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溴隐亭治疗垂体催乳素腺瘤的效果

作者:张芳芳; 章江南; 林兰梅; 黄银兴溴隐亭垂体催乳素腺瘤催乳素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妊娠

摘要:目的分析溴隐亭治疗垂体催乳素(eRE)腺瘤的使用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垂体PRL腺瘤患者共47例为研究对象,其中垂体微腺瘤(肿瘤直径≤10mm)27例,垂体大腺瘤(肿瘤直径〉10mm)20例;25μg/L≤PRL〈100ng,L者5例,100μg/L≤PRL〈200μg/L者22例,PRL≥200μg/L者20例。患者确诊后立即开始服用溴隐亭治疗。定期复查血清PRL水平和进行垂体MRI增强检查。分析治疗前后PRL水平和肿瘤大小的改变,并监测患者用药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结果溴隐亭治疗后,3例患者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而更换为卡麦角林治疗。在持续服用溴隐亭药物治疗的44例患者中,症状好转率为70.5%。不同的肿瘤大小和不同PRL水平的治疗效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肿瘤直径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6.2%(17例)的患者在服药期间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多数可以逐渐耐受。结论溴隐亭对垂体PRL腺瘤患者的高PRL血症和肿瘤大小均有显著的治疗效果,但治疗期间可存在多种不良反应,治疗剂量应个体化。治疗无效的患者应首选更换为其他多巴胺受体激动剂。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中国当代医药

《中国当代医药》(CN:11-5786/R)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旬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杂志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