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中的比较优势

作者:魏智民; 江鸿; 衣志勇急性心梗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摘要:心肌梗死后从冠状动脉急性闭塞至心肌透壁性坏死大约为6h ,在该时间窗内使冠状动脉再通,可挽救濒临坏死的心肌[1 ] 。有1/3以上AMI患者缺乏典型症状,而传统的心电图诊断敏感性仅约46%。1999年ESC和ACC联合建议将检测到心肌标志物的异常变化作为诊断MI急性发病的必要条件[2 ] 。近年来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 -FABP)因较好地符合IFCC心肌损伤标志物标准化委员会规定的理想标志物所应具备的四个条件而倍受关注[3 ] 。本文通过H -FABP与肌红蛋白(Myo globin ,Mb)、CK -MB、cTNI等传统标记物相比较,论述该指标在AMI早期诊断中的特点与优势。1 生物学特点比较1·1 性质及分布特点比较 CK -MB为CK同工酶之一,心肌组织中含量远较其他组织为高。cTNI在出生9个月后仅在心肌表达[4] ,是唯一的不同于骨骼肌中发现的肌钙蛋白I。cTNI、CK -MB分子量分别为2 1KD、86KD。Mb分子量为17 8KD ,存在于心肌与骨骼肌中,但人类心肌中的Mb含量比骨骼肌低,大约是后者的1/2 [5] 。而H -FABP分子量最小,约15KD ,存在于心肌细胞、骨骼肌及肾脏,但...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中国医师

《中国医师》(CN:43-1274/R)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月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中国医师》具有信息量大,出版周期短,时效性强,前瞻导向性强,突出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等特点。是医学信息交流的重要平台,在医院、高校和卫生系统中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已拥有一大批高层次的优秀读者与作者群,包括医学科研工作者、高等院校的研究生和省部级医院的医务工作者。

杂志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