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期刊知识 中文科技期刊发展策略

中文科技期刊发展策略

发布时间:2022-11-23 04:46:44

1作者投稿因素分析

对于一般的科技期刊,从作者投稿到最终付印,其间要历经多个流程和步骤。但对于期刊而言:作者投稿与否,才是决定文章能否出版的最基本要素。若缺失了这一最基本的要素,之后的一切都无从谈起。对于作者投稿时更看重哪些因素,业界已经有了较多的调查和研究。从这些研究成果来看,大多数作者在投稿时最为看重的还是期刊是否被重要数据库收录检索。虽然期刊收录情况并不能完全反映一篇文章的优劣或水平高低;同时,对由收录机构来决定文章水平或直接将其引入为成果评定的标准,也已经受到了多方的批评,改革的呼声也是越来越高。但是只要有各种的检索收录系统存在,对作者投稿选择而言,仍是一个不能忽视的重要因素。而对于期刊,若想进入重要的引文数据库,在短时间内很难实现;因此,对于大多数的中文科技期刊而言,就必须要基于现实状况,探索如何提高对优质稿件的吸引力。只有增强了期刊吸引力,才能进一步提高影响力,从而对期刊进入重要引文数据库起到良好推动作用。如此,才能形成良性的循环。

2目前国内期刊的应对策略及所面临的问题

为吸引到优质稿源,我们的中文科技期刊做了大量的努力和工作,其中最为普遍的是采取以下4种做法。通过诸多努力,不少期刊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由于各个期刊自身条件的不一,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遇到了各种问题。

2.1打造期刊品牌

为了提升期刊自身影响力,打造一个期刊的品牌无疑是一个有效的途径。和企业一样,当树立并建立起一个品牌之后,其产生的影响力是可观的。为此,很多的期刊出版单位付出了巨大的人力和物力,有的还进行了强强联合借此扩大了规模,以进一步提升自身的影响力。

2.2增强选题策划

通过一个好的选题,打造一个精品栏目或特刊,也是吸引到优质稿源的可行途径。一个成功的选题,可以在短期内吸引到大量的稿源和关注度,进而提升期刊的认知度。

2.3加大约稿力度

为争取到优质稿源,不少中文科技期刊都在不同程度上加大了约稿的力度。这些努力对吸引优质稿源也能收到一定的成效。

2.4期刊国际化

为能吸引到优质的稿源,或为了能更快捷地进入国际收录系统,不少期刊出版单位开始了国际化办刊的进程,试图能在回流国内流失稿源的同时也能在国际上产生一定的影响力。在此过程中有部分期刊转型成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2.5面临的问题

上述策略都是吸引优质稿源的重要渠道,但是部分出版单位忽视自身条件,盲目“跟风”,在实际中遇到了诸多问题。如果准备不足、措施不当,导致执行受阻甚至失败,还可能起到相反的效果。比如在进行约稿时,部分期刊过于看重稿酬的作用。为了争夺有限的优质稿源,盲目提高稿酬,甚至进行攀比。如此,过度消耗自身资源,对于期刊的长久建设来说是十分不利的,无异于“饮鸩止渴”。而在期刊国际化过程中,不少期刊仅仅是在语言上进行了“英文化”,而并未能实质上提高期刊的水平和吸引力。加之语言上的转型造成的人员不足,又造成了文章处理速度和质量的进一步下滑。上述措施都是期望在短期内提升期刊影响力的措施,而期刊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加之我国科技期刊在人员储备和经济实力方面普遍不强,要全面推广还存在一定困难;因此,对于我国的科技期刊而言,能否找到一个切实可行的,既能有效提升期刊吸引力,同时又能与上述举措结合起到“催化”作用的措施,就成为了我国的科技期刊能否进一步提升吸引力的重点。

3加强服务性建设以增强吸引力

就期刊编校出版工作的具体内容而言,编校工作可以算作是一类特殊的服务性工作。在这里,我们可以将作者比作为一类特殊的“消费者”,而对于作者而言,当其他条件接近时,其消费(即投稿)与否的重要因素,就是我们常说的“服务质量”;因此,按照服务业来要求编校人员也有其合理性。同时,服务质量的提升也能直接和间接地促进期刊建设过程中其他措施的实施和执行。笔者认为:作者投稿的目的归根结底都是为了能更好地展示自己的作品和成果,而对于中文科技期刊,如何能够在现有情况下,结合自身情况来满足作者的要求,就成了能否吸引优质稿源的重要因素。

3.1找准定位

对于每个科技期刊而言,在进行任何决策前都必须且优先地考虑受众群体问题。由于科技期刊专业方向的特殊性,其受众相对于大众期刊杂志来说是一个比较小的群体。如果忽视这一前提,所做的努力就可能事倍功半,甚至有可能起到相反的效果。对于国内的大多数期刊来说,其影响力以及认知度都比较有限,因此,要找准定位,不应好高骛远,更不能求大求全。根据自身的情况,制订一个切实可行的目标并进行规划,是非常必要的。因此,如何在现有的条件下采取合理可行的措施来吸引高水平稿源,就成了需要关注的重点。

3.2加强服务性建设,提高作者地位

服务业里常说,“顾客(消费者)就是上帝”;但是,笔者在从事编校工作以及学习交流中发现,对于学术期刊,其普通的工作流程,大多是按照的方式来进行的:不管是自由投稿还是期刊约稿,从稿件进入审稿阶段后一直到文章录用最后出版,作者在整个编校流程中是没有“主动权”的。即,当稿件审稿通过后,只是在付印前核对一次终校稿,其间就完全由编校人员负责,作者对于文章的处理加工基本没有参与度。1)前期服务:当收到来稿后,首先就要和作者建立联系。虽然这时稿件还未确定录用,但是这时才是作者关注度最高、相互联系最为频繁的阶段。在此阶段,不仅要确认文章格式是否符合要求,有无学术不端等基本问题。还可以要求作者进一步提供相关创新点以及研究成果等的简要介绍和说明(部分期刊已在投稿系统中进行了类似功能搭建)。对于这些介绍和说明,其并不完全等同于摘要,可以进行归类整理,甚至是适当的扩展和补充,然后再将其提供给审稿专家。如此,可以给审稿人一个简明直观的印象和一个比较明晰的审稿方向,进而加快审稿的速度,有针对性地提出意见。在这个过程中。对于作者而言可以对自己研究有一个更深入的理解,进而更进一步完善自己的成果,提高了自身的参与度。对于期刊而言,其相应的工作也不再单单是交由系统机械地完成,而是主动介入并服务于作者(即文章)。如此,不但可以提高审稿的速度,进而缩短出版时间,同时通过与作者的交流也对期刊自身的工作进行了展示。对于最终审稿通过的文章,这些介绍和说明,还能做进一步处理,将其归纳总结后在第3)步中作为推送的部分内容。2)中期服务:当稿件审理通过进入编校流程后,我们的编校人员要进行包括多个校次的校对加工在内的大量工作,而绝非大家常常说的“仅仅是改了改错别字”。但是对于这些工作付出,作者是不知道且难以接触的。由此,我们可以根据文章自身的实际情况,仍然通过主动介入的态度和作者进行交流,来进一步提升稿件的质量。这个阶段,我们的科技期刊应该充分发挥在和作者交流时语言上的“无阻碍”优势,进一步对作者提供“更高层次”的服务。比如,对于文章的行文和结构,其直接决定了文章主旨的表达,进而影响到文章刊出后能否较好地传播和被引用。但是作者在撰写文章时,有时会因为种种原因忽略这些因素,从而导致文章拖沓或条理不清,这对于文章的评价和传播会造成不必要的影响。在这个阶段,我们的期刊编辑不应仅仅着眼于这篇文章本身,而可以在写作方面与作者进行交流,采用适当的方式和方法对作者提出建议和指导。在此过程中作者不但了解到了我们期刊工作的认知态度,还获得一定的收获和提高。再者,在进行稿件处理时,对于一些作者文章中已反映出,但并未详细说明的发现或创新点,我们可以主动和作者进行交流和探讨,从而使得文章更为完善,甚至可以鼓励作者做进一步研究和来稿。诸如此类的服务性工作,不但提高了作者的参与度,让其了解到一些平时写作和研究时容易忽视的问题,甚至取得收获和提高,同时也更能够让作者了解到期刊编辑对其文章的工作态度,从而拉近和作者的距离。3)后期服务:期刊出版后,对于优秀的稿件,有针对性地进行精准推送。可以将第1)步中获得的说明进行归纳总结,提炼成具体的文字,再结合部分重要的图表,形成一个高度概括性“推广书”。进而提供给作者或由期刊来进行后期的推送推广。推送的对象可以是文章研究方向相近的科研工作者,以及其重点引用文献的作者等。如此不但可以一定程度地扩大文章的影响范围,还能给作者一个更好更方便展示自己成果的途径。同时还可以附上作者的相关简介,并以卡片的形式进行呈现,进而方便作者与其他科研工作者的交流联系。而对于专题和约稿的作者,则可以在此阶段做进一步的交流。如作者现阶段有无更进一步的研究成果和投稿意向,以及对于本期刊的一些建议等。这些交流不但可以拉近期刊和作者的距离,同时也为进一步的合作和约稿提供了基础的优势。更为重要的是,通过交流能够得到一些很有价值的信息和意见,对于期刊的长期发展也是十分有益的。

3.3与其他举措结合

我们的中文科技期刊在进行服务性建设时,还应该注意与其他举措相互结合,以取得更好的效果。对于前文中提到的多种举措,在具体实施时,也可以强化服务的作用。如,在品牌打造时,将优质的服务作为一个亮点进行展示;在进行约稿和选题策划时,增加主动的服务,给作者带来更多的便捷和更好的体验;在对待国际来稿时,用优质、真诚和高水准的服务来对期刊自身进行展示等。如此,可以使我们的服务性建设更进一步。

4具体实施的可行性和初步效果

对于中文科技期刊而言,所具有的一个优势就是:在和国内作者进行交流时,是极为方便且基本没有障碍的。这就为中文科技期刊开展进一步的服务性建设提供了最先决的和最有利的条件。虽然从表面上看只增加了3个步骤,但是在具体实施时由于各环节衔接紧密,对于文章的处理,也基本可以做到没有延误;甚至由于进行了一些优化性的服务,还能加快稿件的处理速度。而一些更高水准的服务,还能使作者得到收获和提高。这些从小处着手的工作,是实实在在为作者服务的,且能达到不错的效果。当作者了解并体验到这些“服务性”工作后,其在投稿选择时,一定会更多地倾向于该期刊。据笔者所了解,目前还少有期刊进行了类似的服务性工作,或只施行了其中的一小部分,并未系统地在稿件处理的各个环节主动进行服务性建设。之所以作者群体在之前的关于投稿因素的相关调查中并未特别关注,恰恰是因为我们的期刊缺少这方面的工作,而作者在整个稿件处理过程中也基本没有得到相应的服务,也就无法进行相应反馈了。虽然前文提到,作者在投稿时更多看重的是期刊的收录情况,但这并不是影响作者投稿的唯一因素。以上这些工作看似没有什么大不了,也并不难办到,但在结合自身情况制定实施并结合其他措施共同实行,也是能够起到不错的效果的。笔者所在期刊《应用数学和力学》从2013年开始逐步加强和完善了服务性建设,同时结合一系列的举措,以加强对于高水平稿源的吸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2014年到2017年版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优秀版)》的数据中(反映数据为2013年到2016年):其优秀影响因子为0.178、0.195、0.642、0.644;数学类综合评价总分为52.2、60.6、64.76、60.60。2017年入选了第4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同时成为中国信息研究所F5000项目来源期刊,5篇论文获评“2016年度F5000论文”。可以看出这些工作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特别是当这些举措施行一段时间并为作者所慢慢了解和接触到之后,更多地吸引到了高水平的文章,使得期刊的影响力有了明显提升。笔者所在期刊在执行了以上工作后,在与多位连续投稿多次的“老作者”交流后发现,大家对于这些工作大多都是比较认可且支持的,同时也提出了不少宝贵的建议。这也是期刊和作者拉近距离的表现。

由于水平有限,加之科技期刊的具体情况均有所差异,笔者目前所采取和提出的吸引作者的手段还不够丰富,效果也还有待进一步的观察;但是,对期刊影响力以及吸引力的提升建设不能只看短期成效,还要有一个长期的预计和规划。对于服务性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坚持,对于遇到的问题也要做适当调整,以期能达到更好的效果。对于每本期刊而言,其所做的努力只要是从服务作者的角度出发,就一定能起到较好的效果。加强服务性建设,也许不能像目前我们采用的一些措施那么能够“立竿见影”,其在实施过程中也还需要坚持和不断完善。可以预见,为了应对目前国际期刊的冲击以及期刊自身建设和影响力提升的需要,各期刊通过准确的自身定位,加强服务水平建设,再结合其他措施,定将更有效地打造一个良好的品牌,吸引越来越多高水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