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新民主主义的命运和刘少奇的失败

作者:姚力文 刘建平新民主主义刘少奇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私人资本主义经济中国共产党失败中国革命民主联合政府

摘要:一、同一个“新民主主义”,潜在的倾向性分歧 新民主主义是中国革命胜利的旗帜。作为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建国思想,“新民主主义”在1940年经提出,刘少奇等也有论述,到1945年党的七大前后具备了比较完整的理论形态。其核心主张是:“共产党反对国民党的‘’,但并不要建立共产党的‘'”,而是要组织民主联合政府。经过新民主主义的国家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农民私有财产基础上合作社经济的发展,中国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即改变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废墟”之后,才可能建设社会主义。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炎黄春秋

《炎黄春秋》(CN:11-2817/K)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月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炎黄春秋》杂志秉持“实事求是、秉笔直书、以史为鉴、与时俱进”的办刊宗旨,对古今中外,重点是我国近代和现当代重大事件与重要人物,进行科学客观地记述和评论,内容丰富,史料翔实,特点鲜明,可读性强,益于读者开阔视野,增长知识。

杂志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