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意义理解与人生解脱——佛教意义理论探微

作者:高新民 熊桂玉意义名实一义一味取语取义

摘要:佛教触及和回答了意义哲学的许多问题,因而有理由说佛教有自己的意义理论。这已演变成了西方佛学研究中的一个独立的子领域。我国学界尽管也有重视之表现,但相对薄弱。佛教意义理论的独特性在于:有双重动机和维度,即在意义探究时既回答了意义本身所缠绕的种种形而上学、解释学和语言哲学问题,又从解脱论角度回答了众生如何离苦得乐之类的问题。佛教在说明"意义"的意义时,尽管没有明确提出意义即用法的原则,但有类似的思想,并通过用法分析,挖掘出了"意义"的许多意义;在意义的主观与客观、多义性与一义性、可说性与不可说性等问题上都有自己的理论建树,围绕意义理解的标准、原则和方法等问题所提出的"取语"和"取义"范畴具有重要学理意义,值得深究。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宗教学研究

《宗教学研究》(CN:51-1069/B)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双月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宗教学研究》坚持“以马列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宗教学学术研究前沿,推动有中华民族文化特色的宗教学学科的发展”的办刊宗旨,以“道教研究”为特色,涵盖佛教、基督教(含天主教)、民族宗教与西部边疆研究、宗教学理论与其他宗教研究。

杂志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