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中国科学家在肿瘤研究方面有新发现

作者:新华社(来源)肿瘤发生中国科学家dna修复抗肿瘤药物dna双链断裂细胞核内同济大学

摘要:最新科学研究发现,人体内的环鸟苷酸-腺苷酸合成酶具有“善恶两面性”,如果它置身于细胞质内,能抗感染、激活免疫应答;而一旦从细胞质内逃逸进入细胞核内,就开始作恶,抑制细胞的DNA修复,从而促进肿瘤发生。同济大学医学院、同济大学附属肺科医院戈宝学教授和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同济大学附属第一妇婴保健院毛志勇教授合作团队的这一发现在线发表于最新一期《自然》杂志,首次系统阐释了环鸟苷酸-腺苷酸合成酶(cGAS)完全独立于DNA识别功能的细胞核内的全新功能,为基于干预cGAS进入细胞核而开发新型抗肿瘤药物提供了理论基础。cGAS,名为环鸟苷酸-腺苷酸合成酶,是DNA识别受体,对它的鉴定发现在DNA识别和固有免疫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这一合成酶能促进Ⅰ型干扰素和免疫因子产生。科研人员合作研究发现,cGAS在细胞发生DNA损伤时可转入细胞核内,并被招募至DNA受损的位点,通过干扰特定复合体形成,抑制DNA双链断裂损伤修复,进而增加基因组的不稳定性并最终增加肿瘤生成风险。“cGAS会抑制DNA修复、促进肿瘤形成,这是我们在国际上首次发现cGAS所具有的一个全新功能。”戈宝学教授介绍,以往对cGAS的认识都是集中在固有免疫上,即cGAS作为一个DNA受体,能够对外界病原微生物以及人体细胞质内自身DNA进行识别,并激活免疫应答,对它的生理过程研究也只是在细胞质内。cGAS促癌功能是首次被发现,这一成果将把cGAS的功能研究推向一个崭新的领域。这一发现为开发新型抗肿瘤药物奠定了理论基础。戈宝学教授表示,“cGAS好比是一个关在瓶子里的恶魔”。“入核”是关键点,如果能对cGAS进行干预,把它一直“关”在细胞质内,它就不会闯进细胞核内干坏事。这将成为抗肿瘤药物开发中一个重要的靶点。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肿瘤防治研究

《肿瘤防治研究》(CN:42-1241/R)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月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肿瘤防治研究》是我国第一本独立的全国性肿瘤专业学术期刊。读者对象为肿瘤防治研究工作者及相关专业的医药科技人员。

杂志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