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个体化的心房消融终止心房颤动

作者:姚焰; 张澍; 唐闽; 张奎俊; 王方正; 陈新心房颤动个体化心内非接触式标测左心房顶部电位标测线性消融左心房内径持续性消融治疗消融终点vein心房扑动心脏压塞心动过速中期疗效af患者针对性诱发肺静脉波阵面右心房阵发性术式pv功率缝隙

摘要:目的心房颤动(房颤,AF)的发生和维持可能存在多种机制,对所有的AF都以一种固定的术式进行消融治疗缺乏针对性.为此,我们采用心内非接触式标测,探索个体化消融的可行性.方法52例患者(男性44例,女性8例),年龄22~70(51.1±10.9)岁,左心房内径22~54(36.1±6.5)mm,其中12例为持续性AF(1~22年).均经房间隔穿刺在左心房内对AF进行非接触式等电位标测,并在等电位标测下逐步进行个体化消融,消融术式不固定,以AF被终止且不被诱发、消融线形成双向阻滞为消融终点.结果AF被分为3种类型,而肺静脉(pulmonary vein,PV)口周围、左心房顶部是波阵面的主要传导区.消融方式根据标测结果决定,包括在以上任一部位的线性消融、环PV口外的线性消融等,其中持续性AF多形成绕PV口周的环形消融加左心房顶部消融线.82.7%(43/52)的AF被消融所终止且不能再诱发,其中4例需在右心房消融方成功;另有5例的AF被转变为左心房扑动(房扑).首次消融的即时成功率为90.4%(47/52).消融中1例有心脏压塞.6例首次消融后有左心房房扑的患者再次接受了消融,标测发现既往消融线存在缝隙,针对缝隙消融后心动过速均被终止且不能被诱发.平均随访(11.0±6.2)个月,术后3个月82.7%(43/52)的患者不服药物亦无AF发生,其中阵发性AF成功率为87.5%(35/40);持续性AF为66.7%(8/12),其余患者均转为左心房房扑.结论本组结果初步提示,在非接触式等电位标测的基础上进行个体化的心房电学改良消融可有效地终止AF并有较好的中期疗效.其远期的效果有待观察.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中华心律失常学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双月刊)创刊于1997年,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CN刊号为:11-3859/R,自创刊以来,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杂志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