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汉语会话中的分类行为及相关理论意义和语言教学应用

作者:陶红印分类语言单位指称论交互主观性临时范畴汉语篇章教学

摘要:本文讨论汉语会话中的"分类"话语行为。"分类"行为包括明确或隐晦地将人或事物划分为不同类别的谈话活动。会话中的分类活动有比较系统的言语表达形式,内容上大致可分为三类:客观描述、主观分类和主客观混合分类。分类活动常常不单是说话人的个人行为,而是受制于多种互动因素。从互动功能上看,说话人常常不是为了分类而分类,而是利用分类这种手段表明自己的主观意愿或立场,达到与听话人的交互主观性。本文最后讨论了研究分类现象对于我们重新认识语言单位及其本质的理论意义及在汉语语言教学中的可能应用。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语言教学与研究

《语言教学与研究》(CN:11-1472/H)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双月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语言教学与研究》是我国第一份对外汉语教学专业性学术期刊,也是语言研究领域的重要学术刊物,历史悠久,发行量大,在国内外学术界具有广泛影响。

杂志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