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扩大内界膜剥离术与标准内界膜剥离术对闭合指数〈0.7特发性黄斑裂孔的疗效比较

作者:吴超; 游志鹏光相干断层扫描疗效比较性研究回顾性研究黄斑裂孔

摘要:目的观察和对比玻璃体切割术中行扩大内界膜剥离术与标准内界膜剥离术治疗黄斑裂孔闭合指数(MCHI)〈0.7的特发性黄斑裂孔(IMH)的疗效,为MCHI〈0.7 IMH的手术方式选择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对2012年5月至2016年5月在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采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MCHI〈0.7的IMH 96例96眼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术眼手术前及术后1、6及12个月均行最佳矫正视力(BCVA)、直接检眼镜、裂隙灯显微镜、光相干断层扫描(OCT)和Amsler方格表检查,并行眼压测量和眼底照相。选择的患眼中48眼行扩大内界膜剥离术,另48眼行标准内界膜剥离术,IMH术后闭合按照OCT闭合形态分为U型(正常黄斑中心凹)、V型(中心凹陡峭)和W型(中心凹感觉神经层缺损),U型、V型和W型闭合者视为裂孔闭合。比较2种不同术式的疗效和视网膜功能恢复情况。结果OCT检查显示,术前2个组患眼黄斑区视网膜神经感觉层全层缺失,术后12个月扩大内界膜剥离术组U型闭合43例,V型闭合1例,W型闭合1例;术后12个月标准内界膜剥离术组U型闭合33例,V型闭合1例,W型闭合3例。术后1、6和12个月扩大内界膜剥离术组患眼BCVA较常规内界膜剥离术组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2个组术眼有中心暗点眼数均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80.98、56.99,均P〈0.05);术后旁中心暗点眼数均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88.21、80.98,均P〈0.05)。扩大内界膜剥离术组和标准内界膜剥离术组随访末期有中心暗点者分别为3眼和11眼,扩大内界膜剥除组有中心暗点眼数少于标准内界膜剥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0,P〈0.05)。扩大内界膜剥离术组IMH闭合率为93.75%,明显高于标准内界膜剥离术组的77.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0,P〈0.05)。术后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中华实验眼科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CN:11-5989/R)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月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关注国内外实验眼科学发展动态,传播眼科基础研究重大进展,报道眼科实验研究成果及其临床应用,读者对象为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和临床眼科工作者。

杂志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