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转换生成语法框架下的汉语正反问句的生成

作者:刘海咏正反问句否定转换生成语法

摘要:本文借用转换生成语法理论来解释汉语正反问句(A–不/没–A)的生成21。笔者首先提出正反问句中的A指的是屈折短语的中心词,可以是情态动词、体标志、提升的动词、含体后缀的动词,或介词,而非仅限于文献里所说的动词。笔者论证正反问句的生成遵循连续循环的步骤:首先I°移动到否定短语中心词合成[A–不/没]模板,而这一移动的语迹并没有被删除,主要是因为这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中心词移动。[A–不/没]模板然后移动到标补语中心词,从而完成疑问句的形成。这样的分析能够从句法的角度解释为什么'A没有A'和'在V没在V'不合乎语法,而且为什么对一些讲话人来说,'动宾–不/没–动宾'是不能接受的。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语言学研究

《语言学研究》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半年刊,旨在为广大语言学研究者提供发表见解,探讨各种学术问题的场所。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杂志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