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脑出血后脑水肿病理机制的研究

作者:王淑荣(综述; ); 王德生(审校)脑出血后脑水肿病理机制血肿周围区病理生理机制周围脑组织局部脑血流量凝血纤溶系统缺血损伤

摘要:近年来随着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atoma.ICH)病理生理机制研究的再度生温,人们将研究热点从血肿本身转移到血肿周围区域。众多研究已证实脑出血后血肿周围存在水肿形成和继发性缺血损伤区,该区域内脑组织的病理改变在一定时间内是可逆的,故也称为“半暗带”(penumbra)。脑血肿周围区病理生理机制研究认为脑出血后的病情恶化与脑水肿、血肿分解释放多种活性物质对周围脑组织的继发损伤、局部脑血流量和代谢的变化、血脑屏障的损害、血管运动麻痹、凝血纤溶系统变化诸多因素有关。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中风与神经疾病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CN:22-1137/R)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月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以刊载脑血管病为主,兼报道其它神经内外科的疾病及临床各科的神经系统并发症等。发表的论文严格执行三审制度,能够反映本专业、学科较高水平。

杂志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