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惠子相梁

惠子相梁

时间:2023-05-29 17:38:11

惠子相梁范文1

教学目标:

1 通过诵读课文、释读课文、解读课文达到对课文“言”与“文”的把握。

2 理解庄子故事中的比喻意义,了解庄子惠子的性格特点。

3 通过课本剧让学生领会文章的趣味。

教学重点:

通过三读课文,达到对“文”与“言”的综合把握。

教学难点:

领悟庄子的思想进而理解道家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教学目标的设定,充分体现了我课前的构思,可操作性强,要求的等级也是逐步上升。《惠子相梁》全文只有108字,要讲解一个课时,必定要填充许多内容,怎么选取适合学生的教学内容成了我思考的重点。我决定,在“言”上,重点从实词的一词多义突破。在“文”上,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自排课本剧,一方面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加深学生对于课文的理解。

教学的重点依旧关注了“文”与“言”。而且特别强调这不是割裂的,而是统一的,以“言”促“文”,以“文”解“言”。

教学难点的设定主要是在拓展这一环节实现,需要学生对于中国的古代文化和文人有个基本的了解。九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知识积累,只要教师能够引导到位,学生应该能突破这个难点。

教学过程:

导入:出示三幅图片,分别代表成语邯郸学步、井底之蛙、东施效颦,让学生根据图片说出成语并解释。学生很感兴趣,马上有学生答出,而且解释“东施效颦”很到位。教师介绍这些想象丰富的成语就出自于《庄子》一书,自然的引出对庄子的介绍。通过投影,学生把握了关于庄子的重要信息:庄子名周,战国时期宋国人,道家学派代表人物。对这些内容识记之后,转入到诵读的环节。

诵读课文:让学生由开头读到“搜于国中三日三夜”,让学生体会“庄子来,欲代子相”这句话的感觉,或谓惠子,“或”指的是谁?他说这话的时候是怎样的心理?学生回答这可能是惠子的门客,回答时在挑拨是非,进谗言,模仿读的时候一惊一乍,能够领会这句话的感觉。我就让学生按照这样的感觉重读这一小节。接下来让学生体会:“南方有鸟,其名为鹅,子知之乎?”这句话,怎么读出庄子的疑问语气,怎么读出庄子当时的心理是关键所在。我找了两个学生来读都还有所欠缺,我就示范朗读,学生通过听朗读感受到庄子那种潇洒自然、娓娓道来的气度,也体会到了句子的疑问语气,我让他们自由朗读时个人的体会进一步具体化。对于“夫鹅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这句话,我提醒学生注意句子的双重否定句式,又让学生关注排比的修辞,希望学生读出特有的感悟。有一位男生读得比较到位,重音有强调,而且能读出排比的语势。对于文章的最后部分,我强调了两个“吓”字。对于鸱发出的叫声,学生都能戏剧化的模仿,对于“今子欲以子之梁国吓我邪?”这句话,学生能领会庄子那种不屑的语气。可以说整个诵读教学很成功,学生再次朗读课文时有了明显的提升。

释读课文:在这个环节中,我出示原文,重点词语的意思,让学生自行翻译。学生掌握情况比较好,都能做到句句落实。在释读课文的过程中,我穿插了实词一词多义的考查,比如讲到“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这个句子的时候,我就考查了学生对于“见”字意思的掌握:

1 岐王宅里寻常见

2 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班

3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4 胡不见我于王?

出示了以上四个句子,这些句子都是学生课堂上接触到的,学生很顺利的说出了“遇见”、“拜见”、“出现”、“引见”四种意思。

又比如我讲到“搜于国中三日三夜”时考查学生对于“国”字意思的掌握。

1 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2 国险而民附

3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4 死国可乎?

出示以上四个句子,这些句子学生都学习过,学生的回答既巩固了以往的知识,又加深了对实词一词多义现象的把握。

释读课文重“言”而不失趣味,为下面解读课了很好的铺垫。

解读课文,课堂板书如下图所示: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给上面的这些词语加上横线并用简单的文字进行分析,学生练习的结果如下:

从上图可以看出,学生能认识到故事中鸱鹅、鸱和腐鼠的所指,能够体会到庄子视名爵如腐鼠的态度和惠子那种热衷功名利禄之心,达到了解读课文的效果。

利用课本剧趣味提升:

学生课前自排了课本剧,有五个学生上台分别扮演庄子、惠子、门客、家丁甲和家丁乙。课本剧分两幕,第一幕惠子与门客商议,派出家丁搜查庄子。第二幕庄子登门拜访,与惠子进行了精彩的对话。学生排演的课本剧能够忠实原文,又有自己的创新,体现了学生的智慧与幽默,得到了其他同学鼓励和听课老师的赞赏。学生表演完后,我适时地请学生点评,让他们思考:通过课本剧对课文有了哪些新的领会?《惠子相梁》这个故事的趣味性在哪?学生都做了精彩的发言。课本剧这个环节让本来严肃的课文生动起来,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文言文的学习中来,让他们在学习中体会到乐趣。

拓展延伸,最后一环节我让学生朗读以下的句子: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返。

介绍了庄子那种清静无为,潇洒自得的隐士情怀,让学生带着这样的感觉去赏析以上句子,从而分析出道家学说对后世文人的影响。因为时间有限,学生未能深入体会,但基本达到教学的目的。

惠子相梁范文2

【关键词】濠梁之辩;他者的理解;假设条件;审美体验

一、简述“濠梁之辩”

《庄子・秋水》中的“濠梁①之辩”是指庄子和惠子关于“鱼之乐”的一段对话。即“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愠鲇未尤荩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故不知子矣。子固非鱼矣,子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之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对于“濠梁之辩”中谁的说法更具有说服力,谁最终获得了这场辩论的胜利,侧重点不同,评价不一。而实则在“濠梁之辩”中庄子和惠子都有其不足之处,对其解析主要可以分为语法和语义两大方面。②

二、语法的理解

(一)庄子诡辩――“一词多义”的简单化。

对于“安”的理解在古文中有两种,即“哪里”和“怎么”,也即“安知”的两种逻辑涵义:①如何可能知(how is it possible for you to know)?②以何种方式知或从何而知(how do you know or from where do you know)?回读原文,惠施的疑惑在于对于不同类的庄子(人)和鱼(他人之心),两者无法相知,那么庄子是怎么知道鱼的快乐,换句话说,庄子是如何认识到了区别于自身的鱼的快乐感受?而如果将惠施口中的“安”理解为“在哪里(认识到了鱼的快乐)”询问认识的地点,但凡在场之人都可以说出是在某地完成了认识活动,那惠施的问题相对于庄子就低劣了许多。因此,将“安”理解为“怎么”应该是较为稳妥的理解,如果按照这一理解,那么庄子最后的回答就显得无力,我们先不讨论庄子是否真正听懂了惠施的意思,在这里,庄子一方面将质疑“转变”为默认或肯定(惠施已经承认庄子有了相关的“知”),另一方面将惠施的问题变得简单化,把“如何可能知”转化为“从何而知”。这样一来,庄子就有点耍赖诡辩的嫌疑了。

(二)惠子诡辩――前后前提的矛盾

在惠子询问庄子“如何知道鱼的快乐?”的时候承认了前提,即“庄子知道了鱼的快乐”,只是质疑庄子“知”的方法。而在之后的论辩中则变成了“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即本身并不知道庄子知道鱼之乐),这样则造成了前后前提的矛盾,惠子也有诡辩的嫌疑。

(三)诡辩的对比――可否原谅?

对比两人诡辩,庄子的诡辩也可有另一种解释,庄子的思想中认为物我本身就是可以相知的,这里根本无需辩论,惠子只是不明白自己的基本理论,脱离了它本身思想的论辩已然没有实际意义,所以这里的庄子也可能是一种很不厌烦的心理状态,有草草收场之心的庄子去诡辩则不成为其思想上的漏洞,而是惠施没有真正理解其中真意,那么从心理角度考察时,庄子的诡辩之嫌久少了许多。再看惠子,也有另一种使惠子摆脱诡辩之嫌的解读:将“我非子,固不知子矣”理解为假设的条件,既然是假设就无正确错误之说,就不构成了矛盾。然而如果将这句当作一句假设,那么这句话就没有了实际存在的意义,完全可以去掉而意思不变,而庄子之后的回答里也包含了回答这半句的成分(“请循其本”回答了“在哪里知”的问题,但同时也暗含着对“我非子,固不知子矣”的否定,惠子前后不一),因此作为假设的条件略显牵强。

(四)反问语气的解释

将惠子问句中的“安知”作另一种解释,“安知”是表示反问的口气,那么惠子的这句话则表示了一种肯定(双重否定)的语气,即惠子直接反驳了,认为“无法认识”,那么一以贯之,下面庄子的回答也应是肯定的语气,即“你不是我,你应该知道我知道鱼的快乐”这样一来的解释,这句话变得不通顺,另外,庄子更像是反驳的态度,因此更像是疑问句语气。

三、语义的理解

(一)同类个体相知

庄子认为万物可以是相知(“万物一指也”,庄子认为事物之间存在着普遍的相对的差异,而这种相对性来自于人类自身的种种局限。世间万物本没有差别,所有的差别都是人们站在主观立场上而得出的。一旦站到更高的“道”的角度去审视,种种差别都将不复存在. 任何差别都可以统一在“道”的观照之下),在文中即人与鱼本身就是可以相知的,但惠子则认为无法相知,人与鱼(在此理解为“他们之心”)人如何才能认识到他人的心。但相对于西方哲学,庄子在这里并没有解释为何同类相知,西方哲学中,“同类相知”是恩培多克勒的著名命题,同类相知说建立在四根说的基础之上的,既然所有的事物都是由四根构成的,那么,人也不例外。这样,由于人体内也有四根,所以,我们可以用我们自己的火感知外在的火,用我们的土感知外在的土,由于双方是同类,所以在感知方面不存在障碍。

(二)美的体验

庄子的话可以认识为一种美德体验,而脱离了惠子所讲的体认论范畴(鸡同鸭讲),因此庄子在这里的理解就不称其为一种诡辩,属于美的范畴,在这种理解中,庄子其人的个性风采和自由精神体现得尤为明显。庄子站在濠梁之上,感受到的是天人合一的气氛,产生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人与鱼都在大自然的怀抱之中,自由自在,和谐共生,此中的“鱼乐”就明显带有一种艺术直觉性的审美判断。这样的理解也消磨了论辩的目的性,成了对于同一事物的不同反应角度的描述。按照惠子的思路(逻辑实证主义),只有那些能过真正通过逻辑分析和经验证实的命题才具有真假的意义,首先“鱼”的概念中本身不包含“快乐”的概念(逻辑推理不出),再次“鱼的快乐”无法得到经验上的证实(经验无法证实),那么这个命题就是无意义的“伪命题”。由此,我们可以发现庄子哲学中不仅包含有逻辑上的推理,其中必然掺杂着对于美学和艺术的描述(追其根源,是由于理论与自由概念的混杂),庄子其人的独特个性与自由意志只有在艺术领域才能得到真实的表现,美学的道路不同于理智的和逻辑的道路,他最终不是指向“知识”,不是指向对存在者的某种形成抽象概念的可以言说的知识体系,而是达到某种境界的,物我交融的天然状态。这种境界可以说成是审美的境界,如果将知识的逻辑体系理解为一种前提是主客二分的,并且主体在不断“知”的过程中对客体进行体认,那么审美的态度则是假设主体与客体本来就是相通的,并以弥合住客体之间的裂痕,实现天与人、物与我和谐交融为目的,因此按照庄子审美的态度在体认外物,就不是把外物只看作外在于、且对立于主体的对象来欣赏,而是把物看作与我内心相通的东西来认识。

以上即是笔者对于“濠梁之辩”的理解,其中惠子默认了前提,前后矛盾,庄子简单化了问题,亦可称其为诡辩,因此这次辩论没有赢家,相反,两者的思想精华被附着了更多的逻辑判断,当与其自身思想相结合时,这场论辩的价值则不仅仅停留于逻辑之上,而是一种精神之上的探微。

注释:

①濠梁:“濠”,河名,在今天的安徽省凤阳;“梁”,古人对桥的称呼。

②庄子与惠施的辩论属虚构还是历史上的真实事件,以下的讨论只集中在论辩本身。

参考文献:

[1]徐克谦.庄子哲学新探.中华书局.2005年8月

[2]杨国荣.庄子的思想世界.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10月

[3]张采民.《庄子》研究.中华书局.2011年7月

[4]孙克强、耿纪平.庄子文学研究.中国文联出版社.2006年8月

惠子相梁范文3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①之上。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②。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庄子・秋水》)

[注] ①濠梁:濠水的桥上。濠,水名,在安徽凤阳。梁:桥。②循其本:从最初的话题说起。循:顺着。其,话题。本:最初。

【运用方向】

1. 论辩是一种智慧。庄子与惠子在濠梁上的争辩体现了各自的智慧:善于抓住对方的弱点,或者是语言逻辑,或者是言语气势,然后扬长避短,充分运用不同的论辩方法和技巧,有理有据地辩驳。

2. 快乐“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惠子认为“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可以看出快乐与否不能从外在表现作出判断。快乐与否,因为个体的差异,常常是相同的表现,不同的结论。

3. 分歧,往往是沟通不畅产生的。庄子与惠子在濠梁上的争论,从本质上讲,是因为他们没有得到彼此认同。要想得到彼此的认同,就需要沟通。

4. 判断,不是臆断。庄子根据“鲦鱼出游从容”得出“鱼之乐也”的结论,很明显是没有科学依据的,这是一种基于自己对快乐的情感体验而作出的主观判断,这样的判断结果往往是错误的。

5.思想的碰撞,是时代的需要。庄子和惠子站在不同的角度对同一个问题进行辩论,这是思想的碰撞,这将有助于人们发现和认识真理。如果答案是唯一的,这个时代或许将不再丰富多彩。

【适用话题】

思辨 快乐 沟通 判断 思想碰撞

【写作片段】

思想碰撞

那一尾鲦鱼悠闲从容的在水中游弋。

庄子在濠梁上指着鱼对惠子感叹:“多么快乐的鱼啊!”

惠子撇着嘴,反驳:“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是快乐的!”

庄子情不自禁地笑了,“你不是我,你怎么知道我不懂鱼是快乐的!”

争论的结果到底如何,这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我们读出了两位智者的思想碰撞,当庄子的浪漫情怀撞上惠子的理性思考,这个世界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思想的火花源于碰撞,一个人的认识只有在不断与他人的思想碰撞中才能更加全面。濠梁上的争论以后,庄子未尝不明白惠子的“追根溯源”,同样地,惠子可能也感悟到了庄子的“诗情画意”。这就是思想碰撞的魅力吧!这不禁让我想起了历史上那些思想大碰撞的时代,那些产生卓越思想家的时代。从春秋战国时的“诸子百家”,到“五四”运动的思想大解放,再到共和国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这些无一不是人类历史大进步的时代。

庄子和惠子是幸运的,他们的思想不但能够互相“交锋”,不但能够在“交锋”中完善,还能够被国家认同,被社会认同,一直流传下来,让我们这些后来人品读和感悟。是的,一个社会只有以一种开放包容的姿态来对待每一种思想,创造一个宽容和谐的环境,让不同的思想发出不同的声音,进行强有力的碰撞,社会才能不断进步,这样的世界才是丰富多彩的。

惠子相梁范文4

上学期的一天早上,一位女同学怎么也找不到自己的作业本了。后来她发现,同桌惠惠作业本上的名字经过了涂改。当时我就猜,惠惠一定是昨晚没有完成作业,早上又担心老师批评,所以就直接把同桌的作业本拿过来,把名字涂改成自己的。事实果真如此。当时我先肯定她担心老师批评,说明她还是想做个好孩子,然后指出这样做的错误所在。经过一番教育,惠惠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写了保证书。从那以后,惠惠就没再犯过这样的错了。

今天,惠惠的老毛病居然又“发作”了。我把她叫了来,她马上就承认了自己做的事情,真是虚心认错坚决不改!我沉思了一下,说:“你看见自己45分的成绩,你很着急很难受,对吗?”惠惠点了点头。

“你很希望自己取得好成绩,说明你是积极上进的孩子,我很高兴。”我故意在这里停顿了,惠惠睁大了眼睛望着我,她一定在猜王老师葫芦里卖的是什么瓜呢。

“但是你窃取了别人的学习成果,这是小偷行为,这是犯罪。如果我把这件事情在全班同学面前宣布,在段会上公布,全年段的同学会怎么看你?”我语气严厉,神情严肃。惠惠低了头。

“其实你蛮聪明的,只要努力,我相信你完全可以取得75分的成绩,你说呢?”惠惠点头了。“今天这件事情,我们暂且不公开,也不告诉你父母,下单元靠自己的努力拿到这个成绩,行吗?”惠惠诚恳地点头了。

惠惠为什么要偷梁换柱?其实偷梁换柱也是一种说谎。说谎表现为语言,而偷梁换柱则表现为行动。表现形式不同,而其实质和动因一样。

心理学家是这么解释说谎心理的:说谎是人们为了自尊的需要,对与个人有关的信息进行有意的歪曲,以博取他人的尊敬、敬畏或者同情。

惠惠所在的班集体,有着一种浓厚的以学习成绩相攀比的氛围,大家都以高分数为荣以差成绩为耻。惠惠也有很强的自尊心,也希望自己考出好成绩能够取悦于老师、炫耀于同学,但她的成绩就是不够理想,于是才有了偷梁换柱这个下策。

为什么说是下策呢?心理学告诉我们,刚开始说谎时,由于道德感和行为的不一致,说谎者会感到窘迫、羞愧,从而产生情感上的压力。因此,我们可以想象,当惠惠偷梁换柱之后,一定心神不宁,即使一时未被人揭穿,也是提心吊胆的,这样对以后的学习当然有百害而无一利。

同学检举、老师知情后,对她进行适当的教育是必要的。因为说谎者如果从说谎行为中获益,她便会逐渐调整自己对说谎的态度,从而缓解由于道德感与行为不一致引起的情感压力。于是,说谎者不再感到焦虑,甚至开始觉得说谎无所谓了。从心理健康的角度看,将说谎习惯化,是人无意识地运用心理防卫机制消除自己焦虑的过程。这个过程一旦建立起来,人就会面不改色心不跳地出口成“谎”了。

当然教育要讲究方式方法,如果轻易将其行为揭穿,使她在同学中丢尽面子,那她可能丧失原来对自尊的渴求而变得自暴自弃了。因此,我采用了“包庇”的教育方法。

惠子相梁范文5

家学深厚

梁启超的9个子女依次为:思顺、思成、思永、思忠、思庄、思达、思懿、思宁、思礼。他们中有7人曾到国外求学或工作,学成归来后相继成为著名的学者或专家。其中梁思成从事古建筑研究和教学工作,是我国建筑教育的奠基人之一,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立下汗马功劳;梁思永为中国考古事业的发展和考古人才的培养作出了巨大贡献;他俩都当选为第一届中国科学院院士;梁思礼先后领导和参加了多种导弹和运载火箭的控制系统研制试验,1987年当选为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一门三院士”,这在中国科技史上前无古人。梁家一门四杰,比起古代苏轼家族的“一门三进士”可谓更胜一筹。

当年广东乡试主考官李端十分赏识梁启超的才华,将自己的堂妹李惠仙许配给梁启超。梁启超与李惠仙一生举案齐眉,相敬如宾。

对第二个妻子王桂荃,梁启超仍像对结发妻子李惠仙一样尊重。他曾对长女梁思顺说:“她也是咱们家的顶梁柱,缺她不可。”在他的谆谆教诲下,无论是李惠仙或王桂荃所生的梁家子女,对王桂荃的感情都非常深厚而真挚,子女们管李惠仙叫妈,管王桂荃叫娘。

在李惠仙、梁启超辞世后,王桂荃成了9个孩子的精神支柱。此后的艰苦岁月里,王桂荃一人照顾全家老小,梁家这一代的孩子们,从王桂荃身上学到最多的是“勤奋”二字。

梁启超家族是名门文化的代表。每当我们忆起梁启超继而谈到梁思成、梁思永、梁思礼三院士时,心中总是为梁启超“家学”的浓厚底蕴及其对儿女们的成功教育而叹服不已。

家教典范

梁启超对子女们的教育,可以说是家庭教育方面尤为成功的典范。

孩子们年幼时,梁启超就让他们围坐在小圆桌旁,他就像说书一样,一边与孩子们声情并茂地聊天说话,一边绘声绘色地讲古论今,其谈论的核心都是古今中外历史上爱国英雄的故事。他通过与孩子们面对面的谈话,传递他对孩子们的情爱,也和他们热烈地讨论国家大事、人生哲学以及治学的态度和做学问的方法。他在向孩子们诉说着生活中的苦闷与欢乐、悲哀与幸福的同时,也将做人的道理融入其中。

针对孩子们如何读好书,梁启超曾经总结过一个“三步”读书法,即鸟瞰、解剖、会通。鸟瞰就是精略了解大概,明确重点;解剖是将各部分仔细钻研,重要处细解剖,疑难处细研究,有所得则记忆之;会通指上下左右贯通,将全书彻底了解而后已。这个“三步”读书法,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合―分―合”方法,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可操作性。

梁启超写文章,研究问题,历来都是有的放矢。他往往从现实的情况出发,进行考虑,绝不脱离政治、闭门造车。在他的教育影响下,儿女们也都是这样,专心研究学问,但并不脱离政治,有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有的当上了全国政协委员,还有的成为全国人大代表。

梁启超说过:“人生百年,立于幼学。”其意是说,人小时候所受的教育会影响他一生。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子女的启蒙老师,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和健全的人格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梁启超认为教子之道还要贯穿“严”和“爱”两个字。“严”出于理智,“爱”则出于情感,二者缺一不可。在子女的学习和做人方面要“严”字当头;在孩子生活上要以“爱”相扶。有一次,次子思永和一位小朋友互不相让,随后就扭打起来。虽然是那位小朋友的过错,但梁启超仍严厉地批评了思永,并提出三个问题让思永反思:一是有没有必要打架?二是怎样与对方和好如初?三是再碰上这类事应该怎么处理?在思永给出了满意回答后,梁启超才让思永吃午饭。之后,梁启超还亲自带着思永前往对方家中向小朋友道歉。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梁启超在教子生涯中,极为推崇趣味教育。他说:“凡人必常常生活于趣味之中,生活才有乐趣,才有价值。”他鼓励孩子“一旦对某一方面感兴趣,你就会觉得像换个新生命,如朝霞飞虹,如新荷吐绿……”。1927年8月,他的次女思庄在加拿大麦基尔大学已学习一年,在选学具体的专业时,梁启超考虑到现代生物学在当时的中国还是空白,便建议她学这门专业。出于对父亲的尊重,思庄不好意思拒绝父亲的建议,选择了生物学。但由于种种原因,她始终无法对生物学产生兴趣,为此她苦恼万分,忍不住向大哥思成说了这件事。梁启超知道后,后悔不已,并深为当初对思庄的引导不安,急忙给她写信。在父亲的重新引导下,思庄改学图书馆学,最终成为我国著名的图书馆学专家。

在如何指导子女做学问上,梁启超给孩子们反复强调的是学习要“求理解得真知”,不要“死记硬背过后就忘”。他还强调学习要劳逸结合,“多做游戏多运动”。长子思成在清华大学读书时,各科成绩十分优秀,业余爱好极其广泛,是清华大学铜管乐队的队长,还在全校运动会上获得过跳高第一名的佳绩。

当孩子们在学业上遇到困难时,梁启超总是循循善诱,精心引导。他告诉子女们,只有勇敢前进,战胜艰难险阻,才能到达胜利的彼岸。他还教导说:“切不可骄傲自满,也不可怯弱自馁,要尽自己能力去做,对社会或多或少总会有所贡献。我一生学问得力专在此一点,我期望你们都能应用我这点精神”。他告诫已到美国留学三年的思成:“挤出一部分时间学些常识性东西,特别是文学,或人文科学,稍稍多用点工夫,就能有大的收获。我深怕你因所学太专一的缘故,把多彩的生活弄得平平淡淡,生活过于单调,则容易生厌倦心理,厌倦一生即成苦恼之事,这是厌学之根源所在。”他还提醒思成:“凡做学问总要‘猛火熬’和‘慢火炖’,循环往复地坚持下去必有好处,这是爹爹的苦口良言。”

梁启超教导孩子们“莫问收获,但求耕耘”。九子思礼就是在只求耕耘中树立起坚强的独立意识。1941年,他出国以后,就自己创造学习机会,挣钱养活自己。他一直实践着“莫问收获,但求耕耘”的诺言。按照他母亲的话说就是好好学习,长大了应该像你父亲那样学习,将来要为国家作出贡献。在美国,思礼主修无线电,后来又学自动控制,获得了硕士及博士学位。

惠子相梁范文6

庄子有个好朋友,名叫惠施,人称惠子,是当时天下有名的雄辩家。惠施做了梁国的国相,庄子去看望他。有人告诉惠施说:“庄子到梁国来,想取代你做宰相。”于是惠施非常害怕,在国都搜捕三天三夜。庄子听说这个事,就自己直接来找惠施,说:“南方有一只鸟,从南海飞到北海,不是梧桐树它不停下休息,不是竹子的果实它不吃,不是甜美的泉水它不喝。它是一只圣洁的鸟。有一只猫头鹰找到一只腐烂的老鼠,鸟从它面前飞过,猫头鹰仰头看着,发出‘吓’的怒斥声。现在你也想用你的梁国来‘吓’我吧?”这里,“老鼠”就是庄子眼里的名。梁国相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在他看来,不过是一只腐烂的老鼠。

庄子不但不会主动去争相位,就是送上门的,他也不当一回事。战国时期,楚国是一个大国。楚王派了两个大夫去请庄子,想请他出山为相。当时正在濮水钓鱼的庄子头也不回,说:“听说楚国有一只神龟,死了都三千年了,楚王还把它包上,藏在盒子里,放在庙堂之上。你们说,这只龟是愿意死了留下骨头被人尊贵呢?还是愿意活着拖着尾巴在泥地里爬呢?”两个大夫回答:“当然是愿意活着在泥地里人爬啊!”庄子说:“那好吧,你们请便吧,让我活着拖着尾巴在泥地里爬吧!”这就是庄子对送上门来的官位的态度。

在这一点上,比之主张“学而优则仕”的孔子,庄子似乎要超脱得多。庄子有没有做过官呢?做过,他也要生存。他曾经做过漆园小吏,相当于现在一个保管员。官职大概和齐天大圣的那个弼马温差不多。从人员性质上讲,有点类似今天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还算不上正儿八经的公务员。当然享受不到什么乘车、通讯工具费用补助、批条子、秘书文稿等特殊待遇。

为什么对常人能产生很大诱惑的高官厚禄,在庄子眼里却不当一回事?庄子有庄子的人生,庄子有庄子的信念,庄子有庄子的胸怀。他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他主张“乘物而游心”。他追求“独与天地精神往来”。想一想,像他这样一位具有博襟的先贤,能被尘世间一官半职所左右吗?他是一位杰出的思想家、理论家、哲学家。他不官而官,他的态度影响着中国几千年来多少代人的人生沉浮。庄子的名字事实上已成了一种文化、智慧的象征。

改革开放几十年来,社会生活很精彩,人生道路不再是单行道,中国人的“官念”发生了变化。然而,由于历史的惯性,官本位思想在相当一部分人的头脑里仍根深蒂固。社会有分工,官是要有人当的,都像庄子那样不当官也不行,但官不是所有人都能当的,而且当官的目的不是为了自己,为了子女,为了情人,而是为了社会,为了众人,为了子孙。一些人明明不能当官,或者不能当一个好官,却想方设法找关系当官,花钱买官,甚至用一些见不得人的手段谋官,结果不仅影响了公共事业,而且使个人陷入悲剧,这些人恐怕就很有必要重温一下庄子对待当官的态度了。

惠子相梁范文7

“我宁愿在学校挨骂”

由于对学生太过严厉,梁惠娥被学生戏称为“灭绝师太”。对于这个称谓,梁惠娥笑着说道:“作为教师就要在讲台上站好自己的位置,不敢严格管理,可能一时能赢得学生的好感,但学生毕业后就会骂你,既然总要被学生骂一次,我宁愿在学校挨骂。”梁惠娥的要求其实也很简单,比如上课不能迟到,不能玩手机,但对于现在的大学生来说并不容易做到。一次,一名学生上课看手机动漫,她当场让这名学生站了起来。当着全班同学的面站着,这位同学也觉得不好意思了。还有名女同学上课讲话,她不留情面地进行了批评,谁承想课后这位同学给老师送来了西瓜霜,这让梁惠娥大为感动。

梁惠娥的严格还表现在教学中,她总是出其不意,向同学提问,问题很刁钻,让同学措手不及,甚至有的同学急得哭了起来。一次,正值期末答辩阶段,当同学们得知他们的老师正在香港深造,无法赶回来参加答辩时,教室里竟然响起一片“乌拉”声。梁惠娥讲这些事的时候,自己也忍不住笑了起来。

俗话说严师出高徒,尽管知道老师严格,但学生们还是喜欢梁惠娥的课,他们认为上梁老师的课不仅能学到知识,还能学到如何做人。一位曾经在学校里总被批评的研究生,毕业后应聘另外一所高校,其言谈举止、待人接物得到对方的高度认可。有的毕业生在工作岗位上,无论开会、交流总是带着笔记本,随时记录,考虑问题也与众不同,深受用人单位赞赏。“老师最大的幸福就是看到自己学生的进步。”梁惠娥对自己教过的学生充满着自豪。

“做教师让我很充实”

从事服装设计、服饰文化教学与研究的梁惠娥在教学岗位上辛勤耕耘了27年,大大小小的头衔有一大堆,其中汉族民间服饰传习馆馆长一职显得与众不同。2001年,梁惠娥从香港进修返回学校,就在思考着一个问题:从设计专业看,江南大学与清华美院、中央美院等国内顶尖高校无法比,就是与上海的不少高校也有差距,江南大学地处无锡,服装专业应该如何发展?经过思考,梁惠娥认为还是应该回到产业上来,无锡周边有红豆服饰、海澜之家、阳光集团等知名企业,这无疑是服装教育的有利条件,要从挖掘服装底蕴做起,突出特色,这个点就是挖掘汉族服饰文化。

她带领的科研团队创建了江南大学汉族民间服饰传习馆,这是全国唯一以汉族民间服饰为收藏研究对象、定位于抢救和保护我国汉族民间服饰艺术、传承和发扬汉族民间服饰文化的馆所。她带领的科研团队十余年来共赴江苏、山西、安徽、江西、山东、河南、福建等地共计9省35个县地市进行民间传统服饰品的征集和田野考察,共计收集清末民国时期的服饰2300余件/套和考察图片100余幅。目前该馆已成为江苏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自2008年扩建开放以来,接待2万多位国内外来宾、相关专业院校学者的来访与学术交流等,得到了各级领导和中外专家的一致好评。她带领的科研团队近年来承担了多项省部级科研项目并获教育部人文社科奖等,实现了江南大学人文社科最高奖项零的突破。

在梁惠娥的教学科研生涯中,令她骄傲的还有为2014年APEC会议各国领导人及配偶身着的中国特色服装提供设计元素。当时,“全家福”亮相后,令人眼前一亮的服装设计立刻引发全球媒体的热议,这些服装设计中所用的多个元素来自江南大学的设计创意,很多灵感恰恰来自于学院的“民间服饰传习馆”。由梁惠娥领导的江南大学两个团队的四个设计方案都进入到了成衣制作阶段,多套设计成为种子样衣,其中提花万字纹面料、紫红配色、江崖海水纹均由江南大学的设计团队提出,并最终被采纳。还有苏绣中“宝相花”和“缠枝牡丹”的设计,也是由江南大学设计团队提交的,最终被运用在了领导人女性配偶服装的设计中。

梁惠娥自1989年留校从教以来,始终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其良好的师德师风和教学效果受到学生的一致赞赏,被评为校级名师。她组织建设的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被列为部级特色专业,主持承担的教改项目荣获省市校等各级教学成果奖10余次。近年来,她每年指导硕、博研究生及本科生30余人,主持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一门,坚持每年承担两门本科生的设计课程,学生评教名列前茅,多次指导并带领学生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以及各类专业比赛,取得突出成效。

惠子相梁范文8

惊魂野外,噩梦连连

对于42岁的魏行民来说,2001年8月1日是他噩梦开始的第一天。那晚10点多,他曾悠闲地到河南某市郊区的一处空地上纳凉。然而12点的时候,他却躺倒在一家医院的急诊室里,浑身血迹。更令他想不到的是,次日一早,两位威严的警察就站在了他的床边,严肃地说:“……你已被列入一桩凶杀案中的重点怀疑对象,请协助我们调查。”魏行民犹如当头一棒,表情一瞬间就被冰冻了。

原来,这天清晨5点左右,一位老农偶然间发现位于郊区附近的稻谷地里有一具女尸。随即,老农惊慌报警。经查,死者名叫谷芩,被钝器击打致死,随身物品已不知去向。

荒郊野外死者深夜出现于此,极可能是赴熟人之约。可这个熟人是谁?又是谁抢劫并杀人?疑点重重,令办案民警困惑不已。然而就在此时,警方突然接到知情人举报:案发当晚,一辆挂豫X字牌照的黑色桑塔纳小轿车在现场附近停过很长时间。于是以车找人,顺藤摸瓜,警方很快将魏行民纳入嫌疑人的范围。

现年42岁的魏行民,原籍福建,大学毕业后分配至一家大型企业就职,不久辞职下海经商。因为颇具经营头脑,他的广告公司生意十分红火,两年中,他一跃成为4家广告公司的老总。1996年,魏行民与一位企业工人梁惠颖结婚,婚后感情和睦平淡。但警方通过走访后得知,魏行民与谷芩的关系也非同一般,两人在出事的当晚曾有过接触。

“你与谷芩在8月1日的当晚都干些什么?”警方在确定死者身份为谷芩后,直言不讳地询问魏行民。“没干什么……”魏行民目光躲闪,声音小得像蚊子哼哼似的。“你和谷芩是什么时候认识的?”“你们当晚一直在一起吗?”几次询问,魏行民都支支吾吾的,无法正面回答民警的提问,很快他因重大嫌疑而被警方拘留。

两天后,民警到魏行民的“乾坤”广告公司进行调查。老总一下子成了犯罪嫌疑人,员工们七嘴八舌。“不可能,老总不是那种人!”一位曾因家境困难而得到过老总帮助的下属说。“魏总,好人啊!”另一位员工激动地向警方诉说了魏行民信得过的人品。可是刚回到警局的办案民警又被死者家属团团围住,“谷芩死时,身边只有他,不是魏行民杀的还能有谁啊?”家属们情绪很激动。

“严惩凶手!”“不能让他逍遥法外!”“魏总不可能杀人!”“魏总是好人!”这两种截然相反的声音混杂在一起,顿时让这起荒郊血案变的异常复杂起来。

可是案发现场除了一根钢管以外,并未发现其他有价值的线索。“谷芩被发现时,全身,身边衣物和随身物品全部不翼而飞,你要老实交代问题!”“我坦白――我该死!”在心理攻势持续了半小时后,紧咬嘴唇的魏行民终于蹦出了一句话。“那晚,我们正在草地里聊天时,突然背后过来3个人,拿着钢管袭击我俩,我被打晕了,醒来后发现她已经身体冰凉……”魏行民的交代,仍使警方不能排除其身上的嫌疑。

根据法医鉴定,谷芩在死前衣服就被他人脱掉,魏行民为什么非说是他醒来后发现其衣服被人?难道他还在隐瞒重要情况?

随后,经过几番“过招”。魏行民终于吞吞吐吐地向民警彻底坦白:“其实,我和谷芩是通过业务关系认识的。8月1号晚上,我们开车外出约会,当时两人都比较激动,随便找了一处空地亲热起来……背后有几个黑影靠近,接着我先被人打晕了,什么也不知道了。醒来后,发现她已经断气。我以前没见过死人,所以当时很害怕,就逃跑了……以前我没说实话,是因羞于启齿,害怕妻子知道这事追问我……我没杀人,求求你们把我放了吧!”魏行民睁着一双空洞绝望的眼睛向警方强力申辩。

9月30日,经过认真核实后,警方将魏行民的重大嫌疑排除。

然而,死者家属对此却颇为不解,立即找到办案民警理论。“他就是疑凶,为什么放了他?”魏行民处在尴尬中回到家里。从昔日的老总到嫌疑犯,魏行民恍若在梦中,他不知接下来该怎么面对贤惠的妻子以及今后的人生之路……

尴尬处处,何处终点

当天下午,魏行民回到自己家里,但出乎意料,妻子却不在家。看着满屋灰尘和冷锅冷灶,魏行民直掉眼泪。由于尴尬和理亏,他脑海里一片空白,呆呆地在黑暗里坐了一夜。第二天下午,妻子梁惠颖终于回来了。本以为回家后会遭遇妻子疾风暴雨般的发泄,可妻子却一言不发,连看都不看他一眼,只是默默地忙碌着家务活。

晚饭时,魏行民与妻子主动搭讪上去盛饭,可梁惠颖却一把将他推开。自觉有愧的魏行民扑通一声跪在了妻子面前:“小颖,你骂吧,我错了!我该死啊!”妻子泪流满面,咬着牙说了句:“还回来干什么?这儿不是你的家。”随即,满脸怒气与泪痕的梁惠颖抱着枕头去了另一个房间。

丈夫隐瞒在外有情人的事实,并与其幽会时出了命案,还一度被警方当成疑凶,这种事情无论哪个妻子碰上都是致命的打击,平时内向本分的梁惠颖根本不能原谅丈夫。魏行民也深知无颜再向妻子解释什么,独自躺在床上一夜无眠。

日子在尴尬和苦涩中变得漫长起来,魏行民回忆起与谷苓的那段交往,真是悔不当初……魏行民与谷芩是在一次广告行业峰会上认识的。那次,谷芩清秀的容貌与落落大方的举止给魏行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可否认,下海后的魏行民逐渐与身边一些大款朋友的“高质量生活”靠拢,朴实与内向的妻子与乖巧漂亮的情人相比逐渐失去吸引力,他的心开始慢慢飘移摇曳了。同时,面对高大帅气、事业有成的魏行民,谷芩也很快坠入了情网。那天晚上,碰巧梁惠颖出差未归,魏行民便约了谷芩一起去郊外纳凉。谁料想他们的这次幽会却酿成了一场灾难。

魏行民幸免于死,可从此却生不如死。虽然和妻子仍处于冷战之中,魏行民还是强打精神去公司上班。谁料想,前脚刚踏进公司的门,后脚秘书就赶紧贴了上来。“魏总,已经有5家企业要求取消和我们的合同,有的已经去接洽别的广告公司了。还有……”“别说了!”魏行民烦躁地挥挥手,让他出去了。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看着个别员工窃窃私语的样子,魏行民把自己关在办公室里整整一天。

为了忘却生活上的“阴影”,魏行民发疯地把全部时间投入到工作中,但是冷遇和热讽像幽灵一般扯甩不掉。一次,心情郁闷的魏行民想找一个好友到酒吧去玩。当他开车来到朋友家敲门时,好友的妻子却一改昔日的热情态度,冷冰冰地扔下一句话:“你走吧!我老公说了,以后再也不会跟你这种人来往……”刺耳的言辞羞得魏行民无地自容,夺路而逃。

朋友远离,生意场上的伙伴也是冷嘲热讽。一天中午,魏行民出于生意考虑在一家酒店宴请几位客户。席间,客人们颇感兴趣的话题却始终是魏行民的尴尬境遇。“案子啥时候能破啊?”“他们经常找你的麻烦吧?”客人们品着酒,说着一些含沙射影的话,使得魏行民的脸上红一阵白一阵。

3个月后,魏行民悄悄把经营的公司关闭了。他心里明白:再这样下去自己迟早是会崩溃的。从此他刻意封闭了自己,整天呆在家里不敢出门。魏行民一下子从生意圈子里消失了,有人说他潜逃了,有人说他已经离婚……藏在浮华背后的魏行民仍被一些密密麻麻、像刀子一般的流言包围着。

2002年春节,满心真诚的魏行民早早买了礼物,准备等年初二那天全家一起去探望岳父岳母。可谁知到了那天,妻子领着儿子出门时只是“抛”了一句话:“你去了,反而都不开心。”一瞬间,魏行民恨不得地上有个洞让自己钻进去。

贤惠的梁惠颖也提出过离婚,但因魏行民拼死反对,她也没有再坚持。魏行民心里很明白:他们夫妻间的关系再也回不到从前了。以前,魏行民有个头疼脑热,梁惠颖总是陪在他身边嘘寒问暖。他印象深刻的是那年冬天,自己患病住院,医生要求每隔一小时测体温并喂一次水。没有暖气的病房里,梁惠颖只穿着一件薄薄的毛衣守在他身旁,最后她竟然累得也发烧住了院。然而自出事后,梁惠颖很少与丈夫讲话;即便说,眼睛也并不看他。魏行民清楚,妻子鄙夷自己的那一夜风流。而且他不仅葬送与妻子的幸福,也与儿子产生了隔阂。儿子不让他去学校接,总是懂事地说,“我自己能回家,我已经长大了。”听得魏行民的心都要碎了。

困在家中无事可做,魏行民只好在互联网上打发时光。每次,魏行民在网上浏览到男女亲热的图片时,都会神经质的将电脑猛然强行关机,不敢再看屏幕一下,记忆深处恐怖之夜的景象频频闪现眼前,让他不寒而栗。

这样的日子一天天延续,简直要让魏行民窒息了,他经常在空荡荡的家里号啕大叫:“让我去死吧!为什么不把我杀了……”偌大的房间并无回音,只有魏行民绝望、暴怒的哭泣声。出事以后,他瘦了10来斤,经常会在噩梦中醒来,然后重复着一句话:“我不是凶手,为什么他们都怀疑我?”渐渐地,魏行民的性格变得多疑、暴躁,精神也恍惚起来,和从前判若两人。

血案告破,一扫阴霾

2004年夏天,在一位好心朋友的劝说下,魏行民又干起了广告公司的老本行。可是令他没想到的是,由于案子一直未结,死者家属多次找到警方称:既然破不了案,就该把他重新抓来再问问,估计有重大隐情……外界不明真相的一些人又跟风,“他就是凶手”,“据说他有关系才被放出来的”,这些话传至魏行民的耳中,让他紧张万分,一连数日噩梦连连。

其实,自丈夫出事以来,梁惠颖始终偷偷地观察着魏行民。丈夫陡然消瘦下来她也感到心痛,但转念一想,丈夫背叛自己在外偷养情人,就会恨得牙根痒痒。而渐渐地,悄然流逝的时光也抹平了梁惠颖的少许痛苦记忆,她看着丈夫逐渐出现精神错乱的情况,特别最近外界压力很大,丈夫又不敢再外出了,大白天也出现冷汗淋漓症状。梁惠颖再也忍不住了,她悄悄走进厨房给丈夫做了一碗银耳莲子羹,送到丈夫的床头。一瞬间,魏行民被突如其来的情景惊呆了,大张着嘴巴说不出一句话,只是双手紧紧攥住妻子纤细的手。梁惠颖慢慢将双手抽了出来,流着泪转身离开。魏行民面颊上滚落的热泪一颗颗滴落在碗里……

3年过去了,凶手连影子也没。魏行民心里清楚,此案一天不结,自己一天就不得安宁。在良心与道德深处,他深深意识到自己对不起谷芩,但他又做不了什么,只能将一切希望都寄托在警方身上,相信政府会还他一个清白。岁月在更迭中行进,一晃到了2006年。这期间魏行民依然痛苦而屈辱地活着,沉重的思想包袱让他苍老了许多,生意也不冷不热的,他的日子没有丝毫起色。

直至今年3月12号这天,正在办公桌前发呆的魏行民突然接到警方的电话:“杀害谷芩的凶手被抓住了!”“真的?这是真的吗?”魏行民瞬间变得语无伦次,接着他发疯似的冲出屋子,朝公安局的方向狂奔而去。

原来,5年悬而未破的“8.1”裸尸案,一直让参与承办该案的民警如鲠在喉,他们都憋着一口闷气:不破此案誓不罢休!悄悄排查线索的工作一刻也没有停止过。2006年的春节前夕,细致的办案民警从一名已判死缓的罪犯嘴里得到一个非常有用的线索。

据这名叫包石强的罪犯供述,2001年8月1日晚,他与其他两名同伙外出盗窃,归途中偶然看见路边停着一辆小轿车,还听见附近的稻谷地里传出异样的声音,悄悄拨开草丛偷看,发现一男一女正在亲热,他们想半夜三更偷偷摸摸干这种事情的,一定是有钱人,于是就潜伏过去。趁魏行民在接手机的时候,他们一下子冲上前去。手举一根钢管重重地朝魏行民和谷芩的后脑勺先后打去,狂砸数下后,见两人倒地一动不动了,便抢了一部手机和200多元现金,趁着茫茫夜色匆匆逃离……听完民警的全部情况介绍后,魏行民在审讯室外的走廊里嚎啕大哭起来:“老天啊!终于还我清白了……”他的情绪异常激动,双手发抖,不停地重复着这句话。

魏行民忘记自己是怎么回家的,回去后的他开始疯狂地给一个个亲戚朋友打电话。当魏行民忙完这一切,转身才发现妻子就站在自己身后。“小颖,我是清白的!”此时的梁惠颖满脸泪痕,什么话也说不出,只是哽咽地一个劲地哭。魏行民走过去,紧紧地将妻子搂进怀里。

第二天一早,魏行民悄悄地来到了谷芩的墓地,他恭恭敬敬地献上了一束白雏菊。他知道只有到这一刻,自己的良心才会安稳了。

惠子相梁范文9

陕北一带早年有种习俗,乡民在农闲时会离开家乡到外地去游荡玩耍。当中有些人会在背上掮一把刀两把勺子,走到哪儿,便以烹厨手艺来为人“办桌”,顺便给自己混上一顿旅途上的温饱。这种人被称为“勺勺客”,而陕西菜馆“勺勺客”的命名即源于此。

借用历史文化典故或名人轶事来命名,是品牌文创化较为省力的方式。但要用得令人拍案叫绝,还是有一些讲究的。下焉者直接以著名古人直白命名,如华陀《医药养生类》、坡《酒》之类……虽然直接明了,但缺乏想象空间。除非能为品牌加分,并具专属辨识性,如李时珍本草屋,否则欠缺精彩。尤其是强调意境的产品,乞灵于古人时最好多点余韵。

有次赴西安演讲,主办单位安排我去拜访几家陕西文创企业,其中一家手织品牌引起了我的兴趣。该品牌打着苏惠的旗帜,强调织工精细与文化悠远。苏惠是秦代一位才女,精诗赋,善织绣,相传为了挽回另纳小妾的丈夫,将绵绵情意费心织就成回文诗《璇玑图》,引为千古奇文。

既然以苏惠为标榜,织工与文采想必不俗。然而到场一看,除了手织工艺与地缘关系,此品牌跟苏惠还真难以连结。织品从花色、设计、工艺与整体形象皆属粗糙,更别提文学意境。经营者开口满是生意盘算,墙上挂的印刷版《璇玑图》究竟藏何玄机,恐怕他知道的还不如我多。

或许,经营者真的是想弘扬手织文化,创造农村妇女就业机会。只是经营团队的实力无法让好创意落实执行,徒然唐突了一代奇女子。

站在古人的肩膀上,不一定让自己更高。唯有具备一定的文化底蕴,拥有足够的人生阅历与生活视角,才能借历史的厚度与动人的典故,来垫高品牌的形象质感。

2015年因缘为宁波电商乐加家纺Lehome重塑品牌,为其中国风路线打造独特个性,最终确立了“喜新恋旧文创家纺”的定位。团队成员看似温和却都有鲜明个性,于是定调“温柔的坚持,含蓄的叛逆”,撷取传统,再赋予新意。Lehome的产品设计取材中国元素,建筑、器皿、衣饰、庭园、花卉等,中国风或浓或淡,但都经过解构与颠覆,创造惊喜。产品原先命名采用历史文学典故,如“游梁忆”“西子妆”“浮生愿”等,耐人寻味,但没有适当文案加以诠释,可惜了诗意的命名。

我们重新撰写文案,既以此呼应命名内涵,更传达品牌精神。如“游梁忆”,梁原为承托屋檐、支撑房子的横木,借其形化约成床品上的图腾。而游梁忆又多了梁祝的爱情隐喻,转换具象与抽象,床前枕畔,睹物思梁。

另有一款“西子妆”,从水蓝色泽到牡丹绣花,借来西施从溪边洗衣服的浣纱女子变成卧底间谍,协助越王勾践灭吴的典故,以及借用坡“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名句。

惠子相梁范文10

一、委婉迂回,避直就曲

在古代,臣子劝谏君王,一定要讲究方法和技巧。如果方式方法不当,就会适得其反,轻则掉乌纱帽,重则招来杀身之祸。齐国的邹忌是一位能言善辩者,他讽谏齐威王,使齐国大治,出现了“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的局面,其能成功的原因在于他深谙劝谏艺术,巧妙地采用委婉迂回的方式,避直就曲。他指出齐王受蒙蔽很深,劝谏齐王广开言路,修明政治,不是直而谏之,而是先从生活中自己与徐公比美这件小事说起,说自己如何与徐公比美,妻、妾、客对此是什么态度,这犹如在拉家常,齐王听了一定觉得很有趣,听得也很认真。然而邹忌并非仅仅说此事,而是以此进行类比,指出“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海之内莫不有求于王”,水到渠成地得出“王之蔽甚矣”的结论。这样入情入理地劝谏,怎能不让齐王接受呢?采用委婉劝说的好处就在于能充分尊重被劝说者,使其听了入耳顺心,能受到启发,明白道理,从而愉快地接受意见。

二、巧设陷阱,请君入瓮

在外交斗争中要取得胜利,除了有较强的实力做后盾,与对手交锋时还要讲究策略和技巧。课文《公输》中墨子能成功劝阻楚国攻打宋国,使他们的侵略野心无法得逞,除了实力上作好充分准备,还与墨子的机智善辩是分不开的。墨子见公输盘,先设下圈套,说“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还要“请献十金”,故意激怒公输盘,诱使他说出“吾义固不杀人”这句话,然后连用五个“不可谓”予以批驳,指出其所标榜的“义”的欺骗性,使公输盘无可辩驳。对楚王墨子也采取了对付公输盘相同的策略,他以富人盗窃穷人为喻,问楚王“此为何若人”?诱使其说出“必为有窃疾矣”,然后连用三个对比,极言楚国物产丰富和宋国物产贫乏,从而类推出楚国攻宋是“与此同类”,使得楚王无话可说,诺诺称是。墨子说服公输盘和楚王都不是直陈其事,而是先作比喻,巧设陷阱,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使对方陷入困境,理屈词穷。

三、趣讲故事,含沙射影

惠子和庄子是一对难得的知己。有一天,庄子听说惠子做了梁国的宰相,大老远来看望朋友,这应该是令人高兴的事情,“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可是惠子对自己不是很自信,又有旁人挑拨,说庄子是为梁国相位而来,心里非常恐慌,于是不顾朋友情面,大动干戈,派人在城里搜捕庄子。庄子呢,既没有躲,也没有逃,而是主动来拜见惠子。见面之后,面对薄情寡义的惠子,庄子没有破口大骂,而是坐下来给惠子讲了一个“奇鸟鹓鶵”的故事。通过奇鸟鹓鶵和鸱对待腐鼠的不同态度,含蓄的表明了自己视荣华如腐鼠的态度,讽刺了惠子醉心于功名利禄且无端猜忌别人的丑态。这种用讲故事的方式绕着弯子骂人,比直接骂人更痛快淋漓,又显得余味无穷。故事结尾虽然没有写惠子的反应,但可以想像出惠子一定是羞愧难当。

四、情词恳切,寓情于理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尤其对于后主刘禅这样暗弱昏庸之人,如果只是一般性地讲明道理,提出建议,对他是很难有所触动的,除了晓之以理,还得动之以情。诸葛亮虽然曾与刘备出生入死,患难与共,是刘备临终“托孤”之人,但身份还是臣子。在劝说后主刘禅时既要考虑自己的特殊身份,避免教训之嫌,又要以真情打动后主。因此在《出师表》中诸葛亮希望后主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完成兴复汉室大业。一是多次提到“先帝”,既是表达对先帝崇拜、爱戴之情,更是激发后主刘禅要效法先人,继承先帝遗志,这样避免了教训之嫌,使刘禅听了觉得入耳。二是通过叙述自己身世、回顾追随先帝创业的经过以及“受命以来”的所作所为,表明自己对先帝忠心耿耿,对蜀汉竭忠尽智,以此来打动后主,使他乐于接受自己的进言。《出师表》一文不仅表现了诸葛亮的一片耿耿忠心,而且表现了他高超的劝谏艺术。

五、偷梁换柱,机智妙答

惠子相梁范文11

关键词:古公亶父;迁岐;仁民;尊生;孟子;道家;司马迁

中图分类号:B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862X(2012)03-0101-008

一、仁民:古公“去豳迁岐”的历史决断与

儒家、史家的解释

公刘以下凡历九世而至于古公亶父。古公亶父与殷王武乙(前1147—前1113年)及其父辈康丁、廪辛约为同时代人。(1)《后汉书·西羌传》云:“及武乙暴虐,犬戎寇边,周古公逾梁山而避于岐下。”结合后来季历屡次伐戎、国力已臻强大来看,古公去豳迁岐当发生在武乙早期。(2)

(一)古公去豳迁岐:历史决断我

古公为何要去豳居岐?武丁时期殷墟甲骨多次出现“璞周”及“令周”等刻辞(3),唐兰等据此认为武丁曾征伐周国,最终使之臣服而听命于殷王的调遣(4)。这些卜辞中的“周”,今天看来确实指居豳的周族。据此可以推断,周人的力量在当时已较为强大。不管怎样,周人应当较早臣服于殷人。关于其时周人的国力问题,这里有两个证据可作说明:其一,出土的比古公迁岐稍早的长武碾子坡丰富的先周文化遗存,显示先周的文明程度较高;(5)其二,卜辞及传世文献显示,古公亶父至殷王文丁杀季历之前,大国殷与小邦周之间相处很好,长期以来殷王对周人非常信任:从王季屡行征伐并封为殷“牧师”来看,殷王大概在亶父居豳时或此前即已默许周人代行辖制西方诸侯的权力及担负抵御戎狄的责任了。不过,在当时“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氏族关系中(6),臣服于殷的周人应当知道自己不过是商人实现帝国雄心、保卫帝国边疆的工具,而殷人其实也未必会完全、真正信任周人,所以后来有“文丁杀季历”、“文王拘羑里”之难(7)。这是一个大的背景。前有獯鬻戎狄野蛮、强悍之兵压境,后有殷人乘危之大祸(“武乙暴虐”)随时降临,因此,为了保存实力,古公亶父自觉地担负起挽救周民族于危亡灭绝的命运,高瞻远瞩、权衡情势,毅然放弃抵抗,最后离开公刘开创的豳地基业而南下,实现了战略大转移。对于此一重大历史决断,孟子从儒家的立场予以肯定,认为古公善于“以小事大”,是智者之事(《孟子·梁惠王下》)。

据《孟子·梁惠王下》、《史记·周本纪》等所云,古公亶父去豳南下,到了梁山,即面临向南、向东和向西去立足和发展的问题。面对此等事关民族未来命运的重大问题,古公亶父和随行的私属应当作了反复的商量和权衡。那时,以扶风为界,其东的广大秦川地区归属商人的统治,其西则在羌人的控制之内。如果古公一行人南下梁山,在邰或其他附近地方定居,那么周人从此必然落入殷人的严厉监控之中,如此,何谈后来的迁岐、迁程、迁丰、迁镐的大发展,乃至伐纣灭商、周革殷命?《鲁颂·閟宫》云“后稷之孙,实维大王,居岐之阳,实始翦商”,古公亶父绸缪深思,翦商之功实始于去豳居岐。古公至梁山,面临三个方向去处的选择问题,帛书《要》篇即有所反映。《要》篇曰:“子曰:吾百占而七十当。唯(虽)周粱(梁)山之占也,亦必从亓(其)多者而巳(已)矣。”“周梁山之占”,疑即指古公去豳居岐之占。[1][2]不过,此占当用卜,而非用筮。在解占的过程中,根据“从多”的原则,古公一行人实现了“人谋鬼谋”(《易传·系辞下》)的统一,放弃了原初准备南下奔邰的打算,逾越梁山,转而折向西南,渡过漆沮水(汉名杜水),而奔赴岐山之下。今天看来,周人迁岐的这一历史决断是非常正确和成功的。可以想见,随后在戎狄的压迫和奴役下,滞留在豳地的大部分周民最后不得不追随古公而来。

(二)智者之事:《孟子·梁惠王下》的论述

对于古公亶父去豳迁岐之事,孟子、太史公、《庄子》、《淮南子》等均有记述和评论。

《孟子·梁惠王下》云:

(1)齐宣王问曰:“交邻国,有道乎?”孟子对曰:“有。惟仁者能以大事小,是故汤事葛,文王事昆夷。惟智者为能以小事大,故大王事獯鬻,句践事吴。以大事小者,乐天者也;以小事大者,畏天者也。乐天者保天下,畏天者保其国。诗云:‘畏天之威,于时保之。’”

(2)滕文公问曰:“齐人将筑薛,吾甚恐;如之何则可?”孟子对曰:“昔者大王居邠,狄人侵之,去之岐山之下居焉。非择而取之,不得已也。苟为善,后世子孙必有王者矣。君子创业垂统,为可继也。若夫成功,则天也。君如彼何哉!强为善而已矣。”

惠子相梁范文12

吕叔湘先生的《文言虚字》中说:“而”字的用法大别为二,顺接和转换[①]。作为连词的“而”,在

古代汉语中是频率最高的虚词之一。而且,如吕叔老说的“顺接”用法在白话中无须用它,但在文言文中却用

了。可见“而”的频率更高了。《孟子》中“而”字也随处可见,难得有几个章节不用“而”。本文拟从结构

与语用上进行讨论。

1.动+而+动(+宾)

这种结构可称为“动宾型”,即“而”的两头都有动词,常带宾语,或顺接或转接。

顺接的例子如:

(1)“(于崇,吾得见王,)退而有去志。”(《公孙丑下》14章)

(2)(滕文公)过宋而见孟子。(《滕文公上》1章)

转接的例子如:

(3)辞十万而受万,(是为欲富乎?)(《公孙丑下》10章)(大意是:辞去十万钟的俸禄却接受万

钟的束修。)

(4)“仕而不受禄,”(古之道乎?)(同(1))(大意是:做官但不接受俸禄。)

此类动词的结构若具体分别则可有:

1.1 动+宾+而+动宾

这类结构的特点是看似是并列关系,其实还可表示递进、转折等关系。其次是两个动词所带的是不同宾语

。第三,此类句子的主语不现,多出现在对话中。

表示并列的如:

(5)无罪而戳民,(则士可以徙。)(《离娄下》6章)

(6)用之而成路。(《尽心下》21章)(大意是:经过这里便成了大路。)

(7)(古者)易子而教之。(《离娄上》18章)

表示递进的如:

(8)闭门而不内,(是皆已甚。)(《滕文公下》7章)

(9)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尽心上》45章)

(10)莫如贵德而尊士。(《公孙丑上》4章)(大意是:不如提倡道德而且尊重士人。)

表示顺承关系的如:

(11)如枉道而从彼,(何也?)(《滕文公下》1章)(大意是:如果枉屈了正道去追随诸侯,怎样

呢?)

(12)见其礼而知其政,闻其乐而知其德,(《公孙丑上》2章)

(13)(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而为诸侯,得乎诸侯而为大夫。(《尽心下》14章)(

丘:众也。)

表示动作先后的如:

(14)zhěn@①兄之臂而夺之食,(则得食)(《告子下》1章)

(15)春省耕而补不足,秋省敛而助不给。(同(14)7章)

(16)再拜稽首而受。(《万章下》6章)

表示转折的如:

(17)过我门而不入我室。(《尽心下》37章)

(18)放饭流饮,而问无齿决。(同(17)上46章)(齿决:咬断干肉。)

(19)不传于贤而传于子,(有诸?)(《万章上》6章)

1.2 动+而+动+宾

这类结构的特点是共一宾语,在动作行为上表现为有先后,如:

(20)(不足,)又顾而之他。(《离娄下》33章)

(21)选择而使子,(子必勉之!)(《滕文公上》3章)

(22)反之而未尝与言行事,(何也?)(《公孙丑下》6章)

(23)行之而不著焉。(《尽心上》5章)

(24)(若汤,)则闻而知之。(《尽心下》38章)以上所举(20)(21)是并列关系,(22

)(23)(24)诸句有转折和条件意味。

1.3 动+宾+而+动

此类结构与1.1相似,“而”后的动词可以及物或不及物,因而暗含宾语(从上下文里即可找到),如

(25)(不诛,)则疾视其长上之死而不救。(《梁惠王下》12章)

(26)(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告子上》11章)(心:良心。)

(27)今又弃寡人而归,不知可以继此而得见乎?(《公孙丑下》10章)(“归”“见”都可带宾语

下列结构中的数量词(还包括数量短语),它们多数活用为动词,在表达上更简洁,如:

(28)千里而见王,不遇,故去,(三宿而后出昼,何濡滞也?)(《公孙丑下》12章)

(29)一日而三失伍。(则去之否?)(《公孙丑下》4章)

(30)今又倍地而不行仁政。(《梁惠王下》11章)

2.主+谓+而+不+动

这类结构在表意时是“肯定又否定”,如“三过其门而不入”(《离娄下》29章),“久借而不归”(

《尽心上》30章),或者表示由于某种行为动作的结果,如“喜而不寐”(《告子下》13章)、“闻王命

,而遂不果”(《公孙丑下》2章)。“而”的意义往往是表转折的多,具体地说有下边几种类型。

2.1 主谓+而+不+动

(31)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尽心上》41章)

(32)今有无名之指屈而不信。(非疾痛害事也。)(《告子上》12章)

(33)兆足以行矣,而不行。(《万章下》4章)(大意是:开头能实行,后来却不实行了。)

(34)父母爱之,喜而不志;父母恶之,劳而不怨,(然则舜怨乎?)(《万章上》1章)

(35)身死而不受。(《告子上》10章)

(36)帝之妻(娶)舜而不告,(何也?)(《万章上》2章)上例(31)(32)(33)各句同

一主语、共同宾语,都有转折意义;(34)“喜”、“劳”的主语分别为“之”(儿子)、“孝子”的行为

准则。(35)的“受”之宾语是指“一箪食,一豆羹”一类的东西(“不受”才“不失其本心”)例(36

)的“帝之妻舜”(帝尧让舜娶自己女儿)是主谓短语作主语(这一件事),“而不告”可补充为“而舜不告

(父母)”。这样的句式与前两类不同,即“主”、“动”、“宾”各不相同,但都具转折义;其次,(31

)--(32)都是单句,(33)--(35)是复句,(36)是紧缩了的复句。

2.2 动+宾+而+不+动

(37)遗佚而不怨,è@②穷而不悯。(《公孙丑上》9章)

(38)受之而不报。(《告子下》5章)

(39)无有封而不告。(《告子下》7章)以上诸例的宾语都是句中的主动者:“遗佚”“封”赏的主

人和送礼物给孟子(“不受”)的主人。又如:

(40)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己矣。)(《公孙丑上》7章)

(41)恭敬而无实,(君子不可虚构。)(《尽心上》37章)(拘:拘留。)以上二例的宾语应是:

发弓箭而不中靶心、恭敬人而无实际行动。各例前后宾语的主动者都是同一的,其动作行为有先后之分,不能

颠倒。

2.3 主+谓+而+动

(42)chí@③蛙谏于王而不用,(致为臣而去。)(《公孙丑下》5章)

(43)(孟子)谏于其君而不受。(《公孙丑下》12章)“谏于王”,向国王进谏;“谏于其君”,

向他的国君进谏。两句的“不用”、“不受”的主语是国王、国君,宾语是谏的内容。这样的句子也有转折意

味,只是主谓宾的关系复杂一点罢了。

3.动+而+动

3.1 动+而+动

(44)(有欲为王而留行者,)坐而言。(《公孙丑下》11章)

(45)(以礼食,)则饥而死。(《告子下》)1章

(46)窃负而逃,遵海滨而处,终身欣然,乐而忘天下。(《尽心上》35章)以上诸例的结构无异,

仔细看却不尽相同,(44)是单句,“坐”是“言”的状语;(45)是个假设复句,“饥”是“死”的状

语;(46)是一个并列复句,是说舜背着他父亲逃走的事,“负”后省略宾语。因此“动+而+动”的形式

其内容还得从上下文去理解。

3.2 数(方位词)+而+动

此类结构如“五十而贡”、“南面而征”,前者是作主语以“而”联谓语,后者是状谓间用“而”联结,

例如:

(47)地方百里而可以王。(《梁惠王上》5章)

(48)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滕文公上》3章)

(49)(请野)九一而助,国中十一使自赋。(同(52))上例中的(47)(48)的主语中心词

省略(国、土地),(49)的“九一”,是九抽一,非九分之一。以上诸例的数词或数词短语虽较复杂,“

而”用在里边只是起强调作用,强调其前边的内容。

3.3 不+动+而+动

这可说是“动+而+动”的变体,但也有特点。以“不”否定第一个动作,但又证明后边的动作行为是前

边动作行为的结果,用“而”来联接,也是强调对其前边动作的否定和后边动作结果:

(50)学焉而后臣之,故不劳而王;……故不劳而霸。(《公孙丑下》2章)

(51)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尽心上》21章)“不劳而王”、“不言而喻”这样的结构”似

曾相识”,是因为现代汉语中还保留这种表达方式。《孟子》也屡屡出现如“不税(脱)冕而行”(《告子下

》、“君不得而臣”(《万章上》)、“不远千里而来”(《梁惠王上》)。“而”后的词可以动词或名词活

用为动词。

3.4 动[①]+而+动[②]

本类型较少见,找到三例:

(52)可以速而速,可以久而久,可以处而处,可以仕而仕,孔子也。(《万章下》1章)

(53)士未可以言而言,……;可以言而不言,……。(《尽心下》31章)显然,第一个动词作了状

语(时间状语)。“其有功于你,可食而食之矣”即“只要有功于你,可供养时就供养他好了。”否则便讲不

通。

4.动+而+动+之

这类结构有几种情况,从意义上看,有:

4.1 表连动的,如:

(54)出而哇之。(《滕文公下》10章)

(55)(今夫水,)搏而跃之,……激而行之,……(《告子上》2章)

(56)子归而求之,(有余师。)(《告子下》2章)

4.2 表性状的,如:

(57)然后从而刑之,(是网民也?)(《梁惠王上》7章)

(58)仰而思元,(夜以继日);幸而得之,(坐以待旦。)(《离娄下》20章)

(59)(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改之而不胜。(《公孙丑下》1章)

4.3 省略宾语的,如:

(60)不知而使之,(是不仁也;)(《公孙丑下》9章)

(61)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同(59))以上诸例中的“之”都是代词作宾语,不可

缺。“知”、“委”后省了宾语。

从结构上看,有:

4.4 状+而+动+之

(62)(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五旬而举之。(《梁惠王下》)10章

(63)尧帅诸侯北面而朝之,(《万章上》4章)

(64)虽然,常常而见之,故源源而来,(《万章上》3章)

(65)hū@④尔而与之,……蹴尔而与之,(《告子上》10章)

(66)焉得人人而济之?(《离娄下》2章)

以上诸例中作状语的有时间名词、方位名词、时间副词、动词和名词重叠形式,与4.1的区别在于词性

及动词的及物与否。

4.5 动+宾+而+动+之

这一类结构有两点:一是多并列复句,二是“而”表示的多为顺承关系,如:

(67)名实未加于上下而去之,仁者固如此乎?(《告子下》6章)(上:君主,下:百姓)

(68)(孔子)遭宋桓司马将要而杀之,微服而过宋。(《万章上》8章)(要:拦截,“要”宾语“

之”。)

(69)欲得不屑不洁之士而与之,是擐也。(《尽心下》37章)(“之”即“士”。)

(70)(民)将终岁勤动,不得以养其父母,又称贷而益之,使老稚转乎沟壑。(《滕文公上》3章)

(“之”,税额)

4.6 主谓+而+动+之

这类结构包括三种情况:一是常式,即如“王往而征之”那样,主语发出“往”和“征”的动作;二是变

式,如“越人关弓而射之”那样,“关弓”作“射”的状语(译为“弯着弓”);三是如“师死而遂倍(背)

之”(《滕文公上》4章)那样的主谓宾式,我杜撰为“不协调式”,“倍”的宾语是“师”,真主语(动作

行为的发出者)是许行!下边再举例:

(71)(周公)知而使之,是不仁也。(《公孙丑下》9章)(之:管叔)

(72)我得见秦王说而罢之。(《告子下》4章)

(73)王曰:“吾何以识其不才而舍之?”(《梁惠王下》7章)

4.7 动+宾+而+动+之

这类结构形式上与4.5相似,但其“之”却只作助词,如:

(74)孟子曰:“情学而详说之。”(《离娄下》15章)

(75)尽心而为之,后必有灾。(《梁惠王上》7章)

(76)取食之重者与礼之轻者而比之奚翅食重?(《告子下》1章)(“色”:女色。“翅”,同“适

”义。)

5.动+宾+而+动+也

带“也”的句式,“也”在句尾常有帮助判断意义,《孟子》也不例外。但也不尽然,如:“何不使彼为

可几及而日孳孳也?”(《尽心上》41章)(孳孳:同孜孜。)便是一般疑问语气。又如:“千岁之日至可

坐而致也。”(《离娄下》26章。“致”,获得。)是一般陈述语气。有了“而”,语气更重。

如果这样分析,则可有4种结构。

5.1 表判断(用“而”加强判断语气)

(77)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公孙丑上》2章)

(78)故二十取一而足也。(《告子下》10章)

(79)犹缘木而求鱼也。(《梁惠王上》7章)

5.2 表陈述(用“而”加强陈述语气)

(80)吾未闻枉己而正人者也。(《万章上》7章)

(81)莅中国而抚四夷也(同(79))

(82)以兄弟之室为不义之室而不居也(《滕文公下》10章)

5.3 对疑问、反问语气的强调

(83)曰:“奚而不知也?(《万章上》2章)

(84)岂以为非是而不贵也?(《滕文公上》5章)

(85)非予觉之而谁也?(《万章上》7章)

5.4 否定语气,用不用“而”很不一样。

(86)求之与友而不可得也。”(《万章下》7章)

(87)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不为也。(《告子上》10章)

(88)曰:“是欲终之而不可得也。”(《尽心上》39章)

6.动+而+者……也

此类结构与“5.”有相似处,即可表判断,但本组结构多为复杂单句。细分之有:

6.1 “动+而+动+者……矣(也)”的判断,如:

(89)(其妻妾不羞也,)而不相泣者,几希矣。(《离娄下》33章)

(90)今有受人之牛羊而为之牧之者则必为之求牧与刍矣。(《公孙丑下》4章)

(91)瞽瞍底豫,而天下之为父子者定,此之谓大孝。(《离娄上》28章)

(92)有大人者,正己而物正者也。(《尽心上》19章)(正:端正。)

上述所举诸例中,(89)“者”,句中停顿;(90)则是代词;(91)句式稍异,先有主谓组成主

语再予判断;(92)则将“而……者也”作为判断谓语,跟其前各例不同(“而……者”作为主语)。

还有相同结构的否定判断,如:

(93)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梁惠王上》3章)

(94)不仁而得天下者,未之有也。(《尽心下》13章)用“者也”作为判断标志,如:

(95)谓夫莫之禁而弗为者也。(《尽心上》39章)

(96)是不待教而诛者也。(《万章下》4章)

6.2 表陈述的短语,是句中主语,如:

(97)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公孙丑上》2章)

(98)五十而慕者,予于大舜见之矣。(《万章上》1章)

6.3 作解释的短语,也是句中主语,如:

(99)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同(97))

(100)且夫枉尺而直寻者,以利言也。(《滕文公下》1章)(枉:弯曲,直:伸直。)

以上所举各句中既有“而”又有“者”,从意义上看已如上述,从音节协调上看似也不能少。从这里不难

看出汉字(词)的音、义的表达作用了。

7.动+而+于+名

这是一种连接补充结构句式,又有3种形式。

7.1 表顺承的补充关系,如:

(101)涕出而女于吴。(《离娄上》7章)

(102)请必无归而造于朝!(《公孙丑下》2章)

(103)盖上世尝有不葬其亲者,其亲死,则举而委之于壑。(《滕文公上》5章)

(104)与其妾讪其良人,而相泣于中庭。(《离娄下》33章)

7.2 表情状的补充关系,如:

(105)亦无王命而私受之于子,(则可乎?)(《公孙丑下》8章)

(106)(今恶辱而居不仁,)是犹恶湿而居下也。(《公孙丑上》4章)

7.3 表转折的补充关系,如:

(107)不传于贤而传于子,(有诸?)(《万章上》6章)

(108)(以待后之学者,)而不得食于子。(《滕文公下》4章)

补充关系句子中的“而”不能少,即使表顺承关系的如“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尽心上》15章)

、“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公孙丑上》2章)的句子也不能少“而”。

8.主谓+而+主谓

这是一种复句性质的连接,又可分成5种来分析:

8.1 主[①]谓+而+(主[②])谓

(109)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梁惠王上》7章)

(110)辛负来耜而自宋之滕。(《滕文公上》4章)以上所举,“而”后的主语都隐含着,尤以(1

09)例,“功”是假性主语,真主语应是建“功”者,①②主语同一。

8.2 主谓+而+主谓

(111)彼长而我长之,非有长于我也。(《告子上》4章)(长:恭敬。)

(112)尧老而舜摄也。(《离娄下》4章)

(113)五谷熟而民人育。(《离娄下》4章)以上句式中,“而”两头各有主语,宾语情况也较复杂

,(111)的“之”即“彼”,(112)的宾语省略(政事)。

8.3 主谓+而+谓

(114)王顾左右而言他。(《梁惠王下》5章)

(115)文王一怒而安天下之民。(同上,3章)

(116)彼然而伐之也。(《公孙丑下》8章)

这一组例句似与“8.1”相同,但有一点小区别,即此处的主语都是显性的,“8.1”有隐性主语;

本处都表示顺承关系,“8.1”则不尽然;“而”前的谓语均有状语性质。

8.4 主+而+谓

(117)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梁惠王下》5章)

(118)是天子而友匹夫也。(《万章下》3章)

(119)焉有君子而可以货取乎?(《公孙丑下》3章)(货:用货币。)

这种句子中的“而”用与不用不一样,具有强调作用,又如“人幼而学,壮而行。”

8.5 谓+而+主谓

(120)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梁惠王上》1章)

(121)驱猛兽而百姓宁;(《滕文公下》9章)

(122)尽富贵也,而未尝有显者来。(《离娄下》32章)

以上诸例的“而”前的内容是条件,之后的内容是条件下的结果,(122)是假设条件下,其结果正相

反。因此,“而”也不可少。

《孟子》的“而”从句法功能,或从语用角度去分析,便大有话好说,如从一般角度即从其联接的语用关

系看有7个方面:

1.并列关系

此类关系又可细分为:

1.1 完全并列,“而”用如“和”或不译,如:

(1)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公孙丑上》2章)

(2)如恶之,莫如贵德而尊士。

(3)(贤者)饔飧而治。(《滕文公上》4章)

(4)言近而指远者。(《尽心下》32章)

以上“而”的左右成份都可互换,不影响表达。

1.2 一般并列,“而”相当“便”、“就”,如:

(5)窃负而逃,遵海滨而处。(《尽心下》25章)

(6)我欲中国而授孟子室。(《公孙丑下》10章)

(7)虽日挞而求其楚,亦不可得矣。(《滕文公下》6章)(求其楚:要求他说楚国话。)

以上所举“而”所连接的虽说并列,但不能更换位置,因其动作行为有先后之分,《孟子》中此类句子特

多。

1.3 强调关系,“而”没有相当的意义,但不能少,如:

(8)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告子上》10章)

(9)陈相见许行而大悦,尽弃其学而学焉。(《滕文公上》4章)

(10)墨者夷之因徐辟而求见孟子。(《滕文公上》5章)

(11)孟子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尽心上》20章)

以上举例中之“而”如删去,内容仍完整。其作用在于强调,(8)(9)二例中各有两个“而”字,正

好作对照。强调的可或前或后,以强调前者为多,以突出言行事件。

2.递进关系

此类句子中的“而”有“而且”、“又”的意思,如:

(12)孟子曰:“天下大悦而将归己。(《离娄上》28章)

(13)(有童子以黍肉饷,)杀而夺之。(《滕文公下》5章)

(14)遭宋桓司马将要而杀之。(《万章上》8章)

(15)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尽心上》45章)

3.条件关系

此类句子有的释为因果,如:

(16)五谷熟而民人育。(《滕文公上》4章)

(17)昔者王豹处于淇,而河西善讴。(《告之下》6章)

(18)人能充无穿逾之心,而义不可胜用也。(《尽心下》31章)

(19)若禹、皋陶,则见而知之;若汤,则闻而知之。(《尽心下》38章)

4.假设关系

此类有的释义假设条件,有的则并入因果类(那么也具有假设意味。)如:

(20)居下位而不获于上,民不可得而治也。(《离娄上》12章)

(21)(有作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韧(仞)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尽心下》29章)

(22)而居尧之宫,逼尧之子,是纂也,非天与也。(《万章上》5章)

(23)而主痈疽与侍人瘠环,是无义无命也。(《万章上》8章)(侍人:宦官。)

“而”犹“如”,假设连词,(20)(21)在句中,组成假设分句;(22)(23)则用在分句首

,似无“联”可言,但考上文,在(22)中有“夫然后之中国践天子位焉。”作了肯定,然后下文作假设,

因为舜在尧之子仍住在尧宫中时他仍“辟尧之子于河南”。(23)则是有人问孟子,孔子在卫国时住何处时

孟子告诉他住在颜雠家中,这事有子路为证。

5.情状关系

此类句子中的“而”联结的两边有词也有短语,多为动词,次为方位、时间名词、形容词和拟声词,以此

对后边的动词或短语作情状说明,如:

(24)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伸长脖子看他)

(25)千岁之日至可坐而致也。(可以坐着推算了。)

(26)焉得人人而挤之?(一人一人地渡过溱水、洧水。)

(27)欲常常而见之,故源源而来。(《万章上》3章)

(28)hū@④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呼喝着给他食物。)

(29)bó@⑤然而生。(《告子上》7章)

(30)中天下而立,定四海之民。(《尽心上》21章)(在天下的中央立国。)

(31)五世而斩。(《离娄下》22章)

6.转折关系

此类句子,“而”不可少;如:

(32)狗彘食人而不知检,途有饿莩而不知发。(《梁惠王上》3章)

(33)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梁惠王上》7章)

(34)举一而废百也。(《尽心上》26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