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赞颂老师的名言

赞颂老师的名言

时间:2023-05-29 17:49:25

赞颂老师的名言

第1篇

1、当年的黑发,如今白几多,走过许多季节,不凋的是爱心的奉献。

2、十年树木,十载风,十载雨,十万栋梁

3、老师,您似人梯,又似春蚕,如慈母,又如园丁,人们衷心地祝福您:永远年轻,永远幸福!

4、人生的旅途中有一串歪歪扭扭的小脚印,伴着一串扎扎实实的大脚印……那是您用辛勤的汗水,把满园的桃李浇灌,用纯净的爱心,在纺织五彩的花环。

5、在我们从幼稚走向成熟,从愚昧走向文明的路上,您用生命的火炬,为我们开道。

6、老师,人说您在培育祖国的栋梁,不如说您就是祖国的栋梁,正是您,支撑起我们一代人的脊梁。

7、您有默默无私的奉献,您有春蚕丝尽的精神,您有桃李满天下的硕果,您有惊天动地的伟业。您------人类灵魂的奠基者,老师……

8、教师的春风,日日沐我心。

9、亲爱的老师,您那赤诚的爱,唤醒了多少迷惘,哺育了多少自信,点燃了多少青春,摧发了多少征帆。

10、您的爱,太阳一般温暖,春风一般和煦,清泉一般甘甜。您的爱,比父爱更严峻,比母爱更细腻,比友爱更纯洁。您------老师的爱,天下最伟大,最高洁。

11、老师是我们的再生父母!爹娘生养我们,老师教育了我们!

12、为孩子,为事业,您献出一赤诚的心,老师,您是世界上最好的母亲,。

13、不管是白昼还是黑夜,我都珍藏着,您给予我的那片燃烧的阳光,我将为这珍藏的拥有而永远骄傲。

14、老师,您满怀爱心地创造了一个温暖的集体,在我们这个集体中,每一分钟都拥有着欢笑,歌声和阳光。

15、岁月悄悄溜走,世事变幻,恩师的表率,却常常在我们左右。

16、您的岗位永不调换,您的足迹却遍布四方;您的两鬓会有一天斑白,您的青春却百年不衰。

17、老师,是美的耕耘者,美的播种者。是您用美的阳光普照,用美的雨露滋润,我们的心田才绿草如茵,繁花似锦。

18、父母给了我生命,您给了我智慧,使我得以健康成长。

19、老师,我们身上散发的智慧之光,永远闪烁着您亲手点燃的火花。

20、片言之赐,皆我师也。

21、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22、您的工作在今朝,却建设着祖国的明天;您的教学在课堂,成就却是在祖国的四面八方。

23、您的工作在今朝,却建设着祖国的明天;您的教学在课堂,成就却是在祖国的四面八方。

24、三尺讲台,三寸舌,三寸笔,三千桃李

25、鹤发银丝映日月,丹心热血沃新花。

26、江河把我们推向浩瀚的大海,曙光给我们带来明媚的早晨;亲爱的老师,您把我们引向壮丽的人生。

27、园丁,崇高的称号,祝您桃李满天下,春晖遍四方。

28、江河把我们推向浩瀚的大海,曙光给我们带来明媚的早晨;亲爱的老师,您把我们引向壮丽的人生。

29、平凡的事业,却展示了您伟大的人格;盛开的鲜花,也凝聚了您挚爱的心血。

30、一位好老师,胜过万卷书。

31、身为世范,为人师表()

第2篇

一个特殊的日子,有着特殊的意义。这几天快临近过老师节了,我的心中充满了爱意。

我爱老师,是因为老师有一颗金子般闪闪发光的心.有次,我考试没考好,十分不理想,语文老师教我应学习什么,怎样学习,英语老师鼓励我给我说真心话,让我感受到了温暖。

我爱老师,是因为她是我们的清醒剂,既是我们的良师,也是我们最真挚的朋友,在下课或有空闲的时候 ,我们和语文老师谈心,和他玩,和英语老师讲讲过去办事,真令人开心。

人们常用“如诗如画”来比喻世间美不可言,令人憧憬的境界,没有当过老师的人,大概想不到“如诗如画”的境界,可以与老师的工作相联系,那是因为老师太累,生活又清苦,于是就有了“教师如烛颂”《烛光》等歌颂教师的篇章。

在教师节即将到来之季,我没有大诗人李商隐那样的才华无法用"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的名句来赞美,老师无私奉献的精神,没有音乐家用那美妙的音乐歌曲赞美老师,歌唱老师,我只有发自内心的对老师说一声,老师你辛苦了.

这不是普普通通的一句话,这是一带着无限的激情的女孩,带着梦想在感谢他,感谢他教我们做人的道理,感谢他把我们送向成功的彼岸。

第3篇

在平时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我将网络为标志的当代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学习的基本工具与语文学科的教与学有机的融合。我发现:利用网络抓住语文课堂阅读教学这一主阵地,放开语文阅读课堂教学的两头――课前准备,课外延伸。将网络教学有机地渗透在这三个环节中,使语文阅读的课前准备、课堂教学、课后延伸串联在一起,洞开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另一个崭新的天地。

“网”开一面的课前准备:百花齐放的盛景

在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的第一步――整体的阅读时,教者通常让学生通过泛读去初知课文大意,掌握课文面貌,对课文获得初步的整体印象。在这阶段所要完成的任务有文章背景与作者的介绍,字词的教学,泛读的指导,文章插图的观察等。可是,小学生由于受到自身认知水平的限制,对小学语文课文中所发生的背景及相关情况,对作者的主要介绍与课文有关的生活经历与思想状况都不够熟悉。此时,让学生在学习课文前利用计算机网络直接根据自己的“需要”上网自由查找与本文知识相关的链接资料,学生在查询的过程中,网络资源的丰富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开拓学生的视野。他们不仅获取了课文概貌等有关感性知识,而且创新思维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也得到了培养。

如《长江之歌》一文,教师为课文设计的专题网站中的专题网页设计有:长江资料篇(文字介绍长江发源及流经区域的概况、长江人物风情短片等链接)、作者篇(作者介绍及歌曲欣赏链接)、长江赞颂篇(古今中外的赞颂长江的文章链接)、课文学习篇(生字词、重点诗句链接)、我赞长江篇(网络BBS),提供连结英特网的百度等搜索引擎。在课前准备中,我让学生浏览长江资料篇、作者篇、 长江赞颂篇的网页内容,学生发现与本课知识相关的内容的同时也掌握了如何从网站上搜集信息。特别是对课文初读时,对相关内容理解的不同层次、不同观点的留言,使我重新发现了学生不同的思维方式、思考问题的角度、获取知识的方式。课后反馈学生对本课的知识点掌握得很好。有了对诗的充分理解,对诗的朗诵也融合了自己的所体验到的情感。特别在我赞长江篇(BBS)中留下了诗歌、散文等多种文体的发自肺腑的赞叹……

一“网”情深的课堂教学:争奇斗艳的美景

在课堂教学中,新的课程理念是把教学活动看作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即把教学本质定位为交往。它强调师生间、学生间的动态信息交流。通过交流,实现师生互动,相互沟通,从而产生教学共振,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利用网络的交互性,可以实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平等、自由地交流与沟通。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分析阅读,通过精读,掌握重点词句,分清文章层次,理清文章的思路,初步分析文章写法,从语言与内容的结合上较深刻地理解文章的意思,深入地探讨、研究“怎样写”。于是,教师利用网络提供一个开放性的平台,在这上面,让学生去发表自己对作品的见解,并且可以对其他同学的观点发表意见,对老师的观点也可以进行质疑;老师也可以通过这个平台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到他们真正的观点后并给予他们忠告和建议。

以《访环保专家方博士》为例,在学生产生了关于“水”的深层的思考后的“一吐为快”需要被激发起来后,让他们通过键盘开始把义愤、忧虑与思考这种内化的情感语言写到BBS留言版上。教师要求他们把自己写好并已修改好的文字,利用网络的点播功能把这些作品上传到每台电脑上,并且可以用笔名,由老师或其他同学进行点评。由于是在网上交流并且用的又是化名,同学们都比较放得开,连平时最腼腆的学生也可以做到自由畅谈。网络拉近了师生间、同学间的距离,使学生的思维处于最佳的状态。

一“网”无前的课外延伸:锦上添花的愿景

吕叔湘先生在《关于语文阅读教学问题》中说:“我们可以回忆自己的学习过程,得知老师课堂上讲的占多少?我回想自己大概是三七开吧。也就是说,百分之七十得之于课外阅读。”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课外阅读对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是很重要的。因此,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必然从课堂延伸到课外,树立“大语文”的教学观,为学生的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新课程标准中二、三学段明确指出: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进行阅读,而且规定了相应的阅读总量。网络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异常广阔的阅读空间,天文地理,文学艺术,历史典故……其内容包罗万象。还可以通过网上的音频和视频点播,提供给学生语言、文字、音乐、图像有机结合的感性阅读材料。这样,他们的阅读兴趣也会提高。加上互联网高效快速的检索方式,使网络成为课外阅读的天然优质平台。拓展网络阅读空间,已成为拓展课外阅读空间的一个重要方面。但教师要给学生创造最有利的信息环境,教会学生获取和加工信息的能力则是教师的主要任务。在课外的阅读指导中,教师确定主题,布置学生利用互联网自主查找,对资料进行加工、筛选,提取其精华,才能够很好地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

第4篇

关键词: 奉制诗; 颂世; 历史感

唐代高级官僚的边塞诗以奉和或送人出使之作较多。奉制边塞诗又以唐太宗、唐中宗、唐玄宗朝最著名。规模较大的有太宗朝的《五言春日侍宴望海应诏》、《奉和执契静三边应诏》、中宗朝的《奉和幸望春宫送朔方总管张仁??》、《奉和送金城公主适西蕃》、玄宗朝的《奉和圣制送张说巡边》等等。诗作者皆台阁重臣与文馆学士,并不以边塞诗擅场。如景龙三年七月,四年,唐中宗送金城公主和蕃,奉制作诗者十四人,多为珠英学士及修文馆学士,有崔日用、薛稷、马怀素、沈?缙凇⒋??、李峤、阎朝隐、韦元旦、唐远??、李适、刘宪、苏?、徐彦伯、张说。当时“凡天子游宴,唯宰相及学上得从。”[1]作者都是统治集团的核心力量。开元十年,兵部尚书张说兼朔方军节度使,往朔方巡边,唐玄宗御制诗为他壮行,张说有诗应制,源乾曜、贺知章等二十人和作。以上这类奉制诗都是五律或五言排律,对仗工整,渲染排场,颂扬皇恩,在艺术上也较为平庸,所以,历来研究者们对于他们的边塞诗都不重视,以为“肉食者鄙,不能远谋”。但若试以排沙拣金的态度来看,满朝朱紫们除了制作马屁滥调之外,有一些较好的边塞诗作——包括奉制诗、送别诗等等,以高屋建瓴的视角透视历史的风云变幻、对战争结束后的盛世繁荣充满自豪。诗中显示了开阔的胸怀、自信的面貌、积极的心态,展现了当时蒸蒸日上的国势,描绘了祖国山河欣欣向荣的画卷。以充沛的热情歌颂国家统一与社会建设成果是他们独到的成就。这些诗的基调是风和日朗的,没有边塞诗中常见的烽火弥漫,但却透露出烽烟才散尽后的各族人民生生不息的繁衍。

初唐的佳作,有着半似牧歌、半似史诗的情调,打着一缕春眠初醒般的轻快的光线,仿佛晨曦刚刚穿透了薄雾,教人睁开惺忪的睡眼看这个新鲜的世界。如杜审言《送和西蕃使》:“使出凤皇池,京师阳春晚。圣朝尚边策,诏谕兵戈偃。拜子明光殿,摇心上林苑。种落逾青羌,关山度赤坂。疆场及无事,雅歌而餐饭。宁独锡和戎,更当封定远。”

送人从戎之作也活泼新颖,毫无担忧之意:“知君书记本翩翩,为许从戎赴朔边?红粉楼中应计日,燕支山下莫经年。”(《赠苏绾书记》)书记翩翩,说明敌弱我强,毫无压力;战不经年,说明出师必捷,马到成功。殷殷祝愿中流露出信心。

杜审言少与李峤、崔融、苏味道齐名,历任洛阳丞、膳部员外郎、国子监主簿,为修文馆学士,在官位显赫的文章四友中政治地位不算高,但诗歌造诣却最高。李峤为景龙中宰相,文章宿老。唐高宗调露元年,朝廷于灵州南界置鲁、丽、含、塞、依、契等六州以处突厥降户。李峤为监察御史奉使朔方,作诗《奉使筑朔方六州城率尔而作》,诗中扶今追昔:“……二庭已顿颡,五岭尽来王。驱车登崇墉,顾眄凌大荒。千里何萧条,草木自悲凉。凭轼讯古今,慨焉感兴亡。汉障缘河远,秦城入海长。顾无庙堂策,贻此中夏殃。道隐前业衰,运开今化昌。制为百王式,举合千载防。马牛被路隅,锋镝销战场。岂不怀贤劳,所图在永康。王事何为者,称代陈颂章。”

生活在武后时代的李峤虽然常常忧伤的感叹,“山川满目泪沾衣,富贵荣华能几时?”(《汾阴行》但是,面对着今古之变,作为一名大臣他也会有天翻地覆慨而慷的英雄怀抱,有时候他也能抛弃那种空虚怀疑的无病的哲学,放下才人名士们在坎坷失路时常发出的黄梁梦醒、富贵无常的感叹,而以现实的建设性的眼光积极看待社会生活。这首诗中比较了秦汉各代守边的得失,为农牧业的复苏和进步而期盼不已,还表达了对国家统一、各族来附的欣悦。

永隆二年前后,李峤作为监察御史还曾奉使安辑岭南,都有诗纪之。如《安辑岭表事平罢归》、《军师凯旋自邕州顺流道中》等,格调亦健朗。

无疑,初唐的诗歌处处透露出一种早晨的精神,少年的精神。在一切的诗中充满着期待,以迎接新生活的姿态活跃着。这朝气来自于百废俱兴、红日初生的时代,无怪乎初唐名臣李百药在高龄赋《帝京篇》,博得唐太宗“卿何身老而而才之壮,齿宿而意之新乎?”[2]的赞叹。

而相比之下,盛唐时期的名臣们笔下散却了愁云,显得那么开朗和轻快、精神饱满:

苏?《同饯阳将军兼源州都督御史中丞》描写了“将坛登礼盛,军容出塞华”的场面,表达了“当看荣还日,及此御沟花”期望,显得踌躇满志。

张说《奉和圣制送王睃巡边应制》,是一派开元初的和平气象:……“一劳堪定国,万里即长城。策有和戎利,威传破虏名。军前雨洒道,楼上月临营。别藻瑶华降,同衣锦?荣。丝竹路傍散,风云马上生。朝廷谓吉甫,邦国望君平。”

阅历盛唐至中唐的贾至善于作“煌煌大文”,有《燕歌行》:“国之重镇惟幽都,东威九夷制北胡。五军精卒三十万,百战百胜檎单于。前临滹沲后沮水,崇山沃野亘千里。昔时燕王重贤士,黄金筑台从隗始。倏忽兴王定蓟丘,汉家又以封王侯。萧条魏晋为横流,鲜卑窃据朝五州。我唐区夏余十纪,军容武备赫万祀。彤弓黄钺授元帅,垦耕大漠为内地。季秋胶折边草腓,治兵羽猎因出师。千菅万队连旌旗,望之如火忽雷驰。匈奴慑窜穷发北,大荒万里无尘飞。隋家昔为天下宰,穷兵黩武征辽海。南风不竞多死声,鼓卧旗折黄云横。六军将士皆死尽,战马空鞍归故营。时迁道革天下平,白环入贡沧海清。自有农夫已高枕,无劳校尉重横行。”

苏?,修文馆学士,中宗朝宰相苏瑰之子,与张说以文章并称“燕许大手笔”。他开元初入相,宋?以与其同掌国政为荣。张说在睿宗朝、玄宗朝前后三次为相,喜推奖后进,引天下名士,又倡导经术,倡开文馆置学士,领袖文坛,以盛唐雄浑之气改初唐之绮靡余风,被唐玄宗誉为—代文宗。贾至,贾曾之子,官至礼部侍郎、京兆尹。与其父先后知制诰,唐睿宗传位玄宗及唐玄宗传位肃宗,两朝册典即出于贾曾父子之手。他们都是盛唐时代在朝廷中的见证人。这些诗中,最直接表现盛世风貌的是贾至的《燕歌行》。他分析批判了隋代穷兵黩武导致两败俱伤的错误政策,歌颂唐朝采取明智的安边政策而得到周边少数民族政权的拥护。漫长而艰苦的、历代纷乱的英雄割据终于结束了,迎来的是一派喜气洋洋的局面。他叙写历代燕地的情形,为入唐以来国家统一、休养百姓而引吭高歌,此诗不炼字句,不设排偶,一气呵成,写得意气风发。起句就很有力度,中间大段笔墨反思往昔历史烟云,世事如棋局局新,末尾两联与开头两联相呼应,炽托出了一种欢腾的场面。以上这些诗,都是在唐朝经济日渐繁荣之后才能有的作品,体现出以往历代从未有过的新气象。所以它们虽然数量不很多但却不失其可贵。它们不是黩武之作,也不是反战的呼声,也不重视抒发个人的志向,而是目睹国家昌盛的欣喜,以满腔爱国热情歌唱统一的国家空前繁荣。在他们的边塞诗中,已经开始富有了深厚辽远的历史感,这种历史感又建立在时代优越感之上。

奉和之作貌似千人一面,从中却能反映作者对民族政策的不同态度。开元名相宋?、姚崇、张说、张九龄辅佐唐玄宗力主抑武修文,为开创开元盛世立下了汗马功劳。《新唐书·宋?传》记载:“圣历后,突厥默啜负其强,数窥边。侵九姓拔曳固,负胜轻出,为其狙击斩之。入蕃使郝灵?绱?涫拙┦ΑA?缱晕交贡睾窦?汀-Z顾天子方少,恐后干宠蹈利者夸威武,为国生事,故抑之,?年,才授右武卫郎将。”开元时代《边关宁静,张说请求唐玄宗将镇边的六十万人裁兵二十万。当唐玄宗欲击吐蕃,他又密请讲和以休息边塞。他们进步的政治见解都在诗中有所体现。例如,同样是送张说赴边诗作,担任过考功员外郎、御史大夫、官至礼部尚书的王丘就与宋?立场不同。王丘诗号称“肃杀从此始,方知胡运穷”(《奉和圣制送张说巡边》),誓欲把“胡”逼到穷途末路,宋?则提出“德风边草偃,胜气朔云平。”并认为“不战”、“至和”才是最高明的的胜利。又如张九龄《送赵都护赴安西》提出“义无中国费,情必远人安。他日文兼武,而今栗且宽。自然来月窟,何用刺楼兰。”也体现了诗人宽和的治边策略。唐代一些较为正直的臣子每每以奉和或赞颂的诗文婉言进谏,如魏征主张偃武修文,他奉制作《赋西汉》诗,有“终藉叔孙礼,方知皇帝尊”之句,唐太宗看后赞道:“徵言未尝不约我以礼。”张说作《皇帝马上射赞》[3],歌颂唐玄宗“一面昭仁,三驱示武。走则发射,伏则不取。”分明是以射猎象其治边,有意抑制其黩武倾向。显然,有一部分奉和诗在歌功颂德的表面下还带有着进谏的用意。

进步的奉和诗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封建社会处于上升时期的国家人们的精神面貌。男耕女织,农夫高枕,牛羊兴旺,社会百废俱兴,所有这些描写都反映了进步官僚对国计民生的关怀。贞观以来国家总体上是在发展中,到了开元年间,“海内富实,米斗之价钱十三,青、齐间斗才三钱,绢一匹钱二百,道路到肆,具酒食以待行人,店有驿驴,行千里不持尺兵。”[4]在这些歌颂诗的背后,事实上就有着杜审言所欢呼的“毗陵震泽九州通,士女欢娱万国同。伐鼓撞钟惊海上,新妆?服照江东。梅花落处疑残雪,柳叶开时任好风。火德云官逢道泰,天长地久属年丰”(《大?》)的狂欢庆典、有着杜甫所赞美的“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禀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齐纨鲁素缟车班,男耕女织不相失。宫中圣人奏云门,天下朋友皆胶漆。百余年间未灾变,叔孙礼乐萧何律”(《忆昔》)这样确实存在的热闹与繁荣。

官僚缙绅与学士们对于诸如军中不平等、赏罚不均、士卒艰苦等问题,完全都没有以诗歌曝露。甚至,象高适这样为百姓说话的诗人担任中央官员后也不再作为民请命的诗了。这虽然是他们创作主题上的的一个缺陷,但从另一方面看上述歌颂世态的诗,凡写得较好的作者都是政声不错的贤臣,如李林甫之流却做不出这样的作品。作为重权在握的政治家,一旦发现社会的弊政了他完全有能力用行政手段革除,没必要借诗歌说话。只有当士人地位还比较卑下时,才需运用诗歌舆论的手段干预政治。因此,不宜单以诗歌批判社会阴暗面的深度,来判断一个诗人走上政治舞台后是进步还是退步。我们也不能以阶级的眼光评判唐代的诗人,说官员们批判了社会阴暗面、看破了城市的繁荣就是进步的,而歌颂了生活的美好阳光就是无视人民苦难。任何时代、任何阶层的人们都有权利歌唱。只要他们反映的不是虚假的繁荣,那就是值得称道的。

中唐以后,大臣的有关战争诗已无足称者,如唐宣宗大中初,白敏中打退吐蕃的入寇,与同列宰辅作诗。白敏中的“西边北塞今无事,为报东南夷与蛮。”(《贺收复秦原诸州诗》)魏扶的“萧关新复旧山川,古戍秦原景象鲜。”(《贺白敏中圣德和平致兹休运岁终功就合咏盛明呈上》)崔铉的“共遇圣明千载远,更观俗阜与时和。” (《进宣宗收复河湟诗》)不过老调重弹,未开拓新境界。与其他阶层的边塞诗作者一样,台阁诗人们创作颂世边塞诗作与当时的历史条件、时代国力紧密相联,因此佳作都产生于初盛唐时代。他们的作品价值比我们从前所认识的要更加大得多,内容并不都平庸肤浅,其创作心态也决非一句“歌功颂德”所能全部概括。他们的诗作为唐代边塞诗增添了高昂的调子,也添加了一抹早晨的亮色。

参考文献:

[1] 《新唐书·李适传》。

[2] 《新唐书·车百药传》。

第5篇

“品如翠竹格自高。”这是暑假里的一天,我和几个好朋友一起去游玩翠屏山时,看到的赞颂革命英雄赵一曼的诗句。

7月18日早上,我们几个号朋友一起坐7路车出发了。一路上,我们说说笑笑,车窗外,人来人往,车流不息,不一会儿我们就来到了翠屏山脚下。

抬头一望,只见大门上方写着“翠屏山”三个大字,进了大门,沿着石梯我们向上攀登,路旁的小草一片翠绿,草坪中还有几块石头,上面写着:地球是我们家,环保靠大家等爱护环境的标语。

石梯两边还有几块石碑,上面刻着: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心似梅花心永结等格言。我想,这都是赞颂伟大革命烈士赵一曼的吧。

不一会儿,我们来到了纪念馆。进入大厅,只见里面墙壁上有许多名人赞颂赵一曼的题诗文。“抗日英雄赵一曼,革命精神永垂不朽。”“未惜头颅兴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在展厅里,还有赵一曼用过的机枪、手枪、鞋子等,还有她写的作文。

在审讯室,当看到赵一曼遭受日本鬼子的毒打,却宁死不屈的时候,我深深地感动了。我想,没有赵一曼这些革命先辈们的牺牲,就没有我们今天美好幸福的生活。

接着,我们还来到了千佛寺,看到墙壁上无数的佛像,我终于知道了为什么这里叫千佛寺了。

随后,我们还参观了哪扎洞,八仙堂、十二生肖等景点。

中午了,我们依依不舍地下山回家了。

(宜宾长江路小学四(1)班:杨璐指导老师:卢晓军)

第6篇

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本首歌词的创作历史背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读歌词中的语言;提高诗歌的朗读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朗读课文,深入理解蕴含在失重的思想感情;通过合作交流,理解诗歌用平实的语言表达深厚浓郁的思想感情。感受诗中所表现的伟大的民族精神和强烈的爱国情感,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操。

3、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解诗歌赞颂黄河精神和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内涵。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体会黄河的文化内涵。教学设计:《黄河颂》是著名音乐作品《黄河大合唱》第二乐章的歌词,同时也可当作一首反映抗日救亡主题的现代诗来读。这首诗以热烈的颂歌形式塑造黄河的形象,语言和抒情方面浅显易懂,情绪慷慨激昂,是初一年级学生接受诗歌教育、领略新诗艺术的好材料,更是他们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强化爱国热情的好题材。

4、调动学生情感是上好本课的首要条件,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歌词主体部分是深入理解课文的关键。学生对本诗产生的时代背景多少有一定的了解,也有着朴素的爱国感情。教师应设法激发并强化这种感情。我设计在课堂上借助音乐的力量,通过直接诉诸听觉的音乐打动学生的心灵,并且在适当的音乐背景下,通过配乐朗读反复体味歌词中澎湃激昂的民族感情,然后对第二节文字做一思路分析即可。总的来说,我设计本课的思路是以诵读为主,不过多讲解,只略加点拨,相信学生的理解感悟能力。

5、导入新课:播放《黄河大合唱》的音乐,大屏幕上打出黄河的图片,老师一边播放音乐,一边作出如下的解说: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发源地,它孕育了五千年的古国文化,哺育了流域两岸的人民。黄河惊涛澎湃,具有恢弘的气势,而且它源远流长、九曲连环,仿佛象征了我们中华民族曾经有过的荣辱兴衰。

6、每一个看到它的人都会为之而感动。在抗日战争期间,我国著名诗人光未然跟随抗日战士行军来到了黄河岸边,看到这一奇景,感慨不已,于是写下了歌颂黄河母亲的豪迈颂歌《黄河颂》,今天,我们将一起学习这首诗歌,不但要领会它的内涵,还要学会朗诵,像诗人一样热情地歌颂我们伟大的母亲——黄河! 歌颂黄河母亲的大型组诗《黄河大合唱》,共由八个乐章组成,经冼星海谱曲后风行全国:《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对口曲》、《黄水谣》、《黄河怨》、《保卫黄河》、《怒吼吧,黄河》(播放音频:《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之水天上来》《保卫黄河》。

7、学会朗读。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畅、充满感情地朗读。教师范读。强调朗读时,要注意热血沸腾、壮怀激越的情感同时要融合国难当头的悲壮情怀;学生自由有感情地朗读。指导朗读:诗歌分为朗读词和歌词两大部分,朗读时应该注意停顿,以示区别。“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一句总领下文,因此停顿要稍长。后面的四个分句注意重点词语“掀”“奔”“劈”的重读,且四句应该越读越激昂,表现黄河的气势。

8、三个“啊”要读得深沉,声音稍稍延长,“黄河”要读得高昂,表明在歌颂 。最后的两句“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充满了战斗的决心,要读得铿锵有力。四人小组中的成员进行朗读交流,相互做出评价。请两到三名学生选取自己喜欢的部分在课堂上朗读,并请全体学生讨论如何读得更好,更能读出感情。发言者也可通过自己朗读来表达意见。

(来源:文章屋网 )

第7篇

敬爱的老师:

我怀着深深的敬意和谢意写下对您的问候和祝福。您还好吗?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就是您一生的写照。自古以来,老师在人们心目中就占有崇高的地位,千百年来,人们也就传颂着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赞美之辞。您就好比是我的第二父母,您无私地给我们关怀,并真诚地向我传递知识和真理,您对我们的恩情和付出并不亚于你们自己的亲生子女。您叫我们怎么忘怀,您叫我们怎么报答?可是,善良的您从来不计较付出与回报,我只想对您说:谢谢您,祝您好人一生平安。

我们是幸运的,在知识的殿堂里,向导游般出色的您带领我们穿梭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探索每一个未解之谜,冲破无知的黑暗,激发那思绪万千的灵感。因此,我们得到了属于我们的天与地。我们从你那儿得到的不仅仅是关心和知识,还有帮助。当我们面临挫折,灰心丧志又抑或是一时失足,做错了什么,您耐心的开导和安慰在总在我们脑海中徘徊,擦亮了我们的瞳仁,我们因此而看到了光明的样子。我只想对您说:您辛苦了,祝您身体健康。

在我们的成长中和你为教育而风斗的历程中,多少个春夏秋冬带走了我们的童年,还有您的青春。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虽然你们芳华已逝,可你的心依然青春常驻。过去的回忆犹如一片金秋的落叶,随风摇拽着,轻轻地、轻轻地落在洒满阳光的小道上。那永不退色的金黄,就这样深刻地印在我们心里,那种感觉依旧像春天般温暖而芬芳。我只想对您说:您真好,祝您永远青春活力。

我们真心微笑,我们尽情玩耍,我们奋发向上都只因为有了您,都只因为有您一直坚定不移地陪在我们身边。

9月10日那天,一切都显得特别美好,那是给您的最深的祝福。那是一个只属于您的节日教师节。为报答您的恩情,我用最美的鲜花和卡片来祭奠你付出的辛勤的血汗,纪念您的伟大成就。可是您的恩情之大,即使用全世界的鲜花和最优美的诗词赞颂你,都是远远不够的。我用我真诚的字句,表达那一份溢于言表的感恩和慰问。

老师,这个伟大神圣的名称是我给你们的最高赞誉,这份荣誉和感恩你们当之无愧。

我将用全世界一切幸福美好的祝语祝福你们。老师,祝您一生幸福美满。

第8篇

关键词: 佛乐; 艺术形式; 境界; 音乐文化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相传于公元前6-前5世纪时,由古印度迦毗罗卫国王子悉达多.乔达摩创立。至今形成了三大语系佛教:巴厘语系佛教、汉语系佛教、藏语系佛教,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教派的佛教信仰所使用的佛教语言非常复杂,很难辨析。但是只有佛教音乐可以与佛教雕塑语言,佛教绘画语言一样成为世界佛教大家庭的共同语言,成为各国教徒所理解、接受与赞颂。佛教音乐拥有很大的音乐体系,在历史的纵向轨迹上,我们继承了丰厚的佛教音乐文化遗产;在当代横向视野里,各个佛教国家都有丰富多彩的佛教音乐文化。

一、佛乐与佛教共生

印度,无论是数千年前,还是当代,都是一个充满音乐的国度,音乐也始终是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几乎是人们的全部感情与。原始佛教时期二千五百年前,古印度已拥有丰富的音乐文化。所以,佛教一经诞生,便与音乐结下了不解之缘。

传统的佛乐一般可分二大类:

(一) 供养音乐

佛陀所行之处,皆有弟子供养,而佛陀面前现场进行音乐供养是重要的一项。音乐供养的形式有奏乐,有歌咏,有歌舞并举。供养音乐又可分两小类,一是不具明佛教内容但清净雅致的音乐,其性质与供养香花、油灯、净水、瓜果等相同,其形式以乐器演奏居多;另一种是赞佛功德的音乐,具有详细的宗教内容,其形式以歌咏居多。原始佛教期,由于音乐供养具有便捷性,无需准备,路边野外,处处皆可。这对于供养途中匆匆来去的佛陀十分相宜。这些供养音乐的音乐语言,打破了彼此语言上的隔阂,成为沟通心灵的桥梁。

(二)佛事音乐

佛教的仪式活动称法事,亦称佛事。佛事音乐在宗教佛经上称为“音声佛事”。佛乐在佛事活动中使用非常频繁。大约在清代,中国佛教音乐盛行于现在的全国著名的道场,总体看,声乐在江南,器乐在北方。不管在盛大的佛事,还是在一般的日常课颂,都离不开音乐。按照它的用途大概有这些内容:一、用于做法事的音乐,如赞、颂、祝、礼、咒几类。“赞”是指赞美佛,法僧三宝和其它事物,从文学形式上来看,赞属长短句结构,有五句赞、六句赞、八局赞、十句赞等结构形式。亦有大赞和小赞之分。大赞有八句赞和十句赞两种,例如八句赞的《大阿弥陀赞》还有《戒定真香》、《献供赞》等;十句赞的《赞礼西方》等。小赞有五句赞和六句赞,如五句赞的《宝鼎祝福香赞》等;六句赞的《杨枝净水》、《伽蓝赞》、《面燃大土赞》、《炉香赞》、《华严字母赞》等等。 “颂”为歌颂,与“赞”大致相同,也包括了些诵经的的音调。“祝”是指祝福一类的歌曲,也称“祝筵”。主要有《嘛呢叭》、《阿穆伽》、《捺摩巴葛瓦帝》、《人民万岁》这四大祝筵。“礼”指礼拜忏悔,有《礼佛忏悔文》、《拜愿》、《三归依》等。“咒”又称咒语、真言,梵文叫“陀罗尼”(dharani)。亦是念唱咒文,只依靠梵文音译念诵。在佛事仪轨中,咒语、真言的应用非常的广泛。如《二佛神咒》与《毕字真言》等等。二、在佛教活动中使用乐器进行演奏的器乐音乐。这类音乐通常在一些大寺院里流动和盛大的佛事活动中举行,所演奏的曲子通常是套曲,并由多个曲牌组成。主要使用的乐器有管、笙、笛,同时又用木鱼、锣、鼓、铛、铙、钹等伴奏,三、一些与民间音乐有密切联系的“杂曲”。这类歌曲通常不会在寺院里演唱,但是在民间流行很广,影响比较大,具有明显的地方特色。

二、佛乐的特点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教音乐作为一种音乐种类,在长期的演奏过程中也形成了一些自己的特点。佛乐的特点可以从佛教的特点中加以引申、归纳。总体说,佛教音乐有区别于其他宗教音乐的形式特点和内容特点。

(一)佛乐的内容特点

音乐内容特点也是佛乐本质特点,主要体现在歌词内容上。佛教音乐作为一种体裁必然要承受佛教并在内容上体现佛教的教义,突出净化心灵,感悟人生,修行积德、弃恶扬善。有研究表明,在对78首佛教唱诵歌词统计中,有60%以上的歌词是教人珍惜生灵,关爱人生,从善积德的。这些歌词词义与我们当代所倡导的的精神文明,物质文明,生态文明建设以及科学发展观是一致的。

(二)佛乐的形式特点

佛教音乐从唱法上来是一种说唱音乐。它以说唱的形式出现在佛事活动中,这种音乐叫寺庙音乐。另外,佛教徒日常课颂也是以说唱的形式出现,这种音乐被称为法事音乐。无论是法事音乐还是佛事音乐都是以劝善化恶,宣扬佛法,从而使得佛教思想在百姓中普及教化。

从演奏方式上,佛教音乐也是器乐音乐的一种。佛教音乐会借助于一定的形式乐器来进行演奏。通常是在大寺院内和盛大的佛事活动中举行,所演奏的曲目通常是套曲,并由多个曲牌组成。所使用的乐器有管、笙、笛,同时又用木鱼、鼓、锣、铛等伴奏,有时候还增加了琵琶、箫、胡琴等。还有,在藏传佛教的寺庙,演奏乐器还有各种号,用以烘托出庄严独特的气氛。

(三)佛乐现代多元化的特点

佛乐多元化特点其实质就是内容和形式上的多元化,也可以说是本土化。佛教是一种包容性总教,受佛乐深入民间的影响,隋唐以后,佛教音乐日趋通俗化,尤其是唐代,形成了地方特色的佛教音乐,如《散花乐》、《千声佛》等。至今,很多佛教乐曲都用民间曲调甚至现代流行歌曲演唱,具有多元化的特点,流行音乐里出现佛教因素。在当代不少音乐人通过移植和借鉴佛教音乐,创作了不少动听的现代流行歌曲。他们一方面宣扬佛教的教义,一方面用听众喜闻乐见,善入人心的方式赞美对人性美好的一面。

值得注意的是当代的情歌里也开始加入了一些佛教元素。周杰伦的新作《烟花易冷》的歌词故事背后之典故出处源于《洛阳珈蓝记》。讲述的是一名将领与其所羡慕的女子之间的爱情故事。在连年的兵荒马乱中女子苦守将领不遇后,落发为尼,待将领历经风霜归来寻至女子所出家的珈蓝古寺,但却人事已非,尘缘已尽。

在我们世俗的生活中爱情是被赞为伟大和纯洁的,佛教却视爱情为淫欲,五戒之一。因为佛教是讲出世的,而爱情正是使人入世的罪魁祸首。所以在情歌里运用一些佛教的因素是否恰当值得商讨的。

三、佛乐的作用

佛教认为,音乐具有“修行”、“赞颂”、 “仪式” 、“倡导”等作用。具体来说,佛乐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一)供养颂佛与修行

佛教音乐的供养颂佛作用主要表现在:朝暮课诵,即佛教徒的早晚课诵。如:早课诵《大悲咒》《心经》等,晚课诵《阿弥陀经》;祝圣佛事,主要是菩萨与佛的庆祝活动,包括佛、菩萨的诞生日、成道日、出家日等普济佛事的活动。另外,佛教音乐也具有传教达到修行的目的,另一方面通过佛乐的感化来教化人们。

(二)文化交流与合作

我国的梵呗,起源于印度,但是已融入民族本土音乐。二千多年来,佛教音乐形成了诸多流派。它与我国民间音乐、宫廷音乐、文人音乐以及其他宗教的影响,相互融合。我国的佛教音乐成为了中华名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宝贵的精神财富。

(三)民族音乐多元化

佛乐是民族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一种艺术形式的成熟与发展,都离不开对相关艺术的借鉴和吸收。我国的民族音乐在其发展过程中,与佛教音乐、道教音乐等有着相互影响和相互促进的关系。因为需要宣扬教义,佛教音乐和道教音乐等大量吸收了我国传统音乐中的优秀成分,并因时的变化。佛乐的本土化又为民族音乐的多元化奠定了基础。

(四)为和谐社会服务

凡是正统佛乐都是劝人修德行善,强调惩恶杨普,引导人们弃恶杨善,做利益国家、集体和个人的事。它所颂扬的教义、教规也与我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相一致的。大部分的佛教音乐都是利用佛教道德中的积极因素和佛教的教义及教规,引导人们爱国爱教,为我国的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和物资文明建设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

结语

比起文字和图画,声音是最直接表达生命内在的一个媒介,音乐是最直接触动人心的途径,也是通行世界的语言。佛乐是最美妙、最神圣、最动人的世界通用语言。各国佛教国家的佛乐,虽然出自于同一个源头,但在漫长的历史佛乐长河中一直都与本民族音乐相结合,产生了独特的风格特点,独特魅力的佛教音乐。望佛教音乐的发展可以促进人类社会走向更好的明天做出贡献。当然佛教音乐发展的同时,希望保护好佛教音乐也是很重要的。(指导老师:王康华 )

参考文献

[1]正兴.佛教音乐漫谈 佛教文化 1999年3期

[2]尹青珍.中国宗教 2004年10期

[3]田青.中国宗教音乐 北京 宗教文化出版社 1997

第9篇

[关键词]释名 汉代 文体形态 应用文体 文学文体

[中图分类号]I206.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326(2010)05-0146-08

《释名》是东汉末刘熙所著的一部训诂词典,主要以声训法解释社会生活中各种有形事物与无形观念命名的由来。与最早的训诂词典《尔雅》相比,《释名》内容更广泛,其中《释言语》、《释书契》、《释典艺》、《释乐器》四类涉及各种文体,以及与文字书写相关的各种事物和概念,这是社会发展和文体繁盛的重要表现。正因《释名》不是专门性的文体著作,在某种意义上更客观地反映了东汉人的文体观念,在古代文体发展史上尤值得注意。对《释名》的研究历来多从语言学角度展开。在文体史领域,多以之为古代公文书的语源佐证,实则其价值尚不止此。吴承学、何诗海从文学史料的角度指出,《说文解字》、《释名》等古代字书“可以作为研究文学观念尤其早期文学观念的材料”,“对于我们理解先秦至两汉的文体观念是相当有价值的”。

《释名》著录训释的文体种类颇多,胪列如下。卷四《释言语》:语、说、序、颂、赞、铭、纪、祝、诅、盟、誓;卷六《释书契》:奏、簿、籍、檄、谒、符、传、券、a、契、策、示、启、书、题、告、表、约、敕;卷六《释典艺》:经、纬、图、谶、传、记、诗、法、律、令、科、诏书、论、赞、叙、铭、诔、谥、谱、碑、词;卷七《释乐器》:歌、吟。其中,颂、赞、铭几种文体在《释言语》和《释书契》中重见(颂还见于《释典艺》诗之六义)而解释重点不同,省并而言,所涉及的文体也多达40余种。目前尚未见研究《释名》与古代文体关系的单篇专门论文,本文稍加梳理论析,抛砖引玉,以待贤者。

一、日常应用文体的繁盛与著录外延的拓展

在《释名》之前,东汉蔡邕《独断》论及策书、制书、诏书、戒书、章、奏、表、驳议等朝廷应用文体,故罗根泽《中国文学批评史》说:“东汉的文体论只论及诏令文和奏议文。”而刘熙《释名》则大大拓展了汉代文体的著录和训释范围,不单有朝廷应用文体,而且广泛、集中地反映了汉代日常应用文体的繁盛。

语、说、论都是古老的散文文体,从文体史角度看,《释言语》记录的语、说是原始口头形态。《释名》:“语,叙也,叙己所欲说也。”语就是叙说自己想要说的话,突出了对思想与语言心口相应、表里如一的要求,合观《释书契》释表“思之于内,表施于外”)与《法言・问神》“言,心声也;书,心画也”、《毛诗序》“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可见汉人的普遍观念。说的外延比语广,《释名》:“说,述也,宣述人意也。”重点也是在语言能真实表达意义。对东汉人来说,所有的口头言说都属于“说”,笔录的臣子谏说、策士游说等则是安排精密的书面“说”体。《文赋》称“说炜烨而谲诳”,其关注重心已在说体的文学语言特征,不同于汉人强调思想与表达的内外如一。《释名》:“论,伦也,有伦理也。”此处伦理当解为条理、层次,参《释水》“沦,伦也,水文相次有伦理也”可知。《释名》突出了论体的基本特征:条理分明、层次清晰。《文章缘起》以王褒《四子讲德论》为单篇论体之始,叶德炯亦举汉代论著为例:“论如桓宽《盐铁论》、王充《潜夫论》、桓谭《新论》之论,古人著书,皆有体例,故日有伦理。”(笔者按,王充当作王符)

颂、赞多为四言韵文体。《毛诗序》:“颂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释言语》:“颂,容也,叙说其成功之形容也。”《释典艺》:“称颂成功谓之颂。”《释名》的训释当本于《毛诗序》,但去除了“告于神明”的限制,这和汉代颂体对象由祖先神明转向君臣人事有关,反映了颂体外延的变化。《文章缘起》以王褒《圣主得贤臣颂》为单篇颂之始,其文体结构和语言形式也有变化。赞的本义原为“明也,助也”。《释名》所云则是汉代赞体的新义,《释言语》:“赞,录也,省录之也。”《释典艺》:“称人之美日赞,赞,纂也,纂集其美而叙之也。”赞是用简练的语言称颂他人德行之美的文体,有别于褒贬并举的史赞。《文心雕龙・颂赞》云“至相如属笔,始赞荆轲”,《文章缘起》亦以司马相如《荆轲赞》为单篇赞文之始,文已佚。汉代赞与颂关系密切,而施用范围则广及普通人,篇幅相对短于颂。桓范认为赞像“盖《诗・颂》之末流”,刘勰也认为赞是“颂家之细条”。

东汉以来碑、铭、诔繁盛,多与丧葬有关。《释名》:“碑,被也,此本葬时所设也。施鹿卢,以绳被其上。引以下棺也。臣子追述君父之功美,以书其上,后人因焉,无故建于道陌之头,显见之处,名其文,就谓之碑也。”(笔者按,点校本标点为“名其文就,谓之碑也”。此处标点从汇校本本来用于下葬时置绳其上以牵引棺木的无字碑,当“臣子追述君父之功美,以书其上”,于人去世后(据毕沅,“无故”即“物故”),置于墓地显见之处,就形成了墓碑文。墓碑文是碑文的一种,《文心雕龙-诔碑》有“自后汉以来,碑碣云起”之说。刘熙对碑的训释相当详细,不单释名,兼溯源流,在全书中堪称特例。《文章缘起》以汉惠帝《四皓碑》为碑体之始,文已佚,当为墓碑。《礼记・祭统》论铭:“夫鼎有铭,铭者,自名也。自名以称扬其先祖之美,而明著之后世者也。”蔡邕《铭论》曾专门论述。《释言语》:“铭,名也,记名其功也。”《释典艺》:“铭,名也,述其功美,使可称名也。”记其名、述其功于后世既是铭文的原始功能,也是主要功能。诔是对已逝者生平事迹、德行的集中称述,本是定谥的依据。《礼记・曾子问》郑玄注:“诔,累也。累列生时行迹,读之以作谥。”《释名》上承郑注,着重在诔的叙事功能,故云:“诔,累也;累列其事而称之也。”刘勰曾辨析碑、铭、诔的区别:“夫碑实铭器,铭实碑文,因器立名,事先于诔,是以勒石赞勋者,入铭之域,树碑述亡者,同诔之区焉。”因碑文受多种文体影响形成复合文体,仅就墓碑文的四言韵文体而言,其述功赞德者类似铭文,述亡表哀者类似诔文。东汉诔文、碑文中的序文逐渐承担了叙事功能,诔文功能则转向抒情表哀,《文赋》“诔缠绵而凄怆”、《文心雕龙・诔碑》“荣始而哀终”就揭示了诔文转型后的文体特征。

祝、诅、盟、誓与古人的敬畏神灵观念及语言禁忌有关。祝就是向上天神明祷告,其内容有善有恶,善者祈福,恶者降祸,即《释名》所云“祝,属也,以善恶之词相属著也”。《文章缘起》以董仲舒《祝日蚀文》为单篇祝文之始,后之祝文以祈福为主。诅即诅咒,请上天神明降祸于诅咒对象,即《释名》所云“诅,阻也,使人行事阻限于言也”。《诗经・小雅・何人斯》孔颖达疏曰:“盟大而 诅小。”诅是盟的约束条件,背盟将受上天的惩罚。《释名》:“盟,明也,告其事于神明也。”告于神明之事则与约束结盟各方有关,《释名》“誓,制也,以拘制之也”,就着重在誓的约束功能,誓多为口头约定,盟更具正式书面意义。

汉代日常应用文体繁盛,首先表现在书面文字记录的普及。《说文解字》:“书,箸也。”其叙日:“箸于竹帛谓之书,书者,如也。”《释名》:“书,庶也,纪庶物也。亦言著也,著之简纸,永不灭也。”“书称‘刺书’,以笔刺纸简之上也。”这些解释都突出了文字书写的功能――记录众物的广泛性和书面记录的永久性。《释书契》还有“纸”的训释条目,可看出东汉书写载体竹木简和纸张并存的情况。此外,《释书契》还训释了日常生活中的大量应用文书,如刺、署、籍、传、券、契、示、启、约等,也就是社会生活中常用的人口名簿、契约、过关文书等,这些文书起源既早,应用亦广,此不赘述。

值得注意的是,古人在文体的运用上往往别出心裁,甚至化实为虚,使应用文体融入文学文体。比如券、约,是约束交易各方的契约类应用文体,《释名》云:“券,绻也,相约束缱绻以为限也”、“约,约束之也”。《文心雕龙・书记》称:“王褒《髯奴》,则券之谐也。”券与约相似,《文章缘起》以王褒《僮约》为约之文体渊源,着眼点已在于有意为文,可见训诂学家和文体学家关注的重心不同。《僮约》的主体是王褒向寡妇扬惠买髯奴便了的券文,保留了券文的基本格式如交易时间、买卖方姓名、性别、籍贯及交易内容、金额等。文章核心是髯奴职责及惩罚条例的夸张(不实),而夸张(不实)使此文从应用文体走向富有文学意味的文体;以夸张和对照的手法,铺写髯奴面对严苛契约所表现出的前倨后卑的姿态,也具有一种戏剧性的叙事效果。从文体史角度看,《僮约》借用券文这种日常应用文体进行虚构写作,化应用文体为文学文体,应该受到了当时流行俗赋夸张铺叙语言特征的影响。在文体融合的形式上也有特殊的试验性质。

《释名》对与写作相关之物的训释也值得注意,如《释书契》中的笔、砚、墨、纸、简、笏、札、板、椠、牍等书写工具及载体,以及玺、印等封盖信物,这对全面了解汉代应用文文体的原始形态有一定帮助。有的后来被作为文体名称,比如札、简、牍等。古代文体得名于载体很常见,如前述刘勰论碑“因器立名”,宋代孙何《碑解》则力辨“碑非文章之名”。对此,《四库全书总目・金石要例》提要认为,相沿既久,“不必定以古义拘矣”。章学诚《驳孙何(碑解)》也指出:“古人文字,初无定体,假借为名,亦有其伦。”围绕着载体和所载文体区别的争议,说明古代文体得名往往约定俗成,不一定具有清晰的内涵和和固定的外延。“因器立名”的碑所载的文体,可能是四言韵文为主的颂、赞、箴、铭、诔,也可能是散文体为主的序、传、记,或者是多种文体的综合形态,这是研究古代文体形态要充分注意的。

二、官方意识形态的体现:朝廷应用文体与经纬文体

《释名》所涉及的朝廷应用文体可分为下行文书与上行文书两类。第一类下行文书包括了诏书、策、敕、告、符以及法、律、令、科等文体。

诏书、策、敕都是皇帝向群臣命令的御用文体,即蔡邕《独断》中的诏书、策书、戒敕(戒书)。诏书的应用范围最广,数量最多,是皇帝对各类重大事务的指示。《释名》:“诏书。诏,照也。人暗不见事宜,则有所犯,以此照示之,使昭然知所由也。”臣民如同在黑暗中行走,皇帝的诏书则可以照而示路,指引方向。吕向注《文选》汉武帝诏:“诏,照也,天子出言如日之照于天下也。”可说是刘熙释诏的进一步发挥。策和敕的使用范围相对较小,策常用于封拜(及罢免)诸侯王、三公等。《释名》:“策,书教令于上,所以驱策诸下也。汉制,约敕封侯日册,册,赜也,敕使整赜不犯之也。”(笔者按,点校本标点为“策书”,此处标点从汇校本刘熙特别补充说明“汉制,约敕封侯日册”,即为策(册)这一文体在汉代的新功能。敕常用于警示刺史、太守及三边营官等地方重臣,使之戒骄戒怠,谨守臣节,《释名》:“敕,饬也,使自警饰不敢废慢也。”法、律、令、科等法律文体,都是对臣民行为的强制约束和限制,使臣民的个人意志服从于国家意志,《释名》:“法,逼也,人莫不欲从其志,逼正使有所限也”,“律,累也。累人心使不得放肆也”,“令,领也,理领之使不得相犯也”,“科,课也,课其不如法者,罪责之也”,可见《释名》重在官方法律文体的强制性、约束性,而并不具体区分其差异。之所以如此,和这些文体在当时的实际运用情况有关。法、律、令见于先秦,历代最高统治者拥有最高立法权,往往以诏书的形式加以增减,“定著令”、“著令”、“定令”等语即在诏书中颁布法令,如《汉书・宣帝纪》文颖注:“萧何承秦法所作为律令,律经是也。天子诏所增损,不在律上者为令。”但在汉代往往混称,《史记・酷吏列传》载杜周对客人责难的回应:“三尺安出哉?前主所是著为律,后主所是疏为令,当时为是,何古之法乎!”法、律、令之界限已然混同。于振波根据出土居延汉简推测,汉代的科“很可能是根据律、令的某些条款或某一具体制度规定的细则”,通常因时制宜,具有相对灵活的特点。

第二类上行文书包括奏、表、谒、檄等。

奏是群臣向皇帝进言的总称,奏的预设读者范围非常明确,堪称狭小,因此《释名》云“奏,邹也;邹,狭小之言也”。表也是给皇帝看的文体,《释名》:“下言于上日表,思之于内,表施于外也。又曰上,示之于上也。又日言,言其意也。”着重在表达内心思想和情意。蔡邕《独断》区分了章、表、奏、议在书写格式、进言途径等方面的区别。《文心雕龙・章表》云:“奏以按劾,表以陈请。”则奏、表在功能上原本也有所区分。

《释名》:“谒,诣也。诣,告也,书其姓名于上,以告所至诣者也。”谒相当于刺。刺可用于平辈而谒只用于尊者,一般仅具名、字、职位、爵里等简单信息。《全后汉文》卷二十二今存东汉郑众《婚礼》、《婚礼谒文》和《婚礼谒文赞》片段,是男方向女方父母(尊者)求亲送礼仪式的规范,《婚礼》云:“其礼物凡三十种,各有谒文,外有赞文各一首。”似已有粗浅的文章雏形。东汉还存在祭文形态的谒文,《后汉书・张超传》载,张超“著赋、颂、碑文、荐、檄、笺、书、谒文、嘲,凡十九篇”。《文章缘起》以谒文始于张超《谒孔子文》,近人姚华《论文后编》云:“祭文之不韵者,别流为笔,其类于祭文而以笔行之,如祝文、祈文、谒文之属,皆起流俗,以其来已旧,或经名手,遂亦流传。祝文今尚盛行,祈谒则不多见。”谒及婚礼谒文的对象是生者,仅具通传姓名职位的实用功能;谒文的对象则是逝者,还包括祈福禳灾和表达情感的特殊功能。谒文当从谒中分化而出,和前述“约”一样,是文体发展中化实为虚的表现。

《释名》对檄的解释尤少为人知。古代文体往往兼具各种功能,而且在历史发展中呈现出功能新增或消失等复杂情况,檄即一例。檄文最为人熟知的是作为下行文或平行文,下行文主要用于征召军队、晓谕地方;平行文主要声讨敌人。《释名》所云则属于上行文:“檄,激也,下官所以激迎其上之书文 也。”此种用途在东汉多见,史书记载颇多,如《后汉书・周燮传》附载冯良事迹:

良字君郎。出于孤微,少作县吏。年三十,为尉从佐。奉檄迎督邮,即路慨然,耻在厮役,因坏车杀马,毁裂衣冠,乃遁至犍为,从杜抚学。

此类“奉檄迎督邮”之记载,还可见《后汉书・儒林传》赵晔、《独行传》范冉。又如《朱晖传》附载其孙朱穆事迹:永兴元年,朱穆任冀州刺史,整顿吏治,“州人有宦者三人为中常侍,并以檄谒穆。穆疾之,辞不相见”。其中的檄均为上行文,可印证《释名》“下官所以激迎其上之书文”的解释是客观之说,有助于全面了解檄这一文体的历史用途和变化。后来檄的上行文功能逐渐消失,因而文体学著作鲜论及此,《文心雕龙・檄移》就只论述了檄的军事征伐和州郡征吏两种下行文功能。清代学者毕沅对此也颇为疑惑,说:“战国以来,始有‘檄’名,或以谕下,或以辟吏,或以征召,或以威敌,未有如此所云者。”王启原引《后汉书・陈实传》、《范丹传》(笔者按,通行本《后汉书》作《陈传》、《范冉传》)、《吴v传》注及《三国志・吕蒙传》证明:“此皆下官迎上书文之明证。激迎之说,未可非也。”

《释名》中部分文体和汉代经学有密切关系,如经、传、记、诗等。汉代自武帝独尊儒术以来,经书被视为一切学问的根本,故《释名》云:“经,径也,常典也,如径路无所不通,可常用也。”以径训经,经就像元所不通的道路,极为形象;同时,经又是可常用的典范,具有极高的实用性。传是对经的解释,故《释名》云;“传,传也,以传示后人也。”此外,《释典艺》还著录了大量儒家典籍名目,传说时代的典籍如三坟、五典、八索、九丘,汉代的五经《易》、《礼》、《诗》、《尚书》、《春秋》,以及《国语》、《论语》、《尔雅》等。汉代儒家经典的确立以及对其典范性的强调,也催生了古代文体源于经典的思维模式,对古代文体学影响极为深远。

《释名》释诗显然参考了《毛诗序》及汉儒解经的观点,如《毛诗序》日“诗者,志之所之也”;郑玄注“六诗”:“赋之言铺,直铺陈今之政教善恶。比见今之失,不敢斥言。取比类以言之。兴见今之美,嫌于媚谀,取善事以喻劝之。雅,正也,言今之正者以为后世法。颂之言诵也,容也,诵今之德广以美之。”《释名》:“诗,之也,志之所之也。兴物而作谓之兴,敷布其义谓之赋,事类相似谓之比,言王政事谓之雅,称颂成功谓之颂,随作者之志而别名之也。”刘熙以聊聊数语即把“诗”以及相关的六义(未释“风”)作了颇为精要的概括。并未采用郑玄关于政治、教化、善恶等倾向性语词,更为平正。与诗相关,《释名・释乐器》云:“人声日歌。歌,柯也。所歌之言是其质也,以声吟咏有上下。如草木之有柯叶也。故兖冀言歌声如柯也。”指出歌即人声徒歌,以高低变化的声调吟咏歌词(所歌之言),当承《礼记・乐记》“歌者,上如抗,下如队”,且以兖州冀州方言训歌为柯,也包含了歌谣的地域特点。《释名》还特别强调吟的情感特征(忧愁)及打动人心的审美效果,和东汉诗歌感伤思潮是一致的:“吟,严也,其声本出于忧愁,故其声严肃,使人听之懊叹也。”

谶纬之学起自西汉而盛行于东汉光武帝以后,《释名》中的纬、谶等文体就与此相关。纬书往往依傍于经学著作,杂以阴阳五行及预言之类来解释经义,借以提高自身地位。《释名》:“纬,围也,反覆围绕以成经也”,着重纬书对经书的辅助作用。《文心雕龙・正纬》认为纬书具有文章学价值:“事丰奇伟,辞富膏腴,无益经典,而有助文章。”于此亦可窥见训诂学家和文体学家关注重心的不同。在古人看来,谶是一种往往会得到事实应验的隐喻式预言,即“立言于前,有征于后”。谶之名至迟在汉初已出现,《鹏鸟赋》“发书占之兮,谶言其度”可证。《说文解字》云:“谶,验也。”《释名》:“谶,纤也,其义纤微而有效验也。”说明谶即隐喻式预言,其字面义只有经过阴阳五行学说的转换才能得到深层隐微的隐喻义,具有其称小而其指大的特点。以歌谣形态出现的汉代谣谶,如《汉书,五行志》所载汉成帝时“燕燕尾涎涎”、“邪径败良田”的谶言等,是文体史上值得注意的谶言形态之一。

三、《释名》的文体史和文体论价值

《释名》并非专论文体的著作,而是关于社会生活中各种有形事物和无形观念的词典。刘熙《释名序》云:

夫名之于实。各有义类,百姓日称而不知其所以之意,故撰天地、阴阳、四时、邦国、都鄙、车服、丧纪,下及民庶应用之器,论叙指归,谓之《释名》。

也可以说。对这些重要词语的分类解释,大致上构成一个与东汉人生活息息相关的事物与观念的知识谱系。某些训释也透露出刘熙的文学观念,如对文章的“丽”以及文与质关系的认识。刘熙经常采用形象的事物来解释无形的观念,对“文”的解释就是一例。《释名》:“文者,会集众采以成锦绣,会集众字以成辞义,如文绣然也。”文章是把文字的最小单位――字有规律地组织在一起,就像是用各种颜色编织锦绣一样,其中已经有“丽”的观念在内了,而“丽”的程度则视乎文字组织排列的技巧高下,包含有文本学虽粗浅却基本的观念。合观《释名》对绣、罗、绵的训释,都以“文”的有无、疏密等为衡量标准,如:绣“文修修然也”、罗“文罗疏也”、绵“柔而无文也”。又如对“饰”的解释,涉及到“文”与“质”的关系:“饰,拭也,物秽者拭其上使明,由他物而后明,犹加文于质上也。”说明“文”不仅是对“质”的一种外在装饰,更重要的是,只有通过“文”才能更清晰地呈现“质”的内在本色,这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文”就是“质”的一部分。还可参考《释名》对“索”的解释:“素,朴素也。已织则供用,不复加功饰也。又,物不加饰,皆目谓之素,此色然也。”(《释采帛》)刘熙对“文”的看法可说是汉代人的共识,甚至在“锦绣”喻体上都非常相似,如司马相如语:“合綦组以成文,列锦绣而为质,一经一纬,一宫一商,此赋之迹也”;汉宣帝用“女工有绮毅”来比喻赋之小者“辩丽可喜”;王充《论衡・量知》云:“儒生侈有经传之学,犹女工织锦刘绣之奇也”,“学士有文章,犹丝帛之有五色之巧也”;《论衡・定贤》对“文如锦绣”的司马相如、扬雄的批评等。结合这些观念和刘熙对“文”、“饰”等的解释,可知汉代人对文章形式美的普遍欣赏和讲究。

《释名》作为一部常识性的训诂词典,流布甚广,颇受关注,如三国韦曜(昭)狱中上书说:“见刘熙所作《释名》,信多佳者。”《释名》对东汉以后的文体学家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以刘勰《文心雕龙》为例,影响至少有三方面:一、泛文体尤其日常应用文体的著录外延;二、沿用《释名》中某些具体的文体训释;三、文体论“释名以章义”的声训方法。《文心雕龙・书记》所收录的大量书记类应用文体,许多是和《释名》相同的,如谱、籍、簿、录、符、契、券、疏、律、令、法、制等,并增收了其他应用文体如方、术、占、式、关、解、牒、状、列、辞、谚等。

作为“艺文末品”、“政事先务”的这些文体,是完整观察汉代到魏晋六朝文体发展不可或缺的一环。自《独断》记录和解释朝廷应用文体以来,《释名》将文体范围扩展到更广泛的日常应用文体, 而词典的广泛使用可在相当程度推动其成为一般常识。东汉以后的史书著录、文章总集、文体论著大多体现了这种泛文体的观念,这是值得注意的细节。三国曹丕《典论・论文》,晋代挚虞《文章流别论》、李充《翰林论》,南朝梁代萧统《昭明文选》、刘勰《文心雕龙》、任P《文章缘起》等,都主要论述或收录朝廷应用文体及日常应用文体。影响颇大的《典论・论文》所云“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经国之大业”就在于与“政事先务”有关的各类应用文体。《文心雕龙-章表》所云“章表奏议,经国之枢机”,亦是此意。《文章缘起》著录84种文体,追溯其篇名源于汉代的就有65种。

刘勰《文心雕龙》常采用声训的方法对文体进行“释名以章义”,其中部分训释与《释名》相同或者相近,也隐约有《释名》的影子。如:

《释名》:“颂,容也。”《文心雕龙・颂赞》:“颂者,容也。”

《释名》:“盟,明也。”

《文心雕龙・祝盟》:“盟者,明也。”

《释名》:“铭,名也。”《文心雕龙・铭诔》:“铭者,名也。”

《释名》:“诔,累也。累列其事而称之也。”《文心雕龙-铭诔》:“诔者,累也;累其德行,旌之不朽也。”

《释名》:“传,传也,以传示后人也。”《文心雕龙・史传》:“传者,转也;转受经旨,以授于后。”

《释名》:“论,伦也,有伦理也。”《文心雕龙-论说》:“论者,伦也;伦理无爽,则圣意不坠。”

除以上较明显受到《释名》影响的训释外,《文心雕龙》文体论的义例之一“释名以章义”也来自《释名》,并且把声训法更广泛地应用于文体的解释。例如“诗者,持也”、“赋者,铺也”、“移者,易也”、“书者,舒也”、“谱者,普也”、“箴者,针也”等等,根据黄益元的统计,刘勰对35种文体的训释“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用的声训”。《释名》和《文心雕龙》不仅普遍采用了声训法,还以义训作为辅助,不应忽略。刘勰以“原始以表末,释名以章义,选文以定篇,敷理以举统”的系统方法,构建了一个严密的文体批评体系。当然,《释名》作为一部训诂学词典,使得泛文体的著录和声训训释成为常识,其影响当属事实,但另一方面,《文心雕龙》批判继承前人论述之处甚广,“释名以章义”只是刘勰文体论方法中的一环,不应过高估计《释名》的影响。把《释名》中的文体训释和《文心雕龙》相比,可以清楚地看到二者关注重心的不同:前者在于语源,后者则兼顾文体源流正变及其典范。

正因《释名》非专论文体的著作,其中的文体著录和训释更能客观地反映出东汉人的普遍观念,即重视应用文体甚于文学文体。在古代文体史研究领域,《三国志》、《后汉书》各传末往往集中列举传主所作各类文体,常为人称引以印证东汉文体之繁盛。不过,陈寿《三国志》著于西晋,范晔《后汉书》著于南朝刘宋时代,距东汉灭亡分别有60年、200年左右的时间,已经是文体辨析著作涌现的时代,如何看待其中的文体分类和东汉文体实存的关系,学界尚有不同意见。因此,像《东观汉记》(现存辑佚片段)、《独断》以及《释名》等东汉人著作中所涉及的文体和文体观念,在研究古代文体史尤其是早期应用文体和文学文体的演进关系时,就更值得注意。

第10篇

关键词:两汉;四言诗;发展;变化

王莽之乱将汉分为西汉和东汉,虽同为刘氏天下,思想制度多有承袭,但时代有别,不同时期又自有其时代特征。西汉文坛楚风浓厚。大赋兴盛,学术方面是经学大盛,儒家经典成为国家的统治思想;儒家思想在东汉之初走向极端后,统治地位开始慢慢动摇,楚风浙淡,大赋趋向衰落,抒情小赋兴起,五言诗开始涌现。学术方面反谶纬、反虚妄的思想开始活跃并渐深入。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作为一种雅正诗歌,四言诗也打上了时代的烙印。西汉四言诗的特点是受到《诗经》和《楚辞》等的双重影响,重在模拟,歌功颂德之诗尚未僵化。但个人情感则备受经学思想的桎梏,抒情言志之诗则不多见;东汉四言诗经历由强调颂美到诗歌创作重情求真的转变,逐渐摆脱对经学和政治的依附,歌功颂德之诗已无文采可言,但在个人情感抒发方面则出现了一些清新可曲的诗歌。本文拟就诗歌内容和语言来分析两汉四言诗的发展变化。

一、歌功颂德之诗趋向僵化

两汉歌功颂德之四言诗主要有两种:一是宗庙郊歌,如高祖时唐山夫人的《安世房中歌》十三首,武帝时《郊祀歌》中的《帝临》、《青阳》等,东平宪王刘苍《武德舞歌诗》等;二是文人的歌功颂德之诗,如译吏翻译白狼王唐蕞献歌《远夷乐德歌》、《远夷慕德歌》、《远夷怀德歌》和班固《南都赋》系诗《明堂诗》、《辟雍诗》和《灵台诗》等。这些诗主要是歌颂汉德、祥瑞及帝王功绩。但西汉和东汉此类诗歌相比较不难看出,发展到东汉这些诗从内容到语言已经僵化,试以郊祀歌为例探讨其内容及语言的变化。

西汉之初郊庙歌重在颂祖德。刘邦之姬妾唐山夫人《安世房中歌》,用于祭祀祖考:“乃立祖庙。敬明尊德”,其内容纯为儒家思想,尤侧重于孝道:“大矣孝哉”、“皇帝孝德”、“呜呼孝哉”等这样直接写“孝”的句子皆在四言篇章中,如第一章:“大孝备矣,休德昭清。高张四县,乐充官庭。芬树羽林,云景杳冥。金支秀华,庶旄翠旌。”沈德潜云:“首云大孝备矣,以下反反复复,屡称孝德,汉朝数百年家法,自此开出。累代庙号,首冠以‘孝’,有以也。”其它几首也主要是歌颂先祖“令德”、“德音孔藏”、“浚则师德”等。武帝时期司马相如等人作的《郊祀歌》主要是祀天神地祗,其中四言八首可谓是一组完整的郊祀歌。第一首《帝临》写武帝郊祀时“海内安宁,兴文偃武。后土福缊”的国家背景,其后四首《青阳》、《朱明》、《西颢》、《玄冥》分咏春、夏、秋、冬,准确地概括四时特点,歌颂万物和季节的和谐。唐山夫人和司马相如的这些诗歌不仅仅歌功颂德,还有劝诫之意,如陆侃如所云“多祝颂及教训的话”。如“承天之则。吾易久远。烛明四极”、“嘉承天和,伊乐厥福。在乐不荒。惟民之则”、“承帝之明,下民之乐。”嘲即告诫汉臣民只有顺承先祖美德,子民才会安定,国家才会统治四方,天下才会幸福安康。《安室房中歌》“我定历数,人告其心。敕身齐戒,施教申申。乃立祖庙”,有语重心长之感。“这歌格韵,规模简古……西汉乐章可与三代比拟的就只有这房中歌”。《郊祀歌》中对天地四时的描写意在使统治阶级顺应季节的变化、合乎神意“承神至尊”,还要“惟慕纯德。附而不骄。正心翊翊”,都有告诫之意在里面。但到了东汉以后,此类诗歌内容则完全沦为国家的颂美之词。这和东汉之初的统治思想有关,东汉光武帝中元四年宣布图谶天下。章帝建初四年在汉宫白虎观大会经师,钦定经义,《白虎通义》即班固等人奉章帝之昭在此时期撰集而成。诗经学的神学化至此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东汉以后诗歌也重在美汉德、歌图谶,东平宪王苍进献的《武德舞歌诗》杂糅“天人感应”说以应图谶。“章明图谶。放唐之文”叫。班固《两都赋》后附四言诗三首,简直就是颂诗的翻版,索然无味。其一《明堂诗》:“于昭明堂,明堂孔阳。圣皇宗祀,穆穆煌煌。上帝宴飨,五位时序。谁其配之,世祖光武。普天率土,各以其职。猗欤缉熙,允怀多福。”表现出“天人感应,阴阳五行”等内容和虚妄之词。西汉之初的宗庙诗歌颂还透着一种警醒和劝诫,东汉则这种讽谏之意全无,都是纯粹的颂美之诗。

西汉楚文化浓厚,鲁迅《汉宫之楚声》“故在文章,则楚汉之际,诗教已熄,民间多乐楚声,刘邦以一亭长登帝位,其风遂亦披宫掖。”所以西汉郊庙之歌受楚风影响很深。其中《安世房中歌》“高祖乐楚声,故房中乐楚声也”语言不甚艰涩枯燥,“其中描写的地方,一方面雍容尔雅,不专以典重见长;一方面词句秀丽,颇有楚辞的风味”。如第一章最后四句“芬树羽林。云景杳冥。金支秀华,庶旄翠旌。”被沈德潜评为“幽光灵响,不专以典重见长”又:“《七始》、《华始》,肃倡和声。神来宴娭,庶几是听。鬻鬻音送,细齐人情。忽乘青玄,熙事备成。清思眑眑,经纬冥冥。”写音乐“清思呦呦,经纬冥冥”,极其形象的描绘了音乐的感染力量,梁启超评价云:“此歌为秦汉以来最古之乐章,格韵,规模简古,胎息出于三百篇,而词藻稍趋华泽,音节亦如舒曼,周汉诗歌嬗变之迹,最可考见”。《郊祀歌》写四时的语言形象生动。如写秋天:“西颢沆阳,秋气肃杀。含秀垂颖,续旧不废”;冬天:“玄冥陵阴,蛰虫盖藏。草木零落,抵冬降霜。”描写极具特征,文从字顺,旨趣了然,“体裁和气格,有点出自《诗经》的三颂,却并不袭三颂面目,有点出自楚辞的《九歌》,也不袭《九歌》面目,最少也是熔铸三颂《九歌》,别成自己的生命。”

东汉郊庙歌语言没有创新,完全模拟《诗经》。如东平王刘苍进献的郊庙歌诗《武德舞歌诗》,几乎就是《诗经·清庙》的翻版,刘苍诗对《清庙》仅做了几处改动而已,把五字句变为四言,比《清庙》更古奥庄重。“于穆清庙,肃雍显相。济济多士,秉文之德。对越在天。骏奔走在庙。不显不承,无射于人斯。”(诗经·清庙》)“于穆世庙,肃雍显清。俊义翼翼,秉文之成。越序上天,骏奔来宁。建立三雍。封禅泰山。章明图谶,放唐之文。休矣惟德,罔射协同。本支百世,永保厥功。”(刘苍《武德舞歌诗》)

班固《东都赋》系诗三首流于颂语,如其二《辟雍诗》:“乃流辟雍,辟雍汤汤。圣皇莅止,造舟为梁。皤皤国老,乃父乃兄。抑抑威仪,孝友光明。于赫太上,示我汉行。洪化惟神,永观厥成”,胡应麟评价为:“太质无文”。白狼王唐蕞进献的三首诗之一:“大汉是治,与天合意。吏译平端,不从我来。闻风向化,所见奇异。多赐缯布,甘美酒食。昌乐肉飞,曲申兼备。蛮夷贫薄,无所报嗣。顾主长寿,子孙昌炽。”(《远夷乐德歌》)虽没有沾染东汉浓厚的经义谶纬之学,却又走向另一极端,诗歌直白如文,“太浅无味”,亦没有什么价值。随着东汉颂体文学的繁荣,此类诗歌以后不见有载。

二、抒情言志诗走向新生

在经学思想浓厚的西汉,诗歌主要抒发的是诗人在政治、儒家礼仪等的规范下的思想感情,而其真实的内心世界并无表露;东汉以后,随着儒家思想的日渐松动,社会的日趋黑暗,文人开始关注自身命运,四言诗逐渐摆脱经学教义的束缚及对政治的依附,成为一种可以自由抒发的诗体。

西汉韦孟的《在邹诗》、韦玄成《自劾诗》,在“故变风发乎情,止乎礼仪”的诗歌理论规范下,诗歌中透出一种依经立义的意味,个人的行为无不是以经义来约束自我。西汉孔藏《杨柳赋》写到朋友宴饮时的情景:“几筵列行。论道饮燕,流川浮觞。肴核纷杂,赋诗断章。合陈厥志,考以先王。赏恭罚慢,事有纪纲。洗觯酌樽,兕觥凄扬。饮不致醉,乐不及荒。威仪抑抑,动合典章。”赋诗要“考以先王”,喝酒时言行举止要符合典章礼仪“事有纪纲”,西汉文人之言行谨慎由此可见一斑。韦玄成的《自劾诗》很鲜明的表现了在经典约束下的自我批评和警诫。东汉之初的傅毅《迪志诗》也还透出这种意识“秩秩大猷,纪纲庶式”。正因为这种思想的影响。他们在述志时都无一例外的要叙先烈、述祖德。韦玄成《自劾诗》叙述先祖:“赫矣我祖,侯于豕韦。赐命建伯,有殷以绥。厥绩既昭,车服有常。朝宗商邑,四牡翔翔。德之令显。”和傅毅《迪志诗》:“于赫我祖,显于殷国。贰迹阿衡,克光其则。武丁兴商,伊宗皇土。爰作股肱,万邦是纪。奕世载德连我显考”,如出一辙。但傅毅在诗中表现的思想和情绪与韦孟、韦玄成相比有了很大的不同。傅毅之诗在于“将叙先烈,述祖德与励志紧密结合起来,既不同于韦孟诗中诗旨不统一和情感游移的情况,也没有韦玄成诗中畏缩的情感表现。弥漫在汉末士人心头的那种渴望通过建功立名实现个人价值的观念已初现端倪。透露出古老的四言诗体在流变中走向新生。”而且诗中有了作者自己个人意识的觉醒,不纯粹是在典章之下的:“自兹以坠,谁能革浊。清我灌溉,谁能昭因。启我童昧,……无恒自逸。徂年如流,鲜兹暇日。”已有了对时光荏苒、时月如流的感慨,使得诗歌的抒情部分有了作为个体面对无情的时间流逝而发出的真实感叹:“行迈屡税,胡能有迄。密勿朝夕,聿同始卒。”在自勉自励中不时流露出对个人生命的担忧。四言言志诗至东汉已经开始转向日常生活中的平凡世界和真实细微的文人感受,傅毅这首诗已经透露出四言诗新变的迹象。

东汉中叶以后,随着社会的日益黑暗,世风发生了变化,文人们的思想已经开始从外在的经典礼教的束缚转向对自我内心的审视,如朱穆在《崇厚论》中说:“夫道者,以天下为一,在彼犹在己也。故行违于道则愧生于心,非畏义也;事违于理则负结于意,非惮礼也。故率性而行谓之道,得其天性谓之德。德性失然后贵仁义,是以仁义起而道德迁,礼法兴而淳朴散。故道德以仁义为薄,淳朴以礼法为贼也。”其思想明显带有道家思想的色彩,已经开始趋向率性而为、“越名教而任自然”的思想契机。这种思想的产生是源于礼法废弛、社会风气颓靡的现实,开始把礼义重重的外在约束点点剥落,从而转向个体内在的心性;在生活态度上即表现为重情求真的倾向,在文学上则表现在单一的以颂美为旨的文学局面向趣味化、抒情化审美新潮转变的趋势。诗开始摆脱儒家诗论较为浓重的说教传统,疏离了对《诗经》雅颂之典正诗风的机械模拟;四言诗更趋个性化、抒情化,雅俗开始相互影响渗透。传统雅正的四言诗开始冲破厚重的经学桎梏和模拟的范式,重新以生动的形象、清雅的语言、和谐的声韵来抒发真情实感,表现人生体验,具有鲜明个性的诗歌形式。这些诗歌敢于大胆表现主观爱憎,重视抒发真挚情感。蓝旭在其《东汉士风及文学》一书对两汉四言诗风格的变化概括比较全面:“颂美的沦没、讽谏的式微,是此期诗赋创作区别于东汉初、中叶的显着特征,代之而起的。一是对现实政治的激烈批判、对传统教条的叛逆精神;二是对世俗情感、日常生活情趣多方位的挖掘和体验。与此相应,汉末诗赋的风格亦突破雍容典雅、婉而多讽的模式。不平之鸣则慷概激扬,流连风物则清丽婉转而声情摇曳。”阁

四言诗摆脱了功利主义的羁绊,释放了经学的重负。重重郁积的愤怒和苦闷可以用四言来尽情宣泄,压抑许久的世俗情趣可以用四言诗来书写。东汉中期的张衡《怨诗》:“猗猗秋兰,植彼中阿。有馥其芳,有黄其葩。虽日幽深,厥美弥嘉。之子之远。我劳如何。我闻其声,载坐载起。同心离居,绝我中肠。”此诗前有小序:“秋兰,咏嘉美人也。嘉而不获。用故作是诗也。”表明了立意和主旨。这是一首咏物言志诗,虽用《诗经》四言形式,但以秋天兰花喻幽隐的才德之士,抒发倾慕之思,又可体味到融通楚辞的意蕴。感情真挚,个性鲜明,语言清新典雅。全无以前四言诗呆板说教之病,被刘勰赞为“张衡《怨》篇,清典可味”。标志四言诗的新走向。其后的四言诗完全突破了传统的雅正诗风,这类作品比较明显的出现于文人思想趋于解放的东汉中后期,其中有抨击官场上污卑贪婪之势力小人以表明自己高沽志向的,如朱穆的《与刘伯宗绝交诗》:“北山有鸱,不沽其翼。飞不正向,寝不定息。饥则木览,饱则泥伏。饕餮贪污,臭腐是食。填肠满嗉,嗜欲无极。长鸣呼凤,谓凤无德。凤之所趋,与子异域。永从此诀,各自努力。”朱穆是东汉顺帝、桓帝间人,性刚直,居官清廉,对逐利之徒嫉恶如仇。刘伯宗曾几次投奔他为属吏,后来此人钻营为大臣,竟然派人召朱穆去拜谒。朱穆怒其“于仁义,道何其薄哉!”册而作《与刘伯宗绝交书》,并作此诗。全诗皆用比兴手法,以鸱比刘,讽刺其丑恶肮脏面目,以凤自比,以示志趣遇异,只能绝交。语言辛辣,感情激荡,图形写貌,极尽其丑。语言清新流畅,毫无典正古奥之迹。其后一脉相承充分表现冲决传统思想束缚的还有仲长统的《述志诗》(又名《见志诗》):“飞鸟遗迹,蝉蜕之壳。腾蛇弃麟,神龙丧角。至人能变,达士拔俗。乘云无辔,骋风无足。垂露成帷,张霄成幄。沆瀣当餐,九阳代烛。恒星艳珠,朝霞润玉。六合之内,恣心所欲。人事可遗,何为局促。大道虽夷,见几者寡。任意无非,适物无可。古来缭绕,委曲如琐。百虑何为,至要在我。寄愁天上,埋忧地下。叛散五经,灭弃风雅。百家杂碎,请用从火。抗志山西,游心海左。元气为舟,微风为柁。翱翔太清,纵意容冶。”这是一首言辞大胆解放,个性突出的篇章。“六合之内,恣情所欲。人事可遗,何为局促”,这是绝对的无所顾忌。他还进一步宣言,要“寄愁天上,埋忧地下,叛离五经,灭弃风雅”。作者表面上说要摒弃现实,“敖翔太清,纵意容冶”,但实质上是企图摆脱儒教桎梏的一种强烈躁动,一种奋力的呐喊。所以他说:“百虑何为,至要在我。”高度肯定了自我的主观能动性,是诗人主观精神的高度张扬。正如元·吴师道所评:“仲长统《述志诗》,允谓奇作。其日:‘叛离五经,灭弃风雅者,得罪于名教甚矣。盖已开魏晋旷达之习、玄虚之风。”仲长统的诗歌对统治两汉三百多年的儒家进行了反叛,道家思想已出露端倪。其思想之激进,汉代文人诗歌罕有其匹者。

桓帝时秦嘉《赠妇诗》一首,更是大胆打破传统,用庄重肃穆的四育体来抒发思念妻子之情:“暖暖白日,引曜西倾。啾啾鸡雀,摹飞赴楹。皎皎明月,煌煌列星。严霜凄怆,飞雪覆庭。寂寂独居,寥寥空室。飘飘帷帐,荧荧华烛。尔不是居,帷帐何施。尔不是照,华烛何为。”精心构思,反复比托,以时令景象来渲染独居空室的寂寥冷清,倾诉对爱妻的深深眷恋,真切感人,表现出对艺术追求的自觉。

总而言之,西汉抒情言志之诗从西汉走向东汉末年,则不再是儒家经典束缚中的模拟之作。虽然数量不多,也没有形成一种潮流,但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两汉文人对四言诗认识上的变化。四言诗完成了一个蜕变的过程,不再背负厚重的经学和政治思想,从高雅的庙堂和政治文学走向了文人的日常生活及私人情感世界,为建安文人四盲诗创作的辉煌扫清了一切的障碍。

三、称誊人品才学之诗的兴起

东汉中叶以后,国家政权渐为外戚、宦官及其党羽所把持,出现了外戚、宦官互相倾轧、轮掌朝政的局面,社会日趋黑暗,人们朝不保夕,尤其党锢之祸后,文人多避祸自保,两汉经学学风也有了很大差异,章句之学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永元十四年徐防的上疏中即已提到:“伏见太学试博士弟子,皆以意说,不修加法”。“今不依章句,妄生穿凿,以遵师为非义,意说为得理。”武帝之后,动辄说经至上百万的情形已不可见;西汉“说圣人之经,解贤者之传,义理广博,无不实见。故在官为常位,位最尊者为博士。门徒聚众,招会千里,身虽死亡,学传于后”的局面在东汉中期以后很难见到。《后汉纪·殇帝》中尚敏上殇帝疏中可见:“自顷以来,五经颇废,后进之士,趣于文俗,宿儒旧学,无与传业,士俗吏繁炽,儒生寡少。其在京师,不无经学,竞于人事,争于货贿,太学之中,不闻谈论之声;纵横之下,不睹讲学之士。”这一时期经学家法废弛不举,经生更多的以交游为业,人物品评之风盛行。出现了一些称誉人品才学之诗,这些诗主要有两类,一是直接赞美对方:“搞藻扬晖,如山如云。世有令闻,以迄于今”(应季先《美严王思诗》)“乘彼西汉,潭潭其渊。君子恺悌,作民二亲。没世遗爱,式镜后人。”(刘珍《赞贾逵诗》)嗣另一类是文人在交往应答诗中的称誉和赞美:“斌斌硕人,贻我以文。辱此休辞,非余所希。敢不酬答,赋诵以归。”嗍(蔡邕《答卜元嗣诗》)以诗相赠并称誉对方的诗歌传统在《诗经》时代已经出现,《诗经·菘高》:“吉甫作颂,其诗孔硕。其风肆好,以赠申伯”,诗主要赞美申伯美德:“申伯之德,柔惠且直。揉此万邦,闻于四国。”但这时期的赠诗主要适用于政治外交场合,是站在国家立场上对对方的称誉。而东汉以后出现的此类诗则纯粹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应答:“甘罗十二,杨乌九龄。昔有二子,今则桓生。参差等踪,异世齐名。”(《客示桓麟诗》)“邈矣甘罗。超等绝伦。伊彼阳乌,命世称贤。嗟于蠢弱,殊才伟年。仰惭二子,俯愧过言。”(桓麟《答客诗》)

第11篇

《诗经》中的乐歌来自社会各阶层,成分非常庞杂,分布地域很广。其中有周朝音乐官员创作的乐歌;有公卿、士大夫进献朝廷的乐歌;有流传于民间的歌谣,有些民歌甚至类似现在的劳动号子或山歌小调,音乐表现极为丰富。有学者认为,周朝设有专门采集歌谣的乐官,负责到民间搜集歌谣,同时体察周朝政治与风俗的利弊,而民间歌谣被搜集来后,常用以作为音乐官员们自己唱词作曲的素材。

现在,《诗经》中的诗歌一般被认为是从其音乐性质角度出发,分成了《风》《雅》《颂》三大部类。整部诗集可以被看作是当时歌曲或歌曲歌词的集成。还常有“四始六义”之说,这是针对《诗经》中不同类型的诗作的科学的归纳性分类;“四始”即指《风》《大雅》《小雅》《颂》。“六义”即“风、雅、颂,赋、比、兴”。如果说“风、雅、颂”是从音乐视角做的分类,那么“赋、比、兴”是对《诗经》表现手法的概括描述。

据有关资料记载,“孔子曾说:‘吾自卫返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论语》)以此,知《雅》《颂》之名原本不是诗体的名称,而是音乐的名称。所以,至唐代孔颖达作《毛诗正义》,就重新指出《风》《雅》《颂》的音乐性质。他说:‘诗各有体,体各有声,大师听声得情,知其本义。……然则《风》《雅》《颂》者,诗篇之异体。’孔颖达的这一说法,得到了后世的广泛认同。后人结合《诗经》本身的内容特点,大都认为《风》《雅》《颂》属于音乐分类,其中《风》属于地方之乐,《雅》属于朝廷之乐,《颂》属于宗庙之乐。《诗经》与音乐的关系,在此认识中进一步得到了强化。”另外,《墨子·公孟》说:“颂诗三百,弦诗三百,歌诗三百,舞诗三百。”意谓《诗》300余篇,均可诵咏、用乐器演奏、歌唱、伴舞。《史记·孔子世家》说:“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

《风》是《诗经》中最重要的部分,里面收录有15个不同地方的民间歌曲,其中大多数歌曲都来自北方陕西至山东的黄河流域一带。《风》里的诗句(歌词)形式活泼而又错落有致,内容及曲调通俗易懂,表现当时社会各阶层的风俗风情,体现着古代华夏之民风声韵。《雅》作为宫廷正乐,承担着与宗庙音乐不同的艺术功能。它的内容涉及民族之历史、国家之大事、施政之得失、朝廷之典仪等,且篇幅宏大,语言典雅,章句整齐,尤其是《大雅》体现得最鲜明。《雅》里面主要收录了用于宴会典礼的颂歌。《雅》里的诗句(歌词)形式整齐规范,措辞典雅,有一种雍容华贵的气质。《颂》属于宗庙之乐。《颂》里面主要收录的是统治者用于祭祖、祭天地的各种乐歌。《颂》里的诗句(歌词)形式则形式简单,内容深奥;如《周颂·清庙》表现出简单、迟缓、凝重、肃穆的风格。演唱《清庙》时的乐器也正好与此风格相配,即“朱弦而疏越”。《礼记·乐记》云:“大乐必易,大礼必简。”又曰:“《清庙》之瑟,朱弦而疏越,一倡而三叹,有遗音者也。”孔颖达疏:“《清庙》,谓作乐歌《清庙》也。朱弦,练朱弦,练则声浊。越,瑟底孔也。画疏之,使声迟也。倡,发歌句也。三叹,三人从叹之也。”

据有关资料记载,《诗经》大量运用比喻手法且富于变化。譬如,《氓》用桑树从繁茂到凋落的变化来比喻爱情的盛衰;《鹤鸣》用“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来比喻治国要用贤人;《硕人》连续用“葇荑”喻美人之手,“凝脂”喻美人之肤,“瓠犀”喻美人之齿;《关雎》开头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比喻男女求偶,或男女间的和谐恩爱。《桃夭》开头的“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可以理解为比喻新郎对新娘美貌的赞美,或比喻烘托结婚时的热烈气氛;等等。

《诗经》里的诗(歌词)大多是四言的基本句式,少数是二言、四言、九言、杂言等其他句式,如至今流传极广的《伐檀》基本是以四言句式为主。那么在音乐上,《诗经》的演唱,其旋律线条,必定大都较平缓自然、简洁单纯,不矫揉造作。

值得注意的是,《诗经》中的《风》里每首诗都分成2至4段,每一段又包含若干句子,且大都在3至5句之间,其开头和结尾部分往往相互呼应,演唱时常常采用一种一唱三叹的重复的民间歌谣形式。另外,《诗经》中双声、叠韵、叠字的语汇非常多,如《关雎》中“关关”(叠字)形容水鸟啼鸣,“窈窕”(叠韵)表现出女子的贤淑清丽,“参差”(双声)描绘了水草的样态,“辗转”(叠韵)表达出难以入眠的相思之愁。这些语汇本身已蕴含着音乐上的美感,演唱时自然朗朗上口,音律和谐,音乐形象生动。

总之,《诗经》是中国音乐与诗歌的瑰宝,是中国音乐史、中国文学史上一个光辉的起点。它以其鲜明的现实性,从各个方面热情讴歌了那个时代社会各阶层人民多彩多姿的现实生活,充分表达出各个阶层人们的喜怒哀乐、爱恨情仇。它开辟了中国音乐与诗歌相融合的独特发展道路。虽然受到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物质生产条件以及生活条件、生存条件限制,《诗经》没有体现出更浪漫的幻想性和自由奔放的个性精神的张扬,但它在那个古老年代绽放出的文明之光,已足以值得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自豪和骄傲。

作者单位:辽宁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第12篇

教师使用表扬性语言,就是对学生良好的思想、良好的行为、良好的成绩及某种进步给予表彰或肯定性评价,是教师教学技能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表扬必须做到客观、公正、及时、真挚。教师使用的表扬语言一般分表彰语言和赞扬语言两种形式。

一、使用表彰语言

使用表彰语言,就是对学生中涌现出来的良好行为给予的表扬用语。通常是以讲述事实为主,在讲述的过程中,给予恰当的肯定性评价。如在一次“学雷锋 树新风”活动的总结会上,某班主任作了如下的表彰:“同学们,在这次‘学雷锋树新风’的活动中,我们班涌现出很多好人好事。李辉、王强、张明、赵杰4个同学,利用星期天,从家里带来工具和材料,把教室的课桌、门窗全部修理了一遍;徐之明、李胜利、杨凌、孙普4个同学放学后,把男女厕所洗刷一新;团支部书记王立群,带领班级21名共青团员,到长途汽车站,又是洗车,又是擦地板,又是为旅客送茶送水,大干了一个星期天。除了上述这些好人好事外,我还想公布李志成同学的一个小秘密,你们知道是什么吗?别看李志成平常不作声,他心地可好哩。他的邻居是一位81岁的瘫痪的老爷爷.老爷爷的儿女都在外地工作。他连续7年帮助这位老爷爷买米、买菜,洗澡、换衣服。老爷爷的儿女每月给他60元钱,他一分也没用,这次全部捐给‘希望工程’了。老爷爷的儿女很感动,就写信给了电视台。电视台知道这件事以后,立即给他拍了一个专题片。过几天就会播出来,大家等着看吧。真没想到,我们班还出了一个小英雄,希望同学们向他学习。”这段表彰语言,特别注重了事实的张扬,而且有点有面,重点突出,既注意了普通表扬,又特别突出了典型,既有广度,又有深度。

二、使用赞扬语言

赞扬语言更偏重于主观评判。这种评判,并非任意拔高,或无限上纲,而是在事实的基础上进行理性的升华,在升华的过程中,洋溢着赞颂之情。如同志在《纪念白求恩》一文中,是这样赞扬白求恩的:“白求恩同志是加拿大共产党员,五十多岁了,为了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去年春上到延安,后来到五台山工作,不幸以身殉职。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这段赞扬语言中,前面简述事实,后面对事实中所包含的本质意义加以概括,由事生理,由实而虚,激情洋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