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静注免疫球蛋白IgG制备的发展历程

作者:焦丽华 刘文芳静注免疫球蛋白制备igg得率

摘要:20世纪40年代,Colin—Oncley建立了适合工业化规模分离免疫球蛋白(IgG)的低温乙醇法分离工艺,用该工艺分离的IgG最初不能作为静脉注射,否则会产生严重的副反应。然而,由于某些疾病,如先天性(原发性)免疫缺陷、免疫性血小板缺乏性紫癜和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症、需要注射大剂量的免疫球蛋白,而大剂量免疫球蛋白只能通过静脉输注。关于静脉输注免疫球蛋白产生严重副反应的原因,一直到20世纪70年代才搞清楚,这种副作用除内源性原因(体内缺乏IgG)外,主要是由于制剂中存在着与IgG聚合体相关的抗补体活性(ACA),遂将静注免疫球蛋白(MG)研制的工作吸引到防止、减少ACA方而。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中国输血

《中国输血杂志》(CN:51-1394/R)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月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中国输血杂志》主要报道输血临床工作、输血基础研究、献血与健康、输血行业管理以及血液制品的研发与应用等方面的最新成就,多角度地客观反映国内输血医学及输血科学的进展与水平。

杂志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