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翻转课堂在书法教学过程中的碑帖融合

作者:粟健课堂书法教学融合

摘要:书法的线下学习是面对面的学习模式,即“口传手授”的模式,也是中国书法学习几千年来的不二法门。从历史上看,这种学习模式是比较保守的,其来源和早期的职官制度有关。西周时期有“世禄世卿”的职官制度,规定一些有较强专业性的职官须由家族世代相传。 《礼记·王制》云:“凡执技以事上者:祝、史、射、御、医、卜及百工,不贰事,不移官。” “史”与“卜”,虽不是专职的书法家,但其工作职能是与书写文字相关的。在这样的制度下,书法的学习只能通过家族内部“口传手授”的方式,把书写经验和知识世代相传。这种家族作坊式的学习模式也影响至今。近现代以来,随着书写工具的更迭,毛笔——自来水笔——键盘,特别是“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让传统意义上的毛笔书法已经淡出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书法传承的范围早已离开家族书风的束缚,但在这种学习模式的笼罩下,依然能看到这种“口传手授”的笔法传承模式。这种学习模式的优势毋庸赘述,其弊端亦显而易见,最大的弊端则是容易导致墨守成规。在书法史上的书法世家中,对家族书风的继承是孝道的体现,也是儒家思想中“述而不作”的体现。除了以家族为单位的书法教学,还有师徒相授、官学教育、私学教育等,虽主体不同,但学习的方式大同小异,都以面对面的学习为主。把家族书风放大,则是门派书风、地域书风,尽管师徒之间淡化了血缘关系,然事师如父的中国人多会贯彻“述而不作”学习理念。一个家族的书法佼佼者,一个门派的书法领袖,常常影响着追随者的书风。由此可知,在传统的书法学习过程中,书法的线下学习以继承笔法和书风为主,这种传承是较为保守的。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信息周刊

《信息周刊》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周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信息周刊》已经形成了平面、网络、研究和市场活动的四维媒体平台,为中国商业科技决策者们提供一站式内容服务。

杂志详情