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人工颈椎间盘与颈椎动态稳定器治疗颈椎病的早中期临床疗效和影像学分析

作者:关立 陈小龙 海涌 刘玉增 汪文龙 于志毅全椎间盘置换颈椎颈椎病椎间盘退行性变颈椎动态稳定器

摘要:目的比较Prodisc-C人工颈椎间盘和颈椎动态稳定器(dynamic cervical implant,DCI)治疗颈椎病的早中期临床疗效和影像学改变。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因颈椎病于我院骨科行颈前路Prodisc-C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和DCI固定术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颈前路Prodisc-C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Prodisc-C组)患者16例,男8例,女8例,平均年龄44.0(32~54)岁,诊断脊髓型颈椎病1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6例;行DCI固定术(DCI组)患者10例,男6例,女4例,平均年龄44.5(33~55)岁,脊髓型颈椎病7例,神经根型颈椎病3例。对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手术时间、出血量等基本情况进行分析,分别于术后1、3、6、12、24个月进行随访,采用颈肩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其改善率对两组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同时摄颈椎正侧位、过屈过伸位X线片,测量颈椎前凸角、手术节段和相邻节段椎间活动度、椎间隙角度、假体前后缘与椎体前后缘距离及异位骨化数并进行统计学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手术时间和出血量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rodisc-C组术前JOA、NDI、颈肩痛VAS、上肢痛VAS、颈椎前凸角及手术节段椎间隙角分别为(10.3±1.4)、(15.2±5.5)、(6.2±2.1)、(4.1±1.4)、(10.0±2.1)°、(3.7±4.5)°,术后末次随访(15.8±5.4)、(3±1.2)、(2.9±1.8)、(1.8±0.8)、(16.6±3.6)°、(5.4±2.1)°;DCI组术前JOA、NDI、颈肩痛VAS、上肢痛VAS、颈椎前凸角及手术节段椎间隙角分别为(9.5±1.3)、(15.6±16.3)、(6.4±2.0)、(4.5±1.4)、(14.9±3.5)°、(3.1±2.2)°,术后末次随访分别为(16.2±5.8)、(2.9±1.3)、(2.6±1.7)、(1.9±1.1)、(22.3±4.6)°、(6.4±2.3)°;两组患�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中国骨与关节

《中国骨与关节》(CN:10-1022/R)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月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中国骨与关节》贯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临床与基础密切结合的方针,反映国内外临床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以文会友,促进国内外的学术交流。

杂志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