心想法,一味地把他们的理想和生活经验强行灌输给孩子,让子女按他们铺好的道路去生活,因此而产生矛盾导致青少年叛逆行为的发生。

3.家长与子女的交流缺乏

由于很多家长忙于事业,对子女疏于管理,很少进行心理思想方面的交流,只是为了约束限制子女的行为而制定一些严格的规定。因此,作为一个青春期的孩子很少与父母交流,缺乏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教育环境,很容易让青少年心理空虚而产生叛逆心理和叛逆行为。

(四)学校环境因素

1.教师的教育方式存在不足

在当今的教育形式下,很多教师一味追求教育成绩,在教育形式上没有创新,教育内容味同嚼蜡,不能因材施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使学生对教育产生厌恶甚至是心理上的逆反。一些教师不能做到一视同仁,不能客观评价学生的性格、能力、成绩等,过于注重分数,教育学生不能做到循循善诱,使学生产生“破罐子破摔”的想法,造成青少年叛逆行为的产生。

2.教在教育过程中不能够做到尊重学生

很多老师在教育过程中不懂得尊重学生,当他们学习生活出现问题时只是一味地批评而没有耐心引导和教育,更没有去了解他们内心的真实想法,不顾及学生的心理感受与体验,而是过分的注重师道尊严,始终居高临下的批评教育伤害的青少年的自尊心,导致他们对学校和老师产生逆反心理。

青春期是每个孩子的必经阶段,逆反心理对青春期孩子身心健康和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有着负面的影响。它会“导致青少年出现对人对事多疑、偏执、冷漠、不合群等病态性格,使之精神萎靡、学习被动、意志衰退、信念动摇、理想泯灭等。叛逆心理的进一步发展,还可能向病态心理或犯罪心理转化”。因此,必须重视青少年的叛逆问题。

参考文献:

[1]吴维维.青年本质的表现形式[J].青年与社会,2014,(09).

[2]雷秀雅.心理咨询与治疗[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3]王宏斌.青少年逆反心理探析[J].重庆与世界(学术版),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