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从对冯道的评价看宋代气节观念的嬗变

作者:路育松冯道宋代气节观念民族文化儒家思想

摘要:本文从介绍冯道其人入手,分析了五代至北宋时期对其评价的变化过程,指出这一过程也正是北宋气节观内涵发生变化的过程。“气节”作为一个道德和伦理范畴,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内涵。原始儒家的气节表现在忠于“道”。从秦汉到五代,士大夫基本上仍持原始儒家“从道不从君”的气节观。这种观念在宋初的延续不仅反映在当时人对冯道的评价上。还表现在宋初两位最受称誉的宰相——赵普和王旦,都被后人认为是“类冯道”。而到了北宋以后,法家的“忠臣”概念被纳入了儒家的“气节”范畴,“死事一主”的忠节几乎完全等同于气节,成为臧否人物的绝对标准。由此,不仅对冯道的评价已成定论,而且如何评价冯道,也成为士大夫是否有气节的标志之一。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中国史研究

《中国史研究》(CN:11-1039/K)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季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杂志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