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艺术作品中弱势群体题材管窥

作者:孙田田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艺术作品弱势群体

摘要:艺术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艺术家往往通过艺术作品反映自己对社会问题的看法。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越战泥潭、审美扭曲、种族歧视等都是美国的社会问题,这些问题在艺术创作领域也得到充分的反映。通过对罗森奎斯特的《F—III》、安迪·沃霍尔的《玛丽莲·梦露》、罗马尔·比尔登的《黑色曼哈顿》、费斯·林格尔德的《贝西姨妈和伊迪丝婶婶》等艺术作品的社会背景、题材选取、创作主题的分析,归纳出这些艺术作品都是通过弱势群体题材的表现形式,引起人们的共鸣,同时使作品有力地表达了越南战争、审美心理扭曲、种族歧视等不正常的社会现象。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CN:33-1303/Z)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季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始终坚持开门办刊方针,愿意与社会各界人士一道,努力把学报办成同类学报中的一流刊物,多出精品,多出人才,当好学术研究“百花园”中的合格“园丁”。

杂志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