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农村失母留守儿童:形成原因及生存现状——以N省H乡为例

作者:高静华; 刘晓静农村失母留守儿童家庭因素社会结构因素

摘要:在我国现代农村,产生“失母留守儿童”的家庭因素包括婚姻脆弱加剧家庭解体,经济困难诱发母亲出走,亲情淡薄致使母爱缺失;社会结构因素包括女性成为理性主体婚姻自主性增强,社会流动导致婚姻模式复杂多变,社会关系网络扩大使可替代资源增加。失母留守儿童的生存现状堪忧:监护人大多是祖父母,身体健康状况较差;居住环境恶劣,父亲在家不能明显改善其生存状况;绝大部分在3岁之前失母,对母亲普遍存在爱恨交织的思念;多因贫困不能接受高中教育,影响未来劳动力的整体素质。保护失母留守儿童,应转变政策理念,从问责政府转为强化家庭责任;改变工作机制,从事后补救转为农村综合治理;发展儿童福利,从救济儿童转为支持家庭。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CN:11-3809/B)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双月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坚持“双百方针”,立足学院科研,立足妇女教育,关注妇女研究最新理论动态,反映刊登研究妇女问题的研究成果,突出女性物色。

杂志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