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我的成长故事作文

我的成长故事作文

时间:2023-05-29 17:46:02

我的成长故事作文

第1篇

成长是每个人的人生都要经历的。在成长的过程中,会发生形形的事情。《我的成长故事》这篇作文便讲述了作者的成长故事。

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作者通过在一次洗碗和拖地的过程中,自己出了各种洋相,最后瘫坐在沙发上的经历。体会到家长平时天天干家务活有多么的辛苦,多么的劳累,而自己却从小一直没做过家务活,认为做家务天经地义是家长的工作,与自己没有任何关系。最后下定决心,以后一定要帮助父母干活做事。

读完这篇文章,我想了想我自己,感到十分得羞愧难当。觉得自己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爸妈每天辛苦的工作,早出晚归。回到家后还要不停地干各种各样的家务活,没有丝毫的怨言。而我却很不听话,还给他们添各种各样的麻烦;说什么都和父母顶嘴,还没刚说几句话就大声嚷嚷起来,非常任性。

记得有一次,妈妈为了让我独自体会一下做家务的感受,午饭后,故意不刷碗,让我来刷。看着盆里的碗我挺高兴:不就洗几个碗嘛,小事一桩。不过当我把碗拿到手时感觉不好,因为碗太滑差点掉地下,幸亏我两手快速地抱住没掉下去,为了不让这样的事再发生,我把自来水开到最大两手托着碗只是用水简单地冲洗几下就完事,当费半小时把碗洗完放好时,哗哗的自来水流了不少,碗还是没洗干净,我的衣服前面还湿了一大块。当妈妈检查我的工作完成情况时表扬了我,同时指出了一些不够之处(我知道后来妈妈把碗又重新冼了一遍)。

这次的做家务经历让我明白妈妈每天有多么的辛苦,我以后一定会会多帮爸妈做一些事,再也不和他们顶嘴、任性了!

第2篇

我的成长故事

张店区和平小学 四年级五班 张钰宁

今年暑假,我报名参加了钢琴五级的考试。因为是第一次考级,心里没有底儿,总害怕通不过,所以每天都要刻苦地练上两三个小时的钢琴,有时候甚至一天练七八个小时。

8月4日,考级的日子终于到了。我和爸爸早早地赶到了淄博市青少年宫,等待老师叫号。说实话我的心里非常地紧张。过了好长时间,叫号的老师让我们这些考五级的进去。考场外面有一把长椅,老师让我们在那里坐下。评委老师让我们弹G大调,我们都特别高兴。

轮到我了。我紧张地走了进去,然后坐在椅子上开始弹G大调,刚开始弹就弹错了,我又重新弹了一遍。接着我又弹《车尔尼练习曲》弹了不到一半评委就说“停”;然后我又弹《二部创意曲》,最后弹《圣诞老人》。弹完了,我对评委说:“老师再见。”刚一出门,看见教我钢琴的刘老师正在门口站着,看见我出来了,对我说:“张钰宁,这次你弹的还不错,以后要继续努力。” “嗯”我回答道。

过了几天,爸爸从考级电话里查询了我的成绩,五级终于通过了。我从考级这件事上知道了:做什么事情,只有坚持不懈地努力,才能成功。真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啊!

指导教师:张琦

第3篇

从认识“1、2、3、4、5”到学习“人之初,性本善”,我们都在不断成长。成长中有痛苦,也有快乐,就这样,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我们都在痛苦与快乐中顽强地成长。给大家晒晒我的家丑吧,希望大家不要笑我,最好能给点掌声。

六岁时,妈妈给我讲发明大王爱迪生的故事,说爱迪生为了弄明白母鸡是怎样孵出小鸡的,自己蹲在鸡窝里观察。我为了弄明白鸡蛋是怎样孵出小鸡的,就把鸡蛋放进被窝里,睡觉时不小心压碎了鸡蛋,弄湿了被窝,这事让妈妈哭笑不得,笑我太傻,从那时起,我知道了,自己是一个幸福的小傻瓜。

七岁时,爸爸教育我做事要诚实,并给我讲了华盛顿砍樱桃树的事情,当华盛顿主动向父亲坦白,得到了父亲的表扬。而当我不小心摔破了爸爸最心爱的茶壶时,在坦白之后,得到的却是爸爸一顿严厉的训斥。那年,我第一次流下委屈的泪水,这次坦白,让我知道了世界上还有“委屈”这个东西的存在。

八岁时,老师给我们讲了大科学家爱因斯坦小时候的故事,在一节手工课上他做了一个很不像样的小板凳,受到老师批评。而当他告诉老师这是他第三次做的时,这让老师非常感动。我的英语字母写得也很糟糕。在一节英语课上,我学着爱因斯坦,重复写了三次,我以为可以感动老师,当我告诉老师这是我第三遍作业时,英语老师却大为恼火,并罚我做了第四遍作业。这次我得到的教训是:作业多做几次,未必就会更好,对于老师的要求,我们还是一次成功的为好。

九岁时,因为几次迟到被老师批评,想起了鲁迅,他曾在桌子上刻过一个“早”字,以后再也没迟到过。为了提醒自己,我也在桌子上刻了一个“早”字,却被老师批评教育了一番。这让我知道:学习别人,不是刻在桌子上,而是要刻在心中的。

十岁时,老师批评我做事不动脑筋,并告诫我说,凡事都要勤于思考,并给我讲了牛顿的故事。说牛顿在苹果树下思考问题,被苹果砸中脑袋,从而悟出了牛顿定律。所以老师也要求我们像牛顿那样勤于思考,于是我也跑到苹果树下思考问题,等了半天才知道想要被苹果砸中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是的,我们在成长中难免会犯一些愚蠢的错误,不过请大家相信,我们一定会在成长中变得更加聪明,更加坚强。

徐州市马坡镇王堂小学

六年级 尚端

指导老师 王景

第4篇

讲述我家的奥运成长故事

五一放假三天,社区举办了“迎奥运——学英语”活动,我们全家都积极参加了。这个活动分初级组、中级组和高级组,爷爷和爸爸对英语一窍不通,报了初级组;妈妈也就略知一二,便报了中级组;至于我吗,社区的“英语课堂”一定是老人和学生儿童报名的人数比较多,我的水平还不错,就大胆地走到了高级组报名处。

五月一日上第一节课,我们全家都很早到了“教室”,等待上课。这儿既没有铃声,也没有哨声,随着老师的到来,就正式开课了。“大家好!我就是你们的英语老师。”老师走上讲台,“好了,我们上第一节课。”他指着黑板上的单词说:“跟我一起读。book是书、apple是苹果……”开始我觉得特别简单,可是越来越加深了难度,直到最后我有点跟不上了,我便敢于举手,让老师再读一遍。正当我刚刚从中得到乐趣的时候,今天就下课了。回到家里,爷爷有点生气地说:“嘿,这还真是‘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就二单元的老张,别看平常不言不语,英语说得还挺好,真是深藏不漏呀。他平常什么都输给我,今天倒让他赶上了。??,咱也加把劲,这几天你多教教我,到时候给他来个下马威!”我点了点头,做了个下定决心的动作。“‘你怎么样’怎么说?”“How are you?”“好啊有。”“爷爷,是How are you!”“是How are you。”“这次对了。”爷爷学英语的心气儿还挺足,“??,那‘我喜欢英语’怎么说?”爷爷又提问了,我耐心地回答说:“‘我喜欢英语’是‘I like English’。”“奥运会在北京召开了,如果出去遛弯时见到外国人,怎么说‘欢迎来到北京’?”“呃……Welcome to beijing!”“太好了,这次我也能和你张爷爷比一比了。”“祝您获胜!”就在欢笑声中结束了这次学习,爷爷也会说几句英语了,我真为爷爷感到高兴。

我们全家都在努力学习英语,一天一天得不断进步。我家与奥运共成长!

第5篇

期中考试以后,上帝像是给我开了一个玩笑,我的成绩就像断了线的风筝一样直线下滑,仿佛就在一夜之间我从一个家财万贯的富人沦落到一个想讨饭却连碗都没有的穷光蛋,一无所有的我瞬间感觉到了来自世界的恶意。

怎么了?我是怎么了?

就在我正在被这突如其来的恶意感到措手不及时,一向以负责任在我们学校出名的班主任,把我请去了办公室。“你怎么回事?重点高中不想考了!?”班主任瞪着她那似瞪非瞪的眼,一副不知所以然的样子。“我只是有了点累,我想放松一下。”我耸了耸肩,准备接受班主任的“暴风雨”。

可是,出我意料的事,听到我的回答后,班主任居然没有冲着我吼一堆大道理,而是看着我,平静地说:“季函,你是不是早恋了。”

我不记得自己之后说了什么,也看不清班主任脸上的表情。等我完全回过神来的时候,我已经从办公室里“安好无缺”的出来了。为什么只要成绩一下降就会被别人当做是早恋呢?我想起以前有一位成绩不错的女同学,有一次居然考了班级三十名开外,第二天就被学校里很多人当做是早恋了,由于那个女同学也是一位非常倔强的女孩,她坚持说自己没早恋,为了证实这一点她整个学期没有和班里的任何一位男生讲过话。现在,我是不是也该这样做了呢?我真的感觉很好笑。

进了班级就又看见他了,“怎么了,这么可怜,被班主任骂了么?”他一脸关心的看着我,为什么,他总是这么关心我?我感觉很奇怪。“对啊,和她进行了一场口水之战。”我故作无辜的耸耸肩。“呵呵”。他笑了,像阳光一样的笑容。

我承认,他笑得很好看,我是喜欢他的笑容的......

我是不是真的早恋了?也许我喜欢上了这个拥有天使般笑容的男孩?我认真的思索着这个问题。应该不会的,我只喜欢看他笑,并没有什么别的特殊感情。我总喜欢这样给自己找借口。

“喂,你思想的野马跑到哪里去了?我还追的上么?”回过神时,他拿了一本厚厚的笔记交到我的手上,“季大小姐,我拜托你在和别人讲话的时候能不能不开小差啊,真是不会尊重别人。”“这是什么?”我问。“英语笔记啊,这次不是没考好么,我就特例借你看几天吧,别感动的哭哭啼啼啊,我可受不了。”他一边挥手一边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哼,我又不是那种泡沫剧里的女主角。”我也以一副“潇洒”的姿态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坐下后,我千年未动风色的脸居然变红了。我攥紧手里的笔记本,看来,我是真的早恋了,我终于给自己下了“死刑”。

晚上,我一个人躺在床上,看着窗外满天的繁星,脑中一片混沌。我怎么会喜欢上他呢?曾经明明发过誓说绝对不早恋的啊。是不是从此以后我也会和很多女孩一样深陷“恋爱”之中不可自拔然后渐渐失去“三好学生”的名号呢?但是他的成绩明明那么好,如果我就这样堕落了的话,以后也会看不见他的吧?这样岂不是更加糟糕?何况还有对我寄有极大希望的父母、老师、朋友,我就这么滑下去的话怎么还有脸见他们呢?......

但我确实真的早恋了啊!

越想越乱,我坐起来,拿起今天早上他送我的那本笔记,粗略的翻阅起来。

突然,一张洁白的纸条华丽丽地落到了床上,我捡起来,多么熟悉的笔迹:季函,你迷失了么?我们明明说好要一起努力考上同一所高中的啊。希望你不要在这里就放弃,你迷茫了的话,不要忘了,还有我呢。

不知道为什么,看到这张字条时我的眼前清晰地浮现了他阳光般灿烂的笑容,似乎他又在装作一副认真的样子问我:季小函,你要考哪一所高中呢?

“唉”。我笑着叹了一口气,这小子干嘛啊,玩什么泡沫剧的情节啊。再次望向窗外满天的繁星时,我一团混沌的脑子终于开明起来。

第6篇

你是我的大树

德化三中高一(2)班 郑凌云

指导老师 陈文淑

非常碰巧,当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是父亲节。先祝我的父亲节日快乐,也祝天下的父亲们节日快乐!

“总是向你索取,却不曾说谢谢你。直到长达以后,才懂得你不容易。”

一向过着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直到6岁那年,爸爸把我送进了幼儿园,到了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身边没有认识的,一向不喜欢跟陌生人交往的我独自一人坐在角落里。看着身边的小朋友玩得那么开心,我一个人孤零零地坐着,心里难受极了。放学后,爸爸来接我回家。一回到家,我便泪流满面了,再也不去上学了。

一向慈祥的父亲这次居然对我凶了起来,他吼道:“我就是没有读过几年书,希望你可以好好读书,不致于以后像我一样,早出晚归。可是你呢,才上个幼儿园,就呆不下去了,等到上了小学,中学,你可怎么办!”听了爸爸的这番话,一鼓酸味从心里酸到鼻尖,看我一脸的愧疚,爸爸转用较温柔的口气对我说:“其实呢,上学是件很享受的事呀,你想想,跟同学们一起玩,一起长知识,努力学习,做出很有成就感的事,不是很好吗?”当时的我懵懂地点了点头。

待我慢慢成长,已步入初中生活,当初不上学的我一转眼已然成了一名中学生,学习的繁忙逐渐让我与亲朋好友接触的少了,每次家里有客人来,我总是一回家就背着书包进了房间,不管客厅里来的是谁。有一次,爸爸刚送客人,就把我叫到房间,问我说:“刚刚来的那位叔叔你认识吗?”“认识”我回答道。爸爸又接着说:“既然你认识为什么不向人家问好呢_你也长大了,很多事应该懂了,仁孝礼义信,作为中国人,不能不懂礼貌啊,客人到咱家里来了,你至少也得问声好,再倒杯水给客人喝,这是最基本的礼貌呀!”我曾在不少人的口中听到他们对爸爸的评价,大多说的是我爸爸善于问好,为人正直之类的话,可想而知,爸爸必然是个十分有品德的人,我不能让别人说爸爸不懂得教育子女啊。至此,我不再是以前那个不向客人问好的孩子了,而是会跟客人聊聊天,开开玩笑的小大人了。

父亲是旱天里的雨水,滋润心田,父亲也是艳阳下的大树,为我遮挡炎热,父亲还是人生的教育者,为我指明前方的路。

“时光时光慢些吧,不要再让你变老了,谢谢你所做的一切,双手撑起我们的家。”

第7篇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周益民先生说:语文老师是运用母语为孩子守护童年的人,要练就“童话嘴巴”,要打造“故事讲桌”。故事,是儿童认识世界、认识自我、通向丰富的精神世界的桥梁。优秀的故事让孩子们百听不厌,在一次又一次的聆听中,扩展了孩子的心灵世界,积淀了人格修养,汲取了生命健康成长的无穷力量。我认为,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来说,所谓练就“童话嘴巴”,就是掌握走向儿童心灵的一串密码,使得教师与孩子成为可亲的同行人;而“故事讲桌”则是孩子们每日不见不散的约定,这里诞生着无穷无尽的美妙的童话,每天都会有优秀的书籍、动人的故事随时飞向孩子们的心灵,每每与走过的孩子不经意间相遇,于是成就了一个个“无法预约的精彩”。作为一个小学语文教师,我愿意给孩子们一个有故事的童年,在班级的“故事文化”中,让孩子们幸福快乐地成长。

一、理念先行,培育班级“故事文化”的“强力磁场”

刘铁芳教授说:“人总是以拥有语言的方式拥有世界,语言把人引领人世界之中。”然而,我从多年从事语文教育并不成功的教训中得到了启示,要焕发出语文教育的生机和活力,彰显语文教育的生机和魅力,仅仅依靠一本教材和一本教参是远远不够的。语文教材之外,那么多丰富多彩的儿童文学作品,才是儿童语言学习的天然宝藏。《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出,教材只是语文学习的“重要资源”,绝不是语文学习的“唯一资源”,而课外的阅读材料才是儿童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只有在理念上认识到了这一点,我们教学时才能实现由“教教材”向“教语文”和“教语文课程”转变。因此,我在语文教学中,要求学生做“两手准备”,时刻兼顾“两个战场”。于是从开学第一天起,我就要求孩子们除了每天必带的语文课本外,手头上每天都带着一本课外书,而课外书根据容量一至两周一换,没有读完不允许换。与好书为伴,在我们班蔚然成风,各种各样的故事书,班级四周张贴的作家作品海报,黑板报中的名家名篇推介,成了吸引孩子们的“强力磁场”。

二、制度保证。培植班级“故事文化”的“有机土壤”

“读经典的书,做有根的人”,已经成为许多语文教师和广大家长的共识,但要让每一个孩子真正做到“好读书,读好书”并不容易。许多家长都抱怨自己的孩子:买了许多书,都不读。阅读要成为一种习惯,首先需要制度的保证,让阅读成自然。为了引导孩子们迅速走上快乐阅读的康庄大道,每接到一个新班,我都会为孩子们量身挑选一些浅近有趣的故事,以时间、地点为制度保证,让孩子们感受到故事的魅力。我利用当班主任得天独厚的条件,谋了许多“私利”,比如,我从每周五次的展会时间拿出三个作为我们班的“天天故事会”,在每周的班会课上,安排了“故事大王打擂台”板块,在每天中午的自修时间,也安排了一刻钟的自由阅读。低年级的孩子识字量还不够多,而读一些带拼音的材料又费时又吃力,为此,我多方收集了许多经典故事的录音,解放孩子们的眼睛,让孩子们用耳朵享受阅读。而图文并茂的绘本故事,也是我的首选,《小猪变形记》《爷爷一定有办法》《爱心树》《犟龟》等许多故事,成了孩子们精神的栖息地。必要的制度,保证了孩子有书读,有时间读,催生出了培植班级“故事文化”的“有机土壤”。

三、内外互补,培养班级“故事文化”的“魅力书场”

如何处理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关系,是对语文教师的挑战。面对现实的压力,语文课本是必须要“精耕细作”的。既然教学精细化,必然占用大量的课外时间,那课外时间从哪里来?其实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绝不是对立的关系,而是互补的关系。叶圣陶早就说过“课内得法,课外得益”。苏霍姆林斯基也指出:“必须教会少年读书,并且使他们在阅读中认识自己,教会他们用书来进行自我教育,使他们生活在书的海洋中”。因为只有无数的“涓涓细流才能汇成知识的海洋”,所以在教学中,我总是试图把课内与课外沟通起来。就像《师恩难忘》中的田老师,通过一个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把孩子们领进语文的世界中,让学生在故事的学习中不知不觉走进生机勃勃的语文世界。

我们学校在打造“书香校园”的理念指引下,低年级课表中每周安排两节课作为校本课程,用以指导学生阅读,在每学期举办的艺术节和读书节活动中,专门设置了低年级儿童讲故事的板块,并在艺术节和读书节中评选校级“故事大王”和读故事“小书迷”。一系列的举措,提高了孩子们读故事、讲故事的积极性,也提高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

四、多元共建,培护班级“故事文化”的“绿色工厂”

阅读教学不是语文老师个人的事情,必须带动家庭的参与,做到多元共建、齐抓共管。在班级故事文化的创建过程中:我从一开始便调动了家长的参与,在“家长学校”培训活动时,我便向全体家长宣传了“故事育人”的意义,通过具体的案例,介绍了亲子共读的做法,希望得到他们的支持。在阅读课上,我们还不定期邀请家长来参加我们的展示活动,并聘请家长朋友们担任特邀评委。此外我们请家长用留言的形式,正常保持与我们的沟通和联系。在绘本阅读课《我有友情要出租》结束后,孩子们回到家迫不及待地把这个故事与家长分享。听完故事后学生文琦的妈妈激动地写道:“听着女儿的这个关于友情的故事,我真正感觉到我们的女儿长大了,有本领了,把这个故事讲得这么动人,我相信她对友情有了自己的理解。”学生陈宇阳的妈妈写道·“友情无价,真情无价,不要让友谊失去时才想到珍惜,谢谢女儿与我分享这个动人的故事。”有了家长的积极参与,孩子们得到了更多的鼓励和肯定,也收获了更多成功的喜悦。我们的班级“故事文化”也如一个绿色的工厂不断生产出生命所需要的氧气和养分,促进孩子们的健康成长。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安县曲塘镇中心小学)

第8篇

一、以人为中心,尊重生命存在

莫言曾说过,小学时,他的作文经常被老师当范文在全班同学面前朗读,甚至还被借到邻近的一所学校去范读,这种激励,对孩子来说,比任何形式的褒奖都能激发他的写作热情。可以这样讲,几乎所有作家都强调,他们的写作兴趣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小时候课上老师经常拿自己的作文当范文在同学面前读。所以,教师心中要始终有人,以人为中心,以儿童为中心。批改作文时,要想到自己手上捧的不仅仅是作文本,而是一个个有思想、有情感的鲜活生命。孩子的作文都有自己的表达方式,虽幼稚但很有个性,虽不够规范但充满灵性,即使漏洞百出但也充满成长的气息。我们完全可以用放大镜放大亮点,在班上读读、品品、议议,抑或全篇,抑或片断,甚至只言片语,那一定能在学生心中掀起一阵阵波澜,进而能唤起孩子善于写作、勇于写作、乐于写作的愿望。

二、以故事为伴,激发表达欲望

莫言获奖后在瑞典学院作了题为“讲故事的人”的演讲,以一个个故事的形式,深情地回顾了他的成长史、创作史,由听故事、讲故事、看故事,到最后的写故事,让人觉得莫言的一生是那样的有情有趣,莫言的获奖是那样的水到渠成。作文与故事都属于一种表达或创作,是一种语言的排列、建构与组织,而事实上孩子们往往喜欢故事而不喜欢作文。故事以其独特的构思、完整的情节、生动的场景、鲜明的人物,更能调动人的形象思维,进而启发人的思考。我们完全可以在作文教学中启动、激活和利用学生头脑中的故事细胞,把听故事、讲故事和写作文融为一体。听、读故事是信息的接受,而讲故事是信息的输出,是一种写作,甚至是创作。

我们不妨选以下方法进行尝试:

1.连词故事。出示一组词汇,让学生发挥想象说故事。

2. 接句故事。给出一个场景,让学生一人说一句话,要前后连贯,就是让孩子为故事编一句话。

3.主题故事。先出现故事主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描述。

4.看图故事。布置学生从家里带来图片或生活照片,根据图片编一个故事。还可以用自己的思路把图片排列成序,讲一个完整的长故事。

5.抽编故事。在盒子里放学生熟悉的物件,让孩子从里面抽出物件,孩子根据抽到的物件讲一段与该物件有关的故事。

6.补全故事。如教师给一个开头,让学生接着讲;或说一个结尾鼓励学生讲出故事开头可能发生的起因和经过;或给出开头和结尾,让学生写出中间可能发生的事情……当学生讲故事的情绪得到调动,讲故事的能力得到提高,教师再根据故事的内容、情节和环境适当指导,那学生一定能文思泉涌了。

三、为想象插翼,放飞自由心灵

据说,莫言之所以能获诺奖,最重要的原因是诺奖评委们赏识他丰富的想象力。他的想象力,大气磅礴,洋溢激情。莫言为何有如此丰富的想象力?我们不难发现,一是他对于书籍的无限痴迷。只要是有字的书,他都会废寝忘食地读,为了书,情愿帮别人拉一上午的磨,情愿在草垛里长时间忍受蚊虫叮咬,这些白纸黑字所描写的五彩斑斓的世界打开了莫言想象的闸门。二是他跟大自然的亲密接触。田野里,他一个人放牛,孤独、寂寞,但他会和牛说话,和鸟儿说话,在草地上躺着,面对蓝天白云,他会做一个个美丽神奇的梦。大自然的自由、清新、广阔激发了他纵横驰骋的想象力,同时为他今后的创作营造了广阔的背景和环境。

第9篇

我的童年是在吉林白城地区一个叫西学堂地的村子里度过的。上小学时,我们几乎没有时间坐在简陋的教室里读书。因为青壮年男人都常年在外面参加各种建设。农田里的活儿,从春天播种到秋天收获,都是我们这些小孩子配合留守家中的妇女们完成的。

我的班主任吕洪权老师喜爱喝酒。每次参加生产队的劳动,吃午饭时他都要在队长陪同下小酌一番,然后午睡至下午。带领学生按时下地干活儿的任务,就落在了我这个班长的身上。为了鼓励我带好学生,吕老师借给我一本长篇小说《大刀记》,而且是第二本。《大刀记》分为“上中下”三本。这是一部描写抗战时期,八路军大刀队抗击日本鬼子的故事。第二本的故事非常热闹,我看完第二本就想看第一本。因为我想知道故事是怎样开始的。可是,吕老师偏偏给我拿来第三本,直到第三本看完才得到第一本。第一本的故事,绝对没有第二本和第三本好看,尤其开头环境和背景的描写有些枯燥,而且占了很长的篇幅。但此时,我已经“上瘾”了,觉得第一本书也蛮好看的。

从此,我对读故事书有了难以言表的迷恋,应该说已经是一个“小书迷”了。那时候,在我们那个地方,不用说买一部长篇小说,就是买七八分钱一册的“小人书”(连环画)也不是一件容易事。好在吕老师珍藏了四十多部长篇小说。在那个年代,在那种地方,一个人能够收藏四十多部长篇小说,应该是一个奇迹。而我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将吕老师的四十多部长篇小说全部读了一遍。

小伙伴们见我读了很多书,不管在学校上学,还是在田地里劳动,总是围着我,让我给他们讲书中的故事。那段时间我的人缘特别好,小伙伴想听故事就要对我好,听我的话,否则就要远远地走开。

可是,读完吕老师家的书以后,再也没有书可读了。这对一个书迷来说,简直是最悲惨的事情。我想到过重新读吕老师家的书,可惜,吕老9币调往别的学校了,连家也搬走了,根本无法找到他。那段时间,我的生活没有了生气,就像春天失去了雨露,花草失去了颜色,鸟儿失去了声音一样。我渴望读,我需要书籍,却无法得到。有时候,路上捡到一张纸片,只要上面有文字,我就要捡起来看看。哪怕是半张报纸上的一些枯燥的新闻,我也读得津津有味。

有一次,我在上学的路上捡到一本书,应该说是半本书。因为前面有一部分没有了,后面有一部分也没有了。我捡到的只是一本书的中间部分,而且只有不到六十页,是一本描写抗日战争的故事书。虽然是捡来的,没有头也没有尾,不知道书名,却是我自己的书,是我这一辈子拥有的第一本故事书。我用旧语文书皮做了这本书的封面,不知道读过多少遍了,我仍然小心翼翼地保存着。直到十年以后,我才知道这本书的名字是《烈火金刚》。

没有书读的那些日子,我也没有故事给小伙伴们讲了。可是,当小伙伴们围着我,央求我讲故事的时候,我又无法拒绝,于是“满嘴跑火车”,“胡编乱造”起故事来。现在已经记不起当时都“胡编乱造”了哪些故事。不过,小伙伴们也都听得津津有味……

偶尔回忆起这些往事,我会想:我的文学创作应该从这个时候就开始了。“胡编乱造”的故事,肯定存在着许多逻辑混乱、不合章法的问题。但是,小伙伴们能够听进去,而且愿意听,说明还是很有趣儿的。这不也是一种文学创作吗?

小学时代的我,能够即兴“胡编乱造”一些故事,肯定与我读的那些长篇小说有关。如果没有那些读的基础,肯定不会有当时的即兴“创作”。

我接触《水浒传》是在初中一年级。有一次,父亲去参加会议,带回一套《水浒传》,不久便归我所有。这是我拥有的第一套完整的书,至今仍然保存着。已经记不清读了多少遍,但在我的学生时代,书中一些优秀的篇章,比如《武松打虎》《鲁智深倒拔垂杨柳》等,我几乎都能一字不差地背诵下来。

后来,我转学到辽宁省昌图县,再后来转学到江苏省徐州市,“书瘾”都没有丝毫减弱,甚至还在加强。参加工作后,直到现在,我仍然坚持读。屈指算来已经半辈子了,一共读了多少书,已经无法统计。现在书房里收藏的四千余本书中,应该有四分之一完整读过,应该有四分之一浏览过,应该有四分之一因写作需要而翻过……

青少年时代的读,只因为书中有趣的故事,没有想过读的作用。但是,在读的过程中,那种潜移默化的作用已经深深植入我的身体、我的思想、我的灵魂深处了。

少年时代,经常听到老师和一些成年人说我“这孩子跟别的孩子不一样”。我知道“不一样”在什么地方:我比同龄人懂事得早,有主见,能够独立思考问题。我比同龄的孩子更能明白是非,能够思考和设计自己的未来。比如初中二年级时,我到辽宁省昌图县求学;高.中的时候,又到江苏省徐州求学。这些都是我自己决定的,根本没有同父母商量过。我想,这种胆量与魄力,应该来自于我所读的那些长篇小说中的英雄人物的影响。否则,同样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别人为什么做不到,而我为什么能做到!如果说,我有一个与小伙伴们不同的成长环境,又是这个环境培养了我、影响了我,那么这一切都得益于那些描写英雄人物的长篇小说。

人生的路没有一帆风顺的。

在走上职业写作道路之前,我的人生经历过多次失败。很多人说过这样的话:“如果是别人,早已一蹶不振,而你却能连续几次从摔倒的地方爬起来,创造出美丽的生活,你的这份自信和坚强从哪里来的?”我想,这样的勇气、信念和坚强,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来自于一种熏陶和影响。

或许可以这样说:我们在读书中的故事时,故事中的英雄人物在影响着我们,教育着我们,培养着我们。

如今,我能够在短短的十二年间,有一千多万字的文学作品发表在各种报刊,近百篇作品被收入多种文集,能够出版十余本书,且笔耕不辍,创作劲头正足,除了自己的努力之外,更多的是得益于青少年时代的读。

每每想到这些,总会想到小学时代的吕老师。

前几年,我专程回吉林故乡找到吕老师,询问当年为什么先让我读《大刀记》第二本,最后读第一本。老师对当年的事情仍有记忆,笑了笑说:“第一本环境描写太多。对你来说很枯燥很无味。你肯定看不下去。那就不会再看了。第二本热闹有意思,你肯定能看下去。等看完第三本你一定上瘾了,第一本也就能看下去了……”

原来,老师为了能放心喝酒,让我带着同学们好好劳动,特意为我设计了一个读“陷阱”,而这个“陷阱”却让我受益一生!

[作家登台]

冰夫,原名郭宏宇,1963年生。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会员,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铁岭市作家协会副主席。

第10篇

【关键词】整体感知培养语感语言熏陶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10)3-0103-02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1.语言表达能力是人们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文化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的多层次多领域的接触越来越多,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也越来越成为学生必备的一种能力。因此,我们要重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更要在实际教学中探索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小学语文教学的目标是让学生学会运用语言文字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书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小学语文教学的目标就是让学生学会运用语言文字,打好听、说、读、写的基本功。阅读教学则是听、说、读、写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提高写作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主阵地。由此可以看出,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3.低年级的阅读教学以读为主

低年级的阅读教学以读为主,多读书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4.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性

我国素有文化礼仪之邦之称,从古至今灿烂优美的语言文化带给人们长久的陶冶与震撼。唐雎不辱使命,墨翟止楚攻宋,诸葛亮舌战群儒等等,“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雄师。”说话艺术被发挥到极至。应该说古人充分认识到语言表达的重要作用,并将其运用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这都预示着只有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

二、课题研究的对象和内容

1.研究对象

小学低年级学生。

2.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诊断。

(2)小学低年级语文有效阅读、写作教学的方法、策略。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总体目标:努力制造宽松和谐的氛围,让学生学会语言积累,学会正确运用语言表达,从而训练学生思维条理性、逻辑性、创造性,增强学生语言表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1.阅读方面

(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阅读浅近的童话、语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4)喜爱图书,爱护图书。

2.写话方面

(1)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

(2)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

3.口语交际

(1)学讲普通话,逐步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

(2)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3)听故事能复述大意和精彩情节。

(4)能完整的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

(5)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6)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讨论,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自己的意见。

四、课题研究的方法

1.理论学习法,学习理论,更新观念。

主要通过查阅、搜集、积累文献资料,了解与课题相关的资料,掌握有关小学生语言能力培养和发展方面的各种新鲜事实、观点和见解。

2.实践操作法,通过调查、观察、实验,验证设想。

3.经验总结法,找出规律,总结模式。

五、采取的具体措施

1.听故事──培养学生倾听的能力

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识字量较低,刚学会拼音,拼读能力也较差,自己不能阅读。童话故事的语言通俗简洁,故事曲折有趣。喜欢听故事是低年级学生心理特征之一。因此,我就在班内开展了听故事的活动。我坚持每天给学生读一个有趣的故事。晚上让学生家长读故事给孩子听。有的家长没有时间,就让家长给孩子买磁带或光盘。我有时让学生把家长给自己买的故事磁带拿来,让大家一起来分享他的故事,实现故事资源共享。这个任务刚布置下去,学生就把自己的磁带都拿来了。然后我让学生轮流带磁带。每天上课给学生播放十分钟,久而久之,孩子们听的故事数量不断增加,由一个两个到上百个。

2.每晚读一个自己喜欢的故事――提高学生的识字量

听、讲故事是学生在识字量有限的情况下,扩大阅读量的有效手段。但随着学生的成长,他们已经学会了拼音,有了一定的识字量。这时我引导学生读故事。

3.开展学生讲故事活动――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由于学生经常听故事和读故事,他们心中时常有新的知识在增长;有新的思考在产生;有很多词汇在增加,自然而然产生与人交流的欲望。这时,我就启发学生把自己听的故事或读的故事,试着讲给同学听。孩子们在没有过多压力的情况下,能够主动交流,使他们产生了表达的信心和热情。

4.写故事――培养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鲁迅曾说过:“书看多了,文章自然就会写了。”学生经历了听故事、读故事、讲故事,其脑中的词汇自然而然地多了。这时我让孩子们写故事,给孩子一种成功的飞越。写故事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不可能要求低段的孩子写出如何精彩的故事,但短短几句话写成的故事也是孩子们大量阅读故事的重大成就。

(1)刚开始写故事

我先让学生口头编故事,我要求学生星期五讲故事后,晚上开始写故事。对于语言表达能力差的学生,我要求他写自己读过的故事,或者是听到的故事。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学生可以为自己讲的故事续写。

(2)看图编故事

书本上有些非常精美的图片,经过细心的收集,就成了看图写故事的材料。当孩子看到自己熟悉的图片被老师用来作编写故事的材料,他们会觉得非常亲切和好奇。

(3)画图编故事

第11篇

2016年9月9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副局长孙华山在出席全国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处理业务培训班结业仪式时指出,做好事故调查处理工作是党中央、国务院的明确要求,为遏制重特大事故提供了有效抓手。近年来,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事故调查处理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同时也存在事故原因分析深度不够、调查办案人员能力不强、舆情应对处置不当等问题,需要认真研究解决。

北京市作为首善之都,在生产安全事故调查(以下简称“事故调查”)方面作出了表率。为此,本刊记者对北京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以下简称“北京市安监局”)事故调查处处长高云飞进行了采访,请他谈谈北京市安监局事故调查工作的好经验、好做法,以及如何解决在事故调查中遇到的问题。

记者(以下简称“记”):高处长,您好。作为首都,北京市的事故调查工作遵循哪些主要原则,有哪些特点?

高云飞(以下简称“高”):北京市的事故调查工作,遵循着事故调查“四不放过”原则,这一点与全国的事故调查工作是一致的。即: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事故责任人未受到处理不放过;事故责任人和相关人员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未采取防范措施不放过。

但是北京市作为首都,也有其特殊性。作为政治中心、经济中心和文化中心,北京市的各项工作引起的关注度更高,所以开放度要求也更高。在国家没有要求事故调查报告公开之前,北京市在依法依规调查取证方面也一直严格自我要求,事故调查的制度化、规范化工作也走在了全国的前列。

记:多年来,北京市安监局在事故调查工作中摸索出了哪些好经验、好做法?

高:在制度化、规范化方面,北京市安监局在《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以下简称“国务院493号令”)的框架下进行了许多探索。2008年北京市安监局设立事故调查处,2009年就起草了《北京市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办法》(北京市人民政府令第217号)(以下简称“北京市217号令”),在地方省市一级的权限范围内,把我们过去多年来在事故调查过程中遇到问题,进行了规范。比如事故调查的等级下限,国务院493号令中没有规定一般事故中无人员死亡和重伤的事故,当造成多少经济损失时就需启动政府联合调查、企业需要向政府报告。由于每年各生产经营单位发生意外造成财产损失的小型事件不计其数,如果每一起都要启动政府联合调查,并不具可操作性,就会形成“有法无人依”的尴尬局面,让法治成为一句空谈,实际上也是对公共资源的浪费。因此,我们走访了各个行业的很多家企业,进行了大量的调研,最终在北京市217号令中设定了一个底线,即:一般事故中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下且未造成人员死亡或者重伤的,由事故发生单位或者其上级生产经营单位负责组织调查,其中,建设施工事故由建设工程总包单位或者其确定的单位组织调查;10万元以下且未造成人员死亡或者重伤的,企业可以自行处理不进行上报。这道线设定以后,企业也明白了操作的规则和要求,更便于企业和政府监管部门遵守和执行,有效促进了国务院493号令的落地。

此外,在北京市217号令中,还规定了事故调查组由有关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监察机关、公安机关以及工会派人组成,并依法邀请人民检察院派人参加。这里在国务院493号令的基础上,根据北京市事故调查工作实践,在参与调查的部门中增加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并在后续出台的文件中明确了事故调查组各成员部门各自的职责。且明确了当调查组各成员有不同意见时,调查组组长有最终决定权,但其他成员的不同意见也必须记录在案,并在配套的规章中明确这些卷宗为永久卷,这样既明确了组长的职责和地位,又避免了组长“一言堂”。

北京市安监局还于2009年起草了《北京市事故调查处理文书归档管理办法》(京安监发〔2009〕11号),属全国首例。将事故调查处理的卷宗设为两种卷宗:调查卷宗和处罚卷宗。调查卷从事故发生起向政府提请请示到最终结案政府批复期间内,每一个环节应当怎么进行,都有明确规定,同时对《证据法》规定的7类证据等,都自行制定了一套规范文书,比如现场勘查的勘验文书等,这样基层的执法部门就可以按照规范进行执法调查。

为什么将调查和处罚剥离开呢?按照2003年颁布的《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令第1号)要求,一般的行政处罚案件从立案之日起一个月内要结案。但是较大事故调查2个月内才结案,要是从立案之日起一个月内要求处罚完成,处罚工作是无法依法依规进行的。所以调查和处罚必须分开。直到调查报告得到市政府批复之日起后的一个合理期限内,用一般行政执法文书打印一套立案呈批表,单独对处罚立案,此时才启动了行政处罚程序。调查工作是代表政府的行为,处罚工作则是由安监局负责落实的行政处罚。那么行政处罚是否超期,是要从处罚立案开始算起,这样一来,有效解决了执法违法的问题。

北京市安监局的事故调查处在全国来讲是成立的比较早的,也推进各区县分别成立了事故调查科,形成了专业的力量去开展事故调查工作,并且十分注重事故调查专业能力的培养。因为事故调查涉及到的专业性是非常强的。比如在事故调查中安监部门跟公安部门确定构成刑事犯罪的嫌疑人,我们在证据交换的意见上、侦查方向的确定上,如果没有专长,很难和公安部门能够达成共识、交流意见。我们与各行业部门的共同调查也是一样。每个行业的安全生产要求不同,安监局作为牵头单位,必须熟练掌握各行业的专业知识、成为权威专家,否则很难从现场的蛛丝马迹中还原事故真相。比如我们曾经调查擦窗机从一百多米的高空掉下来导致上面的工人摔死的事故。擦窗机上的擦窗工人,是现代城市催生的一种新兴行业。现代城市中的高层建筑上往往都有这种擦窗机,即高层建筑的顶层有一个导轨,擦窗机可以沿着导轨移动。擦窗机的生根点上能承载多少重量,即荷载量,是在出厂前都设计好的。当时擦窗的是个经验丰富的工班长,他为了省事,用一根绳子在一个滑轮上拉,擦窗机就向一边倾斜,就可以擦到旁边的一块玻璃,这样同一个位置可以擦3块玻璃。但如果按照操作规程,擦窗机擦完一块玻璃,必须要降到地面,然后平行移动,再升到高空――这是因为在高空中会有瞬间的自然强风吹过来,摇摆的时候力传导到擦窗机,动载荷太大,如果在空中平行移动,不确定因素太多。那个工班长不知道,他通过滑轮一拉,传导到擦窗机上的力瞬间会增加几十倍到上百倍,超出了擦窗机设计承受的荷载量,因此擦窗机就连根断了。他又为了省事把最后一道保障――安全绳团在吊船里,吊船在往下翻滚的过程中就把安全绳切断了,导致工人摔死――以上这些场景都是经我们反复勘查现场,通过现场遗留散落的物品和周围留下的痕迹推断及核实得来的,但如果不具备足够的专业知识,这一过程可想而知是很难完成的。

在事故调查过程中遇到的事故调查边界不清的情况,我们也尝试进行了一些探索。比如,我们将事故类型进行了系统的分类,将事故分为了产品质量事故、特种设备事故、火灾事故、道路交通事故、环境污染事故、航空飞行器事故、电力运行事故、农业机械事故等十几类,有的跟生产安全事故有交集,有的没有交集,如果调查过程中遇到这些类型的事故就要清楚界定出来。比如我们曾经遇到一个事故,是有限空间事故中毒窒息死亡。在事故发生的电力管井里,我们发现有一些刺鼻的气体和液体。经过排查,这是2 km以外的一个药厂将有毒液体排放到污水管里,由于长期腐蚀,污水管发生了泄漏,渗透到了电力管井里。查到这里之后,我们就将该起事故作为环境污染事故定性,不属于生产安全事故,由环保部门立案调查,不然因果链就没完没了,我们的调查就没有边界了。

记:北京市事故调查工作还面临着哪些难题?

第12篇

其实故事营销这个概念被提出是因为有的企业在以前的营销工作中进行营销策略创新的时候借用故事(历史故事或者企业成长故事、企业创业成长故事等)充斥到企业的营销工作当中去,不只是有意为之还是误打误撞,该策略竟然为企业营销工作锦上添花,使营销工作如虎添翼。

现在有些营销界人士都在讲“故事营销”,并开始大肆宣传。于是乎!很多的企业一哄而上,个个也在请各位“大师”来出谋划策,来为自己的企业找个故事匹配。实际上呢,很多企业的营销故事其实是东施效颦,邯郸学步,丑态出尽,身败名裂。其实呢?笔者倒认为并不是任何一个企业都适合做“故事营销”。

美其名曰故事营销,笔者倒认为该营销策略为一种人性思维营销,或者说“人本营销”。当下,整个社会都在讲以人为本,无论是是政府、企业、学校等各个组织,每天都在诉说着“以人为本”,而我们的营销工作是否也应该以人为本呢?

答案是肯定的!

的确营销故事使很多的企业的影响力大了起来,品牌建立了起来,市场份额大了起来,甚至被写进教材,载入企业史册。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像我国的海尔“砸冰箱”之事宜使消费者相信其质量,某企业的老板喝漆料让消费者相信其环保,阿里巴巴的品牌名字来自于《一千零一夜》中的一个故事等等。

综合各类营销故事,炒作也罢,创造也罢,虚构也罢,诉说也罢,笔者认为所有的故事还是应该是以人为本,毕竟你的产品是有消费者来购买的,他们是最终为你的产品买单的人。

那么,一个成功的营销故事应该具备那几个特点呢?

1.与企业营销诉求相吻合

企业的营销诉求有很多种,像品牌诉求、企业诉求、产品(功能性、时尚性等)诉求等。在构建自己的营销故事时企业一定要搞明白自己要传播的诉求是什么?即你的故事必须传承你的营销诉求!很简单的举个例子,每天晚上,我们都在看很多的电视广告,这其中大部分是产品性广告,广告片很多往往是在演绎一个故事,通过故事来对产品主张进行诉求(比如某个品牌手机的广告现就在央视做个就是产品诉求类营销故事)。

2.具有可信性

企业无论你是诉说故事,演绎故事,还是摘录故事一定要可信,一定要让消费者认为有这么回事情,是存在的。只有这样,他才会将故事的可信性和你的企业、产品、品牌联想起来。千万切忌搞了一个故事自己不信就罢了,把自己的故事传播受众消费者不相信,那就完蛋了,还不如不做好!切忌!比如笔者了解到的一个做地板的某南方厂家搞的一个企业品牌故事,把企业名字分开,分成了两个男女故事主人公,稍微有点头脑的人一看就是假的,很假!一看就是在侮辱我们的智商,企业品牌名字策划的不怎么样就算了,还弄个故事来挑战我们的思维能力!

3.能引起消费者共鸣

人遇到任何事情绝对不会一听便过,一扫便过,一视一触便过,所有他用神经所能触及的东西,都会去想象,会去思考,不可能像一些人所讲的“左耳朵出,右耳朵冒”,尤其是对于有一定思维意识的十多岁以上的。问题是在你的营销工作中,你的广告故事能引起消费者的共鸣吗?无论是产品共鸣,情感共鸣,还是......

4.能广为传播(传播性要强)

你的故事做出来了,能传播出去吗?能有效的传播吗?能传播到自己的目标消费群体吗?这就需要我们企业的相关人员在进行故事创作策划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好如何将该故事进行传播,是线上线下结合,是互动传播,还是空中与地面结合,还是植入式传播等等。传播性不强,你的效果会好吗?不会!

5.能成为企业文化的一部分

既然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过程当中所创造的一切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那么,笔者认为我们企业的营销故事理应成为我们企业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使之融入我们企业的信仰、价值观、使命,使之成为企业内部营销的一个手段,使之成为企业文化传承的一个工具。当员工成了文化传播的载体,他能不将该文化融入自己的工作中去吗?不能!

6.能有效促进销售交换的达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