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西方人文主义的起源和两类不同的“人”

作者:蔡红人文主义起源西方高中历史教材叙述方法历史发展时代背景本质差异人文思想不同时期必修课一般性新教材教育界

摘要:近年来根据《历史课程标准》编写的几套高中历史教材,都在不同程度上谈及西方人文主义问题(必修课“历史Ⅲ”),其叙述方法主要是以相关的人物及其思想为主线,对人文主义的起源和历史发展按时问顺序进行一般性勾勒。这一叙述方法固然有其不可低估的优点,但也存在明显不足.例如它无法凸现有关的时代背景,并可能在客观上混淆不同时期人文思想的本质差异。本文试图对新教材中的这一缺憾作些补充,以期就教于教育界的同行。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中学历史教学

《中学历史教学》(CN:44-1142/G4)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教育类刊物,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中学历史教学》由著名学者郭沫若题写刊名,有陈旭麓吕思勉等众多历史大师为此铺就了深厚的文化底蕴。这本刊物坚持以教学科研为中心,强化教师教育为优势,把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进行密切结合,积极构建开放式、综合性的科研体系,是一本高水平教学科研型刊物。

杂志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