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合肥高升学校

合肥高升学校

时间:2023-05-29 17:39:39

合肥高升学校

合肥高升学校范文1

一、指导思想及目标任务

指导思想:依法做好招生工作,确保我区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都能接受义务教育;以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充分发挥义务教育在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作用;适应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需要,使招生工作有利于进一步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实验工作,有利于推进全区基础教育健康、均衡发展。

年我区中小学招生工作的任务是:确保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均能按时入学(经批准的因疾病或特殊情况需要延缓入学或免于入学的除外);确保符合条件的来我区务工就业农民子女都能接受义务教育;进一步巩固“两基”成果、提高“两基”水平。认真贯彻省教育厅文件精神,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稳步发展普通高中教育。确保区人民政府年工作目标中提出的教育任务圆满完成。

二、幼儿园、小学招生

(一)幼儿园招生

年龄在三周岁以上(年8月31日前出生)的适龄儿童,由家长持“三证”(户口簿或家长身份证、儿童计划免疫证、入园健康证)携其子女于7月3、4日到居住地附近有办学资质的幼儿园报名。今年小学一律不得办幼儿园。

(二)小学招生

1、小学统一报名时间为7月3、4日。凡户籍在我区年满六周岁(年8月31日前出生)的适龄儿童,都应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因疾病或特殊情况需要延缓入学或免于入学的,由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提出申请,报所在区教育主管部门审批,到学区所属小学办理登记手续,延缓入学期满后应及时入学。年满六周岁的适龄儿童,由家长持“六证”(户口簿、房产证、儿童出生医学证明、计划免疫证、父母或法定监护人身份证、学前教育报告单)携其子女到所属学区的学校报名。因特殊情况未办理报名手续的,于7月10日办理补报名手续。

2、小学招生本着相对就近的原则,按学区进行。我区小学学区100%覆盖本行政区,确保本行政区所有适龄儿童都有明确的学区。各招生小学要将区教育局划定的学区范围在学校醒目位置张榜公布。小学招生工作继续坚持“两个统一”的原则,即适龄儿童户籍与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户籍在一起,并单独立户;适龄儿童户籍与实际居住地一致。对婚后因无住房一直随父母三代同住一室,其第三代适龄儿童中可以有一名视为与父母一起单独立户。对其它各种情况造成的户籍与居住地(凭房产证等相关证明材料)不一致的适龄儿童,一律在实际居住地就近入学。

3、我区小学学区今年有部分学校进行了适当调整。由于合肥市于湾小学规模小,适龄儿童入学逐年减少,决定将合肥市于湾小学并入合肥市会棚小学,以扩大办学规模,提高办学质量;合肥市裕溪路学校小学部与合肥市裕兴学校小学部今年小学一年级招生以就近、安全的原则,以合裕路为界,合裕路以南原合肥市裕溪路学校小学学区由合肥市裕兴学校负责接收;对合肥市蚌埠路第二小学与合肥市凤阳路小学学区交叉的天长路与铜陵路之间地段,决定以临淮路为界,临淮路以南学区由合肥市蚌埠路第二小学负责接收,临淮路以北学区由合肥市凤阳路小学接收。

4、新建开发住宅小区、旧城改造住宅小区内的适龄儿童少年就近在小区配套建设的学校就读。对于没有配套建设义务教育学校的新建住宅小区、旧城改造住宅小区内的适龄儿童少年的入学问题,根据2001年7月市政府专题协调会后印发的《关于住宅小区适龄儿童入学问题的会议纪要》(专题会议纪要第51号)精神,其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由区招办统一协调安置,其相关教育费用由开发商或物业管理部门与区教育局共同协商,并按有关规定,妥善解决少年儿童入学问题。

5、为实现我区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搭建校际间沟通、交流平台,我区今年合肥市和平小学、合肥市蚌埠路第二小学和合肥市滁州路小学分别与合肥市隆岗小学、合肥市凤阳路小学、合肥市明光路小学等3所学校结成对口共建学校。合肥市隆岗小学、合肥市凤阳路小学、合肥市明光路小学在今年秋季一年级设立1—2个对口共建班。为强化共建效果,采取支教学校派一年级教师到被支教学校进行包班,支教包班实行一轮3—6年,被支教学校也可派教师到支教学校进行学习交流。为深入开展城乡学校对口支援工作,各小学继续根据市教育局、市人事局联合下发教人[]49号、瑶教[]127号文件精神,积极创造性地开展对口支援工作。

三、初中招生

1、凡本区小学,以校为单位,于6月19-22日,到区招办统一办理小学升初中报名手续。在外区就读回本区报名时间为6月17—18日,须携带原有毕业学校证明、学籍表<学籍证明>、房产证、户口簿等四证及一寸半身脱帽照片一张,到区招办办理报名手续。对在外区就读错过回本区报名时间的学生,可于6月24日进行补报名。各小学应将今年招生政策及具体要求告诉每一位毕业生家长,并认真指导填写报名登记表。每位毕业生交一寸半身脱帽照片一张。

2、按照“两个统一”的要求,继续坚持“划片、就近、免试、对口”的原则,做好小学毕业升入初中工作。1所小学毕业生尽可能对口升入1所初中,确有困难的经批准可对口升入2所初中;1所初中对口1所小学,确有困难的经批准可对口2至3所小学。小学毕业生均应有对口升学的中学。

3、凡不符合“两个统一”的要求,又无特殊理由,仅将户口挂在瑶海区的小学毕业生,应在实际居住地就近升学。如确有实际困难需在我区升学的,按合价费[]209号文件精神收取借读费。户口及实际居住地均在我区且符合“两个统一”的要求,在外地、外区就读的小学毕业生,愿意回我区升入初中的,由区招办统一安排到相对就近、学额不满的学校入学。

4、我区初中学校学区今年原则上不作调整,各学校将继续负责接收原学区适龄儿童入学。由于今年省级示范高中学校停止招收初一学生,决定将原合肥市第十中学初中学区划归合肥市南陵路学校。

5、为实现我区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搭建校际间沟通、交流平台,合肥市第三十八中学、合肥市第三十九中学、合肥市第五十五中学和合肥育英学校分别与合肥市南陵路学校、合肥市三十埠中学、合肥市裕兴学校、合肥市第四十中学等4所学校结成对口共建学校。合肥市南陵路学校、合肥市三十埠中学、合肥市裕兴学校、合肥市第四十中学在今年秋季初一年级设立1—2个对口共建班。为强化共建效果,采取支教学校派初一教师到被支教学校进行包班,支教包班实行一轮3年,被支教学校也可派教师到支教学校进行学习交流。为深入开展城乡学校对口支援工作,各中学继续根据市教育局、市人事局联合下发教人[]49号、瑶教[]127号文件精神,积极创造性地开展对口支援工作。

四、普通高中和职业中专、技工学校招生

我区合肥市第四十中学普通高中、综合高中、职业高中今年在全市继续招收应历届初中毕业生。学校综合高中部今年首次招生,开设课程与普高部相同。职业高中设置微机应用专业。学校收费必须严格按物价部门核定标准进行收费。

我区合肥市化工职业技术学校、合肥市化学工业技术学校今年继续在全省招收应历届初、高中毕业生。合肥市化工职业技术学校设置化工工艺、机电、微机应用、机电一体化、焊接、电子与信息技术、工业分析与检查等专业。合肥市化学工业技术学校设置机电、焊接、化工工艺、数控等专业。合肥市化工职业技术学校、合肥市化学工业技术学校实行免试(推荐注册)入学,复试录取的办法。应历届初、高中毕业生凭毕业证(或相关有效学历证明)及身份证(或户籍证明)和两张一寸照片于9月30日前到学校报名,由学校负责办理有关录取手续。学校收费必须严格按物价部门核定标准进行收费。

五、其它招生工作

(一)特长班招生工作

为适应素质教育需要,积极推进“体教结合”工作,今年继续在部分中学招收具有体育、艺术、计算机或英语等特长的小学毕业生。各学校举办特色班的类别、招生计划、招生条件等经市区教育主管部门评估批准后,要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布。具有相关特长的小学毕业生,在本人申请、自愿的基础上,由毕业学校推荐,区教育主管部门根据特长生招生条件严格审核,安排到区内相应的特色班就读。招收的特长生名单及符合条件情况要在毕业学校和录取学校张榜公示。招收特长生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文化课测试。

(二)民办学校招生工作

民办学校必须是经市或区教育行政部门批准设立、具有办学许可证的学校,否则不具备招生资格,不得招生。

各民办学校要按照批准设立时所确定的招生范围进行招生,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和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自觉维护招生秩序和纪律。民办学校招生简章、广告宣传材料必须经所在区教育主管部门审查以后,方可对外。各民办学校必须严格执行审定的招生计划。外区民办学校来我区招生,必须经我区教育行政部门审批同意后方可招生。

合肥育英学校、合肥少儿艺术学校两所学校的招生工作,在区教育局指导下实行自主招生,凡自愿到民办学校就读的小学适龄儿童和小学毕业生可到合肥少儿艺术学校、合肥育英学校报名,由区招生办公室严格按招生计划审批。

民办初中统一进行预报名,若民办学校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数时,招生学校应在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及公证部门的监督下,实行电脑派位等公平方式录取。确定录取的新生,经区教育主管部门审批后,录取到民办学校的学生名单应及时通知到学生本人和毕业学校。

录取的民办学校新生报名缴费时间为6月12日—16日。未被民办学校录取的学生,民办学校要在6月17、18日通知学生本人和家长,仍回原学区升入小学或参加对口升学。

(三)残疾儿童招生工作

要切实保障盲、聋哑、弱智等残疾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进一步提高残疾儿童入学率。我区的盲、聋哑儿童到合肥特殊教育中心就读,弱智儿童到瑶海区特殊教育班(蚌四小内)就读。对于因家庭困难等特殊情况需要到普通中小学随班就读的残疾儿童,有关学校不得拒收。

(四)接收来我区务工就业农民子女入学工作

做好来我区务工就业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工作是加快合肥现代化大城市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有关来我区务工农民子女入学事宜仍按照市政府办公厅《转发市教育局关于做好在合肥市区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意见(试行)的通知》(合政[]44号)精神执行。我区确定5所定点学校接收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入学,其中3所初中学校为合肥市行知学校、合肥市第四十中学、合肥市第二十四中学,2所小学为合肥市庐东学校、合肥市常胜小学。

来我区务工就业农民子女入学须提供以下证明:

1、在我区经商或务工证明:经商办企业人员出示工商执照,务工人员出示与用人单位签定的、由劳动部门认可的劳动合同,并在我市市区经商或务工1年以上(含1年);

2、暂住证:适龄儿童父母或监护人在我区市区的有效暂住证,并已暂住1年以上(含1年);

3、流出地乡镇政府出具的夫妻双方同时进城务工或其他法定监护人进城务工、户口所在地没有监护条件的证明;

4、适龄儿童计划免疫证;

5、非起始年级学生随父母或监护人来我区就读的,除须同时提供上述证明材料外,还应出具原就读学校的学籍证明及转学证明。

今年4月至8月间的每月15日、30日,区教育主管部门受理来我区就业农民子女在我区入学工作,凡具备上述条件的在我区务工就业农民子女,由其父母提出申请,区教育主管部门根据其实际情况安排到定点学校就读,并免收借读费,确保符合条件的农民子女都能接受义务教育。

六、招生原则及有关要求

(一)坚持属地管理的原则。根据实施义务教育“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精神,所有小学适龄儿童和小学毕业生均应在本行政区入学,因特殊情况需到外地入学,由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提出申请,报所在区教育主管部门审批,到学区所属学校办理登记,方可到外地就读。所有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的招生工作,由区教育主管部门统一组织并管理,包括学区划分、招生计划及工作安排等。

(二)坚持“划片、就近、对口、免试”的原则。小学适龄儿童凭相关证明材料按学区就近入学;小学毕业生升入初中由区教育主管部门对口分配到初中招生学校。

(三)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区教育主管部门及招生学校,要将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的招生计划,对口升学方案,招收特长生和来我区务工农民子女入学办法以及招生工作的日程安排等通过多种形式向社会公布,并将学区划分示意图配上详细的文字说明,向社会公布;区教育主管部门及招生学校公布招生工作的联系部门、咨询电话、监督电话。

(四)积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根据市教育局义务教育阶段招生的要求,义务教育阶段严禁招收择校生,且不得接收“跨区借读”生,对违反规定接收“跨区借读”学生的学校,按违反招生工作纪律处理。凡要求择校的适龄儿童、小学毕业生,可引导其就读本区域内民办学校。

(五)进一步规范招生和办学行为。所有义务教育阶段招生学校的各项招生工作,不得进行书面考试或其它形式的测试等办法录取新生。严格控制大班额,城市小学每班学额控制在56人以内(少数招生热点学校经批准最多不得突破60人),初中每班学额控制在60人以内(少数招生热点学校经批准最多不得突破64人),并积极向标准班额努力。

七、政策性照顾

小学适龄儿童或小学毕业生,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凭相关证明材料,可与本行政区适龄儿童或小学毕业生享受同等义务教育入学政策。

(一)父母中的一方户籍不在本市,子女户口随另一方在本行政区内并实际居住。

(二)现役军人(含武警)及公派出国人员,其子女户籍随祖父母、外祖父母在本行政区内并实际居住。

(三)父母离异,其子女户籍随法定监护人在本行政区内并实际居住。

(四)烈士子女。

(五)符合市委组织部、市教育局、市人事局《关于合肥市高层次人才子女就学问题的意见》(教基[]111号)文件中确定的高层次人才范围的子女。

(六)在我区投资的外来企业,达到以下投资规模的投资者:投资额达到100万元以上的高新技术产业和农业项目;投资额达到500万元以上的加工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文教卫体等社会事业项目;投资额达到1000万元以上的城市基础设施等其他三产类项目。

享受上述政策性照顾的小学适龄儿童、小学毕业生须在录取学校或毕业学校的醒目位置张榜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区教育主管部门和招生学校要贯彻国家有关政策,进一步关注弱势群体以及少数民族适龄儿童的入学问题。

八、加强领导,确保招生工作顺利进行

(一)进一步强化政府行为,加强对各阶段教育招生工作的领导和监督,从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促进区域内义务教育健康、均衡、持续发展的高度,精心组织、规范操作,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顾全大局、服从协调,令行禁止,做好招生工作。

(二)严格招生纪律,维护教育形象。招生工作政策性强,涉及千家万户,社会高度关注,区教育主管部门和招生学校,要把招生工作作为机关效能建设和教育系统“行风”建设的重要内容,作为教育为人民服务的重要窗口,严格招生纪律,维护教育形象。

维护招生政策及招生计划的严肃性,各招生学校要严格按经教育主管部门审核批准的招生计划进行招生,不得擅自扩大招生规模和招生范围,不得提前招生,不得扰乱招生秩序。对违规招生的学校,一经查实,视其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的处罚。

招生工作人员要激情对待工作,热情对待群众,耐心解释政策,勤政廉洁,提高服务水平,提高工作效率。

(三)加强对招生政策的宣传,增强招生工作的透明度。要通过报纸、广播或电视等媒体以及学校宣传栏、家长会等形式,广泛宣传各教育阶段招生政策,自觉接受社会监督;通过多种渠道,争取社会和家长对我区教育招生政策及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合肥高升学校范文2

单纯肥胖已经成为全球性的严重健康问题和社会问题,单纯肥胖症发病率的急剧升高增加了许多传统疾病发生的危险性,从而导致发病率、死亡率及医疗费用的增高和社会资源的浪费。国内外研究证实[1,2]单纯性肥胖症者不但体型异常,而且有明显的血脂代谢及糖代谢紊乱、高胰岛素血症和胰岛素抵抗等特点。过去认为上述并发症仅是成人期特有的,但近年的研究显示,即使对于儿童,肥胖也是一种病态,因此早期进行血生化监测,制定干预治疗措施,对减少个人及社会经济负担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 肥胖儿童血生化特点

1.血脂和脂蛋白

国内外众多研究结果显示,肥胖儿童普遍存在tg、tc、ldl-c、vldl-c升高,而hdl-c 降低,而且上述改变的程度随肥胖的加重而加重,特别是tg和hdl-c两个指标的均值水平和异常率在肥胖儿童和正常儿童之间的比较有非常显著的意义。万燕萍等研究证实,肥胖儿童存在明显的脂质代谢紊乱,以tg升高最为常见(46.3%),其次为tc升高(14.8%),ldl升高和hdl降低的情况相对较少[3]。li等[4]研究发现,超重和肥胖儿童与正常体质量儿童相比,血脂、血压和血糖水平显著升高,超重儿童甘油三酯(tg)升高、高密度脂蛋白(hdl)降低和血脂障碍的危险度分别是正常体质量儿童的1.9、1.4、1.5倍,肥胖儿童的分别是正常体质量儿童的3.3、1.5、1.8倍。

近年来,apoa、apob等载脂蛋白因受饮食因素影响较小,血浆浓度相对恒定,能够分别反映hdl-c和ldl-c的水平而受到临床推广。有一项对1366名在校学生(男生681名、女生655名)的调查显示,与正常体重组相比,肥胖组学生的血压、tc、tg、ldl、apob显著升高,而hdl、apoa-i显著降低;同时发现,大约75%的肥胖男生存在1项心血管危险因素,25%的男生存在2项以上的危险因素;女生的结果与男生相似[5]。赵源源等调查172例南京儿童发现肥胖儿童载脂蛋白b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儿童,而载脂蛋白a明显降低。认为低水平的载脂蛋白a、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有促进动脉血管内膜损伤的作用,且增大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性[6]。

2.血糖和胰岛素

有研究证实, 儿童肥胖与胰岛素抵抗存在相关关系。于雪梅等[7]研究发现, 在校正了年龄、性别后, 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和胰岛素抵抗指数在肥胖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jeffery等[8]对300名儿童进行的研究发现, bmi与胰岛素抵抗之间从5岁起就存在明显相关关系, 并且随着年龄增加二者的相关程度增加, 8岁女童两者的相关系数r =0.51 (p<0.001),提示体重过度增加是早期胰岛素抵抗的关键因素。

另外, 有研究发现胰岛素抵抗对体重有影响。胰岛素抵抗和高胰岛素血症可促进儿童青少年体重的增加。maffeis等[9]对215名肥胖儿童进行了14年的随访调查, 多元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童基线bmi(or=1.06)与胰岛素抵抗(or=0.58)可以预测成年肥胖,但男童基线胰岛素抵抗不能预测成年肥胖。

3.转氨酶

随着全球肥胖儿童迅速增加,非乙醇性脂肪肝病(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nafld)作为肥胖儿童中最常见的肝病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nafld是指在无大量酒精摄入患者中存在的一系列不同程度的肝脂肪变性,包括单纯性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纤维化/肝硬化。临床主要表现为肝酶升高及肝脏b超显示的弥漫性脂肪病变。由于nafld的确诊需要进行肝组织活检,不可能在人群中广泛开展。因此,多数研究以血清转氨酶水平升高作为脂肪性肝病的诊断指标。但是,目前并不清楚利用血清转氨酶诊断儿童nafld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儿童及青少年心血管健康分析研究(catch)对美国2575例肥胖儿童分析发现,其alt升高者的nafld患病率高达23%[10]。近期一项对84例中国肥胖儿童的研究中,应用超声检查发现存在脂肪肝的占77%,而应用超声检查及alt检查均发现存在脂肪肝的占24%。对2型糖尿病儿童的分析发现,alt升高者的比例为48%[11]。

4.瘦素、脂联素和血同型半胱氨酸

近年来,有人报道了血浆脂联素(adiponectin)、血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 升高与胰岛素抵抗综合征(代谢综合征) 的关系。chu等[12]在台湾儿童代谢危险影响因素研究中通过对胰岛素抵抗指数-稳态模型评估法(the 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 for insulin resistance ,irhoma) 和4项ms危险因素指标(sbp、tg、hdl、胰岛素水平)进行irs评分,发现血浆脂联素与irs评分呈负相关,而且这种血浆脂联素水平与胰岛素水平、irhoma的负相关关系仅出现在女孩中。另一项hcy与胰岛素抵抗关系的研究发现,尽管肥胖组与非肥胖组的hcy水平并无显著差异,但伴有高胰岛素水平的肥胖儿童的hcy明显高于对照组[13]。多元回归分析显示,无论肥胖组还是对照组,在校正了性别与年龄的影响后, irhoma和瘦素(leptin) 成为hcy 的独立预测因子。也许,hcy升高,特别是对伴有高胰岛素水平的肥胖儿童而言,在动脉粥样硬化及其他心血管疾病的演进中起着促进作用。

李瑞珍等[14]分析并比较血清瘦素、脂联素及瘦素/脂联素(l/a)值与肥胖儿童bmi、糖脂代谢的相关性,结果显示,肥胖儿童血清瘦素、fins和三酰甘油(tg)水平明显增加,脂联素水平降低,差异均有显著性(pa<0.05,0.01);单纯性肥胖儿童瘦素、脂联素和l/a值与bmi、fins、tg水平均呈显著相关,因此血清瘦素和脂联素可作为儿童肥胖的监控指标;l/a值较单独瘦素、脂联素更能反映肥胖症儿童的代谢状况,可为肥胖症儿童糖脂代谢提供更为有效的监测指标。

5.抗氧化酶和抗氧化维生素

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肥胖与自由基损伤有一定关系。肥胖者氧化应激水平增高,抗氧化能力降低。有研究发现,儿童时期由肥胖引起的氧化应激及相关的抗氧化反应不同于成人,而有其独特的生理特点。冯翔等[15]从深圳市2所小学随机抽取7~l2岁学龄儿童164名,以“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筛查体质量指数值分类标准”分为正常体重组、超重组及肥胖组,测定其血浆总抗氧化能力(taoc),mda,sod及抗氧化维生素水平。

结果显示,肥胖组血浆维生素e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体重组(p<0.01),血浆b-胡萝卜素水平显著低于正常体重组(p<0.01);肥胖组血浆taoc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体重组(p<0.01);超重组和肥胖组的血浆sod活性显著高于正常体重组(p<0.01);超重组的血浆mda水平高于肥胖组和正常体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可能是由于儿童期代谢调节能力较强,肥胖引起氧化应激水平的增高会刺激机体使sod活性代偿性增高,sod的活性较高,总抗氧化水平(taoc) 随之增高,以对抗体内增强的过氧化反应,保护组织细胞免受损伤。

二 肥胖干预措施对血生化指标的影响

引起儿童青少年肥胖的主要原因是体力活动不足和能量摄入过多。对于预防和治疗青少年肥胖,目前公认的科学有效的方法是合理膳食营养,适量运动和纠正不良行为。研究表明,饮食控制和大运动量(每天运动2.5小时以上)运动干预可以改善儿童青少年肥胖和降低血糖、血脂,改善胰岛素抵抗等代谢综合征症候群[16] 。但较小运动量对肥胖儿童青少年健康的影响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有研究结果亦显示,有组织的运动量阶段式递减运动对肥胖青少年血清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无显著影响,可能是因为运动量较小,不足以使血清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所以,要降低血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可能需要更大的运动量(每天运动至少2.5~4小时)和严格的饮食控制(平均每天能量摄入为1412kcal)[17]。

1.调节血脂异常

kromhout等[18]追踪研究显示,体力活动水平与体脂含量、肩胛下皮褶厚度呈负相关,增加体力活动有利于保持正常体质量。运动还能改善神经内分泌系统的调节功能,加强肾上腺素与去甲肾上腺素等脂解激素的活性,加强对富含tg的乳糜和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等血脂的分解过程,因而具有调节血脂异常的作用。徐丽丹等[19]采用限制能量摄人、增加运动消耗和行为干预等措施治疗单纯性肥胖儿童,结果表明肥胖组儿童干预前tg和ldl-c均高于对照组儿童;干预后tg低于干预前,hdl-c低于对照组但高于干预前,说明综合健康干预能改变肥胖者体内的血脂成分,从而起到调节异常内分泌代谢的作用。

2.降低胰岛素抵抗

运动可改善胰岛素与受体的结合力,从而降低血浆内胰岛素含量,使脂肪组织的分解作用加强,减少脂肪组织的堆积。研究发现,内脏脂肪积累减少与脑胰岛素含量,尤其与下丘脑胰岛素/血胰岛素比值呈显著负相关。eliakim等[20]报道肥胖儿童运动时胰岛素水平明显升高但不出现低血糖的症状,机体是以生长激素和儿茶酚胺对急性运动的反应减弱来作为代偿的。脂联素是目前唯一经研究证实对人体具有保护作用的脂源性细胞因子,对改善胰岛素抵抗具有不可低估的关键作用。在肥胖个体,脂联素血浆含量以及脂肪组织脂联素mrna的表达均下降。bluher等[21]研究证实,体育锻炼能增加肌肉中循环脂联素及其受体mrna的表达水平和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的磷酸化,这可能介导了运动对胰岛素抵抗和代谢综合征的改善作用。

随着儿童肥胖的流行, 必然造成儿童成年后相关疾病患病率和死亡率的上升。因此,肥胖已经成为影响儿童青少年健康的重要危险因素,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控制儿童肥胖的流行和发展,而早期进行血生化监测,及时采取干预措施,是预防肥胖远期并发症的关键。

参 考 文 献

[1] atabek me,pirgonl o,kurtoglu s.assessment of abnormal glucose omeostasis and insulinresistance in turkish obese children and dolescents.diabet, obes and metab,2007,9(5):304—310.

[2] 郭亚文,姜庆五,罗春燕.超重肥胖中小学生糖脂代谢紊乱的流行病学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10,31(1):12-14.

[3] 万燕萍,徐仁应,阮奕,等.儿童肥胖与脂质代谢紊乱[j].中国临床营养杂志,2007,15(3): 143-147.

[4] li yp,yang xg,zhai fy,et al.disease risks of childhood obesity in china[j].biomed environ sci,20o5,18(6):401-410.

[5] chu nf,rimm eb,wang dj,et a1.clustering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risk factors among obese schoolchildren:the taipei children heart study[j].am j clin nutr,1998,67(6):l141-l146.

[6] 赵源源,马贵明,赵静,等.92例单纯性肥胖儿童血脂检测结果分析.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2004,24(1):65-66.

[7] 于雪梅,冯萍,金慧英,等.肥胖中学生体脂分布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研究[j]. 中国学校卫生,2007,28(12):1085-1086.

[8] jeffery a, metcalf bs, hosking j. obesity - linked insulin resistance in children -an emerging problem [j]. european diabetes nursing, 2006,3(1):41-45.

[9] maffeis c, moghetti p, grezzania. insulin resistance and the persistence of obesity from childhood into adulthood [j]. the journal of clinical endocrinology &metabolism, 2002, 87 (1):71-76.

[10] schwimmer jb,mcgreal n,dentsch r,et a1.influence of gender,race,and ethnicity on suspected fatty liver in obese adolescents.pediatrics,2005,115:e561-e565.

[11] chan df,li am,chu wc, et a1.hepatic steatosis in obese chinese children.int j obes relat metab disord.2004,28:1257-1263.

[12] chu nf, shen mh, wu dm, et al. relationship between plasma adiponectin levels and metabolic risk profiles in taiwanese children[j]. obes res,2005,13(11):2014-2020.

[13] martos r , valle m, morales r , et al.hyperhomocysteinemia correlates with insulin resistance and low-grade systemic inflammation in obese prepubertal children [j].metabolism ,2006 ,55(1) :72-77.

[14] 李瑞珍,夏治,林汉华,等.瘦素/脂联素值与肥胖儿童体质量指数及糖脂代谢的关系[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7,22(20):1546-1547.

[15] 冯翔,郑琳,许雨绚等.深圳市不同营养状况小学生体内氧化应激水平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8,29(2):122-123.

[16] 刘文,常翠青,赵小倩,等.基于学校的有组织的运动干预对肥胖青少年bmi和糖、脂代谢的影响[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8,27(3):329-333.

[17] 李筱雯,艾华,张宝慧,等. 有氧锻炼结合饮食控制减体重对肥胖者血抵抗素及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影响[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6,25(4):399-403.

[18] kromhout d,bloemberg b,seidell jc, et al.physical activity and dietary fiber determine population body fat levels:the seven countries study[j].int j obes relat metab disord,2001,25(3):301-306.

[19] 徐丽丹,刘西韶,王传湄,等.综合健康干预措施对肥胖儿童血脂水平的影响[j].中华临床营养杂志,2009,17(6):346-348.

合肥高升学校范文3

【中图分类号】 R 179 R 153.2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8)01-0037-02

【关键词】 营养调查;营养不良;肥胖症;学生

中小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营养状况对学生的生长发育和健康状况影响极大。营养不良可导致发育迟缓、贫血;肥胖可导致学生心理压力增大、学习成绩下降和性早熟,且肥胖与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为了解铜川市中小学生营养状况及变化趋势,以便为制定健康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笔者于2002-2005年对铜川市7所中小学校学生营养状况进行了调查,报道如下。

1 资料来源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2002-2005年铜川市7所监测点校学生健康体检资料,中学5所,小学2所。共调查学生37 616名,其中小学生6 719名,初中生17 543名,高中生13 354名;男生18 278名,女生19 338名。

1.2 方法 按照卫生部下发的《学校卫生情况年报表填报说明及技术规范》的方法和要求测量身高、体重。采用“1995年全国学生7~22岁身高标准体重值”[1]评定营养状况,体重在标准体重的90%~110%为正常,低于90%为营养不良,高于110%为超重,超过120%为肥胖。

2 结果

2.1 总体情况 4 a监测结果显示:学生营养正常23 414人,占62.24%;营养不良10 049人,占26.71%,以轻度为主,其中轻、中、重度营养不良率分别为23.44%,3.21%和0.07% 。超重2 432人,占6.47%;肥胖1 721人,占4.58%。学生营养不良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各年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0.38,P<0.01);超重、肥胖各年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3.74,0.66,P值均>0.05)。见表1。

2.2 中小学生营养状况变化趋势 小学生2002-2005年营养不良检出率呈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99,P<0.01);肥胖和超重检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1.06,6.12,P值均>0.05),其中肥胖检出率2002年与2005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9, P<0.05)。初中生2002-2005年营养不良、超重、肥胖检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6.91,3.19,3.40,P值均>0.05);高中生2002-2005年营养不良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6.32,P<0.01),超重和肥胖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6.36,1.93, P值均>0.05)。

2.3 不同学段学生营养状况比较 见表2。

小学、初中、高中学生营养不良率分别为17.93%,26.06%和32.00%,随学段的升高而升高,各学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8.87,P<0.01);超重检出率分别为7.86%,7.37%和4.58%,随学段的升高而降低,各学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4.20,P<0.01);肥胖检出率分别为6.25%,5.62%和2.36%,随学段的升高而降低,各学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7.37,P<0.01)。

2.4 不同性别学生营养状况比较 男、女生营养不良检出率分别为25.87%和27.51%,女生高于男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88, P<0.01);男、女生超重检出率分别为6.22%和6.7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68, P>0.05);男、女生肥胖检出率分别为5.81%和3.41%,男生高于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4.23, P<0.01)。见表3。

3 讨论

铜川市2002-2005年中小学生营养状况分析结果显示,学生营养不良和肥胖并存,均低于1995年全国中小学生的平均水平(32.6%,7.75%)[2]。但由于铜川市属于西北地区较为贫困的小城市,学生营养不良率明显高于沈阳(9.72%)[3]及上海浦东新区(19.09%)[4]等发达城市,肥胖率则明显低于经济发达城市[3-4],说明学生营养状况可能与地区经济条件及生活水平有关。

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学生营养不良检出率逐年下降,以小学和高中最为明显。营养不良检出率随学段的升高而上升,超重和肥胖检出率则随学段的升高而下降,提示营养不良预防的重点人群是中学生,肥胖预防的重点人群是小学生。由于中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高峰期,生长发育迅速,新陈代谢旺盛,机体对各种营养物质需求增高,饮食补充应及时、充分。小学生多喜欢吃高糖及高脂食物,饮食不节制,运动量小,从而导致肥胖。

不同性别学生营养不良和肥胖的检出率不同,女生营养不良率高于男生,男生肥胖率高于女生,可能与女生喜欢挑食、偏食、吃零食,导致正餐食欲较差,饮食不规律,以及为追求苗条身材而过分控制饮食等因素有关[5]。

针对铜川市中小学生目前的营养状况,应以学校和社区为重点,结合创建省级卫生城市工作,大力加强营养与健康知识的普及,使家长和学生认识到营养不良及肥胖对生长发育和健康的影响。同时使人们普遍掌握平衡膳食和合理营养知识,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学校和家长应共同参与,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劳逸结合,给学生创造条件;教育学生重视户外活动,坚持经常、持久、足够运动量的体育锻炼;教育学生吃好早餐,少吃零食,纠正偏食、挑食、盲目节食等不良饮食习惯。家长应注意给青春发育期的孩子及时补充优质足量的蛋白质和能量。通过采取以上综合措施,以达到预防和降低营养不良及肥胖的目的。

4 参考文献

[1] 白呼群,主编.学校卫生情况年报表填报说明及技术规范.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2:30-32.

[2] 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研究组.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报告(1995).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9.

[3] 连志勇.沈阳市中小学生1996-2003年营养状况变化趋势分析.中国学校卫生,2005,26(4):301.

[4] 杜尉英,郑晶泉,胡佳,等.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小学生2001-2004年营养状况.中国学校卫生,2006,27(3):227.

合肥高升学校范文4

关键词:互联网+;高等职业教育;影响与应对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7-0244-03

“互联网+”是指以互联网为主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包括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在经济、社会生活各部门的扩散、应用与深度融合的过程,这将对人类经济社会产生巨大、深远而广泛的影响。“互联网+”的本质是传统产业的在线化、数据化,这种业务模式改变了以往仅仅封闭在某个部门或企业内部的传统模式,可以随时在产业上下游、协作主体之间以最低的成本流动和交换。

总理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1]为贯彻落实国务院的“互联网+”战略和全国第二次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互联网+教育”部署要求,加快“互联网+教育”步伐,2015年7月3日,腾讯正式“互联网+教育”的智慧校园整体解决方案,并与北京邮电大学等五所高校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未来,腾讯将与各高校在校务管理移动化、校内消费数字一体化、校园大数据挖掘与信息化建设等搭建“智慧校园”方面进行深度合作。[2]“互联网+”战略就是利用互联网的平台,利用信息通信技术,把互联网和包括传统行业在内的各行各业结合起来,在新的领域创造一种新的生态。[比如生活中已出现的“互联网+”模式:互联网+购物,互联网+传统银行,互联网+打车,互联网+社区,互联网+金融,互联网+出行,互联网+医疗,等等。互联网时代的本质特征就是:互动、联接、网络。互联网时代的前进方向就是将整个世界变成一个“任意互动、无限联接的网络体”。[4]

进入2016年,互联网的发展步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在“互联网+”时代下,教育的模式有了很大的变化。在当前的形势下,高职院校教育,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

本文以合肥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浅谈“互联网+”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影响与应对。

一、“互联网+”对高等职业院校的影响

(一)教育理念的影响

“互联网+”时代是一个教育开放的时代,职业教育从封闭走向开放,要求高等职业院校开放办学。这个时代比以往更加要求职业教育开放办学,拥抱产业,以适应产业变革。[5]通过融合学校教育、企业教育、社会培训优势,提高学习服务支持能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对高职专业设置、课程设置的影响

如何有效运用新的手段,真正使职业教育成为为每个学生“量身打造”、切实符合个人发展的教育,是职业教育的重要方向。电子商务将可能成为所有专业的一个通用选修技能,因此高等职业院校的专业结构应根据职业结构的变化而变化,将信息化教学设计运用于课程设置中。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专业设置、课程设置之中,以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的知识、技能、能力、素质。

(三)对高职教学环境的影响

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室就是实验室,高等职业教育的课堂就是工厂,职业院校的学生可以在“工人”与“学生”中转换,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

(四)对教学模式的影响

信息技术改变了传统的职业教学模式,教学过程日趋完善。教学过程中大量使用信息技术,学生可以全程互动参与,真正实现课堂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模式,这完全颠覆了传统的教学设计和授课形式。[6]现在,大部分学生对传统的教育模式,特别是“灌输式”教育模式比较反感和抗拒,而互联网信息技术、云计算等给职业教育带来了重大的机遇和挑战,它要求高职院校发展网络在线学习,形成线上学习和线下学习相结合的职业教育教学新模式。以互联网进课堂、生活实践进课堂、创新教育进课堂为主要特征的“互联网+”课堂模式将颠覆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成为学校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新趋势。[7]

(五)对教师的要求更高

高等职业教育需要既懂互联网又懂教育的复合型人才。教师的信息化水平需要大幅度提高,不仅仅是会使用传统的PPT进行教学,而是要将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融入“互联网+”时代的教学。学校也应该将信息化教育能力作为考核教师的标准之一。互联网教育新模式层出不穷,教师应不断学习、与时俱进。与此同时,学校还必须树立教师是教育的根本,互联网只是手段和工具的理念。职业学校的学生学习能力、信息加工与处理能力不足,学校要要指导教师对学生加以引导,防止不良信息、网络犯罪、网络沉迷等负面影响。

(六)对教学资源建设的影响

走向“互联网+”校园,不仅是高校信息化智慧校园建设的升级,更是高等教育迎接互联网时代挑战,勇于做出变革的一种姿态。展望未来,未来的大学应是与互联网充分融合的,打破时间、空间界限的,真正实现学习无边界。[8]而现实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设备还跟不上“互联网+”时代的潮流。新道科技在三亚建立的“智慧教室”,所有课桌椅都可以灵活拼接,教室内装有IT设备,采用虚拟技术实现企业真实场景再现,可与千里之外的专业人士互动交流,而这种条件,普通的高职院校是达不到的。普通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学硬件条件差,多媒体教室占多总教室的比例不高,以合肥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学院教室共225间,其中多媒体教室仅110间。

二、“互联网+职业教育”:职业院校如何应对

高等职业教育应融入国家“互联网+”行动计划,把握好“互联网+”时代的契机,建设符合时代要求的高等职业院校,培养为社会服务的技能型人才,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的升级。

1.利用“互联网+”思维整合职业教育,开放办学。合肥职业技术学院根据“互联网+”行动计划,将于2016年组建互联网学院,这一举措将有利于合肥乃至安徽树立互联网思维,应对信息经济时代带来的挑战,为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合肥职业技术学院根据“互联网+”行动计划建立“互联网+”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围绕地区产业发展与“互联网+”对接,利用和整合各种优势资源,以建立“互联网+”全程服务平台为目标,开展研究,以服务于教学,服务于产业,服务于社会,开放全部建设资源,同时为“互联网+”行业发展提供支持。

学习空间由封闭走向开放,由以学校教学为主转变为面向社会,建立服务社会的培养基地,努力打造产学结合、技术研发、技能鉴定、职业素质训练和创业教育的服务平台。可以将合肥职业技术学院已建的“安徽省物联网技术培训基地”、“巢湖市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基地(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项目)”升级为合肥市“互联网+农业”人才培养基地,利用该校电子商务专业教学设备先进和物联网技术、电子商务、计算机网络技术、农学等专业教师数量充足的优良教学条件,开展“互联网+农业”专业人才培养和农业技术人员培训。

2.专业课程与职业标准对接。合肥职业技术学院与企业共同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深化课程改革。按照“确定专业具体工作岗位―分析岗位职业能力―归纳核心能力―研究实际工作过程―提炼典型工作任务―转化为专业核心课程―整合基础课程―形成课程体系”的流程,全面构建基于符合安徽省和合肥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要求的专业课程体系。

通过产学结合从企业收集生产装置、生产过程的影像、录音、图片、资料等,开发具有系统性、真实性的多媒体课件、微课、慕课等和多媒体教学软件,利用共享教学资源平台建设一批质量优良的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探索构建服务并融入专业技术教育、体现技能导向的以职业素养为核心的模块化公共基础课程体系。探索构建“4+N”的技能导向型专业课程体系,即4个平台:通识课程平台、职业基础课程平台、职业专业课程平台和拓展课程平台;加上N个专业实践技能课程群。以课程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为重点,与合作企业共同开发建设具有技能化、职业化特点鲜明的,中高职对接、高职与应用型本科对接的核心课程,共同制定和调整教学计划。校内生产性实训、校外顶岗实习和毕业实践均纳入课程体系。

3.增设实验实训室为高职教育课堂,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合肥职业技术学院始终遵循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律,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不断推进教学改革,结合订单式培养、“校中厂”培养、双主体办学模式形成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适应“互联网+”时代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合肥职业技术学院积极开展校企合作,现有校外实习实训基地120个。校企深度合作主要有顶岗实习、订单式培养、双主体办学、校企共建实训基地等多种形式。目前我校订单式培养班有“大华班”(上海市大华医院)、“五菱班”(上海五菱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艾迪康班”(合肥艾迪康医学检验中心)、“益丰班”(上海益丰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等;双主体办学主要是与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共同进行影像专业合作办学;校企共建实训基地主要有“安德利商学院”(安德利集团)、合职院驾校(巢湖市公安局机动车驾驶考试中心)、“环巢湖特产电商体验店”(巢湖市供销合作社联合社)等。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缩短了传统理论化教学课堂时间,增加了技能知识操作课和岗位实习与培训,融合了学校教育、企业教育、社会培训优势,提高了学习服务支持能力和教育教学质量。

4.建立智能教学模式。在合肥职业技术学院的未来智能教学过程应用体系中,包括交互式多媒体教室、远程教育、虚拟实验室、电子考场、教育教学资源共享库、职业培训与技能鉴定管理、实训教学管理等业务应用系统,把网络学习融入教学,发展网络在线教学,形成线上学习和线下学习相结合的职业教育教学新模式。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转变为开放思维教学,教师从主导权威角色转换为以学生主体的平等交流角色。

合肥职业技术学院开展的共享资源与在线教学平台建设,将在线管理、网络资源管理、网络学习等需融入教学过程,如课程管理平台。课程管理平台的主要功能模块包括:微课中心、模块中心、课程中心、专业园地、学习工具等。通过课程资源购置,每学期有计划的从教育机构制作的精品MOOC中选择若干门通识教育课和专业课,通过购买方式置于平台上,供在校学生线下学习。

此外还有学习互动平台。学习互动平台是资源平台的对外服务功能,它支持学习者在线进行资源的浏览、下载等操作并最终完成学习和培训的任务,其主要功能模块包括:学生空间和学习社区。

5.教师不断提升信息化教学能力。新的教育模式需要既懂互联网又懂教育的复合型教师,能够运用新技术指导学生的信息化学习能力。合肥职业技术学院智慧校园里面的智能图书馆,便于教师和学生提高信息化能力,共享资源与在线教学平台建设给教师和学生提供了大量的数字化教学资源。

教师还需要根据不同课程性质及要求,开展多种教学方法实践,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锻炼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创新能力。合肥职业技术学院于2015年下半年开始组织编写出版“十三五”高职高专护理专业立体教材。立体化教材作为一个整体的教学、学习解决方案,通过提供多种教学资源,最大限度地满足教师教学需要和学生学习需要,满足教育市场需求,提高教学、学习质量,促进教学改革。合肥职业技术学院智能的教学过程应用体系中,通过产学结合从企业收集生产装置、生产过程的影像、录音、图片、资料等,制作成具有系统性、真实性的多媒体课件。网络教材是保证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为学生的自主学习与研究性学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6.建立资源管理平台。充分利用国家支持信息化建设项目,开展职业教育的校园信息化建设。以合肥职业技术学院基于“互联网+智慧校园”建设为例,2015年数字化校园二期项目购买了400万元的信息化设备,未来两年还会加大投入,为职业院校的信息化教学提供设备保障。智慧校园建设的实施、以现代信息技术建构的开放式远程教育网络的实现,将使受教育者的学习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校园的信息化建设以教学资源为主线对学校的各种数字教学资源进行整合,以网络化教学和数字图书馆应用系统为核心,整合教学资源、科研资源的制作、管理、及应用,通过建设网络互动学习平台,将真正实现教师、学生的网上教与学,实现网上备课、授课、作业、答疑、考试等工作。

合肥职业技术学院迫切需要构建自己的“资源与在线教学平台”以及相应的平台入口工具,实现对资源的有效管理与应用,实现高效的O2O教学模式,实现智慧教学的常态化应用。通过构建先进、开放的“资源和在线教学平台”可以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网上共享共用,可为省内乃至全国相关院校的教育教学以及社会上有需求的人员提供优质数字资源共享,有效提升学校的服务地方和辐射带动能力。智慧课堂是基于动态学习数据分析和“云+端”的运用,实现评价反馈即时化、交流互动立体化、资源推送智能化,全面变革课堂教学的形式和内容,构建大数据时代的信息化课堂教学模式,实现在线教学与O2O教学的常态化应用。

让我们拥抱互联网时代,坚持教育本质,互联网+教育新时代到来了![9]面对“互联网+”的挑战,高等职业教育应抓住机遇,要坚持职业教育为本,适当利用“互联网+”的技术与环境,让互联网为高等职业教育所用,提升高等职业教育水平。

参考文献:

[1]张治.“互联网+”.驱动学校教育结构变革的新力量[J].上海教育,2015,(12):1-1.

[2]豆俊杰.“互联网+教育”:冰火两重天[J].辽宁教育,2015,(16):49-51.

[3]马斌.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高校的转型应对[J].中国高等教育,2014,(12):20-22.

[4]胡志泉.“互联网+大学”:机遇、挑战与应对[J].山东工业技术,2015,(22):148.

[5]车明朝.互联网+:职业教育面临的挑战与机遇[J].中国职业教育,2015,(22):37-45.

[6]苏兆斌;程璐;孔微巍.“互联网+”视域下职业教育科学发展探析[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2015,(5):49-52.

[7]王竹立;李小玉;林津.智能手机与“互联网+”课堂――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的新思维、新路径[J].远程教育杂志,2015,(4):14-21.

合肥高升学校范文5

关健词:儿童 肥胖症 生活质量

中图分类号:R58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0)11-0141-02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生活方式的改变,儿童单纯肥胖呈上升的趋势。肥胖不但可以影响儿童的正常生活,且80%肥胖儿童可以延续成人肥胖[1],是引起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高危因素之一[2]。为减少因肥胖引起的相关疾病的发生,我们对单纯肥胖儿童的生活方式进行综合干预,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的对象:病例来自2007年1月~2008年5月来儿保门诊就诊的肥胖儿童72例,其中男59例,女13例,年龄在7~14岁,平均年龄10.4岁,其诊断标准参照1985年WHO推荐的身高别体重,超过理想体重的10%和20%分别为超重和肥胖[3]。按此标准,其中男超重45例,肥胖14例;女超重9例,肥胖4例;排除病理性肥胖。

1.2 方法 以家庭干预为主,学校、医院为辅的方法。医院和学校结成对子,通过开家长会的形式由儿保医师讲解儿童肥胖的危害,对表现好、减肥显著的儿童给予表扬,并请其家长介绍经验。通过家长、学校、医院三方面的干预,使肥胖儿童在行为习惯形成的敏感期,养成有利于体重控制的良好行为习惯。

2 结果

2.1 干预前后72名家长对儿童肥胖认识行为的变化(表Ⅰ):表Ⅰ显示通过干预,家长原来由于认识误区导致的不恰当行为发生了明显变化,但学习成绩不好时给予鼓励比率的差异无显著性。这可能与家长用分数的高低来衡量孩子学习成绩的好差有关。

2.2 72例肥胖儿童干预前后对进食、行为的变化(表2):在家长的参与下,儿保医师和学校老师的引导下,肥胖儿童在家及学校在进食、行为上发生了有利于体重控制的变化

3 讨论

儿童期单纯肥胖对生活方式干预的目的是减少儿童延续成人肥胖,防止高危因素[1-2],提高生活质量。文献报道6~14岁肥胖儿童血浆脂联素的水平低于正常儿童,检测血浆脂联素,将有助于判断儿童肥胖的发展趋势[4]。肥胖可使肾损害、血浆内皮素升高,内皮素可使血压升高,这是肥胖儿童合并高血压的主要原因[5-6]。学龄期儿童生长比较快,体重指数呈上升趋势,这一时期,超重儿童自我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逐渐完善,实施均衡膳食,适当的锻炼,限制看电视及玩游戏的时间等健康教育干预。禁止饥饿、药物、手术、物理疗法及短期快速减重。

3.1 调节饮食:对肥胖儿童的饮食管理以家庭为单位,家庭环境和父母的行为是一个重要的驱动因素,儿童有较强的仿效性和受引导性,父母的不良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会直接影响孩子的行为。国外研究证实,父母均肥胖的儿童肥胖发生率是父母均正常的3倍,父母超重或肥胖对儿童肥胖是有重要影响的。儿童减肥首先要家长调整饮食结构,掌握儿童的不良饮食习惯,合理选择食物。饮食一日三餐分配合理,早餐吃全天食物总热量的35%,中餐吃全天食物总量45%,晚餐吃全天食物总热量的20%。很多家庭晚餐后没有时间户外活动,因此,晚餐最好让孩子吃的少而简单[7]。儿童爱吃零食,喝饮料,家中不备零食,少给孩子零用钱,老师应讲明吃零食的害处,禁止学生在校内食用零食。对儿童饮食的调整,以不会对儿童的生长造成损害,不影响生长为宜。对肥胖儿童根据个体情况制定饮食方案,养成有益于体重控制的良好习惯,使之逐步成为相对稳定的生活方式,这将有利于体重控制的远期效果。

3.2 增加体力活动:饮食疗法和运动是治疗儿童肥胖的两大重要步骤,运动强度达到个人最大氧消耗的50%~60%,或者最大心率的50%~60%,运动脉搏达150/mim。运动频率每天运动40~60mim,每周运动5d,运动时间,坚持运动2~3个月,肥胖度会自行下降。长期坚持运动,孩子将养成每天锻炼的习惯,将有益于健康。运动方式,选择有全身肌肉参加的有氧运动,只有有氧运动才能消耗脂肪,达到减肥的效果。如跑步、游泳、登山等[7]。运动消耗能量,可以减轻低脂到高脂饮食造成的脂肪平衡,抵制过度进食引起脂肪组织的增加。长期规律的运动可提高肥胖者安静代谢率,当运动强度和时间达一定水平,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改变,体内脂 原降低,脂肪的消耗增加。

3.3 限制看电视、玩游戏的时间 有研究表明,儿童看电视的时间与肥胖的发生率正相关。电视对儿童肥胖的影响是双重的,一方面使活动量减少,另一方面,大量的食物广告形成诱导,儿童倾向于选择广告中的食品,而水果蔬菜的摄入减少,有人发现1小时看电视、玩游戏的儿童肥胖的危险性增加12%,而每天1小时中到大量的运动使肥胖的危险性降低10%,可见适时的运动和减少静坐的生活方式,对预防儿童肥胖有着重要的意义。

3.4 心理行为矫正 主要包括(1)行为矫正:矫正肥胖儿童的不良饮食习惯,改变静逸的生活方式和患儿的不良性格、行为。肥胖儿童考试不理想或遇到不愉快的事时,家长在精神上给予安慰,因良好的情绪使体内各系统的生理功能保持正常运行,对预防肥胖能起一定作用。反之,沉默寡言,情绪抑郁会使生理机能发生紊乱,代谢减慢,加上运动量少,就易造成脂肪堆积,引起肥胖。(2)认知疗法:肥胖儿童在对行为技术矫正不适应的情况下,应采取认知疗法,学龄期儿童有一定的认识问题判断问题的能力,让他们了解一些肥胖的心理社会因素,了解这些因素对控制儿童的体重有着重要作用,这些因素包括:对肥胖危害的认识;对节食和控制体重可能遇到困难的认识;体重减轻后的愉;对肥胖成因的认识[8]。儿童在了解这些因素的同时,并获得家庭和社会的支持就能使体重达到正常的目标。

4 结论

对肥胖儿童生活方式进行干预是一种艰辛的事,需要儿童、家长、老师、儿保医师的共同参与,需要社会方方面面的关注和支持。通过综合有效的干预管理,使肥胖儿童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持正常体重,促进身体健康。

参考文献

[1] 吴光驰,郭素怡,王坤,等.北京地区468名小儿肥胖及血压改变的8年随访观察[J].中华医学杂志,1997,27(1):18-21.

[2] Glassersp,selwyn AP,Gamzp.Atherosclerosis:risk factors and the vascular endothel;um.Am Heartj,1996;131:379-384.

[3] 吴增泽.世界卫生组织编.营养状况变化的测定[M].北京;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51-52.

[4] 卢慧玲,王宏伟,温宇,等.肥胖症儿童血浆脂联素水平测定临床意义研究[J].临床儿科杂志,2004,22(4):234-235.

[5] 方林钧,何威逊.儿童肥胖相关肾病诊断初步探讨附8例报告[J].临床儿科杂志,2004,22(7):458-459.

[6] 张小飞,于常琴.单纯肥胖儿童内皮素变化研究[J].临床儿科杂志,2004,22(8):513-515.

[7] 蒋宽雄.小儿单纯肥胖症的防治[J].中华实用儿科杂志,2004,19(3):148.

合肥高升学校范文6

【导语】合肥专升本考试是大学专科(高职高专)学生进入本科学习的选拔考试的简称,是中国教育体制大专层次学生升入本科院校的考试制度。

合肥成考专升本考试科目为:两门公共课为政治、外语;一门专业基础课。

根据招生专业所隶属的学科门类共分为八个科类,公共课和专业基础课考试科目分别如下:

(一)高起本:

1.文史类〔含外语(文)、艺术(文)、体育(文)〕:语文、数学(文)、外语、历史地理综合(简称史地)。

2.理工类〔含外语(理)、艺术(理)、体育(理)〕:语文、数学(理)、外语、物理化学综合(简称理化)。

(二)高起专:

1.文史类〔含外语(文)、艺术(文)、体育(文)〕:语文、数学(文)、外语。

2.理工类〔含外语(理)、艺术(理)、体育(理)〕:语文、数学(理)、外语。

(三)专升本:

各科类统考科目为政治、英语和一门专业基础课。

1.文史类:政治、英语、大学语文。

2.艺术类:政治、英语、艺术概论。

3.理工类:政治、英语、高等数学(一)。

4.经济管理类:政治、英语、高等数学(二)。

5.法学类:政治、英语、民法。

6.教育学类:政治、英语、教育理论。

7.农学类:政治、英语、生态学基础。

8.医学类:政治、英语、医学综合。

9.体育类:政治、英语、教育理论。

10.中医药类:政治、英语、大学语文。

专升本有两大类型:

第一类是普通高等教育专升本(普通高校全日制统招专升本),选拔各省当年应届普通高校全日制(统招入学)的专科毕业生。

第二类是成人教育大类专升本。四种途径,包括自考专升本、成人高考专升本(业余,函授)、远程教育(网络教育)专升本、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专升本。

统招专升本,即在正规大学里面的全日制学习的专升本。全称为"选拔优秀高职高专毕业生进入本科学习统一考试",正式文件中一般称为普通高校专升本,简称普通专升本,也称"统招专升本","普高专升本","全日制专升本","3+2专升本",个别省份如河北省称之普通高校专接本,江苏省称之普通高校专转本,广东省称之普通高校专插本,其余省份皆称之为普通高校专升本。

合肥高升学校范文7

【关键词】 营养状况;肥胖症;营养障碍;学生

【中图分类号】 R 179 R 15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7)11-1014-02

儿童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营养状况直接影响学生的身体健康、生长发育和学习效率[1]。为进一步了解山西省中小学生的营养状况和发展动态,科学地指导学生保健工作,笔者对1995-2004年中小学生的营养状况资料进行了分析,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以1995-2004年山西省11个地(市)监测点校的7~18岁的健康学生为监测对象。城市中小学2 601所,县镇中小学4 458所;学生总人数为5 710 585名,其中中学生2 527 532名,小学生3 183 053名。

1.2 方法 按卫生部下发的《学校卫生情况年报表填报说明及技术规范》要求的方法进行身高、体重测量。根据《1995年全国7~22岁学生身高标准体重值》进行评价,以体重低于标准体重的90%为营养不良,体重为标准体重的90%~110%为营养良好,超过120%为肥胖[2]。

2 结果

2.1 总体情况 1995-2004年中小学生营养不良率在4.73%~8.90%之间,平均为7.21%,1998年最高,1995年最低;肥胖率在2.53%~5.94%之间,平均为4.71%,2004年最高,1997年最低。见表1。

2.2 中学生与小学生比较 10 a间中学生的营养不良率在5.29%~9.44%之间,平均为7.95%;小学生在4.15%~8.90%之间,平均为6.62%,中学生明显高于小学生(χ2=3 722.36,P

2.3 城市和县镇学生比较 10 a间城市学生营养不良率在5.73%~13.37%之间,平均为10.25%;县镇学生在4.53%~8.99%之间,平均为6.07%,城市明显高于县镇(χ2=2 960.35,P

2.4 10 a前后营养状况比较 10 a间营养不良率中、小学生分别上升了69.37%和113.00%,城市、县镇分别上升了109.00%和58.70%;肥胖率中、小学生分别上升了237.00%和63.80%,城市、县镇分别上升了445.00%和55.50%。见表4。

3 讨论

调查结果表明,10 a间山西省中小学生营养不良率和肥胖率均呈上升趋势;总体上营养不良率和肥胖率均为中学生高于小学生,城市高于县镇。原因可能是中学生学习负担较重,正处于青春发育期,而且在校住宿较多,集体食堂就餐营养不平衡;城市学生多为独生子女,零、副食较多,且大多挑食、偏食,平时锻炼较少[4]。提示预防的重点人群应是城市学生和中学生。

动态分析结果表明,中小学生营养问题存在发展趋势,生活水平明显提高而学生营养问题却有增无减。提示对学生家长和学校相关人员开展营养健康教育应是学生营养干预的重要策略之一[3]。

学生营养干预工作宜针对具体营养问题,山西省学生营养状况同时具有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2类问题。为此,在制定学生营养干预计划时,应区别不同人群,采用不同的干预策略和重点措施[3]。

4 参考文献

[1] 叶广俊.儿童少年卫生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92.

[2] 白呼群.中国卫生监督统计报表,学校卫生技术年报表技术规范.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6:30-32.

[3] 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研究组.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报告(1995).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90-95.

[4] 肖共兴,张麟婕.山西省中小学生营养状况分析.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2004,2:43-44.

合肥高升学校范文8

一、注重研学旅行,

打造实践素质教育的重要平台

面对应试教育的压力,合肥市大胆突破,敢于创新,将研学旅行作为实践教育活动的主要形式,在全市范围内积极开展研学旅行活动,我们组织学生通过集体旅行的方式走出校园,增加对集体生活方式和社会公共道德的体验,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早在2008年,我市就开展了“万名学生合肥工业游”活动,被国家有关部门称之为开创了全国教育界先河。2013年初,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鼓励中小学生开展研学旅行活动。同年,教育部在全国开展研学旅行试点,合肥市被列为全国首批三个试点城市之一。在此基础上,我市确定了28所试点学校。我们要求全体学生必须参加的研学旅行常规活动,各学段至少1次,研学地点坚持小学四年级以上在本地、初中在本省、高中在国内,同时还要求学生在研学旅行期间集体住宿。2002年9月和2013年9月,合肥市连续两次受教育部邀请参加全国首次研学旅行座谈会和全国研学旅行试点工作中期研讨会,并在大会上介绍经验。

1.完善机制,为研学旅行提供制度保障。一是突出政策引领。《合肥市义务教育“三大提升工程”实施方案》要求大力实施素质教育提升工程,推动中小学深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鼓励支持学校开展研学旅行活动。为此,先后出台《关于在中小学生中全面开展强健体魄磨练意志促进身心健康发展活动的指导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中小学学校文化建设的意见》《合肥市中小学生研学旅行试点方案》《关于开展合肥市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指导意见(试行)》等文件,为研学旅行的制度化、规范化发展提供政策指导。二是强化组织保障。成立由共青团、教育、文化、旅游、科技、工业、农业、交通、卫生、应急、保险等多部门组成的联席会议,形成密切配合的工作机制。推动教育、工业、旅游、文化、科技、农业等融合发展,整合科技馆、旅游景区、工厂、农庄等资源设计提供研学旅行产品,形成工业科技、历史文化、自然生态、红色记忆等内涵丰富的研学旅游线路。各县(市)区和学校也成立相应组织,明确专人负责,有计划地推进研学旅行活动。三是突出课程建设。要求各学校根据学科教学内容、特点和进度,参考研学旅行目的地的要求,研究制定研学旅行校本课程,纳入到全市中小学的正常教学安排。四是加强考核评价。高中阶段将研学旅行纳入学生的综合社会实践活动,并计入2~3学分,义务教育阶段将研学旅行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直接影响中考升学。同时,将义务教育阶段的研学旅行活动开展情况,纳入各县(市)区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的年度目标管理考核范畴,纳入团各县(市)区委对教体局团委的年度目标管理考核范畴,纳入各县(市)区政府对教育主管部门的年度目标管理考核范畴。

2.严格管理,让研学旅行平安有序。一是把好安全源头。公开招标4A级以上等级的旅行社,为参加研学旅行的师生投保责任险(不低于60万元/人)和旅游人身意外险(不低于25万元/人),同时对食宿卫生标准作出相应要求,保障学生出行安全。二是制定安全预案。要求学校在制定研学旅行活动方案时,必须涵盖安全管理方案,事先对学生走失、歹徒行凶、交通事故、食物中毒等各种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作出应急方案。三是畅通家校联系。要求学校通过“致家长的一封信”与家长积极沟通,取得理解和支持,形成学校和家庭共同推进研学旅行的良好局面。

3.精心策划,让研学旅行生动有效。一是发挥学校作用。赋予学校在组织实施上的自,根据区域特色、学生年龄特点和各学科教学内容需要,组织学生走出校园,并在活动内容、线路设计上突出研学旅行的区域性、专业性、知识性和趣味性。二是策划“行”的内容。提前了解研学旅行线路沿线的自然风光、人文习俗及历史文化等内容,加强设计,打造精品线路。三是巩固“学”的效果。配合开展征文摄影评比比赛、结集出版、研究性成果展示、优秀学生评选等活动,展示和巩固“学”的成果。四是注重示范引领。每年举办一次全市中小学“研学旅行方案”展示、评选、观摩活动,交流研学旅行经验,共同进步。经过七年的探索和实践,我市研学旅行活动,已成为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教育品牌。

二、强化科技创新教育,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1.强化科技教育。加强对青少年的科普教育,协调共青团、教育、科协等部门互相配合,广泛举办校园科技节、科技周、科技夏令营、流动科技馆进校园等活动,营造科技教育氛围,强化科技教育效果。2013年开展流动科技馆进校园活动16场,参观学生达一万多人次。

2.打造活动平台。连续多年成功举办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青少年机器人大赛、信息学竞赛等市级比赛,选拔优秀选手参加省及国家相关比赛。连续11年设立合肥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对获得国际、国内高规格科技教育赛事奖项的中小学生给予奖励。在全国第二十八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我市中学生共获得6个一等奖、5个二等奖、12个三等奖和1个高士其科普奖专项奖的佳绩。在全国第十三届青少年电脑机器人大赛中,我市选手一举夺得了7枚金牌、5枚银牌、6枚铜牌。推动共青团、教育、市科协与市关工委等共同组织开展2013年合肥市生物科技夏令营活动,来自全市的80多名中学生走进石台县牯牛降、蓬莱仙洞、石桥步果园等地,进行生态考察,感悟大自然的无穷魅力。2008年以来,我市每年举行科技夏令营活动200余次,共惠及学生10万余人。

三、培育学生社团,提升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我市坚持尊重教育规律,始终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让校园活起来为宗旨,全面加强中学生社团建设,引导广大中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提升,真正把推动素质教育落到实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大力推进求发展。出台《关于加强全市中小学生社团建设的意见》,召开学校学生社团建设现场推进会,连续成功举办四届合肥市首届中学生社团文化节,获得省教育厅和团省委的高度肯定。目前,我市成立中学社团近3000个,已覆盖全市各县(市)区的1000多所中小学校,数十万名学生参与其中。

2.结对共建促均衡。针对中学生社团的蓬勃发展态势,以及社团发展的市县、区县、校际之间的差距问题,建立区县结对、市区结对、校校结对机制,推动社团结对共建、均衡发展。同时,建立社团活动专家库,加强社团理论建设,加强社团及社团理论评比,以评促建,以展促建。

3.活动开展造精品。鼓励学校培育扶持学术、文艺、科技、园艺、手工艺、体育、动漫等各类社团的发展,通过社团的带动作用,提高广大中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发挥各类社团的组织联动作用,开展校内、校际各类展赛活动,努力打造精品。特别是鼓励足球、篮球等体育类社团的发展,引导广大学生不断加强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素质。2009年,我市率先在全省组织校园足球联赛,推广普及青少年校园足球运动。2013年我市又率先在全国启动高中足球联赛,进一步带动全市校园足球运动的发展。目前,合肥市中小学共有70支足球队伍。2009年至2013年4年间,我市为国家U17男子足球队、国家U13女子足球队、国家U14少年足球队等各级国字号足球队培养、输送了一批优秀人才。

合肥高升学校范文9

第三十二个教师节就要到了,这是属于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的美好节日。首先,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大家并通过你们,向全市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的问候!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我市教育事业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一支粉笔染双鬓,三尺讲台度春秋。长期以来,全市广大教师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呕心沥血、教书育人、默默奉献,为提高全民素质、培养创新人才、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赢得了全社会的广泛赞誉和普遍尊重。今天受到表彰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是全市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中的优秀代表,在你们身上集中诠释了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深刻内涵,体现了严谨笃学、恪尽职守的敬业情怀,展示了高度负责、心系发展的时代风采。希望你们珍惜荣誉、再接再厉、做好表率,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引领社会文明风尚。

抓教育就是抓民生,抓教育就是抓发展。当人才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也越来越凸显。教育水平是城市人文品质的反映,是城市文明的象征,直接关系到合肥创新型城市的建设。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发展,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推进教育沿着均衡化、特色化和现代化的路径,加快转型升级,促进内涵发展。近年来,合肥的教育工作年年都有新进步,从过去的一年看,也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教育资源供给大幅提升。今年秋季,全市城区21所中小学、47所幼儿园建成投入使用,在建和年底前开工中小学40所、幼儿园48所。教师队伍不断壮大。二是教育发展质量显著提高。学前教育普惠性覆盖率持续提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水平大幅提高,普高教育学生学业质量保持全省领先,现代职业教育发展体系不断完备。合肥学院启动中德教育合作示范基地建设,成为全国应用型大学建设和改革的范例。合肥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和合肥职业技术学院均入围省首批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行列。成立了安徽大学互联网学院。签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合肥科学城项目。三是素质教育发展不断丰富。构建了课堂、校外素质教育基地、学校心理健康辅导室“三位一体”的素质教育载体。完善了覆盖义务教育、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和学业水平评价体系。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四是教育保障能力持续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成效明显,师德师风、业务能力、服务水平全面提升。信息化手段广泛应用,市级教育云平台投入使用,数字化校园和智慧课堂加速推进。校园及学生安全管理精细到位。实施中小学午餐服务工程,有效减轻了家长接送负担、缓解了交通拥堵压力、减少了学生发生交通事故,有力彰显了一座城市的综合服务水平,受到全社会的广泛欢迎。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承载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和希望,同样也承载着合肥的未来和希望。没有教育的现代化,就没有人的现代化,更没有城市的现代化。当前和未来的五年,是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我们落实城市新定位的关键时期,加快打造“大湖名城、创新高地”、奋力开创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建设新局面,需要以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为基础、以全民素质的普遍提升为保障、以更多更优秀的人才集聚作支撑,这既是教育工作者应当肩负的历史使命,也是教育事业应当把握的发展机遇。

第一,要始终坚持教育优先。道贯古今,化育天下。教育是人类传承文明知识、培养年轻一代、创造美好生活的根本途径。接受教育的程度往往决定了一个人的发展路径和人生命运。教育事业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社会工程和未来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心和支持。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加强对教育工作的领导,不折不扣落实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思想上更加重视、政策上更加支持、投入上更加有力。相关部门要各司其职、齐抓共管,在各自职责范围内为教育发展加油助力,协调解决好妨碍教育发展的各类困难和问题。特别是,要把对教育工作的重视和支持更多地体现在改善教师待遇、关心教师健康、维护教师权益上,落实好农村教师公租房、教师津补贴、绩效考核与奖励等措施,加强教师培训、交流、深造,充分信任、紧紧依靠广大教师,扩大招收专业紧缺教师人才,重视年轻教师培养,支持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终身从教,努力培育名师名家。要重视宣传工作,节日期间要集中重点宣传,平时也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宣传,努力在全社会形成关心、理解、支持教育的强大合力,培育尊重教师、尊重人才的社会风尚。

第二,要更加重视立德树人。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要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把促进每个孩子的健康成长,作为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指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这个职责就落在教育部门身上。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教育要坚持立德树人,服务终身发展,帮助青少年学生把握好人生方向,保持健康的身心状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各级各类学校要坚持文化知识学习与思想品德修养的统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的统一、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特别是要结合合肥实际,培养孩子爱家乡、爱祖国的炽热情怀,让每个孩子都能成长为有用之才、栋梁之才,做振兴发展事业的可靠接班人,做推进合肥发展的合格建设者。广大教师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循循善诱、言传身教,引导广大青少年学生坚定理想信念、锻造过硬本领、善于创新创造、矢志艰苦奋斗、锤炼高尚品格,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第三,要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教育要发展,关键靠改革。合肥教育事业的快速优质发展也是不断深化改革的成果。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是影响社会人才构成和民族文化传承的核心保障。目前,我市的教育改革正在走向深入,教育部门要切实担起这份责任,深入推进教育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各类教育规划的顶层设计,满足城市定位变化、人口集聚、空间发展的需求,做好各项改革任务的梯次接续、前后衔接、纵深推进,力争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更大突破,努力为全省乃至全国创造一些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有益经验。学前教育发展既要调动社会力量参与,也要加强监督管理,保证合理收费。在办学模式方面,可以试点探索周托性质的幼儿园建设,舍得用最好的地块建优质的幼儿园,满足不同需求,优化城市功能布局和空间结构。中小学校建设要进一步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在坚持办好午餐工程的同时,要把学生中午在校时间安排好,可以在保证充足休息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学生午间生活。高中教育要继续重点抓好均衡化发展。职业教育要加大投入,结合合肥经济社会发展做好统筹规划和建设。各类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管理,要树立精品意识,注重细节、精益求精,努力打造教育品牌,办出更多名校。市人社、财政、国土、规划、房产等部门要全力以赴支持教育发展。在积极推进公共服务体系均等化的同时,要完善覆盖全学段的学生资助体系,建立校长教师定期轮岗交流制度,深化义务教育城乡结对合作,提升农村和薄弱地区学校教育教学水平。要创新发展模式,突破应试教育束缚,推动工作重心向提升质量、优化结构转移,努力把合肥的教育事业办出更高水平、更大特色和更强品牌。

第四,要全面夯实教师队伍。国以才立,教以师兴。教师队伍是教育的第一资源,是决定教育质量的关键环节。合肥的发展离不开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全市广大教师要自觉肩负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进一步增强荣誉感和责任感,努力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要秉承师道。教师既要精于“授业”“解惑”,更要以“传道”为责任和使命。要始终坚守崇高的理想信念,把传承知识、塑造灵魂、实践理想作为最高追求,以言传道、以行垂范,在伟大的教育事业中实现人生价值。要涵养师德。高尚的师德,是对学生最生动、最具体、最深远的教育。要不断提高自身师德修养,取法乎上、见贤思齐,以德润身、以行立教,甘当人梯、乐于奉献,以灵魂影响灵魂,以人格引导人格,把正确的道德观传授给学生,做美好价值的弘扬者、人类文明的传播者,成为学生的道德标杆和品格楷模。要锤炼师艺。为别人照亮道路,自己必须放出光芒,唯有“学高”方能“为师”。要秉持终身学习的理念,养成求真务实的治学态度,恪守严谨笃学的良好学风,不断拓宽知识视野,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要富有师爱。用爱哺育、用心浇灌是教育事业不变的本质。要争做善良的使者、挚爱的化身,关心一切学生,关心学生一切,用爱培育爱、激发爱、传播爱,用真理、真言、真行教化学生,用真情、真心、真诚感化学生。

老师们、同志们,事业发展,系于教育;三尺讲台,攸关未来。让我们携手并肩、奋发努力,为了一代又一代学生的健康成长,为了一年又一年合肥的发展进步,在决胜全面小康、加快打造“大湖名城、创新高地”、奋力开创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新局面的壮丽征程中,继续谱写合肥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新篇章!最后,衷心祝愿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节日愉快、身体健康、工作顺利、阖家幸福!(作者时任安徽省委常委、合肥市委书记,现任重庆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长、党组副书记,重庆行政学院院长)

合肥高升学校范文10

关键词:小学生;超重;肥胖症

儿童生长发育与个体的营养状况有密切关系,营养不良和肥胖均是影响与危害学生身心健康的常见病。为进一步了解五家渠市小学生的营养情况,开展常见的病防治工作、指导并平衡膳食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笔者对2013年10~11月五家渠监测点小学学生预防性健康监护结果进行评价。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五家渠监测点2所小学一~六年级的学生为对象,共计3007名,其中男生 1686例,女生1321例;年龄6~12岁。

1.2方法 按照《中国学生常见病综合防治方案技术规范(试行)》要求,测量身高、体重。采用1995年《中国学生7~22岁身高标准体重值》评定营养状况,学生营养不良、超重和肥胖评定以同等身高标准体重值为100%,体重在标准体重的90%~110%范围内为营养状况良好,低于90%为营养不良(81%~90%为轻度,71%~80%为中度61%~70%为重度)。体重高于标准体重的120%为肥胖。

1.3统计分析 体检资料输入微机中并建立相应的数据库,应用《学生生长发育监测管理与评价系统》软件进行处理,并进行χ2检验。

2结果

2.1营养不良与肥胖状况 由表1可知,本次检出营养不良学生378名,营养不良率为12.57%,轻度、中度、重度构成比分别为91.01%,8.20%和0.79。肥胖学生605例,肥胖率为20.12%,超重学生389例,超重率为12.9%。

2.2不同性别学生营养状况比较 男生检出营养不良117 例(6.93%)肥胖412 例(24.50 %)超重 227 例(13.46 %)女生检出营养不良 261 例(19.75%)肥胖168 例(12.71%)超重118 例(8.93%)。营养不良率女生明显高于男生,肥胖男生明显高于女生,超重男生明显高于女生,差异均有显著性。

2.3不同年龄组学生营养状况比较 各年龄组之间营养不良率与肥胖率、超重率均有差异。营养不良率以6岁为最高,依次为9,10,12,7,11,8岁。肥胖率以6岁为最低,7岁明显增高,之后随年龄增长而逐步增高,差异均有显著性。

3讨论

学生营养不良与肥胖的发生,主要源自于膳食能量和营养素摄入不足或过高所致。五家渠市学生体检结果表明,小学生营养不良与肥胖现象同时并存,营养不良率低于1995年全国平均水平(36.6%)及珠海市报道的(24.0)水平[1],杭州市(15.0%)[2];肥胖率高于珠海市(10.1%)、杭州市(11.5%)等地区报道的水平。学生营养不良和超重率及肥胖率、与该地区的经济水平、家庭经济现状、市民的生活习惯及对营养知识的掌握有着紧密联系。五家渠市是经济迅猛发展的城市,国民经济水平进入快车道,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人们对营养知识的了解程度与生活水平并未成正比例增长。笔者认为,①许多家长缺乏合理营养、平衡膳食的思想观念,形成膳食结构不合理,营养素摄入不平衡而不能满足学生过快生长发育的需要,或者拼命追求广告所宣传的营养滋补品而盲目进补;②学生从在挑食、偏食及吃零食的不良习惯,影响一日三餐正常的饮食规律,如果食物搭配不合理或烹调不好,挑食、偏食者常会出现进食很少,这样会使身体对能量、各种营养成分摄入不足,不能满足机体新陈代谢的需要;③学生随年级的上升,学业负担不断地加重,户外活动量(运动量)逐不减少等等。以上诸多因素如果学校、家长、教师不重视,久而久之学生即可发生营养不良、肥胖及超重。

根据学生身高、体重增长规律,小学时期是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旺盛阶段,一旦缺乏科学合理的饮食习惯与体育运动,机体的营养健康将随年龄增长发生变化,导致营养不良、超重及肥胖症,五家渠市体检结果显示,学生肥胖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高,这与学生随年级的升高,学习负担加大,室外体育活动量减少,能量摄入增加而消耗减少有关。

超重是肥胖的过渡期,也是导致肥胖的关键期,控制好超重也就等于控制好了肥胖的发生。这里需要提醒家长、学校及社会各界人士,必须高度重视学生的营养问题,提供足够的营养的同时,最重要的是要提供均衡营养,不要让肥胖成为学生健康的新"杀手"。 作为家长,在防止肥胖过程中,不能采取简单采取减重的方法,更不能妨碍孩子的生长发育,应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进行饮食控制、运动治疗及行为治疗等方面的综合和科学治疗。

参考文献:

[1]梁带娣,梁小冬.珠海市城区中小学生营养状况调查[J].华南预防医学,2002,28(4):42.

[2]武颂文,杨年红,王重建,等.医学生营养知识及饮食行为对营养状况的影响[J].中国学校卫生,2006(02).

[3]季成叶.中国青少儿生长发育现状及趋势和干预建议[J].中国学校卫生,2003(01).

合肥高升学校范文11

[摘要] 目的:为了全面掌握和了解廊坊市中小学生最近几年的营养状况,为促进儿童青少年身心正常发育和提高他们的营养水平提供依据,廊坊市防疫站于2003~2007年随机抽取7~18岁在校中小学生5万余人进行了营养状况的调查与分析评价。方法:测量方法按照《1995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查实施方案》对学生身高体重的监测细则要求进行;评价方法采用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组统一软件身高标准体重法进行。结果:①2003、2004、2006、2007年度的营养不良率分别为25.82%,22.66%,15.66%,14.11%;肥胖率分别为11.59%,13.58%,13.93%,14.23%。②营养不良率男生为14.65%,女生为22.57%,男生比女生低7.92个百分点;肥胖率男生为17.92%,女生为7.55%,男生比女生高10.37个百分点。③2003、2004、2006、2007年度的男生营养不良率分别为15.38%,15.24%,14.54%,15.45%,女生营养不良率分别为30.12%,29.99%,16.83%,13.35%。2003、2004、2006、2007年度的男生肥胖率分别为17.12%,19.69%,16.81%,18.04%,女生肥胖率分别为6.31%,7.56%,5.93%,10.38%。结论:廊坊市中学生营养状况堪忧。2003、2004、2006、2007年度的营养不良率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而肥胖率却在逐年上升。在性别比较上,男生营养不良发病率低于女生,而肥胖率却明显高于女生。

[关键词] 营养状况;中小学生;学生体质;学生营养

[中图分类号] R195 [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 1674-4721(2011)07(c)-191-02

学生营养状况是评价少年儿童生长发育和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为了解廊坊市学生营养状况,深化对学生营养健康工作的科学指导,笔者对2003、2004、2006、2007年该市区中学生营养状况的监测结果做一评价,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2003~2007年学生健康体检的原始资料进行整理。抽取廊坊市城区中学5所,其中初中3所,高中2所,共学生13 739名,其中,男生6 858名,女生6 872名(其中次年所调查人数包括入学新生人数并去除当年毕业学生人数)。年龄为11~19岁,均身体健康。

1.2 评价方法

选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身高标准体重法进行营养状况评价。按《学校卫生情况年报表填报说明及技术规范》要求操作,将全部样本逐年逐项核对正确,再做统计评价。

1.3 评价标准

采用1995年《中国学生7-22岁身高标准体重值》作为评价标准,体重在身高标准体重值的90%~110%为营养正常,≤90%为营养不良,其中≥80%且<90%为轻度,>70%且<80%为中度,≤70%为重度;>110%且<120%为超重,≥120%为肥胖。

1.4 统计学方法

调查资料用Excel建立数据库,使用SPSS 15.0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不同学年学生营养状况比较

见表1。从表1可知,营养不良率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2003、2004、2006、2007年度的营养不良率分别为25.82%,22.66%,15.66%,14.11%,2007年和2003年比较下降了11.17个百分点(χ2=23.50,P<0.01)。而肥胖率却在逐年上升,2003、2004、2006、2007年度的肥胖率分别为11.59%,13.58%,13.93%,14.23%,由2003年度的11.59%增至2007年度的14.23%(χ2=45.87,P<0.01)。

2.2 不同性别学生营养状况比较

见表2。由表2可知,营养不良率男生为14.65%,女生为22.57%,男生比女生低7.92个百分点(χ2=489.65,P<0.01);肥胖率男生为17.92%,女生为7.55%,男生比女生高10.37个百分点(χ2=212.75,P<0.01)。而且,营养不良率男女生都有逐年下降趋势,男生由2003年的15.38%降至2007年度的13.45%,女生由2003年的30.12降至2007年的13.35%。

肥胖率男女生都有逐年升高的趋势。男生肥胖率由2003年的17.12%增至2007年的18.04%,女生肥胖率由2003年的6.12%增至2007年的10.38%。

3 讨论

4年监测结果表明,学生营养不良率逐年下降,而肥胖率却在逐渐上升,这与有关报道一致[1-3],目前,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物质也极大丰富,人们有充足的能力去满足营养方面的需要。另外,国家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一个家庭只有一个孩子,因此孩子的营养便成了家庭生活中的重中之重。父母会竭尽所能把营养最丰富的食品给孩子吃。因此,营养不良的现象大大减少,但却造就了无数的小胖墩。尽管学生家长都较重视对孩子的膳食经费的投入,但由于缺乏合理的营养知识,或者不能对孩子的行为进行及时的监督,容易使学生营养状况出现异常趋势。

男女生之间的营养状况的差异是非常明显的[4-5]。男生营养不良率是14.65%,女生为22.57%;男生的肥胖率为17.92%,女生为7.55%。究其原因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女生适应社会潮流,追求骨感美,因而控制饮食量。同时女生大多有吃零食的习惯,再加上偏食、挑食,影响了正常进食,造成营养素摄入不足。另外,女生大多数都好静不好动,缺乏体育锻炼,造成胃肠蠕动缓慢,消化功能差,也会影响营养的吸收。而男生却恰恰相反,传统观念认为男性就应该是身材魁梧、体格健壮,因此男性很少会控制饮食,而男性也少有吃零食的习惯,再加上男性生性活泼好动、运动量大,因此饭量也就更大,营养素的摄入自然也就比女生多[6]。

4 建议

将合理的营养知识纳入学校健康教育工作计划[6],加强对家长、教师和学生的营养知识宣传教育,使其认识到合理营养的重要性。

合理营养平衡膳食,在中小学有计划、有步骤地普及学生营养午餐。

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进食量适中,不过饱,为了增加饱腹感,餐前可先吃水果和汤类。少吃糖果、点心等甜食,少吃油腻食物,吃饭要细嚼慢咽,防止狼吞虎咽,两餐间的零食可以以水果和玉米花一类的小食品来代替糖果糕点。加强体育锻炼,增加热量消耗,如做减肥体操、游泳、跑步等各种活动。应有一定的运动量,并坚持锻炼持之以恒,这样既可增强体质,提高身体抵抗力,又可起到减轻体重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杜林,倪莉红.广州市1992~1995年学生常见病调查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1999,20(3):130-131.

[2]马艳萍.1997~2000诸暨市中小学生营养状况评价[J].中国学校卫生,2002,23(5):413.

[3]王惠琴,刘春红.包头市白云鄂博矿区2004~2008年中小学常见病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9,30(10):84-85.

[4]谢峥能,曹小东,钟小梅,等.1995~1999年州市中小学生营养状况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1,22(1):38.

[5]古丽努尔,张立荣.沙湾县1999年中小学生现时营养状况[J].中国学校卫生,20021,23(1):43.

[6]于显波,张晓光.富锦市中小学生营养现状分析[J].职业与健康,2003, 19(6):93.

合肥高升学校范文12

结果 BMI法筛查结果低于身高标准体重法结果,分别为9.22%和15.98%。筛查一致性男生为55.68%~59.33%,一致率随年龄上升而下降;女生为57.46%~68.94%。身高标准体重法不能评价率为5.62%;性别以男生为主,年龄以初、高中居多。2种标准筛查结果均表现为肥胖率男生高于女生。男生肥胖率均表现为小学高于初中,初中高于高中。女生肥胖率用身高标准体重法表现为小学、初中差别不大,但都高于高中;BMI法表现为小学高于初中,初中高于高中。 结论 1985年身高标准体重法反映儿童青少年的肥胖、超重明显滞后,2003年WGOC的BMI标准能科学评估学生肥胖、超重情况。在对肥胖、超重趋势和现阶段的干预研究中,后者更科学。

【关键词】 参考标准;肥胖;超重;学生

【中图分类号】 R 179 R 153.2 R 58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9)10-0885-04

选择适宜的筛选肥胖标准是防治工作的关键之一。两大国际标准〔美国国立卫生统计中心(NCHS)、欧洲IOTF〕以及英国、荷兰等国家或地区使用的BMI筛查曲线在我国并不适用,建立我国自己的筛查标准势在必行[1]。目前,我国学校卫生领域仍沿用1985年身高标准体重法来评价监测点学生营养状况。该文采用不同筛查标准进行学生肥胖、超重状况比较,并判定2种方法的适用性。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按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要求,用随机抽样方法确定3所中学、3所小学作为静安区的营养监测点学校,以有完整资料的7~18岁学生作为监测对象,2001-2007年共获得完整学生资料28197份。

1.2 方法 按《学校卫生情况年报表填报说明及技术规范》进行身高、体重的测量。身高测量时,受检者赤脚,背靠身高计,脚跟并拢,背伸直,足后跟、臀部、背部三者呈直线,视线水平测量。体重测量采用RCS-160型电子体重计。身高误差不超过0.5cm,体重误差不超过0.1cm。对7~18岁所有学生同时用1985年身高标准体重法和BMI法筛选肥胖、超重,并进行比较分析。

数据分析使用SPSS10.0。百分率的比较使用u检验。

2 结果

2.1 总体情况 2001-2007年学生肥胖率和超重率2种方法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 筛查一致性 用2种标准筛查,男生一致率各年度之间无明显上升或下降趋势;随着年龄的增长,一致率呈下降趋势,高中组低于初中组,初中组低于小学组。女生一致率各学年稳中有升,2007学年最高;随着年龄的增长,一致率上升或下降趋势不明显,见表2。

2.3 身高标准体重法不能筛查情况 学生不能筛查率各年度分别为5.62%(1585/28197),各学年分别为3.89%(254/6528),4.24%(249/5874),5.85%(310/5303),6.95%(345/4963),8.85%(302/3411),5.90%(125/2118)。性别分布以男生为主,占95.46%(1513/1585),除2005年外,各学年男生均占96.0%以上。年龄别中,男生不能筛查的以初、高中居多;各学年不能筛查的分别占8.11%,9.36%,9.51%,10.59%,12.28%,11.47%,2001-2005年有缓慢上升趋势。女生不能筛查的各年龄组均较低(0~4.94%)。见表3。

2.4 性别分布 2001-2007年用标准身高体重、BMI2种方法筛查,均表现为男生高于女生,男生肥胖率分别为20.88%,13.05%,女生分别为11.97%,7.61%,在各学年表现相同,见表4,5。

2.5 年龄别分布 2001-2007年男生采用BMI法,肥胖率表现为小学生高于初中生,初中生高于高中生,但超重率却是小学生低于初中生、初中生低于高中生,存在不一致性;女生用BMI法表现为小学生高于初中生、初中生高于高中生,而超重率各年龄组均在10%左右。

男生用2种标准筛查,各年龄组、各学年的肥胖率、超重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见表4;女生用2种标准筛查,肥胖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超重率除2001年的小学组、2004年的高中组,其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见表5。

3 讨论

3.1 不同标准的筛查结果不同,直接影响肥胖趋势估计和干预研究 此次用BMI法评估的学生肥胖率低于身高标准体重结果。尽管我国的肥胖、超重儿童青少年人数正迅猛增加,但毕竟处于早期,真正的“大胖子”不多,显然BMI标准描述更科学。且2种方法对肥胖流行特征的描述有差异:(1)男生均表现为小学高于初中,初中高于高中;女生用年龄别身高体重表现为小学与初中差别不大,但都高于高中,用BMI表现为小学高于初中,初中高于高中。(2)有5.62%学生超出标准身高范围而不能评价,男生占95.46%,年龄以初、高中多见。(3)2种方法筛查一致率仅占60%左右,男生各学年无明显上升或下降趋势,女生2001-2007年略有上升;男生一致率随着年龄上升而下降,而女生一致率在各年龄组分布较平稳。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儿童青少年经历了从吃饱到吃好的转变过程,在此基础上生长发育水平有了很大改善,营养状况也有了很大改善[2]。用身高年龄别标准评价出现的男生不能评价较多,且随着年龄上升而增加,在初、高中达高峰;女生尽管不能评价较少,但2种标准筛查结果差异显著,都与男、女生近年来生长发育水平有较大改善有关,造成2种标准筛查一致率较低。尽管1985年年龄别身高体重法筛查相对于当时中国儿童青少年体格发育水平来说是一种理想的参考标准,但近年来,我国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水平明显提高,经历了一个快速增长阶段,原来的1985年身高标准体重法明显滞后。只有选择合适的筛查标准,才能科学描述流行趋势和分布特点。

3.2 2种标准工作原理不同 “身高标准体重”是以营养良好的儿童为对象,按同等身高人群的第80百分位数体重为100%,±10%为正常范围,体重超过20%为肥胖;WGOC标准以6~18岁儿童青少年BMI的性别-年龄发育曲线,利用身高标准体重筛除生长发育迟滞、消瘦,消除原样本中营养缺乏者所产生的干扰作用,以P85和P95为超重、肥胖界值点的选择基础,对曲线平滑化处理,利用多项生理技能和血液生化指标进行交叉验证[3]。WGOC标准的制定可能更科学。

3.3 运用BMI法应注意的问题 (1)BMI法是筛查肥胖,而不是诊断肥胖。原因包括:BMI切点尽管在确定中国儿童高体脂水平具有较高特异性[4],但由于我国有关儿童青少年体成分的研究相对较少,缺乏关于整个儿童青少年BMI与体脂或体脂百分比的研究。BMI与体脂百分比之间的关系还取决于成熟程度,评价儿童青少年肥胖时应结合生长突增、性发育等情况。我国肥胖儿童青少年中腹部肥胖者较多,而内脏型肥胖认为是代谢综合征等慢性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诊断肥胖除BMI外,应考虑腰围、臀围、皮褶厚度等,并结合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BMI在城乡、南北地理位置和不同经济群体中存在差别[5]。(2)未考虑营养缺乏的筛查。2002年用身高标准体重法筛查的肥胖、营养缺乏率,小学生分别为20.0%,12.3%,中学生分别为15.7%,16.9%[6]。现阶段中小学生面临的营养问题,一方面是营养过剩,另一方面是营养缺乏,但BMI法制定过程中不包括营养缺乏。对现阶段营养缺乏应有相应标准进行筛查。(3)我国学龄儿童入学为6岁,而BMI法从7岁开始,在小学一年级新生中有相当一部分无法用该标准进行评价,而该人群是肥胖率最高的年龄组之一。一年级是培养良好生活习惯的最佳时期之一。不能尽早筛选出肥胖、超重学生,对其今后健康生活行为的培养是不利的。

近年来中小学生生长发育明显改善,继续沿用原来的标准做评估和分析显然是不合适的。WGOC的BMI标准更客观反映肥胖、超重状况,但WGOC的新标准也存在不足,在今后标准制定中应引起注意。

4 参考文献

[1] 中国肥胖工作组.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筛查体重指数值分类标准.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4,25(2):97-102.

[2] 谢峥能,曾晓东,陈小嵘,等. 泉州市中小学生1982年与2002年生长发育状况比较.中国学校卫生,2006,27(1):66.

[3] 瞿凤英,张李伟,王春荣,等.国际生命科学学会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推荐体重指数分类标准的血脂谱验证.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4,25(2):117-119.

[4] HE Q, ALBERTSSON, WIKLAND K,et al. Population-based body mass index reference values from G.teborg,Sweden: birth to 18 years of age.Acta Paediatr,2000,89(8):582-592.

[5] 季成叶, 孙军玲. 中国学龄青少年体重指数地域与人群分布差异的分析.中华儿科杂志, 1999,26(7):527-535.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