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公文范文 建筑图论文

建筑图论文

时间:2022-04-02 08:07:08

建筑图论文

建筑图论文:建筑图像走偏管理论文

多个灭点

同一图像中出现多个灭点的现象在当代中国建筑图像中比比皆是,早已不足为奇。然而早在文艺复兴盛期意大利画家兼建筑家阿尔伯蒂(Alberti)在《画论》一书中曾整理出的透视法只具有单一的灭点,表现的空间均为室内,似乎暗示透视的意义在于确定人在空间中的位置。而后来发明的双灭点透视则通常示人以建筑外部,无形中将观察者推出建筑也是空间之外。反观当今中国的建筑图像时,我们不难在建筑表现图上看到迅速风靡的片段的拷贝和大量地拼贴的痕迹,同时许多看似正常的表现图中存在多个灭点。

那么同一幅图像中为何会存在多个灭点?建筑表现介质——电脑,为这一现象的产生提供了基础。建筑表现的生产者——人,使得这一现象得以产生。

在建筑图像的制作过程中,存在着建模、渲染、后期三个阶段,一般使用AutoCAD,3dsMAX,Photoshop等软件。这些软件本身具有充分的精确性,然而,却又都处于人的操控下,因而最终的结果就自然有了人为的痕迹。并且在制作建筑图像时,一般都是将渲好的图像在Photoshop软件中进行处理,加入配景(天空,树木,人物等等)。由于Photoshop软件的局限性,在操作过程中只能依靠操作者的眼力使得加入的配景与渲好的图像基本保持同源,这样就很难表现出和建筑设计要求相同的严密的逻辑。如此这样也就炮制出了看似合理其实不符合科学透视法的图像。

两种空间系统

在当代中国建筑图像中,中国山水画的背景加上科学透视法的建筑,这种做法早已成为时尚,似乎这样生产出的图像更加具有意境,更具有文化底蕴。然而,这种意境的背后却隐藏着两种不同的空间观念: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透视学。

中国山水画:由于受中国古代儒道思想的影响,中国艺术所依存的美学基础就有了儒道思想极深的烙印,因此中国山水画家的心中讲究的自然就是要容纳天地万物,才能做到吞吐自如、来去无阻。于是“因再现的艺术而追求表现,因表现的艺术而追求再现”便形成了中国画的一大特征。中国画所要求的画面意境是以有限的画面,表达无限的空间;这样,我们就不能把中国画中的空间理解成科学的透视空间。为了表达这种感觉,中国画家相应地又以散点透视法代替焦点透视法,这是在中国文化背景和思想中形成的视觉上的心理空间,即所谓的“心视”。

西方透视学:西方艺术则是受基督教的影响,认为神圣的价值在人和世界之外存在,需要去看,去听。他们所认为的三维与二维的相互关系是:“二维平面中的像是三维空间中的物在二维平面上的投射。”正如达芬奇所说的:艺术家必须“以镜子为师”,因而西方透视图像对于空间理念的认识,就是对自然实实在在存在的空间的认识,即科学的空间。而文艺复兴时期,诞生的这样一种具有科学品格的技术——焦点透视(也被称之为几何透视或中心透视)理论,更是从方法上为这种美学追求提供了技术保证。

然而存在着中国山水画与西方科学透视法两种空间系统的这种做法,被大量应用于当代中国建筑图像中,可谓古为今用,中西合璧。这种做法既违背了西方科学透视法也与中国山水画的“心视”相去甚远,但这种手法在当代中国的建筑图像界却极有市场,甚至于成为图像工作者的追求。“建筑设计的起点是问题的发现,终点是一种直指人心的境界。”建筑图像的作用是在建筑建成之前让人体会它的直指人心的境界,其实真正好的建筑在图像中并不需要过多的手法来表现,太多的手法只会画蛇添足。

渲染器里产生的光

光照亮并呈现出一切,而它自身却不可见。光既照亮了世界,又给人许多幻影。正是光的这种神秘特质,使它长久以来作为一个原始的隐喻符号象征着人的灵魂和精神。在柏拉图的洞喻中,囚徒从黑暗到光明的跋涉过程被看作是对自身灵魂的认识过程,只有在阳光下,人们才能认识到自身最真实的存在。然而当今的世界正逐渐进入图像与信息的时代,时间和距离正逐渐被消解,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了解世界上所发生的事,真实的场所体验可以被栩栩如生的画面所代替,人们了解世界的方式也由过去的叙述与体验变为图像与信息的获取。并且对于建筑而言,光不再是精神的传达者,而成为一种客观的媒介,在建筑表面呈现出各种不同表现。

光作为一种反映建筑的手段而存在着,但是当代的建筑图像中,建筑的光影主要来自于在3dsMAX软件中的渲染。在这个软件中设置模拟太阳光的平行光,从而使图像中的建筑产生光影效果。随着科技的进步,各种配合3dsMAX软件的渲染器不断地开发问世,现今的建筑图像已经能够逼真的模拟现实中光产生的效果。这种渲染器运用全局照明技术(GlobalIllumination),建立在MonteCarlo算法上,用于模拟光线的传播。MonteCarlo算法在光照分布计算中,通过光的能量传播介质——光子,直接模拟场景中光线的传播情况。光子由光源发出,贯穿于整个场景,每当需要重新定义参数的时候,就会依据MonteCarlo算法在可能的范围内随机进行定义,模拟光子的发射。光子生成之后,光线会一直追踪它,直到与场景中其他物体接触转化为第二次传播。当光子发生接触时,MonteCarlo算法会随机决定光子的反应,是高光、漫反射、反射还是折射。当某个带有漫反射属性的光子接触表面后,光子的能量就会附加到这个表面的光能分布上,存为光能贴图(illuminationmap)或者转化为这个表面的材质贴图。整个照明模拟计算可以大致分为三步:产生光子;光子在场景中运动;光子被表面接收存为光能贴图或是改变表面材质。运用这类渲染器得出的光影效果几可乱真,完全能够再现或表现真实场景,但却与古代西方所追求的光的精神寓意相去甚远。

注重科学减少“中国特色”

西方透视法传入中国已有五百多年,在不断流传发展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被加入了一些中国的文化特征,已经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西方透视法。

但不论怎样,建筑图像最重要的应当是其“科学属性”,是对建筑所处的自然环境的真实描述。衣服是不是好看要和人相配,建筑好不好要和环境协调。建筑图像可以追求意境和理念,但同时应当在科学性的基础上完成。重环境、重城市是设计的关键,那么为之服务的建筑图像也应如此。

建筑图论文:景观设计教学与徽派建筑图式的融合

摘要:本文从徽派建筑图式的概念及景观设计的地域特性出发,以黄山学院景观设计课程为例分析徽派建筑图式介入景观设计课程教学的理由,最终探讨了徽派建筑图式介入景观设计课程教学的前提、原则与途径。

关键词:徽派建筑图式;介入;景观设计课程教学;思考

黄山学院地处古徽州地区,徽州大地上蕴含丰富而独特的地域文化,其中徽派建筑文化是一朵奇葩。将徽文化引入到景观设计教学中,让徽派建筑图式介入到课程教学活动中来,应是一种积极且具有建设性的工作。

1徽派建筑图式的概念

据社会心理学百科全书中的解释,图式是“代表个人对事物、人或环境的知识的认知结构。是对一个整体的抽象,侧重于许多事例的相似之处。图式可以帮助人们简化现实,帮助人们把外在刺激的若干细节与一个总体概念相联系,而与之不一致的信息则会被过滤掉[1]”。在艺术创作中图式既是指作品的外部形态,也指特定的文化传统和文化环境给艺术家规定的心理定式[2]。因此,本文将徽派建筑图式描述为:在古徽州地区的民居、祠庙、牌坊、园林等建筑物的特征给人们带来的具有显著地方特色与可传承发展的传统建筑艺术总体形象和样式,其有着浓厚的文化内涵。当然,图式也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发展的,它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沉淀的体现民族性和现代性的有价值东西。

2徽派建筑图式介入景观设计教学

景观设计学是一门建立在自然科学和人文与艺术学科基础上的应用学科,它要求对景观设计的理论学习和设计实践都应该从特定地域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中获取养分。景观设计的地域特性给培养景观设计人才的教育教学带来启发。景观设计课程作为黄山学院环境设计专业的优秀课程,景观设计也是该专业两大人才培养方向之一(一为室内设计方向,二为景观设计方向)。结合学校的办学定位和景观设计的地域特性,让徽派建筑图式介入我校景观设计课程教学改革,培养合格的景观设计人才,这既是我校办学定位所需,也是地域文化传承与发展所需,介入方式合理,将是一个多赢的局面。

3具体措施

3.1两个前提

首先,参加课程教与学的主体(师生)要理解徽州建筑图式特征,就如我们要欣赏一场篮球比赛,首先我们要懂篮球比赛规则一样。作为学习者和传承者要了解和掌握徽州建筑图式特征,诸如粉墙黛瓦、马头墙等。其次,参加课程教与学的主体(师生)要理解徽派建筑及其图式蕴含的文化内涵。要让景观设计学习者真正理解和汲取徽派建筑图式精华,为我所用,这需要学习者对徽派建筑及其图式的文化内涵有深刻而独到的理解。徽派建筑蕴含了古徽州的积极社会发展和变迁,反映了古徽州的民俗风情和审美情趣。通过学习,最终能设计出具有黄山地域特色的景观设计作品,为黄山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3.2原则

时空转移,对象变化,现代景观设计应该如何在传统文化中找灵感、汲营养?这是我们要正视的问题。在徽派建筑图式介入景观设计课程教学中要强调,学习和传承徽派建筑及其图式文化不能简单的复制挪用与拼接,更不能毫无章法的变化。教学活动前提是学习汲取徽派建筑及其图式文化中的精华,过程是彰显徽派建筑及其图式文化的主要特征,目标是促进徽派建筑及其图式文化历史传承,价值诉求是达成徽派建筑及其图式文化的创新发展。

3.3徽派建筑图式介入景观设计课程教学的途径

(1)要将徽派建筑图式介入景观设计课程教学活动,不仅是一场景观设计教学活动,而且是一场深刻的徽文化尤其是徽派建筑文化教学活动。文化指导教学部分应包括:①徽派建筑特征:尊重自然山水大环境、富于美感的外观整体性、较灵活的多进院落式布局、精美的细部装饰等;②这些特征映射的是中国古代社会发展过程中科学、文化、艺术等方面所取得的成果,徽派建筑蕴含了古徽州的积极社会发展和变迁,反映了古徽州的民俗风情和审美情趣,它在特定时期、特定地域生动展现深厚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美妙画卷[3]。(2)寻找传统徽派建筑图式与现代景观设计的契合点。现代景观设计作品要求体现出一个地区的自然条件,反映该地域的风土人情和审美取向。景观设计的构成要素要契合当地的人文风俗和人们的生活状态,需满足景观的三十几使用功能,此外,还应让景观富有更多的文化象征等人文色彩。地域文化是景观的内在精神,景观则是地域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之一。徽派建筑的其特色和造型风格主要体现在古徽州的民居、祠堂庙宇、牌坊、园林等反映和体现徽派建筑风格特征的建筑载体。其中少数民居村落最为典型,建筑图式特征为:从外型上是粉墙黛瓦、马头墙;小门窗;结构上是曲折迂回、门楼重檐;风格是自然、古朴、隐僻、典雅。它蕴含着古徽州经济发展、社会变迁和文化意识形态,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观赏和使用价值。那么,我们在景观设计的教学中,要把古徽州民居图式典型特征粉墙黛瓦、马头墙,门窗、家具、盆景,以及它们所抽象出来的图形转化成现代景观设计的元素融入教学活动中,或是让学生完成与此相关的景观设计作品,或是创设条件让学生参加当地景观设计项目和过程,接受实践的锻炼和检验……这都需要我们将徽派建筑图式的特征与内涵内化于心,自觉地将徽派建筑的典型造型样式、图形等外化于景观设计的设计实践中,成为创作者由内而外的一种本能的文化表达与流露,达到物我同一、天人合一的境界。最终培养出能传承和创新徽派建筑文化的景观设计师。

4结束语

对于地方性、应用型本科院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课程教学活动中,依托地域文化,从传统文化中挖掘具有本土文化色彩并具有重要审美意义的图式,并进行合理的运用,使传统文化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

作者:耿佃梅 谢家荣 单位:黄山学院

建筑图论文:探析木建筑图形设计教学的革新

一、建筑图形设计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1.教学内容的改革

1.1遵循课程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原则

以往教学模式注重课程的各知识点教学,缺少课程知识点之间、课程与其他基础及专业知识之间的紧密联系,教学目标不够明确。因此,课程改革应该遵循“教学系统性原则”,将教学系统性原则贯通于建筑图形设计课程教学与实践全过程。应注重建筑图形设计课程各章节各单元之间的连续性、交叉性和系统性,使教学系统性原则在建筑图形设计课程的教学与实践中发挥其指导性和调节性的作用。

1.2遵循设计课程与相关专业课程相结合原则

针对建筑图形设计课程的特点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改革与完善专业课程内容,优化与调整课程的结构体系,将建筑文化及不同类型建筑形式如住宅建筑、园林建筑及商业建筑等融入建筑图形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之中,培养学生的专业综合素质和设计创新能力,以适应现代社会对专业人才的实际需要。

1.3合理分配建筑图形设计课程的课时数

建筑图形设计课程教学总课时为48学时。以往教学模式的课时分配是理论教学24学时,实践教学24学时。改革后的课时分配是以实践教学为主(36学时),以理论教学为辅(12学时),并将理论讲解贯穿于实践教学全过程。另外课时少可通过加强课后训练来弥补课堂实践的不足。实践表明,这样分配课时符合建筑图形设计课程特点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木建筑作品优秀率得到了明显提高。

1.4合理设置案例构建教学内容

合理设置案例,将案例贯穿于课程教学各个单元,以加强其与课程理论知识的联系,明确各单元知识的重要意义。以往教学中设置案例仅作为一种教学方法,综合性较强,教学效果一般。改革后将案例设置于各教学单元,作为教学内容的一部分,由简单到复杂,并要求学生独立完成案例的设计。根据各单元内容,案例可以设置为建筑的局部(如基础、墙体、屋面等)或建筑木制品(如建筑梁、柱、桁架、门、窗、楼梯灯),此部分要求学生根据课上训练的内容在课后完成,设计方法不拘一格,鼓励自由发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完成训练情况。这成为了培养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部分。

2.教学方法的改革

2.1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建筑图形设计课程内容多、教学过程复杂、需完成的实践任务重等,宜在传统的注入式、启发式,讲解和示范等教学方式方法中,引入现代的互动式、讨论式、案例式、多媒体等教学方法。综合运用多种具有互补性的教学方法,使其在建筑图形设计课程的教学与实践中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方法的改革中,应该处理好继承与创新发展的关系,凡是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有利于教学进步的,具有积极启示作用的,都应该继承。因此,传统与现代的教学方法应有机结合,融会贯通。

2.2注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课程教学中,图形构思设计时启发学生在紧扣主题的前提下,突破传统建筑和现有模型的思想限制,大胆尝试,不惧失败,先整体后局部,由粗略到精细,使其在理论上可行,经反复实践、调试,使其成为一件先令自己满意的作品,并总结作品的优点与不足。在出图软件教学中,将各命令的学习与可实现的建筑或建筑构件造型相联系,突破命令本身功能,启发学生灵活运用命令。

2.3传授知识与传授学习方法相结合

以往的教学方法在达成的教学目标上比较单一,大多数只关注课程系统知识的掌握,从而出现了教多少会多少的现象。采用传授知识与传授学习方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不仅能让学生掌握系统知识,而且还能让学生获得独立学习与更新知识的方法和能力。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学习变被动为主动。

2.4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教师的素质主要包括教育理念、专业知识、文化知识、教育知识、实践知识、教育能力、科研能力、社会服务能力等。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与有效实施,会影响到学生专业综合素质与设计创新能力的提高,会影响到教学质量和专业人才培养的效果。另外,社会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教师现有的知识、技术会逐渐淘汰。因此,教师应该与时俱进,努力提高专业技能和教学水平,使自身素质不断提高。

二、课程教学改革应注意的问题

1.教师的教学能力

采用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的教学模式,以设置案例构建教学内容的方法,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教学能力和水平。教师应当在熟练掌握设计软件操作的基础上,要具有在木结构建筑领域良好的业务素质。同时,教师还应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在教学组织中,及时了解学生动态,分析学生所讨论出来的信息,及时作出正确判断,加以引导。为了使木建筑图形设计过程更好地衔接,教师应掌握多门涉及二维、三维图形设计软件,这样方便利用设计软件短时高效绘制图形表达设计意图,进而设计出优秀木建筑图形作品。

2.案例引入

在案例引入方面,要求教师到木结构建筑企业或建筑工地去搜集,把握好案例的难易程度。案例应清晰明了,既不能太简单,又不能太复杂,以达到实际的教学效果。案例的引入要以大家熟悉的建筑为主并作一定讲解,案例安排上由浅入深。

3.成绩考评

改变以往的卷面和上机考试作为评价标准,将成绩考评的重点放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注重学生的日常评价,提高平时成绩比例,把过程评价和学生的上机考试作为考核的主要内容。过程考核中按照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及项目的完成质量给予相应的分值。考试只注重实践操作,成绩比重由80%降低至60%,以此激励学生重视学习过程。

三、总结

从课程改革的教学效果来看,这种以构建案例为教学内容为导向的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的组织形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在改革后的课程教学过程中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学习目标更加明确,能够熟练掌握建筑图形设计的方法和规律,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了锻炼,木建筑作品优秀率得到了明显提高,同学们在由南京林业大学和浙江荣事集团联合举办的“第三届‘荣事’杯木结构设计大奖赛”中取得了前三甲,其作品得到了专家评委们的一致好评。学生的专业素质满足了木结构建筑企业的用人要求。课程的改革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老师授课的效率大大提升。当然,在今后的授课中还可能出现新情况新问题,需要教师不断探索和改进。

作者:杨小军 阙泽利 孙友富 单位:南京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建筑图论文:建筑图解思考

摘要:本文根据作者多年的工作经验,对图解设计方法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进行了简要的阐述。

关键词:图解;建筑设计

“自由地画,通过线条来理解体积的概念,构造表面形态…首先要用眼睛看,仔细观察,你将有所发现…最终灵感降临…”-----勒•柯布西耶

20世纪的后半叶期间,建筑知识的基本技术和工序产生了一种潜移默化的转变,从Drawing(制图)向Diagram(图解)过渡。当然,如果图解只是像过去一样在建筑设计中被当成一种普通的工具来使用,那么这种转变就不会非常明显,当然也就不会引起太多的关注。然而,在最近的十几年时间里,图解的概念却作为建筑学讨论中的一个主要术语成为西方建筑理论探索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图解的使用在许多世界知名建筑师的设计实践中频繁出现,这样,图解就作为一种设计手段被赋予了新的角色。在最近近30年的时间,图解理论开始时是随着后现代主义的发展而被逐渐运用,与形式、语言、表现,以及将要看到的与程序、动力、行为同等程度的纠葛而掷镯前进的同时,在千禧年的时刻,图解作为建筑生成与讨论的终极工具,以孤注一掷的姿态隐约浮现。(彼得•埃森曼著陈欣欣何捷译《图解日志》2005年8月第一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第7页第2段)。在不受意识形态影响的状态下,图解推动了一系列的建筑实践。

一、 图解的概念

在维基百科全书中“diagram”被解释为:图解是对概念、想法、结构、关系等进行简化和组织后的视觉表达,它被广泛地使用在人们生活、工作等各个方面,它能够使论题变得更加形象和更加清晰。图解(diagram)在建筑设计领域中一般被认为是用图形进行解释的工具。

一般地说,图解是一种绘画式的速记。它是一种表意符号,但不一定是抽象的。它是事物的再现而不是事物自身。从这个意义上讲,即使是在它试图表达形式关系和它们的构成过程的时候,它也需要被具体体现,也是具有外延或内涵的。同时,图解也不是结构或结构的抽象表达,虽然它解释某个建筑客体中的关系,但它却不能等同于客体。彼得•埃森曼著陈欣欣何捷译《图解日志》2005年8月第一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对图解的概念有一个大体的了解,图解的概念也在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同。“就像所有将要发生变革的时代,总会有新的图像标志突在前面,好像照明的灯塔。这就是图解的概念。”这就是彼得•埃森曼对图解的最直白的解释。从历史上看,建筑的图解概念就像建筑本身一样古老,可以从两种方式进行理解:一种解释性或分析性的工具以及另一种生成性的工具。

图解(diagram)在建筑设计领域中一般被认为是用图形进行解释的工具。图解创作法做为一种建筑设计方法,几体来讲是以建筑相关域知识为基础,运用图解思考,借助建筑图示语言这一工具,获取敏锐的感知能力和科学的分析方法。“图解思考”的本意为用速写或草图等图形方式帮助思考,是一个设计思考模式的术语。速写或者图画应该并且能够帮助设计师思考,这一见解即是图解思考概念产生的基础。只要去翻阅一下己经出版的达•芬奇L(oenardodaVinc)i的速写本,我们就可以深刻领会到“图解思考”的真正魅力所在。这些看似杂乱无章的线条和图形,把当时达.芬奇的设计思考过程一一再现。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思维的跳跃,演进,一切都是轻松而随意的。当然,还有很多伟大的建筑设计师如路易斯.康、勒.柯布西耶(LeCobruseir),他们所保留下来的设计草图也让我们对“图解思考”产生了更加浓厚的兴趣。

那些建筑大师的图解经常使用简单的笔触来表达清晰的概念。密斯的图解是紧绷的、优雅的和宁静的,图解是他完美建筑的前奏。勒•柯布西耶的图解是明确的、强劲而有力的,讲述了其作品的普遍性。阿尔瓦•阿尔托的图解是抒情的、有机的和流畅的,可以把其空间感情表达出来。

二、图解设计方法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

虽然世界上许多知名建筑师在各自的设计过程中有着不同的出发点,但是他们都不约而同的选择了图解设计方法。如彼得•艾森曼,雷姆•库哈斯,伯纳德•屈米,妹岛和世等,他们的作品是当代设计的典型代表,这几位都在尝试用图解的设计手法进行设计,或是阐述自己的理念,但是他们的图解都具有自己的独特之处。

图解具有解释的功能,可以把形式、结构或程序清晰地解释给设计这本身和其他人。例如在2002年建成的横滨国际游客中心(Yokohama International Port Terminal)项目让Foreign Office Architects在国际建筑设计界得到了很好的评价。这不仅仅是因为建筑本身,更多是因为他们的设计方法和设计理念。FOA的两位合伙人在他们关于横滨码头的专著中写道:横滨的项目是一个码头,在这里你永远都不会折回你的脚步。这个设计产生于一个功能图解,它努力避免码头特有的线性组织特征。无论在哪个方向穿过码头,你一直都不会有走回头路的经历。这个设计的价值并不在于它形式的特征或是文化的陈述,而是在于它空间的性能,这也就是为什么图解的发展对于这个项目来说是如此重要。在这个项目中,通过物质‘地面’的展开,把‘无返回流线图解’转变成三位图解。这样人体工程学和功能上的信息就结合在图解之中,由此决定了表面变形的尺寸和几何形态,还有那些承重结构尺寸的技术信息也结合在其中。而只有在图解吸收了所有这些信息之后,它才成为一张图纸,才能获得量度上和几何上的决定。

从文艺复兴时期的羊皮纸绘图,到柯布西耶的九宫格,再到埃森曼的新图解设计手法,可以发现图解一直在影响着设计。通过对图解这一设计理论的研究可以使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一些西方知名建筑师在其设计作品中所蕴含的思想和建筑理念,从而为我们自身的建筑设计时间带来反思和启发。

建筑图论文:中国建筑的文化盛典:第一届中国建筑图书奖颁奖典礼等

中国建筑的文化盛典:第一届中国建筑图书奖颁奖典礼

2008年4月23日,在联合国第13个“世界读书及版权日”到来之际,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与中国图书馆学会、《建筑创作》杂志社联合,在国家图书馆文津厅举行了第一届中国建筑图书奖颁奖典礼。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中国图书馆学会理事长、国家图书馆馆长詹福瑞,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马国馨院士,中国文物学会名誉会长、著名古建筑专家罗哲文,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建筑创作》杂志社社长张宇,资深建筑学编审杨永生,出版局副巡视员王萍,文化部社会文化与图书管理司陈胜利,中国图书馆学会副理事长、首都师范大学图书馆馆长胡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项目官员卡贝斯女士等领导和嘉宾参加活动并为获奖图书作者和出版社代表颁奖。颁奖仪式由《建筑创作》杂志社主编金磊和中国图书馆学会秘书长汤更生共同主持;张宇社长宣读第一届中国建筑图书奖获奖图书名单,胡越副理事长宣读第一届中国建筑图书奖推荐书目。

这是全世界写书人、读书人、出版人、藏书者和所有爱好读书的人的节日,是所有人的节日。建筑类图书的作者、译者、编者和读者济济一堂,著名建筑学者、东南大学刘叙杰教授、清华大学吴焕加教授、陈志华教授、李秋香教授、中国文物研究研究员所殷力欣等以获奖作者及家属的身份出席了颁奖典礼,同时出席典礼的还有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天津大学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知识产权出版社、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等多家出版社代表以及北京地区和全国公共、高校、专业等八个系统的图书馆界代表。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日报,文汇报,中国文化报、中华读书报,中国青年报、北京青年报、北京日报、北京晚报、中国新闻出版报、新京报、博览群书、新华书目报、中国建设报、中华建筑报、中国图书商报科学时报、中国文物报等三十余家媒体进行了报导,北京人民广播电台“首都生活”《读书俱乐部》栏目进行了专题访谈,FAR2000进行了网上报导。

国家图书馆馆长詹福瑞馆长首先致辞,他谈到,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全民阅读是构建社会主义优秀价值体系的需要,是全民享有普遍均等的阅读权益的需要。阅读可以丰富人生,知识因传播而美丽,知识被利用才能显示出力量。在全民阅读事业中,图书的传播是连接知识创造和知识利用的中介环节,图书馆是一个致力于知识和信息的社会性传播的公益机构,是读者――公众利益的代言人,中国图书馆界愿意与社会各界精诚合作,承担起自身的社会职责,完成自身的社会使命,为促进知识和信息的合法、有效传播,为繁荣祖国的科学文化事业,为推动全民阅读事业、建设阅读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马国馨院士代表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表示感谢中国图书馆学会和《建筑创作》杂志社,他认为这是为广大建筑师和建筑界做的“功德无量”的事情。建筑被称作是石头书写的史书,已说明建筑与书籍之间的不解之缘。随着北京奥运会一天一天的临近,很多出版单位编纂出版奥运建筑丛书,同时剪彩开幕的“北京奥林匹克建筑文化展”即是用照片的形式展现奥运场馆的建造历程,从中可以看到中国建筑蓬勃发展的态势,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与境外建筑师不断学习和交流,我国在城市建设中从建筑形式、设计理念到施工技术、建筑材料等各方面都呈现出的巨大进步。“世界读书日”的宣传活动,唤起社会大众对奥运建筑的关注,了解奥运建筑,了解建筑行业。

单霁翔先生以获奖作者的身份畅言,中国建筑图书奖的设立意义在于起到嫁接建筑界和文化界两方面的桥梁作用。他看到这次在获奖图书里有一个非常好的趋势,很多图书都表现出了对文化遗产的尊重和理解,而且动态的发展着的保护理念都在图书中有所展示,这是令人可喜的希望。他还希望更多的人参与到文化遗产保护事业中。他还说,无论是经济文化政治等方方面面,图书都是载体,把自己的真实感受都写出来,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

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卡贝斯女士认为,图书在构建和维护我们社会的教育、文化和经济体系方面起着多方面的基础作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致力于在世界范围内创建一个大型网络,将编辑、图书销售商,图书馆、学校、文化机构,作家协会以及其他对书籍和阅读有着共同爱好的人们聚集在一起。今年的第13届世界图书与版权日有着特殊的意义,因为2008年被联合国大会宣布为国际语言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希望强调出版事业在语言方面的重要性,因为“当一种语言不能被应用于出版业时,这种语言和使用它的人们将无法参与某些很重要的社会知识与经济活动。”因此她借此机会传达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的号召,“希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成员国、伙伴和朋友们与我们共同努力,通过实践来充分认可书籍和阅读对真正语言多样化的世界所带来的利益做出的贡献”。

第一届中国建筑图书奖的评选,是1949年以来第一次对我国的建筑图书进行专项评选,意义重大,不但全面体现了2005―2007年中国建筑图书出版工作繁荣发展的状况,也必将对促进建筑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引导阅读产生一定的影响。此次参评图书数量大、品种多、涉及领域广,基本上可以说明建筑图书学术及文化普及的盛况。评选活动从2008年元月15日开始启动,得到有关部委的大力支持,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特别授权中国大陆使用的4・23“世界读书日”标识(10go)首次在中国建筑图书奖颁奖评选活动中亮相,这也是中国建筑图书出版界的荣耀。经过近三个月的申报,共收到来自全国40家出版社和专家推荐的近200种(套)书籍,基本上涵盖了建筑学各个领域。经由建筑师、建筑界学者和图书馆界专家组成的评委会进行评选,产生了第一届中国建筑图书奖的10种(套)图书。

对此,殷力欣研究员评价到,在获奖人中,已故老一代中国营造学社先贤刘敦桢、陈明达师生二人的呕心沥血之作同时在此次评奖中获奖,堪称一段学界佳话;吴焕加教授毕生从事西方建筑史研究,矢志不渝、老而弥坚,令人肃然起敬,正值年富力强的王贵祥、赖德霖教授等,学贯中西,思路开阔、严谨译著、成果斐然,正说明建筑学事业后继有人、前途无量。

颁奖典礼上还公布了面向不同层面和人群的三类推荐书目。《梅县三村》等68种(套)图书入选向全国图书馆推荐书目,《建筑理论》

等26种(套)图书入选向专业院校学子、学者和建筑设计院专业人士推荐书目,《一代宗师梁思成》等8种(套)图书入选向青少年推荐书目,这将有利于指导各级各类图书馆的馆藏建设,有利于促进传播建筑文化,有利于引领和推广全民阅读。

金磊主编在主持时归纳说,从一般意义上讲,传播好书,旨在推动阅读。“中国建筑图书奖”不仅要推动全社会对建筑文化图书的阅读,还要关注业内外人士的建筑精神的成长。纵观科技文化类图书市场,建筑类图书属小众读物,但建筑文化图书则是大众的,拥有广大的非建筑专业的读者。据调研,海外建筑人文类图书有较大的规模,如果国内建筑文化出版从选题到标准体现出高品质,国内一定会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发展空间,只要有思想、有文化、有趣味且厚重大气,会极大地在建筑旅游及文化珍藏两方面得到发展。从对中国建筑文化的普及和发展上看,图书评奖本身是一种文化守望,但它更是开启对优秀建筑图书的关注,因为有不少的空白需要耕耘者继续“劳作”和“填补”。他还表示,希望“中国建筑图书奖”能成为一个品牌,在2009年新中国成立60周年前夕,通过第二届图书奖的评选过程,对中国建筑图书大系作一次梳理,一定会有更多的收获,发现和新贡献。

“中国建筑图书奖”的设定,不仅架设起建筑师与图书之间、公众与建筑图书之间的桥梁,更在于通过中国建筑图书的宣传将中国建筑学术与文化置于国际性阅读活动的大背景下,通过建筑作品、建筑文化(含文化遗产)、建筑人物、建筑事件等寻找中国建筑文化的根基和振兴之路,为建筑图书树立起中国精神,这是中国建筑界和中国图书界的幸事。

中国建筑图书奖评选活动的目的是为传播建筑文化,即将举办的北京奥林匹克体育盛会将传播和谐、共同发展的体育文化,魅力无限的奥运场馆建筑是承载奥林匹克运动精神的最好载体,与中国建筑图书奖颁奖典礼同时开展的还有“北京奥林匹克建筑文化展”,该展览由BIAD传媒《建筑创作》杂志社、中国建筑学会建筑摄影专委会、中国图书馆学会策划主办,是迄今为止国内在奥林匹克建筑文化方面举办的首个展览。单霁翔局长、詹福瑞馆长、罗哲文先生、马国馨院士、王萍局长、张宇副院长和卡贝斯女士为奥林匹克建筑文化展剪彩。展览分第1-28届建筑文化和第29届建筑文化两大部分,不但全面回顾了自1896年第1届雅典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至2004年第28届雅典奥运会的城市建设与场馆文化的场景,而且详细展示了第29届北京奥运会场馆建设历程,以照片的形式向观众展示了北京奥运会“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三大理念所成就的崭新风貌。公众在共同欣赏奥运建筑场馆的精美图片的同时,享受“阅读”奥林匹克运动带来的精神愉悦。会上还首发了《建筑师的非建筑阅读》一书。

中国建筑摄影协会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分会成立

中国建筑学会建筑摄影专业委员会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分会成立大会,于4月26日在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举行。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马国馨院士到会祝贺。

自100多年前摄影术诞生之后,建筑摄影就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从记录城市的变迁、发展,到表现建筑工程的建造过程,直至以艺术的方式表现建筑自身的魅力所在,可以说建筑摄影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建筑摄影不仅能表现出建筑的外在形象,好的建筑摄影作品还能够表达出建筑所包含的丰富的文化内涵。

清华大学教授楼庆西先生介绍说:中国的建筑摄影是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而进步的。早期时,梁思成先生为更好地记录中国传统建筑的现状,在考察建筑期间曾经拍摄了许多建筑摄影作品。同济大学金经昌先生早年留学德国时拍摄了许多国外优秀的建筑摄影作品,20世纪30年代时,就已经是著名的摄影家。东南大学童离先生早年间拍摄了许多中国江南园林照片,除了用于出版著作之外,还为记录和表现中国优秀园林留下了许多珍贵的资料。梁思成先生与林徽因先生早年在欧洲考察时也拍摄了许多摄影作品,在他们参与中国营造学社的工作之后,用10年时间走了200多个县,考察了全国多个优秀传统建筑,拍摄了大量摄影作品,这些都已成为珍贵的历史资料。1949年后,梁思成先生在繁忙的公务及教学之外,依然没有放下手中的照相机。在考察及出差之余拍摄了许多建筑摄影作品。20世纪60年代初,梁思成先生从内蒙古视察后回到北京,与著名摄影家郑景康先生联合举办了摄影展览。正是在梁先生的倡导下,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的广大师生员工都非常重视建筑摄影,很多人也非常喜欢建筑摄影,几十年来创作了许多优秀的摄影作品。许多人与摄影有着深深的不解之缘,他们运用手中的照相机,除了记录中外优秀建筑并用于教学、科研方面之外,许多前辈拍摄的摄影作品已成为珍贵的历史资料。建筑摄影除了用在记录、表现之外,更重要的是在拍摄建筑的同时发现了美,寻找到美,创作着美,用照片展示出建筑之美,让人们欣赏到并认识到建筑的美。可以说,美的教育是培养高素质学生的重要环节。

此次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成立建筑摄影分会,得到了学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他们选送了优秀摄影作品,参加了摄影展览:建筑学院老领导也积极参与此次活动。 成立大会上,与会者们畅谈了自己对建筑摄影的认识、体会和感受,许多人还将自己拍摄的作品逐一展示给大家,与众人共同分享摄影所带来的快乐。

中国・加拿大绿色建筑及建筑技术研讨会在京召开

2008年4月2日下午1:30由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刘晓钟工作室、加拿大联邦住房署、BIAD传媒《建筑创作》杂志社主办的中国・加拿大绿色建筑及建筑技术研讨会在北海公园内上林苑召开。

加拿大联邦住房署一直致力于绿色建筑技术和可持续性的开发,自2007年以来与《建筑创作》杂志社保持密切的联系,将加拿大的绿色建筑技术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介绍给中国的建筑师。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BIAD)是国内历史最为悠久的大型建筑设计研究单位。从20世纪50年代的北京国庆工程到80年代的亚运会场馆,再到2008年的北京奥运建筑,都标志着BIAD的综合实力与设计水平。

中加双方专家,围绕绿色建筑及建筑技术展开了轻松而又内涵深刻的探讨。《建筑创作》杂志社主编金磊主持会议,首先由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建筑创作》杂志社社长张宇致辞。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刘晓钟工作室主任刘晓钟演讲的主题是湿地建筑的设计实践,加拿

大KFS国际建筑师事务所工作、任总经理、首席建筑设计师傅国华针对加拿大建筑设计和技术在上海地区可持续生态社区建设中的应用做出了深刻的剖析,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高级工程师李庆围绕绿色建筑这一话题进行发散性探讨,明尼多巴水电公司公司规划及事业开发部总经理Tom Gouldborough讲述了走在世界前列的明尼多巴水电公司办公大楼的能源效率和可持续性,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刘晓钟工作室总建筑师吴静对于可支付性宜居生态社区进行研究。另外,加拿大Ramsay Worden建筑事务所项目建筑师、英属哥伦比亚建筑科学院会员、加拿大皇家建筑科学院会员Peter Reese以及加拿大EVisionwall公司总裁,物理化学博士Albert Hung也做了精彩的演讲。

加拿大作为一个积极推动和发展绿色建筑节能的北美国家,建筑科学理论与应用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本次研讨会进一步加深中国建筑师对北美最前沿的绿色建筑设计理念与建筑技术的了解。

《西班牙建筑1997-2007》新书首发活动在京举行

2008年4月18日,西班牙驻华大使馆经济商务处携手文筑国际,在北京隆重举行《西班牙建筑1997-2007》的新书首发活动。本次活动是去年“中国一西班牙文化年”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大师之旅”系列丛书的第一本建筑专著。

《西班牙建筑1999-2007》是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古根汉姆博物馆建成至今这整整10年内西班牙建筑的集大成者,收录了当前最为著名的国际建筑师在西班牙境内的70个最出色的建筑作品以及西班牙知名建筑师在海外的作品。

“大师之旅”是由文筑国际创始人马卫东先生早在2005年首倡的一项文化交流活动,包括大师之旅系列建筑讲演会、系列建筑专辑和国际建筑考察活动。旨在号召充满创作激情的创意从业者、建筑与旅行的爱好者及各界社会精英踏出国门,寻历建筑,探访大事足迹,追寻个人猛醒。在短短3年时间里,已经累计出行亚洲、欧洲各国二十次,得到各界近300人次社会精英的广泛响应与支持。

此次活动不仅标志着“大师之旅”西班牙系列已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呈现于世,同时也是两国建筑文化最高层次的交流与合作,而《西班牙建筑1997-2007》一书的推出,更意味着中国建筑界开始以开放的视野、严谨的态度,看待世界建筑体系的积极探索。

“2008”工程建设进展情况(十一)

2月15日(正月初九),2月23日(正月十七)前后形成了两次奥运工程建设者返京高峰,到2月25日,在施奥运工程建设者已从春节期间的1000多人升至10200人。其中:在施的国家体育场、国家会议中心、奥运村、媒体村等场馆及相关设施工程约6000人,新奥集团公司负责的地下通道、地下车库、地下商业、中轴树阵、景观铺装和绿化、龙形水系、多功能演播塔等工程约1500人,市公联公司负责的大屯路、成府路、湖边西路、景观西路、南一路等13条道路工程约1600人,世奥公司负责的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等工程约1100人。

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五个项目获广东省第四次优秀建筑创作奖

由广东省注册建筑师协会组织专家评选的第四次优秀建筑创作奖评选活动日前已落下帷幕。经网上结果公示,已于近日正式了获奖公告。这次参评已建成部分的项目55项目,经评选及三轮投票表决,评出优秀建筑奖9项,佳作奖14项。参评未建成部分的86个项目中,评出优秀建筑创作奖14项,佳作奖20项。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申报的十二项建筑工程设计项目共有5项获奖。获奖作品分别为深圳港西部通道口岸旅检大楼及单体建筑(佳作奖)、渡江战役纪念馆(优秀建筑创作奖)、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佳作奖)、安徽省高速公路九华接待中心(佳作奖)、建科大楼(佳作奖)。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承担我国援坦朱利叶斯・尼雷尔国际会议中心项目设计工作

近日,中国驻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经济商务代表处刘玉林代表与坦桑尼亚外交和国家合作部常务秘书蒙博,分别代表两国政府签署中国援坦朱利叶斯・尼雷尔国际会议中心项目对外设计合同。该项目将由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承担设计工作,场址位于坦桑首都达累斯萨拉姆,建设规模约1.2万m2。该项目是继我国政府援建坦桑尼亚国家体育场之后,坦桑尼亚又一重要标志性建筑。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成立五十周年庆典

2008年4月26日,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成立五十周年的庆典活动在本院设计中心楼举行。活动由庄惟敏院长主持,特别邀请了清华大学原党委副书记方惠坚、清华大学副校长张凤昌、清华大学原常务副校长解沛基等领导出席。庆典活动包括2008设计作品展;院《作品集》、《论文集》、《纪念文集》首发;新老员工座谈会以及院历史回顾多媒体演示等。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成立于1958年7月24日,建院之初即成为当时国内高校最有影响的土建设计院,现已成长为拥有200余人的国家甲级设计企业。五十年的长足发展,硕果累累,自1984年以来,我院共获得国家,省部、直辖市等各种优秀设计奖200余项。

庄惟敏院长在致辞中说:半个世纪以来,全员职工自强不息,艰苦创业,严谨求实,继承和弘扬清华大学“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精神和清华设计人“匠人营国”的优良传统,为我校建设一流大学做出了新贡献。

庆典活动中新老员工一起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共同祝愿清华设计院迎来更加辉煌的明天!

亚洲最大A380机库竣工

2008年3月18日北京飞机维修工程有限公司举行了新建A380机库的落成典礼,宣告了亚洲最大的A380机库的落成。

AMECO新建A380机库是国际竞标项目,中国航空工业规划设计研究院作为唯一的一家中国设计单位参加项目投标并一举中标,最终独立承担并完成了此项目的设计工作。

此次设计任务艰巨,难度之大。A380机库大厅跨度176m+176m,净跨度350.8m,进深110m,均为亚洲之最,机库下弦高度30m高度在同类机库中最高。由于机场限高为40m,而机库下弦高度达到30m,同时机库屋架需要悬挂吊车和升降平台等重量达两百多吨,在有限的高度范围内实现设计是一个挑战。经过多次的优化设计,屋架设计选型为焊

接空心球接点斜放四角锥三层钢网架,网架高度仅8.0m,屋架的结构方案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2008年中国奖

《商业周刊》和《建筑实录》日前公布了第二届双年奖――“Good Design is Good Business”,以表彰那些重塑现代中国的优秀建筑和城市规划项目,由编辑组成的评审团根据项目设计的运用而取得的战略性商业效益和社会意义,从100多个来自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和台湾的参选项目中评选出了13项获奖作品,并将本届的“最佳业主”授予了富有创新精神的房地产开发商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新加坡章宜国际机场第1航站楼大规模改扩建

1981年开港的第1航站楼,在本次改扩建工程中将拆除已有的部分主体和屋面,附加新的设计和功能。包括增建工程在内,整个改扩建面积约有160000m2,增建面积约21000m2。计划工期2008年5月-2011年7月,在严格的空港安全规定之下进行施工。工程期间机场的一切功能都不停止,将对使用者的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该项目的设计施工总承包为日本竹中工务店。

非穆斯林也可以进入的阿布扎比新旅游胜地――谢伊库・扎伊德清真寺

该清真寺是目前规模位列世界第3的伊斯兰建筑的杰作,收藏有世界最大的波斯地毯。它也是麦加的世界最大的大清真寺,它与麦地那的第二位预言者清真寺不同,允许伊斯兰教徒以外的人进入。自2007年12月开放以来,每周都有数百人来访,很多都是手提相机的外国游客。

用意大利大理石修建的清真寺由4个高107m的尖塔和82个穹顶构成,可以容纳4万人。建筑物内有96根柱子,建筑物外有1048根。清真寺建在一个小高丘上,总建筑面积达22000m2,从很远就可以眺望到。寺内有一个可供9000人祈祷的祈祷室。该清真寺有2个看点,一个是世界最大的穹顶(高75m、直径32.2m),还有一个就是悬挂在主厅内的巨大德国产花枝吊灯(高和直径都是10m,重9吨)。该清真寺的总工程费用约5亿4500万美元,预计最终竣工在2009年11月。

建筑图论文:浅析AutoCAD绘制建筑图的技巧

摘要:

本文阐述了建筑AutoCAD绘图环境的准备流程,探讨了建筑AutoCAD绘图的基本方法,并总结了建筑绘图的基本技巧。

关键词: AutoCAD制图;实用绘图技巧

AutoCAD已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领域,建筑工程人员利用CAD的辅助设计功能,改变了传统的绘图方式。国内建筑行业在AutoCAD的基础上,已开发出天正等专用软件。

采用AutoCAD辅助建筑制图时,需要深入分析建筑图的结构特征、构图规律和图形要素,提炼和归纳较复杂的制图过程及制图方法,进而达到优化设计的目的,可方便地进行方案设计、施工图设计与绘制,设计工作变得轻松而高效。掌握AutoCAD的应用技巧,更有利于对二次开发的专用软件的理解和应用。本文针对AutoCAD绘制建筑图的技巧进行了浅析。

1AutoCAD绘图环境的准备

1.1 设置单位和精度

因软件默认使用环境不同,单位设置中的工程制和建筑制不符合我国的工程习惯,设置时可选择十进制,可依据所绘制的具体对象来选取所需的精度,一般情况下精确到毫米。

1.2 设置图形界限

所设置的图形空间的大小与所绘图形相匹配。在理解模型空间的基础上,对比模型空间和图纸空间的使用范围,理解AutoCAD制图与手工制图的基本区别。

1.3 设置图层

为不同类型的图元对象设置不同的图层、颜色、线宽、线型和线型比例,而图元对象的颜色、线型及线宽都应由图层控制。对通用图层的命名要简明遵循一定的规律,以便利用图层特性管理器查找和使用,实现有序而快捷地对不同类型图元对象的修改、编辑与管理。

1.4 设置文字样式

根据制图标准采用仿宋体,长宽比设置为0.7。

1.5 设置标注样式

按建筑制图标准,分别设置尺寸线、尺寸界线、尺寸起止符、标准文字等相关参数。

2 AutoCAD绘图的基本方法与技巧

2.1 建立自己的模版文件

遵循国家相关规定和规范,将图纸幅面、标题栏、会签栏、线型、字体、尺寸标注、图层设置、线型、线宽、图形单位设置等绘图环境保存为模版文件。用模版绘图以提高效率。

2.2建立自己的块素材库

拥有的素材库越多,绘图速度往往就越快。平时注意收集绘图所需的重复图形,如国家和地方的标准图集,室内设计中的门窗、家俱、设备、洁具等,予以分类管理,并将这些重复图形其定义为一个基本单位的块。若相对固定的图形,仅在图形的一定位置标有不同的文字。可以将其定义为属性块。可解决相对固定图形的反复输入。通过插入块可避免许多重复性的工作,提高绘图的效率与质量。

2.3 摒除不良习惯,熟练掌握修改命令

切忌随便炸开块和尺寸标注、随意改变图元的颜色和线型、随意用scale对图形进行缩放、在工程图中使用过多的颜色等。经由绘图熟练修改命令,并总结修改的快捷方法。

2.4 修复乱码文字

由于计算机上安装的字体库不同,在某个计算机上绘制的AutoCAD图纸,拿到别的计算机上打开变成了乱码文字,无法识别。有时候花了很多时间重新定义字体,还是不能把所有的乱码都纠正过来。对此,可以用recover命令修复乱码文件,在弹出的字体选择的对话框里选择正确字体,文字即可正常显示,而且不会有遗漏。但是要注意,如果乱码图中应用的是非GB码的字体,则必须要有相应的字体方可。

2.5 善于使用图层管理器

利用图层管理器可提高工作效率,使修改变得简单而快捷。如:改变某类图元线型,只需改变图层的线型设置;,关闭或冻结不需要修改的图层可避免误操作;各专业的图纸可设置不同的层等。

2.6 善于利用设计中心

对于绘图员来说,一幅图30%是作图,70%是修改。设计中心提供了管理、查看和重复利用图形的强大工具。如:在设计中心选择需复制的图层、图块、文字样式、标注样式等,将所选内容以鼠标左键拖曳方式拖动到当前图形中,所选内容就被复制到当前图形中。

2.7善于利用图纸空间出图

CAD中的图形输出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直接在模型空间中打印输出,二是在布局中打印输出。图形的打印输出是难点,利用图纸空间的布局方式打印图纸非常灵活好用,调整非常方便,可通过创建多个视口来实现一张图纸中输出多个比例的图形,具体操作时应掌握好状态栏中“模型” 和“图纸”状态切换与当前活动视口的关系。这种方式的几何意义就是在图纸的状态下可以对模型空间的实体对象进行编辑,再将状态,真正实现了所见即所得的操作效果。

2.8 善于总结和交流绘图技巧

掌握AutoCAD的基本绘图和编辑命令后,绘图者就可结合建筑绘图的特点,总结出一些比较快捷的绘图方法,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设置多线样式绘制墙体或平面图窗单位样式等。俗话说“熟能生巧”,只要多使用,善于总结,就能在AutoCAD的使用过程中,摸索出很多技巧。因每人总结出来的技巧各有所长,多与同行学习交流,在最短时间掌握更多的绘图技巧,简化AutoCAD绘图的操作程序以提高绘图速度,才能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建筑设计上。

2.9与专业软件相结合

建筑设计单位往往使用专业绘图软件,如天正系列。它具有智能化菜单系统,专业化标注系统、综合全面的图库、增强的立剖面绘图功能等强大功能。专业软件使绘图更智能化更快捷。在系统学习AutoCAD后,可适当学习专业软件的使用方法并向专业软件制图过渡。

3 结束语

本文所提出的绘制方法的有效性和便捷性得到了工程实践的验证,对AutoCAD建筑制图有重要的工程价值。随着AutoCAD在建筑设计中的广泛应用, 建筑工程人员应通过大量绘图来练习熟悉AutoCAD基本操作命令和快捷图标的使用,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一些建筑绘图的快捷方法,以提高自己的绘图速度。另建议注意与建筑方面的专业软件相结合。

作者简介:

魏文慧,女,1973.5,工程硕士,讲师,

工作单位:湖北工程学院,城市建设学院,土木工程系

建筑图论文:关于计算机设计智能建筑图的建议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计算机技术已渗透到各行各业。建筑施工企业利用计算机技术实现建筑施工现代化已成为企业发展不可缺少的环节。本文着重介绍了建筑施工图中计算机辅助优化设计的应用;然后分析了在智能建筑施工图计算机辅助优化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再次提出了相应的实现程序与策略。

【关键词】智能建筑;计算机辅助技术; 优化设计

随着经济和技术的发展,智能建筑以快速的步伐发展,计算机技术等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但是在现在的智能建筑施工图中,AutoCAD等通用绘图软件的应用仍然处于主要地位,这样的施工图绘制与设计存在很多不足。因此,积极寻求相应的解决策略、促进CAD技术与优化技术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深度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1 计算机辅助智能施工图设计现状

目前,计算机辅助设计在智能建筑施工图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建设工程项目中的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与建筑设计全过程一样,分为方案设计、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三个阶段。智能化系统设计与建筑设计同步进行时最佳的做法。方案设计后经评审进入初步设计,然后再经评审进入施工图设计,之后再经有关部门的质量审查,进入施工招标投标,由施工单位进行深化设计,这样设计过程才算基本完成。在施工过程中,再对建筑装修和功能调整等进行局部的修改和完善。 目前,由于种种原因,除少数工程项目能保证按照上述步骤进行作业外,大部分工程项目的智能化系统工程施工图由系统集成商设计。由于系统集成商参与招标时,建筑的设施施工图大部分已经完成,所以,系统集成商只是急于施工,并没有对设计施工图进行仔细研究与确认,因此,计算机辅助优化设计在这一过程也不会得到足够的重视,而且初步设计与评审这个阶段也往往会被忽略。 2 智能建筑施工图计算机辅助优化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2.1 成套性、完整性欠缺 一般来说,智能建筑施工图设计文件主要包括图纸目录、主要设备及材料、设计施工总说明、平面图、系统图、原理图、弱电机房详图、弱电竖井详图及其他会议室等详图。在深化设计阶段,可能还会需要安装图、线缆图和基础图等图样文件。部分工程项目智能化系统施工图设计文件不能成套,有的是缺少系统图,有的是缺少设计施工说明,有的是缺少主要设备及材料表和各种详图。这不仅对施工过程带来了多种麻烦,也是计算机辅助优化设计在智能建筑施工图中没有得到充分应用的表现。 2.2 图面质量不符合设计文件表达清晰的要求 这主要表现在图签栏不完整,甚至不能达到国家标准、缺少会签栏、对建筑设计单位提供的建筑平面图未作处理、没有注意线条的粗细,图形的符号和文字字体以及没有对图幅大小充分重视。这说明传统的设计手段与方法已不能满足工程的需要,而AutoCAD等绘图方法未得到充分的运用,因此,计算机辅助优化设计不能在智能建筑施工图中体现其优越性。图面质量不符合设计文件表达清晰的要求也影响了智能建筑的正常施工。 2.3 图纸目录与工程实际不相符 这主要表现在工程名称和项目名称与图纸不一致、图纸名称和图纸不一致、图幅和图纸不一致以及未将设计文件全部列上等方面。这也是计算机辅助优化设计在智能建筑施工图应用中出现的问题,造成施工过程中出现效率低、反复等现象。 2.4 主要设备及材料与工程实际不相符 这主要表现在不完整、没有注明设备主要技术性能指标、数量与图纸有出入、规定中对设备产品型号是否标明的问题存在矛盾等方面。一些单位认为智能建筑已经有了完整的施工设计图,所以会这一部分内容不太注意,导致施工过程中出现失误。这也说明计算机辅助优化设计并未在智能建筑施工图中得到充分的运用。

2.5 设计施工总说明中存在缺陷 这主要表现在涉及范围不明确、实际标准罗列存在问题、分子系统的说明存在混乱以及管线敷设易遗漏采用管子规格和桥架规格等方面。因为设计施工总说明是智能建筑施工的依据,所以,设计施工总说明不完整或存在缺陷,将会对施工过程带来诸多麻烦。 3 应采取的策略 面对以上问题,相关部门应采取的措施有以下几点: 3.1 因地制宜,采用先进的系统设计方法 由于各地智能建筑的施工也会存在一些地域、气候等方面的差异,因此,选择适合自身需要的系统设计方法、再利用计算机辅助技术进行优化设计是十分有必要的。就结构化布线而言,结构化布线系统一般划分为六个子系统:工作区子系统、配线(水平)子系统、干线(垂直)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管理子系统、建筑群子系统,全系统所选的电缆线、连接硬件、跳线、遗接线等必须与所选定的类别相一致。 3.2 结合网络技术,完善设计 工程中的优化问题,其实质是在一定的条件下求目标函数的极值问题,约束条件是根据不同工程对象的技术要求、投资耗用及维护管理的多方面的因素而提出来的。整个结构化布线系统是一个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在智能建筑结构化布线系统CAD设计中,优化技术的应用之一,比较突出的体现在解决结构化布线系统路由的优化问题上。针对不同的具体研究问题,网络优化的具体算法有许多种,在实际工作中,网络优化常用的算法有:最短路问题、最大流问题、最小费用流问题和匹配问题等类。 3.3 采用优化设计的程序实现系统的运行及其目的 结构化布线系统是智能建筑施工图的重要组成部分,再利用计算机辅助技术进行优化设计时,要选择功能齐全、运行通畅的程序,以实现系统的运行及其目的。结构化布线系统的路出是一个较复杂的系统,其实用优化设计模型具有递阶(多级)结构的特点,即结构化布线系统规范要求采用开放式星型拓扑结构,且每一个子系统都互相独立,因此,把结构化布线系统分解成几个子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方法,即建筑群布线子系统、干线子系统、水平子系统、工作区子系统在线缆走向设计时分别独立进行优优,最后得到整个布线系统的最佳布线路由。结构化布线系统路由优化设计模块化结构为:第一部分,考虑机房、设备间、交接间和弱电竖井优化位置的选择;第二部分,考虑廊道内布线优化设计;第三部分,考虑房间内布线优化设计。 4 结语 计算机辅助优化设计在智能建筑施工图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尽管存在一些问题,但是随着经济和技术的进步,最终会使其逐步完善。

建筑图论文:现代建筑图纸设计中防雷设计的隐患与缺陷

摘要: 通过近几年对新建建筑工程防雷设计图纸的审核实践,,新建建筑工程防雷图纸的审核工作,在全国各级气象防雷机构已开展,从建筑图纸审核结果看,大多数新建建筑物的防雷装置做到了与建筑工程项目的设计、施工同步进行,但还存在着设计不够专业、不够规范及不够系统等问题,本文通过对从接闪、分流、均压、屏蔽、接地和布线等防雷设计的6项要素出发对现代建筑物防雷设计提出了全面性、结构性、层次性和目的性等设计思路。

关键词:防雷工程 设计缺陷 潜在危害 设计思路

随着城市高层建筑的不断增多,信息系统的广泛应用,雷击对象也发生很大的变化,对近十年来已审核的图纸统计表明,需提出整改意见的占42%。在实际检测工作中也进一步证实,造成建筑物防雷先天不足,或对建筑物本身及内部设备和工作人员安全留下永久性雷击隐患的主要因素是,无防雷设计或设计不当。为此努力做好新建筑工程防雷设计图纸的审核工作是目前全国各级防雷机构的一项紧迫任务雷电电磁脉冲(LEMP) 危害正在显现,在一些地方甚至已成为主要雷灾,现代建筑物的防雷设计也因此面临着新的挑战。为此,现代建筑物的防雷设计,除严格执行国家规范并结合国际IEC 防雷标准外,还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考虑。

1、防雷设计缺陷的潜在雷灾危害

1.1 无防雷装置建筑物的直击雷灾害

直击雷主放电的电流峰值可高达几百千安,虽然它的峰值时间很短,但如此强大脉冲电流的直击雷若击在没有防雷装置的建筑物上,产生的危害将是很大的。

1.2雷电流的机械、热效应破坏危害强大

雷电流的机械、热效应破坏危害强大,雷电流通过被击的建筑物时会发热、升温。由于雷电流很大,作用的时间又短,没有防雷装置的建筑物其雷电通道的接地电阻相对较大,因此雷击建筑物瞬间将会产生巨大的热量,而这些热量又来不及散发,以致建筑物内部的水分大量变成蒸汽,并迅速膨胀产生强大的机械力造成破坏。雷电放电通道上的温度一般可达6000~10000 ℃[3 ],甚至高达数万度,此高温虽然维持时间只有几十微秒,但它碰到可燃物时能迅速燃烧,雷电的热效应可烧穿3 m 厚的铁板 [4]。那些利用金属屋面作接闪器的钢结构建筑物(如仓库、车间) ,如没有良好的接地装置,仍存在着遇雷击穿洞的危险。

1.3 雷电流冲击波的破坏危害

雷电通道的温度高达几千度至几万度,通道周围的空气受热急剧膨胀,并以超声速度向四周扩散,其附近的冷空气被强烈压缩形成冲击波,该波在空气中传播其破坏性跟炸弹爆炸时对附近的建筑物和人、畜的损害一样。

1.4建筑物内部设备的感应雷灾

感应雷与直击雷相比其雷电流要小得多,但它生成的路径较多,危害的对象主要是建筑物内的弱电设备。

2、新建筑工程的防雷设计缺陷

2.1设计依据不够齐全

目前封丘建筑设计部门对建筑物的电气(包括防雷) 设计依据主要是《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 / T16292)《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 和建设单位的意见。气象防雷部门对建筑物及设备的防雷设计依据除(JGJ / T16292 )之外,还有《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057—94 )[1]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04)[2]、《建筑物防雷》和《雷电电磁脉冲防护》IEC国际标准等。

2.2防雷设计考虑不够周全

对部分建筑物没有进行防雷设计。有的设计者仅从建筑物的高度考虑,认为较低的建筑物不需要防雷设计,而没有根据气象、地理、环境等条件、雷击选择规律和建筑物的用途性质、面积大小以及年预计雷击次数等因素来考虑建筑物是否需要防雷设计。

2.3设计者注重建筑物自身防雷的设计

设计者注重建筑物自身防雷的设计,即防直(侧) 击雷的设计,对建筑物内部设备的防雷尤其是对信息系统的屏蔽(LEMP)防护方面考虑不够全面:

2.3.1对一般建筑住宅,用避雷带或用带与针的组合来保护,而对综合性的高层建筑物(如:智能大厦) 也是采用针与带的组合来保护建筑物及天面上的设施,忽视了用主钢筋(作为引下线和“法拉第笼”)来防护直击雷和对信息系统的屏蔽(LEMP)。

2.3.2对进入建筑物的雷电引导体,设计者仅对电源进线和进出建筑物金属管道作防感应雷处理,而对那些信息线路和接至有关设备的电源线路都没有考虑防感应雷措施,认为这些都应由线路设计者和设备使用者考虑解决。

3、现代建筑物防雷设计思路

3.1 建筑物防雷设计的全面性

建筑物防雷系统由接闪、分流、均压、屏蔽、布线和接地等6 项要素组成,这些要素自身结构与建筑物的结构有机地组成一个整体,这个整体与外部环境有着多方面的联系。因为雷电活动是一种随机过程,它可以在空中放电,可以对地放电,它可能击在建筑物天面上也可能击建筑物四周侧面上,还可能击在建筑物附近的架空输电线、各种金属管道上。雷电对建筑物及其内部设备的作用是多途径的,有直击雷击,有沿金属管路、各种线路引入的雷电涌,还有空中传播的LEMP,因此对建筑物的防雷设计不能片面,应全面系统地对不同形式的雷电采用不同防止措施。如果不能用避雷针来防止侵入建筑物内的雷电涌和LEMP ,将可能产生非常严重的后果。

3.2建筑物防雷设计的结构性

现代建筑物大量采用钢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而且体积高大,本身具有较强的耐雷击能力,因此设计时应把防雷诸要素与建筑物的结构有机地结合起来,利用钢筋构成协调的防雷结构,使之发挥出整体的最优防雷功能。如按照雷击建筑物部位的规律及建筑物使用的重要性在建筑物屋面采用避雷网,在屋面突出部分或通讯设施上安装避雷针或带;利用建筑物的结构钢筋作引下线,并适当增加引下线的根数,从屋顶开始就增多雷电的分流支路,对减少各层的反击电压和减少各分支电流的电磁感应都有良好的作用;利用各层楼板钢筋或高(多) 层建筑物均压环与作引下线的主筋连接,有利于均压的形成,有效降低室内反击电压和有利于对空中电磁场的屏蔽;从各层梁、板、柱内主筋焊出接头,便于与室内设备接地母线连接;利用四周圈式接地体和基础钢筋接地网,便于与引入建筑物的各种金属管道、电缆屏蔽层连接;为避免流经建筑物外墙柱内钢筋的雷电流产生的电磁感应,信息系统及各种电气线路应放置或敷设在建筑物内的中心部位处。设计时能把防雷系统诸多要素与建筑物结构有机结合好,不但可以降低建设投资,还能获得最佳的防雷效果。

3.3 建筑物防雷设计的层次性

建筑物防雷系统设计的层次性是指将建筑物需要保护的空间划分为几个防雷保护区,有利于指明对L EMP 有不同敏感度的空间,有利于根据设备的敏感性确定合适的连接点。可以根据不同防雷保护区雷电磁场衰减的分布情况,确定不同性质设备的布设位置;对所有穿过不同保护区界面的金属物进行等电位连接,并在每个界面处加设屏蔽措施;合理布线并对进入不同保护区的电缆、线路在不同界面处选择不同特性的过压保护器,进行分流和限压。通过层层防设使侵入到信息系统防雷保护区的雷电干扰信号降到最低程度。

建筑图论文:土建工程施工建筑图预算误差原因与处理策略探讨

【摘要】本文分析了土建工程施工建筑图预算产生误差的原因,提出了如何处理好土建工程预算时出现的误差,从而最小地避免对工程全局的影响的一些见解。

【关键字】土建工程;预算;误差;原因;处理

土建工程开工前的前期预算工作意义重大。其内容包括对施工过程中的所有材料、设备、人工以及后期的装修等,还包括以及图纸策划、模型建造等一系列成本的综合计算。这些成本预算将直接反映在土建工程施工建筑图预算上。建筑图预算数据是土建工程在开工前的最重要的参考数据,企业将依此来完成施工计划的规划和具体实施计划。在预算的工作中,一个小环节的偏差就极易导致整体预算结果的错误,从而影响建筑施工的整体计划,甚至有可能影响整个工程的进展。因此,土建工程预算中重视误差处理对于土建工程意义是十分重大。

其实土建工程在施工后发现实际情况与预算存在误差是很正常的现象,地解决这些误差问题问题,需要从多个方面着手。

一、认真分析影响工程施工建筑图预算编制结果误差的原因

施工单位对其施工对象有一个预期目标,将完成和实现工程建筑项目的所有成本控制在这个预期目标值附近,是静态的建筑施工图预算(静态)投资。其具体指的是在建筑工程项目开始实施前,预测项目的所有费用,是区别于动态工程结算(动态)的另一工程计算项目。这种预算编制具有超前性,其本身从一开始就存在着先天性的无法避免的误差。影响预算准确性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建筑设计在建筑施工时经常发生修改与变更

设计技术是否规范、设计是否符合标准、设计手段的选择、地质勘察资料是否全面科学、建筑材料的选用等客观条件直接影响着建筑工程的设计施工。当一些客观条件发生改变时,需要进行相应的更改的是建筑设计,而预算时恰恰缺乏这种预见性,导致的结果就是超出预算。

2准确预算建筑工程量,全面计算工程的各种消费

对建筑工程量的计算是建筑工作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施工建筑图纸的清晰度、是否全面、正确都直接决定着建筑工程量的准确性。在市政道路、桥梁及一些安装工程项目中,材料用量和工程量表,在图纸中通常会有明确的标著。对于工程量表的计算方法、数量统计以及材料用量表是否符合工程量的计算规则等待,都需要通过专业人员校核后才可使用。

3同一建筑设备,在材料价格上存在的误差

国内的建筑行业,对于同一建筑工程由于多家厂商竞争生产,价格混乱时常发生,缺少统一规范的市场,即使同一种型号的设备报价也不一,从而使得设备材料预算价格同结算有很大的差距。

4工程施工中一些因素影响预算的结果

设计、决策、实施是任何一项建筑工程都必须要经历的三个阶段,在实施阶段之前进行预算,预算是建筑施工图在设计阶段中的产物,这就决定了预算的局限性。第一、建筑材料价差。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决定着建筑材料的价格,价格随行就市。依据建筑工程造价管理部门定期公布信息价调整预算建筑材料价格,价格将会有不断的变化。第二、国家政策性调价对预算的影响。第三、没有考虑现场签证。现场签证产生的原因包括:地下障碍、土方坍塌、基坑排水、自然灾害、文物等,这些是建筑施工期才会出现的因素。

建筑施工图预算是根据材料预算价格、施工说明及施工图纸、费用、预算定额等编制的,它是在理想状态下编制出来的产物。结算的编制还包括建筑设计修改或变更、图纸会审纪要、建筑施工组织设计、建筑材料价差等方面,这些都是建筑施工图产生误差的原因。

二、控制施工建筑图预算图误差的策略

1、对参加竞选的招标单位以招投标方式选出

由于一项工程的竞争者较多,应以竞标的方式选出最适合的施工队,在招投标精选的整个过程中,要求从所有投标者中挑选出有过硬的技术、良好的质量口碑、较高水平的管理和有着精良的装备及合理的报价,这样一支优秀的施工队伍,这样的队伍技术力量相对过硬,在建筑施工中能较好地解决技术难题,有利于控制建筑施工图误差的发生;即使发生误差,技术力量过硬的队伍也能以较小的代价更好地解决问题。

2、全面控制建筑工程造价

对于整个建筑工程来说,最为重要的就是决策过程,这是决定工程成功与否的关键,因此,施工队应该将工程决策作为重点工作目标,以制定最优化的工作方案为主要目的,有利于控制施工图误差的产生和解决。在设计建筑工程施工流程时,首先要对工艺流程严格把关,做到事前的全面控制,尽量全面考虑各个预算环节,做好设计预算好环节的各项事宜,同时使得设计人员积极参与其中。实施建筑工程时,选在购买材料及施工设备前做好充分的市场调研,比较一下市场上各种工艺、材料的性价比,尽可能地减少在所有施工环节上的浪费现象,进而避免误差的产生。

3、加大力度进行监理工程质量

做好工程监理工作无疑对避免和处理好施工图误差作用极大。每项工程想要保证在保质保量的前提下同时不影响工作进度,应再施工时找有力度公正性的监理进行监督检查以便工程在质量过关的前提下按时竣工。在工程进行过程中,工程的结构、不同型号的设备、新进引进的技术、技术创新方案的改进等都对控制投资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在这些过程中,常常会发生建筑施工图误差。而控制和解决施工图误差影响最为深远的是决策,正确的掌握决策阶段是做好建筑工程监理工作的重点和关键。尽管在施工时期,想要达到投资最小化,有效节约是很难得,但出现施工图误差的现象确实很容易发生,因此要特别注意决策控制,避免施工图误差产生浪费的现象。为实现一个良性的建筑工程工序,达到最大的经济效益并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必须要有有效的监理进行质量监督、管理、签证以及预结算审核。

4、准确计量建筑工程中的各种预算,在预算审核时加强力度

在预算工作结束后,应立即进行复算,以便能够有效避免算错包括少算、漏算等计算问题,以便提高预算的准确性,从而可又尽可能地减少施工图预算误差的产生。由于预算时过程便很复杂,在复查时,需要建筑预算各种收费是否符合比标准上的要求,工程质量得以保障。

结束语

工程预算不仅是一项需要细心、耐心的工作态度和信念,它更需要专业工作者有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和工作习惯,职业道德良好和专业知识扎实等,并且要求工作人员不仅要充分熟悉掌握工作程序、定额内涵、子目内容、工程量的计算规则,还要有丰富的建筑工程第一线的实践经验。施工图预算的编制需要收集工程相关基础资料,继而进行细致调查研究才能着手开展工作,从而最大可能地缩小建筑施工图预算误差。

建筑图论文:基于融合与创新思维的建筑图学教学改革

摘要:通过分析设计基础教学的三大主题与制图的关系,借鉴知名院校针对设计基础教学中,“图”之作用的梳理,提出建筑图学启发、协助设计,开拓主动思考的能力,引入人-物关系的新图学思路,希望拓展课程的启发性、思考性。

关键词:图;思维训练;设计媒介

缘起: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建筑设计基础课步步引入名作分析、空间系列练习、材料与建构、设计思维和创新意识的训练,直到新的教学体系确立,其间教学目标、作业设计、教学模式都发生了极大改变。以此为背景,发挥支撑作用的建筑图学,教学内容仍为投影法和制图规范。两门课程衔接不当,表现为学生在设计图纸中暴露出表达困难和错误较多。另有课时一再缩减的困窘,致使与图相关系列问题的思索与改变迫在眉睫。

传统图学的教学目标定位于培养学生对基本形体的二维图示、图解力,三维想象力和建筑工程制图识读与绘制技能的掌握。工程图学的教学改革大多指向投影理论、三维造型与二维表达的关系、优化教学方法[1],对建筑专业的设计特点针对性不强,欠缺与设计基础课的相互配合。单就建筑设计基础课而言,只掌握识图与基于投影法和制图规范的图纸表达还远不够。文章以设计基础教学作为图学改革的导向,利用递推法,由终极目标逆推使能目标,为图学与设计基础统一教学目标,使知识与思维在两门课中彼此渗透,构建以设计基础为主干的教学体系。以下展开对设计基础教学与图相关的三大主题分析。

一、不再单纯的图

1.图与思考――思维训练的启发。在新生入学伊始,导入以设计思维为优秀的跨专业设计基础公共平台训练,以转变固有思维定式,构建对设计本质的初步认知。思维训练课程是艺术设计专业普遍开展的基础练习,结合我院“建筑与艺术设计”共生的办学特色,采取了跨越专业、课程界限的平台通识性教学模式,打破专业壁垒,提炼设计共识。课程强调艺术意识、设计思维、创新意识的基础性训练,启发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和对问题的分析、解决能力。

通过以上作业,启发和开阔思维,使学生在以二维草图记录理性思考的过程中,积极思考图的作用,探寻适宜的图示表达方法,体会图在构思过程中,再现、加工、处理各种信息、协调脑、眼、手的复杂机制。借此构建图与主动思考的关联,学生体会到图示本身的生动性、创意性、丰富性的特点。反映到图学的教学,固然有其定量性、逻辑性、科学性的一面,却不应拘泥于投影几何和制图规范的理性框架里。结合思维训练,因势利导,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强化对图示、图解的积极思考,“对投影之外建筑图中渗透的空间和造型观念、观察方式、审美标准等诸多因素予以关注[2]。”同时鼓励创新精神,对既有图示方法的质疑与批判,促使“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接受并掌握当时的制图程式,并形成一种图示,以匹配实践需要,并调整和矫正不合时宜之处”[2]。

2.图与设计――建构体系中的图。继思维训练之后,是空间认知与建构的系列作业。折纸练习旨在颠覆经验中对“建筑”的固有认知,关注空间本身和系统的空间组织方式;单人空间与多人空间,引入功能、私密与公共、内部与外部,以及建筑设计的基本方法。对模型的操作,取代草图推敲,成为本阶段提倡的主要设计媒介。

在顾大庆的建构教学体系中,提出以“重要的三大工作媒介――模型、透视图、建筑图为基础展开的制作、观察、记录的不断积累和发展的设计过程[3]”。传统的以草图推敲方案不再作为推进设计深化发展的主要工作方法,图在建构体系中分化为两个角色:其一,观察。出于空间知觉的研究,借助透视图的手段建立对模型的直接观察、对比、空间和组织序列的认知。透视图的制作,关键在与“如何选择视点、调控光线、描述材质和表现场景”。其二,记录。在建构设计的不同阶段研究各有侧重,比如空间限定基本要素的表达、材质的表达、构件的组织,图强调适宜的比例。

图在设计中功能的改变,导致其形式与再现方式的转变。“建构教学中的图应体现建构特征,而不应沿用鲍扎体系的制图规范和评价标准[4]”。在东南大学的建构教学体系中,基于空间和建造这两个教学要点:对空间的表达,注重平面图、剖面图、室内空间透视图,弱化立面;对建造的研究,则注重材料、构的关系表达,以大比例1∶10的剖轴测图作为再现方式。

3.图与人。与学习工程制图的其他专业不同,建筑包含人的行为、体验、文化甚至情感寄托,建筑因人而生,与人密不可分。这一点体现在空间教学中,强调了人对单一空间品质的体验和多个空间运动中多视角的连续感受。因为建筑与人的关联,表现建筑的图纸就不能是仅仅反映“物―物”关系的投影法则和制图规范,例如体现室内空间透视,需要加入等比例人,才能相对真实地体会空间尺度;画透视图时适当视角与视高的选定,决定了最终透视效果与人眼视觉特点是否一致。

另一方面图示再现的过程中,夹杂着复杂的人的心理,蕴含视觉、思维、审美等主观心理活动。“针对那些企图用算法来穷尽世界的做法,即使算法已经足够复杂,痛苦和欢乐,对美和幽默的鉴赏、意识和自由意志也不会自然涌现出来”。在建筑方案阶段尤是,图纸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正是人类思考、情感、文化积淀自由发挥的缤纷呈现,那么图在客观性、清晰性、科学性的表达层面上,另含了主观性、创新性的又一层面。甚至一些源于视知觉心理特征的图示方法,已然固守为建筑制图方法中的约定俗成。像是立面图中门窗洞口和轮廓线加粗,正是源于依格式塔心理学中与人的深度知觉有关的“图-底关系”规律;建筑表现图中由对比度、清晰度的梯度变化,引发视觉上的深度感,也可由心理学家提出的知觉梯度理论解释。

这些基于心理学概念的制图经验,往往类似制图规范一样灌输给学生,后者并不知其所以然。既然图与人的认知心理、视知觉有密切关系,那么在图学教学中,以知识渗透的方式传递给学生,使其能以视觉思考的模式思考制图,而不被拘禁在建筑图表现的图式概念中,以致限制了图示创新的自由发挥。

二、教学应变

明确以上联系,转译于图学教学设计中。布里格斯(Briggs,1977)把教学设计的目标、教学、评价称为计划的三个关键点,必须确保这三方面相互一致……并把发展评估工具至于课时计划之前[5]。以下结合教学目标与评价,在确保图学传统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思考与设计基础课加强融合渗透,体现创新思维的图学改革方向。

1.构建图与设计的关联。引导学生构建图与设计的关联,发挥图学协助设计构思与表达的效用,充分认识图之于设计的再创造、对设计问题的逻辑思考与推理演化、于纷繁复杂的设计要素中逐渐理清脉络所发挥的作用。

评价机制体现在相应教学时序中,以设计基础课的作业为题目,练习相关图示的画法,鼓励透视图基于设计理念的创意表达,同时体现人与空间的关系;空间作业中复杂剖面图与剖透视的绘制练习。如此一来,把设计基础训练题目与图学课的平时作业建立联系,使学生体会到图学课习得的制图技能发挥辅助设计的作用,弥补了设计课重模型、轻制图的弊端;这种方式也能及时反馈教学问题,调整教学进度。

2.主动思考和批判精神。通过问题式教学法,改变学生被动灌输的学习模式,结合制图的创造性特点,引导学生对既有图示表达主动思考的能力。掌握以设计意图的表达为目标,经由个体主观思索,恰当选择制图内容、图示方法、比例,就是解决画什么、怎么画、画多少的问题。相应评价设定在教学过程中。特定问题导入后,学生对问题先行思考,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呈现。例如分析建筑平面图的组成要素,提前以思考题布置,在课上以学生说的模式展开教学,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的意识。

弱化制图教学自身系统性的深度追求,搭建与设计课在教学内容、时序和进程的关联,协助促成良好的外部学习条件,以保证最终整体的教学效果。

建筑图论文:建筑图纸防雷设计审查在防雷技术评价中的探讨

【摘 要】在防雷技术评价中,建筑图纸防雷技术审查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为了保证施工质量,建筑图纸必须符合一定的规范,才能正确指导建筑施工。本文更具在防雷技术评价中存在的一些实际问题,采用一些与传统方法及标准不同的技术评价观点,对建筑图纸防雷技术审查进行了科学性的探讨。笔者认为,只有灵活运用建筑图纸防雷设计审查,才能做到防雷设计施工图的科学合理,对实际的建筑施工做出参考。

【关键词】建筑图纸;防雷设计;防雷技术片评价;探讨

0.引言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信息系统以其优良的特点广泛存在于国民生活中,对国民经济乃至国民生活甚至国防建设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在建筑物领域,电子设备也广泛地应用到了建筑物内,成为人们办公、娱乐的新选择。而这时,防雷设备成为了一种避免自然灾害,诸如雷电物理作用的新型手段。雷电会产生电磁效应,不仅有可能击毁建筑物,而且对建筑物内部的电子设备造成很大干扰,这也是当今社会雷电事故经常发生,雷电损失越来越大的一个重要原因。建筑物的防雷首先要从建筑图纸进行设计,但是,由于设计人员水平不专业等原因,造成建筑图纸的防雷设计中往往出现错误甚至遗漏,给工程质量带来了一定的隐患。为了确保工程安全,笔者认为应该加强建筑图纸防雷审查在防雷技术评价中的比重,以严谨的态度、严格的步骤对建筑图纸的质量进行敲定。

1.建筑图纸防雷设计审查的具体内容

1.1审查的图纸

对建筑图纸防雷设计的审查一定要做到全面,总的来说,应该进行的主要图纸包括电气施工设计说明图、配电系统图、各层配电平面图、屋顶防雷平面图、总平面图、配电干线图、接闪器、等电位连接等施工大样图。另外,有些建筑物的施工过程及结构可能比较复杂,这时就需要提供建筑物的立体图进行参考,以获得对建筑物的直观感觉,保证防雷设计审查的准确性。

1.2建筑图纸防雷设计审查的要点

在建筑图纸防雷设计审查中,一些细节及关键部位需要特别重视,相比其余部位,这些点是着重需要进行复查乃至第三遍审查的。

1.2.1引下线

引下线一般是沿着建筑物的周围以均匀分布的形式安装的,在这种情况下,建筑物的角上特别容易受到雷击,因此,这几个点是防雷设计的重点,在审查时,也要进行重点审查。引下线是雷电泄流的唯一途径,因此,它若出了问题,直接或造成火灾或者其他不详情况的发生。引下线有两条,这两条线之间有一定的安全距离,这里的安全距离并非指的是引下线两条立柱之间的距离,而是两条引下线连接的接闪器之间的距离,一般情况下,二类间间距是18米,三类间间距是25米。目前情况是,很多建筑物都采用立柱之内的对角钢筋醉卧引下线。

1.2.2侧击雷的防范

建筑物高度超过他们的防雷类别的滚球半径时(一类为30米,二类为45米,三类为60米),应该注意防范侧击雷的袭击,均压环的设计应该合理,一般情况下,我们采用由外圈梁内链条水平钢筋构成的闭合回路作为均压环,而可能遇到一些建筑物没有结构外圈梁,这时候应该用两条热镀锌圆钢或者一条热镀锌扁钢构成均压环,两条圆钢周长不应该小于12米,一条扁钢的直径不应该小于40米。对侧击雷的防范在建筑图纸的审查中主要体现在对均压环的审查上。首先要注意建筑物均压环的起始位置,然后是均压环的规格要符合国家建筑部门有关要求和建筑物的实际情况,最后要注意均压环与大型金属物之间是否有预埋件。

1.2.3接闪器

所谓接闪器,即直接与雷电相接的一种避雷针,或者避雷网、线、带等各种形状,另外有着接闪作用的金属构件也是接闪器的一部分。一般采用滚球法进行天面接闪器的布置。一类防雷建筑应该独立装设避雷针或者独立架设避雷线,接闪器必须与地面及空中物体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然而,有的时候由于建筑施工的需要或者地形条件的限制,可能需要将接闪器安装在被保护的物体上,这时,其安装方法应该按照GB50057-94(2000)第3.2.4 条的规定进行安装,不能随意更改,且应该由富有经验的工程师进行接闪器的设计工作。接闪器必须能对设计的建筑物起到保护作用,其保护范围应该覆盖到所有建筑物。除了中高层的建筑物,比较低的建筑物的避雷带应该暗敷在屋面的受到雷击可能性较大的部位,中高层建筑物如果进行暗敷,极有可能引起墙壁保温层被击穿,其碎块从高空坠落,会对地面物体或者行人造成伤害。

2.内部防雷装置

2.1屏蔽与综合布线

建筑物经常会受到电磁波的干扰,这时应该加强对建筑物相互之间的外部屏蔽部件。应该架设一定的线路进行屏蔽,尤其是一些建筑物的顶部和设有金属部件的表面等具有大尺寸金属的地方应该将防雷装置与等电位进行连接。

值得注意的是,对建筑物内部的线路进行安装时,应该注意大回路的形成,因为回路有可能在雷电穿过时在瞬间产生大量的热量,严重时可能造成短路等重大事故。

2.2等电位的连接

等电位即是等电势。在一个带电线路中如果选定两个测试点,测得它们之间没有电压即没有电势差,则我们就认定这两个测试点是等电势的,它们之间也是没有阻值的。

建筑中的等电位联结,是将建筑物中各电气装置和其它装置外露的金属及可导电部分与人工或自然接地体用导体连接起来,以减少电位差。等电位联结有总等电位联结、局部等电位联结和辅助等电位联结。

总等电位联结(MEB):总等电位联结作用于全建筑物,它在一定程度上可降低建筑物内间接接触电击的接触电压和不同金属部件间的电位差,并消除自建筑物外经电气线路和各种金属管道引入的危险故障电压的危害。

住宅楼做总等电位联结后,可防止TN系统电源线路中的PE和PEN线传导引入故障电压导致电击事故,同时可减少电位差、电弧、电火花发生的机率,避免接地故障引起的电气火灾事故和人身电击事故;同时也是防雷安全所必需。因此,在建筑物的每一电源进线处,一般设有总等电位联结端子板,由总等电位联结端子板与进入建筑物的金属管道和金属结构构件进行连接。辅助等电位联结(SEB):在导电部分间,用导线直接连通,使其电位相等或相近,称作辅助等电位联结。

2.3浪涌保护器SPD

浪涌要安装在电源的前侧,比如要接在变电箱空气开关的前面,与空开并联SPD的工作原理:浪涌工作原理其实很简单,他并联入供电电路中,一段接电源,另一段接地,在他里面有一个特殊的导体,一种金属氧化物,平常的时候也就是低电压的时候电阻很大,接近正无穷,当电压很大的时候,电阻很小,相当于短路,于是雷击时候,大电压加载电源上,那么SPD导通,将电流泄入大地,对后端设备进行保护举例来说:浪涌要装在电源前面的是因为如果接在后面的话,那么断路器要先承受大电压,大电流,那么断路器就会跳闸或者直接烧掉。通常对于浪涌不能只安装一个,理论上要分3级,就是配电室,变电箱,家里小变电箱分别用1.2.3级浪涌,因为单独一级浪涌不能将雷电完全泄流,需要多级才能对末端设备进行良好保护。

3.结论

防雷技术评价工作是一项技术含量相对较高的工作,不仅涉及到许多学科的知识,而且需要有一定的实际工作经验才能驾驭,这就要求设计人员不仅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知识,而且要有防雷设计的经验,且有良好的图纸感觉,能够对建筑物的防雷设计进行客观的感知。这样,才能保证建筑物的防雷安全。

建筑图论文:论建筑图像传播中的身体意象

建筑作为城市典型符号,成为承载当代人关注、评判城市及情绪表达的主要对象。近年来,随着大众对城市关切的逐步加深,大众传媒也开始介入原本属于专业传媒范畴的建筑与城市评论。北京《新京报》之《北京地理》副刊,创办十年,坚持定位大众阅读和大众视角,以身体和建筑组合式图像为传播主要元素;在建筑图像传播中建构信息和身体同在现场,强调身体对建筑和城市环境的感受力,充分调动阅读者的身体和心理反应,把一个个单独的建筑物同一群城市人的生命意义建立了内在的关联,进一步实现了图像与观者之间的能量交互。同时,在超越技术为优秀的工具化思维,创新传播方式,实现建筑传播向人文关怀、社会审美甚至是大众情趣方向转移,形成建筑传播的多元化等方面,都做出了有价值的实践。

大众传播;《新京报・北京地理》;建筑图像传播;身体意象

G112A003407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涉及千家万户的城市大规模改造和重建,造成大众对城市的关注度日益上升并不断形成焦点。建筑因其图像化视觉表现,势必成为人们对城市直接、典型而具体的评判对象。建筑本身图像化的媒体特征,在建构大众观看、扩大其大众影响力的同时,建筑也就超越了居住的实际物理功能,构成了文化和社会意义。同时,建筑对大众形成的单向和强制观看,一定程度上也侵害了大众观看和审美趣味的选择权。

建筑以其公共性和文化性特征出现在大众的观看和评判视野,大众媒体的强势介入,使得原本圈子化和专业化的建筑传播封闭格局被打破。近十年来,建筑传播形态开始分化、重组,原本以专业、技术为优秀和进入门槛的工具化思维及其传播方式,开始实现向人文关怀、社会审美甚至是大众情趣方向转移,边界逐渐模糊和重叠,形成了建筑传播的多元化态势。

北京《新京报》创办十年的《北京地理》副刊,以建筑图像为传播的主要内容,强调建筑与人的关系,突出人的身体对建筑、城市空间的体验和感受,不但创新了大众媒体的建筑传播方式,也构成了很强的文化批评性隐喻。媒体的文化立场和专业禀赋,基本消解了建筑图像传播的明星化、娱乐化倾向,坚持了思想和艺术层面的品质和高度,构成了一次有价值的建筑图像传播实践。

一、 从“言语行为”到“形体行为”

“影像在膨胀。回溯北京城市记忆,最好从影像开始。现在、过去、未来;黑白、彩色、数码,漂浮不定,一步之遥。”①建筑无疑以图像为第一表现形式,建筑图像除了纯粹信息传播,还具有事件性特征。当《北京地理》连续性图像在大众眼前出现,图像就成了(曾经发生过的事件)历史、生命过往的证人。图像证史,它不但在同我们讲述在某个地方或某个时间曾发生过的事,而是进一步把事转换成一个“事件”,并通过图像真实记录下的所有细节,还原成事件本身(包括时空)直接呈现在我们眼前。从这个意义上说,媒体图像传播的就是一个现场,是一个事件发生的当下。每一次呈现,就是一次事件的还原过程,也就是一次“当下”的消逝和回归。

当然,《北京地理》的建筑图像的现场性呈现,具有描述性和评价性。并通过身体的同在现场才能实现这种描述和评价。建筑图像对城市的当下性意义建构,会使媒体观看者的经验认知中的当下和现场发生位移,这种视觉逻辑和观看节奏产生的转移,同时会造成一定程度的自我丢失。也就是说,当媒体建构的图像方式,与自我真实的感知之间和观看心理产生了一定距离,建筑图像构建的当下性,对观看者而言,它就隐藏着一种作用强大的感知转换甚至反转能力。因此,这就是媒体化图像的虚幻性和虚构性所在。尽管媒体没有虚构的主观故意,但这种因时差和空间变化,以及媒体二度创造的事实上的复制,就同彼时一次性真实发生的事实之间,总会产生间隔和距离。“从瞳孔到镜头到玻璃、橱窗和后视镜,街景是扭曲还是还原?直射或是通透的胶片提供了不同于日常的‘正视’经验,当左和右颠倒,前和后叠加,常规的观看效果被改写。虚幻、眩晕、辨认――是直射造就了蒙太奇以及叠影之间奇异的关联。但一定有什么东西消失了,桑塔格在《注目他人受刑》中抑郁的写道:‘然而图片与现实之间的区别,可以轻而易举地蒸发’。”《新京报》之《北京地理》编者按:《影像的建筑和城市构成的历史想象和现实场景》,2009年4月30日。由此,也就是人们常常感觉再现事实中的虚构和真实难于分辨的困惑。

其实,任何事件的当下性都是依赖身体性建构的。因为,当下只有直接作用于身体的直接感受才能产生现场和空间存在感。因此,《北京地理》绝大部分建筑图像,都充分使用了人的身体符号,通过不同人物、不同状态,产生不同的表现和情绪,同时,故意在图像使用上显得随意,让图像避免规整、呆板、空洞感,让图像内容不断活化产生动感,进而,传递出建筑图像内容的存在和拍摄者的身体感受,与观者共同创造媒体呈现图像的当下性和现场感。

当这些建筑D像在人的身体感受中成型,并产生符号化的图像传播时,图像中浸润着丰富的人的情节开始感染观看者,对观者产生身体到意识的诱惑和影响,观者在此时的当下,就会自然产生在现场的弱化想象,而对图像提供的感受产生更深的认同。显然,这种图像现场,是经过媒体处理并提供给观看者的加工过的现场。而媒体需要的正是催生弱化的想象,让观看者产生在现场的感知,才真正到达由媒体创造并控制的现场效果。

用建筑图像建构现场、占有现场、进而控制现场,这就是《北京地理》传播的事实路径和产业逻辑。当媒体控制了现场,就产生了视觉暴力,并顺势制造出观看者的注意力。显然,

《新京报》巧妙地使用了媒体技术,由此一直能产生正面催化力,让这种现场一个接一个产生并发生作用。当观看者一而再地产生在现场的幻觉时,观看者也就产生一种与媒体同向的判断能力,这就是对现场的强化效应。“这一现场的时光再现,被本雅明理解为‘是一种令人着迷的东西’”③[德]艾利卡・费舍尔・李希特著:《行为表演美学》,余匡复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141、150页。。当“一个观者试图抓住这个瞬间出现的光芒,本雅明认为:‘这是有呼吸的光芒’”。③也就是说,媒体用图像再现了身体性感知下的现场,就让观者重新经历一次这个瞬间的现场。而这个过程,无异于人的呼吸一样随意而经常。虽然这是虚构的当下,但仍然产生现场的感知。

媒体用图像建构的现场,成功地兑现了对当下的承诺:建筑、身体、风景,这些城市关键性元素,非常巧妙地组合在图像呈现中,就产生了逼真的现场效果。但问题是,媒体的这个建构过程,走的却是反现场反当下的路径。这种悖论在于,真实的现场往往有一个最重要的生成元素,即身体首先是以物质形态出现,形成身体与环境的直接对应,并进而产生能量气场,它是一个活生生的有机体,这种有机构成也是一次性的,制约了有机构成过程和环境的被复制。因此,这种感受也是不可重复的。而我们在看《新京报・北京地理》所呈现的建筑与人的图像时,就能明显地感到,媒体建筑图像还是虚构的现场,图像中的身体已经是非物质化非肉体化了,因此,作为观念上、学术上和美学上的现场,还是造成了一个非在场的在场性。

显然,建筑图像传播,是需要通过身体和关系的植入,建构一种社会性政治语境和文化语境。当一个镜框式结构图像,通过媒体广为传播,人为设计的关系图式依然会传递信息和建立叙事语境,顺利突破图像的限制,图像自然就在展示和观看模式中,顺势扩大了图像的信息和意义边界。而观看也是观看者再完成的一次自我判断。虽然,传播效果的不可控,是来自于观看者的身份的不可控,以及观看者的状态和情绪的动态化特征,因此,观看者并不能很一致地靠近传播者所主观设计的意图和现实场景中,这种不一致,就会产生认知上的俗性和神性的差异,而正是这种差异,反而构成媒体传播的丰富性和复合性效果。由此,人们可以面对的每一次传播和观看,就会产生这种一次性效果,而这种一次性效果就构成了媒体传播和观看的魅力。

二、 信息和身体的共同现场

身体作为一种历史观念,并成为体现特定文化和历史实践的过程,构成身体从生理行为到心理行为的印记。因此,媒体在图像传播中,植入身体和建筑、环境的关系,来制造、回访历史过往。而生动的传播和真实场景再现,需要身体和建筑共同生产出媒体的表演性和选择性。

而媒体设定的表演和大众的观看,通过图像会共同建构一种目光游戏。《新京报・北京地理》中有一组图像,在同一个场景中,植入不同的身体感受,而这种丰富而多元的感受信息中,目光会产生多元化分层,记忆的目光、同情的目光、渴望的目光、监视的目光、惋惜的目光、木讷的目光,虽然这些现场是媒体主观设计,但所有的目光都能不断突破媒体的主观控制,透射出观看者自身的态度和他们的判断。

《北京地理》建筑图像不断建构信息和身体的共同在场,在信息源流传播中,形成了从传播到大众娱乐层面媒体特有的表演性特征,并进而生产出观看的兴趣多次方叠加和评判的多元化形成。但媒体最终并没有让观看者终止在娱乐层面,而是把身体的状态和情绪深深地扎入图像的内在结构中,使图像观看穿透娱乐化表层,深入到媒体期待的社会价值判断的思考和评价过程之中。

显然,媒体传播的信息是被身体感受的信息,犹如建筑是承载身体的容器一样,信息始终通过身体符号发出和回收。这样基于生命感的信息来回流通,就带上了生命的温度,此时的媒体再造的现场,就能通过图像的完美创作得到当下的再现。

媒体在努力呈现并试图不断再现这些现场感受过程,其实,媒体调动的是观看者们产生观看的自我反应,让图像观看者生成视觉自动认知链条。当身体始终成为信息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有机地镶嵌在建筑图像信息之中,信息和身体同在现场就成为信息源和信息体的基本组合方式,信息传播才能防止观看被无意中断,并产生排除信息观看接收过程中的干扰因素,形成视觉观看自身保护气场。当观看者在身体和建筑环境构成的封闭式观看行为中,就会进一步调动并激活观看者的经验和过往记忆,内心产生情感和价值共鸣,由此,观看行为就转换为观看者自身的内心冲动和情绪付出,才真正实现观看新价值的再生。

虽然,这些媒体行为中有明显的图像制作和传播技巧痕迹,可一旦调动起观看者自身情绪,使得观看者在观看瞬间沉浸在图像的现场氛围中,这些人为的痕迹就会被观看者忽略,甚至被遗忘。公众需要关注并十分警惕的是,媒体制作和的图像,是否严守图像元素和细节的真实性原则,高度体现媒体的专业精神和职业操守。因为,当媒体的图像使得观看者进入状态时,实际上媒体的立场会非常明显地影响到观看者的态度,观看者的内心自我反应受到了媒体期待的一种特殊的意识控制,观看者自我审视能力和独立判断力会降低甚至某种程度的丧失,他们会置于被媒体建构的情绪调动并安排的低位。媒体虚构并不等于虚假,虚构是出于艺术表达的需要,而虚假就是误导观看者,这是要严格禁止的。这种由媒体发动,到观看者的自我情绪、情感甚至意识生成,反映了媒体通过图像制作技巧和传播,达到了制作者、传播者和接受者,一个观看反应生态系统的建立和净化。

行文至此,我们可以十分清晰地看到,媒体图像制作和传播的操作系统,最终会归并到一个从兴趣共同体到价值共同体的整个价值系统产生的轨道上。当传播与美学趣味、社会性、政治性话语连接,也就会在身体同在的基础上,进一步超越物质性存在,形成观看和价值判断的共同体。因为身体既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身体的在场与缺席表现为具体与抽象的重叠,当身体超越个体和具体,抽空了具体内容的身体符号,就成为一种历史存在和抽象存在,身体就产生象征性。而媒体在图像中不断重现身体的存在感,是要唤回已经抽象进历史的身体,进一步强调的是观看主体和客观的图像客体之间,重新建立连接个体、具体的身体经历和体验,回归到感官再来一次经历的当下。虽然,我们知道图像所描述的现场与我们曾经看到并感受到、经历过的现场,已经被媒体提供的身体经历所替换了,但价值共同体欣赏和认知的一致性,会撇过这种差异,而追求认知的相对一致。这种经历重现形成的共同体,会随着媒体的导演和安排,进一步把身体经历和象征形成混合,产生一种新的历史判断。

虽然这种图像生产是媒体设计安排,并“预先规定”的。但事实上,在制作和传播中,人们仍然会遭遇三个问题:(1)媒体、图像与观看者的角度互换所产生新的解读意义;(2)媒体试图与观者形成价值判断共同体的未知性;(3)观看者不同姿态、不同方式的观看,会产生多元的甚至是对立的观看关系。这三个问题不约而同涉及的是,当图像从生产的私密性质转化为公开的大众观看,目光与对象会产生冲突和矛盾。由此,在媒体期待建构认知和价值共同体的愿望同时,由于角色转换、共同体建立的动态性调整、彼此观看的接近性与距离设定,在不同的观看者观看的亲身经历中,会分化、重构甚至会解体。这种传播观看过程,就犹如一种表演,其中的图像呈现和传播不可控地进入到了一个社会化的处理过程。当图像传播从相对专业、封闭的观看进入大众、开放的观看视域,任何社会化偶然因素都会导致传播结果的改变,不可控带来未知性。当传播构成社会化大众事件时,建筑图像就跃出了专业精英的范畴,沟通交流的标准势必上下跌宕。毫无疑问,社会的、心理的、政治的、美学的因素都会纠缠在一起,这种大众化观看的“联接”,其基础依然是身体的共同存在。观者身份的混搭导致图像解读权力多元,甚至会产生互换。但这恰恰是大众媒体在建构图像传播需要预设的风险。但无论结果是同流或者分流,未知性也正是媒体传播的另一种魅力所在。

图像观看以及价值共同体,是通过接通图像再现的身体与观看者身体的感觉联系,而这种连接过程,构成时间性。时间性身体聚合,产生社会化场景的时空挪移,历史事件的内容就来到时间意义上的现在和当下。 进入这种状态,观看者与制作者的角色都是重合的,甚至产生一定的转换。此时,以身体共同存在为基础,建筑和身体会进一步苟合,一般意义上的政治和文化语境上的二元对立也会趋向缓和。至此,通过共同行为形成的价值共同体,不能完全被理解为是一种媒体虚构。作为一种被媒体导演而产生的观看判断的共同行为,到成为一种共同的经历形成,会产生一时的身份模糊,每个人的身份也就被暂时重构了。当观看者在不断调整他们的目光定位时,观看者身份也一定在断裂和重建中,被不断地定义和再定义。

三、 生命同在的能量交换

《新京报》之《北京地理》副刊的命名就是空间性概念。人群在空间聚散,看的感受和流动的节奏,产生身体动作和观看的视觉频率。其所选择的图像基本都有身体性动作,或者是一种动作想象,都构成动态特征,这类图像往往能使相同或者近似的人看得满足,甚至心醉神迷。这就形成气场,实现了能量交换。观看者即使到不了心醉神迷的状态,仅仅是构成观看与对象关系,其过程也会循环并释放传递某种信息。整个过程中,能量交互会形成兴趣和关注点为特征的视觉中心。观看反应,比如心跳、呼吸加快,身体的生物性反应,会导致产生阅读心理节奏的调整和变化。因此,图像的结构、视觉语汇、图像内涵和元素的对位性刺激等,都是导致并形成能量产生交换的起点。

尽管图像制作和是人为设计的,但这些能量交换的后果却是图像制造者和者无法预料的。因为在观看时,表面是图像的文本解读和学术、艺术判断行为,这些知识性判断及其逻辑是通过概念和理性思考获得的,仅是外在的表现,但人的内在动能却是受到生命力感应的支配,是身体对图像提供的信息产生直接反应。人们在看一些图像时,会产生共同的愉悦和满足,进而循环产生正面能量交换,并推高各自的愉悦感。同样,人们在面对另一类图像时,也会产生观看的抵触,因为理解的不一致,观看者会有身体不舒服的反应,甚至有厌恶感,产生能量冲突。

这种观看能量的循环和交互,不需要特别的安排,就是依赖图像本身,自然形成过程。只要图像出现,并形成有效的观看,相互之间就会产生能量循环。当观看者进入观看过程,其身体就开始输出和吸收能量,包括正能量和负能量。当退出观看过程,就意味着能量输出和交互的中止,一切都源自身体对图像的直接感受。

因为,看是一种目光的碰触,也就是一种媒介的方式。当《北京地理》用足身体和建筑之间形成关系的图像,按时推送到观看者眼前,图像提供目光碰触时,观看者目光就成为能量收放的支点。当媒体通过图像把原本属于“隐私”的东西,转换成一个公共观看的对象时,首先也是吸引目光的聚焦。当来自四处的目光在此触碰,原本恒定的二元对立的元素,如公开/私人、距离/接近、虚构/现实,就会形成对立或者妥协。而对观看者来说,也一定面临接受或拒绝的选择。更重要的是,当各类观看者自觉或不自觉地面对图像,形成目光碰触时,身体就会产生一种神奇的感觉和幻觉,如果身体随着目光入图很深,人的精神性反应就会提升,并会造成某种虚茫或者一些意念上的各种假定。由此,观看的目光,会循着视觉图像的典型符号的导引,阅读的过程就是打开了通往心灵的路径的过程。所以,不仅是《新京报》之《北京地理》副刊,包括许多大众媒体都在传播中重用视觉图像,不断加强视觉化的内在原因。

《新京报》之《北京地理》充分建构图像的空间性,使得图像不仅具有作品特性,更具有了事件特性。用建筑和人的组合图像,图像本身就是一个空间构成,然后,不断地活用建筑和人的身体元素,变换场景的动态,就形成了一个个气氛空间。建筑、城市环境元素,一再通过人的身体把气氛烘托出来,再通过图像元素组合,让观看者回到这种气氛中去感受这种气氛,这种流动就是气的流动,空间就成为气场。它既可以让观者强烈感觉到这种现实气氛,也可去感受曾经发生的事件空间。因为人的身体敏感性,会对物及周边环境产生联想和想象,会让视觉中的颜色图像化和味觉化,气味也会幻化成画面和细节,当所有元素都形态化时,时间概念就被导入,并与空间结构形成对应。

图像有形的空间感,还原到物的状态时,需要时间的推力,形成人的身体认知和感受的张力,产生能量的聚集,通过时间的逐渐加压,形成聚焦的力量,向相同的方向挤压,就会造成空间变形,改变原有的空间感,形成人的身体能感受到的空间气氛。

图像的气氛就是通过地点和空间构成。当几何学意义上的空间变成有物填充的空间时,它的质就让人能感应到。而这一切,是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点和媒体建构当下现场的时间点,两个点构成时间流动的抛物线,这根无形的线就产生时间流动的推力。当时间在观看中形成,图像构成的气氛就创造出空间,气氛中所有的物和身体,都是在场的。因此,人们在看这些图像时,“身体、建筑、城市,全部是基于线型的想象。……视觉语言表达了一个不安、优越而局促的人需要找到安全的地方”[美]理查德・桑内特著:《肉体与石头:西方文明中的身体与成熟》,黄煜文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第158页。。

时间性规定了人们的观看节奏和秩序原则。图像用各种层次表现着自然的光和影,而自然的光影总是摇曳变化的,图像本身的静态形式会降低光影的生动性,因此,《北京地理》所用的图像,基本都用身体和建筑构成的动态关系,来弥补这种缺陷。所以,图像同样也都能制造气氛和能量,只是摄影造就的图像,是对自然界光影的再次有机排序和能量重组。图像的光影表现力,不但造就图像的艺术和科学价值,更作用于人的眼睛,让人们注视的目光形成能量的入口。同样,这种由时空交织而成的能量,也会作用于人的皮肤甚至身体。因为人的身体是有机体,皮肤和肌体对光线特别敏感,而且十分有效。作为光影艺术的图像,S着能量的进入,显然还会对人的生理和心理产生重要影响。“道是光:光是无处不在的,所以要体验光就需要一个东西,一幢建筑物,一个特殊的空间。”②[美]理查德・桑内特著:《肉体与石头:西方文明中的身体与成熟》,黄煜文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第119、120页。当图像完成这种时空建构,图像也就成为生命能量交互和聚散的气氛场。

四、 Y论

《新京报》之《北京地理》副刊的建筑图像传播实践,证实了媒体化图像普遍流行的现实和价值。大众传媒通过建筑图像的传播,不但主张了自身的城市文化立场,也成为大众意见和情绪的出口。伴随着城市化的深入,城市大规模的改造和重建,大众媒体强势介入建筑传播成为一种历史的必然。但媒体是通过传播效果来体现其传播价值,显性标志是媒体的影响力的深度和广度。《新京报・北京地理》作为一个成功实践的典型样本,其通过媒体有效的图像生产和传播,巧妙地把观者的身体感受和图像再造的城市空间合二为一,不但创造了信息与身体同在的现场,同时在接通媒体生产和大众接受的感觉通道基础上,使得图像制作、和观看、接受,组成一个逻辑链条,进而形成趣味和价值共同体。

虽然,人们时常清醒并试图拒绝被过度媒体化,但大家又很无奈,因为,一个个远年发生的事件,其过程的一次性,决定了只有媒体才能让人们再一次感受彼时的一次性当下所带来的现场感和深切的体验。尽管大众知道媒体会适度地放大和夸张,产生媒体的表演性,而且这种表演还被不断复制,不断循环,其表演背后甚至有可能还隐藏着某种商业动机,但这种建筑传播依然不可或缺。基于媒体的新闻专业主义精神和职业操守的规范和制约,大众能接受媒体出于传播效果考虑的适当变形和适度放大。因为,大众传播依然还是大众正视城市和建筑、发出声音的有效通道,观看者在观看中还能寻找到其中真实的余光。

当然,《新京报》之《北京地理》副刊建筑图像的传播实践,把事件现场的感知性体验变成绝大部分的媒体化体验时,也提升了媒体自身的文化批评意识和媒体传播的艺术水准。尤其是在图像制作中,始终坚持建构身体的现场性和建筑的在场,把一次性事件现场和媒体化现场合为一体,使得媒体化图像生产和传播成为一种可靠现实。虽然这个现场已经被二度甚至多次创造,但同反复扩展传播所造就的影响力相比,这种一次性是可以被忽略的。

在《北京地理》建筑图像传播实践中,图像的公共性观看意味着私密性被打破,观看者的目光就会表现出紧张的关系。但由于媒体的智慧化处理,就把矛盾、紧张、观看和碰触都融于一种关系互补之中。同理,《北京地理》的建筑图像中,尽管对此关系有较为充分的暗示,但图像本身应该为大众解读提供更为丰富的信息密码方面显然不够,包括图像内容的表面化和制作过于粗糙等,都暴露了媒体制作团队的艺术感觉和专业技术能力的不足。

《新京报》之《北京地理》副刊通过十年努力,造就了一个观看的狂欢,这种狂欢依然需要图像与身体共同在场才能实现。就像“在索尔兹伯里约翰与亨利・德・孟德维尔之间,存在着身体政治想象的鸿沟。一个是把城市想象成为有等级的身体生活空间;另一个则把城市想象成一个身体彼此连接的空间”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