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巴黎圣母院中的审美哲学:让丑变得美起来

作者:肖逸晨化丑为美以丑衬美美学

摘要:维克多·雨果的《巴黎圣母院》生动形象地刻画了一系列人物形象:善良而美丽的吉普赛女郎爱斯梅拉达,外表丑陋但内心善良的敲钟人卡西莫多,道貌岸然的副主教弗罗洛,花花公子弗比斯等等。在这一系列的人物刻画中,我们可以明显地感受到雨果运用的美丑对比的创作手法以及他对于'丑'的美学理解。作为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和人道主义的代表人物,维克多·雨果对'丑'的描写自然不是为了表现人性的罪恶和堕落,而是通过化丑为美、以丑衬美的手法歌颂爱、善良、勇敢等人性之中的闪光点,即人性之美。这体现了'丑'的审美价值,从而让'丑'变得'美'起来。本文试图通过研究化丑为美和以丑衬美这两种手法,探究雨果如何通过'丑'来表现人性之美进而探求雨果的审美哲学。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艺术品鉴

《艺术品鉴》(CN:61-1485/J)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艺术类期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艺术品鉴》是中国第一本面向社会精英阶层的典藏类、艺术类、人文类大型期刊,旨在以物为线,串起包括历史、人问、艺术、民俗等文化门类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要素。

杂志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