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老年痴呆症的发病机制研究

作者:马佳呈; 李炜; 张丹参老年痴呆症乙酰胆碱炎症tau蛋白

摘要:老年痴呆症又称为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起病隐匿的进行性发展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近年来,老年痴呆症患者数量逐年上升,临床上表现为记忆障碍、失语、失用、失认、执行功能障碍以及人格和行为改变等,已成为人们正常生活中不可忽略的问题。自从1907年第1例老年痴呆症被发现后,众多学者致力于用心理和智力测评、医学影像技术及其他先进技术寻找该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的有效方法,但该疾病仍无法在早期被诊断,且病因不明。引起老年痴呆症的因素众多,年龄为主要因素。研究表明,该疾病多发生于老年人,65岁以上老人中患病者占约5%,而85岁以上老人中患病者高达约20%。遗传因素也是该疾病的重要因素,该疾病具有家庭聚集性,除此之外,脑缺血缺氧、脑损伤、内分泌失调、压力大小等也是可能导致老年痴呆症的因素。关于老年痴呆症的发病机制有存在多种假说,包括胆碱能假说、Aβ蛋白的生成和代谢紊乱假说、炎症假说、Tau蛋白异常磷酸化假说等,但目前并没有一个假说可以准确全面的解释老年痴呆症的各种病理特点,较多认为是多机制共同作用结果。胆碱能假说是是较早被提出的假说,也是比较被公认的假说,认为乙酰胆碱作为神经递质与认知过程密切相关,正常基底前脑的胆碱能神经元可以合成大量乙酰胆碱,运送至大脑皮层和海马区域,实现细胞间信息快速传递,老年痴呆症发生时,乙酰胆碱合成减少,乙酰胆碱转移酶活性减低,引起学习、记忆和识别功能障碍。Aβ蛋白的生成和代谢紊乱假说是目前研究最广泛的假说,淀粉样蛋白前体蛋白(APP)是一种具有结构域的蛋白,正常情况下,APP被α-分泌酶在16和17个残基之间裂解,不产生Aβ片段,不具神经毒性,但较小的片段被β-分泌酶和γ-分泌酶裂解,形成可溶性Aβ片段,易积于脑内,当大量Aβ产生而不被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CN:11-1155/R)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月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为专业学术性刊物。主要刊登实验药理学与实验毒理学方面的研究论著、简报、短讯、专题述评和短篇综述。

杂志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