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20世纪中国艺术理论中的阶级性与共同人性

作者:李世涛20世纪中国艺术理论阶级性人性60年代历史语境社会变革中国社会时代烙印根本属性艺术现象艺术发展解放前新时期得失命题

摘要:本文集中回顾了中国艺术理论在解放前、50与60年代和新时期对阶级性与共同人性之间关系的探讨,并把这些结论放到20世纪中国社会变革的独特的历史语境中予以分析,指出了其得失.论者认为,20世纪是中国社会急剧变化的时期,这影响到艺术理论对这个问题的探索,许多结论都有鲜明的时代烙印.为此,我们一定要区分历史的常态和特定时期所得出的不同结论,注意结合艺术的根本属性,科学而客观地评价这些命题的得失和具体的艺术现象.同时,也应该从辩证的角度,从二者对立和统一两方面来理解这些命题,以更好地服务于现在的艺术发展.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云南艺术学院学报

《云南艺术学院学报》(CN:53-1132/J)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季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云南艺术学院学报》以研究艺术教育、艺术创作、艺术理论和弘扬民族艺术为己任,以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美学观为指导思想,服从党的领导,坚持走社会主义到了,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服务。

杂志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