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针刺对2型糖尿病足大鼠血管内皮因子的影响

作者:杨元庆; 李思; 张智龙; 王栩; 李洁; 邢晓...针刺研究调理脾胃针法2型糖尿病足血液流变学血管内皮因子

摘要:目的:观察"调理脾胃针法"对2型糖尿病足大鼠血管内皮因子及创面愈合情况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35只,随机抽取10只作为空白组,并将剩余大鼠采用高脂高糖饲料联合采用腹腔注射STZ诱导及行足部手术的方式制作2型糖尿病足大鼠模型,而后将造模成功20只大鼠采用分层随机法分为针刺组10只、模型组10只,其中空白组大鼠不做任何干预;针刺组大鼠着针刺服后采用"调理脾胃针法"干预,连续针刺4周;模型组大鼠只采用相同方法抓取、穿衣,而不作干预。各组大鼠每周末测量创面愈合情况、空腹血糖及干预前后空腹血清胰岛素含量,并于末次干预后采血进行血脂、凝血时间、全血黏度、血管内皮活性因子检测。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创面的愈合速度较快,空腹血糖下降显著,在各时间点均可明显提高创面愈合率、降低空腹血糖(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FINS含量显著下降(P〈0.01),且组内比较亦有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大鼠TC、TG、LDL-C水平显著降低,HDL-C水平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大鼠全血黏度显著降低(P〈0.01);针刺组DF大鼠创面愈合快、PT、TT、APTT相对延长,NO、6-K-PGF1α含量增加,ET、TXB2下降,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调理脾胃针法"可有效降低大鼠空腹血糖及血清胰岛素水平,通过调节糖脂代谢、血液流变性、调节血管内皮细胞功能促进2型糖尿病足创面愈合。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中华中医药

《中华中医药杂志》(CN:11-5334/R)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医学类刊物,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杂志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