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小小书屋

小小书屋

时间:2023-05-29 17:46:31

第1篇

阅读区是专门为幼儿设置的以图书为主要欣赏对象的欣赏性活动区域,它相对于其他区域来说,对孩子的吸引力没有那么大,因为在这个区域里,可以做的事大概就是看看书、讲讲故事,略显枯燥。我现在所带的班级是小班,起初创设区域的时候,我一度在思考,小班年龄段的孩子,我到底要不要给他们创设一个阅读区,顾虑有三:1.小班孩子会看书么?2.孩子那么多,区域不可能个个顾得上,一不注意,书全被撕了怎么办?3.孩子们对这一区域有兴趣么?教室空间小,局限性那么大,我要不要把这一空间让给更“热门”的角色、建构这样的区域呢?

经过思考,我决定保留阅读区。纲要中明确地把幼儿早期阅读方面的要求纳入语言教育领域的目标体系,也要求“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形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充分利用好阅读区,对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阅读习惯、阅读能力会有积极而重要的促进作用。

对于起初提出的三个顾虑,我给了自己这样的回答:1.孩子会看书吗?任何事情不都是从不会到会的吗,无论大人孩子孩子。2.书被撕了怎么办?怕什么,反面也是教材。3.孩子对这一区域有兴趣吗?不实践如何知道有没有兴趣?有兴趣保持,没兴趣动脑筋让他们感兴趣。

以下我通过几个在日常区域游戏活动中,在阅读区观察到的几个场景,聊一聊对阅读区的一些指导策略。

场景一:区域游戏时间,孩子们拿着自己的进区牌愉快地选择自己喜欢的区域进行游戏,阅读区冷冷清清,只有三个孩子,开始几个孩子分别从书架上拿起书,粗略地翻了一遍,重新拿了一本,又粗略地看了一遍,继续放回。其中一个孩子随后没有拿第三本书,而是直接躺在了垫子上,对着天花板发了一会儿呆,站起来,穿上鞋子,跑去了建构区。剩下的两个孩子,没有继续再看书,而是抱起了动物抱枕,结伴在阅读区玩起了角色游戏。

当时我并没有阻止孩子们进行更有趣的游戏活动,心里默默地想,阅读区果然不是很受欢迎,他们可能真的不太喜欢这个区。在区域游戏时间结束后,我单独询问了这几个孩子,我问他们:“你们喜欢阅读区吗?”他们异口同声地回答:“喜欢!”这是一个让我有些疑惑的答案,既然喜欢为什么没有兴趣呢?于是我问他们:你们为什么喜欢这里?孩子们立刻七嘴八舌地说了起来:“垫子坐得很舒服。”“我喜欢小猫的抱枕。”“书上的图案也很漂亮。”……我追问:“那你们为什么后来都不在这儿看书了呢?”“里面的图片看完了……”“在家里,妈妈会陪我一起看书,把字讲给我听……”

其实从孩子的回答里不难听出,孩子不愿意久待在阅读区的一点原因是,缺少成人的关注和陪伴,小班孩子对于成人的依恋程度很高,在各区域活动中,阅读区是最安稳的一个区域,可能老师指导过程中,指导重点都会比较偏向于活跃度高的区域,常常会忽略阅读区。我采取的策略是,借助孩子对于老师的信赖和喜欢当老师小尾巴的心理,“以身作则”,在孩子们选择区域的时候,先坐到阅读区中,拿起图书进行阅读。孩子们看到我这样,好奇地凑过来问:“老师你在干什么呢?”“我在看书呀,这里有这么多好看的书,不如我们一起来看吧?”“好呀!”孩子们会很欣然地接受我的邀请,原本冷清的小书屋一下子热闹了起来。从那次以后,我对阅读区的关注比之前更多了一些,小班孩子的阅读能力较弱,需要成人的陪伴,对于和孩子们共同看的书,我会尊重孩子们的意见,尽量创造给予孩子充分尊重又轻松愉快的阅读氛围。

场景二:区域游戏时间,阅读区有部分孩子在进行阅读活动,其中一个孩子始终不断地在换书,一本书翻三次又重新换了一本书,反反复复,嘴巴里说着:这些书我都不喜欢看。

针对这一问题,我后来陆续询问了孩子喜欢看什么样的书,以方便以后阅读区图书的设置。最终得出的结论是孩子们最喜欢看的书基本都围绕着热门动画片相关的书和老师曾经讲述过的故事书。看来,孩子们对于内容熟悉的书情有独钟,喜欢听重复相同的故事是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这应该和小班孩子阅读理解能力有限有关。因此,我采用的方法是在阅读区进行分享活动,将家中的书带来分享给其他小朋友,孩子从家里带来的书都是自己喜欢的也是熟知的书,当天如果孩子自己带了一本书来,他一定是第一时间冲进阅读区,让孩子分享图书内容,分享图书的孩子语言能力可以提高,其他小听众们每天都有新鲜的东西可以听,同时,老师可以不必每天都待在阅读区给孩子们讲故事,可以抽身指导其他区域,一举三得。

当然,在阅读区的单独指导过程中,我还发现,虽然集体教学活动中我们经常会将如何看书的方法告诉孩子,但在阅读区还是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单独指导的效果好于集体教学,我会经常观察阅读区孩子们的阅读习惯是否正确,除了翻书方式、阅读顺序等外,也包括阅读姿势,地垫和靠枕让孩子们不自觉地看着看着书就躺倒了,这样错误的阅读姿势在阅读区的活动中也可以及时帮助幼儿进行调整。

回到之前的顾虑,我给了自己新的回答。1.孩子会看书吗?孩子会,而且他们会越来越棒。2.书被撕了怎么办?这么久了,被撕掉的书没有几本,多数是因为翻多了烂掉而不是孩子故意撕坏,只要规则定好了,这些就不是问题。3.孩子对这一区域有兴趣吗?目前来看,有点兴趣,至少不会只有一两个孩子在那待着了,兴趣自然比不过建构区、角色区、益智区这样材料丰富多样的区域,但是,至少有人愿意去。我想说,任何事情没办法一蹴而就,或许在之后的观察思考中,会有新的发现。

第2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加大政府对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保障农民群众最基本的文化权益,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二、主要任务

为广大农民普及科技知识,传播先进文化,提供精神食粮,体现人文关怀,努力满足广大农村群众最根本的精神文化需求和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方面的文化消费需要。

三、基本原则

1、坚持整合各种资源、不搞重复建设的原则,按照“政府组织建设、鼓励社会捐助,农民自主管理,创新机制发展”的思路组织实施。做到建得起、有机制、见实效、受欢迎。确保农家书屋公益性质,实行免费借阅制度。

2、坚持贴近农村、方便农民、服务农业的原则。做到在图书选配上,符合农民需求;在服务方式上,符合农村实际;在运作形式上,因地制宜、灵活多样。

3、坚持整合资源、有效利用、合理安排的原则。充分利用现有村级文化服务设施,村小学校舍、农村基层活动场所等,不搞重复建设,加强资源整合,力求节约,合理安排,并与目前各部门、各地区在农村文化建设中的类似项目和农民教育培训等各项惠农措施有机结合,相互补充,同步推进。

4、坚持先易后难、逐步推开的原则。初期应选择文化基础条件比较好的行政村建立农家书屋,作为示范点,之后以点带面,逐步推开。

5、坚持区别对待、分类指导的原则。根据实际需要,对人口较多村和人口较少村实行不同的建设标准。对老区革命基点行政村、老少边穷及农村文化建设基础差的地区,在资金投入、出版物配送等方面应有所倾斜。

四、目标和步骤

1、到年全市1783个行政村计划全部建立农家书屋,其中,依靠各级财政补助新设立855家,依靠社会各界援助新设立249家,依靠各级财政补助、社会各界援助完成现有村级图书室改造669家,初步形成覆盖全市广大农村的出版物公共借阅网络体系,真正解决农民群众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的问题,促进我市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和质量上一个新的台阶。

2、在去年完成10家农家书屋试点工作的基础上新设立100家;对已有64个村图书室进行充实改造,加挂农家书屋牌子;面向社会各界捐赠新设立农家书屋48家。

五、资金来源和管理

(一)资金来源:

1、建设资金政府资助部分列入各级财政预算,统筹安排。同时鼓励社会捐助。

2、据照省测算标准,新设立一个1000人口以上的村级农家书屋需资金17425元,新设立一个1000人口以下的村级农家书屋需资金11950元。省财政将区别各县(市、区)不同经济状况,并根据各地书屋的选点情况,拨付专项补助资金。补助资金向老区革命基点行政村倾斜。补助资金分为四档,我市除新罗区属第三档外,其余县(市)均属于第一档。第一档的省财政每家补助1万元;第三档的省财政补助6000元。其中老区革命基点行政村列入第一档。由于我市75%的行政村都在1000人口以上,为便于操作,并支持1000人口以下村级农家书屋建设。我市所有农家书屋均按1000人口以上的标准建设。即每个新设立的农家书屋均按17000元标准补助。其中长汀、永定、上杭、武平、漳平、连城及新罗区基点村,每个农家书屋省补助10000元,市补助2100元,县(市、区)补助4900元。新罗区非基点村,省补助6000元,市补助3300元,区补助7700元。对于改扩建的农家书屋每个补助8000元,其中市补助2400元,县(市、区)补助5600元。建设资金政府资助部分列入各级财政预算,统筹安排。

3、农家书屋建成验收后,第二年开始每个农家书屋的后续管理资金为0.1万元列入各县(市、区)财政预算,主要用于出版物的更新、设备维修等。

4、对于个别农家书屋突破建设标准部分,由村级自筹解决。

5、“农家书屋”牌匾由市农家书屋工程建设协调小组统一制作,制作费由市财政核拨。

6、未列入省财政补助,也无法列入改造计划的行政村,按新设立的建设标准,鼓励社会各界捐助。各县(市、区)设立捐建平台,设立农家书屋捐款资金帐户。以冠名、通报表彰等各种积极有效的措施,引导鼓励国内外各界人士、企事业单位和各类社会组织捐建“农家书屋”,支持农民自己筹建“农家书屋”。捐助人可根据公布的“农家书屋”建设规划、资助标准,自主选择捐助对象,通过“农家书屋”工程组织机构,统一安排落实。

(二)资金管理:

1、各级财政补助资金根据年度实施方案直接下达至各县(市、区)财政,市、县两级财政部门和新闻出版部门要加强对农家书屋专项资金的使用管理,认真贯彻执行省财政厅和省新闻出版局联合印发的《福建省农家书屋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做到专款专用。

2、各县(市、区)文化体育(出版、旅游)局设立农家书屋捐款资金帐户,积极接受社会各界捐赠,并定期公布资金使用情况,接受捐赠人和社会监督。

六、建设标准

1、人口1000人以上的村每个农家书屋原则上可供借阅的实用图书不少于1500册,电子音像制品不少于80种(张),同时配备福建日报、农业类报纸各1份以及5种农业科技类期刊。

2、人口1000人以下的村每个农家书屋原则上可供借阅的实用图书不少于1000册(每种图书不得超过3册),电子音像制品不少于50种(张),同时配备日报、农业类报纸各1份以及5种农业科技类期刊。

3、出版物品种以农民群众看得懂、用得上、留得住为原则,包括农村适用政治法律类读物、农村实用技术及科普读物、医疗卫生保健及生活类读物、文学艺术类读物、文化教育类读物、农村学生课外读物等。各县(市、区)文化体育(出版、旅游)局按照上述要求,依照我省农家书屋出版物推荐目录订购。

七、出版物供应

1、各县(市、区)文化出版行政部门根据本地农村的实际,参照我省农家书屋出版物推荐目录,向当地新华书店采购农家书屋所需的出版物。

2、各级新华书店统一供应农家书屋所需的出版物,负责送出版物到村。出版物供应以保本为原则,不得以盈利为目的。

3、各村根据限额订阅的报纸、期刊归入农家书屋统一管理、使用。

4、广泛发动社会各界按照我省农家书屋出版物推荐目录向农家书屋捐书,捐赠的书籍由各级文化出版行政部门会同组织单位做好配送。

八、出版物更新

为确保农家书屋长期有效运作,各地从书屋建立第二年开始,每年按照10%的比例对出版物进行补充更新。出版物补充更新所需资金由各县(市、区)财政、乡镇和村级组织承担。

九、书屋选点

1、“农家书屋”应尽量选择在农户相对集中,附近有学校,文化氛围比较浓厚,方便村民借阅的地点设立。

2、书屋场所一般不另外建设。现有各部门、各单位人士援建以及乡、村组织或群众自办的书屋、图书室、阅览室、读书社以及小学校舍和村级基层组织活动场所,符合农家书屋标准的可通过充实改造,加挂“农家书屋”牌子,实行“一点多牌”。

3、“农家书屋”可优先选在村部(党员活动室)、村文化活动中心(俱乐部、文化室、文化大院),也可建在学校(包括人口学校)老人活动中心(老人协会),以及藏书较丰富的“文化中心户”、“文化专业户”等。

十、管理人员

优先考虑由我市农村六大员中的文化协管员担任,也可由退休干部、退休教师、退伍军人、原村干部和“文化中心户”、“文化专业户”户主以及其他合适人选担任。

十一、组织机构

1、由市委宣传部、市委农办、市委文明办、市发改委、市科技局、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农业局、市计生委、市文化与出版局、市新华书店联合成立“农家书屋”工程协调小组,主要负责审定市“农家书屋”工程规划、实施方案,组织、协调、指导“农家书屋”工程建设。市“农家书屋”工程协调小组办公室设在市文化与出版局,主要负责制定本市“农家书屋”工程规划、实施方案、书屋管理等规章制定,审定书屋选点,筹措安排和管理工程资金。

2、各县(市、区)新闻出版行政部门会同本地区有关部门设立相应组织协调机构,按照市“农家书屋”工程规划和实施方案,组织实施本地区的“农家书屋”工程。主要负责制定本地区“农家书屋”的实施计划以及书屋管理等规章制度,负责书屋选点,筹措安排和管理工程资金,组织出版物的采购、配送,对“农家书屋”进行业务指导,培训书屋管理人员,定期进行检查和表彰奖励。

十二、实施及管理

1、各县(市、区)将市里确定的新设立农家书屋数量及已有图书室的改造数量,根据各乡镇实际情况,分解到乡镇。

2、各县(市、区)文化出版行政部门会同乡、村党组织及自治组织根据建设标准和要求,进行初步选点,然后由县(市、区)文化出版行政部门和县(市、区)财政部门联合对初选的村户进行考察确认,报市“农家书屋”协调小组办公室。

3、各县(市、区)文化出版部门会同乡、村党组织及自治组织,积极做好农家书屋场所改造,书架桌椅配备维修等基础设施建设。

4、市文化出版行政部门对新设立的农家书屋和经充实改造条件比较好的村图书室进行验收,对符合农家书屋建设标准的,即挂统一的农家书屋牌子。

5、在实施的方式上,可建立以乡镇文化站图书室为龙头,村农家书屋为基础的农村读书借书网络体系,不断充实丰富乡镇文化站图书室藏书,由乡镇文化站对各村农家书屋图书进行流动配送、交换使用,使有限的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使农家书屋图书时常更新,保持活力。

6、农家书屋建立一段时间后,对管理规范、服务较好、具有一定经营条件的,可在书屋管理人自愿的前提下,由新闻出版行政部门颁发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书屋管理人在保证书屋正常运行的基础上,可开展出版物经营业务,获得的经营收入,按规定比例用于购买新的出版物,不断扩大书屋规模。

7、加强农家书屋的管理。农家书屋的管理以各县(市、区)为主。各县(市、区)文化出版行政部门要建立相应的培训考核机制,定期对书屋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对书屋运营情况进行考评,对考核优秀的书屋及管理人员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不合格的要及时加强管理,必要时应予以调整。

8、充分发挥县(市、区)图书馆的作用。县(市、区)文化出版行政部门可依托图书馆组织对农家书屋管理人员进行业务培训,传授图书馆管理知识和技能,如图书分类、编目、检索、借阅管理等业务知识;指导农家书屋建立健全借阅制度、内部管理制度、管理人员岗位职责等;帮助管理人员做好借书证的发放、借书押金的缴纳、图书借阅登记等工作。

9、农家书屋每月开放的时间不少于30个小时。县(市、区)文化出版行政部门每月应走访一遍辖区内农家书屋,市新闻出版行政部门每年应重点走访部分农家书屋,了解情况,总结经验,解决困难。

10、各级党委宣传部门要把“农家书屋”作为农村基层宣传文化阵地,加强对“农家书屋”工程建设的领导。组织各新闻媒体对“农家书屋”工程实施情况和服务“三农”的先进典型进行充分报道,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重视“农家书屋”工程建设的舆论氛围。

11、全市文化出版系统部门要积极参与“农家书屋”工程建设,可采取结对帮扶等方式帮助指导“农家书屋”建设和管理。

12、各级党委农办要把“农家书屋”工程纳入“三农”工作的总体布局,加强对“农家书屋”工程建设的指导、协调。

13、各级老区与扶贫办负责组织协调相关部门对挂钩扶贫开发重点村的“农家书屋”建设。

14、各级文明办要把“农家书屋”工程作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加强对“农家书屋”工程建设的指导、协调。

15、各级发展和改革部门要积极协调文化出版行政部门做好“农家书屋”工程规划制定工作。

16、各级科技部门要以“农家书屋”工程建设为契机,组织农民阅读科技图书,普及农村科技知识。

17、各级机关党委、教育、工会、妇联、共青团、科协等部门要广泛组织发动有关单位和干部群众开展对“农家书屋”捐书活动。

18、各级民政部门要把社区图书室援助活动与“农家书屋”工程建设结合起来,积极组织向“农家书屋”捐书活动。

19、各级财政部门要把“农家书屋”工程所需资金纳入财政预算,为“农家书屋”工程建设提供充分的财力支持,加强对专项资金使用的管理和监督。

20、各级农业部门从有利于发展农业的角度,积极参与“农家书屋”工程建设,为“农家书屋”工程建设提供必要条件。

21、各级人口计生部门要借助“农家书屋”这个平台,积极向农民群众宣传国家计划生育政策和优生优育知识。

第3篇

《草原上的小木屋》这本书不但内容丰富,而且让我感触很深,在读《草原上的小木屋》时,有时会微微地笑,有时会感动地哭,从中获得了许多知识和教育。

《草原上的小木屋》叙述了西部草原的拓荒故事,怀德一家艰辛的生活,长途跋涉的劳累他们不怕,重建小木屋的辛苦他们不怕,被狼群包围的威胁他们也不怕……一个个小故事像一颗颗珍珠晶莹剔透、生动感人。

《草原上的小木屋》中还把各个人物写得非常生动:有乐观开朗、只向上看,不向下看,折不挠、关心家人的查尔斯爸爸;教罗兰和玛丽怎么做人、勇敢的卡罗琳妈妈;有幽默友好的爱德华先生;有文静、懂事的姐姐玛丽;有惹人喜爱的小宝宝琳琳;有忠诚、听话的狗狗杰克……活灵活现的人物让我久久沉浸在故事里感受这坚强而幸福的一家人,从他们身上,让我知道了坚持就有希望、有胜利,当一个人遇到困难时,不应该去害怕,而是勇敢去面对,去解决,这样人就会有进步,社会才会发展。他们的日子过得虽然艰辛,而那简陋的小木屋却充满了爱,装满了幸福。他们感到无比温馨。我们这一代的小朋友,有许多人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却还不知足。

有许多人不知父母辛苦,不知为人父母的艰辛,不知父母白手起家的辛劳,赚来的血汗钱,任意浪费,不节约用钱,不关心父母的身体,这样的小朋友就有必要认真阅读一下《草原上的小木屋》这本书了。

读过《草原上的小木屋》就会收获很多,就能体会“大树底下好乘凉”的意境,也会懂得珍惜,目前拥有的一切幸福。幸福是一个甜蜜的字眼,它不在他方,就在我们身边,幸福来之不易,因此需要我们珍惜,珍惜幸福相当于珍惜生命,无论你的生活是多么的艰难,只要怀着一颗珍惜幸福的心就会倍感幸福。叙述了西部草原的拓荒故事,怀德一家艰辛的生活,长途跋涉的劳累他们不怕,重建小木屋的辛苦他们不怕,被狼群包围的威胁他们也不怕……一个个小故事像一颗颗珍珠晶莹剔透、生动感人。

读过《草原上的小木屋》就会收获很多,就能体会“大树底下好乘凉”的意境,也会懂得珍惜,目前拥有的一切幸福。幸福是一个甜蜜的字眼,它不在他方,就在我们身边,幸福来之不易,因此需要我们珍惜,珍惜幸福相当于珍惜生命,无论你的生活是多么的艰难,只要怀着一颗珍惜幸福的心就会倍感幸福。

第4篇

1、在十九世纪末,美国盛行着一种毁灭性尊严的奴隶制度,这种制度是将非洲等落后的地区的黑人,强制押到新大陆,当作家畜式的买卖,遭受到买卖的黑奴就开始了他们一生被使唤不歇的奴隶生涯。《汤姆叔叔的小屋》一书叙述的正是发生的那期间的一个悲惨原故事。

2、读完这个故事,我对可怜的汤姆叔叔感到同情,同情他可怜的身份,同情他悲惨的命运;我又对残忍的奴隶主和卑鄙的奴隶商人感到憎恨,憎恨他们的粗暴凶狠,憎恨他们的冷酷无情;

3、我还对这种奴隶制度感到不平,不平的是制度的黑暗,不平的是制度的不平等;我更对伟大的林肯总统感到佩服,佩服他废除黑奴制度的决心,佩服他废除黑奴制的真实行动。

(来源:文章屋网 )

第5篇

法律与信仰——读《汤姆叔叔的小屋》有感

中学部 七(5)班 王艺燕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最近,我在学习之余,读了一本世界名著——《汤姆叔叔的小屋》。读了这本书,我不禁感慨万分——信仰和法律对人们的约束多么重要啊!

《汤姆叔叔的小屋》的作者是美国的斯托夫人。故事的主人公是汤姆叔叔。他是一个为白人劳役的黑奴。汤姆叔叔原先的雇主非常和善,但是为了偿还债务,他不得不卖掉两个黑奴。其中一个就是汤姆。他被送上一艘河船。在船上,他认识并照顾了一个叫伊娃的白人小女孩。一次,伊娃掉到了水里,汤姆把他救了上来。为了感谢汤姆,小女孩的父亲把汤姆买了下来。汤姆很高兴,因为他是一个很好的雇主,而且他们都深深地信着基督教。两年后,伊娃生病死了。其他的人决定改变自己的生活,圣克莱尔则承诺将给予汤姆以自由。而,在圣克莱尔履行自己的诺言前,他在一场混乱中死去了。而他的妻子又拒绝让汤姆得到自由,变将他转卖给了一名凶恶的农场主赛门·勒格里。他在拒绝赛门鞭打其他黑奴时,自己也遭到了鞭打。当汤姆叔叔对上帝的信仰就快被在种植园中遭受的折磨所击垮时,他经历了两次梦境——一次是耶稣,而另一次则是伊娃——这使得他决意保留自己对基督的信仰直至死亡。因为对自己的背叛,勒格里命令他的监工杀死汤姆。在他垂死时,汤姆宽恕了两位监工野蛮殴打他的行为:受其品格的感召,这两人都皈依了基督。在汤姆临死前,乔治·谢尔比,亚瑟·谢尔比的儿子,出现了,他要买回汤姆的自由,但却发现这已经太迟了。之后,乔治·谢尔比回到了肯塔基州的农场,释放了他全部的奴隶,并告诉他们,要铭记汤姆的牺牲以及他对基督真义的信仰。

故事发生在美国南北战争前。故事中,汤姆因为信仰基督教,而得到了自认为上帝对行为和思想的约束,善待每个人。而那些白人雇主们,因为社会没有正确的诚信法律价值观,而买卖黑奴,在白人眼中,汤姆和其他黑人们,只是说话的工具。那时候,黑人没有人权。没有人站出来维护他们的权利。善良的汤姆和那些白人雇主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我们都知道,信仰是指对某种主张、主义、宗教或某人极度相信和尊敬,并把它奉为自己的行为准则;法律是由立法机关制定,国家政权保证执行的行为规则。信仰让我们的思想得到了进化,而法律让我们的行为得到了规范权利得到了保障。多少人因为不知道法律而做出了伤天害理的事,反人类的行为。有信仰没有法律会怎样_ 现在的“伊斯兰国”就是一个真实的例子。伊斯兰国的武装分子,因过度相信所谓的“教派首领”而做出了反人类的行为。只有法律,没有信仰,又会怎样?现代社会,很多人都失去了原来的信仰,自己的行为没有了约束。久而久之,就会失去这一种宗教文化。我们的生活中不能没有宗教与法律。他们真正的让我们保持了良好的品行。故事中,人们缺少了适当和正确的法律约束导致了最终的后果。正如之前所诉,缺少法律和宗教的社会是不可想象的,会发生多么可怕的事啊!不要让古诗重演,遵纪守法,有思想品德。

《汤姆叔叔的小屋》的确是一本精彩的小说。它告诫人们要有好品德,遵守法律。它告诉了我,要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孩子!(指导教师:郑文霞)

第6篇

这是间简陋的斗室。它不过10平方米,窗子朝北,透不进一丝阳光。白天没有人进去,只有到了晚上,我和哥哥才会“吱嘎”一声推开门,到小屋里学习。

小屋很拥挤,也很凌乱。一张双层床就占据了大半的地方,床对着的一面墙又被书架占了。晚上,打开书架上的翻板,再放上一张板凳,只剩下“巴掌大”的一块地方,仅够一个人转转身。屋顶上挂着个灯泡,但由于它的亮度不够,爸爸又在翻板里安了个灯管。为此,把本来不大的空间进一步分割了。

小屋虽小,但堪称书海。书架上塞满了书,窗台上堆满了书,连床上也随手扔了不少书,以至于睡觉时,只好把书转移到凳子上、翻板上。书的种类包罗万象。从微型小说到世界名著,从《动脑筋爷爷》到《十万个为什么》……别看陋室小,可五洲四海,甚至宇宙星际都浓缩其中,真是一座知识的宝库。随手抽出一本书来,读得如痴如醉,真可谓:陋室藏书,其乐无穷。

妈妈嫌我们的小屋太沉闷,搬来一盆吊兰,但不过数日,吊兰因见不到阳光,叶子渐渐枯黄了,辜负了妈妈的一片苦心。不过我认为这小屋并不沉闷,而是充满了勃勃生机。不是吗?每天晚上,我和哥哥都有大半的时间在这里度过。先是哥哥提着复读机来到屋中,躺在床上拉开床头灯,跟着复读机轻声地念英语。接着,我又来到小屋,在翻板上埋头书写。低语声和“刷刷”的写字声,组成了小屋独特的旋律。仿佛在蒙蒙春雨中,种子在萌发,在伸枝,在展叶……有时候,我和哥哥竟为了一个问题而争论得不可开交。当争论到最激烈的时候,凳子便跟着叽叽嘎嘎叫起来,像也在参加争论。连灯也似乎亮了许多,像是睁大眼睛要看清我们争论的样子。

这就是我的小屋,窄小却包罗万象,简陋而乐在其中。在这儿,我播下了知识的种子,留下了美好的回忆,扬起了理想的风帆。

啊,小屋,生机勃勃的小屋,可爱的小屋!

第7篇

从我小时侯到现在,我们家几经搬迁,我的小屋也挪动过好几次,变化之大令人惊叹,小屋变得越来越温馨舒适了。

记得小时侯,家里的空间较小,没有我可以玩耍的地方。于是,我把楼前的一块空地当我的“日月小屋”。我和弟弟,妹妹及小伙伴们天天在我的“日月小屋”里开心地玩耍、尽情地玩耍,只要妈妈不喊我们,我们就一直在我的“日月小屋”里快乐地玩耍!回到家里就到处都成了我的小屋。吃饭的时候,餐厅就是我的小屋;写作业的时候,书房是我的小屋;休息的时候,卧室是我的小屋;看电视的时候,客厅就是我的小屋……

在我上小学二年级的时候我们搬了家。哈,新房子足足有原来的两个大,我也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小屋。这才是我梦中的小屋,书桌、书橱、衣柜、小床等一应俱全,窗上挂着白底的粉色荷花窗帘,书橱上有各种书籍,天花板上的“花”灯倒映在乳白色的地板 ,别提有多漂亮了。

我有了自己的美丽的小屋,告别了在“日月小屋”玩耍的日子,告别了和爸爸妈妈同睡的日子。短短的几年时间,小屋的变化可真大,我喜爱我的小屋,因为这才是真正属于我的天地。

第8篇

这是我的开心小屋,我可以在这儿拼拼装装玩玩具,七上八下的翻书看;可以画一幅有山有水的画,可以在地上打几个滚……在我的开心小屋里,我快乐得象个皮卡丘。

小屋是我的天地。临窗的书桌上放着盏台灯,灯旁放着我的日记本、摘抄本和常用的《新华字典》,笔筒里插着长胡子的毛笔,胖乎乎的钢笔。靠墙有一个大书柜,书柜里摆满了各种各样的书,有记载着中国悠久历史的《上下五千年》,有妈妈喜欢看的关于爱情的《红楼梦》,有爸爸喜欢看的关于108个英雄的故事《水浒传》……书桌后有一张既舒适又精美的小床,供我睡觉休息。当我做作业累了,我就拿起书爬上小床看一看,拾起洋娃娃抱一抱。兴奋起来时,还在床上翻滚一气。夜深了,月亮和星星也大起瞌睡的时候,我就在上面睡个安稳觉。

我的小屋中最有特色的是墙上的小型陈列柜。它是用来陈列一些小玩意的,什么仰天呼呼大睡的小布熊,调皮的皮卡丘……,还摆着我获得的各种奖状和荣誉证书,还放着一个香盒,喷发出的阵阵清香,弄得满屋香喷喷的。

小屋里的物件与我朝夕相处,成了我的朋友。我高兴时,小屋也高兴,我伤心时,小屋也伤心。我高兴时,我就站在小屋里放声大笑,我伤心时,我就趴在小屋里“哇哇”大哭。小朋友都夸我的小屋像座小皇宫,听得我心里美滋滋的。

我爱我的开心小屋。

第9篇

根据会议安排,现就**区2020年农家书屋建设情况汇报如下,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基本情况

**区现辖4镇4街道,34个行政村,22个社区,总人口14.43万人。其中,常住人口13.97万人,乡村人口3.15万人。近年来,**区高度重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持续加大农村文化设施投入力度,全面推进农家书屋提档升级,助力乡村振兴。全区现有农家书屋37个,已实现所有行政村全覆盖。目前,藏书158000余册,品种500余种。平均用房面积23平米,藏书2600余册,品种60余种。现有管理员38人,基本由村“两委”成员兼任。书屋每天开放时间不少于6小时,每周不少于5天。

2020年,**区农家书屋建设在省市文化部门的关心指导和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从书屋配备、管理、使用和建立长效机制等方面入手,积极部署,科学规划,稳步推进。在原有藏书的基础上,补充更新2652册。全年借阅浏览近5000余人次,占乡村总人口的15.8%,借阅浏览图书近10000余册,占总藏书量的6.3%。

二、主要做法

按照中央、省市农家书屋建设要求,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3个方面的工作。

(一)强化载体创新,推动农家书屋提档升级。积极引导学生、留守儿童、村民,定期到农家书屋读书学习,培养看书学习、接受新知的兴趣。按照甘肃省委宣传部《关于印发<关于组织开展“耕读人家”、农民读书明星>评选表彰活动方案的通知》要求,严格把关,层层筛选,共评选出6名“农民读书明星”进行了表彰奖励,在广大村民中起到了很好地示范引领作用。充分整合资源,将“七一”建党节、读书月、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志愿服务等活动及农村现代远程教育融入农家书屋,丰富学习载体,拓宽学习渠道,带动大家爱学习、勤学习、善学习、乐学习。积极推广“百草园”公共文化服务平台,目前已有170余人下载安装。加快区图书馆、农家书屋总分馆制建设,计划投资20万元,将24小时智慧图书馆“城市书房”、智慧文艺指导作为建设重点,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覆盖农村、全民参与的数字化文化系统。

(二)强化制度建设,加强农家书屋阵地建设和管理。严格按照“六有一保证”(即:有图书室、有“农家书屋”牌子、有图书柜、有阅览桌椅、有制度、有专兼职农家书屋管理员,保证每天开放时间不少于6小时。)标准,对书屋进行规范管理。补充完善了《农家书屋管理制度》《农家书屋图书借阅管理办法》《农家书屋图书管理员职责》等工作制度和书屋开放四公开牌(管理员姓名、联系电话、开放时间、监督电话)。成立由村委会主任任组长的管理小组,配备专人做好书屋管理工作,方便群众阅读。目前所有农家书屋“三项制度”“四公开”和“十个有”标准已全部规范落实到位。

(三)强化技能培训,提升农家书屋服务水平。抽调区文化馆、图书馆业务骨干,经常性深入农家书屋,对图书上架、分类、编码、登记等流程进行专题培训辅导,强化管理人员业务技能,确保图书上架到位、图书分类保管到位、图书借阅登记到位。由区委宣传部、区图书馆、镇文化站联合,不定期对各农家书屋管理、借阅、开放等情况进行检查指导,及时督促规范,确保农家书屋管理到位、运行有序。

三、意见建议

(一)加大经费投入,提升农家书屋管理水平。农家书屋对推动农民读书、用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活跃和丰富农村文化生活,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和农民文明程度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建议加大农家书屋投入力度,充实农家书屋图书品种,调动广大农民朋友读书、看书热情,进一步丰富农村精神文化生活。目前书屋的管理人员基本都是村“两委”成员兼任,无任何薪酬,管理疲于应付,积极性不高。建议给予一定经费、政策支持,选聘思想觉悟高、责任心强、乐于图书管理的老教师、老干部、村民作为专职图书管理员,保证村民能够随时看书学习。加强管理人员业务培训,加大书屋设施设备改善,进一步提高书屋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

第10篇

毕业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王春花, 2009年7月考取了天津市公益岗,分配到京福里社区,到现在她还记得第一次到老居委会看到书屋的情景:“破旧的两层楼,第一层很潮湿,除了一间厕所,就是一间书屋,里面的书大多又老又旧,有的书因为长时间受潮,粘在一起打不开,像砖头一样。”

当时镇上很少有人想起到书屋看书,书屋几乎成了摆设。

作为天津市第二批宅基地换房试点镇,张家窝镇从2009年开始提出了“统筹三区发展,打造一流城镇”的发展目标,并启动了相关建设项目。农民居住社区、农业产业园区、示范工业园区“三区联动”统筹发展,让张家窝镇农民领先一步,搬入新社区,与城里人一样享受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真正让农民感受到了不一样的生活。

村民搬进统一规划建设的楼房后,以前破旧的居委会也搬进了总投资800万元、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的综合服务楼。

硬件改善了,“软件”也跟着更新换代,自建设农家书屋以来,西青区很重视这项惠民工程,出台各项措施将书屋的建设落到实处,不仅针对农民需求配备大量的图书、杂志、光碟等,还在社区农家书屋设立数字化学习专用教室,配备了投影仪等多媒体教学设施,同时还对书屋管理员进行了专业培训。

王春花当上了张家窝镇京福里社区农家书屋的管理员。

书屋的书多了,老人喜欢的史书,农户爱看的种、养技术书,小朋友喜欢的童话故事,在这里都可以找到。一到假期,书屋里更是人满为患,有的小朋友带瓶水能在书屋呆一天。细心的王春花经过观察向社区主任提出在农家书屋开办学生假期补习班的想法,这一建议得到社区家长以及小朋友们的全力支持,农家书屋也被更多村民所认可。

来看书的村民越来越多,但是大家对信息的需求各不相同,书屋里的书并不能满足读者的需要,为此,王春花心里很着急。

一个偶然的机会,王春花在《农家书屋》杂志上看到了IREAD读书软件,她专门在书屋的电脑里下载了这种软件,为居民提供电子书籍,供大家阅览书屋中暂缺的图书,“电子书屋”的加入,满足了大家对知识和信息的渴望。

但是对不会上网的老人们来说,眼瞅着高科技却不会使用,开机、关机、打开个网页、搜个东西……都要找小王帮忙。于是有老人提出:“小王啊,你也教我们这些老东西上网吧。”看着老人们为难的样子,也为了让中老年人跟上时代的步伐,享受信息化的乐趣,京福里农家书屋开办了针对中老年人的计算机培训班,王春花任教员。

虽然前期做了很多准备,可第一堂课还是让王春花犯“晕”了,老人们很少有人会汉语拼音的,学习打字之前要先从a、o、e教起。除此,王春花还要手把手地教老人电脑应用知识,讲台上讲一遍,然后再一对一地分别讲上五六回,一天下来嗓子都哑了。

但是王春花说,比起老人们的学习精神自己的辛苦不算什么。开课后的一个早晨,突然下起了倾盆暴雨,王春花估计碰到这样的天气,老人们可能就都不来上课了,没想到从7点45分开始,老人们陆陆续续都到了,没有一个缺课的。老人们穿的雨衣搭在楼道里,上面滴滴答答掉落的雨水打湿了半个楼道。

在春花和老人们的一起努力下,现在已经有一百多位老人从农家书屋“毕业”,他们不单学会了打字、聊天,还学会了在淘宝网上买东西,有的老人还建立了自己的博客。 王春花觉得这些老人真的挺让她感动的。

现在,京福里社区农家书屋已经成了当地人生活的一部分,书屋举办的活动不仅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村民拿起书本,还将不同爱好的人聚集起来,葫芦丝、腰鼓、绘画、书法……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到这些文化活动中。

退休前从没拿过画笔的于云红老人,现在是社区小有名气的“画家”,润色、挥笔,一树花开富贵姹紫嫣红的牡丹盛开。

老人一边挥笔一边告诉记者,退休前她是一家医院的医生,国画是退休后来社区学的,拿惯听诊器的手刚开始握画笔还有点不适应,现在已经得心应手了,每天到社区的书画室画几笔成了雷打不动的习惯。

第11篇

小时候,稚嫩的心灵里都会有许多萌芽的种子,那种子在每个孩子的心中都占据着一份小天地。那是童年的保鲜膜,使童年不会变质,不会失去活性。小小的我,在童年时候就发现了那片属于我自己的小天地――爷爷的书屋。

书屋里有许多书,文学类的居多。每当我怀着一颗好奇心,手里拎着小板凳准备拿书之际,爷爷总像是和我心灵相通似的,出现在我面前。爷爷戴着一副老式眼镜,那眼镜还是爷爷上中学时的,如今有些褪色了,露出古铜色。小时候,我对什么事都很好奇,总是跟在爷爷后面问个不停,可不管怎么问,爷爷总能给我满意的答复。我甚至有一种想法――要将爷爷问倒,可是爷爷对每道题总能对答如流,也许是看过那些书的缘故吧。是的,正是那些书使得爷爷的知识面很广阔。“书不能改变你的出身,但它能改变你的命运。它不能改变你生命的开始,但能改变过程和结果。”作家祁智说的多好啊。知识可以充实人生,让每一天都活得自在,活得饱满。

记得有一年冬天,调皮的我猛地在后面拍了一下爷爷。爷爷当时正在写字,结果一不小心钢笔尖扎入我的手中,至今还有一个小黑点在我的右手边上,每当看到这个小黑点就仿佛看见了爷爷,看见了爷爷的书屋,那熟悉的味道里,有种回家的感觉,更有一种回到我那小天地的感觉,这种感觉中总夹杂着书的气息。如今爷爷已经不在了,他的希望――对知识的追求,将书屋装点得更美,他把这一切留给了那个曾被钢笔扎破手的小男孩。现在,我已长大,每次走进这间书屋,便闻到爷爷的味道,而今这味道被我带到了学校,学校成了爷爷和我实现希望的第二个地方。

爷爷的书屋――我心中的那片绿地,它不停的给我精神上的支持,那“绿地”一点也不逊色于鲁迅先生的“三味书屋”。我将用我的知识,给书屋精神和物质的支持,因为那书屋是我家精神上的一个博物馆,它收藏着几代人的精华,记录着几代人的心血……它不是一个简单的书屋,那是一个心与血的结合地,它是我童年的绿地,应该也是爷爷的绿地。

“绿地”中储存我的脚印,当然也储存爷爷的脚印。书屋以另一种方式展现了爷爷的另一种美,这种美将永远烙在我的心中,永远,永远……

(指导老师:夏义阳)

第12篇

依了名人的做法,书房应该取一个高雅的名称。一来启迪自己,修身养性;二来增添一点儿书香墨色。如此两全其美,何乐而不为呢?

我经常爬行于红蓝方格之间,舞文弄墨之余,也寻思着为自己的小书屋取个名字。

我的书房并不大,约摸七八平方米,也很简陋。在其间,我自己常有蜗居之感,像极了刘禹锡笔下的陋室:“草色入帘青,台痕上阶绿。”我的书房虽然不至于如此之“绿”之“青”,但也简陋得可以:墙是砖墙,顶是瓦顶;墙根处泥皮斑驳,一些已经脱落掉了。每次下雨,屋顶几处便滴下水来,真可谓“陋室”。

范仲淹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我也不至于借用名人的光辉给自己的小屋冠以“陋室”的大名吧。更何况,比起杜子美笔下的“茅屋”来,我的小屋哪一处显得逊色呢?而他们那博大的胸怀、无比坦诚的心地,我又怎么能“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呢?范氏心怀天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非常人的博襟,足以让我感到惭愧。而杜公那种“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乐观精神和豪壮情怀,我又怎敢攀附?

这样说来,我的小屋就微不足道了。然而,这里并非是“没有人到过的空间”,是我精神食粮的加工厂,是我日夜挥汗如雨、播撒耕种的“田间地头”。

小屋依山傍水,头顶着白云,脚踩着青山。白天,阳光从窗子扑进来,满满地铺在我的稿纸上,仿佛洒满了碎银。这时,那远处的蓝天白云、小鸟轻风都从我的笔尖流泻出来,像畅流的小溪,弹奏着动人的音符,一路叮叮咚咚地流去。

写困了,我便闭上眼,悄悄地感受小院里花儿的馨香。楼上传来悠悠的歌声,如甘醇的陈年老酒。那香、那味,都让人想起“三月不知肉味”的佳话来。

每当月夜,皓然寂寥,我或拥被而坐,抚今追昔;或静坐案前,赏月品茗,怡然自得;或饱蘸浓墨,亦抒亦写,悠闲陶然之情油然而生。风移影动,树影斑驳,姗姗可爱。这情况,真近乎归有光先生笔下的“项脊轩”的情形。想到这一点,我自己就感到幸福、感到自豪,就有一种优越感了。

自然迁就了我,给了我如此美丽的空间。我想,既然这个空间这等富足、这等闲情逸致,还有月儿的相陪相衬,那就叫它“冰镜轩”吧。

“冰镜”是古人对月儿的美称。有道是“一轮冰镜出平湖”,这清辉也真可人儿的纯然、怡静。不但如此,我甚而可以这样想:这小屋,又是我人生路口上的一处驿站。小则小矣,然而,它却如一面镜子,足以照彻我前进的路。古人常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而我,以小屋为镜,足以成就自己的一生。这里有花香月色、有青山流水、有闲云飞鸟、有歌声相伴,更何况书籍报刊满满地裹着我,我怎会不觉得充实、不觉得幸福呢?

如此说来,我这书房取了“冰镜轩”的雅名,也实不为过。“冰镜轩”有是有了,而书香墨色依然风景如初。假日课余,邀三五新朋老友,品一杯名茗,或饮一盅陈年老酒,促膝而谈,上下五千年,纵横几万里,偃仰啸歌,岂不美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