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百鸟衣》以来壮族诗歌书写的脉络、影响及可能

作者:董迎春; 覃才壮族书写广西诗歌现代诗歌民族审美影响

摘要:壮族诗人是广西以壮、瑶、苗、侗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诗人群体的主体,韦其麟、莎红、侬易天等第一代壮族诗人的民族叙事诗创作和冯艺、黄神彪、黄堃等第二代壮族诗人的"花山书写",分别于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和20世纪80年代至新世纪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可以说自《百鸟衣》以来,"壮族书写"作为广西少数民族诗歌和广西现代诗歌的创作传统,不仅影响了广西瑶族、苗族、侗族等少数民族的诗歌创作,更是建构了广西现代诗歌的时代转型与发展。在中国少数民族诗歌发展过程中,韦其麟、冯艺、黄神彪等壮族诗人的"壮族书写"具有深刻的影响和典型意义。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CN:45-1300/Z)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双月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以学术性、师范性为重点,以地方性为特色,主要刊登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领域中具有一定学术水平和有创新性的学术论文,本刊真诚希望得到社会各界支持,欢迎校内外教育、科研工作者以及有关专家、学者向本刊投稿。

杂志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