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针刺对比药物预防治疗偏头痛有效性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作者:蒲圣雄; 谭戈; 邓勇; 黎伦晞; 朱秋汶; 姜...偏头痛针刺药物预防治疗meta分析

摘要:目的:系统评价针刺对比药物对偏头痛的预防治疗疗效及安全性,为针刺的临床应用提供循证依据。方法: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CBM、VIP、Wan Fang Data和CNKI,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15年12月,收集针刺和药物对偏头痛的预防治疗的随机对照研究。筛选合格的文献并提取相关数据,结局数据按照随访时间分为随机后3~4月和随机后5~6月2个亚组,最后进行Meta分析。结果:根据纳入排除标准筛选后共纳入研究7项,包含1285名偏头痛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针刺组和药物组在随机分组后随访3~4月的治疗有效率(RR=1.24,95%CI=1.04~1.47,P=0.020)、偏头痛天数(SMD=-0.30,95%CI=-0.45~-0.16,P=0.000)、头痛程度(SMD=-0.32,95%CI=-0.52~-0.11,P=0.000)有统计学差异,随机分组后随访5~6月的偏头痛天数(MD=-0.66,95%CI=-1.18~-0.13,P=0.010)、头痛程度(SMD=-0.31,95%CI=-0.47~-0.15,P=0.000)也有统计学意义;而随机分组后随访5~6月的治疗有效率(RR=1.18,95%CI=0.97~1.43,P=0.110)2组间无统计学差异;因此针刺组相对药物治疗组,治疗有效率更大、偏头痛天数更少,头痛程度更轻。不良反应率由于异质性较大(I2=77%),通过描述性分析认为针刺不良反应率较药物小。结论:针刺相对药物对偏头痛的预防治疗有更好的治疗效应及安全性,但还需要更多的优质试验进一步增强循证依据。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CN:50-1046/R)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月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将促进学术交流、推动学科建设、繁荣我国科技事业作为办刊宗旨,把发表高学术水平和创新性的稿件作为办刊的永恒主题。

杂志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