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荀子·性恶》篇“伪”的多重含义及特殊表达--兼论荀子“圣凡差异说”与“人性平等说”的矛盾

作者:梁涛荀子圣凡差异人性平等

摘要:荀子的伪并非传统上理解的作为,而是与心密切相关的概念,指"心之为",指心的思虑、认知及行为。荀子人性论并非性恶说,而是性恶心善说。《正名》篇对伪做了两层定义,包括心之运用义与成就义,这是伪的基本义。但在实际使用中,凡属于"心之为"的活动,荀子往往都归为伪,故伪又指圣王制作礼义的行为。礼义,以及凡人学习、实践礼义的行为,这是伪的引申义。荀子思想中存在"圣凡差异说"与"人性平等说"的矛盾,一方面他认为圣人与凡人人性是相同的,圣人乃后天努力的结果;另一方面又主张圣人与凡人有根本的差别,圣人可制作礼义,凡人需凭借圣人制作的礼义和教化方可成就善。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中国哲学史

《中国哲学史》(CN:11-3042/B)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双月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杂志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