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说“胡皴”

作者:陈敏杨朴胡饼皴炉

摘要:陆游、郎瑛、方以智等人对“胡皴”做出过不同的解释,“胡皴”一词其实是杨朴的个人创造,用来戏称表面干裂的胡饼。食物的形制会随着各时代的风俗、喜好有所变化。胡饼的种类丰富多样,根据宋代的一些文献资料,胡饼的制作分和油与无油两种,在炉内烘烤而成。胡饼,尤其是无油的胡饼,经烘烤或长时间的储存,表面会出现裂纹,故而有“胡皴”之说。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中国典籍与文化

《中国典籍与文化》(季刊)创刊于1992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主办,CN刊号为:11-2992/G2,自创刊以来,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中国典籍与文化》杂志是综合性学术刊物。刊物以弘扬中华学术文化为旨归,致力于以文献学为背景的传统人文学术探讨与学术交流。

杂志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