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脾脏硬化性血管瘤样结节性转化8例临床病理分析及文献复习

作者:王建军; 陈雅; 樊祥山; 牛丰南脾脏硬化性血管瘤样结节性转化临床病理分析鉴别诊断

摘要:目的:探讨脾脏硬化性血管瘤样结节性转化(sclerosing angiomatoid nodular transformation of spleen,SANT)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收集2010年至2019年本院诊断为脾脏SANT的8例患者,对其病理组织行常规病理、免疫组化染色检查,并结合其临床症状、影像学表现及病理特点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8例患者中男性、女性各4例,年龄为3~67岁不等,5例患者无明显的临床症状,2例表现为腹痛,1例左上腹部扪及一包块。B超检查提示脾脏占位;进一步行CT检查,发现脾脏内存在类圆形低密度肿块,且增强后无明显强化。手术中可见肿块最大径为1.5~11.0 cm,边界尚清,无包膜。肿块切面呈灰褐色,实性,近中央区可见灰白色纤维条索分隔形成星芒状瘢痕。病理组织切片经HE染色后,在光镜下可见纤维增生硬化背景中散在多个大小不一的血管瘤样结节,结节内血管腔不规则扩张,腔内可见多量红细胞;结节间为纤维性分隔或排列成同心圆状的梭形细胞包绕。免疫组化检测显示,结节病变区血管内皮细胞的CD31、CD34、CD8表达有所差异,周围梭形细胞CD68、SMA表达灶状阳性。8例患者随访2~104个月均无复发。结论:脾脏SANT属于良性增生性瘤样病变,本研究中男女患者比例无差异,且大部分患者无明确的临床症状,少部分可表现为腹痛,增强CT图像上其多显示为低密度、无明显强化的肿块。脾脏SANT通过行脾脏切除手术即可治愈,术后病理组织学和免疫组化染色是确诊该病的重要方法。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CN:31-1876/R)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双月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读者对象以主治医师、主管技师和主管药师等中级职称者为主,兼顾高级和初级职称者。

杂志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