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楚辞》文本的音乐结构及其呈现方式

作者:沈亚丹楚辞音乐艺术节奏音乐结构动态意象时间旋律

摘要:《楚辞》音乐的具体呈现状态已经遥不可及,但通过其文本我们依然可以聆听屈原用生命弹奏的宇宙音乐和人生旋律。《楚辞》的内在音乐首先体现为文本语音的节奏和旋律,语气助词“兮”是其文本向音乐转化的重要契机;其次,屈原作品的动态意象如“风”和“落叶”,使得天地万物无不处于一种特定的节奏之中,文本中之“日月”、“春秋”往来构成了音乐最本质的存在方式——时间。屈原作为生命历程之体验者如同音乐中的一个动机,求索、飞升、徘徊,最终通过对于肉体的断然弃绝而抵达永恒的旋律。同时,对于时间的感知和对于时间流逝之感慨,在特定的语音结构中,被发展成为文本内在旋律。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艺术百家

《艺术百家》(CN:32-1092/J)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双月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艺术百家》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办刊指导方针,立足江苏,面向全国,坚持五湖四海、学术平等的原则,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积极反映各家学派、各种学术观点的自由争鸣,为繁荣社会主义艺术理论事业,推动艺术创作,继续作出应有的贡献。

杂志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