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20世纪法国哲学的现象学之旅

作者:杨大春现象学法国哲学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列维一斯特劳斯20世纪初60年代初发展阶段第一阶段相互竞争生命哲学第二阶段主导地位存在主义第三阶段茨威格柏格森观念论萨特

摘要:大致说来,法国20世纪哲学有四个主要的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布伦茨威格(L.Brunschvicg,1869~1944)的新观念论和柏格森(H.Bergson,1859~1941)的生命哲学相互竞争的时代(自20世纪初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第二阶段是以萨特(J-P.Sartre,1905~1980)和梅洛-庞蒂(M.Merleau-Ponty,1908~1961)为代表的现象学-存在主义占据主导地位的3H时代(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至60年代初);第三阶段是以列维-斯特劳斯(C.Levi-Strauss,1908~)为代表的结构主义和以福柯(M.Foucault,1925~1984)、德里达(J.Derrida,1930~1994)等人为代表的后结构主义起支配作用的3M时代(自60年代初到70年代末);第四阶段是由后结构主义的延续(德里达、福柯等)、后现代主义的兴盛(利奥塔[J-F.Lyotard,1924~1998]、布尔迪厄[P.Bourdieu,1930~2002]等)与现象学的复兴(列维纳斯[E. Levinas,1906~1995]、利科[P.Ricouer,1913~]、亨利[M.Henry,1922~2002]、马里翁[J-L Marion,1946~]等)共同构成的多元共生的综合时代(自80年代初以来).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哲学动态

《哲学动态》(CN:11-1141/B)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月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杂志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