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论语》中的“直”与“仁”之辩——兼及近年来“亲亲相隐”的争论

作者:曾小五孔子亲亲相隐

摘要:近来学术界关于孔子"亲亲相隐"观点的争论很大程度上源于对孔子之"直"的误读。争论双方都认为孔子是在道德意义上肯定人"直"的品质从而一般地肯定"亲亲相隐"的道德性的。其实,《论语》中孔子对"直"的论述,无一处是真正道德意义上的。孔子只是在与"枉"或"曲"相对的意义上一般地肯定人"直"的品质。孔子之所以肯定"直",是因为它是真正道德的心理前提。只有在"直"的基础上,我们才可能有所谓真正的道德,而在"曲"的基础上,我们得到的往往是乡愿或伪善。在孔子那里,"直"(真性情)是仁的内在心理前提,"礼"是仁的外在形式要求;真性情和"礼"和谐统一所形成的品质就是仁;只有仁才是真正道德意义上的德性品质。孔子与叶公争论的不是"亲亲相隐"的道德性之应不应该肯定而是什么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直"。就孔子哲学的基本精神而言,他是绝不可能在道德上一般地肯定"亲亲相隐"的。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原道

《原道》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半年刊,秉持儒家立场情怀,兼收社会科学新知,关切公共领域议题,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杂志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