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论儿童教育中“身体”的缺位及其复归

作者:陈乐乐儿童教育身体现象学身心一体扬心抑身

摘要:身体在儿童教育中的长期缺位,根源于身心二元论的哲学传统。儿童的认识发生于身体与世界的直接相遇与建构过程中。在前逻辑世界,儿童的身体是感性与理性的统一体。因此,客观主义知识不是儿童认识的第一规定。基于梅洛一庞蒂身体现象学的理论研究,现代儿童教育质疑和批判了传统儿童教育的“扬心抑身”性教育实践和对象性身体观,并认为身体实践是教育场域意义发生的根本前提。构建身心一体的儿童教育发展模式,其内涵主要关涉三个方面:儿童的发展是身体、大脑和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身体与心灵的统一是儿童教育实践的内在逻辑,复归身心一体的儿童教育或儿童教育学。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中国教育学刊

《中国教育学刊》(CN:11-2606/G4)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月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中国教育学刊》办刊定位于应用性研究,坚持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深入透视教育热点问题,大力总结推广先进教育经验,着力推动群众性教育科学研究,为教育改革发展服务,为繁荣教育科学服务,为基层教育工作者服务。

杂志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