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互联网时代青少年法治教育途径低效的心理效应分析

作者:苏芮青少年法治教育教育途径心理效应

摘要:日趋严重的青少年犯罪低龄化使学校法治教育迫在眉睫,但互联网时代给青少年学校法治教育带来了巨大挑战,法治教育途径变得效率低下。其心理分析如下:首因效应使法律知识课程低效,学校法治教育面临时间挑战;群体去个性化效应使警示体验活动低效,学校法治教育面临评价挑战;破窗效应使隐性教育低效,学校法治教育面临方式挑战;鸡尾酒会效应使权责解读讲座低效,学校法治教育面临内容挑战;互悦机制使榜样教育低效,学校法治教育面临组织挑战;路径依赖使教师答疑低效,学校面临师资挑战;德西效应使奖励设置低效,学校面临技巧挑战;手表定理使行为准则低效,学校面临制度挑战。并根据产生低效的心理效应,试图寻找解决策略。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

《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CN:10-1048/D)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双月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坚持“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办刊原则,及时反映国内外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领域的新理论、新观点、新经验;着力深化和繁荣青少年犯罪学,加强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指导和交流;着力整合法学、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多学科和司法、教育、社会工作等多部门的资源,从宽视野、多学科角度研究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

杂志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