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不成熟血小板部分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刘玲玲; 薛枭; 夏薇; 陈显秋粗面内质网巨核细胞免疫介导出血性疾病反应性增生外周血血小板purpuraplateletimmune血小板生成

摘要: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mmune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是一组免疫介导的血小板过度破坏所致的出血性疾病。在外周血血小板破坏增多时,患者骨髓中巨核细胞反应性增生,向外周血中释放大量含有mRNA和粗面内质网,具有合成少量蛋白质的能力的不成熟血小板,曾被命名为网织血小板,现在被称为不成熟血小板部分(Immature Platelet Fraction,IPF)。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中国实验诊断学

《中国实验诊断学》(CN:22-1257/R)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月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中国实验诊断学》被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收录,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并于2002年成为科技部中国科技优秀期刊。宗旨是促进临床实验诊断学和临床检验学术交流和发展,评价实验检查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帮助临床各科医师提高应用临床检验和诊断学的分析能力、理论水平、教学和科研素质。

杂志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