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立夏的习俗

立夏的习俗

时间:2023-05-29 17:40:05

第1篇

立夏经典食物:立夏蛋。虽然全国各地立夏这天的传统食俗各有特色,但说起立夏那天最经典的食物就是“立夏蛋”了。立夏前一天,很多人家里就开始煮“立夏蛋”了,一般用茶叶末或胡桃壳煮,看着蛋壳慢慢变红,满屋香喷喷。茶叶蛋应该趁热吃,吃时倒上好的酒,内洒些许细盐,酒香茶香,又香又入味。推荐菜谱:卤煮五香茶叶蛋

立夏“称人”的习俗。古诗云:“立夏秤人轻重数,秤悬梁上笑喧闺。”立夏之日的“称人”习俗主要流行于我国南方,起源于三国时代:传说刘备死后,诸葛亮把他儿子阿斗交赵子龙送往江东,并拜托其后妈、已回娘家的吴国孙夫人抚养。那天正是立夏,孙夫人当着赵子龙面给阿斗秤了体重,来年立夏再秤一次看增加体重多少,再写信向诸葛亮汇报,由此形成传入民间的风俗。据说这一天称了体重之后,就不怕夏季炎热,不会消瘦,否则会有病灾缠身。吃完立夏饭后,在横梁上挂一杆大秤,大人双手拉住秤钩、两足悬空秤体重;孩童坐在箩筐内或四脚朝天的凳子上,吊在秤钩上秤体重,谓立夏过秤可免疰夏。若体重增,称“发福”,体重减,谓“消肉”。这日,孩童忌坐石阶,如坐了则要坐七根,始可百病消散。忌坐地栿(门槛),谓这天坐地栿将招来夏天脚骨酸痛,如坐了一道就须再坐上六道地栿合成七数,方可解魇。旧时母亲择此日为女孩子穿耳朵,穿时一边哄孩子吃茶叶蛋,当孩子张口咬蛋时即一针捷穿。也有为家养猫儿穿耳朵、札上红头绳的。早在古代的君王们也常在夏季初始的日子,到城外去迎夏,迎夏的日子就是立夏日。

各地立夏饮食习俗一览 立夏吃什么在我国各地有着不同的答案,不同的地区有着不同的饮食文化,下面就随小编一起来看看中国各地立夏吃什么吧~~~上海地区立夏吃什么?立夏节,上海郊县农民取麦粉和糖制成寸许长的条状食物,称麦蚕,人们吃了,谓可免"疰夏"。用立夏时青嫩的草头和入米粉,油煎成饼,叫做"摊粞",为上海和浦东地区人民所喜食。还把糖梅子、酒酿、咸蛋等作为当令食品,称为时鲜,取以尝口,称尝"三新"。其他地方“立夏吃什么”的相关习俗:1.无锡民间历来有立夏尝三鲜的习俗。三鲜分地三鲜、树三鲜、水三鲜。地三鲜即蚕豆、苋菜、黄瓜(一说是苋菜、元麦,蚕豆,也有说是苋菜、蚕豆、蒜苗);树三鲜即樱桃、枇杷、杏子(一有说是梅子、杏子、樱桃,也有说是梅子、樱桃、香椿头);水三鲜即海蛳、河豚、鲥鱼(一说是鲥鱼、鲳鱼、黄鱼,也有说是鲥鱼、银鱼、子鲚鱼)。其中以尝地三鲜最为普遍。有的地方还有立夏吃霉豆腐的习俗,说吃了霉豆腐就不会倒霉。推荐菜谱:清煮蚕豆 蒜香红苋菜 美味霉豆腐2.跟无锡民间对立夏吃什么的习惯相似,苏州地方有"立夏见三新"的谚语。“三新”指新熟的樱桃、青梅和麦子。人们先以这"三新"祭祖,然后活人尝食。苏俗立夏还要吃海蛳、面筋、白笋、荠菜、咸鸭蛋、青蚕豆。各家酒店立夏这天对进店的老顾客奉送酒酿、烧酒,不取分文,把立夏叫做"馈节"。3.镇江地方有"立夏尝八新"的食风。这"八新"就是樱桃、新笋、新茶、新麦、嫩蚕豆、杨花萝卜、鲥鱼和石首鱼(黄鱼)。其中鲥鱼最为名贵。头潮鲥鱼是送往朝廷的贡物,二潮鲥鱼被豪门富室弄去解馋,寻常人家尝鲜吃鲥鱼已是三潮过后的鲥鱼了。4.常熟地方人们立夏尝新,食品丰盛,有"九荤十三素"的说法。"九荤"指鲥鱼、鲚鱼、咸鱼、咸蛋、海蛳、麋鸭、腌鲜、卤虾、樱桃肉和鲳鳊鱼。"十三素"指樱桃、梅子、麦蚕(新麦揉成细条煮熟)、像笋、蚕豆、茅针、豌豆、黄瓜、苣笋、草头、萝卜、玫瑰、松花。5.浙东农村立夏有吃"七家粥"的风俗,就是务农人家左邻右舍互相赠送豆、米,和以黄糖,煮成一锅粥,叫"七家粥",说是吃了这种粥,邻里和睦,一心去夏耕夏种。杭州人每逢立夏,要烹煮新休,备了果品饼铒,在亲戚邻居之间,互相敬茶、馈赠,叫做"立夏吃七家茶"。 浙江民间立夏食俗有一首民谣写道:青梅夏饼与樱桃,腊肉江鱼乌米糕。苋菜海蛳咸鸭蛋,烧鹅蚕豆酒酿糟。乌米糕的做法:用乌饭树嫩叶揉搓后于清水中浸泡过滤,再和糯粉蒸熟,呈紫乌色,清香扑箅。6.温州立夏日,家家吃淮百、春笋和青梅。民间认为,立夏吃淮豆固齿,吃春笋健脚骨,吃青梅养腰,可疰夏。此时正值鲥鱼上而,富者争购,或自尝或送入,视为海珍。普通人家为节省多吃鳓鱼。 推荐菜谱:春笋三杯鸡7.长沙立夏吃什么呢?昔日长沙农家认为,立夏这天宜下雨,否则夏秋主旱。农谚谓:“立夏不下雨,犁耙高挂起”;立夏不下雨,虾公细鱼一锅煮(意料塘水干涸)”。立夏以前应插完早稻,农谚谓“春插日,夏插时”,立夏后插的早稻比立夏前插的早稻有明显的生长劣势。头一天插秧时,昔日农户全家会到秧田边田埂上鸣放鞭炮,称“开秧田门”。长沙乡间插秧有互相帮工的习俗。帮工者进屋应向主人祝贺“恭喜栽米树”,午餐主人用盐蛋、大鱼、粉蒸肉款待。插田工于上下午各休息一次,上岸吃米酒和点心,叫“打腰餐”。插田高潮爱唱插田歌,有“插田不唱歌,禾少稗子多”之说。插田歌一般由中老年人领唱,青少年妇女应和。有时两户人家对唱,唱词多为提问式,俗称“盘歌子”。如果对方对提问不能回答,获胜的一方主人下田向领唱者敬酒慰问,群起吆喝致谢。插田收工时,户主向帮工馈赠熟盐蛋、炒黄豆和大块粉蒸肉或腊肉。立夏日吃糯米粉拌鼠曲草做成的汤丸,名“立夏羹”。俗话说“吃了立夏羹,麻石踩成坑”,“立夏吃个团(音tuo),一脚跨过河”。立夏前后常有大风出现,名“龙王暴”。立夏日发东风,俗以为有水灾,谚谓“立夏东风雨涟涟”。立夏日打雷,日后必多雷雨,谚谓“雷打立夏,三天来一下”。8.嵊州立夏有斗蛋的风俗这日中午,家家户户煮好囫囵蛋(鸡蛋带壳清煮,不能破损),用冷水浸上数分钟之后,再套上早已编织好的丝网袋,挂于孩子颈上。孩子们便三五成群,进行斗蛋游戏。蛋分两端,尖者为头,圆者为尾。斗蛋时蛋头斗蛋头,蛋尾击蛋尾。一个一个斗过去,破者认输,最后分出高低。蛋头胜者为第一,蛋称大王;蛋尾胜者为第二,蛋称小王或二王。中饭是糯米饭,饭中掺杂豌豆。桌上必有煮鸡蛋、全笋、带壳豌豆等特色菜肴。乡俗蛋吃双,笋成对,豌豆多少不论。民间相传立夏吃蛋拄心。因为蛋形如心,人们认为吃了蛋就能使心气精神不受亏损。立夏以后便是炎炎夏天,为了不使身体在炎夏中亏损消瘦,立夏应该进补。嵊谚有旺生,寓人双腿也像春笋那样健壮有力,能涉远路,寓意拄腿。带壳豌豆形如眼睛。古人眼疾普遍,人们为了消除眼疾,以吃豌豆来祈祷一年眼睛像新鲜豌豆那样清澈,无病无灾。没有乌叶没关系,可以直接来一碗咸香软糯的糯米饭,来告别春天。推荐菜谱:什锦豌豆糯米饭9.闽南家家户户常将红糟掺入面条中煮熟供全家食用,因红糟色红,为吉祥之色,又有发酵作用,以寓发达发财之意,而红糟也帮助消化,有益健康。此俗衍化至后来,红糟即被海虾代替,谓之“吃虾(夏与虾闽南语同音)面”。海虾煮熟后变红,与红糟色同,以此对夏季之祝愿。立夏之日,多有出嫁女儿备办猪肉、猪肚、猪腰只、鸡蛋面线等物送给娘家老父母食用,称为“补夏”。籍此对父母表表孝心。

(来源:文章屋网 )

第2篇

各地的夏至习俗你了解多少呢?你知道夏至有哪些习俗吗?各个地方是怎么过夏至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夏至习俗相关资料,欢迎阅读参考,希望对大家有用。

夏至的习俗

1、冬至饺子夏至面,北京、山东等地居民,在夏至这天都会吃面条。

2、麦粽:江南食俗,一般有麦粽、角黍、李子、馄饨、汤面等。

3、夏至日,农家还擀面为薄饼,烤熟,祭祖后食用,俗谓“夏至饼”,或分赠亲友。

4、祭神祀祖:夏至时值麦收,自古以来有在此时庆祝丰收、祭祀祖先之俗。

5、消夏避伏:夏至日,妇女们即互相赠送折扇、脂粉等什物。

6、忌剃头理发:清朝时,剃头理发是夏至日中的一项习俗禁忌,但现在大部分人已经没有这个禁忌了。

夏至各地习俗介绍

山东习俗

夏至日是我国最早的节日。清代之前的夏至日全国放假一天,回家与亲人团聚畅饮。《礼记》中也记载了自然界有关夏至节气的明显现象:“夏至到,鹿角解,蝉始鸣,半夏生,木槿荣。”说明一年的这一时节鹿角开始脱落,蝉儿开始鸣叫,半夏、木槿两种植物逐渐繁盛开花。从中医理论讲,夏至是阳气最旺的时节,养生要顺应夏季阳盛于外的特点,注意保护阳气,着眼于一个“长”字。

夏至这天山东各地普遍要吃凉面条,俗称过水面,有“冬至饺子夏至面”的谚语。凉面烟台莱阳一带夏至日荐新麦,黄县(今烟台龙口市)一带则煮新麦粒吃,儿童们用麦秸编一个精致的小笊篱,在汤水中一次一次地向嘴里捞,既吃了麦粒,又是一种游戏,很有农家生活的情趣。

岭南习俗

狗肉本来是中国人的肉类主食,后来有一个赵姓的皇帝属狗,才禁止吃狗肉,因为吃狗肉就是吃皇帝。清朝时期满洲人做皇帝,而满洲人不吃狗肉,想禁而没法禁。只是中国人后来吃狗肉的人慢慢地少了下来,因而吃狗肉从由中国人的肉类主食变成了肉类副食。

夏至吃狗肉和荔枝,是岭南一带的人以借名想吃的“专利”。广州粤语地区和广西的钦州、玉林等地区的人也是非常喜欢吃夏至的狗肉和荔子的。据说夏至日的狗肉和荔子合吃不热,有“冬至鱼生夏至狗”之说,故此夏至吃狗肉和荔枝的习惯延续到今。夏至食狗肉的风俗,民间有“夏至狗,没路走”的俗语,意思是夏至这天,许多狗被杀掉,没路可逃。民间说法是,狗肉性温,大补元气,属性燥热,仅适宜秋冬季节食用,夏天吃狗肉会上火,外热加上内热,对身体不利。但夏至这天例外,夏至这天吃了狗肉,不但不会热气,不会对身体引起不适,反而会对身体有益。大概是相生相克的道理吧。当然,夏至吃狗肉,也应适可而止,不要吃得太多,以免引起消化不良等肠胃病。夏至吃狗肉何以如此热衷?当地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称夏至这天吃狗肉能祛邪补身,抵御瘟疫等。“吃了夏至狗,西风绕道走”,大意是人只要在夏至日这天吃了狗肉,其身体就能抵抗西风恶雨的入侵,少感冒,身体好。正是基于这一良好愿望,成就了“夏至狗肉”这一独特的民间饮食文化。唯一与民间传统不同的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家家户户在夏至日杀狗的景致今天已不复存在。然而,家家户户吃狗肉的习惯依然如故,区别只在于买吃的比杀吃的多。

广东人素有喜吃狗肉之习,阳江地区尤甚。而据有关资料记载,夏至杀狗补身,相传源于战国时期秦德公即位次年,六月酷热,疫疠流行。秦德公便按“狗为阳畜,能辟不祥”之说,命令臣民杀狗避邪,后来形成夏至杀狗的习俗。“立夏日,吃补食”的民谣,也说明补食从立夏就开始了。现在,岭南地区的居民在夏天并无吃狗肉的习惯,反而是在冬天食用狗肉进补。俗话说“卖棉被,吃狗肉。因为狗肉中医学上讲是燥热的【(狗肉)性热,味咸、甘、酸;温补脾胃、补肾助阳、轻身益气、祛寒壮阳。——《本草纲目》】,所以传统生活习惯上继有岭南医学特色的广东居民在夏天吃狗肉是怎么也说不通的,更无热衷,乃属常识问题。

现今广东地区,人们喜好在夏天滋补凉食避暑,因此居民在夏季普遍煲清补凉汤、鲫鱼黑豆汤、药理排骨汤,葱花豆腐汤,冬瓜扁豆瘦肉汤等,煮红、绿豆沙、小米粥、西米粥、白果粥、凉粉、莲子羹、豆腐花、番薯汤等,饮银耳木瓜糖水、凉豆浆、甘蔗水、凉茶、酸梅汤等比较传统而且十分清甜的食物。而且夏天食物多调醋,少盐、少姜、少蒜、味清淡,以粉面、瘦肉、青菜、瓜类等为主。

3

平阴一带,夏至日祭祀祖先。

伏日。夏至后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第四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总称伏日。伏日人们食欲不振,往往比常日消瘦,俗谓之“苦夏”,山东有的地方吃生黄瓜和煮鸡蛋来治“苦夏”,入伏的早晨吃鸡蛋,不吃别的食物。

伏日这天,山东民间都要改善饮食,胶东东部都吃面条,长岛民谣:“立秋(饺子)入伏面。”烟台招远吃水饺,滨州无棣习惯吃面条、豆汤和面棋子,济宁邹城喜欢喝冰水,有的人还到峄山山洞里避暑。

临沂地区有给牛改善饮食的习俗。伏日煮麦仁汤给牛喝,据说牛喝了身子壮,能干活,不淌汗。民谣说:“春牛鞭,舐牛汉(公牛),麦仁汤,舐牛饭,舐牛喝了不淌汗,熬到六月再一遍。”入伏后是种秋菜的季节,有“头伏萝卜二伏菜,三伏还能种荞麦”之谚。

夏至祝福语

1.让夏日的缕缕清风滋润你的友情,让夏日的沥沥小雨浪漫你的爱情,让夏日的滚滚热浪涌起你的,让夏日的句句问候清爽你的心情,夏至到了,愿清凉伴你一夏,快乐伴你一生!

2.让夏日的清风,送去丝丝的凉爽;让夏日的雨滴,送去祝福和健康;让夏日的荷塘,送去荷花飘幽香;让夏日的祝福,伴你幸福长又长!祝夏至快乐!

3.热辣的阳光,带给你工作的热情。清凉的空气,给你带来生活的清爽。丰富的水果,带给你夏日爱情的滋润。夏至到,愿你快快乐乐过夏天,清清爽爽好生活!

4.热浪滚滚夏至到,气温升高人烦燥,牵挂化作清凉风,阵阵吹至君身旁,思念转成清爽雨,丝丝凉意浸心田,清新文字送祝福,夏至健康陪左右,愿君清凉一夏!

5.热浪滚滚夏至来,闷热难耐让人烦;吃块西瓜解解暑,吹吹风扇心稍安;跳进泳池游游泳,身心俱爽乐无边;送份问候来爽你,愿你夏至乐无忧!

6.热浪滔天心烦躁,清凉短信来报到。请来一抹富贵云,也荫清凉到黄昏。招来幸福及时雨,清洁世界满乾坤。送来友谊清凉风,轻松避暑不言中。夏至祝福,清凉一夏!

7.日子过得好快,夏至已然到来。天气炎热闷燥,烦恼跑掉常笑。水果蔬菜养胃,绿豆棒冰暑退。早起不能贪睡,夜晚被子要盖。短信祝福传递,朋友情谊常在。

8.如果上帝说夏至这天我可以许两个愿,我愿你“夏”义冲天,“夏”骨傲天;如果上帝说夏至这天我只能许一个愿,我愿你“夏”情连绵!

9.如果说春天是气质美女,那么夏天一定是性感美女。如果春天是绿色的,那么夏天就是蓝色的。春天美丽,夏天动人,转眼夏至到了,祝你夏至快乐!

10.三月桃花七月荷,荷叶丛下有轻歌。暗香浮动晓寒外,早有蜻蜓立初荷。荷外青山连碧野,青蝉幽鸣夕阳斜。夏至,一首轻诗寄我情。

11.山,峰峦雄伟;水,碧波尽美;天,蔚蓝如醉;地,广阔沃肥;阳,炎炎余晖;人,有情珍贵;你,快乐追随;我,衷心祝愿:夏至好美!

12.扇子随身摇啊摇,短裤短衫随风飘,瓜果梨桃真丰盛,只是蚊子处处咬,挂起蚊帐安心睡大觉。我的短信祝你,拥有清凉快乐的夏天!

13.生命在于运动,精神在于传承,梦想在于奋斗,豪情在于拼搏,力量在于凝聚,祝福在于传递,问候送你,关心接力,夏至热天气,愿你保重身体,万事顺意!

14.时光飞逝,如梭之日,转眼夏至,祝福及时:业所从事,电掣风驰;莘莘学子,渊博学识;家庭琐事,和谐有秩;一生福祉,幸运永至!

15.谁在六月夏至天,守着寂寞星空望着夜,流星不知不觉划过天边,思念如影随形难以入眠,湖光山色美景倒影入眼帘,阵阵凉意能否送入你的心田,夏至的想念,夏至的祝愿,只盼你能在这蒸汽天安心入眠,好梦连绵。

第3篇

立夏吃立夏饼是江南一带,浙江嘉兴等地风俗习惯。立夏饼是用麦芽和糯米粉搅拌均匀而成,之后再加入一些糖精水,放入锅中烘烤至两面焦黄即可。立夏饼是古时为纪念黑蛟,就有人去乡间田里采摘田耳朵,磨粉糊面后制作成立夏饼,用来纪念英雄。这个习俗一直流传至今。

在二十四节气中,立夏系夏季开始。旧时,乡间用赤豆、黄豆、黑豆、青豆、绿豆等五色豆拌合白粳米煮成“五色饭”,后演变改为倭豆肉煮糯米饭,菜有苋菜黄鱼羹,称吃“立夏饭”。用红茶或胡桃壳煮蛋,称“立夏蛋”,相互馈送。用彩线编织蛋套,挂在孩子胸前,或挂在帐子上。小孩以拄立夏蛋作戏,以蛋壳坚而不碎为赢。尚有以五色丝线为孩子系手绳,称“立夏绳”。是日,宁波习俗要吃“脚骨笋”,用乌笋烧煮,每根三四寸长,不剖开,吃时要拣两根相同粗细的笋一口吃下,说吃了能“脚骨健”(身体康健)。再是吃软菜(君踏菜),说吃后夏天不会生痱子,皮肤会像软菜一样光滑。

(来源:文章屋网 )

第4篇

2020年08月07日09点06分03秒是立秋,农历是六月(小)十八。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每年8月8日或9日立秋。北斗指向西南。太阳黄经为135°。从这一天起秋天开始,秋高气爽,月明风清。此后,气温由最热逐渐下降。

习俗:

立秋的主要习俗有:立秋节、摸秋、秋忙会、贴秋膘等。立秋节,也称七月节。时间在公历每年8月7日或8日开始。民国以来,在广大农村中,在立秋这天的白天或夜晚,有预卜天气凉热之俗。还有以西瓜、四季豆尝新、奠祖的风俗。又有在立秋前一日,陈冰瓜,蒸茄脯,煎香薷饮等风俗。

摸秋,夏历八月十五日,是为中秋节。这天夜里婚后尚未生育的妇女,在小姑或其他女伴的陪同下,到田野瓜架、豆棚下,暗中摸索摘取瓜豆,故名摸秋。

贴秋膘,民间流行在立秋这天以悬秤称人,将体重与立夏时对比。因为人到夏天,本就没有什么胃口,饭食清淡简单,两三个月下来,体重大都要减少一点。秋风一起,胃口大开,想吃点好的,增加一点营养,补偿夏天的损失,补的办法就是“贴秋膘”:在立秋这天各种各样的肉,炖肉烤肉红烧肉等等,“以肉贴膘”。

(来源:文章屋网 )

第5篇

1、吃西瓜,在南方有“立秋啃秋瓜”的习俗,在入秋的这一天多吃西瓜,以防秋燥,久之形成习俗。民国时期出版的《首都志》记载:“立秋前一日,食西瓜,谓之啃秋。”也有迎接秋天到来之意。

2、食秋桃,立秋时大人孩子都要吃秋桃,每人一个,吃完把核留起来。等到除夕这天,把桃核丢进火炉中烧成灰烬,人们认为这样就可以免除一年的瘟疫。

3、饺子,立秋当然要“抢秋膘”包饺子。饺子是一种非常受人欢迎的食物,立秋吃饺子叫做“抢秋膘”,你抢我一个饺子,我抢你一个饺子,人们认为这样可以使自己的身体健壮。

4、食小赤豆,从唐宋时起,还有在立秋,必须用井水服食小赤豆的风俗。取七粒至十四粒小赤豆,以井水吞服,服时要面朝西,这样据说可以一秋不犯痢疾。民间则有在立秋时占卜天气凉热的风俗。东汉崔宴《四民月令》:“朝立秋,冷飕飕;夜立秋,热到头。”

5、贴秋膘,民间流行在立秋这天以悬秤称人,将体重与立夏时对比。因为人到夏天,本就没有什么胃口,饭食清淡简单,两三个月下来,体重大都要减少一点。秋风一起,胃口大开,想吃点好的,增加一点营养,补偿夏天的损失,补的办法就是“贴秋膘”:在立秋这天各种各样的肉,炖肉烤肉红烧肉等等,“以肉贴膘”。

6、吃“渣”,山东莱西地区流行立秋吃“渣”,一种用豆末和青菜做成的小豆腐,并有“吃了立秋的渣,大人孩子不呕也不拉”的俗语。秋天是胃肠道疾病的高发期,很多地区的民俗带有治病和祈求一年健康的寓意。四川、山东是这一类民俗的典型代表。

7、吃“福圆”,立秋时节是台湾龙眼的盛产期。人们相信吃了龙眼肉,子孙会做大官,而且龙眼又称为“福圆”,所以有俗谚:食福圆生子生孙中状元。

8、吃茄子,民谚有:立夏栽茄子,立秋吃茄子。立秋正是吃茄子的好时候。民俗立秋前一天把瓜、蒸茄脯、香糯汤等放在院子里晾一晚,于立秋当日吃下。

9、吃清凉糕,在金华市民的心里,立秋吃西瓜、吃清凉糕是必不可少的传统习俗。何为清凉糕?就是用番薯淀粉熬成羹状,倒在碗里。待第二天早上,结成一整块。远看似一块圆润剔透的白玉,然后切成小块,撒上白糖、醋、薄荷,清凉爽口、酸甜开胃。

(来源:文章屋网 )

第6篇

[关键词]宋代;婚服;礼俗

一个时代的服饰,是那个时代文化的表征。宋辽夏金时期,我国各民族交流频繁,融合进一步加剧。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各民族服饰在交融过程中相互影响、取长补短,中原宋王朝传统服饰吸收了许多少数民族元素,而北方草原民族服饰也逐步汉化。服饰是礼仪文化的重要载体,传统礼仪、风俗文化在多民族政权并立的历史大幕下,通过服饰文化的交流,由中原王朝向周边少数民族政权传播、发展。中原王朝内部,礼仪经历了统治阶层的不断调整、强化,最终形成了不同于汉唐的、独树一帜的风格、体系。服饰作为礼仪文化重要表现形式,其分等级、定尊卑的作用也进一步加强。为了人生最重要的仪式——婚礼而准备的婚服,是传统礼仪文化的重要象征。无论是婚礼用的服装、化妆、配饰、都是当时社会审美取向的体现。华美、精致的婚礼服饰,是服饰文化的精华所在,也是礼仪规范的集中体现。研究婚服,能够更直接的了解这一时期各个区域的服饰审美取向和其中蕴含的礼仪文化内涵。近二十年来,虽然婚姻礼俗和服饰研究这两个方向研究成果卓著,但将它们相结合,研究婚礼服饰与婚俗、礼仪关系以及婚服的礼制内涵的文章却不多,可以说研究还是比较薄弱的。

一、研究服饰、礼仪的古籍、专著

有关婚礼服饰的内容在众多史书中曾被提及,如在《宋史》[1]、《辽史》[2]、《金史》[3]、《西夏史》[4]中都对皇帝、后妃、命妇、官员等贵族的礼服形质有详尽的记载,并做了具体的规定。郑樵所著的《通志》[5]中对天子、太子、后妃、官员的章服和婚礼仪制也有明确记载。这类史书虽然记载了统治阶级的章服制度,但并没有专门对婚姻服饰进行记录。尽管如此,透过这些记载,我们还是可以一窥那个时代华美礼服的形质,婚服做为其中的精品,也必然包含了这些礼服的特点。

官方史书只关注了统治阶级,对于广大民众的婚礼服饰没有给与很多的笔墨。朱熹的《朱子家礼》[6]以及司马光的《书仪》[7]则对士大夫阶层的婚礼流程及礼仪规范进行了细致的描述。这俩部书侧重对礼仪习俗、规范的阐述,给我们认识和了解这个时代中下层人民的婚姻形态提供了重要的史料,但是对婚服给与的描述只有寥寥几笔,一带而过。

到了现当代,研究服饰通史的著作颇多,最著名的要数沈从文的《中国古代服饰研究》[8],这部著作通过研究考古资料如壁画、画卷、刻印等,对中国历代传统服饰作了详尽的介绍,并对其中的文化内涵做了细致的刨析。其中第一百零二到一百三十一章是研究辽宋夏金的服饰,沈从文先生更多的从平民服饰入手研究,展现了这个时期社会各个阶层的衣着习俗。孙机著的《中国古舆服论丛》[9]对封建贵族阶级的舆服制度进行了详细的论述。我们可以透过这些描述了解那时婚礼服饰的基本特征。此外,陈茂同的《中国历代衣冠服饰志》[10]、朱和平著的《中国服饰史稿》[11]、周锡保的《中国古代服饰史》[12]、陈高华与徐吉军编著的《中国服饰通史》[13]、周汛及高春明编著的《中国古代服饰风俗》[14]、黄能馥编著的《中国服饰通史》[15]、王民泽编写的《中国古代服饰》[16]、臧迎春著录的《中国传统服饰》[17]、张书光《中国历代服装资料》[18]等都是研究我国古代服饰的著作,这些专著侧重点不同,叙述方式不同,可以说从不同的角度相互佐证,使我们更清晰的认识我国古代服饰的整体面貌。此外,王瑜所著的《中国古代北方民族与蒙古族服饰》[19]对北方少数民族服饰进行了系统的介绍。王青煜所著的《辽代服饰》[20]、赵评春和迟本毅著《金代服饰》[21]为研究辽代、金代的服饰文化提供了重要资料。黄强著的《中国内衣史》[22]是一部专门对历代内衣形质进行收录、介绍的著作。周汛及高春明编著的《中国历代妇女妆饰》[23]、孟辉撰写的《中国历代女子服饰史稿》[24]是专门研究女子服饰的著作。周汛和高春明编著的《中国衣冠服饰大辞典》[25]是研究我国服饰文化的重要工具书。阅读这些专著,可以让我们从各个角度,全面的认识宋辽夏金时期衣着服饰的状态,领略传统服饰的魅力。在认识的基础上,我们可以进一步挖掘隐藏在这些靓丽衣饰下的礼仪内涵。在这些书籍中,并没有专门研究婚服的篇章,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此外,相关的服饰美学著作也是做论文的重要资料,近年来研究服饰美学的文章不少,主要有:叶立诚的《服饰美学》[26]、蔡子谔所著的《中国服饰美学史》[27]、高春明编著的《中国历代服饰艺术》[28]、兰宇与祁嘉华的《中国服饰美学思想研究》[29]。

除了研究服饰的专著外,关于礼仪、民俗研究的著作也是我要了解的重要部分。台湾学者彭利云所著的《宋代婚俗研究》[30],是一部全面介绍和分析宋代婚俗礼仪的专著。美籍学者尹沛霞著,胡志宏译的《宋代的婚姻和妇女生活》[31],从外国人的视角审视宋辽夏金时期的女性和婚姻,有许多独特、新颖的观点。王文宝著的《中国民俗研究史》[32]对我国传统民俗做了系统、深刻的分析研究。朱瑞希等所著的《辽宋金社会生活史》[33]对辽、宋、夏、金的社会生活面貌做了全面的展示。陈戍国著的《中国礼制史·宋辽夏金卷》[34]对这一时期几个政权的各种礼仪制度做了论述。此外,陈顾远《中国婚姻史》[35]、吴存浩《中国婚俗》[36]、彭林著的《中国古代礼仪文明》[37]、王炜民编著的《中国礼仪文化》[38]、钟敬文《中国礼仪全书》[39]都是研究婚姻礼俗的重要资料。

二、相关的论文

研究宋辽夏金时期婚服、婚俗的论文并不是很多,主要研究服饰的有:贾玺增的博士论文《中国古代首服研究》[40]、殷冰瑶的硕士论文《探究中国历代婚服上的民族元素》[41]、邓雅的硕士论文《探究我国汉族女性婚礼服的演变和创新》[42]、王雪莉的硕士论文《宋代服饰制度研究》[43]。相关的有杉本正年著、樊一译的《中国古代的服色及其思想背景》[44]、许星《中国古代民间婚礼仪俗中的着装风俗初探》[45]、乔婷《宋代服饰特点的研究与探析》[46],陈熠鑫、韩丽东、郝云华的《浅谈宋代服饰的民俗风格》[47]、谢檣《宋代女性词中的妆饰民俗》[48],这几篇论文多从民俗的角度分析宋代服饰的特点,对婚礼服饰提得不多,也没有谈到其礼制内涵。

对于婚礼进行专门研究的论文有:吕友人、王立军所撰《宋代婚礼概述》[49]、于佐君《谈婚姻礼服文化的变迁》[50]、《中国传统婚礼习俗》[51]、甄进忠《中国古代婚礼浅论》[52]、彦斌《中国婚礼仪式史略》[53]、包福存《婚礼仪式研究综述》[54]、李金玉《略论中国古代的婚礼》[55]、大勇《中国传统婚庆礼俗与当代婚礼》[56]、段淑萍《中英婚俗文化及差异》[57]、王启发《礼义新探》[58]等等。

对于婚俗研究的主要有:王歌雅《中国古代聘娶婚姻形式略论》[59]、黄修明《中国古代“服禁”论》[60]、《中国各地婚俗》[61]、鲍宗豪《中国婚俗的文化意蕴》(1992年第5期)[62]、韩芳《中西传统婚俗之比较》[63]、《中国特色婚俗》[64]、鲁婷,陈娟娟《浅析中国“彩礼”婚俗存在原因》[65]。

对于少数民族服饰、礼仪进行研究的有:岛田正郎、何天明《辽代契丹人的婚姻》[66]、黄莉《辽代婚姻综述》[67]、杨富学与孟凡云《契丹媵婚制考略》[68]、夏宇旭及赵玮彬《辽金契丹女真婚制婚俗之比较》[69]等论文,为我们研究辽国婚姻礼俗提供了资料。谢静的《敦煌石窟中的西夏服饰研究》[70]、孙昌盛所撰的《西夏服饰研究》[71]、石小英《西夏平民服饰浅谈——以ДX.02822为中心》[72]、陈霞的《西夏服饰审美特征管窥》[73]等几篇文章都在西夏服饰方面做了比较细致的研究。牛达生《从考古发现看唐宋文化对西夏的影响》[74]、艾红玲《西夏礼仪制度考论》[75]等文章对西夏婚礼制度作了介绍。关于西夏服饰、礼仪方面的论文相对而言很缺乏,这方面的研究也很不足。研究金代服饰、礼仪的文章同样比较缺乏,只见到俞超伟所写的《填补金代服饰制度的空白》[76]这篇文章通过考古发现充实了金代服饰史料。此外还有王春蕾《试述金代女真族服饰及演变》[77]以及顾韵芬、高岩、李丹《金代女真族服饰文化的整合性发展》[78]等。这些文章虽然为我们在服饰、礼仪这一领域进行探索、挖掘提供了宝贵的资料,让我们用以学习和借鉴,但是它们都没有对婚礼服饰及其与礼仪、风俗之间的关系进行系统的研究,鉴于这方面的内容对于我们清晰地认识宋代的服饰文化、礼仪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我认为有必要进行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元]脱脱.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1985.

[2][元]脱脱.辽史[M].北京:中华书局,1982.

[3][元]脱脱.金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

[4][元]脱脱.西夏史[M].北京:中华书局,1998.

[5][宋]郑樵.通志[M].北京:中华书局,1987.

[6][宋]朱熹.朱子全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7][宋]司马光.资治通鉴[M].北京:中华书局,2009(1).

[8]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

[9]孙机.中国古舆服论丛[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

[10]陈茂同.中国历代衣冠服饰志[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

[11]朱和平.中国服饰史稿[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1.

[12]周锡保.中国古代服饰史[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

[13]陈高华,徐吉军.中国服饰通史[M].宁波:宁波出版社,2005.

[14]周汛、高春明.中国古代服饰风俗[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5.

[15]黄能馥.中国服饰通史[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5.

[16]王民泽.中国古代服饰[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

[17]臧迎春.中国传统服饰[M].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03.

[18]张书光.中国历代服装资料[M].合肥:安徽美术出版社,1990.

[19]王瑜.中国古代北方民族与蒙古族服饰[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7.

[20]王青煜.辽代服饰[M].沈阳:辽宁画报出版社,2002.

[21]赵评春,迟本毅.金代服饰[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

[22]黄强.中国内衣史[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8.

[23]周汛,高春明.中国历代妇女妆饰[M].北京:三联书店,1988.

[24]孟辉.中国历代女子服饰史稿[M].北京:作家出版社,1995.

[25]周汛,高春明.中国衣冠服饰大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6.

[26]叶立诚.服饰美学[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1.

[27]蔡子谔.中国服饰美学史[M].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2001.

[28]高春明.中国历代服饰艺术[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9.

[29]兰宇,祁嘉华.中国服饰美学思想研究[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

[30]彭利云.宋代婚俗研究[M].天津:新文丰出版公司,1988.

[31]胡志宏.宋代的婚姻和妇女生活[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

[32]王文宝.中国民俗研究史[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

[33]朱瑞希.辽宋金社会生活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34]陈戍国.中国礼制史·宋辽夏金卷[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

[35]陈顾远.中国婚姻史[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

[36]吴存浩.中国婚俗[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6.

[37]彭林.中国古代礼仪文明[M].北京:中华书局,2004.

[38]王炜民.中国礼仪文化[M].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2.

[39]钟敬文.中国礼仪全书[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40]贾玺增.中国古代首服研究[D].东华大学博士论文,2006.

[41]殷冰瑶.探究中国历代婚服上的民族元素[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0.

[42]邓雅.探究我国汉族女性婚礼服的演变和创新[D].江南大学硕士论文,2008.

[43]王雪莉.宋代服饰制度研究[D].浙江大学硕士论文,2006.

[44]杉本正年,樊一.中国古代的服色及其思想背景[J].成都大学学报,1995(4).

[45]许星.中国古代民间婚礼仪俗中的着装风俗初探[J].苏州丝绸工学院学报,1998(6).

[46]乔婷.宋代服饰特点的研究与探析[J].山东纺织经济,2010(10).

[47]陈熠鑫,韩丽东,郝云华.浅谈宋代服饰的民俗风格[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6).

[48]谢檣.宋代女性词中的妆饰民俗[J].时代文学,2009(2).

[49]吕友人,王立军.宋代婚礼概述[J].殷都学刊,1991(4).

[50]于佐君.谈婚姻礼服文化的变迁[J].纺织导报,2008(11).

[51]中国传统婚礼习俗[J].现代语文,2007(4).

[52]甄进忠.中国古代婚礼浅论[J].中州大学学报,2005(2).

[53]彦斌.中国婚礼仪式史略[J].民俗研究,2000(2).

[54]包福存.婚礼仪式研究综述[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2007(4).

[55]李金玉.略论中国古代的婚礼[J].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5).

[56]大勇.中国传统婚庆礼俗与当代婚礼[J].现代交际,2001(11).

[57]段淑萍.中英婚俗文化及差异[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

[58]王启发.礼义新探[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3).

[59]王歌雅.中国古代聘娶婚姻形式略论[J].求是学刊,1993(1).

[60]黄修明.中国古代“服禁”论[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 ,2006(1).

[61]中国各地婚俗[J].中国地名,2008(10).

[62]鲍宗豪.中国婚俗的文化意蕴[J].社会科学研究,1992(5).

[63]韩芳.中西传统婚俗之比较[J].中国校外教育,2008(1).

[64]中国特色婚俗[J].中国地名,2008(10).

[65]鲁婷,陈娟娟.浅析中国“彩礼”婚俗存在原因[J].传承,2009(6).

[66]岛田正郎,何天明.辽代契丹人的婚姻[J].蒙古学信息,2004(3).

[67]黄莉.辽代婚姻综述[J].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2003(3期).

[68]杨富学,孟凡云.契丹媵婚制考略[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1(4).

[69]夏宇旭,赵玮彬.辽金契丹女真婚制婚俗之比较[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07(3).

[70]谢静.敦煌石窟中的西夏服饰研究[J].艺术设计研究,2009(3).

[71]孙昌盛.西夏服饰研究[J].民族研究,2001(6).

[72]石小英.西夏平民服饰浅谈——以ДX.02822为中心[J].宁夏社会科学,2007(3).

[73]陈霞.西夏服饰审美特征管窥[J].史学理论,2010(31).

[74]牛达生.从考古发现看唐宋文化对西夏的影响[J].考古与文物,2001(3).

[75]艾红玲.西夏礼仪制度考论[J].宁夏社会科学,2009(1).

[76]俞超伟.填补金代服饰制度的空白[J].中国文物报,2001(8).

[77]王春蕾.试述金代女真族服饰及演变[J].黑龙江农垦师专学报,2002(4).

第7篇

――唐・韦应物《夏至避暑北池》

日色若炎火,正当三伏时。

――宋・梅尧臣《中伏日永叔遗冰》

夏至是二十四个节气中的第十个节气,也是我国出现最早的节气之一,多在公历的六月二十二日前后。早在先秦时期,我国已有了四季之分,《尚书・尧典》记有“二分(春分、秋分)、二至(夏至、冬至)”的代名词,即“日中”“宵中”“日永”“日短”四个节气名称。《春秋左传》鲁僖公五年:“凡分(春分、秋分)、至(夏至、冬至)、启(立春、立夏)、闭(立秋、立冬),必书云物(杜预注:云物,气色灾变也),为备故也(杨伯峻注:恐有灾荒凶札,早为之备)。”可见,春秋中期已有夏至的记载。至,极也。南朝梁刘昭注引《月令章句》曰:“夏至之为极有三意焉:昼漏极长,去极极近,晷景极短。”这一天太阳的高度达到极致,阳光几乎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的白昼最长,夜晚最短,故夏至,又称“日长至”。过了夏至日,阳光直射的位置逐渐向南移动,白天开始一天比一天缩短,而南半球则恰好相反。从夏至这一天起,天气也逐渐炎热起来,于是有“夏至未砟道热,冬至未来莫道寒”的谚语。夏至过后,天气并不是立即就热起来,一般要过二十天左右,入伏以后,才到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一、夏至节俗

夏至节,是继端午节之后,又一个夏天的节日,古代这个节日同冬至节一样重要。

首先,皇帝在这天要举行祭地仪式。

《周礼・春官・神仕》:“以冬日至致天神人鬼,以夏日至致地示物m,以W国之凶荒、民之札丧。”贾公彦疏曰:“夏至日,祭地o,以其阴,故五月一阴生之日,当阴气升而祭之。”地示,又作地o,即地神,大地之神。物m(魅),百物之神曰m,即《春秋传》所谓“螭m魍魉”。W(音guì),除也。凶荒,即饥荒。札丧,即因遭瘟疫而死亡。就是说,在夏至祭祀地神和百物之神,是为国家除去灾害,为人民免除瘟疫。

夏至祭地神和百物之神的仪式,一般在京城北郊举行。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夏至》:“夏至大祀方泽(夏至日祭地之处。掘地为方池,贮水以祭,故称方泽),乃国之大典。”冬至祭天于寰丘,夏至祭地于方泽,乃象天圆地方之形。祭祀仪式,以舞乐致神。《周礼・春官・大司乐》:“乃奏大蔟,歌应钟,舞《咸池》,以祭地示。乃奏姑洗,歌南吕,舞《大磬》,以祀四望。乃奏蕤宾,歌林钟,舞《大夏》,以祭山川。”四望(五岳、四渎)山川皆地神。《周礼・大宗伯》称,以舞乐招神,还要用牲,“以血祭祭社稷、五祀、五岳”。

其次,荐新祀祖。

夏至,是农业生产上一个重要节气。白居易诗云:“洛下麦秋月,江南梅雨天。”在北方正是麦秋季节,在南方“双抢”(抢收小麦等小春作物,抢栽稻秧)接近尾声。四川民间流传的生产谚语说:“立夏、小满忙栽秧,碰到亲家不开腔”;“芒种忙忙栽,夏至谷怀胎”;“芒种栽秧天赶天,夏至栽秧时赶时”;“忙种栽秧穗不长,夏至栽秧杆杆光”;“过了芒种不种棉,过了夏至不栽田。”夏至日,刚好是大麦小麦收割以后,秧苗满栽满插的时候。农民从田间回到村庄,抖落一身尘土,沉浸在丰收的喜悦之中。正如宋代范成大《夏日田园杂兴十二绝》之三所咏:“二麦俱秋斗百钱,田家唤作小丰年。饼炉饭甑无饥色,接到西风熟稻天。”吃到香甜的新麦炉饼,农民不忘祖先保佑,首先要举行荐新祀祖的报赛仪式。夏至荐新祀祖的习俗源自先秦时期。《管子・轻重己》:“以春日至始,数九十二日,谓之夏至,而麦熟。天子祀于太(大)宗,其盛以麦。麦者,谷之始也;宗者,族之始也。同族者人(入),殊族者处(止)。皆齐(斋)。”明、清和民国地方志多有夏至日祀祖的记载。明弘治元年刻本《吴江志》:“五月重午作角黍,夏至日作麦粽,祭先毕则以相饷。”明嘉靖刻本《江阴县志》:“夏至,割腊肉,陈朱李祀先于正寝。”清乾隆十六年刻本江苏《无锡县志》:“五月夏至日,煮麦和糖以荐先(盖荐新之意),食之云不蛀(疰)夏。”疰(音zhù)夏,中医指夏季长期发烧的病,患者多为小儿,多由排汗机能发生障碍引起。清道光六年刻本四川《綦江县志》:“五月,‘夏至日’宜雨,谚云:‘夏至无云三伏热。’是日宜祀先于家。”清道光六年刻本《忠州直隶州志》及同治六年刻本《巴县志》记载亦同。清光绪五年刻本江苏《华亭县志》:“夏至,复作角黍,特牲祀先于正寝。”清光绪二十二年刻本《锡金识小录》记江苏“夏至日,荐新麦。晨煮麦粥供家祠及五祀”。民国3年石印本浙江《东阳县志》:“‘夏至’凡治田者必具酒肉祭土谷之神,蔬草立标插诸田间就而祭之,谓‘祭田婆’。”

再次,夏至的食俗和忌讳。

南朝梁宗懔撰《荆楚岁时记》:“夏至节日食粽。”端午节亦食粽,于是有人说“端午节源于夏至节”,此说欠妥。

首先,从时序言,端午在前,夏至在后。其次,从节令来说,民间过端午节的时间也先于过夏至节,早可至东汉应劭《风俗通义》。至晋,周处《风土记》:“仲夏(五月)端午,烹鹜角黍。”再至南朝梁,《荆楚岁时记》言“夏至节日食粽”。值得注意的是,《太平御览》卷三十一引《风土记》曰:“仲夏端午,端,初也。俗重五日与夏至同,先节一日,又以菰叶裹黏米,以粟(栗)枣灰汁煮,令熟,节日啖。煮肥龟,令极熟,去骨,加盐豉秫蓼,名曰{龟。黏米一名F,一曰角黍,盖取阴阳尚包裹未(分)之象也。龟表肉里,阳内阴外之形,所以赞时也。”似乎端午、夏至两节的重要性,在古代难分伯仲。二节同在仲夏五月,从时间言,端,初也。端午食粽“盖取阴阳尚包裹未(分)之象也”;而夏至为中,意指阳气之至极,阴气之始至。然夏至阴阳同样尚未明,故夏至同样食粽子,吃鸭(鹜)。端午、夏至同在民间信仰的恶月,故民间流行的一些避凶趋吉的巫术和忌讳一样。如,《风俗通义》曰:“五月五日,以五彩丝系臂者,辟兵及鬼,令人不病温。”《风俗通义佚文》:“夏至着五彩,辟兵,题曰游光。游光,厉鬼也,知其名者无瘟疾。”五彩,避五兵也。《后汉书・礼仪志中》:“仲夏之月,万物方盛。日夏至,阴气萌作,恐物不(茂)。其礼:以朱索连荤菜,弥牟[朴]蛊锺。以桃印长六寸,方三寸,五色书文如法,以施门户。”“汉兼用之,故以五月五日,朱索五色印为门户饰,以难止恶气。”从两节诸多民俗事象交缠不清来看,很难说谁源于谁。至于各地重过端午,还是重过夏至节,视各地地理环境和风俗传统而定,一般说来,南方重夏至节。

唐代夏至节,时兴吃粽子、烤鹅。白居易《和梦得夏至忆苏州呈卢宾客》诗曰:“忆在苏州日,常谙夏至筵。粽香筒竹嫩,炙脆子鹅鲜。水国多台榭,吴风尚管弦。每家皆有酒,无处不过船。交印君相次,褰帷我在前。此乡俱老矣,东望共依然。洛下麦秋月,江南梅雨天。齐云楼上事,已上十三年。”唐代士人夏至后喝冰镇酒醪。唐人李德裕《述梦诗四十韵(有序)》:“荷静蓬池,冰寒郢水醪。”自注:“每学士初上赐食,皆是蓬莱池鱼。夏至后颁赐冰及烧香酒,以酒味稍浓,每和冰而饮。禁中有郢酒坊也。”

夏至节,在古代又叫“朝节”。南宋陈元靓《岁时广记》卷二十四《朝节》引《图经》云:“池阳风俗,不喜端午,而重夏至。以角黍舒雁往还,谓之朝节。”池阳县即今陕西省泾阳县和三原县的部分地区,汉惠帝四年(前191)改为池阳县。角黍,即粽子。舒雁,即鹅。北宋吕原明《岁时杂记》云:“濒江州郡皆重夏至,杀鹅为炙以相遗,村民尤重此日。”《岁时杂记》:“京辅旧俗,皆谓夏至日食百家饭则耐夏。然百家饭难集,相传于姓柏人家求饭以当之。有医工柏仲宣太保,每岁夏至日,炊饭馈送知识家。又云,求三家饭以供晨餐。皆不知其所自来。”

清代北京夏至,喜吃冷淘面(过水面)。清潘荣陛著《帝京岁时纪胜・夏至》:“京师于是日家家俱食冷淘面,即俗说过水面是也,乃都门之美品。向曾询及各省游历友人,咸以京师之冷淘面爽口适宜,天下无比。谚云:‘冬至馄饨夏至面。’京俗无论生辰节候,婚丧喜祭宴享,早饭俱食过水面。省妥爽便,莫此为甚。”

清代四川民间过夏至节,同端午节一样,食粽子。清道光六年《忠州直隶州志》:“‘夏至’日宜雨,谚云:‘夏至见青天,有雨到秋边。’又云:‘夏至无云三伏热。’是日祀先于家,亦食粽。始节饮,农家浚井改水。”浚井改水,系沿袭汉代古俗。《岁时广记》卷二十四引《续汉书・礼仪志》:“夏至日,浚井改水;冬至日,钻燧改火,可去瘟病。”

江南夏至节的食俗, 各地不一。如: 华亭县“夏至,复作角黍”(清光绪五年《华亭县志》);吴江县“夏至日作麦粽”(明弘治元年《吴江志》);武进、阳湖县“夏至日,食馄饨、啬()李”(清道光二十三年《武进、阳湖县合志》,清光绪十一年《武进、阳湖县合志》);江阴县“夏至,食馄饨”(清道光二十年《江阴县志》)。

江南夏至节最具地方特征的食俗是“食夏至粥”。夏至粥,一般为小麦、蚕豆煮粥,和糖而食;有的“以新小麦和糖及苡仁、芡实、莲心、红枣煮粥食之,名曰‘夏至粥’”(清光绪三十年《常昭合志稿》);有的“以小麦、蚕豆、赤豆、红枣和米煮粥,互相馈遗”。其意为“荐新”,迷信说法是:吃了夏至粥,不疰夏疾。

南方夏至日忌讳“坐户槛(门坎)”,有的地方还有“称人”的习俗和“洗泥”的醵饮活动。如:清宣统元年《太仓州志》载,夏至日这一天“戒坐户槛,云犯之得注(疰)夏疾”。清光绪八年《嘉定县志》:“‘夏至日’,称人,云不疰夏,戒坐户槛。”民国10年《江阴县续志》:“五月夏至,权人轻重,谓可免疫气。”民国16年《瓜洲续志》:“‘夏至日’,男女小孩以秤权轻重,谓之‘秤人’。不许小孩坐门槛;向各户讨七家茶叶泡给小孩饮,云不疰夏。”清光绪十一年刻本《丹阳县志》:“夏至节,农家最重为莳秧也。既莳毕,田主具酒馔饲佣工,或邻朋自相醵饮,谓之‘洗泥’(坡诗“多买黄封作洗泥”)。”清宣统三年傅崇榘编《成都通览・成都之民情风俗》:“按:立夏日,用大戥秤人,计其斤数,谓夏至秤人,不害病。”

广东夏至食俗颇为奇特,多“烹犬而食”,其作用为“解疟疾”“辟阴气”“扶阳气”“御蛊毒”。如:清康熙二年《乳源县志》:“‘夏至’,啖犬肉,以滋阳气。”清乾隆四十八年《归善县志》:“‘夏至’,食犬肉,饮荔枝酒助阳气。”清道光十年《西宁县志》:“‘夏至日’,或烹狗集饷,谓一阴生,用热物以胜之。”清同治十三年《韶州府志》:“五月。‘夏至日’,掰荔荐祖考,磔犬以辟阴气。”清光绪十六年《花县志》:“五月。‘夏至’,烹犬而食,云解疟疾。”民国14年铅印本《四会县志》:“‘夏至’,多磔犬以扶阳气,然戒牛、犬者不敢尝。”民国16年《东莞县志》:“(夏至)是日,屠狗以食,谓之‘解疟’。”民国24年《罗定志》:“‘夏至’烹狗,以扶阳气。”民国25年《龙门县志》:“五月。‘夏至’,磔犬御蛊毒。”广东夏至日磔犬御蛊毒,乃先秦古俗的遗留,伏日节俗将涉及此问题。

二、伏日习俗

伏日,也叫伏天,三伏(初伏、中伏和末伏,或头伏、二伏和三伏)的总称。《汉书・郊祀志上》载秦德公“用三百牢于~,作伏祠”。孟康注:“六月伏日也。周时无,至此乃有之。”颜师古注曰:“伏者,谓阴气将起,迫于残阳而未得升,故为藏伏,因名伏日也。”《艺文类聚》卷五《岁时下・伏》引《历忌释》曰:“伏者何也?金气伏藏之日也。四时代谢,皆以相生。立春木代水,水生木。立夏火代木,木生火。立冬水代金,金生水。至于立秋,以金代火。金畏于火,故至庚日必伏。庚者,金故也。”农历夏至后第三庚日起为初伏(头伏),第四庚日起为中伏,立秋后第一庚日起为末伏。初伏、末伏皆为十天,惟中伏有十天或二十天,因为末伏之起必在立秋后之庚日的缘故,于是每年的伏天就有30天或40天。2014年6月21日(农历五月二十四日)是夏至,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公历7月18日,农历六月二十二日,庚寅)进入初伏,十天后进入中伏(公历7月28日,农历七月初二,庚子),再过十天进入末伏(公历8月7日,农历七月十二日,庚戌,立秋),再过十天(公历8月17日,农历七月二十二日,庚申),末伏结束,老百姓叫出伏。三伏天正好在小暑和处暑之间,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江南水乡特别潮湿,闷热。炎天白日,路断人稀,人们四处寻阴凉地避暑。晋人程晓《伏日》诗曰:“平生三伏时,道路无行车。闭门避暑卧,出入不相过。”宋人张耒《初伏大雨呈无咎》诗云:“初伏炎炎坐汤釜,长安行人汗沾土。”宋白子仪《初伏后偶书呈抑之》诗:“炎天三伏经初伏,火烈石焚疑此时。”又《暑伏偶书呈端祖仰之》:“岁时三伏每相承,雨汗居人困不胜。”三十天暑退出伏,早晚始有凉意。宋张耒《出伏后风雨顿凉有感》诗:“三伏如汤釜,薰煮理亦足。西风半夜雨,窗户一清肃。那能惜摇落,可喜过炎燠。老人亦晨起,稍进杯中X。”

三伏节起于战国时代的秦国,最初为夏日祭祀社神(土地神),禳却热毒气。《史记》卷五《秦本纪》:“(德公)二年,初伏,以狗御蛊。”又《史记》卷十四《十二诸侯年表》:“(秦德公二年),初作伏,祠社,磔狗邑四门。”《史记》卷二十八《封禅书》记秦德公“作伏祠。磔狗邑四门,以御蛊灾”。唐张守节《史记正义》曰:“六月三伏之节起秦德公为之,故云初伏。伏者,隐伏避盛暑也。”桂馥《说文解字义证》又曰:“蛊者,热毒恶气为伤害人,故磔狗以御之。按:磔,禳也。狗,阳畜也,以狗张磔于郭四门,禳却热毒气也。”

《汉旧仪》载:“汉魏伏日有酒食之会。”班固撰《汉书》卷六十五《东方朔传》:“上(武帝)以朔为常侍郎,遂得爱幸。久之,伏日,诏赐从官肉。大官丞日晏不来,朔独拔剑割肉,谓其同官曰:‘伏日当蚤归,请受赐。’即怀肉去。”《汉书》卷六十六《杨敞传》附《杨恽传・报孙会宗书》:“田家作苦,岁时伏腊,亨(烹)羊涓幔斗酒自劳。”颜师古注:“洌毛炙肉也,即今所谓n(音āo)也。”伏腊,伏即伏日,腊即腊日(农历腊月初八)。意思即:田家一年四季劳作辛苦,逢年过节,伏日腊日,均要烹羊涓幔喝酒庆贺,过个闹闹热热的节日。看来,汉代官民都要过伏日节。

北宋孟元老撰《东京梦华录》卷八“是月巷陌杂卖”条:“都人最重三伏,盖六月中别无时节,往往风亭水榭,峻宇高楼,雪槛冰盘,浮瓜沉李,流杯曲沼,苞新荷,远迩笙歌,通夕而罢。”

南宋吴自牧《梦粱录》卷四《六月》:“六月季夏,正当三伏炎暑之时,内殿朝参之际,命翰林司供给冰雪,赐禁卫殿直观从,以解暑气。”六月初六日,“是日湖中画舫,俱舣堤边,纳凉避暑,恣眠柳影,饱挹荷香,散发披襟,浮瓜沉李,或酌酒以狂歌,或围棋而垂钓,游情寓意,不一而足。盖此时烁石流金,无可为玩,姑借此以行乐耳”。

清顾禄撰《清嘉录》卷六《六月》:苏州三伏天,“好施者于门首普送药饵,广结茶缘。街坊叫卖凉粉、鲜果、瓜、藕、芥辣、索粉,皆爽口子物。什物则有蕉扇、苎巾、麻布、蒲鞋、草席、竹席、竹夫人、藤枕之类,沿门担供不绝。土人剪纸为方圆六八角灯,及画舫宝塔舟车伞扇诸式,或以鸭卵空其重粘五色楮,彩画成鱼,穴孔纳萤,谓之萤火虫灯,供小儿嬉玩。浴堂亦暂停爨火。茶坊以金银花、点汤,谓之双花。面肆添卖半汤大面,日未午,已散市。早晚卖者,则有臊子面,以猪肉切成小方块为浇头,又谓之F子肉面,配以黄鳝丝,俗呼鳝鸳鸯”,“土人置窨冰,街坊担卖,谓之凉冰。或杂以杨梅、桃子、花红之属,俗呼冰杨梅、冰桃子。鲜鱼肆以之护鱼,谓之冰鲜”,“纳凉,谓之乘风凉。或泊舟胥门万年桥洞,或舣棹虎阜十字洋边,或分集琳宫梵宇,水窗冰榭,随意留连。作牙牌、叶格、马吊诸戏,以为酒食东道,谓之斗牌。习清唱为避暑计者,白堤青坊,争相斗曲,夜以继日,谓之曲局。或招盲女瞽男弹唱新声绮调,明目男子演说古今小说,谓之说书。置酒属客,递为消暑之宴。盖此时烁石流金,无可消遣,借乘凉为行乐也”。

清代北京三伏日,主要有皇家浴象浴马、都人酌酒赏莲、商铺攒聚香会等活动。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六月”条:“銮仪卫驯象所,于三伏日,仪官具履服,设仪仗鼓吹,导象出宣武门西K滨浴之。城下结彩棚,设仪官公廨监浴,都人于两岸观望,环聚如堵。”“帝京莲花盛处,内则太液池金海;外则城西北隅之积水潭,植莲极多,名莲花池。或因水阳有静业寺,名为静业湖。三伏日,上驷苑官校于潭中浴马。岸边柳槐垂荫,芳草为茵,都人结侣携觞,酌酒赏花,遍集其下。六月朔日,各行铺户攒聚香会,于右安门外中顶进香,回集祖家庄回香亭,一路河池赏莲,箫鼓弦歌,喧呼竟日。”

以上所言,基本是古代阔人、文人,最多也不过是市民的过伏天的习俗。至于广大劳苦大众,伏天照常顶烈日劳作生产,生活异常艰苦。正如《水浒传》上白胜唱的山歌:“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民国26年《滦县志》描述河北农民伏天的生活说:“六月六日,旱禾已含秀,冒暑锄田,挥汗如雨,为农夫最苦时期。治田略暇,始与家人尝麦。麦于五月登场,至是始治面食,俗谓‘过麦收’。月之下旬,早糜即有熟者,黍必交处暑始熟。田野陂陀之上,多童稚牧牛马者,盖是时草盛畜闲也。”

六月初六日是个特殊的日子,宋代定为“天贶节”(天赐节),明清以后民间叫“洗晒节”,也是制藏的好日。

先说洗。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二十四《风俗・六月六日》:“至于时俗,妇女多于是日沐发,谓沐之则不?(音zhí,黏着)不垢。至于猫犬之属亦俾浴于河。”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六月六日》:“妇女多于是日沐发,谓沐之不腻不垢。至于骡马猫犬牲畜之属,亦沐于河。”乾隆三十九年《永平府志》:“初伏洗头去风,以杏仁炒麦子,食数粒,一年头不痛、心无呕。”康熙五十七年山西《临县志》:“初伏,浴于河,谓之‘洗百病’。”同治二年山西《榆次县志》:“‘伏日’,采樗实煮汤浴儿,云不病热。”明冯应京《月令广义》卷十一说,六月六“洗六畜,去疾却虫”。

其次说晒。六月六,为佛寺晒经日。因此,文人曝书籍,妇女曝衣衾,谓可不生蛀虫。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二十四《风俗・六月六日》:“六月六日本非令节,但内府皇史k晒曝列圣实录、列圣御制文集诸大函,则每岁故事也。”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京师于六月六日抖晾衣服书籍,谓可不生蛊蠹。”

再说制曲作酱。伏天,也是制曲作酱醋的季节,单以华北地区为例。清乾隆三十九年《永平府志》:“季月六日,晨汲井水贮之,经年不坏,可以造曲渍醯……伏日宜造麦曲。”光绪元年《元氏县志》:“六月六日,汲水和面作曲,水味经久不恶。”光绪三年《蔚州志》:“六月六日,初伏日储水,用以造酱、曲、酝酒。”光绪三年《乐亭县志》:“六月六日……清晨汲井水贮之,经年不坏,可以造面(曲)、渍醋,又以水煎盐,擦牙洗目……伏日,折木棉蔓,造麦曲。”光绪二十一年《涞水县志》:“六月六日凌晨,汲水注瓮,合酱,造曲。”光绪二十五年《天津府志》庆云县:“三伏,作豆豉、面酱。”康熙五十七年山西《临县志》:“六月六日,取水踏曲,独佳。”同治十一年山西《洪洞县志》:“六月六日,五更初各家汲井水,以需作面醋之用。”同治十三年山西《阳城县志》:“六月六日,乡村各具蒸食,牧童脯击鼓,竞祀山神。城市每于立伏日合酱,造曲,较常佳甚。”

南方亦盛行伏日造酱醋豉的风俗。明冯应京《月令广义》卷十一《六月令》记三伏日制藏的项目有:“D(音yǎn,用柞桑叶、黄荆叶等覆盖)酱,麦醋,米醋,莲花醋,大曲,豆豉,麸豉,淡豉,法豉。晒麸茄。晒腌瓜,以紫苏叶或樱桃叶或薄荷叶卷收。伏中造三黄醋。六月造糯米醋、大麦酱醋。”宋陈元靓《岁时广记》卷二十四引《治生先务》:“闽人以六月六日造谷醋,合酱豉,云:‘其日水好。’”清顾禄《清嘉录》卷六《六月・合酱》说:“(苏州)谓造酱馅曰罨(音yǎn,用柞桑叶、黄荆叶等覆盖)酱黄,馅成之后,择上下火日合酱,俗忌雷鸣。谚云:‘雷鸣不合酱。’”清宣统三年傅崇榘编《成都通览・成都之民情风俗》:“六月伏日,做胡豆瓣。”

三、夏天的食俗和禁忌

炎炎夏日,酷暑熏蒸,对于人体健康,既有精神的消耗,又有疾病的威胁,故《礼记・月令》称仲夏之月,“日长至,阴阳争,死生分”。为了安全度过夏天,特别是夏至后的三伏天,古人长期形成了一套消夏的养生习俗。

据《礼记・月令》记载,先秦时,仲夏之月“君子齐(斋),处必掩身,毋躁,止声色,毋或进,薄滋味,毋致和,节嗜欲,定心气”。就是作为君子,夏天要斋戒,居处不要怕热就赤身露体,谨防着凉;不要浮躁骚动;要禁声色,把握住自己;饮食要清淡,不要刻意追求多味;要节制嗜好和欲望,平心静气,有条不紊从事工作。简而言之,消夏的秘诀就是:清心寡欲,稍安勿躁。正如唐代诗人杜荀鹤《夏日题悟空上人院》诗所言:“三伏闭门披一衲,兼无松竹荫房廊。安禅不必须山水,灭得心中火自凉。”

本着“薄滋味,毋致和”的原则,夏天的食俗,自以清淡、保健为主。梁宗懔撰《荆楚岁时记》:“伏日并作汤饼,名为‘辟恶饼’。”按:《魏氏春秋》:‘何晏以伏日食汤饼,取巾拭汗,面色皎然,乃知非傅粉。’则伏日汤饼自魏已来有之。”明蒋一葵著《长安客话》卷二《皇都杂记・饼》:“水瀹而食者皆为汤饼。今蝴蝶面、水滑面、托掌面、切面、挂面、A、馄饨、合络、拨鱼、冷淘、温淘、秃秃麻失之类是也。水滑面、切面、挂面亦名索饼。”

明清两代北京夏天食俗。明刘若愚《明宫史・火集・饮食好尚》曰:“夏至伏日,戴萆麻子叶。吃‘长命菜’,即马齿苋也。”“初伏、中伏、末伏日,亦吃过水面。吃‘银苗菜’,即藕之新嫩秧也。初伏日造面,惟以白面用绿豆黄加料和成晒之。立秋日,戴楸叶,吃莲蓬、藕,晒伏姜,尝茉莉、栀子兰、芙蓉等花。先帝爱鲜莲子汤,又好用鲜西瓜种微加盐焙用之。”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六月・时品》:“盛夏食饮,最喜清新,是以公子调冰,佳人雪藕。京师莲实种二:内河者嫩而鲜,宜承露,食之益寿;外河坚而实,宜干用。河藕亦种二:御河者为果藕,外河者多菜藕。总以白莲为上,不但果菜皆宜,晒粉尤为佳品也。且有鲜菱、芡实、茨姑、桃仁,冰湃下酒,鲜美无比。”清代北京亦盛行食西瓜解暑。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云:“六月初旬,西瓜已登,有三白、黑皮、黄沙瓤、红沙瓤各种。沿街切卖者,如莲瓣,如驼峰,冒暑而行,随地可食,既能清暑,又可解酲,故予尝呼为清凉饮。”

民国20年铅印本《天津志略》:“入伏,有饮食期,初伏面饺,二伏面条,三伏则为饼,而佐以鸡蛋。谚云:‘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乡村农民,则初伏种萝卜,二伏种菜,三伏种荞麦。”

清光绪七年山西《翼城县志》:“六月初六日,邑人多以酵面为蒸食,剁碎肉于中,而开其口,谓之‘张口馒头’。姻亲家率相馈送焉。”民国18年铅印本山西《翼城县志》:“六月初六日,凡女新适人者,母家多以酵面为蒸食,剁碎肉或芝麻糖于中,而开其口,谓之‘张口馒头’。新妇怀孕临产时,母家馈送之食物,亦然。盖取夫开怀之义焉。”民国9年石印本山西《虞乡县新志》:“六月六日,号‘天贶节’。家家俱吃煎饼,晒衣服。”民国6年石印本山西《万泉县志》:“六月六日,人家食煎饼,曰‘补天’。”

四、夏日数九

如同冬至以后要数九一样,民间习俗夏至以后也有数九,数及九九八十一日,伏尽热尽。从宋代开始,各地流传着反映本地暑凉变化的“九九歌”。

最早的“ 夏至九九歌” , 见于宋人陆泳《吴下田家志》:“一九二九,扇子不离手。三九二十七,冰水甜如蜜。四九三十六,拭汗如出浴。五九四十五,头戴秋叶舞。六九五十四,乘凉大佛寺。七九六十三,床头寻被单。八九七十二,思量盖夹被。九九八十一,家家打炭墼。”炭墼(音jī),用炭末做成的块状物,用于烤火取暖。

宋周遵道《豹隐纪谈》:“石湖居士戏用乡语云:土俗以二至后九日为寒燠之候,故谚有‘夏至未来莫道热,冬至未来莫道寒’之语。又夏至后一说云:‘一九至二九,扇子不离手;三九二十七,吃茶如蜜汁;四九三十六,争向路头宿;五九四十五,树头秋叶舞;六九五十四,乘凉不入寺;七九六十三,夜眠寻被单;八九七十二,被单添夹被;九九八十一,家家打炭墼。’”

周遵道生卒年、籍贯均不详,然石湖居士范成大是苏州人则确定无疑。他所引的夏至“九九歌”,亦是反映江南苏吴之地暑凉变化的节气歌谣。故两首九九歌,字句大同小异。

明田汝成辑撰《西湖游览志余》卷二十五《委巷丛谈》:“杭人以冬夏二至后,数九以纪寒暑,云: ‘……夏至后, 一九二九, 扇子不离手。三九二十七,冰水甜如蜜。四九三十六,拭汗如出浴。五九四十五,头戴秋叶舞。六九五十四,乘凉入佛寺。七九六十三,床头寻被单。八九七十二,思量盖夹被。九九八十一,家家打炭墼。’”

苏杭地区,从宋至明,民间流传的《夏至九九歌》,都差不多,变化不大,说明气候变化甚微。

明谢肇J撰《五杂俎》也引了一首《夏至九九歌》,其书卷二《天部二》:“夏至后九九气候谚云:‘一九二九,扇子不离手。三九二十七,冰水甜如蜜。四九三十六,汗出如洗浴。五九四十五,头戴秋叶舞。六九五十四, 乘凉入佛寺。七九六十三,床头寻被单。八九七十二,思量盖夹被。九九八十一,阶前鸣促织。’……按此谚起于近代,宋以前未之闻也。其以九数,不知何故。今吴兴人言道里远近,必以九对而不言十,亦可笑也。”

谢肇J虽是福建长乐人, 但他引的《夏至九九歌》还是采自江南吴兴, 只最后一句“九九八十一,阶前鸣促织”同前三首有别,其余也是大同小异。

第8篇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二十四解其中最早被确定的一个节气,夏天对人体的消耗也是较大的,因为吃不好、睡不实,受到炎热的煎熬,因此称为枯夏。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广东人夏至节气吃什么,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广东人夏至吃什么夏至吃狗肉和荔枝,是岭南一带的人以借名想吃的“专利”。广州粤语地区和广西的钦州、玉林等地区的人也是非常喜欢吃夏至的狗肉和荔子的。据说夏至日的狗肉和荔子合吃不热,有“冬至鱼生夏至狗”之说,故此夏至吃狗肉和荔枝的习惯延续到今。

夏至食狗肉的风俗,民间有“夏至狗,没路走”的俗语,意思是夏至这天,许多狗被杀掉,没路可逃。民间说法是,狗肉性温,大补元气,属性燥热,仅适宜秋冬季节食用,夏天吃狗肉会上火,外热加上内热,对身体不利。但夏至这天例外,夏至这天吃了狗肉,不但不会热气,不会对身体引起不适,反而会对身体有益。大概是相生相克的道理吧。当然,夏至吃狗肉,也应适可而止,不要吃得太多,以免引起消化不良等肠胃病。

对夏至吃狗肉何以如此热衷?当地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称夏至这天吃狗肉能祛邪补身,抵御瘟疫等。“吃了夏至狗,西风绕道走”,大意是人只要在夏至日这天吃了狗肉,其身体就能抵抗西风恶雨的入侵,少感冒,身体好。正是基于这一良好愿望,成就了“夏至狗肉”这一独特的民间饮食文化。

广东人素有喜吃狗肉之习,阳江地区尤甚。而据有关资料记载,夏至杀狗补身,相传源于战国时期秦德公即位次年,六月酷热,疫疠流行。秦德公便按“狗为阳畜,能辟不祥”之说,命令臣民杀狗避邪,后来形成夏至杀狗的习俗。“立夏日,吃补食”的民谣,也说明补食从立夏就开始了。

夏至养生应该注意些什么1、夏至养生先养心

中医专家指出,在中医理论中,人和自然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自然界的四季消长变化和人体的五脏功能活动相互关联对应。心对应“夏”,也就是说夏季心阳最旺,同时提醒人们,在_要顺应天气的变化,重点关注心脏保养。

2、夏至养生须防暑

夏至期间,全国气温高、光照足、雨水也多,农作物生长旺盛。夏至过后,一年中最热的时期就要到了。人的胃肠功能因受暑热刺激,其功能就会相对减弱,容易发生头重倦怠、胸脘郁闷、食欲不振等不适,甚至引起中暑,伤害健康。天气热,尽量避免在强烈阳光下进行户外工作或活动,特别是午后高温时段和老、弱、病、幼人群;在进行户外工作或活动时,要避免长时间在阳光下曝晒,同时采取防晒措施:穿浅色或素色的服装,带遮阳帽、草帽

或打遮阳伞;多喝水,特别是盐开水,随身携带防暑药物,如:人丹、清凉油、风油精等。在高温作业场所,企业要采取有效的防暑降温措施,加强对工人防暑降温知识的宣传,合理调配工人的作业时间,避免高温时段室外作业,减轻劳动强度。

还可以在饮食上加以调节,喝些绿豆汤,用莲子、薄荷、荷叶与粳米、冰糖煮粥不仅香甜爽口,还是极好的清热解暑良药,可以有效地防暑降温,避免发生中暑。一旦发生中暑,应将病人抬到阴凉通风的地方,躺下休息,给病人解开衣扣,用冷毛巾敷在病人的头上和颈部,然后送往附近的医院治疗。

3、饮食养生

夏至时节气候炎热,人的消化功能相对较弱,因此,饮食宜清淡不宜肥甘厚味,要多食杂粮以寒其体,不可过食热性食物,以免助热;冷食瓜果当适可而止,不可过食,以免损伤脾胃;厚味肥腻之品宜少勿多,以免化热生风,激发疔疮之疾。

4、运动养生

运动调养也是养生中不可缺少的因素之一。夏季运动最好选择在清晨或傍晚天气较凉爽时进行,场地宜选择在河湖水边,公园庭院等空气新鲜的地方,有条件的人可以到森林、海滨地区去疗养、度假。锻炼的项目以散步、慢跑、太极拳、广播操为好,不宜做过分剧烈的活动,若运动过激,可导致大汗淋漓,汗泄太多,不但伤阴气,也宜损阳气。在运动锻炼过程中,出汗过多时,可适当饮用淡盐开水或绿豆盐水汤,切不可饮用大量凉开水,更不能立即用冷水冲头、淋浴,否则会引起寒湿痹证、黄汗等多种疾病。

5、起居养生

起居调养,以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衰的变化,宜晚睡早起。夏季炎热,“暑易伤气”若汗泄太过,令人头昏胸闷,心悸口渴,恶心甚至昏迷。安排室外工作和体育锻炼时,应避开烈日炽热之时,加强防护。合理安排午休时间,一为避免炎热之势,二可恢复疲劳之感。每日温水洗澡也是值得提倡的健身措施,不仅可以洗掉汗水、污垢,使皮肤清洁凉爽消暑防病,而且能起到锻炼身体的目的。

因为,温水冲澡时的水压及机械按摩作用,可使神经系统兴奋性降低,体表血管扩张,加快血液循环,改善肌肤和组织的营养,降低肌肉张力,消除疲劳,改善睡眠,增强抵抗力。另外,夏日炎热,腠理开泄,易受风寒湿邪侵袭,睡眠时不宜扇类送风,有空调的房间,室内外温差不宜过大,更不宜夜晚露宿。

6、夏至养生念好“三字经”

6月21日,夏至。酷暑来了,饮食自然不能再按秋冬“菜单”来,否则很可能造成部分营养成分不足和失衡,进而影响正常神经调节与免疫调节等生理机能,引发疾病。专家表示:“念好‘均、碱、水’这三字诀就好办了!

广东人夏至饮食特点在农历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即进入伏天。此时天气炎热,人们食欲不振,开始消瘦,即“枯夏”。民间开始偷闲消夏,注意饮食补养,官府也停止办公事。 江苏夏令饮食有三鲜:地上三鲜为苋 菜、蚕豆和杏仁,树上三鲜为樱桃、梅子和香椿,水中三鲜为海丝、鲋鱼和咸鸭蛋。

浙江杭州喜吃乌饭,据传说是纪念战国庞涓。浙江建德民谣说:“立夏日,吃补食。”说明夏至补食从立夏就开始了。一般都吃红枣烧鸡蛋和黄芪炖鸡,以滋补身体,为投入紧张的秋季农业劳动做准备。广东有喜吃狗肉之习,俗语说:“夏至狗,没啶走(无处藏身)。”夏至杀狗补身,使当天的狗无处藏身,但不能在家宰杀,要在野外加工。北京流行有“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冬至饺子,夏至面”。

防暑主要注重两个方面: 首先是多吃冷食、凉食、瓜果。古代的斗茶、凉汤都是极好的防暑品。苏州立夏节喝“七家茶”,小孩要吃“猫狗饭”。同时多饮食凉粉、酸梅汤,服用冰块。早在周代已有掌冰的官吏和冰窖设备,(近代在曾侯乙墓出土冰鉴,其以冰柜的形式一直沿用到近代)冬季贮冰,夏季食用。商业繁华的宋代就有人当街列凳售冰饮,明清时有刨冰。清廷在立夏这一天,赏赐文武大臣冰块。此时又是瓜季,人们坐在瓜棚下乘凉,品赏西瓜。西瓜、苦瓜都是清热消暑食品,是夏至季节的重要佳品。

第9篇

在这一天民间习惯吃萝卜、姜、葱、面饼,称为“咬春”,立春时还有自己的食品,主要是春饼、萝卜、五辛盘等,在南方则流行吃春卷。

2、雨水:

第一可以吃大豆及豆制品: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钙、铁、磷、维生素B、中等量脂肪及少量碳水化合物,对肝脏修复非常有益。

第二可以吃西瓜:有清热解毒、除烦止渴、利尿降压的作用,富含大量糖、维生素及蛋白酶等。蛋白酶可把不溶性蛋白质转化为可溶性蛋白质。

第三吃海鲜类:例如白带鱼、黄鱼、银鱼、及甲壳类如牡蛎、蟹等,能增强免疫功能,有利于修复受损的肝组织细胞。但选择烹调要得当,否则可能会引起食物中毒,蒸煮温度要达到100度。加热时间要半小时以上。患者如果对海鲜过敏,那么就需要忌食,可多食香菇、银耳、海带、紫菜等。

3、惊蛰:

惊蛰吃梨:农民在惊蛰日要吃梨,意为与害虫别离。春回大地,气候比较干燥,很容易使人口干舌燥。

惊蛰吃蛋:据说是因为惊蛰这一天要祭祀白虎,而白虎通常獠牙张嘴,只有以蛋喂食,饱食后它就不会伤人了。

惊蛰吃炒豆:人们将黄豆用盐水浸泡后放在锅中爆炒,发出噼啪之声,象征虫子在锅中受热煎熬时的蹦跳之声。

4、春分:

吃春菜。昔日四邑有个不成节的习俗,叫做“春分吃春菜”。“春菜”是一种野苋菜,乡人称之为“春碧蒿”。逢春分那天,全村人都去采摘春菜。在田野中搜寻时,多见是嫩绿的,细细棵,约有巴掌那样长短。采回的春菜一般家里与鱼片“滚汤”,名曰“春汤”。

5、清明:

清明吃艾粄是清明节客家人必备的传统小食。首先是将采摘回来的鲜嫩艾草洗净,放锅中煮熟后捞起,沥干水份,煮艾草的水要保留备用。然后将煮熟的艾草剁成草泥,草泥剁得越细越烂越好。艾草泥剁好后,用煮艾草的水,加上糯米粉一齐和拌成团。然后把准备好的芝麻、眉豆、花生等馅料包进面团里,再封口捏成圆形、长形等形状,放入锅中隔水蒸15-20分钟后即可出炉。

6、谷雨:

谷雨前后的一段时间正是香椿上市的时节,此时的香椿,新芽初绽,紫红的肥叶泛着嫩绿,油亮厚实,散发出特有的清香,是时下最时令的金贵菜肴。香椿一般分为紫椿芽、绿椿芽,尤以紫椿芽最佳。香椿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糖以及维生素C等,营养以及药用价值十分可观,可提高身体抵抗力,具有理气、健胃、润肤、抗菌、消炎等功效。

7、立夏:

立夏吃立夏饭,每逢立夏前一天,孩子们向邻家第户讨米一碗,称“兜夏夏米”。挖上点笋,“偷”点蚕豆,用点蒜苗.立夏日将兜得的米与食材在露天煮饭,饭上放青梅、樱桃等,分送日前给米的人家,第家一小碗。民间认为儿童吃后,可防中暑。

立夏饭里加有雷笋、豌豆、蚕豆、苋菜等佐料,含有“五谷丰登”的意思,立夏吃五色饭,还有一年到头身体健康的寓意。

8、小满:

小满吃苦菜。小满之日苦菜秀。苦菜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以及多种无机盐、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可清热、凉血、解毒,对疖肿、吐血、鼻出血、便秘、感冒等都有很好的防治作用;杀菌消炎,对黄疸性肝炎、咽喉炎、细菌性痢疾、感冒发热及慢性气管炎、扁桃体炎等均有一定疗效;还能防治糖尿病、宫颈癌、直肠癌等。

苦菜开水烫后,凉拌、做汤、炒食或者拌面蒸食均可,如凉拌苦菜、苦菜猪肝汤、清炒苦菜、蒸苦菜等。吃前一定要先用开水焯烫,这样可以除去草酸,有利于钙的吸收。

9、芒种:

芒种吃蛋,不仅能经受“疰夏”考验,还能带来生活圆满。江西一带还有芒种节气饮茶的习俗,以保证整个夏天神清气爽,不会犯困。在南方,每年芒种期间人们都会将青梅煮成酒饮用,以此来达到美容、消除疲劳、增强人体免疫力等。

10、夏至:

夏至吃生菜、凉面:过去老北京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每年一到夏至就可以吃生菜、凉面了,吃这些生冷的食物可以有效的帮助降火开胃、促进食欲。

11、小暑:

小暑吃黄鳝。俗话说“小暑黄鳝赛人参”,老南京讲究在小暑这天吃黄鳝。黄鳝生于水岸泥窟之中,以小暑前后一个月的夏鳝鱼最为滋补味美。中医认为,黄鳝性温味甘,具有补中益气、补肝脾、除风湿,强筋骨等作用。从成分上看,黄鳝蛋白质含量较高,铁的含量比鲤鱼黄鱼高一倍以上,还可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的浓度。小暑时节最宜吃黄鳝,可以预防夏季食物不消化引起的腹泻,还可以保护心血管。另外,夏季是风湿性关节炎、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的缓解期,吃些黄鳝还有冬病夏治的作用。大暑又是消化道疾病多发季节,饮食调养上应以适量、清淡、富有营养为宜。

12、大暑:

大暑吃仙草。广东很多地方在大暑时节有吃仙草的习俗。民谚说“六月大暑吃仙草,活如神仙不会老”,仙草冻和烧仙草也是厦门人常见的消暑凉品。

13、立秋:

立秋吃茄子最去火,茄子不仅是价廉物美的大众蔬菜,还是种食疗佳品。中医认为,茄子性凉、味甘,有清热止血、消肿止痛、祛风通络、宽肠利气等功能,所以在这个季节吃些茄子能降火气,除秋燥。

14、处暑:

处暑吃南瓜炖牛肉。特别适合肺部不适、咳嗽的朋友,不仅可以预防感冒,还有润肺益气、治咳止喘和润肤的食疗效果。

南瓜含有丰富胡萝卜素和维生素E,可以改善秋燥症状。还能润肺益气,化痰排脓,治咳止喘,并有利尿、美容等作用。

15、白露:

白露吃龙眼。福建福州有个传统习俗叫“白露必吃龙眼”。民间的意思是,在白露这一天吃龙眼有大补身体的奇效。因为龙眼本身就有益气补脾、养血安神、润肤美容等多种功效,还可以治疗贫血、失眠、神经衰弱等多种疾病。

16、秋分:

秋分吃螃蟹。秋分时节是蟹肉最肥美、也最滋补的时候。螃蟹属上等名贵水产,肉嫩味美。不仅如此,螃蟹还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其蛋白质含量比猪肉、鱼肉都要高出好几倍,而且含有丰富的钙、磷、铁以及维生素A等营养元素。

螃蟹的种类很多,我国蟹的种类就有600种左右,螃蟹可分为淡水和海水两大类。淡水蟹最有名的属“大闸蟹”,俗称河蟹、毛蟹、清水蟹,一般在9—10月成熟,正值每年的秋分时节。

17、寒露:

寒露吃菊花酒。寒露与重阳节接近,此时菊花盛开,为除秋燥,某些地区有饮“菊花酒”的习俗,这一习俗与登高一起,渐渐移至重阳节。菊花酒是由菊花加糯米、酒曲酿制而成,古称“长寿酒”,其味清凉甜美,有养肝、明目、健脑、延缓衰老等功效。

18、霜降:

霜降吃牛肉。牛肉的营养价值高,古有“牛肉补气,功同黄芪”之说;《本草纲目》指出,牛肉能“安中益气、养脾胃,补虚壮健、强筋骨,消水肿、除湿气”。中医认为,牛肉入脾、胃经,是补脾胃的佳品。而西方营养学认为牛肉蛋白质含量高,而脂肪含量低,所以味道鲜美,受人喜爱,享有“肉中骄子”的美称。

牛肉可调养脾胃,特别是现在的秋季需要一些养胃的食物,牛肉还有补肾作用,男士可以多吃些。同时还可以多食些小炒牛肉、焖牛腩、牛骨髓炖山药。

19、立冬:

在我国南方,立冬人们爱吃些鸡鸭鱼肉,在台湾立冬这一天,街头的羊肉炉、姜母鸭等冬令进补餐厅高朋满座。许多家庭还会炖麻油鸡、四物鸡来补充能量。

北方人爱在这一天吃饺子。饺子有“交子之时”的意思,而立冬是秋与冬相交的日子,所以立冬吃饺子的传统,在北方已经流传了上百年。还有人说,立冬吃饺子,捞出锅后不能马上吃,要一只一只摆放在洗得很干净的筛子里,稍微晾一下,把水滴掉。这是为了在吃之前先敬土地神,感谢他在秋天里慷慨的给予。

20、小雪:

小雪吃羊肉。羊肉性味甘温,入脾肾。冬天食用羊肉,可谓一举两得:一来增加人体热量,抵御寒冷,二来对虚寒病症有极大裨益。红烧或煲汤,都可以把羊肉的滋味发挥到极致。

21、大雪:

大雪吃红枣糕。红枣糕是枣糕的一种,口味独特,枣香浓郁,口感细腻,回味绵甜。含有维生素C、蛋白质、钙、铁、维生素等营养成分,既能补脾和胃、益气生津,还有保护肝脏、增加肌力、养颜防衰之功效。因为红枣糕价格合适,而且营养丰富,所以广受现代消费群体的喜爱,在民间有“常品红枣糕,体健精神爽”和“一日食三枣,百岁不显老”的说法。

22、冬至:

冬至吃饺子。饺子是最适合冬季吃的食物,特别是在中国北方地区,冬至吃饺子,已经是流传了千年的历史,饺子是中国北方最有代表性的美食,它可以煮着吃,也可以蒸着吃,人们在冬至这天吃饺子寓意吉祥,而且在很多地区还有“冬至饺子夏至面”的说法。

冬至吃汤圆。在中国南方地区,汤圆是最适合冬至吃的食物,说早在古代宋朝年间,南方地区就有冬至吃汤圆的习俗,冬至这天吃汤圆寓意一家人团团圆圆,而且汤圆是用糯米制成的圆球状食物,它的馅儿有黑芝麻和花生酱等多种,人们食用以后能补虚,也能健脾开胃,在冬至这天食用,对调理脾胃有很大好处。

23、小寒:

小寒吃腊八粥。小寒节气中就有一重要的民俗就是吃“腊八粥”。腊八在小寒节气前后,在这个时候吃一餐内容如此丰富的热粥,既能刺激食欲,又可以增加机体热量,起到暖胃消寒的作用。

24、大寒:

第10篇

天上一轮圆月明,古今何处不中秋。每年的八月十五,是我国民间传统的中秋佳节,月圆时刻,不知有多少思乡和团圆的思绪相伴,悲欢和离合,笑声和泪水,演绎了多少人生的故事。千百年来,一年一度的中秋节也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民俗风情文化。

中秋节的来由,唐代的欧阳詹先生是这样解说的:秋天在于夏、冬两季之间,八月居秋季之中,十五为八月的月半,故而得名。民间俗称八月节,早在汉朝就有“秋节”的记载,但不是八月十五,而是立秋之日,称为秋节。到了唐宋时期,关于中秋节的传说就更为盛行。中华民国元年曾行文立法,把中秋节法定为“秋节”。阳历四季,籍度民时,以元旦为春节,端午为夏节,中秋为秋节,冬至为冬节,这是中国历史上较为完整的对民间的四大佳节的规范表述。

古代中秋的习俗:自古以来,人们就有中秋赏月吃月饼的习俗。一般平民百姓,在中秋到来之际,以面粉为主,伴佐料(糖或盐)在锅里烤制圆饼,在中秋之夜先用圆饼祭祀月神,祭毕全家围坐在一起一边赏月一边吃圆饼,久而久之圆饼也就自然而然地叫月饼了。

富裕人家或官宦人家,过中秋节就较为隆重,他们在自家的庭院内盛开的桂花树下,设祭坛,桌上摆设月饼、贡果之类的食品,由家长主持,向大阴星君(月神)祭祀,其内容一般都是“祈愿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保佑全家人幸福安康”等。祭毕,群饮为乐,竟晚始散,这一习俗始于西周,当时宫廷设在镐京,今陕西西安,城内设月坛方四丈,每逢中秋除夕,帝王穿白衣,骑白驹,率大臣,群宫女随行,前往月坛祭祀。太后皇后则由妃子陪同在皇宫,花园赏月,欢乐、鼓乐齐鸣,好不热闹。

唐朝开元六年(718年)唐明皇梦游广寒宫,嫦娥相迎,见嫦娥穿皓衣乘坐白鸾,歌舞于桂花树下,乐音诗丽,唐明皇素解音律,遂记其声,编译成音,这就是《霓裳羽衣曲》的来由。

自唐明皇遨游月宫传说之后,各朝代对中秋节的活动更是盛行多样,中秋民俗文化与时俱进,在提升,在发展;农历八月十五日中秋,亦称仲秋,中秋节,月圆饼圆,共庆全家大团圆,人们故把中秋称之为团圆节,这是中华民族,华夏儿女眷恋骨肉真情的表露。

古往今来,人们常把花好月圆描写幸福美满的团圆生活。从民俗文化的角度看,大概与我国古今的哲学思想有关,古人曾有“天圆地方”的宇宙观点,说“天道之圆,圆而神”,圆者不仅,看作天道,而且认为运而不穷,古代货币就是外圆、内方的,久而久之,人们对圆的理解形成心灵上的楷正,渴望团圆、花好月圆,幸福满园。又是我国民俗文化中极有特色的人情味的魅力,成为我国民族凝聚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团圆在海内外华夏儿女的心目中扎下了根。如今海峡两岸的同胞、骨肉分离,在水一方,历史的恩怨要靠后人去化解,填平,团圆在他们心中是至高无上的选择。

华夏儿女不管在天涯,还是在海角,不管在国内、国外,都是龙的传人,理所当然的期盼祖国的和平统一大业早日实现,中华民族大团结之日,就是华夏儿女大团圆之时。

每逢佳节倍思亲,更盼早团圆,这就是时代对中秋文化内涵的提升,扩大和发展。

第11篇

节候表征

在古人的观念中,小暑是农历六月的节气。元人吴澄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小暑,六月节……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小也。”小暑是相对大暑而言,月初为小暑,月半为大暑。

据《逸周书・时训解》记载,小暑有三候:“小暑之日,温风至;又五日,蟋蟀居壁;又五日,鹰乃学习。”一候“温风至”,取意于“温热之风至此而极”;五天之后,蟋蟀出现在墙壁之上,在古人看来,蟋蟀似蝗而小,季夏羽翼稍成,居于墙壁之穴,因此二候为“蟋蟀居壁”;再过五天,鹰开始学习搏击,古人认为小暑之前,鹰性慈柔,小暑之后,阴气渐生,鹰感阴气而学习搏击,因此三候为“鹰乃学习”。《夏小正》说六月“鹰始挚”。

唐人元稹《咏廿四气诗・小暑六月节》中描述:“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竹喧先觉雨,山暗已闻雷。户牖深青霭,阶庭长绿苔。鹰r新习学,蟋蟀莫相催。”诗人写小暑时的“三候”――温风至、蟋蟀居壁、鹰乃学习,也写竹暄、雷鸣、户牖、阶庭,动静结合,寥寥数笔,勾勒出了一幅江南风情画卷。

小暑节气之末,是传统“三伏”之始。“夏至三庚数头伏”,古人以夏至后第三个庚日为初伏之始,第四个庚日起为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起为末伏,全称“三伏”。头伏和末伏各十天,中伏或十天、或二十天。

气温高、降水多是小暑及此后的大暑节气期间我国南北地区最突出的气候特点。对此,农谚多有反映:“小暑不见日头,大暑晒开石头”“小暑过,一日热三分”“小暑大暑,灌死老鼠”“小暑打雷,大暑破圩”“小暑大暑,上蒸下煮”,等等。

农事活动

根据古人“月首为节气,月中为中气”的划分,小暑是六月上半月的节气。此时,北方谷、黍等春播作物开始抽穗吐秀,民间有“六月六,看谷秀”之说。“看谷秀”透露出民众丰收在望的喜悦,此时虽然已忙过了夏收、夏种,但农作物田间管理的任务并不轻松。东汉崔在《四民月令》中讲六月“趣耕耘,毋失时”。在河北滦县,“六月,旱禾已含秀,冒暑锄田,挥汗如雨,为农夫最苦时期”。在江苏吴中,“妪起晨炊翁出户,牵牛前向踏车亭,当午耘苗汗雨蒸,夏畦无处觅凉冰”。

为了巩固丰收成果,人们还要祭祀虫神和土地。在辽宁辽阳,六月六这一天,农民要到谷子地里祭祀庄稼的保护神――虫王(虫神)。祭祀时,除了焚香,还要供上黏米饽饽。在山东滨州,人们在庄稼上挂上纸马,谓之“挂地头”,当地人称此举是为了“报地功”。

小暑之时又逢“三伏”之始,民间有“头伏萝卜二伏菜,三伏还能种荞麦”的谚语,讲究不违农时,才能有所收获。萝卜、白菜是旧时人们日常生活的必备之物。每年秋天,北方人家多会腌制一大缸咸菜,以作漫长冬季的副食佐餐。其中,萝卜、白菜是最主要的食材。

小暑节气里,人们也占验天气和农事。在浙江,小暑日西南风,主久晴;小暑日雨,谓之“倒黄梅”。谚云“小暑一声雷,依旧做黄梅”,意思是说梅雨季节已过,如果小暑日打雷,则梅雨又会倒转过来。在山东,小暑日雨,主水;东南风及成块白云聚集,则主退水秋旱。

民间习俗

小暑之时,新米收获,南方的客家人有“食新”的习俗。食新,即品尝新米,时在小暑之后第一个辛日,也称“食辛”。先以米饭祀神、祭祖,之后人们饮酒食新。俗语讲“小暑吃黍,大暑吃谷”。除了食新,人们也吃藕。传统医学认为,暑天吃藕有益于健康,“藕,生者甘寒,能凉血止血,除热清胃”。另外,小暑前后,人们还有吃黄鳝的习俗。此时的黄鳝体壮而肥、肉质鲜美,有“小暑黄鳝赛人参”之说。

六月初一,在一些地区人们要“过小年”。在山东,人们这一天要吃饺子。在河南,人们在屋中、院内、麦场上摆上供桌,供上枣馍、瓜果和新麦,焚香燃炮,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之后,全家人吃上一顿用猪肉、青菜、粉条等做成的“杂烩菜”。

六月初六,是中国人传统生活中的节日。据《宋史》记载,宋真宗以为这一天有天书再降的祥瑞,因此将这一天定为“天贶节”。天贶,意为“天赐”。民间传说讲,唐玄奘西天取经,过河时经文被水浸湿,于这一天晾晒经卷,也称为“晒经节”。又说,这一天是龙王晒鳞的日子,此日下雨,就要闹水灾,“六月六,晒龙衣,湿了龙衣烂蓑衣”,民间也因此称这一天为“洗晒节”。关于此节,各地还有一些别样的称呼,如在江苏徐州一带,人们称这一天为“曝阳节”,连云港称“亮宝”,扬州称“晒龙袍”,镇江称“晒红绿”,苏南则称“晒霉”,等等。

虽然称呼有异,但“六月六”的节俗多与洗、晒有关。旧时,这一天皇宫要晒銮驾,寺院要晒经卷,民间也要晒日用物什,“六月六日晒衣物,不怕虫咬不怕蛀”。除了晾晒,人们这一天也要洗澡,“六月六,洗白肉”。人洗浴,也要给猫犬洗浴,谓可避虮虱。男孩子这一天要剃头,据说,旧时监狱里这一天要给犯人剃头,民间选择六月六这天给男孩子剃头,是为了让男孩子避开灾祸。人们还在这一天汲水造曲、做酱,认为可以经久不腐。

除此而外,各地六月六还有一些其他的习俗。如在晋南,出嫁的女儿这一天要归宁,称“回娘家节”;蓄养牲畜的人家,这一天要祭祀畜牧之神,还要招待雇工酒肉,称此节为“牛羊节”。

汉族过“六月六”,我国一些少数民族也过“六月六”。如我国西南地区的布依族同胞,“六月六”是他们一年之中最重要的祭祀节日。届时,家家打糍粑、杀鸡宰猪,在自家田边焚香化楮,祭祀五谷神。隆重一点的村寨,还要举行“扫田坝”的仪式:家家户户制作白色三角小旗,沾上鸡血或猪血,插在自家田边;同时,集体出资买一头猪,在村寨的“神庙”前宰杀,举行仪式祭祀寨神、五谷神和土地神。据说,这样做能驱除旱魔、涝鬼和蝗虫等妖怪,确保庄稼丰收。

小暑节气逢入伏之时,我国北方有“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之说。传统认为,“伏”“福”谐音,饺子形似元宝,头伏吃饺子有“元宝藏福”的寄寓。江浙一带,此时适逢新火腿上市,也是童子鸡和隔年陈的母鸡交易的季节,因此,民间有“头伏火腿二伏鸡,三伏吃个金银蹄”之说。金银蹄是用火腿、鲜蹄o放在一起炖出的一道汤菜,民众认为伏天体力消耗大,吃了这些节令食品,可以预防疰夏之疾。

第12篇

1、立夏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七个节气,也是夏季的第一个节气。立夏预示着季节的转换,表示盛夏时节的正式开始,太阳到达黄经45度时为立夏,时间一般在每年公历的5月5日或6日。立夏以后,中国江南地区气温回升快,降雨量和降雨的天数都会明显增多。

2、立夏的“夏”是“大”的意思,是指春天播种的植物已经直立长大。人们习惯上都把立夏当作是温度明显升高,炎暑将临,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立夏有三侯,一候蝼蝈鸣,二侯蚯蚓出,三候王瓜生。主要习俗有迎夏仪式、尝新活动、斗蛋游戏、立夏“秤人”等。

(来源:文章屋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