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教化”意识:《大学》的隐含前提——《大学》为何没有专门解释“格物致知”?

作者:邹晓东教化意志软弱知识问题格物致知诚其意

摘要:朱熹和王阳明关于"格物致知"的讨论自有其哲学价值。然而,我们不能把这种哲学价值,简单等同于文本分析的价值。作为一个文本事实,《大学》在进一步解释八条目(或八条目之间关系)时,确实略过了最基层的"格物致知",并首先对"诚其意"大书特书。在批判朱、王的同时,本文力图从"教化"概念入手,研讨《大学》文本的这一不同寻常之处。《大学》的"教化"意识最初由"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带出。深入的文本分析表明,教化意识导致"意志软弱"问题凸显。这是"诚其意"在《大学》下文独占先机的直接原因。此外,教化意识不提倡受教者单靠自己格物致知。而在"教化-接受-持守-体认"这一模式中,格物致知最终被归结为意志力问题。这是《大学》下文没有对"格物致知"做进一步解释的深层原因。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原道

《原道》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半年刊,秉持儒家立场情怀,兼收社会科学新知,关切公共领域议题,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杂志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