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从侗、壮民歌多声形态差异探究其原始的多声形态

作者:朱嘉星壮族民歌侗族民歌多声形态芦笙文化越人歌原始多声形态

摘要:本文旨在通过侗、壮两族民歌当下的多声形态差异,来探究这两个同源民族的原始多声形态。文章以壮、侗两民族的多声形态分析和相关资料为佐证,对两民族民歌中的多声差异产生原因进行了判断,并进一步推断这两个民族更为原始的多声形态面貌。文章主要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分析壮侗两族民歌当下的多声形态;第二部分分析侗族多声形式与其伴奏乐器芦笙所属的古文化之前的关系;第三部分探究壮族民歌与古越诗词的押韵形式联系:最后总结侗、壮两族多声形态差异形成的原因。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艺术评鉴

《艺术评鉴》(CN:52-1165/J)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半月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艺术评鉴》将面向全国艺术界专业人士,以艺术传播、学术文化交流为办刊理念,以传播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艺术为使命,繁荣我国艺术文化事业,弘扬中华民族精神,集民族性、艺术性、学术性于一身,为广大爱好艺术的读者提供一个学术交流、自我展示的平台。

杂志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