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低年级儿童自我效能感培养的思考与尝试

作者:刘越; 张蕾自我效能评价内容期望水平学习环境激励机制小学心理学

摘要:一、自我效能概念的认识与理解 班杜拉(A.Bandure)于1977年首次提出自我效能这一概念,自我效能(self-efficacy)是指对行为过程和结果的信念,是指一个人对自己在某一活动领域中的操作能力的主观判断或评价.当人感到自己有能力达到所希望达到的目标或取得某一水平的行为结果时,就表明他们具有高水平的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不等同于自信.自信突出情绪化的自我肯定,自我效能更强调自我认知,即对个人能力的理性判断,它受个体过去行为结果和成败经验的影响.心理学在随后的研究中发现,人需要以积极的心态和角度重新认识自己.当人们面对所谓的压力、困难和挫折时,并不是真的挑战个人极限的时候,而是检验自我效能感的时候.这时,人必须学会相信自己,必须学会用放大镜来看待自己平时被微缩的能力.班都拉认为,自我效能感具有以下功能: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CN:11-4699/G4)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旬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关注社会现实,关注素质教育现状,关心学生和教师的心理健康,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努力探讨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方法,介绍心理健康教育的技术、技巧和经验,展现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学术水平,反映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前沿和研究热点,在理论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方面均做出了努力。

杂志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