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槐果碱通过抑制PI3K/Akt/NF-κB信号通路缓解完全弗氏佐剂致大鼠炎性痛作用机制

作者:王婷婷; 冷承浩; 郭昆鹏; 金少举槐果碱炎性痛

摘要:目的:探讨槐果碱缓解完全弗氏佐剂致大鼠炎性痛的PI3K/Akt/NF-κB信号通路机制。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炎性痛模型组、阳性药对照组(地塞米松0.3mg/kg)及槐果碱组(30、15、7.5 mg/kg)。于造模前1 d、造模后2 d(给药前1d)及给药后1、4、7 d,采用热辐射和Von Frey法分别测定大鼠热刺激缩足反射潜伏期(Paw withdrawal thermal latency,PWTL)与机械刺激缩足反射阈值(Paw withdrawal mechanical threshold,PWMT);末次给药后24 h,取大鼠炎症部位组织,采用RT-PCR法检测PI3K、Akt及NF-κB mRNA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PI3K、p-PI3K、Akt、p-Akt及NF-κB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给予槐果碱30 mg/kg后第4、7 d,使致炎性痛大鼠热刺激缩足反射潜伏期显著延长,机械刺激缩足反射阈值显著升高,可下调大鼠炎症部位组织PI3K、Akt及NF-κB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PI3K和p-Akt蛋白表达水平。结论:槐果碱对CFA所致炎性痛具有一定的缓解作用,其机制与抑制PI3K/Akt/NF-κB信号通路有关。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中药药理与临床

《中药药理与临床》(CN:51-1188/R)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双月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中药药理与临床》主要刊载中药实验药理及临床药理研究相关的论文,同时也有关于中药药理学及中医临床学科建设和发展的发现、发明、改进、思路与方法的综述性文章。

杂志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