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公文范文 工业信息化论文

工业信息化论文

时间:2022-04-18 09:52:07

工业信息化论文

工业信息化论文:物流信息化建设烟草工业论文

一、烟草工业物流信息化建设现状

我国烟草工业物流体系包括18个工业公司、99个生产点,以及33个省级商业公司和367个商业配送中心,基本上形成了一张覆盖全国的物流网络。烟草工业物流规模庞大,结构复杂,但发展至今仍一直处于分散和独立的状态,在观念、标准、技术、设备、人才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不能形成完整的物流服务链条,已经成为制约烟草工业发展的一大瓶颈。各工业企业物流信息化水平偏低,尽管陆续建成和实施了一些物流信息系统,如运输管理系统、仓储系统、GPS系统等等,但信息系统建设不完整、信息资源浪费严重、数据缺乏统一标准、现有系统之间相互孤立、信息化建设发展极为不平衡等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烟草工业物流的现代化进程与发展速度。

二、烟草工业物流信息化建设目标

依据行业物流发展要求,遵循国家局“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统一标准,深度集成;快速拓展,持续推进”总体思路,依据“统一平台、统一数据库、统一网络”的技术要求,工业企业物流应以流程梳理和优化为基础,统筹数据采集、业务处理和管理决策三个应用层面,搭建一个覆盖全面、各向畅通、反应便捷、运作高效的物流信息化体系。

三、烟草工业物流信息化应用架构设计

a)烟草工业物流战略架构。根据行业战略发展规划,物流将作为支持性的业务进入企业优秀价值链,与原料、技术、营销三大优秀业务共同构成各工业公司优秀竞争力。在这种架构下,要求各工业企业物流提供整体服务,同时与三大中心一样,作为优秀单位,承担工业物流管理职能,乃至部分供应链服务职能。b)烟草工业物流运作模式。烟草工业物流普遍采用“集中管理、分级实施”的业务运作模式。根据生产、销售、采购需求,制定物流计划,物流中心(公司)根据计划实施运输、仓储等物流作业。上述模式要求对工业企业的各类物流信息实现统一管理,并通过物流中心(公司)实现整体运作和管理。通过对工业内部的信息流和物流的统一管理,将采购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环节由物流中心(公司)实行统一组织,打通供应链物流环节,构筑成为一体化物流体系。c)烟草工业物流信息化应用架构设计。基于优秀物流业务发展以及物流中心(公司)运行的需要,烟草工业物流信息化建设应充分考虑自身特点和需求。同时,物流信息化系统的规划及应用与行业系统、工业公司相关系统有着密切的关联,需要遵循行业和各工业公司的信息化总体规划和技术标准。依据对相关工业公司信息化现状的分析,物流信息化总体应用架构可以按下图进行归纳:整个应用架构可分为工业物流信息化应用架构及相关外部系统两大部分。就烟草工业物流来说,主要应用应包括决策支持、综合管理、业务管理、业务协同、作业执行以及自动化支持等六大功能板块,以实现整个工业物流不断发展的运营和管理需求。d)烟草工业物流信息化应用系统设计。基于对物流中心(公司)信息化应用架构的设计内容,整合各项应用之间的关联要素和共同点,物流中心(公司)的关键应用系统设计如下图所示:整个应用系统设计包括三个主要层次,一是决策管理层:它是针对业务管理及决策支持等应用功能而设计开发的物流综合管理系统或模块,可以与国家局行业物流系统实现对接,同时也为工业公司物流运营和管理提供数据支持。二是业务处理层:包括智能运输调度与数字仓储管理两大优秀系统,以及相对独立的商务结算系统。三是物联网数据采集层,包括GPS/LBS/GIS系统、车载及手持系统、RFID系统、监控系统等。

四、烟草工业物流信息化技术架构设计

a)整体技术架构。按照国家局提出的“统一平台”要求,烟草工业物流信息化应用系统建设所采用的技术架构应以安全、可维护、易拓展、高效率为设计基础,促进技术构架与业务的相互融合、协同工作,使得物流应用系统能够随需而变,满足业务部门的需求。通过对相关工业公司的调研和需求分析,对技术架构进行了如下设计:整个技术架构通过基础资源层、数据交换层、信息资源层、服务引擎层、业务应用层、展现层来搭建物流信息体系,并通过信息安全保障、运维保障体系来确保信息系统安全稳定。b)关键技术设计i.服务引擎层设计。服务引擎层设计主要采用工作流引擎技术,支持BPEL标准,支持SOA架构,支持子流程、流程分支等基本的工作流功能。ii.业务逻辑引擎设计。业务逻辑引擎使用工厂设计模式,通过XML配置文件,运用类反射机制,完成系统业务逻辑部分的定制工作。物流信息系统通过内置的业务逻辑引擎,可以实现业务逻辑部分的高配置性。iii.调度规则引擎设计。采用高效、灵活的调度规则引擎,对于自动配车、自动配载、订单拆分等优秀规则的调整或优化,可通过前台可视化配置或定义,无需要后台编程实现,支持热插拔规则变更,易于维护。iv.持久层管理组件设计。采用Cosconetwork.DAO库数据库持久层组件,通过对JDBC进行轻量级的对象封装,来完成应用程序和数据库之间的交互操作,使得系统在更换数据库时将花费更小的代价,也为系统数据权限的实现带来了很大的方便性。

五、总结

本文根据烟草工业物流的现状和发展方向,对工业物流信息化系统的应用和技术架构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系统总体框架和建设思路,并结合实际工作将其运用到了某工业公司的物流信息化建设规划之中。该设计方案贴合实际,灵活方便地实现了物流信息化建设目标和要求,通过近一年的设计和调整,依据设计方案进行的信息系统建设已经开始实施并取得了较好效益。

作者:毛凡楷王如龙单位:湖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工业信息化论文:信息化背景下工业设计论文

一、在信息化背景下,系统设计的重要性更加凸显

在信息化的环境中,特别是智能化被广泛应用的背景下,工业设计成为系统化的设计过程。信息化首先使人们经常使用的产品成为一个依靠软件维系起来的体系,而非以前的孤立、无关联的单个产品。从手机到电脑再到其他电子设备使用的是类似的软件系统,可以互相兼容。以苹果公司为例,其产品ipad、iphone、itouch等使用的都是ios操作系统,只是由于应用的产品不同而有所侧重,各类产品之间可以很好地兼容,形成了一套完整体系。在传统的产品设计中,往往强调产品外观上的统一性,具有相同的产品外观“基因”,比如宝马车的前格栅、现代汽车的“流体雕塑”等。这些外观上的特征共同构成企业的产品形象(PI)。信息化的现代产品设计不仅强调外观上的统一和风格一致,更要强调软件的兼容和一致。这不仅是信息化对产品设计的要求,更是消费者和时代的要求。软件成为串联“产品线”最有力的纽带,而不仅仅是外观造型特征上的某些传承。国内目前迅速崛起的小米手机,其外观特征不是最大的卖点,而是在于其数代产品在软件设计上的改良。

有一点与传统经典设计一脉相承,软件的这种系统性不仅表现在横向上,而且表现在纵向上;不仅同一个时期的不同产品之间软件是类似的、兼容的,而且在不同时期的产品之间也是传承和逐渐发展的。其操作系统伴随着硬件的不断更新而不断改进和完善。事实上,随着软件在产品使用中的作用不断增强,软件的改进比硬件更加明显。要认识系统化的发展趋势并在设计中适应和引领这种变化,一是不能再孤立地看待某一个设计,而是以一个关联的、系统的角度来研究和考虑设计;二是从软件和硬件两个方面考虑设计。

在信息化的背景下,孤立看待任何一个设计,都不可能维系设计的延续性。传统的工业设计本身也强调产品设计的系统性,设计必须考虑文化背景、用户、技等多方面的因素,也要考虑与环境的协调。更多的是考虑与产品的家族性相一致。信息化则使这种“不孤立”的思考发生了更加深刻的变化。一款产品,其软件设计如果自身没有认识到信息化所带来的变化,依然只在单一的功能上强调“可靠”,而与其他大多数产品不能兼容,将不会被消费者所接受。一个最明显的例子就是诺基亚在智能手机上的挫折。诺基亚的塞班系统在智能机到来之前是非常经典的设计,其稳定性和良好的性能受到长时间的追捧,也是在这一系统下,其曾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手机生产商。然而操作系统在手机上的应用打破了这一局面。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通讯功能已经不是问题,手机已经成为一个通讯终端。使用者可以借助其随时了解、参与网络中的各类活动。手机上的操作系统将手机和互联网融为一体,这就要求各种不同的终端设备具有高度的兼容性。

这种系统性在纵向上表现为对应用系统不断升级,同时,在操作系统之下,软件的不断更新与开发成为可能。如安卓系统、ios系统等都是在硬件升级的同时,软件也在不断升级。软件的升级与外观的不断改进,既有相似之处又有本质区别。相似之处在于基本特征和产品家族特征会一直延续;软件的改进更多是功能上的增加和用户体验上的优化。除了操作系统外,这种更新是持续不断的。如ios系统的APP商店会不断有新的应用软件加入进来。

二、在信息化背景下,工业设计成为一个综合的设计过程

信息化和整个社会生活方式的转变,是工业设计变革的根本原因。从工厂的数控机床到日常使用的电器,从公共场所的信息查询系统到私人手中的手机,信息化正在将他们连成一个整体。可以用一个词——“全息”来形容信息体系。只要有一个信息终端,人们随时可以进入信息化的海洋,完成寻找信息、参与交流、操控硬件等。工业设计并非万能,并不能完成所有的设计,但是其必须考虑到方方面面,并将这些因素可能造成的影响考虑在内。在进行某种产品设计时,既要考虑到产品的外观,又要考虑到其界面和组成架构,还要考虑到兼容性和与其他产品的兼容性。

以家庭与设计关系为例,更可以清楚看到这一点:根据传统的理解,工业设计所设计的对象可以认为是家里的家具、电器、生活用品等具体的对象。在信息化高度发达的今天,已经不是如此单纯。由于信息化的不断推进,如何方便地使用和控制家中被信息化连接成整体的这些产品成为我们要考虑的新问题。当客厅的电视、书房的电脑与厨房的冰箱都连成一体,当我们在工作单位即可通过网络控制家中的电器,当人们对生活的便捷与舒适提出更高的要求,工业设计就已经不再是单纯地设计一把椅子或一台电视机的外观那样简单。事实上,由于信息化带来的影响,在工业设计内部分工也变得复杂和明确。比如,很多院校将交互设计归入到工业设计的范畴。交互设计与传统的产品外观设计交集甚少,成为工业设计外延新的延伸。外延的变化对工业设计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信息化的背景下,工业设计更需要具有全局观、系统观和以人为本的设计出发点。

三、在信息化背景下,工业设计与其他设计门类的界限逐渐模糊

传统的工业设计本身就涉及很多学科,比如人机学、心理学、机械设计等。信息化更增加了这种交叉和重合。由于工业设计的内涵和外延的变化,其综合化的趋势更加模糊了与其他设计门类的界限。比如,界面设计可以认为是传统视觉传达设计的设计对象,而作为工业设计重要组成部分的交互设计,又与界面设计息息相关。再比如,数控设备的广泛应用和联网,使机器的交互设计越来越重要,机械设计和工业设计产生了交集。这种交集还广泛地体现在汽车、航天、计算机、电器等的设计与制造中。可以说,正是信息化这根“线”穿起了各个设计门类,并使其界限越来越模糊。工业设计所创造的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而不仅仅局限于某个或某类具体产品的造型。综合化与系统性成为工业设计的重要特征。用户体验成为判断设计成功与否的衡量标准。正是由于这种内涵与外延的变化,才使工业设计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强大生命力。

作者:侯可新单位: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

工业信息化论文:工业企业财务信息化论文

作为我国市场经济的重要组织形式,工业企业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处于重要的地位。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以及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工业企业的信息化管理也成为一个重要的趋势,其中,财务信息化体系的构建就是重要的部分。那么,构建工业企业的财务信息化体系对于工业企业有什么样的意义,在财务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存在哪些挑战,这些挑战应该如何解决等,以上都是十分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工业企业财务信息化体系构建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

在信息化时代,把信息化的手段引入工业企业的财务管理是一种跨越式的发展,对于提高工业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首先,能够提高财务数据的处理速度,相比单纯的靠人工或者计算器进行数据统计,在程序控制下,计算机能够以多倍于人工的速度进行数据的汇总、计算、分类,财务管理的速度自然而然的提升了。其次,能够提高财务管理的准确度,相对于人工数据处理,只要财务管理的计算机系统程序没有问题,那么工业企业的财务信息处理就会严格按照程序进行,不存在因人工的疲劳、失误而导致的财务数据错误。最后,能够加强对财务数据的分析,在传统的财务管理过程中,工业企业更加注重的是对财务数据的统计、核算,通过引入信息化手段进行数据的分析,包括企业财务状况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很多报表都可以直接由计算机生成,财务人员也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处理其余的部分,为公司决策提供参考。

(二)有利于企业有效的成本控制

加强工业企业的财务信息化体系建设,看似在前期增加了公司的成本投入,特别是在购进财务管理信息化硬件、软件的时候,确实需要相当大的投入,但是,从工业企业的长远发展来看,这是一笔相当值得的支出。首先,财务的信息化体系构建直接减少了财务管理人员岗位设置,特别是对于大型的工业企业,财务管理是非常庞大的部门,通过引入信息化手段,很多事情都可以通过计算机解决,如同在工业生产中引入机械化,能够直接减少人力成本的投入。其次,降低了工业企业的管理成本,原本的财务申请、使用、报销都需要专人负责,每一个部门都要有专人对接,这个过程中的人际沟通成本是相当大的,不利于及时的监督管理。通过财务信息化建设就能够把各部门、各业务的财务管理进行线上处理,问题也可以及时发现。

(三)有利于提升企业的整体管理效率

加强工业企业财务信息化体系构建,能够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而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直接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另外,企业财务的信息化建设还能完善企业的内部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主线,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建设看似只和财务管理有关,但它涉及整个工业的内部管理更新,能够促进企业各部门、员工直接的互动和交流,企业的高层也能够通过财务信息化系统加强对各部门的监督、指导。当然,加强工业企业的财务信息化体系构建的重大意义还在于它能够为企业的战略决策提供支持,如财务管理的信息化使得财务数据管理从简单核算走向深入统计分析,这对于企业的整体战略规划制定、经济决策制定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总之,财务信息化体系的构建不只是财务部门的事情,而是企业财务管理不断完善的重要工具。

二、工业企业财务信息化体系建设的问题与对策

(一)转变思想认知,提高企业财务信息化的重视程度

尽管财务信息化体系构建对于工业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提升、成本控制的有效、整体管理的完善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其依然在很多的工业企业没有被充分重视并加以应用。究其原因,一方面,企业领导对财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没有足够的认识,简单的认为财务信息化建设就是把原本的纸质性财务报表变成计算机处理,所以没必要太多的进行投入。另一方面,部分工业企业认为,财务信息化建设并不能给企业带来直接的经济利益,甚至认为只是财务管理人员“偷懒的借口”,将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拒之门外。所以,应转变工业企业的思想认知,让他们充分意识到财务信息化对于企业的巨大裨益,可以通过参观成熟的财务信息化企业以及财务信息化系统现场体验等方式让工业企业看到信息化给企业财务管理带来的巨大改变。作为工业企业的管理者,要能够跟得上时代的变化,要能够发现信息化、互联网给企业发现带来的机遇,不能永远只是以传统的眼光来审视新事物,财务信息化建设也是如此,有多大的开放度就会有多大的发展空间。

(二)加强内部控制,增强企业财务信息化的风险控制

当然,我们在看到财务信息化体系构建给工业企业带来发展的同时,也要充分认识到其中的风险并制定对策,这时,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就显得至关重要了。一是控制信息化系统存在的潜在风险,毫无疑问,计算机能够解决很多人工没法处理的问题,也能够以较高的效率进行处理,但也存在系统崩溃、数据丢失、信息泄露等潜在风险,所以,工业企业不能完全依赖财务信息化体系,要建立相应的预防与危机干预制度,对于引入的系统要定期进行系统更新与维护,确保系统不存在较大的漏洞;对于财务数据要有相应的备份与授权制度,最大程度上降低财务数据丢失、泄露的风险,一旦发生风险也能够及时处理,把损失降到最低。二是要形成完善的财务信息化管理权限控制机制,信息化在提供便利的同时,也为企业员工接触财务信息提供了更多的机会,这时更容易导致越级操作、信息泄露等问题,对于同等级别的工作人员要有相应的授权限制,即授权应该是落实到人而不是到部门,只有这样,才能在充分发挥财务共享的同时回避管理权限不清晰、信息泄露等问题。

(三)加大保障力度,确保企业财务信息化的作用发挥

构建工业企业财务信息化体系,需要企业从技术、人员、制度等方面加以保障,才能确保财务信息化建设稳步推进。首先,要有先进的技术保障,工业企业要引入最新的财务信息化技术,最好能够建立起整个企业的信息化管理系统(比如ERP系统),另外,技术的保障不应该是一次性的,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也要随时更新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避免因为技术滞后而给企业管理带来损失。其次,要提供强大的人员保障,虽然工业企业财务的信息化建设能够减少企业的人力成本投入,但并不是不需要人力投入,而且,它对财务管理人员的要求也有所变化,即需要集财务管理与信息管理于一体的复合型财务管理人才,所以,企业要通过内部财务人员的信息化培训或者直接引入专业的财务管理信息化人才,确保有足够的人力支持。最后,要有必要的制度保障,财务管理的信息化要加强系统维护、数据管理,还要建立全方位的财务管理沟通、协调机制,通过必要的财务管理信息化培训,让财务管理的信息化体系建立起来,并能真正发挥作用,为工业企业的经济效益提升提供助力。

三、结语

加强工业企业的财务信息化体系构建,旨在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为企业内部管理的完善、经济效益的提升服务,在看到利好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可能存在的风险。只有在确保企业财务安全的基础上,通过积极探索、创新,才能让工业企业走得更远、更安全,关于工业企业财务信息化体系构建的探索也是一个不断变化、不断完善的过程。

作者:杜祥壮 单位:江苏沂州煤焦化有限公司财务部

工业信息化论文:工业制造企业信息化管理论文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推动了现代各行各业生产经营模式的进步。制造企业利用信息技术实现了生产与管理的信息化,有助于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从而促使企业得到更好的发展。信息化成为现代制造企业发展的主要趋势,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设计、制造、生产和管理的数字化,从而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工业制造企业;信息化管理;信息技术

制造业是我国经济市场中的重要支柱产业。先进的制造技术是制造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占据领先地位的优秀要素,利用信息化技术来推动企业的发展,将数字技术与产品设计、制造、生产和管理相结合,是现代工业制造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但是就我国目前制造企业的信息化水平来看,仍存在着许多问题,限制了信息化管理的应用。因此,文章主要针对工业制造企业实施信息化管理展开研究与探讨,报道如下。

一、我国工业制造企业的现状

(一)缺乏优秀竞争力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推动,许多制造企业为了符合市场需求,生产了许多不同类型的产品,将有限的资源集中在多元化生产中,导致企业经营复杂,也导致企业管理的难度进一步提升,企业无法通过专业经营和合作来提升经济效益,存在缺乏优秀竞争力的问题。

(二)制造企业缺乏信息应用能力

随着经济市场不断变化,许多制造企业由于缺乏信息资源,加之信息获取渠道狭窄,在信息时展中,没有注重开发信息渠道,也没有重视信息的利用价值,只注重企业的短期效益,错过了发展的最佳时机。

(三)管理方式单一

在我国制造业企业中,企业在成立初期快速的发展会使得经营者忽略了企业管理活动,导致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遇到一些问题,对企业的管理能力造成了影响,同时增加了企业的运营风险。此外,管理模式的单一,也导致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下降,管理问题更加明显。

二、工业制造企业实施信息化管理的优势

(一)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

制造企业缺乏优秀竞争力容易导致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落于他人,而许多大型企业则注重产品创新和自主技术的研发。因此,制造企业通过利用信息技术,能够形成企业自主知识产前,并不断创新出新产品,提高市场占有率[1]。

(二)优化内部管理

制造企业管理水平的高低会对其市场竞争的优劣有直接影响。许多国外制造企业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能够满足市场对不同型号产品的需求,同时具有降低生产成本、大批量生产的优势。因此,通过应用信息化管理模式有助于实现制造企业管理的进步,具有积极的影响。

(三)提高生产效率

制造企业可以通过建立人力资源、财务、材料、生产、客户等数据库,在完善企业信息管理的同时,也要注重外部信息资源的收集,充分利用互联网,为企业决策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企业也可以利用局域网实现企业信息资源的共享,有助于提升管理效率。

三、工业制造企业实施信息化管理的策略

(一)提高管理者对信息化管理的认知水平

在目前制造企业中,许多管理者没有认识到信息化管理对组织管理和业务流程的影响,需要转变传统的管理模式[2]。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缺乏统一的规划与领导,导致各部门在信息化管理中缺乏科学的衔接渠道,导致资源浪费现象的出现。因此,需要建立科学的信息化管理制度,从而消除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影响因素。由此可见需要加强管理者对信息化管理的认知,从而提高信息化管理的建设水平和应用效果。利用信息化管理能够实现外部信息资源的合理利用,通过收集外部组员,实现对企业采购、生产的合理调节。因此,管理者要重视转变自身的管理意识,通过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提升企业管理效率和水平。

(二)企业需要增加信息化管理的投入

许多企业由于没有认识到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从而也没有重视信息设备的购入,对信息化管理建设的投入较少,这也是影响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原因。因此,企业要增加信息化管理的投入,增加计算机、打印机、服务器等设备的购入,同时也要重视设备的养护和维修,从而保障设备的使用年限。企业应当确定内部管理的规范性,可以通过检查管理流程是否实现信息化来考量。例如生产、供应、销售业务是否连贯,财务处理是否符合流程。尤其要注重电算化与信息化的区分,仅通过用计算机来取代手工作业都只能被成为电算化,而信息化是以信息技术的基础,实现传统业务流程的改变,有助于提升企业经营效率,从而降低生产成本,获得更多的企业利益,这也是信息化管理的主要目的。信息化管理的任务在于加速工作处理的效率,若不对传统的工作流程、规范和标准进行更新与改变,则无法与信息化管理相适应。

(三)健全配套管理制度

企业管理信息化不仅仅在于引入信息技术,而是在于实际应用,尽量将企业各种资源数字化。部分企业没有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导致统一产品在不同部门的命名不一致,从而引发了问题。信息化管理主要是利用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对企业生产、销售、人力资源等企业活动进行信息化改变,实际上也是一种创新过程。在信息化管理推行的过程中,管理者对于信息化管理的战略目标、人才资源配置、实施过程是其能否取得应有效果的重要前提。在企业经费有限的情况下,管理者可以通过与其他企业合作,减少建设成本,从而推动信息化管理的建设。此外,企业还需要建立一套于是相匹配的管理模式,从而制约信息化管理的应用。

四、结束语

制造企业在实施信息化管理时,需要根据自身的发展目标以及企业未来的发展前景来思考,保持步调统一、逐步实现的方针政策,才能够获得信息化管理带来的积极影响。

作者:蒋正华 单位:恒天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工业信息化论文:老工业基地制造业信息化试析论文

论文摘要:根据国家有关部门的信息化指标体系方案和国家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针对东北老工业基地制造业企业所处的经济、技术现状,利用属性层次分析法导出企业适度发展信息化的步骤,设计了一套具有针对性和适应性的企业综合信息化指标体系,这一体系将有助于老工业基地制造业企业的信息化规划工作.

论文关键词:属性层次分析法;信息化;指标体系

1引言

为全面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整体竞争能力,大力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我国信息产业部推出了企业信息化基本指标试行方案.但这些指标体系都是从宏观上对企业的信息化水平进行评测,企业自行制定发展信息化对策.这样造成的盲目性,既浪费了人力、物力和财力,又不能使信息化很好地服务于企业战略.

本文借助现有企业信息化评价指标及其评价方法,结合东北老工业基地制造企业的现状及其发展战略,利用属性层次法的球赛模型对企业重要的信息化指标进行比较,提出适合企业信息化发展的模式.

2企业综合信息化指标设计

2.1东北老工业基地企业的信息化发展目标

通过东北老工业基地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可以改变传统老工业的内部环境.包括企业的特征,企业的优势与劣势.尤其是挖掘相对竞争对手而言企业独特的潜在竞争优势.目前,东北老工业基地企业仍具有其一定程度的产业优势、科研优势和产业技术工人优势,主导产品的技术水平和生产规模在全国工业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技术研发能力不强,缺乏优秀技术,适应迅速变化的市场能力较差,产品增值服务较弱,迫切需要加强综合能力.振兴东北迫切需要尽快将以降低成本为主要手段的推式生产模式转变为一切以市场为出发点,重视客户满意度的客户拉动式产品生产方式.

针对东北制造业企业目前信息化发展的现况,企业应以综合信息化为发展目标,其特征是以优秀业务信息化为目标,把焦点集中在优秀价值上,向综合化、网络化的方向延伸和扩展,强调信息化与业务类型匹配,与自身业务发展阶段匹配,与企业的管理基础、企业资源匹配.在合理投入的基础上适度发展,实现整体最优.

2.2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构造东北企业信息化发展规划,目的在于从微观推进综合信息化,为企业的发展战略服务.具体做法就是以整体的价值链信息化为发展路线,以主导产品生产过程信息化做为重点,然后向上游集成研发过程信息化,向下游延伸到市场,在集成和优化的思想指导下,去实现基础信息化.在实现基础信息化的同时,部分地选择有用的集成和优化的应用,正确引导企业信息化健康发展,提高企业的优秀竞争力.

2.3老工业基地企业综合信息化指标体系的设计具体选取的指标如下:

1)信息技术应用普及率指信息技术在企业各个部门,有关领域及业务工作中普及应用的程度,用百分比表示.

2)信息技术应用覆盖率指信息技术设备完成的业务量占企业总业务量的百分比.

3)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应用率指标适用离散加工制造型企业工程技术水平的评价.

4)网络化程度及企业信息网络的规模与水平指企业联网的计算机台数占企业计算机安装总量的百分比,企业上网及网站的数量与质量,企业计算机应用系统网络化程度.

5)集成化程度(管理控制一体化)据龚炳峥方案改信息集成,过程集成,用户集成.

6)优秀业务流程信息化水平指优秀业务流程信息化的深广度,主要业务流程的覆盖面及质量水平.

7)管理信息化的应用水平(分)管理信息化的应用水平(分),反映信息资源的管理与利用状况,管理信息化应用覆盖率及数据整合水平.

8)产品和服务信息附加值指标指是否系统地确定了顾客需要或将从中获益的信息产品或服务是什么?(灵捷审计).

9)ERP应用覆盖率指ERP完成的业务量占企业资源规划管理总业务量的百分比,ERP覆盖率是指企业由ERP完成的管理工作量占企业资源规划管理工作总量的百分比.

10)新技术信息吸收能力(董景荣方案).

3运用属性层次模型的企业信息化指标排序

3.1方法的选择

1997年,程乾生教授创立了属性数学,在属性测度基础上提出了相对属性测度和属性判断矩阵的概念,提出了一种新的无结构决策的方法——属性层次模型AHM.与Saaty在1977年提出的层次分析法相比,AHM既不需要计算特征向量,也不需要进行一致性检验,运算量小,科学性强,是简便有效的决策方法,两种决策方法皆分3个步骤,即建立层次结构,构造判断矩阵并计算相对权,计算方案对系统目标的合成权以进行决策.用比赛模型刻画这2种方法,层次分析法相当于举重模型,而属性层次模型方法相当于球赛模型,2种方法皆是合理的.用例子说明属性层次模型相比于层次分析法计算更简单有效.

3.2建立属性层次模型

1)建立现阶段东北企业信息化层次结构(只考虑第一层),如图1所示.

2)以下的标度法确定判断矩阵中的元素

3)构造判断矩阵,计算相对属性权

由标度定义AHM的判断矩阵元素应满足以下条件:

由以上的排序得出:W6>W8>W5>W10>W4>W9>W7>W3>W2>W1.其中:W6代表优秀业务流程信息化水平的权重;W8代表产品服务信息和附加值的权重;W5代表集成化程度的权重;W10代表新技术吸收能力的权重;W4代表网络化程度的权重;W9代表ERP应用覆盖率的权重;W7代表管理信息化水平的权重;W3代表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应用率的权重;W2代表信息技术应用覆盖率的权重;W1代表信息技术应用覆盖率的权重.这些权重说明,老工业基地企业在发展信息化的过程中应该首先提高自己优秀业务的信息化水平,这是企业获得优秀竞争力的关键;其次,要着重提供产品服务信息和产品的附加值,这体现了企业要以市场为重心,注重顾客的需求,使企业的特征由原来的生产推动型向需求拉动型转变,适应市场变化.

4结语

针对东北老工业基地制造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工艺和技术的比较优势,信息化工作初见规模的状况,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将信息化重点放在适度提高优秀业务流程的信息化水平上,以充分发挥老工业基地制造业的比较优势,为企业的改造和虚拟企业的构建打下良好基础;

2)优秀业务信息化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企业要注重产品服务信息和附加值的信息化建设,加快企业市场反映速度;

3)企业信息化要均衡发展,信息化发展应由过去只注重点效率向注重线效率发展,以线带面实现企业的全面信息化;

4)企业的信息化不应该只强调覆盖率,应沿着企业的供应链来进行信息化建设,注重供应链上各个环节信息资源共享;

5)企业的信息化一定要为企业的发展战略服务,不能为了信息化而发展信息化,所以不同时期不同企业的信息化发展规划是不同的.企业要根据战略需求来调整信息化的重点和规模.

工业信息化论文:信息化对新型工业化发展的重要作用研究论文

关键词:信息化新型工业化

摘要:本文通过深入分析信息化、工业化、新型工业化的内涵,从论和时间的视角,研究信息化在新型工业化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并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实际,针对如何促进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融合,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实现新型工业化,提出了对策建议。

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加速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未来相当长时期指导各项经济工作的基本方针。但在许多地方的实践中看,在对什么是新型工业化、怎样才能走上新型工业化路子等问题的认识和把握上还有差距。在党的“十七大”精神指导下,本文根据理论分析和调查研究,分析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关系,研究信息化在新型工业化中的地位和作用,围绕如何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问题提出建议。

一、对新型工业化的理解和认识

党的十六大对新型工业化的完整表述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要真正理解和把握新型工业化的路子,首先要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信息化、工业化、新型工业化等概念及其内涵。

所谓“化”是指由一种特定的力量引起的持续的、内在的改变,在形态上表现为一种趋势,一种进程。在“化”的过程中,这种力量与被作用的事物不是简单的叠加或混合,而是通过渗透达到融合,成为不可分割的有机体,使事物发生某种质变。信息化是指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而出现的、以信息作为重要的生产和生活资源的一种持续的社会改造和进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信息和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并引起社会结构各个方面发生深刻变化。而工业化是相对以农业经济为主的社会形态而言的,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以机器大生产和城市化为主要特征,不断增加工业经济比重,普及工业产品的应用,改变生产方式,改变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的过程。它是就整个社会形态而言的,不仅包括经济结构的变化,而且包括社会、文化、观念、心理等等整个社会生活方式的变化。

信息化与工业化是人类文明进程中的两个重要发展阶段,是现代化的两个基本标志。信息化是建立在高度的工业化基础之上的,是工业化和科技进步到一定程度的结果。信息化既不能超越工业化,更不能代替工业化,但是信息化可以带动工业化,加速工业化进程,并使其运行方式发生深刻变化。国际上,信息化和工业化正在处于相互促进、相互融合中。“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就是站在战略高度提出来的,符合我国现阶段社会发展情况的一种新型工业化道路和信息化模式;是建立在客观规律基础上的跨越式发展战略;是适应时代变化,利用后发优势,加速实现现代化的重要决策。

所谓新型工业化是就工业化的实现方式而言,是对工业化的质的描述和要求,它区别于传统工业化的特点是: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党的十六大明确表述我国新型工业化的实现途径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既不是工业经济比重的简单增加或工业内部结构的简单调整,也不是单纯的采用新技术、新方法。而是像党的十七大强调的那样:“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工业由大变强”。

信息化主导着新时期工业化的方向,贯穿于新型工业化的始终,是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关键,加速新型工业化进程的一切方略都必须围绕“信息化”这个优秀手段展开。离开信息化,无论怎样的高技术化,怎样的经济结构,都不可能成为新型工业化,只有用信息化武装起来的工业化才是新型工业化。及时而有力地抓住信息化所带来的机遇,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是时代的需要。为此,各级政府要“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把信息化作为“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

我省面临经济和社会转型与发展的双重压力,必须强化各方面对新型工业化的认识和理解,统筹考虑经济与社会、国际与国内的各种因素,把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双重任务统一起来,落实到各项方略和实际工作中去。

二、信息化对工业化的带动作用

以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信息技术应用为主要特征的信息化过程表现出极为强大的普适性、扩散性、渗透性、融合性和创新性。这些特性决定了信息技术对工业生产的影响无处不在,信息化能够持续地、全方位、全过程地进行,并不断深化对工业化的影响,形成了信息化与工业化相互促进的新型工业化。因此,信息已经同能源、材料一样成为基本的生产要素,并且成为现代经济竞争、市场竞争的优秀和关键要素。

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实现途径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指明工业化的方向。新型工业化必须在信息化的框架内进行,以信息化为方向,不能脱离信息化的思路。二是促进工业产业的增长。信息技术的引入,带动技术创新,一方面通过增加制造能力、丰富产品、适应个性化需要,扩大工业生产;另一方面直接带动整个信息设备制造业的市场需求。三是促进结构调整。利用信息资源和信息技术,改造原有的工业格局和工业企业的生产、管理和销售,使整个工业领域资源配置有效、结构合理。四是提升工业经济运行质量。通过信息化提高资源利用率、提升企业运转效率,提升产品的质量和服务能力,提升整个产业的活力。五是节约交易成本。通过电子商务,打破地域限制、缩短交易时间,减少交易成本。六是扩大市场需求。通过信息技术的采用,可以创造需求、创造市场,带动工业化的更大发展。

三、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战略着力点

目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信息化的带动作用主要应体现在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解决技术水平低、产品科技含量低、管理落后、市场效率低、竞争力差等突出问题上,并以此作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着力点。

1、以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为突破口,加速制造业信息化

产业升级是个渐进的有序流动过程,传统产业正在从发达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向正在工业化的国家和地区转移,我国这种产业的转入国。把握新的历史机遇,把工业化与信息化结合起来,走用信息技术提升传统产业,加快产业优化升级的新路,是建设新型工业化的需要。只要大力引进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加以优化改造,就能够大大节约传统工业升级换代的时间和成本,后来居上,发展出先进的工业生产力。

信息技术与传统技术相结合,对传统制造业最具有革命性作用是导致了制造系统智能化。现代智能化的企业并不全是高科技的软件企业,大量的智能企业是依靠计算机辅助制造技术消减成本、节约能源、减少浪费,生产传统产品如奶制品、家具、金属制品,甚至水泥等的企业。

要采用各种措施,大力推进企业信息化。一是用信息技术提高企业装备水平。在生产、制造方面,应用信息技术对原有装备进行技术升级,以适应工业生产智能化、柔性化、高速、高效的要求。二是用信息技术改造工业流程,提高企业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开发、生产能力。三是用信息技术提高传统产品的电子化、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提高产品科技含量,优化价值链,延长传统产品生命周期。

2、充分利用信息资源和信息手段,推进企业管理信息化

信息技术作为管理的工具加入到了管理领域,导致了管理由科学管理向信息管理转变,实现了管理学的又一次革命,使一些过去无法实现的管理思想、管理方法得以实现。现代的信息管理革命的内容主要可归纳为几方面:一是管理结构的扁平化。信息技术在管理领域的应用,实现了信息传递、处理的电子化,导致了管理结构由金字塔结构向扁平结构转变。二是管理方式柔性化。大量规范化、日常管理被模块化的电子信息系统替代,能够很容易地根据管理的需要进行组织结构和管理流程调整,以适应形势和管理的需要。三是管理过程民主化。信息化打破了信息的少数人垄断,使管理的公开化、民主化、科学化成为可能。

目前我国企业管理尚处在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转变时期,进入到信息管理层次的企业还不是很多,这说明在我省用信息技术改进管理还有很大的空间。

3、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扩大市场渠道,提高交易效率

现代电子商务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整合商务活动中的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所创造新的商务模式。一是极大地降低了传统交易活动中的产品搜寻和价格谈判成本,提高了交易效率。二是信息网络与传统交通网络相结合形成的现代物流系统,通过信息技术的优化和整合,最大限度地降低了交易活动中的物流成本和最大限度地节约了物流的时间。中小企业与市场特别是国际市场的通道难以建立,交易成本巨大,大大限制了中小企业的市场空间。电子商务是解决这类企业市场通道的最佳选择,也是成功之路。

4、采取有效措施,促进人的信息化

我国信息化的硬件投入十分迅速,但是在信息化进行大量投入的同时,信息化对传统工业化提升作用不明显,根本的原因就是人的信息化不到位。

因此要尽快促进人的信息化。一是采用组织手段,提高各级领导对信息化战略地位的认识,加深他们对信息化作用、如何发挥信息化效能的理解和把握,提高他们的信息化决策能力。二是提高企业高级管理人员的信息化知识水平,增强他们把信息化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决策相结合的能力。三是提高全社会对信息手段、工具、设备的利用能力,提高全社会对信息化管理的适应性和自觉性。

工业信息化论文:知识经济土木工程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展论文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建立土木工程设计、施工的技术和控制信息系统;建立土木工程标准、行业管理、工程管理、企业管理的信息系统;建立土木工程基于互联网的方案优选、施工招投标、材料设备采购、人才招聘的企业商务贸易信息系统进行论述。其中,主要包括:我国土木工程也同样存在信息化建设问题、实现土木工程的信息化将引起土木工程企业管理方式的深刻革命、信息技术是计算机、通信、控制及信息处理等技术的集成、有效地完成用传统控制方式难以实现的高难度施工项目、信息技术是一项各行业普遍适用的高新技术、信息技术给实体的数字化、时间的缩短、空间的缩小、项目计划的编制、项目跟踪过程、网上招投标相当规模业务的开展将会更加规范市场行为、人才上网,网上各专业专家组在网上会诊技术难关和质量难题、木工程信息化建设要与产业的结构调整和企业的“三改一加强”相结合等,具体请详见。

摘要:当今时代,全球进入到经济的全球化,进入到知识经济的年代,世界上各个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包括我们经济速度发展较快的发展中国家提出来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我国土木工程也同样存在信息化建设问题。随着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城市化进程加快,以青藏铁路、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为代表的一大批西部大开发和国家能源交通原材料基础设施项目,以北京奥运工程为代表的各大中城市的基础设施项目,还有量大面广的城乡住宅建设项目正处在建设高潮之中,再加上我国已加入WT0,进入宽领域、多层次、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格局,实施迎接经济全球化挑战的大战略,土木工程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这重要的发展机遇中肩负重任,必须把握住大课题,即土木工程的信息化建设,实现更高层次的技术创新和素质提升。

土木工程的信息化是用计算机、通信、自动控制等信息汇集处理高新技术对传统土木工程技术手段及施工方式进行改造与提升,促进土木工程技术及施工手段不断完善,使其更加科学、合理,有效地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实现土木工程的信息化将引起土木工程企业管理方式的深刻革命,必然推动企业团队的重组及施工流程的优化,促使企业管理理念和手段的革新;土木工程的信息化是土木工程市场发展的高级阶段,必定融入现代物流业、电子商务业和信息产业,从而实现土木工程的高效益、高效率。

土木工程的信息化建设须致力建设三大系统。

一、建立土木工程设计、施工的技术和控制信息系统

信息技术是计算机、通信、控制及信息处理等技术的集成。应用信息技术系统及设备,现代建筑师可以充分直观地展示新时代的设计理念和建筑美学,可以尽情地表达大胆的创意和神奇的构思,超越时间和空间,塑造并优化创作成果,使其创作成果达到传统创作方式无法比拟的新境界。例如以模型为对象的三维协同设计模型,采用了模块化的模型设计技术,使得设计方法从平面设计走向模型设计,由于模型设计采用数据库技术和网络技术,从而实现了共享的集成化工作模式,设计人员(多专业)在同一个模型上工作,减少了不必要的条件传递和确认,信息资源得到了充分共享。这些信息资源将贯穿于工程项目管理的全过程(设计、采购和施工),图形由计算机系统自动产生,使得设计人员可以将主要精力投入到优化设计方案上,设计过程更为直观形象。而以可视化技术为基础的智能化设计环境,在三维模型设计技术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可视化技术以及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技术,以专家库、知识库为支撑,研究新的设计管理和设计模式,构造一个更易于操作、具备智能化的设计环境。目前许多工业项目的模型设计过程已初步应用了可视化技术,比如,实体建模,使设计过程更为直观有效,并易于修改;可视化的设计校审,使校审更为形象,并可与设计深度交叉;可视化的进度审核,将设计的三维模型与项目进度资源数据库相连,从项目进度资源数据库抽取信息来可视化地展现和分析项目管理的各种状态。

在施工中推广应用自动化控制技术,可有效地完成用传统控制方式难以实现的高难度施工项目。例如高层建筑的垂直度的控制;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控制;预拌混凝土的上料自动控制;采用同步提升技术进行大型构件和设备的整体吊装和安装控制、整体模具的爬升和大型脚手架的提升控制;大型桥梁悬索受力的控制;幕墙的生产和加工控制;高温高压的焊接质量控制;建筑物的爆破、整体搬迁、以及沉降观测和数据采集,大型工业设施的三维空间管线布局的计算机模拟等等。信息化技术将全面革新设计技术和施工技术,其应用领域将越来越广,应用程度将越来越深,建筑工业化水平将越来越高。

二、建立土木工程标准、行业管理、工程管理、企业管理的信息系统

信息技术是一项各行业普遍适用的高新技术,必须与行业技术有机结合方能发挥作用。为使信息技术在土木工程施工中规范、有序、健康、高效地向前推进,须准确高效地制定土木工程技术应用标准和标准化管理信息系统,及时修编标准,便于检索查询和管理有关标准,随时随地选用标准和对标准的执行进行检查验收,从而有效地推进标准化管理。

土木工程行业涉及的门类很多,例如土木工程、房屋工程、设备管线安装业、装饰装修业,以及相关的房地产业、勘察设计业、设备半成品、钢结构加工业等,包含的企业众多,构成了一个庞大而复杂的行业信息集合,其信息量非常大。没有一个规范有效的行业管理体系和高效的运作机制,将难以保证这个行业的各项工作健康、有序、高效地发展。传统的管理方式及信息处理手段难以实现这一目标。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高效的行业管理、工程项目管理、企业管理方面的信息管理系统,可以方便有效地对行业的有关情况

进行统计分析,制定合理的产业发展政策、产业技术政策、产业发展规划和发展战略提供了全新的条件与可能。目前,信息技术的应用已使得全球产业信息的获得非常便利,可非常方便地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同时研讨,掌握人类最新管理成果,使得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密切关联的土木工程业的管理提供了前瞻性、战略性和更为科学的依据,使建筑行业管理上一个新的水平。

信息技术给实体的数字化、时间的缩短、空间的缩小,对实体本质的把握更为科学,工程项目的单件性、时代性、环境性、多要素性决定了项目信息的大规模性、变动性、多门类性,信息技术使工程成为数字工程。而数字工程的建立,使工程管理进入新阶段,包括项目融资拓宽渠道、项目策划优选优化、项目设计电脑化,项目施工管理中运筹学在工期控制上的应用,多因素分析在质量控制上的应用,动态进行投资分析等。信息化使工程管理档案化、数字化、动态化,为工程的策划和融资、设计、施工、运行和维修等全过程的管理提供便利的条件、全新方法和手段。

信息技术实现更宽范围的人力资源管理,更准确的会计管理、成本管理、融资管理、投资管理,更优化的决策管理、计划管理,更高效的项目施工管理。信息技术也使建筑师、结构工程师、监理工程师以及项目经理的信息更为丰富,为新产生的团队合作关系甚至跨国的伙伴关系提供了前提。高技术的办公环境,促进新技术的采用和人力管理理念的创新,对更有效地提高生产率提供了可能,也促进了企业文化的升级。关于工程项目管理,正如山西太原化学工业设计院于万里同志的文章《从国外工程项目管理软件看国外工程项目管理》所言:工程项目的管理是一个多目标、既分别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多工序、多复杂又庞大的系统工程。一个大型复杂的工程项目的管理实际上就是利用能够控制的资源(人力、机具、材料、资金、工期)在一定的条件下对一个既定目标(进度、质量、费用)进行科学的计划和以更多的定量数据做深入动态分析,对于工程实施有效地调整控制,以尽可能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效益。工程项目的管理必须依靠整套先进的管理理念,这种管理在国外的工程项目管理软件中体现得淋漓尽致。这些软件的基本功能主要有:

1.项目计划的编制。

在工程项目的招投标阶段以及中标授标之后的合同条件都要求承包商编制切实可行的“细化的施工进度计划”,对工程进行详细的剖析。软件对一个工程项目的所有任务做出精确的时间安排,同时还对完成任务所需要的原材料、劳动力、设计和投资进行分析和比较,在千头万绪的任务中找出关键要紧的任务(关键线路)以及对任务做出合理的工期、人力与物力、机具等资源的安排。

2.项目跟踪过程。

软件对于工程进度能够进行动态管理和控制,它要求项目各级管理人员根据所制定的计划和目标,要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对影响项目进展的内外部因素随时在施工过程中进行及时、连续、系统的纪录和报告并输入计算机,也就是真实、实时地反映工程进度,分析工程进度数据,及时反映工程项目的变化。

3.项目的分析、控制与优化。

由于管理软件实现了广义的网络技术,项目管理者根据跟踪提供的信息,对比原计划(或既定目标),找出偏差,分析原因,研究纠偏对策,实施纠偏措施。软件不但考虑时间问题还根据资源和费用进行分析求得一个时间短、资源耗费少、费用低的计划方案,并通过软件进行网络计划的优化,也就是利用时差不断改善网络计划的最初方案使之获得最佳工期、最低费用和对资源的最有效利用。软件有对工程数据与作业活动的强大过滤功能,将现行计划执行情况与目标计划进行数据库比较,然后再将滞后于目标计划的所有工作活动过滤出来,进行单独的追赶或特别跟踪。对于发现工期滞后的工作项目及时地采取补救措施,制定相应的追赶计划。对于现行超前于目标计划的工作可有意识地放慢部分超前工程项目的施工速度来降低工程成本或使总体计划更趋于合理。

三、建立土木工程基于互联网的方案优选、施工招投标、材料设备采购、人才招聘的企业商务贸易信息系统

互联网正在逐步深入土木工程,既在提供信息服务方面发挥越来越大、越来越广泛的作用,同时又为设计方案、施工组织方案、技术措施方案、种种合作方案有效进行比较,高效进行优化,将大大提高企业的决策能力和水平。

通过电子邮件、互联网传递,使建筑项目和承建商、材料供应商的信息沟通有效克服招投标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状态,同时增强透明度,推进公开化,网上招投标相当规模业务的开展将会更加规范市场行为,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工作成本,使招投标的竞争在更广范围更高的层次上进行。

电子商务对建筑材料、机械设备、机具的采购显得更为宽范围、广领域,甚至会进入货物及其流通的细微部分,使需求方对货物的质量、价格、生产方式、供货方式、市场信誉有更深入的了解和透彻的把握。网上交易为提高效率、降低交易成果、监督交易全过程提供了可能,同时还为买卖双方的合作经营伙伴关系起主导作用。对不正当竞争行为、诚信失缺行为进行有力遏制,促进市场健康发展。

人才上网,网上各专业专家组在网上会诊技术难关和质量难题,对土木工程人力资源开发提供巨大的力量。也可以说,现代建筑企业更加依赖网上技术研发,依赖网上人才库,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使企业做大做强。

利用项目管理信息平台、电子邮件、视频会议系统三种体系,为项目提供了一种先进的现代化信息传递和交换手段,使项目信息共享更及时、更灵活、更广泛,并具备了实施异地交互讨论的环境,参与项目的人员在世界范围内的任何地方都可以方便的查看项目管理信息,总部管理人员也可以同时访问其他地方项目管理信息,随时了解项目总体情况,通过这个数据库把公司本部、公司分部、施工现场、分包商等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创造了一个异地协同工作的环境,并可实施异地指挥和控制。

土木工程的信息化,既包括建筑管理的信息化也包括建筑技术开发的信息化,建筑管理的信息化应在三个层次上展开,即在土木工程行业管理信息化、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土木工程企业管理信息化。土木工程行业管理信息化是根,体现了行业的经营特性和行业的市场特点;土木工程企业信息化是杆,必须建立在对行业深层次的了解上,必须符合行业运作规律;工程信息化是果。

土木工程信息化建设要与产业的结构调整和企业的“三改一加强”相结合,与企业的科学管理、技术进步相结合,要借鉴全球信息产业推进的经验,学习各行各业推进信息化建设成果,从产业、企业和工程实际出发,研究开发一般解决方案和个别解决方案,遵照“政府推进、市场引导、企业主体、行业突破、区域展开、稳步推进”的方针,充分发挥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作用,特别是相关学会、协会要不断开拓创新,努力使自己伴随着土木工程的信息化建设走进新时代,充分发挥跨行业、跨部门专家荟萃的优势,做出新的贡献。

工业信息化论文:信息化新型工业化研究论文

一、对新型工业化的理解和认识

党的十六大对新型工业化的完整表述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要真正理解和把握新型工业化的路子,首先要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信息化、工业化、新型工业化等概念及其内涵。

所谓“化”是指由一种特定的力量引起的持续的、内在的改变,在形态上表现为一种趋势,一种进程。在“化”的过程中,这种力量与被作用的事物不是简单的叠加或混合,而是通过渗透达到融合,成为不可分割的有机体,使事物发生某种质变。信息化是指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而出现的、以信息作为重要的生产和生活资源的一种持续的社会改造和进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信息和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并引起社会结构各个方面发生深刻变化。而工业化是相对以农业经济为主的社会形态而言的,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以机器大生产和城市化为主要特征,不断增加工业经济比重,普及工业产品的应用,改变生产方式,改变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的过程。它是就整个社会形态而言的,不仅包括经济结构的变化,而且包括社会、文化、观念、心理等等整个社会生活方式的变化。

信息化与工业化是人类文明进程中的两个重要发展阶段,是现代化的两个基本标志。信息化是建立在高度的工业化基础之上的,是工业化和科技进步到一定程度的结果。信息化既不能超越工业化,更不能代替工业化,但是信息化可以带动工业化,加速工业化进程,并使其运行方式发生深刻变化。国际上,信息化和工业化正在处于相互促进、相互融合中。“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就是站在战略高度提出来的,符合我国现阶段社会发展情况的一种新型工业化道路和信息化模式;是建立在客观规律基础上的跨越式发展战略;是适应时代变化,利用后发优势,加速实现现代化的重要决策。

所谓新型工业化是就工业化的实现方式而言,是对工业化的质的描述和要求,它区别于传统工业化的特点是: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党的十六大明确表述我国新型工业化的实现途径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既不是工业经济比重的简单增加或工业内部结构的简单调整,也不是单纯的采用新技术、新方法。而是像党的十七大强调的那样:“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工业由大变强”。信息化主导着新时期工业化的方向,贯穿于新型工业化的始终,是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关键,加速新型工业化进程的一切方略都必须围绕“信息化”这个优秀手段展开。离开信息化,无论怎样的高技术化,怎样的经济结构,都不可能成为新型工业化,只有用信息化武装起来的工业化才是新型工业化。及时而有力地抓住信息化所带来的机遇,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是时代的需要。为此,各级政府要“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把信息化作为“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

我省面临经济和社会转型与发展的双重压力,必须强化各方面对新型工业化的认识和理解,统筹考虑经济与社会、国际与国内的各种因素,把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双重任务统一起来,落实到各项方略和实际工作中去。

二、信息化对工业化的带动作用

以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信息技术应用为主要特征的信息化过程表现出极为强大的普适性、扩散性、渗透性、融合性和创新性。这些特性决定了信息技术对工业生产的影响无处不在,信息化能够持续地、全方位、全过程地进行,并不断深化对工业化的影响,形成了信息化与工业化相互促进的新型工业化。因此,信息已经同能源、材料一样成为基本的生产要素,并且成为现代经济竞争、市场竞争的优秀和关键要素。

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实现途径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指明工业化的方向。新型工业化必须在信息化的框架内进行,以信息化为方向,不能脱离信息化的思路。二是促进工业产业的增长。信息技术的引入,带动技术创新,一方面通过增加制造能力、丰富产品、适应个性化需要,扩大工业生产;另一方面直接带动整个信息设备制造业的市场需求。三是促进结构调整。利用信息资源和信息技术,改造原有的工业格局和工业企业的生产、管理和销售,使整个工业领域资源配置有效、结构合理。四是提升工业经济运行质量。通过信息化提高资源利用率、提升企业运转效率,提升产品的质量和服务能力,提升整个产业的活力。五是节约交易成本。通过电子商务,打破地域限制、缩短交易时间,减少交易成本。六是扩大市场需求。通过信息技术的采用,可以创造需求、创造市场,带动工业化的更大发展。

三、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战略着力点

目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信息化的带动作用主要应体现在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解决技术水平低、产品科技含量低、管理落后、市场效率低、竞争力差等突出问题上,并以此作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着力点。

1、以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为突破口,加速制造业信息化

产业升级是个渐进的有序流动过程,传统产业正在从发达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向正在工业化的国家和地区转移,我国这种产业的转入国。把握新的历史机遇,把工业化与信息化结合起来,走用信息技术提升传统产业,加快产业优化升级的新路,是建设新型工业化的需要。只要大力引进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加以优化改造,就能够大大节约传统工业升级换代的时间和成本,后来居上,发展出先进的工业生产力。

信息技术与传统技术相结合,对传统制造业最具有革命性作用是导致了制造系统智能化。现代智能化的企业并不全是高科技的软件企业,大量的智能企业是依靠计算机辅助制造技术消减成本、节约能源、减少浪费,生产传统产品如奶制品、家具、金属制品,甚至水泥等的企业。

要采用各种措施,大力推进企业信息化。一是用信息技术提高企业装备水平。在生产、制造方面,应用信息技术对原有装备进行技术升级,以适应工业生产智能化、柔性化、高速、高效的要求。二是用信息技术改造工业流程,提高企业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开发、生产能力。三是用信息技术提高传统产品的电子化、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提高产品科技含量,优化价值链,延长传统产品生命周期。2、充分利用信息资源和信息手段,推进企业管理信息化

信息技术作为管理的工具加入到了管理领域,导致了管理由科学管理向信息管理转变,实现了管理学的又一次革命,使一些过去无法实现的管理思想、管理方法得以实现。现代的信息管理革命的内容主要可归纳为几方面:一是管理结构的扁平化。信息技术在管理领域的应用,实现了信息传递、处理的电子化,导致了管理结构由金字塔结构向扁平结构转变。二是管理方式柔性化。大量规范化、日常管理被模块化的电子信息系统替代,能够很容易地根据管理的需要进行组织结构和管理流程调整,以适应形势和管理的需要。三是管理过程民主化。信息化打破了信息的少数人垄断,使管理的公开化、民主化、科学化成为可能。

目前我国企业管理尚处在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转变时期,进入到信息管理层次的企业还不是很多,这说明在我省用信息技术改进管理还有很大的空间。

3、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扩大市场渠道,提高交易效率

现代电子商务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整合商务活动中的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所创造新的商务模式。一是极大地降低了传统交易活动中的产品搜寻和价格谈判成本,提高了交易效率。二是信息网络与传统交通网络相结合形成的现代物流系统,通过信息技术的优化和整合,最大限度地降低了交易活动中的物流成本和最大限度地节约了物流的时间。中小企业与市场特别是国际市场的通道难以建立,交易成本巨大,大大限制了中小企业的市场空间。电子商务是解决这类企业市场通道的最佳选择,也是成功之路。

4、采取有效措施,促进人的信息化

我国信息化的硬件投入十分迅速,但是在信息化进行大量投入的同时,信息化对传统工业化提升作用不明显,根本的原因就是人的信息化不到位。

因此要尽快促进人的信息化。一是采用组织手段,提高各级领导对信息化战略地位的认识,加深他们对信息化作用、如何发挥信息化效能的理解和把握,提高他们的信息化决策能力。二是提高企业高级管理人员的信息化知识水平,增强他们把信息化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决策相结合的能力。三是提高全社会对信息手段、工具、设备的利用能力,提高全社会对信息化管理的适应性和自觉性。

工业信息化论文: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思想形成与发展

摘要:分析我国信息化建设的过程、思路,探讨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概念、融合的思想、融合的理论体系,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是从支持生产力到支持生产方式的升级,是发展方式转变的趋势,融合发展在认识论、方法论理论上实现了创新。丰富、完善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关键词:信息化 工业化 深度融合 发展

0引言

从党的十五大提出“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到十六大“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再到十七大“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十二五规划中提出“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加快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反映出我国对信息化与工业化关系的认识进一步深化,抓住了信息化与工业化相互发展、紧密依存的逻辑本质,强调信息化带动传统产业的发展,是从支持生产力到支持生产方式的升级。我国信息化所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但信息化的成果还没有发挥到最大,还有很大的潜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一针见血地指出了问题的症结,要从现代化全局高度看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趋势,从人类社会活动特征看融合本质,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

1我国信息化建设的历程

我国信息化建设是一个不断开拓、不断创新的历程,大致可以划分如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1993年以前),主要以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推广应用为主,特别是在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第二阶段(1993年至1997年),1993年国务院成立了国家经济信息化联席会议,并启动了“三金”工程,开始有组织、有计划开展信息化建设。第三阶段(1997年至2005年)1997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国务院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首次召开了全国信息化工作会议,初步形成了国家信息化发展的总体思路。2000年10月,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了“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大力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作为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把信息化建设上升到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十六大进一步强调了信息化的战略意义,提出了“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战略方针。第四阶段(2005年至今),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了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的崭新命题,大部制改革中将工业与信息化部合并,十七届五中全会在制定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进一步提出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加快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1]。

2我国信息化建设的思路演变

我国信息化建设的思路逐步明朗和完善,是通过不断地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是支持先进生产力的发展,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发展,生产方式转变的发展。

党和国家领导人、邓小平等先后作出“要广泛发展电子计算机的应用”、“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开发信息资源,服务四化建设”。

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的指导方针思想。

1997年4月,深圳会议通过了《国家信息化九五规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指出我国的工业化不能走西方国家的老路,必须发挥“后发优势”,把工业化建设与信息化建设结合起来,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以信息化促进工业化,以工业化支持信息化,实现工业化与信息化并进,是我国的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

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国民经济信息化进程”。在九五计划中“国民经济信息化的程度显著提高”被列为一项重要目标。

2000年10月,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中国信息化的总体方针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明确了我国信息化建设的思路,要“加快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并把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提高到“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的高度。2005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指出,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广泛应用高技术和先进适应技术改造提升制造业,形成更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品牌,发挥制造业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2007年10月,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工业由大变强,振新装备制造业,淘汰落后生产能力[3]。解决了信息化中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与工业化中工业发展之间的隔离,指明了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的方向。2010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指出,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加快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1]。反映出我国对信息化与工业化关系的认识进一步深化,抓住了信息化与工业化相互发展、紧密依存的逻辑本质,强调信息化带动产业的发展,是从支持生产力到支持生产方式的升级,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提高产业优秀竞争力,进入小康社会建设的关键时期重要指导思想。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变,加快推进现代化的战略选择。

3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加快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

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加快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是坚持把经济发展建立在科技进步与创新的基础上,更深层次上的迅速发展;更高阶段更高起点上的迅猛发展;触及信息化与工业化本质程度上的迅猛发展。

3.1 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促进信息产业与工业发展我国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信息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支柱产业和先导产业。工业虽然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建立了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成为全球制造业大国。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工业大而不强,一些优秀技术和关键技术仍受制于人。工业行业管理分散,一些行业管理弱化、缺位,严格的市场规范和诚信体系尚未完全建立起来。新的形势要求我国工业化不能再走发达国家先工业化后信息化的老路,必须根据我国的实际,探索新的发展模式,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一方面,工业发展对电子信息技术、产品及服务产生了巨大需求。另一方面,信息化为工业企业的业务发展起到了技术支撑的作用,提供了新的管理手段,促进企业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管理创新。

3.2 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来自技术推动、需求拉动、政府引导生产要素是指进行社会生产经营活动时所需要的各种社会资源,包括劳动力、土地、资本、技术、资源、能源、信息等内容,而且这些内容随着时代的发展也在不断发展变化。在农业社会,土地是最主要的生产要素;在工业社会,资本是最主要的生产要素;在信息社会,信息是最主要的生产要素。信息要素对其他生产要素的替代程度,可以反映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程度。如通过信息化减少库存,节约工业用地,降低生产成本,降低管理成本,加快资金流转;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劳动力投入,通过信息化减少原材料损耗,优化流程工艺进行节能,提高智能设计水平、自动化水平,增加产品高技术含量,增加价值。

3.3 两化融合催生新兴产业进入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的新阶段。信息化与工业化之间的融合,不仅将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促进先进制造业的发展,更将培育发展新兴产业,促进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基于两化融合的行业在快速成长,如电力电子、汽车电子、医疗电子、软件产业、生物芯片、工业电子、金融电子等新兴领域都在迅猛发展;信息通信、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及节能环保、生物医药、高端生产型服务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方兴未艾。这些产业的发展更容易与先进的信息技术结合,不仅前景广阔,还可为经济发展带来新的增长点,形成信息时代的经济体系和产业结构。没有信息产业的发展,我国的产业结构是不会发生根本的变化的。以信息的技术传播和生产为特征的,非常典型的是新浪、百度、淘宝网等用了典型的信息时代的现代服务。发展现代物流,我国与先进国家相比只是他们的1/4。我国物流业约占生产性服务业的18%,是服务业重要支柱产业。因此,提高整个国民经济运行的效率非常重要。要发展生产性的服务业。这是一个一石二鸟的举措,因为很多中小企业的两化融合,其实中小企业自身没有能力去做,这就需要靠生产性的服务业去帮助它。另外,在推动的过程当中,有可能使得生产工业自己做强做大,最后形成我国的新兴产业,改变我国的产业结构。

两化融合最终达到发展和形成我国现代产业体系的目的。

4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的思想体系

4.1 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的特征是全方位、多层次、跨领域、一体化。信息化不只是与某个门类工业融合,而是与所有工业门类都融合。信息化不只是与工业企业的某个环节融合,而是与采购、设计、生产、销售、客服等多个环节融合。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不仅体现在技术、产品层面,还体现在管理、产业层面。此外,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把生产和管理紧密地结合起来,实现管控一体化。分类分析,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可以分为技术融合、产品融合、业务融合、产业衍生四个层次。

4.2 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产业相互融合的趋势日益显现。在全球蓬勃兴起的IT产业中,就是既包括通讯、软件设计、网络交易、网络服务、文化创意等服务产业,又包括电脑硬件生产、通讯设备制造等微电子机械设备制造业。集成不是融合,协同才能算做融合,无论是大型企业或是中小型企业,都可以突破车间、企业、社会、国家的界限,通过企业之间的信息共享、资源共享、业务过程协同,异地协同的设计制造、网络营销、供应链管理等,实现产品商务协同、产品设计协同、产品制造协同和供应链的协同,从而缩短研制时间和费用,提高整个产业链和制造群体的竞争力,构建协作为基础的产业链,形成以知识为基础的新产品协同制造。融合发展在认识论、方法论理论上实现了创新。

5结束语

我国从改革开放以来,通过不断地实践,形成了信息化、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深度融合发展的概念,概念形成思想,思想形成体系,十二五规划中提出的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提高产业优秀竞争力的要求,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理论体系将会有力地促进了国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与进步。

工业信息化论文:柳州市工业化和信息化模式与推进策略选择

摘 要:为改变柳州市在工业发展中的技术、能源、环保等的窘迫局面,进一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柳州市“两化融合”的发展已尤为迫切。对柳州市“两化融合”的基本现状、内在动因进行分析,从企业、产业、社会、区域四个层次提出推进柳州市“两化融合”的分层模式,并对各层次策略选择给出建议。研究结论,切合柳州市两化融合需求,可操作性较强,研究成果对于柳州市推进两化融合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柳州市;工业化;信息化;两化融合

1 引言

柳州市作为西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工业重镇,伴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泛北部湾经济圈战略的实施,在工业发展中遇到的技术、资源、环保等棘手问题日益突出,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是转变柳州市工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由之路。柳州市在两化融合的实际推进过程中,尚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并未总结出一套成功的可供推广的应用模式和经验。鉴于此,文章在深度分析柳州市两化融合现状和内在动因的基础上,提出柳州市两化融合的分层推进模式,并从区域、产业、企业、社会的角度提出相应的策略,旨在为促进我市走柳州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创新调整、产业升级、三年四千亿、工业再翻番”目标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2 柳州市两化融合的基本现状

2.1 推进柳州市两化融合具备良好基础

2.1.1 国内外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蓬勃健康发展为柳州“两化融合”创造了有利的环境

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信息化趋势深入发展,信息化浪潮将会对全球经济造成意义深远的影响,这些都为推进柳州市“两化融合”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

现阶段,我国工业化发展处于中期向后期发展这个关键时期,必须要改变传统产业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益的资源型发展模式。针对各种突出问题,推进“两化融合”的已势在必行。国家近些年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为推进柳州市“两化融合”提供了有利的国内环境。

2.1.2 工业已成为柳州经济发展的优秀力量,为推进“两化融合”夯实了基础条件

柳州是广西重要的工业城市,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这么多年的发展,柳州市工业已经形成了汽车、机械、冶金等支柱产业和化工、建材、制糖、造纸、日化等优势产业,构建了较为完善的工业结构。柳州市累积的产业基础是柳州市加快促进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推动工业快速发展的领跑器。

2.2 推进柳州市两化融合的主要问题

我市两化融合的程度与发达地区相比,仍缺少产品信息化关键技术,信息化各要素融合度不强、缺乏对工业化的支撑力,距构建新型工业体系尚有较大差距,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2.2.1 推进“两化融合”的投融资政策不完善

由于有关部门对“两化融合”的规律认识不够,对工业化信息化的统筹规划力度不强,进而使现行的规定和做法跟不上产业发展的需求。

2.2.2 推进“两化融合”过程中缺少复合型人才

“两化融合”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求具备懂工程、技术、经济等多种知识结构的人才组成团队来合作完成。目前,柳州市产学研合作培养人才的机制还不健全,许多高校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市场定位不够清晰,很多专业知识和能力需要在实际工作中得以学习和提升;再加上面向行业应用信息技术的培训及认证体系不健全,阻碍了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与成长。以上原因造成了两化融合过程中需要的复合型人才的匮乏,这成为制约“两化融合”的重要因素。

2.2.3 中小企业对“两化融合”信息化程度低

柳州市规模以上企业普遍建立了技术开发机构有60家企业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产值均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1/3。以上数据表明,这些企业大多技术水平较低,企业还停留在“两化融合”的初级阶段,信息化基本是空白的,影响了柳州市两化融合的发展。

3 柳州市两化融合的内在动因分析

3.1 两化融合是改造和提升柳州市支柱产业的重要技术支撑

柳州市三大支柱产业近年来发展迅猛,但仍存在研发能力、科技成果产业化能力、技术改造与信息化融合程度以及企业管理水平亟待提高等问题。特别是大量的配件企业更是目前仍处于靠规模生产实现效益的阶段,迫切需要运用信息技术实现产业优秀竞争力的大幅提升。使两化融合成为企业由生产制造型向服务制造型、由产业价值链低端向价值链高端转变的利器。

3.2 两化融合是推动柳州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加速器

尽管近年来柳州的生产性服务业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但与目前的工业发展水平相比,生产性服务业难以适应柳州工业快速发展的需求,生产性服务业参与经济全球化程度相对较低,科技含量不高,尤其是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工业服务体系尚未成熟,生产性服务业结构不合理、档次不高,无法满足柳州市工业发展对信息化服务更深层次的需求。应适时地抓住重点,尽快建设一批服务基础设施,切实提高服务业的水平与能力,加速与泛北部湾地区产业转移的对接,能够更好地吸引到泛北部湾地区的产业转移,实现我市产业的跳跃发展。

3.3 两化融合是引导柳州工业节能减排,向低碳型发展模式转变的突破

目前柳州市具备较为完善的工业体系,但大部分的传统产业企业生产技术水平落后,能耗高,亟需将信息化作为新的生产要素。因此,推进两化融合,以钢铁行业、化工行业以及建材行业为重点,将信息技术运用于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有利于促进我市经济发展方式向低碳型发展模式转变。

4 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基本模式选择

根据两化融合的基本内涵,结合柳州市两化融合发展过程中的现状和内在动因分析,确定我市两化融合采用企业―产业―社会―区域的四层分层推进模式。在分层两化融合推进时序上,企业、产业、社会、区域四个层面必须同时推进;在推进空间上,其四个层面不可分割,相互渗透,实现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区域和谐。

5 柳州市两化融合推进策略

5.1 企业推进策略

对柳工、五菱、柳汽等行业龙头企业,推进建立全球供应链管理系统、商业智能和直复营销系统。依靠信息技术改进生产工艺流程和整合物流流程,推动RFID技术在工业生产和物流各个环节的融合渗透,并适时地开展支付型电子商务。对于柳钢,重点推动企业建立信息共享的物流管理系统、企业资源计划(ERP)和开展网上询价、采购和营销等非支付型电子商务来改进其业务流程。

总的发展思路为:以大型企业、龙头企业的信息化为中心,带动相关的中小企业信息化,并为中小企业的信息化树立标杆和典型带动作用,最终使柳州市大中小型企业的两化融合水平得到普遍提高。

5.2 产业推进策略

以汽车、钢铁、机械、化工、制糖、建材、造纸、日化等高耗能行业为重点,支持重大耗能设备的智能控制系统改造,促进工业领域节能减排信息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推广应用节能控制和污染治理信息技术和设备、促进节能增效和清洁生产。

大力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鼓励IT企业和新兴产业对接合作。加快工业软件的研发和应用,大力发展汽车电子、交通电子、智能终端等领域的优秀嵌入式软件平台,逐步形成工业软件开发、生产和服务体系。加快下一代通信网络增值业务、云计算技术和应用服务系统的开发。推进物联网在设备进程监控及检修、智能电网、产品质量追溯等方面的应用,加快物联网技术产业化。

5.3 区域推进策略

柳州市两化融合区域推进策略为:以县域为起点的城乡互助策略。其主要内容为:以鹿寨县为突破口,优先实施两化融合;鹿寨县成功后,将其推广到其它五个县;加强六个县与市区的信息化整合,以信息整合促进柳州市两化融合。

6 结束语

以信息化推动工业化的发展,工业化又反过来对信息化提出更高的需求,这必将有利于柳州市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因此,柳州要把握两化融合的良好机遇,结合工业化与信息化发展的良好实基础和内在动因,采取分层推进模式,并提出推进策略,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和现实指导意义。

工业信息化论文: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对能源强度的影响

摘要 如何通过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降低能源强度,推动节能减排,是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亟待解决的重要理论和现实问题。本文以系统间协同演化理论为基础,改进了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水平的测度方法,并采用中国大陆除西藏外30个省区2000-2012年的面板数据,探讨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对地区能源强度的影响。研究表明,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能够显著降低地区能源强度,且其对降低地区能源强度的贡献强于政府干预、技术创新、国际贸易、外商投资和能源价格等因素;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对能源强度的影响在东、中、西三个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之间存在差异,但这种差异并不显著;从动态发展看,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对地区能源强度的影响呈增强趋势;产业结构在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影响地区能源强度的过程中存在门限效应,只有当第三产业增加值与第二产业增加值之比达到一定水平后(高于0.756 8),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对能源强度的影响才变得显著。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通过推动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升级和资源优化配置三种机制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影响地区能源强度。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的节能减排效应仍有很大提升空间,应根据不同省区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差异,采取针对性措施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充分发挥其在节能减排中的积极作用。在推动通信、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积极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为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节能减排效应的有效发挥创造良好的软环境。

关键词 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协同演化;机理;能源强度

20世纪60年代以来,以计算机技术和数字通信技术为主要标志的信息化浪潮迅速兴起并逐渐渗透融合到经济社会各个领域,构成“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内容。信息技术的渗透和融合改变了企业层面上的生产运作方式,提升了产业层面上的资源配置效率,引发了人类生产方式的新变革并重塑了全球化时代国家和产业的竞争优势。由于经济和技术环境的变化,未完全完成工业化的发展中国家不可能复制西方发达国家“先工业化后信息化”的发展方式。中国经济发展所面临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与西方发达国家存在很大差异,必须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发展是这一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内涵。经过30余年的高速增长,资源和环境压力已成为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主要约束条件之一。改革开放以来,受益于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变化,我国整体的能源强度已有明显下降。根据《中国能源统计年鉴2013》统计数据,按2000年可比价格计算,2012年我国每万元GDP标准煤消耗量为1.13 t,比2000年的1.46 t降低了22.60%。然而,这一数据与西方发达国家单位GDP能源消耗仍有较大差距。根据世界银行数据库“GDP单位能源消耗”测算,2012年中国单位GDP能耗比美国高45.09%,比日本高94.11%。如何进一步采取措施,降低能源强度,推动节能减排,已成为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亟待解决的重要理论和现实问题。

理论研究中探讨的影响国家和地区能源强度的主要因素包括技术进步、产业结构、能源价格、进出口和对外投资的技术外溢效应等[1-4]。随着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信息通信技术对能源强度的影响受到广泛关注。Sue Wing和Eckaus的研究表明,信息技术资本投入在美国能源强度下降过程中发挥了关键的促进作用[5]。Romm指出,信息通信技术资本扩散提高了企业生产管理水平,推动了能源使用效率提升[6]。Collard等的研究发现,信息技术资本投入从总体上降低了法国服务业部门的电力消耗水平[7]。Chou等对韩国的数据进行分析后发现,信息通信技术资本投入降低了一些电力消耗量较大的制造业部门的电力消耗,但却提高了服务业部门和多数制造业部门的电力消耗水平[8]。胡剑锋基于我国1997-2006年省际面板数据的经验研究证实,信息化资本可以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有效降低地区能源强度[9]。李雷鸣和贾江涛利用1961-2008年的数据探讨了我国信息化与能源效率二者之间的关系,发现信息化对能源效率提升有长期稳定的推动作用[10]。樊茂清等基于中国1981-2005年投入产出数据的经验研究也表明,信息通信技术投资提高了各产业生产效率,降低了能源强度[11]。现有研究多从信息通信技术投资对能源强度的影响切入,关注的主要是信息化发展水平对能源效率的影响,直接探讨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的对能源强度影响的研究相对较少。

陈庆江等: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对能源强度的影响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6年 第1期 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对降低能源强度、促进节能减排的作用在认识和实践中已取得初步共识,但这种影响和作用机理却鲜有经验研究的支持。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水平测度上的困难是经验研究相对滞后的主要原因之一。谢康等借鉴协调发展系数的概念构建了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水平的测度方法,并利用经验数据探讨我国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质量问题,这是涉及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与能源强度关系为数不多的前瞻性研究[12]。上述方法考虑了信息化与工业化的互动,但协调发展水平测得的只是两者之间相互作用的偏离程度,并不能准确反映融合水平。换言之,如果一个地区信息化与工业化在两个方向上的相互影响系数相对均衡且处于较低水平,则按照谢康等以协调发展系数为基础构建的测度方法,该地区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水平反而会相对较高,存在一定不合理性。上述研究中,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水平对地区能源强度的影响没有得到经验数据支持,这一结果与理论分析和实践观察相背离。研究中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水平测度上的偏差可能是导致上述困惑的主要原因之一。为进一步探讨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对能源强度的影响,本文以协同演化理论为基础,改进了谢康等构建的测度方法,并以中国大陆除西藏外30个省区2000-2012年的面板数据探讨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对地区能源强度的影响,进而提出我国通过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推动节能减排的政策建议(《中国能源统计年鉴》中西藏自治区的年度能源消费数据缺失,故将其剔除)。

1 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对能源强度影响的作用机理 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主要通过推动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升级和资源优化配置三种作用机制,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影响能源强度。

机理1: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带来的技术进步,降低了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的能源消耗。

首先,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过程中的技术进步,推动了生产方式的“轻量化”发展,降低了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过程中,信息网络技术与工业资源综合利用技术、能源节约技术相互渗透和融合,促进了低消耗、可循环、低排放、可持续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形成发展[13]。尤其是在能源需求相对较高的重工业部门中,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的能源节约效应更为显著。其次,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带来的技术进步,降低了产品和服务消费过程中的能源使用。信息通信技术在家电、交通、市政等领域中的渗透和融合,提高了产品和服务的智能化程度,从总量上减少了消费过程中的能源消耗,降低了地区能源强度。

机理2: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推动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改变了不同能源密集度的产业部门之间的比例结构。

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能够加速产业之间的相互渗透与融合,推动产业融合和产业衍生,使一个国家或地区产业结构趋于高级化[13]。这一过程中,能源要素密集的第二产业比重逐渐下降,对能源依赖程度相对较低的第三产业占比相对上升。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推动了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壮大,同时催生了新服务业态的产生和成长,加速了产业体系的高级化进程。另一方面,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推动了第二产业内部结构的优化调整,降低了第二产业的能源密集度。产业融合和产业衍生过程中,一些能源密集度较低的工业部门如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逐步发展壮大,提高了能源密集度较低的产业部门在第二产业中的相对比重。

机理3: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通过资源优化配置,提高了能源使用效率。

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有效降低了要素配置和使用中的信息不对称,使包括能源在内的各生产要素配置到使用效率最高的领域和环节,优化了产业之间、产业内部和企业内部生产环节的资源配置,提高了单位能源的经济产出,进而提高能源使用效率,降低能源强度。另外,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带来的有偏技术进步导致能源和其他要素边际替代率的变化,改变了能源要素的相对投入量,推动了能源强度下降[14]。

2 模型设定与数据来源

2.1 模型设定

2.1.1 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水平

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是指在实现工业化过程中,做到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进而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15]。从系统论的角度,可以将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视为经济系统内信息化和工业化两个子系统之间协同演化的过程,这一演化过程是工业化的推动作用和信息化的拉动作用两种力量交互影响的结果。

2.1.2 回归模型

为考察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对能源强度的影响,构建基于资本、劳动和能源的C-D生产函数,生产函数形式为Y=Af(K,L,E)。其中,K、L、E分别代表资本、劳动和能源投入,A为技术水平,则与生产函数相对应的成本函数形式为:

其中,c是模型常数项,u是随机扰动项;因变量ENERGY为能源强度,以各省区能源消费与相应年度不变价格地区生产总值的比值作为衡量指标;优秀解释变量I为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水平;CV是影响能源强度的其他控制变量,除式(12)中涉及的技术创新、对外经济贸易和能源价格等因素外,考虑到产业结构特征和政府相关规制政策也对能源强度有重要影响,在回归方程中加入产业结构和政府干预两个控制变量。

(1)产业结构。产业结构的变化会对能源经济效率产生显著影响[19]。不同产业部门能源密集程度存在很大差异,第二产业对能源依赖程度最大,单位产出的能源消耗最高。随着产业结构向高级化演进,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相对下降,能源密集度相对较低的第三产业占比上升。这种结构变化降低了地区能源强度。在模型中引入产业结构变量,并以各省区第三产业增加值与第二产业增加值之比衡量该地区产业结构特征。

(2)政府干预。政府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相关规制政策直接对能源强度产生影响。另外,经济运行中政府部门的宏观调控影响产业演进和技术创新,进而影响能源配置和使用效率。在模型中引入政府干预变量,并以各省区财政支出与相应年度GDP的比值衡量政府对经济运行的干预程度。

(3)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能源强度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11]。发明专利授权数量作为创新活动的产出指标,能够较好地反映各省区的技术创新水平。在模型中引入技术创新变量,并以各省区每万人发明专利授予数量衡量该地区技术创新水平。

(4)对外经济贸易因素。以各省区比较优势为基础的对外经济贸易影响包括能源在内的要素配置和使用效率。另外,对外经济贸易的技术外溢效应影响技术进步,间接作用于能源强度[18]。在模型中引入出口比重、进口比重和外商直接投资(FDI)三个控制变量,并分别以各省区出口总额、进口总额、外商投资总额三个指标与地区GDP之比衡量上述三个变量。

(5)能源价格。由于能源的要素替代效应,能源价格与能源强度之间存在反向变动关系[20-21]。在模型中引入能源价格变量,并以历年《中国统计年鉴》中“燃料、动力类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2000年=100)”衡量能源价格水平。

2.2 数据来源

(1)能源消费。 各省区2000-2001年能源消费数据取自《中国能源统计年鉴(2000-2002)》,2002-2005年数据取自《中国能源统计年鉴(2006)》,2006-2012年数据取自《中国能源统计年鉴(2013)》。

(2)信息化发展水平。 考虑到数据的可得性和连续性,采用《中国信息年鉴》中“各地区信息化发展指数”作为各省区信息化发展水平的衡量指标。其中,2000-2005年信息化发展水平数据取自《中国信息年鉴(2010)》,2006-2012年数据取自《中国信息年鉴(2014)》。

(3)工业化发展水平。 以陈佳贵等工业化发展水平测度方法的指标与权重为基础[22],将各指标进行归一化处理,按相应权重赋值后测得各省区的工业化发展水平。测度体系包括以下5个方面的指标:①人均GDP;②第三产业增加值与第二产业增加值之比;③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占工业部门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④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例;⑤第一产业就业比重。相关原始数据取自《新中国60年统计资料汇编》、国家统计局数据库、各省统计年鉴以及世界银行数据库①。

(4)各省区名义GDP、GDP折算指数、三次产业增加值、常住人口数量、发明专利授予数量、出口总额、进口总额、外商投资总额和“燃料、动力类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上年=100)”数据均取自国家统计局数据库中地区年度数据或根据上述数据折算。

3 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3.1 基本回归结果

表1分别给出了最小二乘法(OLS)回归模型、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FE)和分位数(中位数)回归模型下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对能源强度影响的回归结果②。三个模型的结果均表明,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对能源强度存在显著影响,且在1%的水平上显著负相关。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生产技术效率提升,提高了包括能源在内的各要素的配置效率,降低了地区能源强度。

控制变量中,产业结构对能源强度有显著影响。与第二产业相比,第三产业对能源的依赖程度相对较低。第三产业增加值与第二产业增加值之比越大,产业结构高级化程度越高,单位产出的能源消耗也就越低。政府干预和能源价格对能源强度也有一定影响,但这种影响在不同省区之间差别较大,导致FE模型与其他两个模型的估计结果不一致。从能源强度各影响因素看,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对能源强度影响的弹性系数相对较大。综上,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是当前推动能源集约使用、降低能源强度、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力量之一。

3.2 分区域回归结果

表2是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能源强度固定效应模型(FE)回归分析结果。不同区域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对能源强度均有显著影响,且影响力大小有一定差异,但这种差异并不显著。分区域回归结果也表明,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对能源强度影响模型是稳健的。

3.3 不同时期回归结果

2008年前后,我国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均出现较大变化。为落实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工业由大变强”的战略部署,以“大部制”改革为契机,国务院整合成立工业和信息化部,加快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从外部环境看,美国次贷危机以及随后的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逐步显现,原有相对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压力凸显,通过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提高我国经济发

① 本部分利用王群勇的门限回归程序包完成数据分析(程序包:Stata Journal,volume 15,number 1:st0373)。展质量的要求日益迫切。为考察2008年前后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对能源强度影响的变化,将整体数据分为2000-2007年和2008-2012年两个时间区间分别进行回归分析。表3是两个时间区间内OLS模型和FE模型的回归分析结果。对比两个时间段固定效应模型回归分析结果,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对地区能源强度的影响有增强趋势。2000-2007年间,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对地区能源强度的影响不显著;2008-2012年间,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水平每提高1%,地区能源强度下降0.840%。

2008年后,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逐步走向深入,对能源使用效率提升的作用也更加显著。出现这一趋势的主要原因有:在国家和地区层面上,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整体环境不断改善,相关长期发展规划逐步清晰,产业结构调整初见成效,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推进力度也明显增强;在微观企业层面上,企业通过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推动节能减排的实践从少数环节应用向整体集成应用转变,融合效益逐步显现。

3.4 面板门限回归结果

产业结构是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影响能源强度作用机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产业结构高级化演进过程中,受益于各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相对比重变化、经济发展质量提升以及融合环境改善,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的能源节约效应也应存在显著变化。为检验产业结构在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影响地区能源强度过程中是否存在门限效应,以第三产业增加值与第二产业增加值之比为门限变量进行面板数据门限回归①。门限效应存在性检验表明(表4),回归模型存在单一门限,门限值为0.756 8,95%置信区间为[0.745 0,0.758 5]。换言之,当某一省区第三产业增加值与第二产业增加值之比超过0.756 8时,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对地区能源强度的影响会发生显著改变。

表5面板门限回归结果表明,产业结构在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影响地区能源强度的过程中存在门限效应:在第三产业增加值与第二产业增加值之比相对较低阶段(低于0.756 8),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对地区能源强度存在负向影响,但这种影响不显著;第三产业增加值与第二产业增加值之比达到一定水平后(高于0.756 8),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能够显著降低地区能源强度。截止到2012年底,我国大陆除西藏外30个省区中,仍有14个省区(河北、山西、内蒙、辽宁、吉林、安徽、江西、河南、湖北、广西、重庆、四川、陕西和青海)的第三产业增加值与第二产业增加值之比尚未越过这一门限。据此发现,当前我国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的节能减排效应仍有很大提升空间。

门限效应主要源于产业结构高级化演进过程中产业质量提升和融合环境改善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产业结构演进过程中,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的深度渗透融合,各产业部门特别是工业部门发展质量快速提升,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的能源节约效应更加显著。另一方面,产业结构高级化演进过程中制造维修服务、建筑工程服务、环保服务、物流服务、信息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的迅速发展,为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能源节约效应的充分发挥提供了环境和条件。

进入后工业化阶段,一个国家或地区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将远远超过第二产业。由于能源消耗最大的第二产业占比大幅下降,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能源节约效应可能会减弱,甚至不再显著,从而出现另一个门限。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尚处于工业化后期的前半段,第三产业占比不断提升的同时,第二产业占比持续下降但仍高于第三产业占比[23]。上述现阶段我国产业结构特征是理论分析中可能存在的另一个门限没有得到现有经验数据支持的主要原因。

4 对策与建议

本文以系统间协同演化理论为基础,改进了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水平的测度方法,并以中国大陆除西藏外30个省区2000-1012年的面板数据探讨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对地区能源强度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

(1)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能够显著降低地区能源强度。这种作用主要通过推动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升级和资源优化配置三种机制实现。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是当前推动能源集约使用、降低能源强度、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力量之一。

(2)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对能源强度的影响在东、中、西三个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之间存在差异,但这种影响并不显著。

(3)从动态发展看,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对地区能源强度的影响呈现增强趋势。这主要得益于宏观层面上融合环境的持续改善和微观层面上融合实践的不断深入。

(4)产业结构在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影响地区能源强度的过程中存在门限效应:在第三产业增加值与第二产业增加值之比达到一定水平后(高于0.756 8),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能够显著降低地区能源强度。门限效应主要来自产业结构高级化过程中的产业质量提升和融合环境改善。

现阶段,我国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的节能减排效应存在很大提升空间。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应根据不同省区经济发展阶段和产业结构差异,采取针对性措施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在推动通信、交通等融合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积极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为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节能减排效应的有效发挥创造良好的外部软环境。 具体包括以下四方面措施:

(1)根据不同地区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水平及其产业结构差异,采取针对性措施推动两化深度融合。我国不同地区间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呈现明显的梯度发展特征。中西部地区融合水平相对较低,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相对较高,应在加强互联网等融合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着重提高信息技术在工业中的应用;东部地区融合水平相对较高,第三产业发展充分,应注意发挥市场机制的主导作用,提升企业信息技术应用效益。

(2)加快推进“智能制造”,提高生产和消费过程的能源使用效率。智能工厂和智能产品是“智能制造”的两大优秀要素。实践中,应以“中国制造2025”规划和“互联网+”行动计划为指引,加快智能工厂建设,提高产品和服务的智能化水平。一方面,积极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提升企业研发、生产、管理和服务的智能化水平,通过信息技术改进制造工艺,提高生产过程的能源使用效率;另一方面,加快推动智能产品和智能服务研发与市场化应用,提高产品和服务消费过程的能源使用效率。

(3)加强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为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过程中节能减排效应的有效发挥营造良好的基础环境。云计算、大数据和物联网对现有互联网基础提出了挑战,低时延、高可靠、广覆盖的工业互联网是“智能工厂”、“智慧车间”、“云制造”等智能生产方式成长发展的前提条件之一。应积极推动部署和建设新一代互联网基础设施,提高企业移动宽带接入能力,为“智能制造”提供良好的网络基础环境。

(4)推动基于信息技术的能源服务产业发展壮大。能源服务产业是现代生产性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重点支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信息技术与能源节约技术的融合为这一新兴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拓展了产业成长空间。实践中,可综合运用财政、税收和法律等手段,引导和鼓励专业化能源服务企业将信息技术手段应用于合同能源管理等业务中,发展能源互联网,推动能源服务企业创新商业模式

工业信息化论文:工业集团财务管理信息化协同模式的几点探讨

【摘 要】为促进工业经济的全面发展,应重视工业集团财务管理信息化协同模式的应用,这是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与效率的重要途径。财务管理信息化协同模式的应用,不同于以往的财务管理方式,其实现对传统财务管理模式的完善与突破,借助信息化平台能实现对财务数据的全面整合,还可借助该平台实现财务信息的共享,能实现决策的科学性,是提高企业行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为此,本文就工业集团财务管理信息化协同模式进行了分析与探究。

【关键词】工业集团;财务管理信息化;协同

而今,我国的工业化生产规模在不断扩大,工业集团若想从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脱颖而出,强化对工业集团财务管理信息化协同模式的合理化应用,强化对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的规范性操作,是提高财务管理水平的重要方式。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实现,能实现对企业财务现金流、信息流、业务流与物流等的科学性管理,能实现企业重要财务资源的共享,最终达到财务与资金集中性管理的目的,是企业财务管理与发展的重要途径。

一、工业集团财务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

为顺应时代的发展趋势,工业集团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应渗透信息化技术,打造电子商务模型,强调集团财务与业务的协同运作,是达到财务管理目标的重要方法。信息技术在工业集团财务管理上的应用,对工业集团、信息技术产业都是一项重大的突破,当前,财务管理信息化已经逐渐取代了以往的财务管理方式,新型财务管理模式生成,进而使得现代工业集团的生产与经营流程发生了改变,财务管理的实效性得以实现。然而,目前工业集团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实施还存在着部分缺陷,具体表现如下:

1.财务信息失真

从目前工业集团财务管理现状来看,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相对突出,导致财务系统陷入困境,严重威胁市场经济的平稳运行。财务信息失真问题的出现,主要是由于财务管理机制不健全所致,且缺乏相配套的审核与监督机制,最终会威胁财务管理工作的高效开展。另外,财务管理人才缺失,人才素质偏低,导致在开展财务管理工作时,仅仅考虑自身的利益与意愿,为对财务信息进行科学的审计,最终引发财务数据失真、错误的问题,导致财务数据准确率大大下降。

2.内外部信息孤岛问题突出

工业集团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内外部信息孤岛问题较为突出,而工业集团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建设,若未对内部结构进行系统性管理,使用以往的方式开展信息画系统构建,尽管各个部门都有各自的信息化系统,但是各个部分协调不一致,未做到整齐划一,最终无法形成一个统一的信息化管理系统,最终会对财务信息收集、传递、整理与共享形成制约。此外,企业内部与外部信息的连通性不强,信息共享与传递力度不足,工业集团、政府部门等都无法及时获得重要数据。

二、工业集团财务管理信息化协同模式的架构

1.明确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目标

财务集中管理目标会伴随着企业规模、企业性质等发生转变,若想达到理想的财务管理效果,相关人员必须对企业运行问题予以明确分析,及时了解待解决的问题在何处。财务管理信息化的总目标,前期应打造集中式、统一式的信息化管理系统与平台,强化对财务的合理性监控,最终实现远程财务信息的实时共享;其次,应打造全面预算管控机制,还要对预算执行状态开展系统性的监督与管理,进而实现预算目标;再者,应构建财务预警机制,借助该系统对工业集团的理财状况与经济活动等进行实时的监测与分析,并对可能出现的财务风险问题进行评估,例如,可构架风险评估模型、风险预测模型与失败预测模型等。

2.强化对财务资源的统一规划

为打造更为完善的财务管理信息化协同模式,应实现对财务资源的系统性与统一化管理。第一,应强调编码的科学性与规范化,在开展编码操作时,主要包含的编码信息有人员、科目、部门、项目、物资与固定资产等。企业应从自身的实际发展情况来制定统一、标准的编码规范,对相关编码进行合理编制,旨在根据企业的实际运行需求进行财务资源的合理化管理。第二,应严格控制好财务数据。在财务数据管理上,应做好基础数据、历史信息与收集工作,保证数据管理与处理的规范性,为保证财务数据收集的科学性,应建立相配套的财务数据收集机制,严格规范与约束收集的内容与渠道等,进而制作各类清单、证件等,最终可大大提高收集数据信息的真实性与完整性。第三,应从业务处理层面着手,强调对工业集团业务处理与流程的规范化处理。在业务处理上,应指定会计核算、成本核算与预算编制体系规范,还可制定绩效考核与财务数据分析的规范性,注重对资产与资金管理的科学性,制定固定资产管理规章制度。

3.打造财务管理信息化协同模式

开展工业集团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应明确信息化建设目标,主要强调对工业集团人员的全面管理,强调对集团价值与资金的科学性管理,进而提高资金的利用率与经济效益,最终能达到利益最大化。财务管理信息化协同模式的构建,应强化对信息系统、信息化技术等的合理应用,合理配置IT资源,选择适合工业集团的软件与硬件,是保证整个网络系统信息安全性的重要方式。为保证信息的安全性,可将防火墙技术,以实现对网络系统、Web服务器的安全性管理,使用安全协议、数据加密技术等实现对数据传输的科学性管理,可大大提高数据的安全性。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当前,工业集团财务管理信息化还不够科学,财务管理质量问题相对突出,成为制约企业财务管理效率的重要因素。为促进工业集团财务的进一步管理,注重对财务管理信息化协同模式的应用,运用好信息协同机制的现代化思路,财务信息化之后能实现对企业财务信息来源的拓展,还能达到信息的全面共享,能大大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利于增强决策的科学性,是增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方式。

作者简介:

郑宇琪(1987―)女,上海人,学历:本科。

工业信息化论文:工业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思考

[提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全球信息化的兴起,会计技术逐步向信息化方向转变,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成为企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对财务信息化建设在机械制造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进行介绍,分析企业中影响财务信息化建设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工业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策略

一、引言

机械制造业属于工业类,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其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与经济水平的标准之一,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其信息化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企业的工作效率与质量,反映企业的竞争力。实施好财务信息化建设对于机械制造业等工业企业内部环境的优化,提高企业财务工作效率和质量,规范企业管理具有重要作用。所以,重视财务信息化建设,认识到当前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且针对问题采取有效措施,更好更快地进行财务信息化建设是工业企业当前的首要任务。

二、工业企业进行财务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一)提高财务管理效率。财务信息化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结合财会业务的特点,通过财务信息平台处理一系列记账、报账等琐碎业务,从而减轻财务人员的工作量,节约了人力,财务人员可以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财务管理当中,使得财务工作更加规范和标准,提高了财务工作的效率和准确率。

(二)优化企业发展环境。传统机械加工制造企业一般采取粗放型的管理方式,财务管理方面信息量大,冗杂繁琐,利用率不高。实现财务信息化之后能够实现企业资源信息的整合和共享,工业企业的各部门联系更加紧密,减少工作中的失误。管理者也可以实时掌握动态,进行科学的分析和预测,针对企业内部环境的发展动态及时做出决策,对于企业内部环境的优化,提高企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三)提高财务工作的科学性。传统企业财务工作多采用人工操作,在操作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失误,有时一些小的错误甚至会对企业造成重大损失。实现财务信息化之后能够通过信息技术将财务工作中的信息数据进行汇集、处理、分析等一系列处理,提高了工作效率的同时也增加了业务的准确性,提高了企业财务管理的科学性。

(四)顺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随着社会的开放发展,信息成为推动企业发展的重要要素,从一定程度上来说,企业如果能够掌握更多量、更全面、更科学的信息就可以掌握更多的资源,拥有更强的市场竞争力。做好财务信息化建设可以说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确保企业能够在发展大潮中不被淘汰的重要途径。这是满足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重要举措。

三、工业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财务信息化建设认识不足。机械制造业作为我国的传统行业,虽然很多企业也进入了信息化的建设中,但是大部分都属于纸上谈兵,不能将信息化建设切实作为企业的发展重点,甚至很多企业不能顺应时代的发展,依然采用传统财务管理方法。纠其根本是因为工业企业对财务信息化认识不足,不够重视,对财务信息化建设投入不足,造成了财务信息化建设缺乏人力、物力及财力的支持,从根本上阻碍了财务信息化的建设。

(二)财务人员工作能力不足。首先,工业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不能及时更新观念,信息化建设在资金和人力方面都受限;其次,大多数财务工作人员只能进行简单的财务软件应用,做一些简单的核算工作,大部分仍然依靠手工操作和运算,不能完全掌握信息化中具备自动结转、辅助合算等复杂的软件,使得财务信息化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这也严重限制了财务信息化建设的推进。

(三)财务信息化基础设施薄弱。机械制造企业的财务信息化建设意识不强,在财务信息化建设方面投入不足,因此基础设施也不能满足信息化建设的要求,会出现电脑设备陈旧,系统更新不及时,出现问题也不能及时解决等问题,这样不仅不能够帮助企业提高信息化程度,发挥应有的作用,还给原本冗杂的财务工作带来更大的负担,不利于财务信息化的建设。

(四)财务软件的选择不能满足企业需要。大多数工业企业在选择软件时都选择该行业的通用软件,能够解决财务工作中的大部分业务,包括报表核算、成本核算等。但是,不同企业具有各自不同的业务特点,在解决企业的生产、采购、经营等具体环节中的财务问题时应用则十分有限,大多数依然采用人工操作。财务软件选择不当,不能根据企业自身特点进行财务处理,使得很多业务依然不能实现信息化,限制了企业财务信息化的建设。

(五)财务信息共享程度低。很多机械加工制造企业虽然也在实现财务信息化方向上不断努力,但是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却不能全面合理地考虑问题,使得信息不能够在部门间实现充分共享,主要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情况:一是很多企业只在财务部门推行财务信息化建设,却没有普及到其他部门,使得信息无法实现实时获取和分析,不利于部门间良好合作,也不利于企业管理者做出决策;二是虽然各个部门都进行了信息化建设,但是没有统一的信息化建设标准,无法实现数据信息的很好衔接,阻碍了业务的进行。

四、工业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策略

(一)加强对财务信息化的认识和重视程度。首先,企业的管理者应该增强对财务信息化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加快和推动财务信息化建设团队的组建,将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作为企业发展的首要任务;其次,也要通过各种方式加强对财务信息化建设重要性的宣传,提高企业工作人员对财务信息化建设的认识,培养他们在信息化建设工作中的热情,营造良好的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的氛围。

(二)明确财务信息化建设目标。针对机械制造企业的特点,结合信息安全,做好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硬件采用虚拟技术实现快速响应。对人、机、料、法、环、测等各方面数据进行采集,重点是对设备状态的实时监控,加工数据的实时输出和接收。开发符合自身特征的数字化制造执行系统(MES),推动功能型的ERP的实施。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公司的管理水平和运作效率,构建以成本为优秀、市场为导向、产-销-研一体化的管理业务链,全面提升企业的优秀竞争力。

(三)培养高素质综合性财务人员。财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需要财务人员在具备基本财务知识的基础上掌握相应的计算机技术。企业需要投入资金,为财务人员提供学习深造的机会,加强对财务人员的培养,保证财务人员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能够熟练运用企业财务软件,实现财务工作的信息化,成为在财务基本工作、计算机技术、管理三方面都能够驾驭的综合性高素质人才。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基本保证,企业应该重视对财务人员的培养。

(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工业企业在拥有具备计算机技术的人才之后,也要加强基础设施如电脑、信息化软件等方面的建设,组建相应的管理小组,负责基础设施的采购、维护、更新等工作,确保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在硬件方面的保证。

(五)选择适合企业的信息化财务软件。首先,企业需要拥有配合财务信息化建设的相应财务软件;其次,企业应该选择适合自身业务特点的财务软件,运用一定的计算机技术,或对软件进行改进,提高财务工作的处理能力。当前,有一定规模的机械制造加工企业越来越多地采用企业资源计划管理系统,其功能包括财务管理、成本管理、预算管理、物料需求计划、存货核算、采购管理、销售管理存货等,帮助企业建立人、财、物、产、供、销科学完整的管理体系。

(六)规范财务信息化建设,提高信息共享程度。机械制造企业的工作包括采购、生产、销售等一系列过程,每一环节都会有财务工作需要处理,所以管理者应该使所有部门都参与到财务信息化建设中,并且制定统一的信息化建设标准,保证信息数据能够在部门之间快速准确地流通,提高信息共享程度,也为管理者及时做出决策提供依据。

工业信息化论文: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在水泥生产企业应用的探讨

【摘 要】“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工业由大变强”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战略部署,两化融合成为工业现代化的重要领域,已从最初的技术融合、产品融合、业务融合发展到目前的产业衍生阶段。水泥工业在新常态下的发展,以提高资源利用率、固体废弃物利用率和降低污染物排放为目标,本文从水泥行业信息化规范建设,水泥企业软硬件创新,两化融合评估机制等方面论述了从规划到实施的一整套水泥企业两化融合解决方案。

【关键词】水泥工业 两化融合 实施方案 信息化与工业化

1 水泥生产企业两化融合背景

技术融合是指工业技术与信息技术的融合,推动技术创新以产生新的技术;产品融合是指将信息技术或信息产品融合到工业产品中,增加产品的信息技术含量;业务融合是指将信息技术应用到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通过建立ERP、CRM、SCM等管理软件促进业务创新和管理创新;产业衍生指利用信息化、工业化融合催生出新兴产业,利用信息化技术进行两化融合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及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动力。

1.1 水泥生产企业两化融合现状

虽然国内水泥企业的自动化技术发展到比较高的水平,全线生产过程控制系统应用也比较广泛,但管控衔接水平较低,水泥行业两化融合评估工作结果显示,在控制系统、生产制造执行系统、管理系统数据交换方面,42.25%的企业不能实现数据自动交换,54.93%的企业可实现部分数据自动交换,仅2.52%的企业全部实现数据自动交换。在企业管理系统和生产制造执行系统的集成情况方面,71.83%没有实现集成,多数企业没有实现管控衔接, 信息技术应用基础非常薄弱。近10年来,面临着能耗高、物耗高,市场、环境、经济、社会等多方面的压力,两化融合是解决水泥行业结构重组和产业升级的唯一途径。

1.2 水泥生产企业特点

水泥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原材料工业,属典型的资源依赖型工业,一方面大量消耗能源,同时又潜含着巨大的节能空间;在生产过程中既污染着环境,却又是全国消纳固体废弃物中量最多、为保护环境做出重要贡献的产业,水泥行业吸收、消纳了我国70%的工业废渣,具有良好的发展循环经济基础。

1.3 水泥生产企业存在的问题

目前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点:

(1)水泥产能总量过剩,落后产能尚未完全退出。(2)一些水泥生产企业没有自备矿山,采用民采民运方式,对资源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3)可持续发展、节能减排尚未成为多数水泥生产企业的战略方针,缺乏环境保护意识与企业社会责任感。(4)多数水泥生产企业,二氧化碳减排意识薄弱。(5)目前水泥行业对工业废弃物的利用主要集中在替代原料的使用上,固废技术尚处于起步阶段。

2 水泥生产企业两化融合解决方案探讨

水泥生产企业的行业特性,决定它不能照搬其他生产制造业的解决方案,做好水泥生产企业的两化融合,必须解决好如下问题:

2.1 做好统一规划、标准体系及网络软硬件环境建设

水泥生产制造是传统产业,科技含量低,对新技术的认知和应用需要有适应过程,不可能通过一个方案就能解决企业全部问题,短期内完成水泥生产企业的两化深度融合是不可能的,比较可行的规划是分三阶段进行:

(1)应用渗透阶段,对信息化建设落后的水泥生产企业,可以先采用单项技术应用,引进更多的自动化设备,利用机器的可靠性和高效率来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人为事故概率。(2)综合集成阶段,在此阶段可以运用信息化技术进行流程优化,提升管理能力,建立生产管理系统,将企业的生产流程进行优化。(3)融合创新阶段,在此阶段企业可以将信息化技术与工业要素进行全面融合,可以建立企业综合管理系统,将生产管理系统、流程管理系统、风险管理系统有机结合,在此基础上,建立自己的BI系统,进行集成创新。同时,建材行业缺乏行业信息化标准,是行业两化融合发展水平不高的重要原因,企业在建设自己的标准体系时,必须满足国家和行业的要求。

除此之外,基础软硬件环境是水泥企业实现两化融化的基础保障,必须遵循统一规划和统一建设的原则,保证网络架构的合理性,软件平台的稳定性。

2.2 确定本企业两化融合重点举措

两化融化可以提高水泥生产企业的生产管理能力、服务能力和协同能力,水泥生产企业生产管理的发展方向是管控衔接,优秀是制造执行系统,难点在于生产状态监测,原燃料质量控制和窑炉专家系统工程。在线检测和监控对生产制造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质量管理信息化系统也至关重要,必须着重解决上述问题。对资金预算充足、技术条件具备、人才储备充足的企业可同时进行,而对资金压力大的企业,可以先进行管理能力、服务能力和协同能力的建设,即建设相应的信息化管理系统,然后再改造企业生产线,提升智能装备在生产线中的应用覆盖率,提升智能化生产能力,通过精益化生产管理,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目标。

2.3 选择合适工作切入点

以2025中国制造为抓手,非常符合水泥生产企业现阶段的管理需求,是水泥生产企业实现两化融合的理想切入点。2025中国制造内涵是以移动计算、社会化媒体、物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驱动,以信息物理融合系统(CPS)为基础,通过深度融合机械、电气、自动化、电子、计算软件等技术以及企业管理过程,实现对整个企业商业模式与生产运营模式的彻底变革。

2.4 建立两化融合保障体系

水泥行业的两化融合涉及生产制造过程重构、上下游供应链进行整合,对企业的资金能力和从业人员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应建立如下保障条件:

(1)设立专项资金。持续投入是做好两化融合工作的有力保障,必须将其纳入企业预算管理,编制两化融合总体资金规划,建立绩效考核和激励约束机制。同时争取政府有关部门设立的发展专项资金,建立企业稳定的资金投入增长机制。(2)建立有效的工作机制。应落实机构和人员和工作机制,提升信息化部门在企业中的地位和级别,明确信息化发展战略。(3)培养两化融合的复合型人才。目前大多水泥生产企业从事信息化工作的专职人数占比仍较低,培养一批既熟悉企业生产工艺,又懂现代信息技术,还具有先进管理理念的复合型人才,是推进企业两化融合的当务之急。

工业信息化论文: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背景下的职业教育发展研究

摘要: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下称“两化”融合)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时代命题,在“两化”融合背景下,职业教育挑战与机遇并存。文章在文献分析基础上,分别从人才培养内容、培养模式和评价标准等方面探讨了职业教育的发展与变革方向,旨在适应“两化”融合对信息人才和工业人才的需求。

关键词:“两化”融合;职业教育;变革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崭新命题”,要求我国在推进工业化的进程中全方位、多层次、跨领域地融入信息化,实现一体化。信息化在技术、产品、管理、资源等多个层面实现与采购、设计等多个环节的融合,在技术支撑、管理手段与自主创新等方面挖掘潜能,达到管控一体化,加快实现行业产业转型升级。“两化”融合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战略意义,其关键是对人才的培养,职业教育作为职业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之一,有义务变革自身特质,肩负起“两化”融合所需人才的培养任务。

一、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现状

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命题的提出一针见血的指出了工业发展过程的问题,智能化、精细化以及高效率等关键要素的缺失阻碍了工业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大力推进“两化”融合是我国加快推进现代化的战略选择。

现阶段,我国实现“两化”融合是可能的,我国不断推行新型工业化机制,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改善经济增长方式与效率,使工业化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以互联网络、高新科技等为主导方向的信息产业的发展加快了信息产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同时,全球经济一体化以及发达国家产业演变等都为“两化”融合提供了经验借鉴。

我们也清晰地认识到实现“两化”融合还有诸多制约因素:第一、我国信息技术水平较低,尤其是包括信息安全在内的优秀信息技术的自主研发与创新能力不高,缺乏信息化产业的支撑环境;第二、“两化”融合所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信息等主导资源的缺乏;第三、缺乏全新的管理体制与绩效评估体系。

二、“两化”融合对我国职业教育的要求

(一)信息化产业方面

信息产业是基础性的产业,是推进“两化”融合的战略基础,我国的信息产业增长迅速,从GDP所占比重,到高技术产品出口额都逐年增加,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矛盾,如关键技术自给率低、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尚未形成、高层次复合人才缺乏、优秀产业基础落后等。信息化产业是职业教育服务一大产业,信息技术人才也是职业教育所重点培养的人才,在“两化”融合背景下,职业教育的教学不仅仅注重对学生信息素养等基本能力的培养,更要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技术研发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学校层面成立“两化”融合技术研发中心,创新研发优秀信息技术,提升信息化产业。

(二)劳动者信息素养方面

“两化”融合需要不同岗位的劳动者、管理者都要提升个人的信息素养,提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甚至技术研发能力,基于劳动者信息素养提升的需求,职业教育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完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对学生的基本信息检索、处理与加工、信息传输与共享等能力与意识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与训练。把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内容、学习手段与认知工具三个层次,通过课程教学、网络教学、移动学习、第二课堂等方式对学生进行针对性干预,在提升学生信息素养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以应对“两化”不断深入的融合。

(三)信息技术发展方面

“两化”融合不仅对劳动者、管理者的个人信息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生产力的提升手段,用于企业生产的各项信息技术也要不断进行换代升级,在生产各个流程环节都融入信息技术,用信息技术替代传统生产工艺或者带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这是一项庞大的信息技术更新换代的系统工程。职业教育与行业企业发展密不可分,职业教育不仅仅为社会发展培养技术技能人才,更要承担起企业转型升级对信息技术的多方面需求,随着通讯技术、移动互联网技术、多媒体技术等快速发展,企业转型升级对技术的依赖性越来越强,所以,信息技术的自我发展要求职业教育积极投身到对技术发展与应用的研究中。

(四)管理与评估手段方面

管理与评估是企业提高生产绩效的重要手段,但随着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企业对管理与评估的准确性和高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便于对生产流程、人力资源实施准确干预。如何优化企业管理与评估手段,作为与企业具有产教融合、深度合作关系的职业教育应该加强研究,把信息技术手段与企业的管理理念与评估策略进行融合,形成一套高效的管理与评估信息化系统。

三、职业教育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一)“两化”融合背景下职业教育发展的挑战

信息化融入工业化,不断实现对传统产业的信息化改造,促进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发展,培养新兴产业。电力电子、汽车电子、汽车美容、金融电子、信息通信、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节能环保、移动银行等与先进信息技术结合可以为经济发展带来新的增长点,扩大企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迎接产业发展的新形式,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与招生规模要发生变化、学生的培养标准与方向要进行调整,开设新专业,淘汰旧专业;加强师资引进与新技术培养,以适应新专业与人才培养需求;对现有实训资源的改造以及新资源的重新购置,等等。只有努力适应市场规律、顺应经济发展趋势,职业教育才能办出特色,才能助推“两化”融合进程实现工业化的升级改造。

(二)“两化”融合背景下职业教育发展的机遇

“两化”融合也给职业教育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我国大力推进传统企业转型升级、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将不断加强,信息技术的应用推广逐渐深入,在质量、计划、财务、生产、设备、人力资源、安全保障、绩效管理等环节加强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在“两化”融合进程中,人才队伍建设是最重要的一环,国家也依托高校、研究所等建立一批培训基地围绕两化人才需求加强人才培养,面对这良好的机遇,高职院校要努力创办人才培养基地,针对周边行业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培养企业信息化进程中所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使职业教育在顺应社会发展历程中占据有利位置。

四、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内容的重新梳理

“两化”融合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需求,这就要求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标准进行重新梳理,各专业不仅仅注重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还有加大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只有提升了信息素养,学生才能有技术再造和技术迁移能力,才能突破技术更新升级带来的瓶颈问题。所以,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设置,要紧密结合“两化”融合的新背景、新要求,重新梳理课程体系和培养目标。

在非技术类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增加信息技术相关课程,包括信息道德类课程、基于互联网搜索有价值信息的课程、对信息进行有针对性加工处理的课程、利用应用软件开展内容创新的课程以及传输共享信息的课程,等等。使学生在一定信息道德的基础上,具有搜索信息、获取信息、加工处理信息、传输信息的能力,努力提升个人的信息意识和信息时代的高效学习能力。

在技术类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在提升学生信息素养的基础上,还要加大对学生技术创新能力的培养,结合该专业的市场需求和岗位职责,加强学生专业软件的技术创新和团队协作,使学生能尽快适应行业企业的信息化进程,适应新兴产业的技术要求。加强产教合作,加强与企业工作岗位的对接,让学生在实际工作环境中提升个人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和创新能力。

五、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

职业教育是以市场为导向的教育形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职业教育主要的人才培养模式,随着“两化”融合进程的深入,现代学徒制不断创新发展,在学生培养中取得良好效果。

现代学徒制是对传统学徒制和学校教育的重新整合,根据合作企业的岗位需求,学生从学校招生,并成为合作企业的学徒,学校和企业联合培养学生,最终考核由企业实施,即学生通过企业各项考核,尤其要完成企业综合项目的考核后才能从企业毕业,并正式成为企业员工。

立足信息能力的培养,实施现代学徒制培养的学生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教学资源建设、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以及教学手段的选择等方面,都渗透着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联合合作单位建设专业教学资源库,按照岗位标准建设人才培养方案、联合构建课程体系、开发岗位课程,增设信息技术专项课程,搭建校企共建共享的教学资源信息化平台。同时加强对学生的信息化管理,现代学徒制培养的学生坚持企业的教育主体地位,但学校要参与到学生的教学与管理中,借助信息化手段监控学生的学习进程,实施远程教学与管理,提供人才培养质量。

六、人才培养实施过程的信息化设计

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过程灵活性比较高,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根据行业企业的人才需求做多样化教学过程设计,但在“两化”融合背景下,人才培养过程需要增加信息化成分,包括信息化教学环境的设计、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建设、信息化教学与学习手段的选择等,学生只有在各个环节中尽可能多接受信息化熏陶,才能在成长过程中逐渐提高自身信息素养。

(一)教师以多媒体形式呈现教学内容

减少传统文字形式的教学内容呈现方式,采用图片、动画、视频、音频、三维造型等形式呈现教学内容,信息化体系化的精品资源共享课、网络课程、视频公开课、MOOC等成为主要的教学内容载体。学生的学习对象不仅仅是课程内容,还包括课程内容呈现方式。

(二)教师借助信息技术教学

在丰富的数字化资源前提下,教师还要通过组织教学活动实施教学,随着互联网技术和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移动互联网技术得到普及,教师借助QQ软件、微信、微博等技术实时发送教学活动组织指令,结合数字化资源实施教学活动。

(三)学生借助信息技术学习

信息技术已经全方位实现与教育教学整合,学生借助信息技术学习已经成为现实,包括因特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学生以喜好的方式学习,并进一步打破学习空间和时间,任何地点任何时间都有学习行为发生,这不仅仅完成学习任务,还能提高自身信息素养。

七、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评价标准的变革

职业教育注重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教学质量的评价也围绕学生实践技能的学习效果展开,但随着“两化”融合的推进,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方法与标准也要随之变革,评价内容不仅仅是专业技能,还包括信息素养和学习方法等,评价标准要依据企业各个岗位的岗位要求,侧重于信息技术相关规范,评价方式要立足于真实的综合实践项目,注重基于信息化管理平台的过程性评价。

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是全方位的、多层次的、跨领域的,信息化要与所有工业门类融合,渗透到工业企业的采购、设计、生产、销售、管理等各个环节,成为企业管理的常规方式与手段,是工业企业走可持续发展模式的关键。在“两化”融合,大力推进现代产业的新形势下,培养一批精通信息技术的工业技术技能人才和精通工业技术的信息技术技能人才成为职业教育的使命,所以,在“两化”融合背景下,以市场为导向的职业教育需要紧紧抓住发展机遇,实施全面的调整与变革,以适应未来经济社会的发展方向。

工业信息化论文:大数据时代下工业企业的信息化应用

摘 要:近几年来,在信息化和网络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大数据”的出现成为了一个必然事件。所谓“大数据”描述的是互联网行业的一种现象:数据量呈指数级增长,规模庞大到需要用“海量”来形容。各类企业应用数据的快速积累推进了企业进入大数据时代的速度,我们的企业要抓住大数据技术发展的机遇,紧跟信息化时代潮流。本文在阐述了大数据的定义和特征的基础上,介绍了企业在大数据时代下的信息化应用以及企业面对的机遇和挑战。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企业信息化应用;机遇与挑战

中图分类号:TP39

在各种媒体的连篇累牍的报到和宣传下,我们的大多数企业对“大数据”一词想必都不陌生。无论是对于走在社会发展前沿的互联网、IT产业,亦或是传统的医药、交通行业,大数据必将带来难以估量的价值。在企业信息化过程中,如果掌握对大数据的处理能力,可以在今后的信息化发展应用上取得领先地位。面对如今的大数据时代,正在进行信息化改革的工业企业要把握好大数据带来的机遇,紧跟信息时代的潮流。

1 大数据时代

1.1 大数据的定义。百度百科中说,大数据指的是“所涉及的资料量规模巨大到无法通过目前主流软件工具,在合理时间内达到撷取、管理、处理、并整理成为帮助企业经营决策更积极目的的资讯。”由于数据量的庞大,大数据的单位不能用G或T来衡量,起始计量单位至少是P(1000个T)、E(100万个T)或Z(10亿个T)。大数据是一种海量的、高增长率的以及多样化的信息资产,它需要新的处理模式来进行数据的处理和应用。

1.2 大数据的4V特征。大数据具有四大特征:一是数据量巨大。各种智能设备产生了大量的数据,数据量从TB级快速升到PB级别。二是数据类型繁多。如网络日志、图片、视频等。三是价值密度低。以视频为例,连续不间断监控过程,可能有用的数据只有一两秒。四是处理速度快。因为数据存在时效性,所以大数据要求能够快速处理。“1秒定律”,这与传统的数据处理技术有着本质的区别。业界将大数据的特征归纳为四个“V”,即Volume(容量)、Variety(种类)、Value(价值)、Velocity(实时)。

2 大数据时代下工业企业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 传统的工业企业的信息化水平不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工业企业获得了迅猛的发展,在大数据的时代下我国的信息化系统在传统企业的应用效率却得不到较大的提升,传统的工业企业在节能降耗方面的成效并不显著。由于信息系统得不到其应有的应用,产品的开发力度也不高,开发新产品的速度和能力也得不到应有的提升。

2.2 工业企业缺乏利用信息化来增强市场应对能力。在国外市场,高新技术企业在利用数据化来增强企业的市场应对能力方面取得了显著地成果,但是从我国来讲,我国的高新技术企业大多数情况下还是处于创业的阶段,应对性不强,在通过数据来增强对财务、营销以及库存的管理方面仍然存在着较大的问题,在当前的时代条件下如何通过大数据时代下的信息化的发展进步来增强我国工业企业的资金周转能力以及市场反应性成为了急需解决的问题,因此,我们就需要不断通过建立起企业的网站来不断提升工业企业的知名度,以帮助更多的企业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获得进一步的发展。

2.3 大数据时代下传统产业与当地产业的融合度不高。在当前的大数据时代下,我国的一些企业在实施数据项目时,虽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并没有与当地的企业建立起良好的关系,并没有用高技术新信息来服务于客户,这样一来,就出现了传统产业企业与当地企业脱节的现象,在大数据时代条件下,工业企业更要利用好信息化来不断推动产业的发展。

2.4 企业信息化建设对政府存在较大的依赖性。由于机构不够完善,加之部分企业的思想观念和意识较为落后,使得企业的信息化投入的风险性较大,转化的成果也很难在短时间内完成,因此企业在技术和人才培训方面也常常会感到力不从心,这样一来企业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当中对于政府的依赖性仍然较大。

3 明确大数据时代下信息化推动工业企业加强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3.1 加快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提升我国社会的信息化水平,以信息化来不断推动企业的工业化产值,是当前我国进行现代化建设的重点,更是我国利用信息化来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大战略措施。在当前来讲,我国的企业信息化就是通过现代的信息技术来推动企业信息化的,因此,我们要不断提高企业深度,不断加强企业的信息转化能力,不断以新的信息、新的技术进步来推动产业的发展进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企业的信息化能够在较大的程度上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降低企业的产耗,更好地适应起市场发展的需要。同时也要加快技术进步的脚步,以信息化来带动产业化,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带动企业的创新性发展,这对于我们解决企业生产经营过程当中存在的问题,更好地发挥工业企业的带动作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在大数据发展的今天,大力推动工业企业的信息化,加快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进步,也是我们更好的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客观需要。

3.2 推动我国工业企业发展进步的战略思想。我国工业企业实现现代化,不断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对于实现以企业为主体,以技术创新为动力,以实现示范企业的发展为新的目标,来大力推广现代化技术,不断以信息化来促进工业化,推动企业的优化升级起着重要的作用。

4 大数据下的企业信息化建设

4.1 企业信息化过程中的数据安全管理。大数据环境下,信息系统之间是互连的,他们之间会形成一个息息相关的生态圈。大数据的环境会带来一定的风险,比如:企业自身的商业机密在数据共享时会被泄露;很多敏感数据的所有权和使用权没有被明确界定;数据量的存储和安防措施不够有力等。数据具有共享性,我们在保证数据在大环境下共享的同时,还要注意数据的安全性。我们的信息安全管理工作内容之一就是保证数据在传递过程中不会被篡改和泄露。企业在进行信息化建设时,要加强对数据安全问题的控制和管理,以解决大数据时代带来的新的数据安全性问题,所以大数据时代信息安全管理任重而道远。

4.2 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大数据基础平台建设。大数据时代的发展需要完善的信息基础平台,而现有的供电局信息基础架构还不足以满足大数据时代的发展需求。我们在进行信息基础平台的建设和完善时,不仅要增加信息系统的计算能力和数据消化能力,还要重视对数据资源的扩展和融合。业界普遍认为,现今的云计算技术能够搭建一个信息基础设施平台,满足各类工业企业对数据服务的需要。所以,我们的供电局如果要搭建和完善信息基础平台,应该利用好云计算技术,把自身对大数据的存储和处理能力进一步提高。

4.3 企业信息应用系统逐渐迈入整合化、智能化时代。大数据技术最吸引工业企业的地方不在于它的“大”,而在于数据的“用”――整合、分析、利用等。我们的企业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总是会产生大量的数据,这是一种不可避免的现象。而此时,如何将那些海量的数据加以整合和利用是目前企业进一步加强信息化建设遭遇的必须要解决的拦路虎。大数据信息应用系统对如何利用好数据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而在大数据应用系统发挥作用前,企业急需对系统模型和数据规范进行统一和整合。我们的企业在大数据时代的发展和推动下,将信息应用系统推动到智能化的阶段。

4.4 加强企业信息化环境建设,为工业企业信息化提供环境保障。建立起企业现代化建设的激励机制,切实提高企业的信息化水平。进一步加大企业的信息化水平、不断推动企业管理模式的创新,加强技术合作领域的创新型发展,引进国外先进的经验和创新发展的实例来促进企业信息化,不断推动企业整体水平的提高,改造落后的生产管理模式来加强企业的发展进步,使得信息技术能够真正为工业企业的发展提供力量,为企业信息化创造条件。在大数据时代,工业企业也要充分利用各种形式、各种媒体来加大企业的信息宣传力度,增强企业的最新信息技术的更新普及,使得企业形成良好的信息化氛围。另外,企业也可以利用好大数据时代的信息化来建立起网络化的服务平台,使得工业企业的形象以及服务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5 企业在大数据时代下面对的机遇和挑战

5.1 信息化建设中的缺陷。首先,我们的大多数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中,都仅仅是对信息技术的简单应用,而没有意识到数据将带给我们的巨大价值。其次,很多大型的国有企业因为受到政策的保护而导致自身危机意识薄弱,在信息化建设中会慢半拍,落后于其他外资或合资企业。还有,许多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中对大数据技术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在企业管理上缺乏对大数据的应用,导致企业管理高成本、低效率的局面。

5.2 把握住大数据时代带来的机遇。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会给企业带来革命性的影响。企业通过对大数据的分析和挖掘,可以优化自己的信息管理流程,逐渐变成精细化、数据驱动型的管理。企业传统的管理和运营模式会被改变,大数据将成为企业的决策中心,并提高企业对市场的反应能力和降低企业管理成本。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企业在大数据发展中受到的影响程度也不同,总的来说,就是大数据技术应用越深,企业吸收的价值也越大。目前来看,企业主要需要做的就是利用大数据技术不断提升自己的信息化水平,并积极挖掘大数据的应用。

5.3 应对大数据的挑战措施。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我们的企业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挑战。面对这些挑战我们的企业可以做出以下措施来应对:一是加强领域的合作,各相关技术领域的专家要加强合作与共赢;二是开发高效的数据密集型计算方法,科学家们需要加大研发力度;三是在信息化应用过程中不断进行调整,遇到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

6 结束语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国际上许多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中遭遇着各种各样的机遇和挑战。在这种情况下,哪个企业能最快地适应和习惯新形式下的数据模式,熟悉和掌握最新最有效率的数据处理方式,那个企业就能在信息化建设中占得先机,取得主动权。大数据时代是针对国际来说的,所以为了紧跟国际步伐甚至超越某些国家,我国的许多企业开始投入到大数据技术的研究中,以期能够尽快的建立和完善自身的信息化建设,并提高企业的优秀竞争力,为企业的未来发展前景寻找有力的支撑。

作者简介:郭凯成(1980.09-),男,江西南昌人,研究生,中级职称,信息主管,研究方向:信息安全。

作者单位:大唐华银金竹山火力发电分公司,湖南冷水江 417505

工业信息化论文:浅谈数字信息化技术在工业设计中的重要性

摘要:随着当前数字信息化技术在工业中的不断应用,工业设计相关设计方法和理念等也因此得到高速发展。本文通过对数字化与工业设计关系的论述,指出工业设计的数字化和智能化是趋势,并根据当前的数字化技术现状和发展方向,分别从设计理念、设计展示方式、信息获取途径、设计效率以及设计推广等方面总结并预测了工业设计在数字化技术推动下发生的一系列变革和趋势,为未来工业设计研究提供了一定方向和借鉴。

关键词:工业设计;数字信息化技术;重要性

在信息化和全球化经济背景下,当前的一些诸如CAID、CAD/CAM、RP、3D打印等先进技术和诸如生活形态研究、人机研究、市场信息研究等可共享的设计成果得到很好地推广和利用,数字化信息化技术与工业设计整合,通过优化各种设计资源,为社会提供更全面和高质量的设计服务,并使得工业设计得到高速发展。

1.数字信息化工业设计的涵义

数字信息化工业设计, 即在数字化技术和工业设计相结合后形成的系统支持下, 进行工业设计领域内的各类创造性活动与传统的工业设计相比,数字化工业设计在设计方法、设计过程、设计质量和效率等各方面都发生了质的变化, 它涉及了CAD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多媒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并行工程、敏捷制造、优化技术、模糊技术、人机工程学等许多信息技术领域。

2.数字信息化推动工业设计变革的具体表现

随着计算机技术、互联网与物联网的日益普及,电脑、平板、手机等电子产品被越来越多的人所依赖,无论是人的生活模式、工作习惯还是意识形态均发生了很大改变。相应的,工业设计领域也与时俱进,发生着巨大变革:

2.1向营销推广扩展的工业设计创意模式

产品推广成功与否与营销模式有着紧密联系,而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子商务、网络营销和物联网营销均成为了当前重要的商品营销模式。这一趋势要求工业业设计在进行创意设计时必须考虑后续营销推广模式,进行与之对应的细节设计,因为当前的创意思路与营销有着紧密联系。新型的、扩展到营销推广的工业业设计创意模式将成为未来重要设计模式之一,尤其对创新型产品而言。

2.2时尚的个性化与定制设计趋势

个性在数字化时代受到空前的强调与尊重,产品和服务的个性化与差异化成为大众消费者日益明显的需求特征,与此呼应,设计模式也逐渐由传统的标准化、大批量化设计逐渐向迎合消费者需求的个性化与定制设计调整。时尚的个性化与定制设计趋势在数字化时代日趋明显,而正在快速成熟的众多数字化技术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该趋势的可行性。

2.3为产品宣传和展示提供多样方式

在传统的产品展示和宣传模式中通常需要用户到现场了解商品,且有相当大一部分不能试用或触摸,导致用户无法对其进行深入了解,同时进行现场展示还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准备场地、布展和宣传等,局限性比较大。而数字化设计的相关成果如多媒体技术和虚拟展示、虚拟现实、3D打印等技术等为厂商和设计师提供了更多选择。

2.4为设计师获取信息提供新方式

网络在当前时代已成为各类信息和知识的集散地,也成为每个人认识世界或被世界认识不可或缺的部分。设计师的设计工作和设计方式同时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巨大变化,其一便是扩展了设计师获取信息的渠道和方式,加快了知识获取的速度,这使得中国的工业设计师们能及时全面地获得最新信息资讯和知识。互联网上的信息是无国界的,国内设计师可借助网络这个媒介在信息获取的层面上与国外设计师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从而缩短国内设计师因技术资料不完善和信息资讯滞后而产生的差距,为设计师开拓了更广的空间,提升了国际竞争力。

2.5提高了工业设计开发效率与品质

在数字技术推动下,设计过程中的大部分事务性、重复性工作已逐步由以计算机和互联网、物联网为主导的设计系统和工具承担,设计师只需要完成机器难以做到的以思维性和创造性为主的工作。借助CAID相关技术,设计师可以将更多时间和精力集中于分析与创意等方面,从根本上改变技术密集型的工业设计师大量从事劳动密集型工作的状况。在当代工业设计趋向多学科交叉融合趋势下,市场人员、设计师、工程师以及经济师可以把整个设计项目的策划、设计、制造、营销等活动体系整合,达到更紧密的合作,从而极大地缩短产品开发周期,提高了设计效率和品质。

3.数字信息化下的工业设计发展趋势

数字化技术为工业设计提供了多样的数字平台,它为概念设计提供了虚拟空间,引入了数字化空间,将设计师从繁琐的传统手绘设计过程中解放出来,一定程度上脱离了笔、纸、尺、规等传统草图绘制工具。促使工业设计从传统的二维空间拓展到虚拟的三维空间,促使工业设计朝着智能化方向发展,以信息化技术为特征的产品智能化构成了人一机界面符号认知系统新语境,使人对产品的认识和操作改变突破了以往人与产品硬件的密切接触,从而使劳动强度、工作效率、以及环境安全得到了根本改善。并将有以下的发展趋势:

3.1可以利用网络设计机构本身的如服务范围、主要客户、优秀成果、设计师构成等信息。

3.2可借助网络建立国外设计机构设计专家库,建立长期合作沟通关系,了解国际最新设计技术和趋势。

3.3可以建立各设计院校资源库,使院校的最新研究成果得到利用,尽快转化为生产力,也使设计人员资源得到丰富和最大限度的利用。

3.4可以改变常规的工业设计流程。

另外,伴随3D打印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的设计合作模式与设计流程或将发生更大的变化。

4.结论

现代工业设计不可能脱离数字化技术的影响,从技术层面到理念层面再到应用层面,涉及到方方面面,数字信息化技术的进步推动工业设计技术与理念的创新,将促进工业设计的巨大变革,进而保证工业设计的跨越式发展。而作为工业从业者更应该有责任和信心去寻找一条恰当的设计道路,使得数字化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我们实现设计意图的有效工具,能更好地为工业设计服务。

工业信息化论文:转型期南京市工业和信息化产业布局规划研究

摘要:当前南京市正处于加快发展创新型经济的第三次重大机遇期,科技、教育、人才等优势资源,最终要助力南京产业的转型与升级。本文从分析南京市工业和信息化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入手,洞悉产业发展机遇,按照“全市一盘棋、一区一主导、一园一特色”的创新发展思路,加快建立现代产业体系和空间布局系统,最大限度地把科技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促进南京市工业和信息化领域跨越式发展。

关键词:转型期 创新型经济 南京 工业和信息化

南京市工业的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特征,本世纪以来,围绕“工业第一方略”,南京市加快长三角先进制造业中心建设,积极探索具有南京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十二五”时期以来,面对创新型发展的新要求,如何将科技、教育、人才等优势资源融入工业发展,是本研究面临的关键问题。

1、现状及问题分析

1.1、现状

1.1.1、产业基础

2010年南京市实现工业增加值2005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0%。新兴产业产值2308亿元,占全市的27.2%,风电装备等新兴产业居全省领先。

1.1.2、工业用地分布

2010年全市工业用地240 平方千米,主要分布于沿江带状走廊和宁高公路轴线地区。

1.1.3、分区经济及园区情况

现状工业进一步向郊区集中,2010年江宁等六郊区工业总产值达到5526亿元,占全市的65%。现状11个省级以上开发区实现工业产值4232.47亿元,占全市的49.8%。

1.1.4、科技创新能力

现状工业企业的研发经费支出占工业销售收入的比重由2005年的1.4%提高到2010年的1.8%,企业自主创新体系不断完善。

1.2、问题分析

1.2.1、工业经济总量不高

2010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仅占江苏省的9.4%,是苏州市的35%、无锡市的66.8%。规模以上企业数量是苏州市的25.9%、无锡市的47.8%,且低于徐州等苏北城市。

1.2.2、工业用地总量小、开发粗放

2010年全市工业用地是苏州市的34.7%、无锡市的88%。全市地均工业产值35.4亿元/平方千米,地均工业增加值8.4亿元/平方千米,地均产出低、工业用地效益不高。

1.2.3、园区实力不强、主导产业不明晰

2010年全市省级以上开发区工业产值不及昆山开发区,4个部级开发区工业产值远低于苏州工业园区,与无锡高新区大体相当。部分开发区不能形成有效的招商选资机制,主导产业不明显。

1.2.4、园区管理创新不足、竞争力不强

南京市部级开发区面积小、发展空间受限、管理体制难以有较大突破,园区发展理念大多停留在开发区发展中级阶段,且园区功能单一、缺少配套,难以对高端企业、人才形成吸引力,缺乏竞争力。

2、产业发展机遇

2.1、国际产业转移继续向纵深发展

国际产业转移从一般加工业转移向先进制造业转移过度,从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向资本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转移过度。新时期,南京参与新一轮承接产业转移和全球要素分工仍有一定的优势。

2.2、国内经济发展方式面临重大调整

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资源消耗为支撑的经济增长模式受到冲击,工业发展将围绕“自主创新、绿色环保”原则进行创新。

2.3、时代要求下的产业转型升级

围绕“节能减排、低碳发展”形成的产业群将成为下个经济周期的支撑点,并有可能引起新的技术革命。新一代网络和信息技术将促使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带来生产技术和组织方式的深刻变革。

2.4、实施创新驱动的重大战略机遇期

作为全国唯一的“国家科技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和首批“三网融合试点”城市,南京面临加快发展创新和服务经济的第三次重大机遇,这为工业和信息化创新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2.5、青奥会和城乡统筹推动新一轮产业布局调整

青奥会的举办将提高南京的国际知名度,为全面参与国际产业分工带来重大契机。南京城乡统筹进入加快推进期,“三集中”策略将进一步释放产业空间。

3、产业发展策略与重点

3.1、发展思路

加快建立现代产业体系,形成以战略性产业优秀区、先进制造业基地、产业辐射区为框架、以特色产业园区为支撑的空间布局体系,把南京打造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及软件信息服务业基地。

3.2、发展策略

3.2.1、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

以工业化引领城镇化,以城镇化促进工业化转型,依托副城推动战略性产业发展,依托新城推动先进制造业发展,以新市镇作为先进制造业发展配套区,统筹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

3.2.2、创新驱动与投资驱动结合

加强产业创新体系建设,使创新成为产业发展的根本动力;走开放式创新发展路径,利用全球创新资源,形成以创新为特征的内生式增长模式。

3.2.3、空间拓展与功能提升结合

加大园区整合力度,拓展省级以上开发区发展空间,使其成为全市工业发展的主载体。加快推进开发区“二次创业”,逐步建成现代产业园区。

3.2.4、高起点定位与自身优势结合

改变“基于现状谋规划”的传统思路,深度挖掘资源禀赋,把握发展机遇,明确高起点,建设一批优势突出的产业集群园区。

3.2.5、增长与可持续发展结合

继续发挥工业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提高可持续能力。

3.3、发展重点

3.3.1、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国际化

确立以软件谷为优秀、以南京软件园和江苏软件园为两翼的“一谷两园”发展格局,向世界软件名城迈进。

3.3.2、支柱产业高端化

加快南京液晶谷、未来网络谷、无线谷以及物联网基地和北斗基地建设,促进电子产业高端化发展。依托部级石化基地,发展循环经济产业链。以新能源汽车为重点,加快上汽、长安汽车建设,引导相关企业向江宁、浦口、溧水基地集聚。促进南钢、梅钢两大基地产品升级,打造国内精品钢基地。

3.3.3、新兴产业规模化

加快发展以新型显示为主的新兴电子产业、以输变电为主的智能电网产业和以风电装备为主的装备产业。依托南京开发区和化工园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群及新材料产业,依托生物医药谷发展生物医药产业。依托“南京轨道交通产业园”,构建产业集群;依托空港为中心的产业基地发展航空航天产业。

3.3.4、生产性服务业支撑化

以紫东创意园为载体促进工业设计发展;依托现代物流体系及苏宁、苏果电子商务平台提高对制造业的支撑能力。

4、产业空间布局规划

按照产业转型和“梯度分布、专业集聚”要求,以绕城公路、绕越公路为界,形成“1+2+4+6” 圈层式产业布局框架。“1”即主城;“2”指两条创新带;“4”指四大战略性产业优秀区;“6”指六个先进制造业基地。

4.1、主城

利用工业退出的机会,在提升医疗卫生等服务业质量的同时,积极发展金融保险、商务会展、研发设计、总部经济、文化创意、现代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

4.2、创新带

依托科教创新资源,打造南北向的“仙林大学城―麒麟科技园―江宁大学城创新带”、东西向的“模范路创新街区―高新区创新带”,为战略性产业发展提供创新动力。

4.3、战略性产业优秀区

依托部级开发区,打造全市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最主要的载体,包括软件谷、高新区、南京经济开发区、江宁经济开发区。战略性产业优秀区应坚持“产城融合”理念,规划面积达到100平方千米。

4.4、先进制造业基地

依托新城及重大交通枢纽,布局六个先进制造业重大项目承载地,培育产业集群,重点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汽车、轨道交通、航空航天等产业集群。先进制造业基地与新城融合发展,规划面积达到50平方千米。

5、小结

今后一段时期是南京市产业转型升级和工业产业布局体系完善的关键时期,本文围绕转型期国内外发展形势,剖析现阶段南京产业发展的突出问题,并从产业发展思路、发展重点和发展策略上进行全市层面的产业发展统筹,进而按照“全市一盘棋、一区一主导、一园一特色”的创新发展思路,通过产业空间布局规划落实产业发展的诸多新要求,期待南京能够把握创新型经济的第三次重大机遇期,将科技、教育、人才等优势资源转化为产业转型升级的助推器。

笔者认为本文是南京市工业和信息化发展认识层面的初步共识,具体实施还需要很强的创新意识培养和配套政策指引,因此在文章最后我们再次希望南京市能够建立工业和信息化空间布局协调的领导机制和制度,统筹工业产业布局的重大问题;加快推进重点产业园区综合配套能力建设,营造有利于产业发展、技术创新、重大项目建设的发展环境;进一步制定并落实有利于新兴产业发展、产业集聚的政策措施。

工业信息化论文:基于VAR模型的工业化、信息化与金融发展研究

【摘 要】工业化和信息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内容,而金融发展又是两者的强力支撑,三者能否同步发展关系到现代化建设的成败。本文以新疆为例,采用1995―2012新疆工业化、信息化与金融发展的相关数据,建立VAR模型,并通过ADF平稳性检验、Johansen 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性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和方差分解等进行实证研究并分析新疆地区工业化、信息化与金融发展的内在关系。

【关键词】工业化;信息化;金融发展;VAR模型

一、引言

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坚持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道路,并不断推动工业化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推动工业化与城镇化良性互动,推动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新四化”相互促进,四化同步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经之路。工业化与信息化是一对“孪生子”,其深度融合决定着产业优化升级的方向。对于宏观经济的稳定和实体经济的发展,一个现代金融体系不可或缺,更要推进金融体制改革,深化金融发展。总而言之,工业化、信息化与金融发展三者相辅相成,工业化是现代经济发展的表征;信息化更是深刻改变社会经济的各个方面,被提升到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金融发展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助推力,实体经济的发展也为金融发展提供理想的土壤。

新疆地处西北边陲、西气东输的起点、西部大开发的主要阵地,也因其资源丰富、民族复杂、地域广大而备受关注。新疆城镇化和信息化水平相比东中部地区和全国平均水平较低,作为边缘地区更需要吸引更多金融资源和有效配置金融资源,为城镇化、信息化提供必要的金融支持,因此有必要理清新疆地区工业化、城镇化与金融发展的内在关系,不断推动深层次体制改革,有助于促进新疆地区

社会经济发展,落实“西部大开发战略”,维持边疆稳定和民族团结,具有重要的经济和政治意义。

国内外关于工业化与信息化关系的研究较多,姜爱林(2002)认为工业化是信息化的源泉,信息化是工业化的派生物,后工业化是信息化的特殊表征[1];吴敬琏(2006)指出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就是新型工业化道路[2];俞立平(2009)研究得出现阶段工业化对信息化的影响速度大于信息化对工业化的影响速度,且工业化对信息化的影响更加稳定的结论[3];谢康等(2009)认为对工业化与信息化研究较为零散的原因在于我国二者融合的环境和基础与欧美不同[4]。国内外学者关于金融发展的研究更多地是与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联系在一起,也有一些是单独探讨金融发展与工业化或信息化的关系,很少把三者放在同一范围内进行研究,黄海清(2012)利用VAR模型对广西工业化、信息化与金融发展之间的内在关系进行研究[5],但本文选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考虑西北落后民族地区,具有很强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二、指标与数据选取

(一)工业化指标

工业化通常被定义为工业或第二产业产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不断上升的过程,也跟从业人数在总从业人数中的比重不断上升密切相关。但是工业的发展并不是孤立进行的,总是与贸易的发展、市场的扩大和制度的完善密不可分,一般用非农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来表示工业发展水平[6]。

(二)信息化指标

信息化是指社会经济的发展,从以物质与能源为结构的重心,向以信息为结构重心的转变的过程,一般意义上被认为是通讯的现代化和计算机化。一些研究参照国家信息化测评指标来对信息化水平进行测度,但由于数据的繁琐和公认程度不高,我们一般用邮政与电信业务总额占GDP比重替代,是典型的信息化指标[7]。

(三)金融发展指标

金融发展一般分为金融增长和金融深化,涵盖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等行业。国际上常用金融相关率说明经济货币化程度,但由于新疆金融市场起步较晚,银行业占据主要投融资地位,因此本文选取年底存款余额加贷款余额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来表示金融发展水平。

本文选取1995-2012年的统计数据为样本(来源于1996-2012《新疆统计年鉴》和2012年新疆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因为统计数据具有年度一致性,所以未做转化。为了统计方便和消除异方差,本文做了对数化处理,结果不会对时间序列产生影响。

三、实证检验与分析

(一)ADF检验

时间序列分析要进行平稳性检验,以消除虚假回归等问题,一般可以通过散点图、样本自相关函数和ADF检验。本文对新疆工业化、信息化和金融发展指标,及一阶差分序列进行ADF单位根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从表1的ADF检验结果我们可以看到,信息化与金融发展指标对数序列在10%的显著水平上都不显著,不能拒绝有单位根的原假设。一阶差分序列后,三者都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LNInd、LNInf、LNFin为一阶单整时间序列,时间序列上的统计特征不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化,曲线围绕平均值上下波动,通过平稳性检验。

(二)Johansen协整检验

一阶差分使得时间序列变得平稳,但也容易丢失一部分总量的长期信息。而协整检验研究非平稳序列的线性组合是否具有稳定的均衡关系和共同的随机性趋势。从ADF检验得知LNInd、LNInf、LNFin为一阶单整时间序列,它们之间可能存在协整关系。 我们用Johansen协整检验方法对LNInd、LNInf、LNFin指标间的协整关系进行检验,通过LR、FPE、AIC、SC和HQ准则选择VAR模型的滞后阶数为1,采用第四种形式(有线性确定性趋势,有截距项,有趋势项),得出工业化、信息化与金融发展指标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

(一)Granger因果性检验

由Johansen协整检验我们得知新疆工业化、信息化与金融发展之间存在稳定的均衡关系,存在共同趋势,存在关联性。现进一步通过Granger因果性检验探讨变量之间的相互依赖性,该检验方法为200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克莱夫?格兰杰提出,但检验结论只具有统计意义上的因果性,而不一定是一种真正的因果关系。

表3 格兰杰因果性检验结果

滞后两阶的Granger因果性检验结果表明:检验接受工业化不是信息化Granger原因的假设,但概率仅为0.06652,若在10%的置信区间下则工业化是信息化的Granger原因,信息化也是工业化的Granger原因,表明工业化与信息化互为影响,信息化与工业化高度融合。检验工业化不是金融发展的Granger原因的假设,也接受金融发展不是工业化Granger原因的假设,但10%置信区间下金融发展是工业化Granger原因,金融发展能为实体经济的发展提供金融支持,优化资源配置。但信息化与金融发展相互不是对方的Granger原因,因果关系不明显,可能和数据样本的选择有关。

(四)VAR模型估计

通过前面的ADF检验和Johansen协整检验,本文认为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的工业化、信息化与金融发展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就此构建VAR模型,对新疆地区的工业化、信息化与金融发展时间序列的关系进行估计。通过LR、FPE、AIC、SC和HQ准则选择VAR模型的滞后阶数为1,在一阶差分下新疆工业化、信息化与金融发展指标时间序列下平稳,通过估计得到VAR模型如下:

从VAR模型的估计结果来看,工业化指标受到滞后一阶的工业化指标影响明显,受滞后一阶的金融发展和信息化指标影响不明显;信息化指标受到滞后一阶的工业化和信息化指标影响明显,受滞后一阶的金融发展指标影响不明显;金融发展指标受到滞后一阶金融发展和工业化指标影响显著,受滞后一阶的信息化指标不明显,与前面Granger因果分析基本一致。

(五)脉冲响应函数分析

对VAR模型进行检验,发现全部根的倒数值都在圆内,VAR模型稳定,可以进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横轴代表响应函数的追踪期数,纵轴代表因变量对解释变量的响应程度,得出脉冲响应分析的合成图。左图中,工业化指标对于自身的响应最大,后一直下降,对信息化指标的响应先上升后下降但作用一直为正向的,对金融发展指标的响应起先为负向的,后转负为正。中图信息化指标对自身响应最大,随时间推移不断趋向于零,对工业化指标的响应先上升后下降,先负向后正向,对金融发展指标的响应趋势相反。右图中,金融发展指标对自身、工业化指标、信息化指标响应的程度与趋势基本与中图信息化指标对自身、工业化、金融发展的响应保持一致。

(六)方差分解分析

对所建立的VAR模型进行方差分解分析,考察变量扰动项对变量变动的贡献度。图2中横轴代表滞后期数,中轴代表贡献率。左边的图中,LNInd的方差在1990年工业化指标贡献率为87.6%,之后不断下降,2012年为60.6%;LNFin的贡献率从1990年的12.4%下降为2012年的6.8%;LNInf的贡献率从无到有一直上升到32.5%。中图LNInf的方差分解中信息化指标的贡献率一职保持在90%以上,但一直呈下降趋势,LNFin、LNInd贡献率虽小但却上升趋势明显,保持在较低水平。右图中,1990年LNFin的方差贡献率全部来自于LNFin,后一直下降到92%,LNInd、LNInf上涨缓慢,影响不大。

四、结论与建议

本文利用VAR模型对西北民族地区新疆地区1990―2012年工业化、信息化与金融发展的内在关系进行研究,并进行ADF检验、Johansen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性检验,同时根据VAR模型估计结果进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和方差分解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1.通过平稳性与协整检验发现,新疆工业化、信息化与金融发展指标之间是平稳性时间序列,并长期保持均衡状态。通过Granger因果性检验发现,工业化与信息化是高度融合的过程,是新型工业化不可或缺的部分。金融发展对实体经济尤其是工业的发展具有很强的推动力。金融发展对信息化的作用、信息化和工业化对金融发展的作用均不明显。

2.通过对VAR模型估计结果的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信息化与金融发展对工业化都有正效应;金融发展对信息化具有正效应,随着信息化的推进,对金融化为负效用。

3.通过对VAR模型估计结果的方差分解分析发现,随着工业化的推进,信息化对工业化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工业化、信息化对金融发展的贡献率都有弱微增长,但在低水平处徘徊;工业化对信息化的推动作用在显著增强。

通过建立向量自相关模型,并进行相关检验,通过实证分析得出新疆地区工业化、信息化与金融发展的内在关系。为进一步推动新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更好更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1.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和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二者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互为因果,工业化是信息化的前提和基础,信息化是工业化的延伸和增长引擎。必须要在继续推动工业化的同时,发挥后发优势,着力推进信息化,实现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

2.推进金融深化和市场化发展,促进工业专业化进程,为实体经济的发展积累资金和优化资源配置,深化金融服务功能,坚持市场配置金融资源的改革导向,加强创新与监管,加强化解金融风险的意识与能力。

工业信息化论文: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互动关系研究

摘 要:厘清和把握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之间的关系对于实现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云南省为例,对四化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云南省四化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和较为明显的单项因果关系;四化变动在短期对农业现代化的影响差异较大;然而,从长期来看,工业化和信息化对于农业现代化有积极的作用,而城镇化则削弱了农业现代化的水平。

关键词:四化互动;熵值法;向量自回归模型;多变量协整检验

一、引言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强调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快速发展对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要求更为紧迫”,强调四化同步下推进农业现代化的紧迫性。

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基本途径,这“新四化”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然而,要做好“四化同步”,就必须从国情、省情出发,遵循客观规律,处理好四化之间关系。研究四化之间的关系,寻求四化统筹的突破口,对于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二、文献综述

近年来,不少文献对于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各自的水平测算较多,也讨论了各化与经济增长的联系。在“三化同步”概念提出之后,关于三化互动、协调发展的研究开始增多。“四化同步”是我国特有的命题,在“三化同步”的基础上增加了信息化发展要求,反映了现阶段发展的现实要求和时代特征。

当前,大多数文献仍然集中在“四化同步”的理论分析,少有关于四化水平的测度、四化互动关系的检验。其中,黄安胜、许佳贤基于熵值法对全国各省域四化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并且对评价结果进行聚类分析和离散系数分析。袁晓玲、景行军等通过对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两两之间相互作用机理的分析,总结提炼出了“新”四化互动关系理论模型,并运用熵值法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法对我国“新四化”的互动关系进行了测度和评价。以往文献中关于三化互动的研究较多,但缺乏信息化的新内容,并且衡量各化水平度时局限于单个指标,没有突出各化的内涵和外延。另外,在无论三化还是四化研究中,都过于研究理论分析或者是全国范围内的互动关系研究,缺少对于特定地区的四化关系的实证研究。

本文认为区域间四化发展过程所表现的互动关系有所差别,尤其是在四化发展水平不高的欠发达地区,其表现的作用方式、作用强度与其他地区不一而足。因此,本文选取云南省为例,分别建立了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基于1990-2011年的时间序列数据测算了云南省四化发展指数,并进而对其进行多变量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

另外,相对于快速推进的工业化、日新月异的城镇化和风起云涌的信息化,农业现代化明显滞后,是实现现代化的短板,四化同步最薄弱的环节依然是农业现代化。因此,本文特定进行了农业现代化对其自身和其他三化的变动下的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以分析四化的发展对其他的发展影响与否、影响方式及影响程度。

三、来自云南省的实证检验

云南省处于我国西部地区,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水平和信息化发展水平均较低,在这样一个不发达地区如何推动四化同步、协调发展,厘清四化之间作用的关系将有重要意义。

1.四化发展水平的测度

本文分别选取有代表性的指标设计体系,用以综合测度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水平:

(1)四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工业化发展水平测度指标集中反映了新型工业化的内涵。本文选取人均GDP、非农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非农产业就业人员数、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单位GDP能耗等6项指标来衡量其发展水平。工业化发展指数用IND表示。

为突出建设新型城镇化的内在要求,确保城镇化水平能全面反映我国新型城镇化的质量,本文选取城镇化率、城镇登记失业率、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每万人医生数、人口密度、城市居民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等6项指标。城镇化发展指数用URB表示。

基于对农业现代化现状的认识,本文选取农民人均纯收入、劳均耕地面积、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土地生产率、有效灌溉率、每公顷耕地农用化肥施用量、每公顷耕地拥有农用机械总动力数、农村固定资产投资、成灾率、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等10个指标来综合测度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农业现代化发展指数用ARG表示。

在衡量云南省信息化发展水平方面,本文选取规模以上电子信息产业制造业企业利润总额、规模以上电子信息产业制造业企业从业人员数、电话(含移动电话)普及率、电视覆盖率、邮电业务总量等5项指标。信息化发展指数用INF表示。

(2) 评价方法说明。熵值法是一种用于多对象多指标体系的综合评价方法,根据各指标传输给决策者信息量的大小来确定指标权重。采用熵值法得到的结果是基于指标自身所传递的信息,因此能克服多变量间的信息重叠和人为确定权重的主观性,使评价体系更科学合理。

(3)数据来源说明。本文所用数据来源于1990-2011 年《中国统计年鉴》《云南省统计年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等,针对评价指标体系所涉及的指标数据进行采集和计算。

(4) 熵值得分结果。根据熵值法计算出的权重,分别计算得出中国在1985 ―2011 年间各年度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测度得分,得到图1。

图1.1990-2011年云南省

四化水平变动情况

2.四化互动的关系检验

首先对云南省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发展指数的数据列进行单位根检验,如果三个数据列属于同阶单整,则对其进行协整检验以确定是否具有协整关系,如果具有协整关系则进一步进行因果关系分析,确定变量间的因果关系,并通过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来进一步分析各化影响程度。

(1)单位根检验。变量序列的平稳性检验是判断变量之间协整关系和进行Granger因果检验的前提。本文运用Eviews7.2软件对IND、URB、ARG 和INF这四组数据分别进行ADF 单位根检验, 检验的最优滞后步长根据AIC 和SC值最小原则确定。云南省的四化发展指数的ADF单位根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可以看出IND、URB、ARG 和INF的一阶差分均在5%显著水平上不存在单位根,表明其同阶单整, 这表明之间可能具有一个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可以通过协整检验进一步分析。

注:检验形式(C、T、L)分别表示常数项、趋势项、滞后阶数。IND和D(IND)分别表示水平值和一阶差分值,*、**分别表示10%、5%水平下的临界值。

(2)多变量协整检验。由于本文存在多个变量,可以采用Johansen协整检验对这三个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进行分析。检验是基于VAR型进行的,因此为了方便进行协整分析,首先构建一个VAR模型。本文采用AIC和SC准则来确定VAR模型的滞后阶数为3,从而在协整时滞后期的选择为2,Johansen协整检验结果见表2。

(注:滞后阶数为2)

由表可知: 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可以拒绝r=0的零假设, 表明这三个变量具有长期稳定的关系,且其中的一个协整关系式为:

[ARG=0.34012×IND+0.28191×INF-1.784337×URB (6)]

由上述协整方程可知,工业化、信息化对农业现代化有正相关性,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之间呈负相关性。其中,工业化水平和信息化水平每提高1%,农业现代化水平就能分别增长0.34%和0.28%,而城镇化水平每提高1%,农业现代化水平则减少1.78%。并且城镇化的提高对于农业现代化的影响要比工业化和信息化的程度要低,这表明云南省在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必须有更强的工业化和信息化为支撑,农业现代化水平才不至于降低。

(3)格兰杰因果检验。协整检验的结构表明了四化之间的确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但这关系是否构成因果关系还需进一步检验。在这里,本文采用格兰杰因果检验来对四化之间的关系进行检验,检验结果如表4所示。

可以看出,在滞后三期、显著性为10%的水平下,工业化是农业现代化的格兰杰原因,但不是信息化和城镇化的格兰杰原因;农业现代化是信息化的格兰杰原因,但不是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格兰杰原因;城镇化是工业化和信息化的格兰杰原因,但不是农业现代化的格兰杰原因;信息化不是其他三化的格兰杰原因。各化之间存在单项因果关系,即云南省的城镇化对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发展有促进作用,而工业化有对农业现代化有促进作用,农业现代化对信息化有促进作用。

一是农业现代化对其他三化变动响应考察。脉冲响应函数是用来衡量来自某个内生变量的随机扰动项的一个标准差冲击对VAR模型当中所有内生变量当前值和未来值的影响。图2显示了农业现代化对工业化、城镇化和信息化的脉冲响应。

从图2可以看出,当在本期给农业现代化1个百分点的正冲击后,农业现代化水平自身反应起伏较大,在第2期农业现代化水平直接降到最低值-0.001517, 随后就逐步提高,并在第6期开始呈现正响应,而后迅速变为负响应,之后逐步提升,最后在第10期衰减至0附近。纵观整个响应期,总响应值为-0.0005133,大部分时期为负响应,且持续时间较长。这可能是因为一些农业机械设备在投入使用后,能在相当长时间内持续使用,在更新它们前不会再投入同样的设备,因此对自身冲击的响应最初为正,在相当长时间内为负,对农业现代化产生了抑制作用。

农业现代化水平变动对工业化水平变动一个标准差冲击的反应最初为正,并在第2期达到最大为0.0015%,接着逐步下降变为负值,在第3期达到最低为-0.000155% ,而后逐渐上升。虽有起伏,但一直处于正响应,其中在第6期开始逐渐衰减稳定于0。可以看出,在工业化的初期为农业现代化提供了物质装备支持,表现为响应函数最初为正值,但随着工业化的大力推进,一部分劳动力和用于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资金迅速被转移,响应函数一度出现了负值。但纵观整个响应期,大部分时期为正响应,总响应值为0.00534023,工业化在较长时期中提升了农业现代化水平。

城镇化对于农业现代化的冲击从一开始的前几期就明显抑制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并在第四期达到最低值,之后开始在0值附近起伏,末期出现在0值附近的正响应区域。纵观整个响应期,在一开始明显出现负响应之后出现正负响应交错的情况,然而总响应值为-0.0009446,表明城镇化在较长时期中还是抑制了农业现代化水平。这可以理解为城镇化的过程吸引大批农村劳动力和资金向城市部门外流,影响了农业的发展。

农业现代化来自于信息化的冲击则不太明显。在第五期之前,冲击带来的影响正负交替,在第五期之后信息化的正响应开始显现出来,并一直持续到期末。纵观整个响应期,大部分时期为正响应,总响应值为0.0008673,信息化还是在较长时期中提升了农业现代化水平。这可能是因为信息化带来的信息技术革新,对于农业部门来说有一个适应过程,在适应过程之后信息化水平持续地提升了农业现代化水平。

二是农业现代化对其他三化方差分解。方差分解是通过分析每一个结构冲击对内生变量变化的贡献度,进而评价不同结构冲击的重要性。通过进行方差分解,得到图2所示结果。由方差分解图可以看出: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不仅受到自身的冲击,同时也受到了其他三化的冲击,来自农业现代化自身的冲击对其自身变化的相对贡献度在第1期为100%,随后逐步降低,经过7期之后,稳定在64%左右;来自工业化、城镇化和信息化对农业现代化的相对贡献度在第1期为0%,随后分别以不同程度逐步上升,经过7期之后,工业化对其的影响分稳定在27%左右,城镇化和信息化的贡献度上升至6.7%、2.96%,工业化的影响要显著高于城镇化和信息化的影响。

四、结论及讨论

本文在首先从理论上讨论了四化之间的互相作用路径,然后选取云南省为例,分别建立了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基于1990-2011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计算了云南省四化发展指数,并进而对其进行多变量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从中可以看出,四化之间确实存在互动关系,但是作用方式和强度有所差异,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及建议:

1.四化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且存在单项因果关系

云南省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之间的发展进程存在长期协整关系,从长期协整检验看, 云南省的农业现代化对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弹性均为正数,而城镇化前的系数为负,且这与之后的脉冲响应函数反映的结果也一致。应该注意到,每提高一个百分点的城镇化水平的正向作用,要超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工业化和信息化带来的负向作用。可见,在大力推进城镇化的时候,需有更强有力地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才能抵消城镇化对农业现代化带来的负效应。

在滞后三期、显著性为10%的水平下,四化之间存在着十分明显的单向格兰杰因果关系, 即云南省的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对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发展有促进作用,但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变化未必会改变城镇化的水平;工业化对农业现代化有促进作用,但农业现代化的水平提高却未必会引起工业化的增加。农业现代化对信息化有促进作用,但是信息化的变动未必会引起农业现代化的提高。

2.四化的变动对农业现代化对四化变动的响应趋势和贡献程度出现很大差异

从整个观察期来看,来自农业现代化自身和城镇化的冲击,对农业现代化有抑制作用。工业化和信息化对农业现代化冲击效应为正。其中来自农业现代化自身的冲击短期正效应较为明显,来自工业化的冲击无论是短期还是长期都将对农业现代化持续有较强的正效应。来自城镇化的冲击在短期和长期都持续表现为负效应,信息化对农业现代化的短期效应不明显、长期将产生正效应。因此,云南省在四化协调背景下推动农业现代化,除了要不断增强农业现代化自身水平外,要把握好城镇化的发展速度,注重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对农业发展的负作用,加强工业化的推进,落实工业反哺农业力度;积极提高信息化建设力度,建立促进农业信息化的长效机制,带动农业现代化发展。

(作者单位:上海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