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骨搬移技术治疗下肢长骨干慢性骨髓炎伴骨缺损术后骨性愈合不良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作者:刘亦杨; 沈立锋; 张春; 郭峭峰; 林炳远; ...骨髓炎骨折不愈合下肢骨骨干

摘要:目的:探讨骨搬移技术治疗下肢长骨干慢性骨髓炎伴骨缺损术后出现骨性愈合不良的原因及其相应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5年12月采用骨搬移技术治疗的38例下肢长骨干慢性骨髓炎伴骨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男23例,女15例;年龄20~56岁,平均36.5岁;股骨5例,胫骨33例;受伤至骨搬移时间2~19个月,平均7.4个月;骨缺损长度4~12 cm,平均7.3 cm;术后均经过1周"待机期"开始骨搬移,搬移方向由近端向远端30例,由远端向近端3例,双向搬移5例;并及时调整力线及骨搬移速度,患者坚持负重。定期随访,拍摄X线片,观察是否存在搬移间隙矿化成骨不良,对合端不愈合以及再发骨折等并发症;并采用Paley评分标准进行临床评价。结果:38例获得随访,时间12~36个月,平均23.1个月。骨髓炎无复发,但出现多种骨性愈合不良相关的并发症,其中骨搬移过程中发生搬移间隙矿化成骨不良3例,对合端不愈合17例,发生搬移间隙骨折5例,尚未拆除外固定架时发生骨折1例,拆除外固定架后发生骨折4例。带架时间9~27个月,平均16.3个月;外固定指数为1.7~2.7个月/cm,平均2.24个月/cm;根据Paley评分标准评定疗效:骨性结果优12例,良16例,中3例,差7例;功能结果优14例,良18例,中3例,差3例。结论:骨搬移技术有效解决了长骨干骨髓炎伴大段骨缺损的临床难题,但治疗周期长,对预后的影响因素多。因此,应严格适应证选择,同时应细致操作,全程监控,及时随访,并积极指导患者相应的预防策略,以期得到更满意的临床疗效。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中国骨伤

《中国骨伤》(CN:11-2483/R)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月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中国骨伤》的办刊宗旨是:坚持中西医并重原则,突出中西医结合的特色,执行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中国骨伤》主要报道中医、西医和中西医结合在骨伤科领域原创性的科研成果、理论探讨和临床诊疗经验。

杂志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